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育兒觀念:家長應把握好愛的尺度

發(fā)布時間:2020-09-29

愛的教育筆記。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學校為中心,家庭為輔助來進行教育的!教師與家長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以積極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放飛夢想!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育兒觀念:家長應把握好愛的尺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走在街上,看到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用力撕扯著媽媽的衣服并哭喊著:“給我買,給我買……”媽媽哄著:“咱不吃辣條,那是垃圾食品,你不懂,辣條吃多了會不健康的!”這時小女孩不僅哭的聲音更高,還用力打著媽媽。媽媽的解釋是那樣蒼白。最終這位母親還是在孩子的哭喊中走進了附近的小賣店……

看到這一幕,我想到了現在一些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特別是對一些“不聽話”孩子的教育。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總會不可避免的犯些“錯誤”。面對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為,有的父母對此會搖頭嘆息束手無策;有的父母平時嬌慣孩子,讓孩子養(yǎng)成了哭鬧耍賴的壞習慣。像上面這位媽媽既然不想讓孩子吃一些不衛(wèi)生的食品,給孩子講明道理后,就應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能因孩子的哭鬧而就范,否則孩子就會覺得哭鬧會給自己帶來好處,體驗這些好處的次數多了,也就養(yǎng)成了哭鬧任性的壞習慣。家長朋友們想一想,這些“不聽話”的孩子是天生就不聽話,還是家長給嬌慣出來的呢?bet5874.com

現在確有一些父母過分疼愛自己的孩子,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基本能讓他們滿足,即使有時對孩子進行一點點懲罰,事后會非常心疼,接著就用加倍疼愛孩子的辦法加以補償,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也好,適當的懲罰也好,應給孩子一個反省的時間,并用原有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堅持原則,不應遷就,當他們有改正時,給以表揚,這才是真正的關愛。當然,孩子還小,批評要講藝術。父母如果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隨其所欲,稍不如意孩子就會以哭罵、賭氣、絕食來威脅家長。物質的占有,欲望上的滿足,會使孩子養(yǎng)成貪婪、自私、甚至殘忍的性格。這對孩子的成長不但不會帶來半點好處,反而會有很大的害處。

孩子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著不停的追求與失落、滿足與失意、希望與失望、跌倒與爬起、成功與挫折,這些不同的體驗,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與品質。

望年輕的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一定要把握好愛的尺度。溺愛不可取。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觀念:家長怎樣幫孩子玩好


時常聽說:“現在的孩子真累呀?!笔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每天都讓孩子們參加各種學習班,使孩子沒有了玩的時間。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指出,玩,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內容和探索發(fā)現的機會,孩子正是在玩的過程中,通過用眼看、用耳聽、動手做、動腦想來學習的,如我們常會看見孩子玩的捉迷藏、玩水、玩沙土、過家家、涂涂畫畫等游戲,他們從這些游戲中學到很多的經驗和能力。但有些家長不能客觀地看待孩子的玩,認為孩子的玩是沒有明確目的、隨意、閑散的事,孩子在玩的時候學不到有用的知識。家長的這種態(tài)度,說明他們不了解孩子應有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家長如何關注、支持、引導和幫助孩子玩好,對促進孩子的學習與發(fā)展至關重要。

一、為孩子創(chuàng)造玩的條件

玩是孩子的權利,玩是孩子發(fā)展的需要,孩子是在玩中學習的。因此,家長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玩的條件,給孩子充分玩的機會和時間,并了解孩子喜歡玩什么、怎么玩、和誰一起玩等。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喜歡玩的活動以跑、跳、爬、玩球、做手工民間游戲等居多。家長不必非買一些高檔玩具,可利用當地自然、文化、生活資源,給孩子提供豐富安全和可操作的玩具材料;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如土、水、棍;家庭廢舊材料;民間故事、民謠、圖書和游戲等,與孩子一起講故事、說兒歌、看圖書、玩游戲等,引導孩子開展語言、閱讀和游戲活動;和孩子一起用各種材料自制玩具,促使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探索各種材料的來源、功能,性質和變化,并學習用這些材料解決實際問題等。

二、做孩子的平等玩伴

有研究顯示,親子交往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fā)展。家長參加孩子玩的最佳方法是做一個平等的伙伴,而讓孩子做主導者。家長要做的只是體力上的幫助、充當伙伴、提供建議、支持鼓勵他。有的家長會覺得自己很忙,不可能老陪著孩子玩。其實有很多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農村,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既不耽誤家長干活、又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一起玩的實例。如帶孩子一起下地.家長忙著農活,孩子則可在一旁捉蝴蝶、毛毛蟲,看生長的茄子等,時不時和孩子交流一下他們的發(fā)現;爸爸修自行車時,孩子在一邊看,對玩壞的玩具也模仿著卸開玩具的螺絲,探索里邊的結構;家長洗衣服,孩子就在家長的周圍玩“吹泡泡”,大些的孩子還可以幫家長晾衣服等。家長們應相信,和孩子一起玩,分享孩子玩的樂趣,可以增進親子感情,滿足孩子安全與愛的需要,對促進孩子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價值。家長要注意的是,給予孩子的建議、提問、引導都要以孩子是否需要,是否愿意接受為準。因為玩對孩子自己來說具有開拓性和試驗性,他們不需要也不愿讓別人教他如何做。如果家長堅持告訴他們正確的方法和答案,就會破壞了他們的學習進程。

