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育兒經(jīng)驗:改正孩子壞脾氣的對策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家庭與學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載體,家長與教師互相配合可以揚長避短,更好激發(fā)孩子潛能!教師與家長都需要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思想,以教師為主體,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fā)展!那么,有哪些積極正確的教學觀念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育兒經(jīng)驗:改正孩子壞脾氣的對策”,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我的寶貝長高了、口齒更清楚了,可小脾氣也越來越大,遇事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鬧,或躺在地板上打滾。我曾經(jīng)想過很多辦法對付她的壞脾氣,比如大聲呵斥、揍她的小屁股,但都效果甚微。

對策:

“冷處理”對付小脾氣

一天晚上,女兒坐在客廳看動畫片。這時她爸爸從外面回來,走進客廳,坐在沙發(fā)上。她突然大聲說:“爸爸你出去,我要一個人看!”這么沒禮貌,我很生氣。于是教訓她說:“天天你太沒禮貌了,快給爸爸道歉!”話沒說完,她就大哭起來,然后坐在地上,大叫著:“出去!出去!”我們又批評了幾句,沒想到她哭得更兇了,還把小桌子上的玩具都扔到地上。憑以往的經(jīng)驗,我知道在她脾氣上來的時候,說什么都沒用。這次,我們索性不再理她,離開了客廳,留她一個人在那里哭。

漸漸地,哭聲平息了。我走進

客廳,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坐回到小椅子上:“媽媽,我要擦擦臉?!彼贿呧ㄆ贿呇肭笪摇N夷脕砻?,邊給她擦眼淚邊對她說:“你剛才發(fā)那么大的脾氣對不對?客廳是大家分享的空間,你不能一個人獨占。”她想了一會兒,沒有說話。我接著說:“爸爸剛下班回來,可想你了,怎么不能坐下來和你一起看電視呢?”“媽媽,我剛才不對,我讓爸爸和我一起看電視了?!彼艹隹蛷d去找爸爸:“爸爸,對不起。你和我一起看電視吧?!?/p>

沒想到,“冷處理”這么奏效,我得到一個經(jīng)驗:在女兒發(fā)脾氣的時候,大人的說教打罵根本沒用,反而會激化矛盾。不如索性不理她,讓她自己去鬧。等她情緒平復了,再慢慢地跟她講道理。這時候,她才能接受批評,聽得進道理。

因為女兒通常會在不答應她的無理要求時耍脾氣,她會賴在地上大哭,還會一邊哭一邊偷偷觀察大人的反應這時千萬別理她,因為這不是真哭,而是她要挾大人的一種有效手段。所以我們在這時要么走開,要么繼續(xù)干自己的事,對她完全不予理會,過一陣她就會覺得無趣,反倒自己從地上爬起來“討好”我們了。

轉移注意力

有時寶寶會真正發(fā)脾氣,“冷凍”處理就不奏效了,而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卻很有效。璇兒對

動畫片、玩沙、玩水、畫畫、蹦高高、戶外觀察(下雨、刮風、看星星、看月亮等)、戶外尋“寶”(蝸牛、蜘蛛、螞蟻、蚯蚓、小青蛙、知了等小蟲)等等都非常感興趣,一旦她真發(fā)脾氣,我們就會根據(jù)時間、地點,選擇一種她感興趣的事讓她去做,起初她還會板著臉,可過一會兒就會一副興趣盎然、笑容滿面的樣子了。

仿寶寶發(fā)脾氣的樣子

對于女兒耍小性子,我們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模仿她發(fā)脾氣的樣子非常有效,尤其是把她抱到鏡子前模仿她,通常會讓她轉瞬即笑,笑過后她已將耍脾氣的事忘得一干二凈了。因為寶寶們耍小性子的模樣是很可愛的,可大人們模仿起來則是“東施效顰”,樣子會非常搞笑,寶寶當然會忍俊不禁。

父母必須有一人“扮黑臉”

在女兒大發(fā)雷霆甚至扔東西的時候,女兒爸就會“扮黑臉”先唬住她,然后由媽媽給她講道理。孩子如果不畏懼家里所有的人,壞脾氣就會越來越大,所以適當?shù)呐乱粋€人是必要的。

給寶寶講道理

上面都是些制止寶寶發(fā)脾氣的方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想從根本上改變寶寶的壞脾氣,則要標本兼治,“本”就是給寶寶講道理,這樣才能讓寶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給寶寶講道理要注意策略,我們給女兒講道理通常拿她喜歡的卡通人物或童話人物(如天線寶寶、藍貓、小熊維尼、嘟嘟熊、毛毛球、哈哈龜、人猿

