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如何做好幼兒園入學準備。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園教育非常重要!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jīng)常進行溝通與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良情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那么,家長可以在哪些方面幫助到教師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秋季該如何做好孩子入學前準備”,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秋季該如何做好孩子入學前準備昨天從**的小學前經(jīng)過,看到熱鬧非凡,原來又到了一年一度學校招生的面試時候??吹酱饲榇司埃瑑鹤觿?cè)雽W時的一幕幕在眼前浮現(xiàn),不由感慨歲月的飛逝。不知不覺,兒子已經(jīng)是馬上要步入小學四年級生活的學生了,3年前陶入學時的期待與緊張不安仿若剛剛經(jīng)歷過。秋季是豐收的季節(jié),對于許多家長和孩子來說,則是翻開了一個新篇章,家長將與孩子一起度過初入學的這個新起點。小學,對幼兒園來說,又邁進了一大步,想要孩子盡快的適應小學生活,家長要提前和孩子一起做好學前的準備。
一、環(huán)境適應的準備
從幼兒園生活到小學學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大的轉(zhuǎn)折,一個全新的陌生環(huán)境會使部分孩子有緊張不安感??梢蕴崆皫Ш⒆拥綄W校適應一下環(huán)境,如可以借面試的時候陪他到校園四處走走。另外可讓他和一些高年級的孩子一起玩,年齡相近比較容易溝通交流,而且孩子們之間的語言描述更容易對孩子起到好的引導作用。這樣提前讓孩子對新的環(huán)境和將要認識的一些新朋友產(chǎn)生期待感。
二、學習用品的準備
和孩子一些采購學習用品,讓他親自感受采購學習用品的快樂。書包、鉛筆盒、書皮、作業(yè)本、鉛筆、橡皮、尺子等等學習用品都準備好,這些不用采購太多,基本入學前學校都會有相應要求,按學校要求準備即可。書皮最好選用無圖案的,鉛筆盒也選用功能少一些的,否則容易分散孩子上課的注意力。
三、身體健康的準備
孩子初入學,容易出現(xiàn)平時鮮見的狀況,如IBS腸易激癥狀。一般是初入幼兒園或者初入小學的孩子容易因為因為新的環(huán)境,陌生,飲食,情緒緊張原因而導致腹瀉。這會破壞孩子腸道平衡,嚴重影響孩子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需要家長提前為孩子做好預防準備哦。如吃益生菌就是蠻有效的方法。當然益生菌不要盲目選擇,選擇一些不好的品牌孩子吃了反而不好。應該選擇老品牌好口碑的,在這方面我還是蠻有經(jīng)驗的,給陶吃的已經(jīng)上市20多年的媽咪愛益生菌,它可以促進腸道內(nèi)的菌群正?;?,維護腸道平衡,所以陶沒有出現(xiàn)過IBS癥狀。只有身體不出癥狀,孩子才可以有好的精力投入到新環(huán)境之中。也許有的孩子適應能力較好,不會出現(xiàn)IBS癥狀,不過到了秋天病菌繁殖很快,是孩子腸道疾病容易多發(fā)的季節(jié),吃媽咪愛益生菌會吃到良好的預防作用,有備無患哦。家有小寶的媽媽也可以給寶寶服用,它可以和奶粉、輔食、果汁、牛奶一起沖服,非常的方便和容易被寶寶接受呢。只有孩子身體健康了,家長才能少擔心,孩子也更容易適應新環(huán)境。
四、心理健康的準備
身體健康做好準備了,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上小學的心理準備。比如,與孩子聊天時有意識地聊一聊小學學校的事情,由衷地祝賀孩子長大了,要成為一名讓人羨慕的小學生了,讓孩子感受成長的自豪,從而增強自信心,內(nèi)心產(chǎn)生羨慕小學生、想當小學生的愿望。絕不能用上小學對孩子施加壓力并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自己的擔心,如:“你再不聽話,讓學校的老師管你。”“咱這孩子上小學能適應嗎?”這樣的話會造成孩子對上學的恐懼感,產(chǎn)生心理壓力。積極的鼓勵和引導才是上策。
五、家長學習的準備
做為家長,要隨時了解孩子不同時期的不同成長情況,不能盲聽盲信,要科學的育兒。只有自己多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才能輕松應對孩子成長中的許多突發(fā)狀況。媽咪愛官網(wǎng)從備孕到寶寶六歲,有許多詳盡的育兒知識還有面對面向?qū)<覍W習的機會,對科學育兒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能如此快樂健康的成長,與我的不斷學習是分不開滴~要當個合格的好媽媽嘛。
當然,除了上面幾點,孩子入學,每個家長都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個體情況來量身細化準備,適合自己孩子的成長方式才是最好的成長方式!做好充足的入學準備,相信孩子一定會輕松適應學校這個新環(huán)境!bet5874.com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女兒典典現(xiàn)在很愛看書,每天早晨起第一件事就是看書,每天晚上入睡前的最后一件事也是看書??吹剿龑臒釔酆蛯χR的渴求,我很欣慰。但同時如何引導孩子更好的閱讀,卻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內(nèi)容關
走進書店,幼兒書籍林林種種,直沖眼球。孩子會對每種書都呈現(xiàn)出短暫的熱情,但最后她還是沒有能力找出自己真的最愛,此時就需要家長來幫孩子挑選了。挑選時要堤防兩種錯誤心理。
一是超前心理。做父母的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聰明,應該讓她看一些大孩子書,才能使她更聰明,結(jié)果呢!看是看了,但消化吸收的并不好,另外還會使孩子有種恐懼心理,比如說現(xiàn)在我女兒可是就由于看了難度較大的迷宮圖,而對走迷宮失去了興趣。
二是名著心理。在幫助孩子選書的過程中,往往有些父母為了盡早提升孩子的人文素養(yǎng),而偏愛名著,我認為名著的可讀性固然很強,但并不全適合幼兒,只有幼兒對名著的內(nèi)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產(chǎn)生了一定的興趣,并對其中的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直觀印象,那她才能興致勃勃的聽你的引讀,而不致于把它當聽是催眠曲,現(xiàn)在我正在給我女兒讀《西游記》,她對此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并經(jīng)常會提出問題和模仿其中的人物,我想這次閱讀為孩子走向童話世界開啟了一扇門。有時看著孩子這么入迷的聽《西游記》,自己就會情不自禁的想是不是接下來該讓她走入三國的世界了呢!可是理性的思考之后覺得并不妥,一是孩子對三國演義的人物并沒有直觀的認識,讓她憑空去體味劉備的深厚、諸葛的睿智、張飛的魯莽肯定有一定的難度,另外,三國里的權(quán)勢之爭以及打打殺殺的情節(jié),到底適不適合幼兒,還需進一步考證。
因此我建議,在引導孩子讀名著之前,應先讓孩子了解其中人物及其片斷,然后再引領孩子閱讀效果會更好。
二、時間關
孩子上學、父母上班、老人做家務,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那怎樣才能讓孩子的閱讀成為習慣呢!這就需要父母為孩子創(chuàng)造好時空環(huán)境,爭取讓孩子把閱讀當成生活中的很自然的一部分。通常我們在吃完晚飯后,孩子就會說:“外婆看電視時間到,我和媽媽學習時間到”。于是我就帶孩子來到房間,放上學習桌,一起畫畫、涂顏色、看書、看報紙、超市海報、玩撲克、棋子等等。孩子這段時間很開心,我看著她成長也感覺到很快樂。然后8點多一點,開始睡覺,同時送個一個小故事。如果我晚上不加班,我就會雷打不動地在那個時間段時和孩子一起學習。幾年下來,我覺得這段時間學習對于孩子來說很重要,但作為家長我覺得還有一些遺憾,就是自己從來沒有為這段時間認真?zhèn)溥^課,隨意性太大,我想只我們母女倆共同努力,我們的學習質(zhì)量是可以再提高的。