三、鼓勵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

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越來越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他們需要同伴的友誼,需要同伴之間的互相學習,需要在和同伴一起玩的過程中,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學習與人交流和合作。家長要提供這樣的機會,并且引導孩子在和小朋友玩時互相學習,學會聽小朋友的意見,如當孩子捏搓有些干燥的橡皮泥而捏不動時,家長可以問“這泥怎么捏不動了呢?”“你看看小明是怎么弄軟的?”如果孩子愿意接受,告訴他“小明是用水把泥弄軟,你試試這個方法好不用”等,啟發(fā)他模仿同伴,向小朋友表明自己的想法等,讓他在同伴交往中逐步學會共享、交流、關心、合作,遇到困難時共同想辦法解決。孩子與同伴的交往越多,越有利于它社會能力的發(fā)展。

同時,要關注、觀察孩子在玩中表現出的喜怒哀樂。孩子在玩中常常表現他的快樂、被愛和愛的需要說明孩子的心態(tài)平和而愉快,偶爾表現出堅持自己的愿望并反對家長的要求,這是他有社會化行為的正常表現,要耐心地引導,并幫助孩子堅持把一件事做完,這是孩子學習成功的重要品質。讓我們尊重孩子玩的權利,與孩子共享玩的快樂。

育兒觀念:愛的分享


育兒觀念::愛的分享

這幾天在電視里看到有幾個孩子由于想不通而跳樓自殺的事件,一個是我們旁邊小區(qū)的十六歲初中學生;另兩個是二十歲左右的小伙子,看到電視里的報道我的心是沉重的,真的為他們感到惋惜,正值風華正茂讓人羨慕的年齡,卻這樣放棄了生的權力。做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感到痛心的同時,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教育應該做些什么?在我小的時候,沒有吃沒有穿,生活很艱苦,有許多孩子由于營養(yǎng)不良得了小兒麻痹癥,但幸福感卻很強,而現在的孩子有吃有穿的幸福感卻下降了,總是說壓力太大。到底問題出在哪里呢?

易中天一段話讓我有些頓悟,他說:“顯然,金牌,不該是體育的目的:諾獎,也不該是教育的目標。發(fā)展體育運動,應該是為了“增強人民體質”;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則應該是為了“提高國民素質”。老百姓的身體健康遠比奧運金牌重要;青少年的茁壯成長,才是教育的頭等大事。盯著這獎那獎不放,把能不能得獎看做成敗的標準,恰恰證明中國教育出了嚴重問題。什么問題?丟掉了根本,搞壞了腦子”。

分析現在的家長從小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出人頭地,在小的時候就設置了遠大目標,但大多數孩子都是普通人,這就是現實!

分析現在的孩子,由于只生一個,怎么看都是寶,經常聽到大人講得一句話:怎么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孩子在眾多親人的溺愛下,孩子往往只考慮到自己,一個人將好吃的、好玩的獨占了,不會想到要孝敬長輩。遇事只要稍不稱心,就覺得身邊的人都欠他的,導致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感受。很多家庭把孩子看作第一位,這樣是不正確的。只有和諧的家庭,才能培養(yǎng)出健康的孩子。和諧的家庭是一家人一定要有時間在一起。情感是一定要足夠多的接觸才能產生的。

我們幼兒園選擇了“關心周圍世界”,做為我們的課題進行研究,我覺得非常的有意義有研究價值,現在的社會真的需要我們去關心,懂得關心的人才會懂得愛;懂得分享;懂得感恩。那些自殺的孩子就是因為他們心里沒有愛只有恨才會走極端的,如果我們經常給予他們愛的分享教育,可能他們就不會干傻事了。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我的身邊都是一些天真爛漫的孩子,我希望通過我們幼兒園關心課題的研究,能讓孩子們懂得愛,懂得珍惜生命。這是我的愿望。

一、愛是需要分享的

案例一:下午的時候,我組織小朋友在操場上進行戶外活動,孩子們有的滑滑梯;有的騎木馬;還有的玩自制玩具,玩的可高興了。只有妮妮小朋友(2歲半)愁眉苦臉的騎在木馬上,為什么呢?我走近一看才知道,原來她手里拿著沙包、辮子和飛盤(這些自制玩具是小朋友家里帶來的)不肯撒手給別的小朋友玩,因為這是她帶來的,但是又想玩木馬,兩只手用來拿自制玩具了,木馬因此也玩不起來,當我走到她身邊時,她把手里的自制玩具交給我:“老師,你幫我看著?!蔽艺f:給別的小朋友玩吧?她說:“不可以,這是我的”。我說:“你給別的小朋友玩,小朋友會感謝你,而且你還能用騰出的手來玩你喜歡的木馬。這樣不是更好嗎”?她這才同意。我表揚了她。

孩子的分享行為不是自發(fā)生成的,教師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怎樣做。讓分享成為自覺自愿的行為,對小年齡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困難的。對自己所喜歡的物品所表現出的占有欲是此年齡段孩子固有的特征。教師要保證每次的分享不是在成人的強求和專制下進行的。要努力做到,用快樂的情緒真實地和孩子分享,對孩子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孩子的分享行為,讓孩子慢慢習慣并樂意分享。