泰山、小聰仔等)作比較,或是用嬰兒刊物上的小故事來啟發(fā)她,讓她意識到自己做錯了。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觀念:理解孩子的壞脾氣


育兒觀念:理解孩子的壞脾氣

好好4歲了特能哭鬧,以前我們擔心她哭壞了身體,總是遷就她,結果她把哭當做武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總是哭個不停。后來作為家長我們感到這樣下去不行,再遇到她哭鬧的時候,我們總是反復教育女兒,有什么要求,一定要說出充足的理由,只要理由是正確和合理的,父母一定會滿足她;反之,如果不講理的要求,父母就不會答應她。

這天女兒又犯倔了,5點鐘放學回到家時非要看動畫片,我想先讓她看會圖畫書,等到6點鐘再讓她看動畫片,我就一再的給她講先學習再玩是一種良好習慣,并且多看電視對眼睛不好的道理。女兒就是不聽,并且嗚嗚大哭起來。

這時我看到說理不行,就斷然宣布:“今天不能看動畫片了。”女兒立刻停止了哭聲。接下來的幾分鐘,她一直吵著要看電視,我說:“明天的動畫片也不要看了。”結果她就不吵鬧了,等到了6點鐘才看動畫片。

孩子不是天生的愛哭,愛發(fā)脾氣的,而是做父母慢慢地把孩子養(yǎng)成的。孩子是大人的縮小版,更是鏡子!當孩子第一次以哭鬧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時,他就會懂得可以通過發(fā)脾氣來滿足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個愛發(fā)脾氣的孩子。所以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大人首先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抱住孩子,讓他先平靜下來,然后再認真聽取他的想法,了解事發(fā)原因,幫助他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一些無關大局的問題上,也可以讓他自己做決定,教他如何做出正確的決定,這也是他真正成長的開始。

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大人的成長過程,讓我們多走進孩子,多了解孩子,共同進步吧!希望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不可強硬對付孩子的壞脾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脾氣很乖,但是有的孩子就很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孩子正在興致勃勃地玩一件東西,這時,成人出自某種原因把那件東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鬧幾聲也就作罷了,而有的孩子卻哭鬧不休,大有不把東西拿回誓不罷休的勁頭。

許多父母較喜歡前一種孩子,認為這些孩子“乖”、“聽話”,是好孩子,而覺得后一種孩子太“犟”,不聽話。其實,“犟”的孩子自我意識強,好勝心強,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韌性。如果做家長的善于觀察與利用孩子身上蘊藏著的“閃光點”,及時加以引導,那么孩子這種積極因素便有可能發(fā)展成為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獨立的性格、自信自強的氣質、堅強的毅力等。倘若家長教育方法不妥,以犟制犟,非要把孩子的“棱角”磨平不可,那么“犟”孩子往往為了達到目的,非常任性,以至于糾纏不休,其后果可能是父母痛揍孩子一頓或不耐煩而讓了步,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一旦家長與孩子的感情有了裂痕,造成對立情緒,孩子有可能總是逆著成人的意愿行事。

為此,對待“犟”的孩子,重要的是因勢利導,揚其所長,抑其所短。因為這時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在迅速地發(fā)展變化著,還沒有定型,可塑性很大。

所以,其“犟勁”中不足的一面是可以改變的。關鍵是當孩子發(fā)“犟”脾氣之時,家長需冷靜思考,既不要一個勁地哄勸,也不要大發(fā)其火,可暫時不理他,對他不冷不熱,裝著若無其事,當孩子情緒平靜下來之后,再向他耐心而嚴肅地講道理,使他明白無理要求再鬧也不可能會得到滿足的。

比如,有些孩子總喜歡拆卸玩具,盡管家長批評,他們還是要掰掰這,弄弄那。其實,孩子愛拆卸玩具是因為要解決小腦袋里的“為什么”等疑問。這種渴望探求奧秘、獲取知識的“犟”勁是難能可貴的。如果家長能夠在進行愛護玩具教育的同時,教會孩子一些維修和裝配的技能技巧。這樣,孩子自己經(jīng)過勞動裝配和修理的玩具,他們會倍加愛護,而且也培養(yǎng)了他們動手動腦習慣。當然有時孩子難免把玩具拆壞,不能再復原了,這時家長要通過事實教育他們吸取教訓,不要過分指責。但也要注意,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以拆毀玩具為樂趣的毛病。

別讓你的壞脾氣傷害了孩子的教育


我們很多父母認為教育,就是要板起臉孔一本嚴肅的,這樣才會有效果!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到底是什么讓我們產生這樣的想法?