三、識字關
隨著孩子的成長
,閱讀肯定要由他人導讀起向自主閱讀,在這過程中,識字是關鍵?,F(xiàn)在我沒有特意的教孩子識字,只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對一些常用字我會帶著她一起讀音組詞。比如讀到“孫悟空大戰(zhàn)紅孩”兒時,我會帶著她讀空kong,天空的空,空間的空、紅hong,紅色的紅,紅領巾的紅、五星紅旗的紅?,F(xiàn)在她也能認幾個字了,如人、馬、面、大、小等。我想隨著孩子閱讀量的增加她的識字量和詞匯量也會隨之增加的,終有一天她會自主閱讀的。
孩子成長的路還很長,書將是她終身的朋友,閱讀也將伴她一生。于之父母能做的就是幫她找到好朋友,養(yǎng)成好習慣。
一、淺談本人對于國際化教育的理解
主要從家長視角分享關于在孩子的國際化教育規(guī)劃中家長們應該考慮哪些要素,以及在國際化教育背景下,未來孩子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英語能力。
近幾年,出國留學人群從早先以大學生畢業(yè)以后為主,逐步轉(zhuǎn)向大學階段、中學階段出國留學的孩子越來越多,低齡留學趨勢越來越明顯。加上國內(nèi)的高考改革,整個國際化教育規(guī)劃對于新一代的家長是蠻復雜的一個命題。對于我本人,在給孩子做教育規(guī)劃到想要決策時,什么時候走國際教育路徑是一個選擇題。這個選擇的選項包括國際幼兒園、外國語小學、公立中學國際班、民辦國際學校、外籍國際學校。在國內(nèi)一二線城市是有不少國際教育機構(gòu)供家長可以選擇的。
其實在任何一個節(jié)點選擇對孩子的未來都是一個重要的決策。目前來看,好的國際化教育在國內(nèi)還是比較稀缺的,雖然還有大量的國際學校在投資建設中,但是目前看整體資源還是供不應求的。因此大家在國內(nèi)選擇國際化教育的時候,會面對一個供需失衡的競爭。比如在北京的一些好的順義、朝陽、海淀的國際學校,入學都面臨著越來越激勵的競爭。如果涉及到海外留學的,這不僅僅是一個供需失衡的競爭,好的大學、中學都很難申請。但是孩子如果去了以后要真正適應、比較成功,從適應學習到將來踏入社會、比較自信,對孩子綜合實力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的。
先拋出一些問題。今天短短的時間內(nèi)不可能對所有的問題有詳細的溝通與討論,今天是國際教育群的開群講座,我做個引子,在后續(xù)的時間里,我們會邀請這個行業(yè)的大咖來進行一系列的講座,搭建一個開放的平臺,和大家分享國際教育不同的信息、不同的視角、甚至不同的觀點,為大家在給孩子進行教育規(guī)劃是做一個背景的參考。
二、數(shù)據(jù)解析問題
下面我們挑選幾個典型的問題進行探討下,這些問題都曾困擾過我以及我身邊的朋友。比如到底上國內(nèi)大學還是上國際的大學?怎么能讓孩子有良好的中文基礎同時有能讓英語也有接近母語的能力?到底幾年級轉(zhuǎn)入國際學校比較好?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的教學本質(zhì)差異是什么?個人認為,在孩子做教育規(guī)劃時,父母多考慮這些信息是應該的。至于具體什么選擇,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事。拋開個性化的討論,我們從路線圖的角度再去分析這個問題:
通過我們對大量家長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回答孩子將來可能出國留學的家長占57%,以后再定的占31%,反映出來近90%的家長認為孩子有可能會有國際化教育的經(jīng)歷,這個比重還是很高的。
從具體的路徑上,有的孩子在小學階段就已經(jīng)有了國際學校,或者在小升初的時候家長選擇初中國際班,或者高中轉(zhuǎn)到民辦或者外籍國際學校,也有一線的家長從初中左右開始通過標準化的考試考慮申請進入到美英的國際學校。具體的路徑有很多,但需要引起我們思考的的是,選擇紅色或藍色路線,孩子在6、7歲至18歲這個階段學習的東西、成長的全日制的環(huán)境是不同的。紅色的路徑主要還是應試的導向,教育大綱是以國家新課標為基礎的。如果孩子要走藍色的路徑,在中學國際部的環(huán)境下,初中及初中以前是以英文為主,(不一定會是全英文),會用到大量英美的課程體系,從學科類的如科學、數(shù)學、歷史等,中文變?yōu)榈诙Z言。甚至在只接受外籍孩子的國際學校,中文就會成了外語。走國際化的路線,為了升入國外好的大學,也需要準備相應的考試,但學習的內(nèi)容、方式、導向完全不一樣。所以,回到教育規(guī)劃的角度,還是要提醒家長要思考:希望孩子學什么,希望孩子十幾年時間怎么度過,這是一個基層問題,這是需要父母深層考慮的。而不是簡單的考慮說不想高考、沒想好等,還是要以終為始的慎重考慮。
我身邊接觸大量的家長,有孩子已經(jīng)在國際學習就讀,但托福成績80多,因為聽說國外的好大學托福成績都要求95分以上,因此擔心申請不上國外好大學想重新選擇高考的。也有在公立名校就讀很優(yōu)秀的孩子,但高二才轉(zhuǎn)向要出國,突擊準備托福、SAT、甚至AP的項目,也有成功的案例,但孩子都非常的辛苦。
現(xiàn)在我們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這些目標學校的小學、中學、大學的入學基本標準是可以找到的,無論從標準化考試、或者競爭力的分析等。不是為了要競爭從小給孩子很大壓力,但是父母對于孩子未來的規(guī)劃應該了解應該培養(yǎng)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下面這個圖,家長可以作為孩子教育規(guī)劃的一個計劃表來填寫,通過這個表格可以反映出很多問題,也是一個父母嚴肅思考孩子教育規(guī)劃的過程
三、孩子未來應具備怎樣的英語能力
下面我們進入另外一個命題,提到國際化教育,一般以英語為母語類西方國家的大學為目標出口,英語是一個基本能力和工具。那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英文能力?這個話題和大家進行一些探索。
那么需要具備怎樣的英文能力,才能讓孩子在未來游刃有余呢?任何英語的考試其實只是一個考試形式,實際上對于孩子來說,我們認為首先應該把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作為一個學習其他所有內(nèi)容的工具,最后是成為孩子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孩子從小時候就持續(xù)的學好英語,這樣對于中高考的考試、出國留學的考試來取得優(yōu)異成績是有保障的,但是這還是不夠的。全英文的學習能力是孩子必備的能力,父母早點做教育規(guī)劃并不是下賭注,而是可以在不同階段構(gòu)筑孩子不同的能力,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機會。
未來孩子的英文溝通力開始于從小建立一種全英文的思維。國內(nèi)的新課標和中高考的要求是不需要具備全英文思維能力的,但是如果孩子在一個全英文的環(huán)境下,比如孩子在國外旅游,從點餐、機場、問路,路途中與英語與外國人交流,這些如果仍然以翻譯式的方式交流的話,效率是非常低的。
那要做到全英思維應該(1)任何一個溝通都要以英文為基礎,大腦從語句構(gòu)建、考慮事情都是以英文為輸入輸出,這個如果缺乏一個全英文的環(huán)境,能夠做到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2)應該從小培養(yǎng)全英文的思維;(3)提供更多的應用英文的環(huán)境,比如常去游學或國外旅游等,但是這個很短暫,最好每周都有這樣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從學英語過渡到用英語。