二、在分享中懂得愛

案例二:菲菲小朋友(2歲半)帶來了一套掃地的玩具與大家一起分享,我和菲菲一起合作,教班級里的孩子如何將碎紙屑掃進垃圾桶,對于托班的寶寶,他們特別喜歡玩這個掃地的工作,當他們用迷你型的掃帚把托盤里的紙屑掃的干干凈凈,倒進迷你型的垃圾桶時都咧開了小嘴特別的開心。這時我就會問孩子們,這個玩具真好玩,是誰讓我們玩的這么開心的呀?他們都會回答我:“是菲菲”,我說:“那么我們每次玩好后都去謝謝菲菲小朋友好嗎?告訴她你玩的很開心?!焙⒆觽內フf時,菲菲臉上也洋溢著快樂的笑臉。

給孩子的心靈插上愛心和分享的翅膀,孩子才能成為一個有愛心、會分享、會生活、會學習的人。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我讓孩子在吃點心和飯后吃水果時,有意識的輪流引導孩子將餅干、水果分發(fā)給小朋友,告訴孩子好吃的東西要和大家分享,還嘗試著讓孩子把好的、大的先給別人吃,而在接受時鼓勵別的孩子別忘了說“謝謝!”讓孩子感受到真實的分享,同時也在無形中讓孩子學習了禮貌待人。

三、分享是雙向的

其實,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我也是一個學習者,我知道分享是雙向的溝通、彼此的給予、共同的擁有。教育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教師和孩子一道共同分享人類千百年來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的過程,分享師生各自的生活經驗和價值觀的過程。分享,意味著教師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輸;是引領,而不是強制;是平等的給予,在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教師必須做到言傳身教,要做到如此,就必須不斷地學習,領悟人類心靈的廣褒與深邃,理解世界的多樣與神奇,明了世事的無常與詭異。俗話說得好,“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一個人的社會關系是千差萬別的,每一個人的生活境況、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世界在每一個人的眼中所呈現的樣貌、所展示的色彩,也就不盡相同,因而每一個人對于同樣的事情有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的看法,就再正常不過了。使我們每個人變得開朗、開放、開明,去創(chuàng)造一個寬厚、寬松、寬容的心理氛圍,對于人的健康成長與和諧發(fā)展,對于我們寧靜的心緒,對于我們的修身和養(yǎng)心,都是十分必要的。我會和孩子們一起努力加油的,創(chuàng)造出屬于我們的幸福生活。

育兒觀念:自私的愛


育兒觀念:自私的愛

秋季運動會開如期開展了,天氣晴朗,特別適合開展運動會。我班上大部分家長都來參加了,我感到很欣慰,說明還是很配合老師工作,關心小孩的,這給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

小班第一個項目是皮球接力賽。按照事先整頓好的隊伍,我們進行了4場比賽,第6場是決賽,家長很配合,秩序很好,偏偏這個時候,XXX的媽媽跑來要求我讓XX多參加比賽,決賽一定要參加。誰先出場我已經全部安排好了,如果讓XX出場多了,別的小孩就會沒機會上場,我跟她解釋了很多,她卻不聽,硬是把一個家長沒來參加的小孩拉出隊伍,換上她家XX,對這個舉動我很是反感,我繼續(xù)跟她說明情況,她好像沒聽見一樣,一心指揮她兒子比賽,我對這種無理的家長很是無語。只好取消了比賽,拉著隊伍,帶著我班所有的小孩離開了賽場,因為比賽也快結束了,又太熱,小孩受不了。雖然事后她特意跟我說,她是想讓她兒子多鍛煉,可是,我覺得這家長太自私,別人的孩子也是孩子,別人的孩子也需要機會。如果都這么自私,孩子都會跟著變得自私,還要學校教育干嗎?自私的愛。

育兒觀念:好家教鑄造好未來


若要問當今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父母最重視教育,答案一定是中國。但同樣是家庭教育,教育理念、水平卻各不相同,教育效果更是大相徑庭。筆者作為一名教師,有點滴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很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環(huán)境,也是時間最長的環(huán)境。經濟發(fā)展的不斷加快,隨之而來的是家庭收入的增加、物質條件的豐富,如果單從物質條件來說,現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但這只是片面的。

網上有句話說得好:“最好的教育莫過于爸爸愛媽媽。”這句話的含義就是良好的家庭氛圍、精神環(huán)境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能給孩子帶來足夠的安全感;一個民主的家庭氛圍能讓孩子有更多的擔當;一個奮進的家庭狀態(tài)能讓孩子有更大的動力。兒歌《我有一個家》唱出了每一個孩子的心聲,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幼有尊,崇尚孝道,夫妻之間恩愛甜蜜,互敬互愛,這樣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精神上是富足的,人格上是健全的。

二、榜樣是最好的教育

光說不練假把式,中國的父母對于孩子教育真可謂費勁了口舌,可有時卻收效甚微,這是為何呢?孩子的反駁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你總是讓我這樣做、不能這樣做,可你呢?你自己做到了嗎?一個問題把家長問得啞口無言。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身先士卒,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這一點至關重要,尤其是對語言與理解能力發(fā)展較低的小孩子。學校里教給孩子保護環(huán)境、不亂扔垃圾,而家長在外出游玩時,大喊大叫、隨口吐痰、隨手扔垃圾,孩子提醒制止時,家長二話不說直接拉起孩子就走,或是訓斥孩子多管閑事,或是百般為自己辯解,就是不肯彎腰去撿拾垃圾,失去的不僅僅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更是孩子對規(guī)則的默然;晚飯過后,家長命令孩子去書房讀書,自己卻窩在沙發(fā)里玩手機,沒有親子共讀可言的同時,孩子的心態(tài)也變得浮躁起來。過馬路時,當家長上演“中國式過馬路”、跨欄比賽的時候,跟在身后的孩子也是競相模仿、以此為榮,文明意識更是無從談起。相反,如果家長做到處處模范、時時榜樣,這樣細節(jié)教育下的孩子一定是不一樣的。