1、面子心態(tài)+害怕犯錯

中國人的習慣是把別人的成功與失敗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別人”當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別人好了Ta就有面子,別人不好了Ta也沒面子。

別覺得可笑,這個“別人”就是自己的家人,親密的人,尤其是孩子,只是你可能沒反應過來。你要是說這些人都不是“別人”,只能說你分不清人際界限。

如果你不能接受這一點,你就不免會過度參與ta的生活,因為你沒有把ta看成一個獨立的人,一個獨立于你而存在于這個世界上,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的人,去尊重。少家長就是因為把孩子看成與自己不可的一部分,所以一旦孩子犯錯,就覺得自己的一部分自尊受了損,俗稱沒了面子。

把自己的面子和小屁孩的行為掛鉤的后果就是,你會為了避免這種羞恥的感覺,而對小孩嚴加管束。但孩子真的適合這樣被管教嗎?這樣管教,真的能取得好的結果嗎?未必。

不少嚴厲的父母其實對自己也相當嚴厲,自己本身就因為害怕犯錯而過得十分壓抑,也因此,為了保持自我感覺的完美,而去嚴格要求孩子。

2、不懂得孩子的心理規(guī)律

對孩子的常見行為問題,除了打罵和說教想不到其他的辦法

其實完美主義的家長也可能教好孩子,原因是隱藏起了自己的真實意圖,使用了良性有效的方法來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即使自詡孩子遺傳了你的良好基因,你的培育方式,也將起到巨大的影響作用,決不能隨便應付了事。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因材施教”,其實對孩子來說,不光要根據(jù)他們的天賦來栽培,還需要根據(jù)他們生來的脾氣秉性,依照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方式來栽培,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同樣是家長,為什么有些人能夠寫育兒攻略,而有些人只能看別人寫的育兒攻略?這除了經(jīng)驗之外,更多的是一個家長在育兒方面動的腦筋夠不夠,在平時生活中遇到問題是積極處理還是消極應對。而這些,正是那些經(jīng)常板起臉教訓孩子的家長,所欠缺的。

3、身為家長對自身情緒的控制能力不足

平時走在街上時,經(jīng)常能聽到媽媽們用近乎斥責的口吻對孩子講話。無論心里多么明白孩子不可能完全遵從自己的意愿,但碰到著急上火、疲累不堪的時候,媽媽們就會不自覺地變得煩躁起來,甚至遷怒于自己的孩子,這種心情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是,拿孩子出氣的做法,只能說是她們對身為母親的自覺性還略顯不足。

因此作為家長,在孩子面前,必須意識到自己是家長才行。管你在工作中是憋屈還是得意,管在大家庭中是小媳婦還是大當家,管你自己認為自己是暴脾氣還是溫柔秉性,在孩子面前,你就是ta的父親母親,別把工作中的你、家庭關系中的你、渴望放任自己的你,帶到孩子面前來。因為你的一舉一動,有可能會對ta的人生造成至關重大的影響。

父母希望孩子做出好的行為,停止不好的行為,因此,父母的“教育”,其實用心理學的說法來講,就是塑造行為的過程。

在神經(jīng)學上,要改變一個行為最好的方法是用你想要的行為去取代你不想要的行為。也就是說,當孩子出現(xiàn)你認為不好的行為時,不要只說“不可以”,請指出一條明確的路來給ta走。

大腦好像一個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條從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ta走這條路,你要先牽ta的手走另一條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舊路許久不走,又被長出來的草蓋住,便看不見了。好習慣就是這樣養(yǎng)成的。而父母塑造行為的工作,也應該這樣展開。

怎樣才能有效地帶領孩子走你喜歡的那條路呢?

這里就用到了行為心理學的行為塑造法:懲罰和強化。懲罰是使孩子停止某一行為,而強化是使孩子重復某一行為并保持下去。塑造行為的過程,可以先懲罰,后強化,也可以只強化好的行為,無視壞的行為,讓孩子發(fā)現(xiàn)做好的行為更有利,于是選擇做好的行為,讓壞的行為自動消退。

不過,應該沒有一個孩子喜歡被采取“措施”,因此在你對孩子的行為采取“措施”之前,先要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尊重,而不是對立,

因此,塑造行為的第一步,必須是:

