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父母應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發(fā)布時間:2020-10-22

幼兒園感恩父母活動的總結。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園教育非常重要!家長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幫助孩子們走出一條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觀念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父母應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父母應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常聽到一些家長們在抱怨,孩子做錯事了,讓他們很生氣;孩子學習成績不夠好,讓他們很失望;孩子不聽話,讓他們很傷心。當孩子做了這些讓父母生氣、失望、傷心和痛苦的事時,父母總是告訴他;孩子你錯了!你該為我們的反應負責。

人的情緒一直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就像行為一樣,也是有目的的。一般人根據自己的信仰和目標來行動的時候,情緒能供給他所需的能源。但大多數人,不輪年齡大小,都會想辦法逃避自己行為和情緒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某種信念,相信如何去生活最正確,并以某種標準生活,若不是依公認的標準生活的人看起來好像做錯事了、行為不當或是很壞,至少沒像依照我們的方式那樣活得好。由此可見,現今許多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替對方的喜怒哀樂負責。認為愛他,就不該做出傷害他、讓他傷心痛苦的事。

有這樣一個例子:有兩個孩子一同攀登上了比較高的梯子,當他們在上面高興地叫著各自的媽媽時,這兩個母親的反應卻截然不同。一個母親看到孩子在上面,頓時大叫,讓孩子快點從上面下來,又是擔憂又是生氣。這時,孩子的臉色馬上變了,由高興變成了害怕,以至下來時差點摔了。另一個母親則微笑地看著孩子,跟孩子招招手,等孩子開心地下來時,他就自豪地跟媽媽說,在上面能看到很遠,很漂亮的景色。yJS21.cOm

生氣的父母很少試著去了解孩子行為的真正理由,或是把這份怒氣視作自己恐懼、價值觀或期望下的產品,他們通常只是將孩子教訓一番,告訴孩子讓父母生氣是不對的,而孩子也在這種信念下長大。罪惡感及恐懼就這樣有效地控制了孩子,所以孩子也愈覺得自己該對父母的不悅負責。這樣的信念也會延伸成另一個相同的模式:別人該為我們的喜怒哀樂負責。自己痛苦了,自然可以責怪別人;但若相信自己該為別人的感覺負責,我們就將自我禁錮在罪惡感及責怪中,而不知自己有權力、也有責任為自己的選擇做決定。

因此,父母唯有了解情緒的主宰者是自己,自己的情緒產生不是因為孩子的行為直接引發(fā),而是透過自己的信念或想法。所以也只有父母真正認識到這一點,才能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去愛孩子,去積極地發(fā)展最親密、最舒適的親子關系。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父母七招幫孩子管理好自己情緒


有個朋友來電話說,他在經營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給小孩子們做文化課的輔導。幾年做下來,他發(fā)現孩子們的問題大多數來自家長,但是又不太清楚到底問題在哪里。我便讓他發(fā)調查問卷給家長們,看看家長們認為孩子有哪些問題。朋友果然去做了調查,家長們交給他的問題多種多樣,其中有一個問題,便是“孩子鬧情緒的時候該怎么辦”?

早就有研究指出,那些感到幸福且有成就感的人,并不是智商高成績優(yōu)秀或者家境富裕的人,而是情商高的人。據說,一個人的成功,智商(IQ)的作用只占到了15%,而情商(EQ)的作用則要大得多,占到了85%。也就是一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決定著這個人的成功與否。

想要孩子脾氣好,父母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緒

對孩子來說,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有哪些呢?它可以讓孩子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出色;孩子的心理免疫力強,可以進行自我調整;人際關系融洽;對疾病的免疫力也較高。