第二個能力非常重要,針對需要在國際化教育道路上堅持走下去的孩子們的一種基礎能力。構(gòu)建在全英文基礎之上的學習力的孩子完全可以用英語學習科學、數(shù)學、歷史、音樂等任何一個他需要學習的科目,這樣的全英文學習力,是建立在全英文思維的基礎上的。比如本人九十年代在美國讀研究生的時候,當時所有的課程都是以全英文授課,我是要把老師講的內(nèi)容先翻譯成中文,消化后再轉(zhuǎn)成英文輸出出去,無論是寫還是說,所以這樣的效率是很低的。
而在我們身邊看見的由于國際化學校是全英文教學,進入國際學校環(huán)境的孩子,如果這個基礎差的話,是需要經(jīng)過半年左右的過渡期,而過渡期完成也不一定是能達到游刃有余的進行學習、溝通等。有很多專業(yè)術語,如果從小沒有用英語學習過這些專業(yè)內(nèi)容的話,還是比較吃力的。而這中間我認為閱讀能力是最核心的,最好在3歲左右從繪本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閱讀技巧、閱讀習慣,具備了閱讀能力,孩子實際上是通過閱讀去學習大部分的學科。而一旦孩子對閱讀失去了興趣,比如到了10歲到12歲左右才開始強調(diào)閱讀的話,在現(xiàn)在信息泛濫的情況下,要讓孩子踏踏實實回來再重新培養(yǎng)閱讀興趣是非常困難的。
第三種能力叫影響力,表現(xiàn)在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寫作演講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上,這三種能力也是非常核心的,而寫作能力、演講能力是建立在大量的構(gòu)建在廣泛閱讀基礎上的。而團隊合作也是高級能力,這個也是孩子將來去了國外的大學非常需要的能力,同時也是當代孩子比較缺失的能力。
這些都是我理解的未來孩子國際化教育所需要的能力,我是希望提出來,讓家長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提前關注、提前選擇,提前注重以上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孩子未來的國際化教育是有很大幫助的。
四、案例剖析
最后選擇幾個比較實際的案例,供大家形象化的理解國際學校的孩子在干什么。我的孩子上7年級了,給大家展示上學期的科學生物課的一個小作業(yè)。孩子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大量進行互聯(lián)網(wǎng)的搜索、閱讀教科書、課堂學習內(nèi)容、自己制作、創(chuàng)意發(fā)揮、打印剪輯等很多工作。通過這個過程,孩子收獲還是很大的,通過這個作業(yè),適應了用在線百科全書去搜索學習知識的方式。第二個鏈接是一節(jié)歷史課,學習基督教的起源,讓3個孩子組成一個團隊,去收集匯總資料,自己用Imovie去制作講解視頻,展示他們共同的對于基督教起源這個事的理解。這是國際學校一個標準的團隊合作的項目,通過這個項目,他們學會了獨立思考、收集材料、討論協(xié)作,并取得了完成項目后的成就感。類似的例子,在孩子進入國際大學后會經(jīng)歷的更多。
1.重視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對孩子進行合適的、正確的早期教育,就很難做到了。有些父母過分注重知識型的學習傳授,如:這是毛,這是手(配放大的字),只告訴孩子字的讀音,但沒有幫助孩子分析字形。所以孩子以后無論在讀還是寫上,都會把兩字混淆。所以,除了知識的傳授,家長更應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6歲的孩子,思維能力由具體形象向抽象邏輯過渡,特別是入小學后,心理活動要求增高,因此,家長要在觀察力、抽象概括力、分析綜合力、分類力、判斷推理力幾方面促進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孩子不僅知道某一事物的結(jié)果,還要了解事物變化的具體過程。如解答應用題河里有一群鴨子,游走了三只,還剩三只,原來河里有幾只鴨子?孩子都能回答出6,但是具體用什么方法計算,有些孩子就會說減法,6-3=3。這就是孩子在思維中的障礙,不能清楚地理解事物變化前后的關系。家長應讓孩子知道什么是知道的數(shù),什么是不知道的數(shù),幫助孩子理解誰與誰比,知誰求誰,誰大誰小的關系,真正掌握解題方法。凡知識型的內(nèi)容,都有孕含著智力活動的要求,家長如果能在智力要求上把握契機,那么孩子在知識積累的同時,智力也會較好地準備。切不能孩子提出問題后,父母只回答結(jié)果不講過程應付了事。
2.提高孩子對語言的理解水平
在小學一年級開學的頭幾天,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插曲:家長叮囑孩子下課放學后早點回家,不要在學?;蝰R路上玩,孩子竟然一節(jié)課后就背起書包回家了:老師讓學生回家寫三個生字每個生字寫五遍,孩子竟寫成五花八門的格式,有三個字寫三遍的,有一個字寫三遍的,五遍的,甚至一個字寫滿一頁紙,有的孩子干脆一個字不寫,不知道老師曾布置過作業(yè)。之所以發(fā)生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現(xiàn)象,是因為孩子不理解老師的語言,只有那些千叮呤、萬囑咐的重復提醒才能記住。
因此,父母沒有事可以和孩子多交談,不要再有重疊詞,如飯飯、覺覺等,語言要逐漸精煉、復雜。閱讀故事時,不要孩子一問就停下來解釋,要讓孩子能聽過全文自己根據(jù)情節(jié)消化體味其中的語句、詞匯,多讓孩子談談所見所聞,學習一個事物的多種表述方法。如爸爸、媽媽和我在家里。這是我的家,我家有爸爸、媽媽和我這座漂亮的房子就是我家……等不同方法表述。
在幫助孩子理解語言上,多布置任務也是促進孩子水平提高的一種好形式。家長要以每天布置一個任務,由含一個條件的任務逐漸過渡到多重的常有多種指令的任務,為入小學對語言特別是任務性語言的理解打好基礎。比如,請你去拿一張小凳;請你去拿高的小凳;請你去廚房的陽臺上拿小凳……
3.加強與學習有關的技能準備
父母應為每個孩子準備一只雙肩背書包,一個鉛筆盒,2根鉛筆,一張墊紙板及尺子、橡皮、削筆刨、田字格本、漢語拼音本、算術本等,每天規(guī)定10-20 分鐘時間與孩子一起寫數(shù)字及圖案符號。在書寫過程中,要提醒孩子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兩腿與肩平寬、雙肩放松、胸與桌一拳、眼與桌一尺、手指離筆尖一寸。書寫的內(nèi)容可以是阿拉伯數(shù)字1-10,也可以在田字格中畫有趣的圖案,如小花、小草、小門,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在書寫過程中,一定要提醒孩子按規(guī)定的筆劃順序及空間位置寫,在書寫的基礎上,要善于利用周圍的文字環(huán)境讓孩子認識,激發(fā)孩子對文字的興趣,使之對于抽象符號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為其思維水平躍向新的高度創(chuàng)造條件。
寶寶不讓喂飯了,寶寶很久都沒粘著父母了,寶寶非要出去玩泥巴,寶寶……年輕的父母有如是煩惱;孩子到了叛逆期了,到底什么是反抗期呢?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幾次這樣的階段?出現(xiàn)的時間又是怎樣的?
第一反抗期:2-4歲
由于自由活動能力大大增強,各方面知識不斷增多,孩子表現(xiàn)出獨立的愿望,雖然能力不強也要自己動手自己干,變得不太聽話。這是一種意志的自我表現(xiàn),心理學上稱此為第一反抗期。
心理學經(jīng)驗表明,在三四歲期間表現(xiàn)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心理健康、獨立堅強的人,而絲毫沒有反抗表現(xiàn)的孩子,則往往在性格上趨于軟弱和寡斷。在“反抗期”家長應注意尊重孩子,讓孩子有所選擇。處于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歡別人吩咐他做某件事或被迫接受某種意見——哪怕這意見和行為是正確的。