1、先聽孩子說,讓孩子感到被理解

其實有時孩子已經(jīng)懂得很多了,他們有足夠的智慧也能判斷,只不過有時他們仍然是個想耍賴的孩子!他們的思考過程甚至是她為什么選在這個時候、這件事上耍賴。

因此,傾聽永遠是溝通的第一步也是唯一的方式,為啥孩子想要這么做,聽聽孩子自己的道理。當他們感到自己被理解了,也許反而能停止耍賴,按照規(guī)矩乖乖地來。

剛開始總是困難的,當一個孩子如果總是被打罵被威脅,總是一有意見就被要求閉嘴!ta不會覺得大人真心想知道他的想法。ta要不就妥協(xié)放棄了(而大人以為他終于學乖了),要不就更大聲更激烈的抗議。當一個孩子真的被尊重了,終于覺得自己重要了,ta才能表現(xiàn)出一個值得被尊重的人應有的樣子,表現(xiàn)出一個成熟負責的態(tài)度。

2、定規(guī)矩,把你的“措施”亮出來(假如沒事先定規(guī)矩,那么臨時遇到問題時要先把道理講清楚,然后根據(jù)你的道理定一個規(guī)矩,并且讓孩子服氣地接受規(guī)矩。)

在定規(guī)矩時,你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假如ta的行為不對,你會怎么做。你不必威脅說要打ta,因為懲罰的方式可不止打罵和說教這兩種,還有更溫和有效的方法。

懲罰分為正懲罰和負懲罰兩種。

①正懲罰

是指施加一個壞刺激。就是當不適應的行為出現(xiàn)時給予處罰的一種方法,往往是給對方一種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這個刺激不一定是打罵和說教,還可以是罰款,或者就事論事的批評。但是使用正懲罰必須注意,懲罰的是什么,必須讓被懲罰的本人明確地知曉,意義要明確,時間要適當,強度更要合適,要記得過猶不及的道理。

②負懲罰

負懲罰是指去掉一個好刺激。這種懲罰比正懲罰更為常用。所謂去掉一個好刺激,就是指當不適當?shù)男袨槌霈F(xiàn)時,不再給予其原有的獎勵。如一個孩子愛貪玩,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怎么來改正呢?就是告訴他:只有在完成作業(yè)后才允許他看最愛看的《西游記》,否則就不允許他看。這樣他就會為看自己喜愛的電視,而自覺的來完成作業(yè)。

周末帶依依去公園,媽媽也會事先告訴她,如果在游樂場她跑到離父母太遠的地方,就必須離開游樂場。“必須離開”也是去掉了一個好刺激,是負懲罰。這種方式對依依來說非常有效,每次她都會按照媽媽的規(guī)定去做。因為孩子已經(jīng)提前知道自己做了錯事,將要承擔怎樣的后果,如果真的犯錯了,她也能自然地接受這種“不能玩”“必須離開”的懲罰。

如果沒有什么獎勵可撤銷的,怎么辦?一位媽媽想到了辦法:

于女士給出的辦法是,在生活中,家長可以特意給予孩子一些特權,比如看他喜歡的動畫片、玩玩具等,當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時,家長就可以剝奪這個特權。

不過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剝奪太多特權,剝奪特權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否則就不是處罰了,而是剝奪孩子的愛了,罰得太厲害了孩子可能會缺少安全感。

在說了處罰措施之后,別忘了再說說獎勵措施。賞罰分明才更能催人前行。

強化是加強孩子的好行為,也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兩種:

①正強化

正強化就是給予一個好刺激。為了使兒童能夠建立一個適應性的行為模式,通過運用獎勵的方式,使這種行為模式得以重復出現(xiàn)并保持下來。獎勵的方式可以給予對方喜愛的實物,代幣,金錢,也可以是微笑,點頭,稱贊及表揚等。

②負強化

負強化與正強化正相反,是指去掉一個壞刺激。這種壞刺激為引發(fā)所希望的行為的出現(xiàn)而設立。例如較大一點的小孩依舊有吸吮手指的習慣,家長應該做什么來幫他改正這一壞習慣呢?從負強化的觀點來看就是當這個孩子吸吮手指的行為一出現(xiàn)就要受到指責,而一旦其不再吸吮手指了,就立即停止對他的批評。久而久之,孩子吸吮手指行為的頻率就會漸漸降低直至消失。

3、不斷堅持,不斷給孩子信心

行為心理學說,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要21天的時間,而讓一個好習慣牢固下來,需要至少三個月的時間。這是一個持久戰(zhàn),所以父母決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前功盡棄。