那么,父母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呢?首先,父母能夠清楚自己的情緒,并且了解自己的“元情緒”。所謂“元情緒”指的就是小時候積壓的情緒,影響到當下壓力狀態(tài)下表現出來的情緒。比如,爸爸看到孩子大聲吵嚷就忍不住發(fā)火,原來是他小的時候爸爸動不動就在家里對媽媽和孩子們大叫。他把這個情緒積壓在潛意識里了,長大了遇到相似的情境,他立即就會有情緒。父母明白了自己的情緒并不是來自孩子,而是來自自己的成長造就的。如此,就可以對孩子進行管理。

“爸爸小時候,只要爺爺大聲發(fā)脾氣,就會感到害怕和討厭。所以當你大聲說話時,我就不知不覺發(fā)火,情緒激動。我希望寶貝和爸爸說話時,能夠溫柔點、輕聲點?!?/p>

其次,家長要把孩子當孩子,而不是大人。內心擁有“童心”的父母,才會更好地與孩子溝通和相處。有的爸爸媽媽因為小的時候比較懂事,很早就承擔起了責任,便也認為自己的孩子也應該像自己一樣。

是不是我們愛跟孩子說: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都已經開始幫你爺爺下地干活了!或者,我比你小得多的時候,就能夠照顧弟弟了。比如,有個媽媽,因為父親早逝,5歲的時候就幫媽媽做很多事情。她的女兒5歲的時候,她就覺得孩子也應該像她那時候一樣,所以,對孩子有很多的要求,當孩子達不到的時候,便打罵孩子。結果孩子就變得內向退縮,并開始口吃。

這就是典型的把孩子當大人來對待的例子,因為家長的要求太高,高出了孩子承受的范圍,孩子小小的認知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導致身體上出了問題。

第三,家長內外一致,不隱藏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的情緒自然流露出來。比如:“媽媽現在很生氣,不想說話?!被蛘摺澳闶軅?,媽媽覺得很擔心,也很害怕,覺得非常內疚?!钡鹊?。

事實證明,夫妻關系和諧的父母,對孩子的情緒穩(wěn)定非常好。孩子往往是夫妻關系的替罪羊,表面看是孩子的問題,實際上是孩子生活的環(huán)境讓孩子無所適從,一直處于情緒困擾中。長期處于負面情緒中的孩子,總有一天會爆發(fā)出來,爆發(fā)出來以后便是偏差行為。

此外,爸爸參與情緒管理,效果會更好。孩子過了3歲以后,爸爸對他的鼓勵和肯定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媽媽,所以爸爸要是能夠參與到孩子的情緒管理中來,對孩子來說會受益終生的。

孩子表現出的不同情緒都有著不同的根源

家長要學會探究孩子不同情緒產生的來源在哪里。首先,我覺得孩子的情緒來自學習。在我們國家,學習會占據孩子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所以學習的好壞或者說學習的情況非常影響孩子的情緒。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也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也許會受到同學的小瞧,也會遭到家長的抱怨和指責。這些孩子就會時常處于挫敗、害怕等情緒狀態(tài)里,當接收到來自外界的壓力的時候,還會有憤怒等等的情緒出來。那些學習太好的孩子呢,因為高處不勝寒,也經常會有擔心、不安等等情緒。而考試則幾乎是所有孩子壓力的來源,讓孩子時常處于不好的情緒里。

情緒的另外一個來源會來自孩子身體上。女孩子身體發(fā)胖或者臉上長痘痘,都能困擾到她們的情緒。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在意自己的外表,這也算正常表現。家長先不著急,首先從內心里就有這樣的想法:無論我的孩子是啥樣,我都是愛他的;然后在言行舉止上,也要讓孩子感受到我爸媽就是愛我的。

還有來自人際交往的問題對孩子情緒的影響。挨了老師批評的孩子,跟同學打了架的孩子、失戀的孩子,以及親子關系不好的孩子,他們的情緒都會很受影響,而且也會有大的波動。

降低和調整期待值,真誠對待孩子的負面情緒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呢?首先,家長要做到能尊重和接納孩子。接納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的不同,同時也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無論多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見解。所以尊重孩子是對家長最起碼的要求。

第二,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解讀孩子的情緒。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就要及時幫助孩子緩解。