這時,你可以把自己所期盼孩子接受的做法與其他幾種可能擺在一起讓他選擇,既讓他有所獨立,又往往能心甘情愿地順從你的建議。
第一反抗期寶寶的表現(xiàn)
到第一反抗期的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要求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如自己倒水,自己爬到高處去,非要到水坑里玩,自己非要爬樹,都屬于反抗期的行為。
比如,媽媽剛問他一句“干……嗎?”他便好似不假思索地就回媽媽一個“不”字,而且,說過不了以后,一定要堅持,不管這事是不是他本來喜歡的。有個家長說:“孩子本來喜歡吃糖,我順口問他一句吃糖嗎,他卻說不吃,好像故意氣我似的。這小東西,翅膀還沒有硬就這么不聽話,大了還了得?”有些性子急躁的家長,可能就會動手打孩子了,其實,這不是孩子出了什么問題,而是他進入了“反抗期”。
這期間也不盡是“缺點”,這時的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強了,為了達到目的,也能想辦法克服困難。這是孩子成長的標志,是可喜的表現(xiàn),當父母的不要以包辦、強制來干涉孩子的行動。
對反抗期的孩子,父母要了解其心理特征,不要簡單地以為孩子不聽話,更不要打罵孩子。因為打罵是起不到好效果的。
家長如何搞定處在第一反抗期的寶寶
幼兒心理學家們研究證明,寶寶兩歲以后,由于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對成人的要求和安排才會表現(xiàn)出越來越大的自主選擇性,喜歡說“不”、“我就要……”等,這個時候無論你多么有權(quán)威,只要不對他的胃口,他就會反抗到底。所以寶寶的這些行為是正常的,并不是什么“變壞”的征兆。父母應首先認清這一點。而且父母一旦了解了孩子反抗的原因,也許就更容易對寶寶的反抗行為以一種尊重的態(tài)度來看待了。
寶寶的“反抗”的原因
1.寶寶運動能力的發(fā)展
隨著寶寶體格的快速發(fā)展,身體活動能力也逐漸成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此他們異??释麛U大自己獨立的活動空間,不斷地去獨立嘗試去做新的事情。但很多家長由于害怕寶寶受傷等原因,都會加以阻攔和限制,于是寶寶就會產(chǎn)生了反抗的情緒。
2.寶寶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在最早的時候?qū)殞氝€不能區(qū)分自己的意愿和別人的意愿。而在寶寶兩歲后,他們可以漸漸分清哪些事情是別人讓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因此在他們剛形成這樣的思維時,對于表現(xiàn)自我的態(tài)度也變得異常的頑強。但這種表現(xiàn)往往與成年人的規(guī)范相抵觸,進而讓寶寶產(chǎn)生了挫折感,最終導致寶寶的反抗行為。
3.寶寶自我情緒控制的不成熟
對于沒有經(jīng)歷過很多事的寶寶來說他們的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弱,一旦感到不滿,就會毫無掩飾地表現(xiàn)出來。吵嚷、哭鬧通常是他們主要的宣泄方式。而父母們就認為這是孩子們在無理取鬧,是他們反叛的表現(xiàn),于是便去制止和反對他們,從而導致了寶寶的反抗行為。
第二反抗期:12-17歲
根據(jù)發(fā)展心理學的理論,青少年期又稱為“心理斷乳期”或“第二反抗期”。由于這個年齡階段生理發(fā)育速度快于心理發(fā)育的速度,因而造成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不均衡,使得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較大困惑和不一致,
主要表現(xiàn)
主要表現(xiàn)在五個矛盾的方面:
1、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點上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出現(xiàn)成人感,由此而增強了少年的獨立意識。如他們漸漸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過多的照顧或干預,否則心理便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對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斷,不愿意聽從父母的意見,并有強烈的表現(xiàn)自己意見的愿望;對一些傳統(tǒng)的、權(quán)威的結(jié)論持異議,往往會提出過激的批評之詞。
但由于其社會經(jīng)驗、生活經(jīng)驗的不足,經(jīng)常碰壁,又不得不從父母那尋找方法、途徑或幫助,再加上經(jīng)濟上不能獨立,父母的權(quán)威作用又強迫他去依賴父母
2、成人感與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xiàn)是出現(xiàn)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jīng)成熟,長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為活動、思維認識、社會交往等方面,表現(xiàn)出成人的樣式。在心理,渴望別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于年齡不足,社會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及知識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為上往往盲目性較大,易做傻事、蠢事,帶有明顯的小孩子氣、幼稚性。
3、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與同齡人,特別是與異性、與父母平等交往,他們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樣彼此間敞開心靈來相待。但由于每個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們的這種渴求找不到釋放的對象,只好訴說在日記里。這些日記寫下的心里話,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讓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4、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由于性的發(fā)育和成熟,出現(xiàn)了與異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歡接近異性,想了解性知識,喜歡在異性面前表現(xiàn)自己,甚至出現(xiàn)朦朧的愛情念頭等。但由于學校、家長和社會輿論的約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認識上存在著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現(xiàn)的壓抑的矛盾狀態(tài)。
5、自制性和沖動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獨立性、成人感出現(xiàn)的同時,自覺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強,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他們主觀上希望自己能隨時自覺地遵守規(guī)則,力盡義務,但客觀上又往往難以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時會魯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沖動的矛盾之中。
如何陪伴孩子度過“第二反抗期”?