三、孩子的成長不能缺席

有人戲言說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是“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這句話聽起來可笑,但不是危言聳聽。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的確存在一些誤區(qū)的。

誤區(qū)一:教育是學校、老師的事情。我只要給孩子提供足夠好的條件,上好學校、選好班級、老師、買好東西,這就足夠了,至于學習做人那是學校老師的事情。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觀點,也是一種可怕的想法。孩子的教育,是社會、家庭、學校的共同責任,缺一不可,不要等到孩子這顆樹苗長歪后才后悔莫及,孩子成長不可倒退。

誤區(qū)二:孩子的教育是母親的事情。這種觀點也是片面的,教育孩子父親母親都不能缺席,只有這樣孩子的成長才算完整。父親的教育作用甚至要強于母親,尤其是對于男孩子而言。有調查研究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長大以后更有出息。所以,在家庭教育問題上,誰都不能偷懶。

四、雞湯之外再來點雞肋

中國的家長最愛孩子,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飛了,唯恐孩子受到一丁點傷害,所以從小就對孩子進行獎勵教育、真善美教育,百般呵護,對于假惡丑則是極力躲避,唯恐傷到孩子幼小的心靈。孩子的成長道路太過順利,對社會萬象缺乏客觀的認識,對欺騙缺乏應有的防范,這才有大學生被騙致死的慘劇發(fā)生。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精神上是缺鈣的。

孩子遲早都要離開家庭的港灣,離開父母的懷抱,他們不是風箏,父母也不是手里那根堅實的風箏線,對于社會上存在的一些負面問題、假惡丑,作為父母要告訴孩子:這是生活中的真實存在,但這是極少數,不是生活的全部,更多的還是正能量、真善美。幫助孩子正確認識社會、客觀分析問題、認真尋找策略,畢竟孩子要長大、要獨立。雞湯雖好,但如果貪杯就會營養(yǎng)過剩產生副作用,適時來點雞肋、挫折教育還是有必要的。

好父母教養(yǎng)好子女,好家教鑄就好未來!

育兒觀念:愛,就是克制


育兒觀念:愛,就是克制

閉上你的嘴;睜大你的眼;縮起你的手;豎起你的耳。

——題記

長久以來,我們總是希望讓孩子時刻處于我們的控制之中。小心翼翼的對待他們,害怕他們發(fā)生沖突;害

怕他們受傷;害怕他們受挫……我們恨不能幫孩子把每一步路都鋪好,恨不能代替他們走完他們的人生。

然而我們從來不問,孩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孩子對我們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恨不得把問題所有的

答案甚至延伸出的問題答案都告訴他,從來不會希望他們自己去思考。孩子與同伴發(fā)生了矛盾,我們往往

會在第一時間就沖進“案發(fā)現場”避免矛盾升級,生怕孩子受傷,從來不會想要孩子自己解決矛盾。我們

愿意給孩子說無數個的說教故事,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我們愿意看到的樣子,卻從不會思考孩子要的是什么?

我們永遠不會想到我們到底剝奪了孩子的什么權利。孩子想要親近自然,于是開始觀察自然中的一切事物

,他撿拾落葉,撿拾枯枝,對著花朵喃喃,我們覺得臟,嫌他煩,于是強硬的制止了。我們以為我們是為

他好,讓他講衛(wèi)生,可是我們剝奪了他探索,發(fā)現的權利。孩子還沒有弄清楚什么叫做“占有”,我們就

要求他們“分享”,于是他開始為了“分享”而“分享”,卻甚至不知道“分享”是什么含義。孩子在進

行游戲,他在游戲里思考,學習,這同樣是一種成長,甚至是更好的成長,但我們強硬的要求孩子學習這

學習那,不允許他們玩,我們剝奪了孩子與同伴交往,自主思考的權利。

其實,關心孩子最好的教育策略,就是等待。等待孩子自己探索,得出結論。他們的結論一定不會是《孔

融讓梨》般的故事,一定是自己感同身受后想出的辦法。這也正是盧梭強調的“由里向外”的教育理念。

請記住,孩子遠比我們認為的更聰明,他們完全可以自己想出更好的辦法。

喜歡是放肆,但愛就是克制。如果你真的愛孩子,請學會克制自己,少說一些,多看一些,少做一些,多

聽一些。請你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榜樣。讓孩子主動的自己思考,交流,探索,成長……

育兒觀念:家長如何給孩子適宜的愛


育兒觀念:家長如何給孩子適宜的愛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說起愛孩子,每個家長都會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是如何如何愛孩子。其實不然,怎樣愛孩子不僅是個方法問題更是一門藝術。也許有的家長聽了此話不屑一顧:“愛孩子嘛,這是連老母雞都會的事兒,還有什么學問和藝術啊?!币灿懈改笗Щ竺H唬骸拔夷敲磹酆⒆?,為什么還打動不了孩子的心呢?”