第三,接納和允許孩子有情緒。情緒沒有好壞,只要是情緒,而且是負面的情緒,孩子就會受到困擾,家長就要理解和接納。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非常大。其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身體荷爾蒙的失衡,一個是大腦的“重組”。這兩個因素導致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特別容易波動。這就需要家長包容孩子,因為有的時候孩子是不由自主的。

第四,要真誠對待孩子的負面情緒,不擺家長架子。也許在我們看來很小的事情,在孩子那里就是大事。所以,不要說那些“犯得著嗎,不就那么點事嗎”等等的語言。這樣不僅不能改變孩子,還會把孩子推得離我們遠遠的。因為孩子會覺得家長不理解他。

第五,家長應該降低和調整對孩子的期待值,也會幫助孩子緩解情緒。有家長問,強迫癥的孩子如何治?這樣的孩子大多數來自完美型的父母。就是因為父母要求很高,孩子怎么做都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強迫。這樣的孩子就更要降低期待,允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做事,并且要允許他犯錯。多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需要強調的是,強迫癥屬于神經癥的一種,最好的辦法是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進行疏導。

第六,滿足孩子的內心渴望。比如孩子有情緒,大約是因為他不被理解、不被信任,或者是被剝奪了自主和自由的空間。

最后一點,就是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當孩子遇到困擾的時候,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父母情緒管理—先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孩子


大家都聽說過情緒是會傳染的。那么父母的情緒會傳染給孩子。

做家長的責任不是命令和指責,是呵護、引導和幫助孩子總結經驗教訓,從而成長,讓孩子按自己的人生節(jié)奏去成長。所以我們光有愛心還不夠,還需要耐心、耐心加耐心。

我們生氣:都是孩子惹的禍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情緒在親子關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父母的情緒狀態(tài)良好有利于建立穩(wěn)固的親子關系,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為順利。

家長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從愛孩子的角度,自覺要求自己務必在教育孩子時做到冷靜、理智。如是自身原因出現的情緒變化時,就不能影響了教育孩子的行為;是孩子原因引起的情緒沖動,也要保持冷靜,公正地對待孩子。當孩子暴露出問題時,先不要大動肝火,而要弄清實情,否則會冤枉孩子,那是很要不得的。

如果你憑一時之怒教育孩子,就難免偏頗、過激,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1、當你發(fā)現對孩子的行為“忍無可忍”的時候,要確認一下,是孩子的行為確實糟糕,還是自己忍耐的限度太低?

如果是前者,在理解孩子的前提下,予以誘導;如果是后者,調整自己的認知,不要對孩子要求過高,尤其不要用大人的標準去套在孩子身上。

2、不要累積怒氣。

我覺得忍耐怒氣不是什么好習慣。忍耐的背后是息事寧人,是不滿,是對對方的“恩賜”。習慣于忍耐的人,往往也是希望得到回報的人。而事實上,情緒是需要被發(fā)現并被接受的。管理情緒不表示是禁止怒氣的產生。忍耐有時只是一種回避,不是對情緒的接納。所以,有怒氣,就要面對它。解決掉。

3、選擇好表達怒意的方式,用更智慧的方法來替換打罵。

比如我告訴考拉:你從姨婆家出來到現在,已經掐了我四次了,這樣我非常痛,我非常憤怒,我討厭你這個行為。有時候我還會進行警告:如果你再這樣掐我,我就會離開你十分鐘。因為我不想被掐,我怕痛。有時候我還會擁抱考拉,告訴他媽媽愛他,但不喜歡他的某個不好的行為。(問題是,我十次只有兩三次是這樣做)

4、最重要的還得仔細觀察,找出孩子行為不良的原因。

會讓大人發(fā)怒,是因為在大人眼中,孩子的行為出現了偏差。(有一些是正常的,只是不符合父母的要求而)而孩子行為出現問題,父母可能難辭其咎,這時,進行自省是很有必要的。