就人的一生而言,青少年時期僅為一個短短幾年的過渡時期,但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正是由于具有的過渡性,使它極易成為一個不穩(wěn)定的時期,并可以導致原本潛在的親子關系沖突變得更為明顯,讓雙方陷入苦惱。因此,在青春期,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必須經(jīng)歷不斷調(diào)整的過程,由原來單項依賴的關系轉(zhuǎn)變?yōu)殡p項關系。如何處理好這個時期的親子關系,主要動力應該是處于親子關系另一端的父母:
首先,要了解青少年時期孩子生理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并做好思想準備,正視孩子在這一特殊時期的矛盾心理和行為表現(xiàn),注意調(diào)整與他們的關系和對他們的態(tài)度,幫助他們順利渡過第二反抗期。
“第二反抗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第二次飛躍,是由于成人感出現(xiàn)所帶來的心理和行為表現(xiàn)。青少年此時已具有成人的意識,但還不具備成熟的心理條件,父母卻往往關注于孩子半成熟的一面,忽略了他們的成人感這一發(fā)展事實,由此而引發(fā)一系列的親子矛盾。因此,要做到尊重他們的獨立意識和適當?shù)淖灾饕?,不要再把孩子作為支配的對象和依從于自己的對象,而應適度分離,將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自我看待,做到以友相待,尊重其隱私權(quán),遇事多加傾聽和商量,交流思想,進行良性的溝通。以朋友的身份引導青少年正確接納自己的變化,正確看待自己的成長、發(fā)展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其次,青少年時期是一些心理疾病和心理問題顯現(xiàn)的時期,也是早期已經(jīng)形成的心理疾病或心理問題解決的關鍵時期。如果錯過這一時期,問題的解決將會非常困難,必然對成年以后乃至終生健康的發(fā)展產(chǎn)生極大的負性影響。
所以,父母一方面要在良好、和諧的親子關系中,使孩子能夠表現(xiàn)出自己的特點,避免過度的壓抑,并敏銳發(fā)現(xiàn)孩子有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惑。另一方面,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對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正確看待,及時給予調(diào)整和引導,必要時帶領孩子向?qū)I(yè)人員求助,幫助他們成就一個健康、幸福的人生。而做到這些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健康、和諧的親子關系!
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從幼兒園到小學,這是兒童經(jīng)歷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對兒童的身心將產(chǎn)生重要影響。抓好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關鍵是要幫助兒童邁好學校生活的第一步,使他們比較快地自覺適應學校生活。
作好入學準備孩子要入學了,家長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據(jù)《文匯報》報道:家長要給孩子樹立“上了學我就長大了”的觀念。孩子上幼兒園時不想去就可以不去,但進小學后,不去上學就會耽誤功課。因此,家長要讓孩子把上學當成一個轉(zhuǎn)折點,從此不能任性而為了。家長應利用孩子對上學充滿渴望的心情,經(jīng)常給孩子提一些要求,對孩子的一些缺點進行糾正。
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說,就是家長平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坐得住、聽得懂、表達得清”。比如看電視時,要求孩子坐下認真地看20分鐘,再給孩子提提問題,看看孩子聽懂了嗎,聽聽孩子的回答,聽他是否表達得清楚,口齒是否伶俐。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讓孩子養(yǎng)成定時看書、定時喝水、定時入廁的習慣,這樣將有利于讓他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
家長要引導孩子適應集體生活。校園中兒童的地位不像在家庭中那樣,孩子不僅要收斂以自我為中心的作風,還要養(yǎng)成助人為樂、關心集體的品德,同學之間要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父母不能給孩子灌輸“不能吃虧”的觀念,而應教育孩子禮貌待人,讓孩子盡快地適應新的集體,這對他們學習興趣、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都十分有益。
家長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初入學的孩子往往穩(wěn)定性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當孩子看書寫字時,家長應盡量避免在旁大聲講話或看電視,最好坐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看書,既能起到督促作用,又創(chuàng)造了學習氣氛。小學一年級不留家庭作業(yè),因此,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并給予輔導。
家長應鼓勵孩子與其他同學比一比,但不要過分苛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如果家長過分看重學習成績,經(jīng)常對孩子進行批評指責,容易使兒童產(chǎn)生挫折感,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因此,家長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肯定,多與孩子溝通,培養(yǎng)孩子積極向上的精神。
謹防三種誤區(qū)
現(xiàn)在的孩子在智力因素上沒有太大差別,差別主要在非智力因素上,這種差異主要是習慣培養(yǎng)造成的。孩子的表現(xiàn)取決于父母的投入,而父母在對待孩子入學這件事上常存在一些誤區(qū)。
誤區(qū)一:家長不夠盡責。有的家長認為給孩子找一所好學校、一個好班級或一個好老師,就萬事大吉了。尤其是一些事業(yè)型的父母,兩人工作都很忙,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認為由老師全權(quán)代勞就行了,平時也不與老師溝通。一旦孩子出了問題就急了,再打罵孩子,如此教育往往適得其反。
誤區(qū)二:父母對學校的期望值過高。許多家長給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這樣做其實是拔苗助長,孩子會感到壓力很大,學習起來反而有負擔,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適度。
誤區(qū)三:忽視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說到底,孩子的差異是由于家長對孩子習慣的培養(yǎng)造成的。如有的家長在孩子不聽話時會說:“上了學,讓老師管你?!边@樣孩子會對學校產(chǎn)生懼怕感,上學后表現(xiàn)為事事膽小。
新生三個變化
六七歲的兒童上學了,他們的生活將發(fā)生三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主導活動的變化。入學前,兒童的主導活動是玩,他們常常做游戲,沒有任何學習上的壓力;入學后主導活動是學,他們的心理發(fā)展起了重大變化,游戲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要,學習成了最適合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的活動。
二是社會角色的變化。學齡前兒童是貪玩的,是寸步不離成人照看的孩子;一入學就不同了,他們是集體的正式成員,必須嚴格遵守學校和班級的一切紀律,如按時上學、認真完成作業(yè)等,學生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為學校和班級爭取榮譽。所以,一年級小學生看到自己角色的轉(zhuǎn)變又高興又自豪,家長要十分關注孩子這一心理發(fā)展,對“入學”給予高度重視。