事實上,愛孩子并非像老母雞護小雞那么簡單,但也不是想像中的那么深不可測,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懂得愛和是否會愛。

?原因與分析

第一,從家長角度分析:大人們工作忙,掙錢忙,沒有時間管教孩子,平時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少。即使和孩子在一起,也很少主動與孩子溝通、交流,以為只要管孩子吃飽、穿暖,要什么給什么就可以了。根本沒有想過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如案例一)。

家長平時太忙,無暇顧及孩子,但有時靜下心來想想又愧欠孩子,家長們常用的辦法是“愛不夠,錢來湊”,有時孩子要什么給什么,把孩子寵壞了。

家長在愛孩子方面有如下誤區(qū):

誤區(qū)一、惟有“讀書高”。這是家長最普遍的心態(tài)。有位家長和我說:“我認為孩子的惟一任務就是讀書,只要書讀好了,什么家務事都不用他做?!钡聦嵡∏∠喾?,家長越是有這樣的想法,結果是許多孩子書也沒有讀好,家務事更沒有做好。

誤區(qū)二、惟有“開心好”。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經濟負擔不重,部分年輕家長只圖自己愜意,不想花太多心思和精力去管教孩子,覺得只要讓孩子開心就好,所以孩子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是太過分,盡量滿足孩子。一位孩子尚在讀幼兒園的家長說:“如今只有一個孩子,寵點嬌點也算不了什么。孩子愛干什么就讓他干什么。我們也懶得給他做規(guī)矩,自己樂得省心。因為一給孩子做規(guī)矩他就不開心,我們心也煩,所以想想也犯不著。”

還有的年輕家長,由于種種原因,干脆把孩子丟給老人教養(yǎng)。結果是這些孩子長大后有部分不會尊重別人,沒有好的生活習慣,自由散漫,“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誤區(qū)三、惟有“攀比強”?,F在家庭生活條件日益向好,部分家長助長了社會上一些攀比之風。有位家長的觀點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他說:“我自己小時候家里窮,沒有條件讀書,所以文化水平低,為此吃了不少苦。我發(fā)誓不能再讓孩子走我這條路了,所以我覺得只要別的孩子有的東西,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少?!本褪菓阎@種心態(tài),一些家長有什么名牌或高檔玩具就買什么。結果是滿足了家長的虛榮心和好勝心,但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心愿卻不得而知。

第二,從孩子的角度分析:

1、從孩子具有冒險心理的角度講:

幼兒時期,是最富于幻想,最具有冒險精神的時期。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各種媒介的影響下,幼兒喜歡模仿,尋去刺激,只想找點新鮮好玩的事干干,干完了自認為所謂的“大事”,卻不知道已經觸犯了錯?;蛘哒f,即使知道自己犯了錯也無所謂,因為他們認為反正有父母可以靠。

2、從孩子的自我意識角度講:

幼兒時期正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時期,他們往往只體會自己的感覺,不顧別人的感受,表達自己的觀點往往不假思索,沖口而出,很容易傷害他人。不易體會到父母對他無私的愛,以及為這些愛所付出的心血。

有位家長感嘆道:“我們父母盡心照顧自己孩子的生活,送孩子上學,接孩子回家,琢磨孩子的愛好,有時說話也加倍小心,但不知什么時候你就上了他所謂的“自尊”,他就誤解了你,你對他的好就像是在害他一樣。你嚴厲一些他就拒絕和你溝通,你對他的好像是在害他一樣。你嚴厲一些他就拒絕和你溝通,你對他放松一些就上網沒完,真是的,做父母難呀……”

?方法與建議

父母對孩子的教養(yǎng)不是花最多的時間、最大的精力去順應孩子,去關注孩子。而是花有效的時間、有價值的精力去幫助孩子盡快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學習等方面的習慣,培養(yǎng)其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孩子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1、讓孩子體驗挫折

現在城里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即使在農村,最多也只有兩個孩子,所以,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受到全家人的呵護。尤其是和祖輩同住或請祖輩幫助帶孩子的人家,更是呵護有加,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有個孩子曾和我說:“從小全家都護著我,我提什么要求他們幾乎都能滿足。如果不能馬上滿足我的要求,我就學孫悟空大鬧一通,他們拿我沒辦法,最后還是得滿足我?!比绱艘粊恚⒆拥乃叫牟粩嗯蛎洠兊冒缘罒o理取鬧起來。

還有,現在不少孩子有一種“輸不起”的心態(tài)。比如孩子受不得半點委屈,如果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或讓同學嘲笑了,他都會長時間不開心,回家就對大人發(fā)脾氣。此時大人應好好與孩子溝通和共情,談自己小時候同樣遇到過此類事件,并教育他該如何對待。要不然無原則哄著他和讓著他,不想讓他體驗挫折,長此以往,寵壞孩子,到頭來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應該讓孩子體驗一些挫折,使孩子懂得在人生的道路上并非事事一帆風順,碰到困難和問題不要逃避,要敢于面對,用于解決。讓孩子明白有許多人生經歷每個人必須要自己面對,別人是無法替代的。