我注意到,有很多時候,孩子行為不良,是因為他內心有負面情緒,或者有需求,但他還不會表達,于是通過反常的行為來展示。所以,父母要傾聽孩子,弄明白孩子的真正意圖,并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只要記?。汉⒆拥姆闯1憩F,一定有原因,可能怒氣就不會那么快發(fā)出來。

5、解決父母自己內心的問題。

孩子在成長,父母也需要成長。父母比孩子多一些經驗和技能,但大有可能的是,智慧不比孩子多甚至更缺。父母不會因為成為了父母,心智也隨之自動“升級”。愛發(fā)怒的父母常常是有內在的問題。需要經常內省。比如我覺得自己從小缺安全感和歸屬感,內心積累了很多不滿與憤怒。因此,成為人母的我,容易發(fā)怒。這是我自己的問題,需要我自己來負責,而不是交給我的孩子。

6、學會休息,不要讓自己太疲憊。

每當我休息不好,或者心情很壞的時候,往往,也是我會對考拉情緒失控的時候。疲憊會讓自己的心神渙散,壞情緒猶如脫韁之馬,橫沖直撞。這是我經常有的體驗。所以,要爭

取吃好喝好睡好,才能有精力來陪伴孩子成長。當然,這還意味著要犧牲很多,我們當了父母,就沒法盡情地逛街,不能玩游戲,甚至可能沒法好好地煲一頓電話粥。不過,相比孩子的一生和自己當父母所帶來的收益,我覺得,犧牲那些,還是很值得。要孩子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可是,養(yǎng)育孩子的任務非常繁重,這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實。這需要各人的智慧。好在,艱難的時光總會過去,因為,孩子會一天天成長。一直到有一天,我們會忽然發(fā)現,這個小家伙已經開始照顧父母。

收拾好自己的情緒啟蒙兒童情緒


一般高情商的人高明之處在于他們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本篇文章將帶領媽媽們讀懂與認清情緒,學習如何不生氣處理孩子的事情與控制自己和孩子的情緒。

1.控制情緒只為更好的認清自己

相信是個人都會看不慣,并且譴責這種行為!

但我們有沒有真正考慮過這種行為的背后有什么?

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這位媽媽這樣的行為呢?

其實這種行為不僅僅是這位“狂躁魔媽”的憤怒之舉,而是無法與孩子建立正常的聯(lián)結,所導致的的家庭悲劇!

當孩子的需求受到媽媽的忽略時,孩子與媽媽間的連結方式便會發(fā)生「質」的變化。

由于孩子的需求常得不到回應,便會試著以其他方式來安撫自己,如吸吮手指、咬指甲、自我傷害等。

若一再得不到適當回應,這種「自我調適」的方式會變成一種習慣行為。

長久下來他們會覺得「無助」,覺得沒有人關心他,覺得媽媽不可靠且外面的世界不安全,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容易悲傷的性格。

而且媽媽有情緒問題,孩子日后也容易出現較多的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習情形也會比一般小孩差!

因此,我們有必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2.學會正確梳理孩子的情緒

對于還懵懵懂懂的孩子來說,我們要如何教導他們認識情緒呢?小新媽教你3個方法!

1

幫孩子說出情緒感受

最自然的方法就是在日常對話之中加入情緒的元素,在孩子有些情緒表現的當下,我們主動幫孩子說出這些情緒。

比如當孩子完成拼圖時,我們可以說:

哇~你是不是覺得很開心

看到孩子扭扭捏捏不敢講話時,可以跟孩子說:

寶貝,你看起來很緊張喔~為什么緊張呢,可以和媽媽說說嗎?