改變一個行為需要的不僅僅是家長的堅持,孩子才是真正的當事人。在改變的過程中,最掙扎的也是孩子。大人們看看自己要改變一個壞習慣有多痛苦,就能明白孩子有多痛苦了。因此,在孩子改變的過程中,家長要不斷地給孩子加油打氣,給孩子戴高帽,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的。我很喜歡有位心理學家的說法:“我們應該敬畏孩子的掙扎,陪伴他,不去包辦更不去干涉,這樣他才會生出勇氣,發(fā)現(xiàn)自己應對問題的力量,讓自己的能力充分地被開發(fā)。當他獨自一人成功地做到了,他會對自己更有信心?!?/p>

激發(fā)孩子的信心,除了鼓勵孩子,還有一個辦法:讓ta看到與自己不相上下的同伴也能做到這件事,讓孩子在同伴身上觀察學習,這種方法也能給孩子信心,或者說,這也是一種激將法。不過,在使用激將法的時候,不要說“你怎么不行”,這是責怪,而說“他行,你比他還行,所以你也行”這才是鼓勵。

★行為塑造的注意事項:

①及時性

及時糾正非常必要,因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系是密切的,年齡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過去了好久再懲罰,或幾件事加起來一起說教,孩子會不明就理,不清楚自己錯在哪里,為什么受罰。父母要及時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因為某件具體的事或行為而受罰,同時還要讓孩子了解他仍是好孩子,父母依然愛他。這才是懲罰的真正用意。

②不要故意引人入罪:若不要孩子吃糖,請把糖拿走,不要放在他面前又不準他吃。

教育方法:莫依照經(jīng)驗行事,也莫聽一家之言,經(jīng)常反省,也不要害怕犯錯。

如果父母過于堅持自己的教育方式,會使父母的視野逐漸變得狹窄。要時常讓頭腦保持冷靜,從客觀的角度來審視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如果能經(jīng)常冷靜下來再次思考,你會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曾經(jīng)被忽略和忽視掉的東西。這些以前不被注意和重視的細節(jié),在以后的教育中會發(fā)揮出令你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筆者將以上這些方法逐一列舉出來的時候,可能有的人會因為緊張而變得過分專注于方法的細節(jié)本身,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失敗,也會對自己過分地苛責,懷疑自己的能力。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擔心。我們人類不論多少都具備一些自我恢復的能力,這種能力在孩子身上也一樣,一次、兩次的失敗,不會給孩子造成無可挽回的打擊。

相反,最重要的是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不必過分憂慮,要從失敗中學習經(jīng)驗,提高教育的質量,促進孩子的成長。畢竟,每當我們意識到為時已晚,其實往往是最早的時候,怕就怕明知有錯,卻一輩子不去改變。

家教經(jīng)驗:孩子偏食不必強求改正


家教經(jīng)驗:孩子偏食不必強求改正

孩子偏食不必強求改正:只要保證食物對健康有利,即使孩子想吃四份同一種食物,而另一種一點兒也不吃,那就最好隨他的意愿。假如孩子一道主菜也不想吃,而只想吃甜點心,也應該讓他隨便吃。千萬不要說:“把菜吃完才能吃點心”,否則只能進一步打消孩子對蔬菜的興趣,而增加他對甜食的欲望,從而造成事與愿違的結果。處理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在一周內的一兩次晚餐中,除了水果之外不要提供候選任何甜食。如果在吃甜食的時候,家里所有成員都人人有份,那么孩子也不應該例外。這樣做當然不是想讓孩子永遠吃這種品種不均衡的食物。但是,如果孩子存在著偏食的問題,而且已經(jīng)對某些食物感到厭惡,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使他做到飲食合理、均衡,你就應該讓他們感覺到你根本不在意他們吃什么。父母強迫偏食的孩子去品嘗他們不愛吃的食物是一個巨大的失誤。假如他們被迫吃了點感到厭惡的食物,哪怕只是一點點,就會使他們更堅定不吃這種食物的決心,減少他們今后喜歡這種食物的可能性。與此同時,這么做還會破壞他們吃飯時的心情,打消他們對其他食物的食欲。

如何與壞脾氣寶寶過招


如何與壞脾氣寶寶過招xx進入十個月以后,本領不見長,脾氣暴漲。這點令皮媽沮喪不已,真是怕什么偏來什么??!對于這點,皮媽早有準備,在懷孕期間便不時的告誡寶寶千萬別像媽媽一樣急躁有余,也別像爸爸一樣沉穩(wěn)過度。在皮媽看來,每天念上幾遍經(jīng),再加上酸堿中和效應,寶寶的脾氣肯定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誰料想現(xiàn)如今的xx絕對是青出于藍勝于藍,而且來勢洶洶,驚濤駭浪,令皮媽不僅無力招架,只有喘氣抓狂的份了。