三是人際關系的變化。兒童入學前與家庭成員的依附關系密切,一舉一動都是成人指點;入學以后,兒童每天都要離開家長在學校獨立生活,這將進一步促進兒童從依附向開始獨立生活轉(zhuǎn)化。他們的交往圈子,不再是家庭內(nèi)有限的幾個成員。
新生三種表現(xiàn)
新生入學要經(jīng)歷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的表現(xiàn)各不相同。
第一個時期是興奮期。兒童入學前心情激動,興奮得睡不著覺,充滿自豪感,都有當個好學生的愿望。
第二個時期是厭倦期。開學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新鮮感逐漸消失,加上在學校生活感到紀律上受到了約束,生活上又緊張,學習知識不如想象的那樣容易,有一部分學生感到負擔重而不想上學。
第三個時期是適應期。開學兩個月后,如果學校與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較快地適應并喜愛學校生活。
學齡前兒童如何做好入學準備,是學前教育中貌似簡單實則重要的一環(huán)。近年來,美國的兒童教育工作者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兒童在未來學校生活中的成功取決于生理、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綜合因素。其中包括:健康的體質(zhì),語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周圍世界的基本知識,對外界環(huán)境較成熟的適應能力等。教育工作者們指出,幫助學前兒童做入學準備的成年人應當意識到,影響兒童入學準備的因素有多種。首先,學前兒童的能力發(fā)展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不是平衡的,大多數(shù)孩子總有某個方面強于其他孩子。同時,入學準備也受到學校辦學思想的影響,有的學校就是要求學生聽話,好好從字母學起;有的學校更看重孩子能否與別人友好相處。所以,家長應該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并到學校了解校長、教師的要求,與之討論存在分歧的地方。近年來,教育工作者在廣泛研究的基礎上,歸納出了入學準備的幾大要素。
健康的體質(zhì)
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正處在新生活的起點上,格外需要科學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安全的環(huán)境以及定期的身體檢查,這將有助于減少以后疾病等影響學習的因素。事實上,兒童的健康始自他們的胚胎期,孕婦應該定期進行檢查,并保證飲食的營養(yǎng)與充分的休息,杜絕煙酒和有害藥物。孩子出生以后的健康同樣依靠合理的飲食等來維護,如果學齡兒童保持數(shù)量和營養(yǎng)合理的進食,他們上課的注意力就更能集中。專家建議的營養(yǎng)飲食包括面包、谷類食品、水果、蔬菜、肉、禽、魚等以及相關的替代品(雞蛋、豆制品),牛奶、奶酪、酸奶等,應避免過多的脂肪和糖。除了必須的營養(yǎng),學前兒童需要經(jīng)常鍛煉以促進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可通過投擲、跑跳、攀登、隨音樂跳舞等運動鍛煉大肌肉;可通過蠟筆繪圖,做拼圖游戲,學用平頭剪刀和拉鏈等,增強手的靈活性。這些技能通常在幼兒園是可以得到訓練的。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有某些功能異?;驓埣脖憩F(xiàn),應立即帶孩子就醫(yī),要知道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治療往往能避免許多悲劇的發(fā)生。
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
學齡前兒童對于即將開始的學校生活通常感到既興奮又緊張。的確,一旦走進校園,他們面對的是不同于家庭或幼兒園的陌生環(huán)境。
學校的常規(guī)往往不同于幼兒園,大多數(shù)5歲的孩子入學時還沒有良好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或較穩(wěn)定的情緒,形成這一切需要時間和訓練。如果他們在幼兒園階段就有機會培養(yǎng)相關的個性品質(zhì)的話,對學校生活的適應能力就會大大增強。教育工作者總結(jié)了學前兒童需要培養(yǎng)的個性品質(zhì)。
自信──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自信的孩子通常更愿意嘗試新事物,并且在第一次嘗試失敗后再做努力。
獨立──孩子應該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動力──要培養(yǎng)學習動力,增強孩子的求知欲。
好奇心──必須保持孩子天性中具有的好奇心,使他們能夠從所有的學習機會中獲得樂趣。
毅力──使孩子學會做事善始善終。
合作──孩子一定要能夠與他人相處,學會與人分享快樂和遵守公共秩序。
自我約束──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某些行為如打人是不對的,他們應該學會區(qū)分正確和錯誤的表達憤怒的方式。
關心他人──孩子應該學會關心別人,理解他人的感受。
教育工作者指出,在培養(yǎng)學前兒童的這些個性品質(zhì)時,家長的作用不容忽視,甚至超過了幼兒園,因而教育工作者進一步為家長們提出了建議。
1.讓孩子相信自己正在受到關注。研究表明,當孩子得到別人的注意和鼓勵時,他們會激動、興奮;感受到被愛的孩子可能更自信。
2.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孩子喜歡對所見和所聞進行模仿,家長尊重他人、與人分享的行為都能影響孩子;要使孩子學會考慮他人的感受。
3.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和學校。孩子是懷著發(fā)現(xiàn)和探索世界的強烈愿望來到這個世界的,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保持這方面的好奇心,對他們所做的事情報以熱情,如當孩子畫了一張畫的時候,可以鼓勵說:“你畫得很棒!”家長的每一份鼓勵都有助于孩子對自己的勞動產(chǎn)生自豪感,對學習和學校產(chǎn)生強烈的向往。家長可在去幼兒園或?qū)W校的路上,給孩子講述即將開始的各種有趣的活動,如手工課、野游,還可以熱情地講述孩子將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如讀書、測量、稱重等。
4.創(chuàng)造讓孩子重復的機會。孩子在學習滾爬、發(fā)音等過程中需要反復練習。事實表明,孩子們并不會厭倦重復,相反,當他們通過反復練習達到熟練,能夠用以幫助更年幼的孩子時,他們自然會更自信,對學習新東西躍躍欲試。
5.使用適度的紀律加以約束。那些受到家長紀律約束的孩子通常更易與人相處,在學校中比那些家長一味嚴厲或溺愛的孩子表現(xiàn)好。
要做到這點,家長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學會指導孩子的活動,不加以不必要的限制或試圖進行控制。
·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時候最好說出理由,例如,對孩子說“請把玩具車從樓梯上搬走,這樣別人才不會被絆倒”,而不要說“照我說的做”。
·傾聽孩子的話,了解他們的感受,看看他們是否需要特別的幫助。
·家長生氣的時候,別忘了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愛和尊重,批評應針對孩子的行為而非孩子本人。例如,對孩子說“我愛你,可你在墻上畫面是不對的,你這么做讓我生氣”。
·幫助孩子作出選擇,解決問題,可以問4歲的孩子:“我們怎樣做才能不讓凱文推倒你堆的積木?比如這樣……”
·對孩子抱積極鼓勵的態(tài)度,對他們做得好的事情予以贊揚。微笑和鼓勵永遠比粗暴的懲罰更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
6.讓孩子自己動手。毫無疑問,小孩子需要家長的格外照看,但他們更需要學會自己做事情,如穿衣服、收拾玩具等,這樣才能形成獨立的生活能力,培養(yǎng)自信。讓孩子自己動手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不要事事替他們作決定,而要引導他們自己進行選擇。