一開始孩子對于自己的情緒感受較為模糊,這時候需要我們幫忙表現孩子的情緒感受及強度,比如:

寶貝,你現在看起來非常生氣哦~ 寶貝,你現在有一點難過~

這樣,孩子便能夠有機會學習到,原來我現在的狀況是叫生氣、難過。

2

借機認識他人情緒

當我們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可以趁機引導孩子認識各種情緒。

比如:

媽媽今天在路上走路撞到東西,腳現在很痛,我心情很難過~

再讓孩子看看媽媽的腳,以及一臉難過的表情,孩子便會了解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時,我的爸媽會有怎樣的心情。

3

善于運用情緒繪本

坊間有許多適合孩子閱讀的情緒繪本,都是很好的工具。

由于情緒概念較為抽象,如果孩子有些詞匯不太能夠理解,我們可以舉出孩子日常生活的例子,把繪本與生活經驗連結,這樣孩子會比較容易了解。

3.

當孩子鬧情緒時,有些爸媽會忍不住動起怒火,這樣其實是不可取的!

那到底我們應該怎么做比較妥當呢?這4點很重要!

1

先控制住我們的情緒

情緒不只是小孩有大人也有!

當孩子鬧情緒時,我們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若是我們自己的情緒也爆炸了,便沒有辦法回應孩子的需求。

對于原先的規(guī)定也無法理性看待,可能會變成抒發(fā)式的罵人,這對孩子的情緒認識是沒有一點幫助的。

而我們想要控制自己好情緒,首先就要先照顧好自己。

如果我們一直照顧孩子,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太疲累了,便很容易對孩子的一些小事暴怒。

在此,小新媽建議各位爸爸媽媽,應該要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于勞累,幫自己找到情緒的出口。

并且夫妻雙方要有個共識,若一方感覺快受不了的時候,另一方要能夠立即支援。

這種支持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我們維持良好的狀態(tài),也能順利幫助鬧情緒的孩子面對情緒問題。

2

簡單回應孩子的感覺

當孩子鬧情緒,我們很多爸爸媽媽總是會不停地追問著孩子:

寶貝,你怎么了?你要說阿~你不說,媽媽怎么知道?

這樣不斷逼著孩子說話,孩子反而越說不出話來,因為人在有情緒的時候是說不清楚話的。

小新媽建議各位爸爸媽媽,這個時候不要急著去問孩子,可以自己先猜猜看孩子怎么了。

我們可以觀察孩子的肢體表情,再做出簡單的回應。

比如:

媽咪看到你很生氣、媽咪看到你很難過~

我們先回應孩子的感覺,當孩子發(fā)現我們知道他的感覺時,情緒就會慢慢緩和下來。

如果孩子沒有這么快緩和也沒有關系,我們只要繼續(xù)陪著孩子就好。

3

提供選項給孩子選擇

等到孩子的情緒緩和之后,我們可以提供幾個孩子可能鬧情緒的原因給他選擇。

若是孩子能夠說的出來問題所在,我們就可以順著處理。

如果問不出來,也沒關系,就繼續(xù)陪伴著孩子。

有時候,孩子鬧情緒挑戰(zhàn)了我們的規(guī)矩,我們也不要急著指責或評價孩子!

因為孩子不會因此而停下鬧情緒,就算停了下來,也只是暫時屈服在威嚇之下,其實心中并不服氣。

不妨就讓孩子繼續(xù)抱怨!

4

理解及討論其中困難

在孩子的情緒稍微緩和之后,我們再告訴孩子規(guī)則是什么,可以這樣說:

寶貝,媽媽知道你很生氣,不過,我們說好規(guī)則就是這樣,媽媽知道你做不到,但媽媽只是想跟你討論你做不到的困難是什么。

如此一來,孩子才會有安全感地和我們討論,否則孩子會認為:

做不好我已經感覺十分挫折了,爸媽還一直罵我。

這只會讓孩子更加生氣。

沒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當一位好父母,大多是真正當了爸媽之后,才開始學習。

或是從過往的長輩經驗之中得到信息,但長輩不會教我們怎么處理孩子的情緒,市面上的書本大多也是處理孩子的行為 。

因此,遇到孩子的情緒問題,我們的情緒也被引爆了。

通常就是指責性斥罵或直接對孩子做出評價,而不是單純針對孩子的情緒和行為進行引導!