現(xiàn)如今的xx是想去東,你絕不能帶她去西;想要星星,你絕不能給月亮;想站著,絕不能讓她坐下;------否則,先是大聲反抗,如不能遂愿,那你便會聽到高分貝的尖叫加打挺,如若還不滿足,那你會聽到更長時間令你發(fā)狂的尖叫或嘶叫或哭聲。一天這樣的例子總有數(shù)十次之多,幾天下來,皮媽總算知道什么是心力憔悴了。急忙求助育兒百科,發(fā)現(xiàn)在9到10月寶寶這一章中有一節(jié)是描述倔強的嬰兒的;書中寫道:隨著嬰兒的逐漸長大,有了自己的主見了。不過有的自我主見強,有的不那么強(xx當屬前者)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嬰兒天生的性格(完了,這點皮媽罪責難逃)。書中還表自我主見強的嬰兒,確實有些不好撫養(yǎng)(上帝,以后的日子怎么過?)很多時候會和母親發(fā)生沖突(天天若干次,我都和她吵累了),父母要采取相應的對策,盡量不要和孩子發(fā)生沖突(我每天都在絞盡腦汁的想對策,但是收效甚微)

對比書中,加上本人的一些心得,我總結為以下四點

一,避免直接沖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采用曲線救國的方式。

比如用其他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換下他手中的危險物品,或是若無其事的分散他的注意力,或帶孩子到戶外去,轉換場景。切記不要和孩子急,更不要和孩子反復沖突,這樣孩子很快就會熟悉使父母屈服的手段(偶就有些范此大忌)。

二,冷處理。

怎么也不能避免沖突時,即使孩子哭鬧,也不要理他,要裝出不在意的樣子,但又不能真的不理他,只要孩子發(fā)出和解的信號,就隨時做出相應的反應,你越淡然,孩子才會認為這件事很普通很自然,才會慢慢接受。(這也是偶常用的方法)

三,到戶外去是解決一切矛盾的最好方法。

孩子天性愛玩,適度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和新鮮的事物是對付孩子最有效的法寶。(我們已經(jīng)逐步延長了戶外的活動時間)

四,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這段時間孩子正是好奇心極強的時候,舊玩具,老游戲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孩子了,父母一定多花心思,多和孩子玩,增加玩的花樣,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偶家寶寶就是好奇心極強,極其喜歡新鮮事物,為了讓她有群體意識,皮媽不辭辛苦每日帶墊子和若干玩具到室外,以期寶貝兒和其他寶寶共同玩耍,寶貝兒只玩幾天便不耐煩了,每天看著若干寶寶在我們的墊子上其樂融融的玩著xx的玩具時,我們的xx卻要媽媽離開墊子抱著她四處游走,再也不肯和大家一塊玩)

相信智慧加上耐心加上愛心,寶寶會變得好起來的。育兒的道路漫漫長,前方充滿荊棘和坎坷,新手父母們,一起加油吧!

對策:改變寶寶在家的倔脾氣


有一位媽媽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寶寶快兩歲了,在家的時候脾氣非常倔,他要什么就必須給他,不然就大哭大鬧,勸也不聽,打也不行。我都不知道該怎么教了。但是很奇怪,出門他就不會這樣,很聽話,告訴他不要他就不要,究竟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

●以柔克剛

通常寶寶說“我不要”未必是真的不要。他只是想體驗自己的能力,所以聰明的媽媽會給寶寶“戴戴高帽子”,使寶寶得到想要的關注,從而主動地說“我要”。切忌以硬碰硬,因為寶寶很多時候說“我要”是因為家長的表情恐怖而感到害怕,并不是發(fā)自內心的。

●循循善誘

媽媽可用寶寶能夠理解的語言,根據(jù)寶寶的期望用具體的事物來解釋、描述,使寶寶理解這項活動與自己的關系,從而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或做出表示。寶寶所關心的事情和能夠理解的詞語都是非常具體形象的,與其告訴他要去好玩的地方玩,倒不如直接告訴他去動物園看大象。

●聲東擊西

媽媽可運用自己的表演才能,用另一件事自然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使他暫時忘掉目前所從事的活動,然后再提出要求。這時候,很多寶寶會自然順著你夸張的表情說:“我要”。

●欲擒故縱

寶寶的反抗行為很多時候是沒有理由的,只是一種“找找感覺”,是受成人情緒暗示的結果。如果媽媽在這個時候故意順著寶寶,表現(xiàn)出非常希望他繼續(xù)從事這項活動的意愿,而媽媽自己則從事另一項對于寶寶來說充滿了神秘的活動,寶寶會察言觀色,力求與大人的行為保持一致,努力地爭取表達內心感受。