7.鼓勵孩子與他人相處。學前兒童需要接觸社會,開始了解他人的觀點。事實證明,小孩子上學前如能常和家庭外的成人和兒童接觸,上學后更容易和老師、同學相處。
良好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學前兒童在幼兒園階段就要參加多種活動,這些活動要求他們使用語言并解決問題。語言能力較差往往對他們?nèi)雽W后產(chǎn)生不良影響。
家長可采取多種方法幫助孩子學會交流,了解世界,以促進日后學校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家長應做到以下幾點。
為孩子提供游戲的機會。孩子們發(fā)現(xiàn)世界,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和積累生活知識等方面的能力大都通過游戲。如,當孩子堆積木時,就形成了幾何圖形、物體造型、平衡等概念;和他人一起游戲,則有助于孩子懂得怎樣協(xié)商合作。
多和孩子交流。孩子們有著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樂。隨著他們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家長要鼓勵他們說話。家長應耐心地聽孩子說話,以了解其心理活動,發(fā)現(xiàn)孩子的所知和不知,明白孩子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學的,并且讓孩子感到家長對其感受和思想的重視。家長還要主動與孩子說話,詳細地講解一些日常活動如吃飯、洗澡的過程。
學會與孩子交流之中的問與答。家長面對孩子不應該只是說“是”或“不是”。提問題可以幫助孩子比較和識別事物。家長回答孩子的問題則要盡量周全,可能的話,應鼓勵孩子試著回答自己的問題。如果家長不知道答案,就要對孩子坦言,然后和孩子一起嘗試找出答案。
每天為孩子大聲朗讀。為孩子朗讀可以從孩子出生時起,并在整個學前階段持續(xù)不斷。雖然孩子在開始時可能聽不懂這些故事或詩歌,但是孩子可在聽的過程中知悉家長的聲音,和家長產(chǎn)生親近感。此外,孩子的身邊經(jīng)常有些閱讀材料,可使其對語言和閱讀的興趣較快增長。
控制孩子看電視。電視是孩子身邊僅次于家長的最具影響力的老師。好的電視節(jié)目可以拓寬孩子的視野,促進學習,壞的節(jié)目或過長時間觀看則適得其反,甚至有害健康。
客觀評價孩子的能力和興趣。一方面,家長要為孩子確定高標準,鼓勵他們嘗試新事物;另一方面,孩子的壓力過大,總被要求做一些不感興趣或力所不及的事,就會感到難過和沮喪。家長不要盲目指責孩子“笨”、“傻”,那樣會極大地挫傷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影響他在學校中的表現(xiàn)。孩子做得好的事情,家長則要予以表揚。
多為孩子提供接觸外界的機會。孩子的多樣化經(jīng)歷將有助于他們了解這個世界。無論家居何處,周圍環(huán)境都蘊含著新的體驗??蓭Ш⒆拥街車⒉?,坐公共汽車,參觀博物館、圖書館、動物園等公共場所。還可依孩子的興趣,讓他欣賞和學習音樂、舞蹈、繪畫。
英語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重視,讓孩子在從小就能講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成為當今家長的期盼。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孩子在4?7歲這個年齡段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
這個時期的少兒學英語會話有很多有利的條件,他們往往對一種新語言的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富有好奇心,聽覺靈敏,喜歡講話、唱歌,善于模仿,不怕重復,態(tài)度自然,樂于參加活動,心理障礙少,能大膽開口。
所以,要想讓少兒學好英語,愛上英語,良好的學習方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的輔導活動要以激發(fā)孩子興趣為主線,抓住教育時機,幫助孩子發(fā)展聽、說、讀三項技能,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激發(fā)少兒學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愛好某種活動或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傾向。興趣可以分為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兩種。
直接興趣是對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產(chǎn)生的興趣,例如,孩子開始學英語時,一般都會對一門外語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如果家長能采用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引起孩子的求知欲,使他們興致勃勃地去學英語,當他們學會了一句曰常用語,學會說幾個英語單詞后,就會有一種滿足感,就會產(chǎn)生愉快的情趣體驗,從而產(chǎn)生更進一步學習英語的興趣。以下給父母們推薦的是“英語故事教學法”:故事對一年級孩子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它情節(jié)生動活潑,內(nèi)容豐富和具有趣味性,在故事中貫穿英語內(nèi)容,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孩子在和諧的氣氛中增迸學習意識,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家長在教“Comein,please.”與“Goout.”時,可先為孩子講一個兔媽媽要去買菜,要兔寶寶在家等候,卻來了一只大灰狼要兔寶寶開門,兔寶寶發(fā)現(xiàn)是大灰狼,一齊將大灰狼趕跑的故事。在講述中,將“Comein,please.”“Goout”穿插其中,相信這樣的教學法會讓孩子非常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全部掌握剛教會的兩則短語,且印象極深。
第二方面,要培養(yǎng)孩子天天聽錄音、讀英語的好習慣。
家長要教會孩子使用錄音機。一年級的孩子每天聽10?15分鐘英語錄音,要保證高效率的10分鐘,不要隨意間斷聽、讀英語。語言課程如果離幵了聽和讀,那是永遠也學不好的。尤其是孩子們平時說英語的機會少,日常交流基本上用漢語,每天的聽、讀10?15分鐘一定要堅持。聽讀英語的方法有兩種:有意識地邊看圖邊聽,跟著讀,或者先看圖,再聽錄音,然后指圖說出相應的錄音內(nèi)容;無意識地聽,讓孩子在洗臉、刷牙、玩耍等過程中聽,去捕捉他熟悉的信息。
第三方面,起始階段的英語口語學習只要求孩子能聽能說。
由于孩子年齡較小,在起始階段會有一個沉默期,進一步的聽和說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要急于糾正,也暫時不要強迫孩子背單詞、背句子,而要以正面引導、鼓勵為主。對一時開不了口的孩子要從多聽錄音人手,在聽錄音的同時進一步鼓勵其模仿。英語教學提倡大量的信息輸人,對于補充的內(nèi)容,學生掌握基本的詞匯、句型、歌謠即可,不要求完全掌握所有出現(xiàn)的內(nèi)容;少兒學英語方法、資料可以關注久伴英語。在少兒學英語的過程中,不要讓孩子把所學到的知識全部翻譯成漢語,只要他在看圖、聽錄音或者是加以動作和眼神的輔助下理解意思即可,對于抽象的內(nèi)容可能適當用漢語解釋。
第四方面,要多多給孩子信心和掌聲。
孩子太小,往往學了后面忘了前面,復習了前面又忘了后面,這種現(xiàn)象很正常,不僅僅是在英語課堂中會遇到。所以,家長最重要的是要鼓勵孩子常運用英語表達自己,哪怕一句話、一個單詞都可以。家長也可以用簡單的英語和孩子對話交流,只要孩子能把意思說明白,不要追究語法正確與否,更不要給他講語法知識。他積累得越多,會說的就越多。過多的語法講解會束縛孩子的舌頭,讓他不敢開口。家長可以將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記錄下來,并及時與老師交流,以便幫助孩子及時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從而樹立起學習自信心。
培養(yǎng)孩子不認生媽媽們該如何做
孩子雖然是媽媽的寶貝,但是如果孩子只和媽媽一個人親,拒絕和其他家庭成員的抱抱,這也是不好的,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不認生,這樣對孩子的性格發(fā)展以及人際交往是有好處的。那么,媽媽們該如何做呢?