這樣做的結果只會是,我們的情緒很激烈,而孩子的情緒也沒緩和,最終傷害了孩子也傷害了自己!

所以啊,控制自己的情緒很重要,從小給孩子建立好的情緒教養(yǎng)更重要!

孩子還小,路還很長,成長階段還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正確引導!

與其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不如先改變自己!

就從控制自己的情緒開始吧!

面對孩子的不良情緒,應該如何引導?


面對孩子的不良情緒,應該如何引導?情景一:

兒子**的頭碰到爸爸的后背上,結果嘴角出血了。兒子哇哇大哭:“爸爸,你不好,我不能原諒你!”小爸還心疼兒子:“那你打爸爸一下,原諒爸爸吧?”兒子不依不饒:“我不能原諒你!”其實兒子是自已碰到爸爸的后背上,責任在自已。因為家長不忍心孩子哭而把責任攬過來,結果孩子心安理得的平靜下來不哭了,但實際上這樣做的結果對孩子特別不好,讓孩子感受不到他應該承受的責任。我趕緊糾正了爸爸的錯誤,對兒子說:“怎么能怪爸爸呢?是你自已不小心撞到的,是自已的責任,不能埋怨爸爸!”小爸也馬上認識到自已錯了,趕緊附喝:“對呀,是你自已撞到的,不能怪爸爸!”但是又給兒子一個臺階下,馬上說:“你打爸爸一下,就原諒爸爸吧!”結果兒子只是用小手拍了爸爸的胳膊一下說:“我原諒你了!”自已馬上笑了接受了這個現實。

這是生活中經常發(fā)生的事情,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會像小爸一樣去做,但是這樣做的后果久而久之就讓孩子分不清自已應該承擔的責任,遇到問題還會推卸自已應付的責任,長大后也會是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所以有時說生活無小事,從任何一件小事情中都可以學到東西,培養(yǎng)孩子的優(yōu)秀品德也是從生活中的小事抓起。

情景二:

兒子**這幾天搭積木時非常鐘愛那幾個藍色的小塊,非常湊巧的是那些藍色小塊是個單數,所以擺到最后就有一個剩下。兒子非常傷心,大喊著:“為什么總是少一塊呢?”昨天晚上為了這個還哭了。嘴里嚷著:“超市里的叔叔阿姨不好,我要打死他們呀!”我不解,問他:“為什么呀?”“因為超市里的阿姨賣給我少了一塊?”這是典型的推卸責任找理由。我抱起他在客廳里轉悠,聽他不停地報怨:“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我要打死他們!”最后都涉及到警察了,剛開始我除了問他‘為什么’外就不說其它話,等他稍平靜下來,我?guī)е@喜開心地說:“為什么是少一塊呢?是多給你一塊呀?”“是嗎?是多一塊呀?”兒子明顯不相信問道?!爱斎粐D!每次搭時不都剩下一塊嗎?那就是多的呀!不是少一塊,是多一塊,對不對?”“噢,是這樣!原來多一塊呀!”他終于有些相信了,很快心情就開朗起來,趴在我肩上親熱地摟住我笑。后來又玩積木時就沒嚷著“少一塊!”的話。

小孩子就是這樣,想法很單純,在他心里認準的就是少一塊,但其實這也是我們成人所說的心態(tài)問題,甚至可以說是樂觀和悲觀的區(qū)分。換個角度換個思維換個方式,同一個問題就會是不會的結果。孩子的這種情緒如果不及時糾正,長大就有可能發(fā)展成為典型的悲觀主義者。所以出現這樣的事情,要鼓勵孩子換個角度去看問題,讓他走出這個怪圈,引導他走向樂觀向上的思維上來。

后來在睡覺時我又給兒子講道:“遇到問題首先要考慮怎么去解決,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想不明白而去傷害他人,鉆牛角尖悲觀得難以自拔,換個角度想想可能會收到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就像不是‘少一個’而是‘多一個’一樣!”兒子聽了我的話,竟然一聲不吭地聽完后說:“知道了,媽媽,晚安吧!”