●日積月累

寶寶的倔強脾氣是一個發(fā)展過程,但是也與家人的教育方式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如果父母對寶寶向來依順,那么寶寶的倔強就是一種無理的“任性”,一種“要挾”父母的武器,所以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培養(yǎng)寶寶的規(guī)則意識,注意從多方面發(fā)展寶寶的自我認知,幫助倔強的寶寶順利度過“反抗期”。

●置之不理

這是幫助孩子擺脫倔脾氣的最好方法。因為孩子發(fā)脾氣的大部分目的是想得到你的關注。你不理他,孩子就會意識到發(fā)脾氣沒有什么用,以后還是少用為好。不理睬發(fā)脾氣的孩子,需要家長能沉住氣。

爸爸的壞脾氣會遺傳給寶寶嗎


大家都知道,精子和卵子攜帶著遺傳基因,在結合的時候,遺傳基因也會結合,所以,孩子的基因是來自爸爸媽媽基因的融合。

孩子從樣貌到性格都是爸爸媽媽遺傳過來的。所以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我們去朋友家,看到他們的孩子,我們總是會說:“跟你長得好像啊”,有時候,我們也會聽到有人在訓斥孩子的時候總會說,你這孩子脾氣怎么那么差,說你兩句就頂嘴,就發(fā)脾氣,簡直跟你爸爸一個德行,都是壞脾氣!

那么,如果爸爸的脾氣不好,是不是真的會遺傳給孩子呢?接下來,就讓我?guī)е蠹胰ヒ惶骄烤拱?,希望以下的結論能夠給爸爸媽媽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般情況下,男性的脾氣會比較火爆,遇到事情也會更加不冷靜,會更容易發(fā)脾氣。比方說,男孩子相比女孩子會更加調皮,他們會經(jīng)常打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基本上也是爸爸容易發(fā)火大怒,所以大多數(shù)人都會覺得男性的火爆脾氣會遺傳給孩子。

事實上,大家的這種想法并不是沒有道理的,不管是遺傳,還是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爸爸的影響,所以孩子的脾氣會跟爸爸的脾氣有一點相似。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爸爸媽媽一定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1、壞脾氣的表現(xiàn)?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孩子發(fā)怒,生氣,暴躁。比方在超市里,如果爸爸媽媽不給孩子買玩具,孩子就有可能會突然哭鬧起來,會跟爸爸媽媽吵鬧。再比方說,在家中爸爸媽媽懲罰孩子的時候,孩子不會虛心接受你的教育,反而會跟爸爸媽媽頂嘴,或者是冷戰(zhàn)慪氣。

在和同齡人玩耍的時候,總是和別人打架,吵架,這些都是孩子壞脾氣的表現(xiàn)。事實上,所謂的壞脾氣就是孩子的一種情緒失控,他們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可能是一種先天缺陷,也有可能是爸爸媽媽后天對他產生的影響。??

2、壞脾氣會遺傳?

如果爸爸的脾氣不好,那么孩子可能會遺傳爸爸的壞脾氣基因,導致孩子的脾氣也不是很好,而且這個遺傳的比率是非常高的。

所以,在懷孕期間對孩子進行良好的胎教是非常有必要的,當丈夫發(fā)脾氣的時候,為了孩子,暫時忍下怒意,遠離丈夫,讓自己保持一個好的心情,盡量減少給孩子傳遞負面情緒。在懷孕期間準媽媽也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

3、父親的壞脾氣讓孩子耳濡目染?

爸爸媽媽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爸爸媽媽平時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他們在認識這個世界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通過爸爸媽媽的指導,模范。

所以,如果生活中爸爸總是發(fā)脾氣,那么孩子也會模仿,慢慢地孩子的脾氣也會變差。如果孩子犯錯誤了,不要隨意打罵孩子,要和孩子好好溝通,要心平氣和地教育孩子。同時也要注意父母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孩子脾氣的形成不單單是遺傳的作用,很多時候也會受到后天的影響。所以,爸爸媽媽平時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育兒觀念:孩子任性的對策


班上調皮的孩子較多,有個別幼兒非常任性,為此我們兩位老師也很煩惱。晚上,在看掌通家園的時候,我注意到這樣一篇文章,里面介紹的一些對策非常實用。不光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使用這些策略,對待寶寶任性家長同樣也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秘訣一:讀懂孩子的心