2、愛在心里要有“度”。

愛在心里要有“度”,是讓我們做家長的要懂得如何愛。下面就說幾個事例。

①把愛藏起一半。這是一位懂得怎樣愛孩子的母親所講的意味深長的話,很精彩。對孩子“要把愛藏起一半”,意即要求父母親學會節(jié)制地愛、理智地愛。如果父母為了疼孩子,從孩子小時起就什么事兒都由父母包辦代替,什么時候都不想松手放開,那么一旦孩子大了,離開了父母,到那時父母的愛將會鞭長莫及,最后受害吃苦的還是孩子。

②將愛寓于無聲。在與孩子情感交流時,親吻、握手、撫摸、擁抱以及目光接觸等都是溝通方式。這些動作看起來似乎不值一提,但對那些需要慰藉和鼓勵的孩子來說卻彌足珍貴。

生活中,做父母的應學會并善于運用這樣“無聲勝有聲”的愛的語言,讓它們取代令孩子們頭疼的嘮叨和訓斥。

③“硬”心腸的背后是什么?許多父母都有這樣一個想法:只要孩子讀書好、成績好,能考上大學,什么事都不需要孩子做,自己再苦再累也值。我認為這句話本身并沒錯,但遺憾的是,家長這種良苦用心未必都能見效?,F實生活中,有許多孩子書沒有讀好,事也沒有做好。

3、讓孩子學會獨立

常聽到許多家長不時發(fā)出感嘆:“別看我兒子長得比他爸還高,可還真是個小孩,什么事都不懂,也不會體諒父母。我在他那個年齡,都已獨立地工作了,現在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獨立?”“是呀,甭說我女兒都讀高二了,除了任性,遇事一點主見也沒有,還都依賴著我們”。為什么孩子依賴性那么強,缺少獨立主見?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可從小事做起。比如孩子的房間從小就要讓他學會自己整理;孩子上學有時忘記帶文具什么的,不要給他送去,讓他自己跑回家拿。這樣他才會長記性,而且能養(yǎng)成不依賴他人不責怪別人的好習慣。

4、不刻意“塑造”孩子,就是較好的教育和愛護。

記得溫家寶總理曾說過:“孩子需要的不是貴重的玩具,不是鮮花,也不是蛋糕,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活潑的童年?!?/p>

①為孩子提供一個相對自由的心理空間。只有當父母不想過多地控制孩子和不刻意地“塑造”孩子時,孩子才有一個相對自由的心理空間,孩子才有可能發(fā)揮自己的長處。

②給孩子一個發(fā)泄情緒、表達不滿的通道。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因為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所以孩子的負性情緒往往是不由自主地向父母發(fā)泄。此時的家長若要把他的“勢頭”壓下去是最簡單的方法,但也是最差勁的做法。比較好的做法是暫時以不和孩子爭辯的方式“示弱”,讓他發(fā)泄,表達他的不滿。等他的“激烈言辭”過后,找個適當的時機和他談心和溝通,讓他自己認識到剛才的行為舉止有什么不妥之處,這樣孩子才會慢慢成熟起來。

③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在家中的責任。當孩子學習有進步的時候,或當孩子回家后自覺完成作業(yè)的時候,及時表揚他。并告訴他:“爸爸媽媽做好自己的工作,你讀好自己的書,每個人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也就為我們的家盡到了責任,那我們的家就是個幸福的家?!焙⒆勇犃诉@番話,他會感到自己和大人一樣在為這個家“出力”,在盡到自己的責任,心里理會感到高興,有一種被肯定、被信任的感覺。此后“讀好自己的書”就會變成孩子的一種自覺的行為加以強化。請思想,它的效果能代替家長多少叮嚀和嘮叨啊。

家長心得:愛孩子請把握好度


家長心得:愛孩子請把握好度

兒子作為我們家三代單傳的男孫,一出生就注定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正應了那句: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墒?,我不得不說一句,在溺愛里長大的孩子,可以說是“問題”孩子。我家兒子就是一個突出的事例!愛孩子,應該把握好尺度,給孩子適宜的愛,而不應該過度寵愛、溺愛!

作為媽媽的我,是上班一族,在休完產假之后,不得不舍棄孩子,重返工作崗位。于是,孩子只能由奶奶帶。對于初為人母的我,沒有任何育兒經驗,也不知道孩子跟老人家?guī)?,會有諸多的弊害。所以,當后來,在兒子身上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之后,我才開始反思和補救。幸好,為時未晚!

記得兒子兩歲的時候,走路還是搖搖晃晃的,因為奶奶每天不是抱著就是背著,總是心疼孩子摔倒受傷,過于保護,而導致兒子不敢學走路。即使四歲之后,也不敢單腳上下每一級樓梯,而是走一級,雙腳停一下,再走下一級。兒子每走一步,奶奶都會說:小心,會摔跤!兒子聽到這句話,就像條件反射一樣,心里產生害怕,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正因為這樣,兒子從小就養(yǎng)成了膽小的習慣,不敢自己一個人呆著,不敢自己上廁所,不敢學溜冰,不敢學游泳,幾乎什么都不敢。當我嘗試和兒子的奶奶進行交流的時候,奶奶總是說:怕什么?長大之后,自然就什么都會了。我很無奈,我不能班門弄斧地跟兒子奶奶說太多理論知識,只能在心里暗暗尋求解決辦法。