這兩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孩子的不良情緒,任由其發(fā)展安撫他,可能會讓他平靜下來,但是長期發(fā)展的結果會對他的性格產生不良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他的健康成長。所以不要怕孩子一時的不快,該說明的得說明,讓他認識到問題出在哪里,相信幾次下來后孩子會認識到自已的責任和看問題的態(tài)度。長期來看,孩子才會有健康的人格發(fā)展。

因小失大,生活中無小事,說的都是這個道理呢。

家園共育《父母應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感恩父母活動的總結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父母該為孩子選擇哪些書? 兒童圖書的種類非常豐富,例如從材質上可以分為紙書、塑料書、布書、木板書、有聲書;從內容上可以分為兒歌、童詩、圖畫故事書、概念書、知識書等等。每一種圖書都有它獨特的價值和吸引力,家長們越來越困惑:我該選...
    2021-06-17 閱讀全文
  • 家長要對自己的承諾負責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對于孩子的許下的承諾要滿足,因為老師或是家長在孩子的心里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維持住自己在孩子心理的偉大的形象不被損失。 那是一個孩子們將要離園的時候,...
    2020-10-06 閱讀全文
  • 父母七招幫孩子管理好自己情緒 有個朋友來電話說,他在經營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給小孩子們做文化課的輔導。幾年做下來,他發(fā)現孩子們的問題大多數來自家長,但是又不太清楚到底問題在哪里。我便讓他發(fā)調查問卷給家長們,看看家長們認為孩子有哪些問...
    2021-05-27 閱讀全文
  • 做好自律是對自己負責的范文 自律是什么?自律就是會享受生活,會享受過程與結果的人的行為。你要相信,只要來日可期,今天就值得欣喜。你是在找關于自律的作文嗎?為滿足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特地編輯了“做好自律是對自己負責的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09-23 閱讀全文
  • 父母情緒管理—先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孩子 大家都聽說過情緒是會傳染的。那么父母的情緒會傳染給孩子。 做家長的責任不是命令和指責,是呵護、引導和幫助孩子總結經驗教訓,從而成長,讓孩子按自己的人生節(jié)奏去成長。所以我們光有愛心還不夠,還需要耐心、耐...
    2021-08-13 閱讀全文

兒童圖書的種類非常豐富,例如從材質上可以分為紙書、塑料書、布書、木板書、有聲書;從內容上可以分為兒歌、童詩、圖畫故事書、概念書、知識書等等。每一種圖書都有它獨特的價值和吸引力,家長們越來越困惑:我該選...

2021-06-17 閱讀全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對于孩子的許下的承諾要滿足,因為老師或是家長在孩子的心里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維持住自己在孩子心理的偉大的形象不被損失。 那是一個孩子們將要離園的時候,...

2020-10-06 閱讀全文

有個朋友來電話說,他在經營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給小孩子們做文化課的輔導。幾年做下來,他發(fā)現孩子們的問題大多數來自家長,但是又不太清楚到底問題在哪里。我便讓他發(fā)調查問卷給家長們,看看家長們認為孩子有哪些問...

2021-05-27 閱讀全文

自律是什么?自律就是會享受生活,會享受過程與結果的人的行為。你要相信,只要來日可期,今天就值得欣喜。你是在找關于自律的作文嗎?為滿足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特地編輯了“做好自律是對自己負責的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09-23 閱讀全文

大家都聽說過情緒是會傳染的。那么父母的情緒會傳染給孩子。 做家長的責任不是命令和指責,是呵護、引導和幫助孩子總結經驗教訓,從而成長,讓孩子按自己的人生節(jié)奏去成長。所以我們光有愛心還不夠,還需要耐心、耐...

2021-08-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