有時候孩子任性發(fā)脾氣,有他的道理,我們需要理解孩子,讀懂孩子的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秘訣二:不給孩子把任性當作要挾父母的機會

很多家長只要孩子一哭鬧就會心軟,就百依百順,他要什么都會盡量滿足他,尤其是家里的老人。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鬧這個要挾大人的“法寶”,而無休止地惡性發(fā)展下去時,再想辦法解決就很難了。所以在開初狠狠心,不遷就孩子,防患于未然。

秘訣三:以合理的方式滿足孩子的要求

適時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是預防孩子任性的一個方法。滿足孩子的需要一定要講究條件,對于不能或不該滿足的需要一定要堅守原則,毫不妥協(xié)。

秘訣四:給孩子創(chuàng)造集體生活的機會

集體活動有一定的規(guī)范,讓孩子到伙伴中去,到集體中去,是破除自我中心最好的方法。

秘訣五:孩子任性時不予理睬

有時孩子胡鬧是為了吸引他人的關注,這時一旦對孩子給予批評呵斥,恰好滿足了被關注的愿望,于是孩子學會用任性來引起成人的關注。因此,不予理睬是一個不錯的方法,等孩子終止任性行為的時候再給予關注。

秘訣六: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

喜歡《育兒經(jīng)驗:改正孩子壞脾氣的對策》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孩子的游戲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育兒觀念:理解孩子的壞脾氣 育兒觀念:理解孩子的壞脾氣 好好4歲了特能哭鬧,以前我們擔心她哭壞了身體,總是遷就她,結果她把哭當做武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總是哭個不停。后來作為家長我們感到這樣下去不行,再遇到她哭鬧的時候,我們總是反...
    2020-10-10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改掉孩子的壞脾氣 教育隨筆:改掉孩子的壞脾氣 從心理學角度看,孩子動不動就發(fā)脾氣是意志薄弱,缺乏自控力的表現(xiàn)。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教育幼兒改掉壞脾氣是必須上好的一堂課。 孩子在入園前,經(jīng)常會通過發(fā)脾氣來要挾大人,以此...
    2021-04-26 閱讀全文
  • 不可強硬對付孩子的壞脾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脾氣很乖,但是有的孩子就很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孩子正在興致勃勃地玩一件東西,這時,成人出自某種原因把那件東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
    2021-04-05 閱讀全文
  • 剪掉壞脾氣的故事 1、剪掉壞脾氣的故事 這一段時間,點點的脾氣有點大。 這不,丁克把她的筆碰掉了,她猛地把丁克推開;小蘭拉了一下她的衣裙,她狠狠地瞪人家…… “媽媽,誰把我的積木放錯地方了?”點點又兇巴巴地嚷起來。 “...
    2020-11-04 閱讀全文
  • 別讓你的壞脾氣傷害了孩子的教育 我們很多父母認為教育,就是要板起臉孔一本嚴肅的,這樣才會有效果!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到底是什么讓我們產生這樣的想法? 1、面子心態(tài)+害怕犯錯 中國人的習慣是把別人的成功與失敗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別...
    2021-02-08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理解孩子的壞脾氣 好好4歲了特能哭鬧,以前我們擔心她哭壞了身體,總是遷就她,結果她把哭當做武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總是哭個不停。后來作為家長我們感到這樣下去不行,再遇到她哭鬧的時候,我們總是反...

2020-10-10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改掉孩子的壞脾氣 從心理學角度看,孩子動不動就發(fā)脾氣是意志薄弱,缺乏自控力的表現(xiàn)。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教育幼兒改掉壞脾氣是必須上好的一堂課。 孩子在入園前,經(jīng)常會通過發(fā)脾氣來要挾大人,以此...

2021-04-26 閱讀全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脾氣很乖,但是有的孩子就很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孩子正在興致勃勃地玩一件東西,這時,成人出自某種原因把那件東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

2021-04-05 閱讀全文

1、剪掉壞脾氣的故事 這一段時間,點點的脾氣有點大。 這不,丁克把她的筆碰掉了,她猛地把丁克推開;小蘭拉了一下她的衣裙,她狠狠地瞪人家…… “媽媽,誰把我的積木放錯地方了?”點點又兇巴巴地嚷起來。 “...

2020-11-04 閱讀全文

我們很多父母認為教育,就是要板起臉孔一本嚴肅的,這樣才會有效果!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到底是什么讓我們產生這樣的想法? 1、面子心態(tài)+害怕犯錯 中國人的習慣是把別人的成功與失敗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別...

2021-02-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