兒子的爺爺也不例外,對孫子溺愛更甚。兒子從小體質不好,每個月都會發(fā)燒一次??擅看伟l(fā)燒不到38度,爺爺就特別緊張,總是不斷地催促我兩夫妻帶兒子去看醫(yī)生。我想讓兒子物理降溫,不是高燒的話,我都不主張帶去看醫(yī)生??擅康竭@種情況,都會換來兒子爺爺的一頓責罵,說我不緊張自己的兒子,不會做媽媽。稍微有拖延,爺爺就自己帶孫子去看醫(yī)生,還打點滴。因為打點滴都幾乎能馬上退燒,所以爺爺很安心。卻不知道,反而害了孫子,點滴打多了,一點抵抗力都沒有了。對于老人家的話,我有理說不清,也不能正面違抗,畢竟他們的出發(fā)點都是愛孫子。我很清楚,想要改變老人家這種隔代親的溺愛,是很難的。不管怎樣,我們兩代人都是無私地愛孩子的,只是方法不一致而已。

在生活上如此,在對兒子的教育方面,我也是非常頭疼。兒子被爺爺奶奶寵愛得就像一個小霸王,不會和別人分享,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是自己霸占著。不管兒子對爺爺奶奶提出任何要求,爺爺奶奶都能第一時間滿足兒子,使得兒子變得任性而自私!每次我對爺爺奶奶說:三歲定八十,從小養(yǎng)成的壞習慣,到老都改不掉的。而爺爺奶奶總是回我這一句:長大了就自然懂得了,自然什么都會了。一氣之下,我找兒子的爸爸投訴,希望兒子爸爸出面主持公道,沒想到兒子爸爸卻是保持中立的,他不會叛逆他父母,只能私底下精神上支持我。于是,我只能孤身奮戰(zhàn),在兒子面前做“壞人”。不管家里人如何寵愛兒子,我還是對兒子開始了嚴厲的拯救計劃!第一步,我狠心把一歲十個月的兒子送進了幼兒園小小班,希望通過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的熏陶,兒子能有些轉變。第二步,我給兒子訂購了巧虎的幼兒書籍、學習光盤,每天陪著兒子學習,給他講故事,教會他一些做人的道理。剛開始,兒子不能接受我的嚴厲,相比爺爺奶奶和爸爸對他的百依百順,我就是一個“怪獸”!兒子晚上甚至不肯跟我睡,不讓我給他洗澡,不親近我。面對這樣的兒子,我傷心之余,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我不能放棄,我必須堅持下去,不然兒子的一生就要毀了!

后來,在我的努力下,兒子終于有了改變,雖然不能百分百改掉所有壞習慣,但總算比以前有進步了,長此以往,相信兒子會慢慢變好的。其實,雖然兒子在奶奶的影響下,膽子特別小,但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外出的時候,不敢自己一個人亂跑,總會緊緊地跟在大人身邊,牽著大人的手。而且,兒子很愛干凈、講衛(wèi)生。因為奶奶不讓他滿地爬,不讓他到處亂摸,所以,兒子養(yǎng)成了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只要兒子的小手臟了,就會馬上要求清洗。有人說過: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給他涂上什么顏色,他就會變成什么顏色。這話不假!我給兒子一連訂購了四年的巧虎書籍,兒子每天都會很開心地觀看光盤、翻看書本。四年下來,兒子積累了大量的豐富漢字和詞匯,還沒有讀小學一年級,已經認識不少的字詞了。帶他外出,路邊的廣告語,他基本都會讀。兒子也慢慢學會了分享,有好吃的、好玩的,都能分給大人和小伙伴。在買玩具方面,也不會任性地哭鬧著要求非買不可了,慢慢能講道理,說好不能買,都能聽話不買。有研究發(fā)現,養(yǎng)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不管壞習慣還是好習慣,時間越長,習慣就越牢固。如果大人不及時糾正和教育那些壞習慣,那些壞習慣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看著兒子點點滴滴的進步,我開心之余,又非常慶幸,慶幸自己沒有在隔代親的關系中,耽誤孩子的成長!

在兒子的漫漫教育道路上,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去,我不敢說能把兒子教育成最好的孩子,我也不要求兒子有多么出眾,只希望他身心健康,快樂成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那就足夠了、、、、、、在此,我想告誡所有為人父母、孩子家長,可以自己帶孩子,就一定要自己帶。逼不得已給老人家?guī)У脑?,也一定要和老人家好好溝通,不能過度溺愛孩子。無條件、無原則地溺愛孩子,只會帶給孩子更多的傷害!孩子是要愛,但只能給孩子適宜的愛,把握好愛孩子的度,才是真正的愛孩子!真正的愛孩子,是應該以孩子的成長需要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發(fā)展階段給予不同方式的愛!我們當家長的一定要克服溺愛、偏愛、護短幼兒的心理,根據孩子的自身發(fā)展需求,理性地把握愛的溫度和尺度,克服過度保護、一手包辦的教育方式。