1、迎合孩子的愛好心理
即使寶寶有認生的表現(xiàn),可由于孩子的天性,寶寶還是比較喜歡跟那些比較年輕的阿姨或者小寶寶待在一起的,因為年輕的阿姨讓他有種媽媽般的感覺,而從小寶寶身上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當媽媽帶寶寶出去玩耍的時候,可以抱著寶寶跟那些阿姨或者小寶寶打招呼,跟他們一起玩。讓孩子知道除了家里人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和藹可親的,不用害怕、膽怯。
2、給孩子安全感
孩子認生一般都與“害怕”有關,因此媽媽及周圍接近寶寶的人都要給寶寶一種安全感。媽媽以及家人平時都要保持態(tài)度溫和、情感穩(wěn)定,不要忽冷忽熱。
3、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在寶寶3—4個月以前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走出家門,以幫助寶寶盡早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huán)境。經(jīng)常帶寶寶去社區(qū)廣場、花園綠地等人多、小朋友比較多的場合,讓寶寶看看周圍新鮮有趣的環(huán)境,感受不同人的聲音和印象。
4、多讓孩子接觸陌生人
有的孩子只喜歡讓媽媽一個人抱,除媽媽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員一抱就哭,這是因為平時對外人接觸不多,每天只看到父母。媽媽可以嘗試著讓其他家庭成員多抱抱寶寶,在他們抱的時候媽媽可以暫時離開一會兒。讓寶寶慢慢熟悉除爸爸媽媽之外的陌生人??梢韵葟募依锶碎_始,然后再是其他不熟悉的人,比如爸爸媽媽的同事、朋友、鄰居等。
早上兒子騎了一會小自行車后就嚷開了:“我要看做菜電視,我要看大鍋!”我和奶奶在廚房準備早飯,**爸坐在沙發(fā)上看報紙,爺爺正好從房間里走出來,小家伙見我們大家都沒吱聲,就徑直走到電視旁邊將電視打開,拿起遙控器搖起來,小家伙現(xiàn)在本事強著呢,家里的電器個個都能打開,有時真令我害怕呢。電視里的畫面剛出來,爺爺就逗他說:“快看,那不是大鍋嗎?”兒子瞅了一眼竟然對爺爺說了一句:“那哪是呀!傻笨蛋!”一語激起千層浪,但家人反應各不相同。奶奶聽了哈哈大笑后說爺爺:“你沒事逗孩子干什么,這下舒服了呀?!”爺爺只是嘿嘿地笑。**爸笑著說兒子:“怎么和爺爺說話呢?沒禮貌!”驚訝最大的是我,我一個箭步跑過去,拉住兒子的手:“**,這是跟誰學的,怎么能這樣和爺爺說話!”我?guī)缀跏呛車绤柕睾蛢鹤诱f。兒子一看這架勢,不吱聲了。我想此時再和兒子說什么他也不會聽進去的,等今天再出去玩時我再和兒子好好談談這事吧。
不過反省一下,一定是我們大人說過的話才讓小家伙學會的,令我們沒想到的是小家伙現(xiàn)在用詞很到位,用的場合也和切合實際,所以大人說話一定不能隨口而出。后來我聽**爸說,這個詞他曾說過,那是和兒子玩早教機時兒子對里面的提問不好好做答老故意弄錯,**爸無意中說他是個小傻笨蛋呀!此語出處終于找到,問題還是出在我們大人身上。此時我們大人聽到這樣的的話一定不能笑,這樣他會覺得好玩而助長他繼續(xù)使用,而應嚴厲制止,這樣孩子會記住認為此話不好以后就會少用或不用了。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秋季該如何做好孩子入學前準備》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開學季如何做好幼兒園入學準備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到了可以入學讀書的年齡,心里非常高興,當他背上新書包跨進小學大門,別人稱他是小學生時,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已經(jīng)改變了。孩子具有自尊及獨立自主的感受,但孩子不知道進入小學以后,環(huán)境改...
女兒典典現(xiàn)在很愛看書,每天早晨起第一件事就是看書,每天晚上入睡前的最后一件事也是看書??吹剿龑臒釔酆蛯χR的渴求,我很欣慰。但同時如何引導孩子更好的閱讀,卻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內(nèi)容關 走進...
一、淺談本人對于國際化教育的理解 主要從家長視角分享關于在孩子的國際化教育規(guī)劃中家長們應該考慮哪些要素,以及在國際化教育背景下,未來孩子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英語能力。 近幾年,出國留學人群從早先以大學生畢...
1.重視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對孩子進行合適的、正確的早期教育,就很難做到了。有些父母過分注重知識型的學習傳授,如:這是毛,這是手(配放大的字),只告訴孩子字的讀音...
寶寶不讓喂飯了,寶寶很久都沒粘著父母了,寶寶非要出去玩泥巴,寶寶……年輕的父母有如是煩惱;孩子到了叛逆期了,到底什么是反抗期呢?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幾次這樣的階段?出現(xiàn)的時間又是怎樣的? 第一反抗期:...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