育兒觀念:愛,要讓孩子知道


育兒觀念:愛,要讓孩子知道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小朋友的節(jié)日,為了讓孩子們能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節(jié)日,昨晚我讓家長幫孩子們準備一個節(jié)目,讓孩子們來展示一下自己。今天早上我剛來幼兒園就看見源源小朋友已經到了,他阿婆正在叮囑他別忘了今天要表演的節(jié)目。而一旁的源源一邊說知道了,一邊說阿婆再見,似乎有好多的不放心,一邊繼續(xù)叮囑著,一邊離開了教室……一會兒小燁也由阿婆送來了:“呆會要舉手,要好好表現,知道嗎?”“別忘了用這個……哎呀,我們的快板怎么沒帶啊,別急,奶奶回去拿。”只見奶奶回去沒多久,又氣喘吁吁的來了,燁燁,奶奶幫你把快板拿來了,呆會要好好表演哦?!笨墒菬顭畈⒉幌矚g那快板,硬是要奶奶拿回去,而奶奶卻拿著快板很堅持,看著這祖孫倆……我的心里驚起一陣陣的波瀾,而這些似乎也曾在我身上發(fā)生過,當時的我就和現在的燁燁一樣,不懂這就是愛,一種長輩對于我們無私的愛,最彌足珍貴的愛,而今我已經失去了這份沉甸甸的愛,我不想讓我身邊的孩子也想我一樣因為兒時的不懂珍惜而現在后悔。于是我接過這一塊不一樣的快板:呀,這塊快板真漂亮,燁燁,是你的嗎?他點點頭。誰買的?他小聲的說,是奶奶。我故意拿反了快板,敲了起來……燁燁說:不對,郭老師,你拿反了。哦,是嗎?我反問,疑惑的看著他。只見燁燁變的很有成就感的教起我來了,他阿婆看了也很滿意的離開了。

家長真的很容易就會被我們的孩子滿足,總覺得我們?yōu)楹⒆幼龅囊磺卸际菓摰?,擔心的是不能把愛全給她們,卻從不考慮孩子們是否知道了我們給予了他們多少愛,以至于不少孩子不知道感恩,只把家長當成索取的源泉,我沉思了……這樣的問題能全怪孩子不聽話嗎……其實在我們愛孩子的同時,也該讓看看我們對他們的愛,了解我們對他們的愛!

而作為我們教師也是一樣的,我們可以樂施好善一點,給孩子多一點信心,給孩子多一些鼓勵,給孩子多一份理解,給孩子多一次機會,相信我們定會“用心靈贏得心靈”——贏得孩子的心靈,贏得家長的心靈。

家園共育《育兒觀念:家長應把握好愛的尺度》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愛的教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育兒:如何把握‘自由’尺度?! 育兒:如何把握‘自由’尺度?!這幾天我一直在想一件事,對于孩子的教育,我是不是太放縱他了?!他畫畫,就獻出了家中的一面墻,讓他自由發(fā)揮。他愛炒菜,我們就拿出了大鍋讓他親自嘗試,甚至還拿出一個雞蛋讓他感...
    2020-10-26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家長怎樣幫孩子玩好 時常聽說:“現在的孩子真累呀?!笔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每天都讓孩子們參加各種學習班,使孩子沒有了玩的時間。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指出,玩,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內容和探索發(fā)現的機會,孩...
    2020-09-05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愛的分享 育兒觀念::愛的分享 這幾天在電視里看到有幾個孩子由于想不通而跳樓自殺的事件,一個是我們旁邊小區(qū)的十六歲初中學生;另兩個是二十歲左右的小伙子,看到電視里的報道我的心是沉重的,真的為他們感到惋惜,正值風...
    2020-09-29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自私的愛 育兒觀念:自私的愛 秋季運動會開如期開展了,天氣晴朗,特別適合開展運動會。我班上大部分家長都來參加了,我感到很欣慰,說明還是很配合老師工作,關心小孩的,這給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 小班第一個項目是皮球接...
    2020-10-28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好家教鑄造好未來 若要問當今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父母最重視教育,答案一定是中國。但同樣是家庭教育,教育理念、水平卻各不相同,教育效果更是大相徑庭。筆者作為一名教師,有點滴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很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長...
    2020-10-15 閱讀全文

育兒:如何把握‘自由’尺度?!這幾天我一直在想一件事,對于孩子的教育,我是不是太放縱他了?!他畫畫,就獻出了家中的一面墻,讓他自由發(fā)揮。他愛炒菜,我們就拿出了大鍋讓他親自嘗試,甚至還拿出一個雞蛋讓他感...

2020-10-26 閱讀全文

時常聽說:“現在的孩子真累呀?!笔前。瑸榱俗屪约旱暮⒆硬惠斣谄鹋芫€上,家長每天都讓孩子們參加各種學習班,使孩子沒有了玩的時間。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指出,玩,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內容和探索發(fā)現的機會,孩...

2020-09-05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愛的分享 這幾天在電視里看到有幾個孩子由于想不通而跳樓自殺的事件,一個是我們旁邊小區(qū)的十六歲初中學生;另兩個是二十歲左右的小伙子,看到電視里的報道我的心是沉重的,真的為他們感到惋惜,正值風...

2020-09-29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自私的愛 秋季運動會開如期開展了,天氣晴朗,特別適合開展運動會。我班上大部分家長都來參加了,我感到很欣慰,說明還是很配合老師工作,關心小孩的,這給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 小班第一個項目是皮球接...

2020-10-28 閱讀全文

若要問當今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父母最重視教育,答案一定是中國。但同樣是家庭教育,教育理念、水平卻各不相同,教育效果更是大相徑庭。筆者作為一名教師,有點滴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很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長...

2020-10-1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