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行為習慣:做爸爸媽媽的,千萬不要有這些壞習慣

發(fā)布時間:2021-01-04

幼兒園我的爸爸媽媽說課稿。

家庭有家庭的好處,學校有學校的妙處,兩者結合,可以讓教育更有意義!教師與家長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實現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行為習慣:做爸爸媽媽的,千萬不要有這些壞習慣”,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整理了行為習慣:做爸爸媽媽的,千萬不要有這些壞習慣,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當我們談論到壞習慣的時候,相信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酗酒、抽煙、賭博等等,其實壞習慣還有很多。當我們有了孩子之后,爸爸媽媽的壞習慣其實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很多爸爸媽媽可能還不自知。

有壞習慣不可怕,大家在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壞習慣,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壞習慣就更加多了。主要是因為孩子現在經驗少,有時候無法真正了解意義上的對或錯,所以這就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了。

如果爸爸媽媽僅僅跟孩子說:“不對!不許這樣!這樣是錯誤的!”是不行的,這樣孩子還是會犯的。有的爸爸媽媽也存在著一些壞習慣,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些壞習慣正在引導孩子,因為孩子是非常擅長學習的。

1.總是開著電視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很多爸爸媽媽都會選擇窩在家里面看電視,而且會一整天都開著電視,即使并沒有人在看。這樣是不對的,爸爸媽媽和孩子在周末的時候都會有自己要做的事情,電視機一直開著會產生背景噪音。

2.說別人壞話

可能你覺得在孩子不會說話時跟其他媽媽說臟話是沒有關系的,但經過研究發(fā)現,蹣跚學步的寶寶非常容易受到周圍語言的影響。不會說話的寶寶更容易記得你說的話,就算是你不經常說。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你的寶寶會說什么。

3.危險駕車

開車太快的爸爸媽媽請一定要放慢速度,在路上一直將油門踩到底是對孩子的安全非常不負責任的一種行為。就算是你冒著觸犯交通規(guī)則的危險安全地開回了家,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4.花很多時間玩手機

關于孩子和手機的問題,很多的爸爸媽媽都沒有把握好。不過我們要知道的是,如果一天內超過7個小時對著手機,那么肯定會影響身體健康。

爸爸媽媽可以看一下自己使用手機的情況,如果你時不時就喜歡拿起手機,那么當孩子也開始玩手機的時候,你很難教育孩子不要玩手機,主要是因為孩子也會反駁,你在玩手機。

5.睡懶覺

一些爸爸媽媽總是喜歡睡懶覺,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壞榜樣。孩子也可能會養(yǎng)成睡懶覺的習慣,尤其是當孩子已經上學了,再睡懶覺就非常不好了。爸爸媽媽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自己要放棄懶覺,才有立場去勸孩子早起。

6.不自信

不管你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都需要讓他有一個強大的自尊心和一個好的心理狀態(tài),所以爸爸媽媽最好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的身材,體重,皺紋或者其他缺點。

不然爸爸媽媽的這些言語可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聽得多了,可能也會對自己的各方面感到不滿意,如果自己沒有及時調整的話,可能會產生自卑的心理。

7.愛說八卦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在高中形成的小組織畢業(yè)后依舊是會存在的。

如果各位媽媽沒有辦法做到和別的媽媽進行一些八卦會話,那么最好是能夠放棄和這些媽媽交流。因為如果孩子看到你在和其他媽媽談論別的孩子或媽媽的八卦,孩子可能會認為這樣做是沒關系的,孩子也會和別的小朋友談論,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個小八卦。

爸爸媽媽的壞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進行自我反省,盡快改掉這些壞習慣。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行為習慣:寶寶愛隨便拿人家的東西,爸爸媽媽應該怎么做


整理了行為習慣:寶寶愛隨便拿人家的東西,爸爸媽媽應該怎么做,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有一些隨意拿別人東西的粗魯行為有時會讓爸爸媽媽覺得難以忍受,雖然爸爸媽媽知道孩子現在還小,可能不明白禮貌和分享的概念,但是爸爸媽媽也要采用一些方式來教育孩子。

1.學會分享

積極踐行共享和交流會減少孩子搶奪的行為,爸爸媽媽可以用語言跟孩子說明,讓孩子能夠把自己的食物或者其他的東西分給別人。如果你家里有幾個孩子的話,你也可以讓幾個孩子輪流翻頁閱讀睡前故事,積極鼓勵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別人。

爸爸媽媽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如果你沒有把自己的毛絨玩具給小朋友玩,那么你也無法玩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為了讓孩子理解共享的意義,平時多帶孩子參加一些團體活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2.搶別人東西

幼兒,有時候是一至兩歲的兒童,總有一種本能,會對其他孩子的玩具感覺到非常好奇,然后想到把這件玩具拿到自己這里。因為孩子現在還小,還不知道什么叫做分享。

根據美國的一個網站研究顯示,爸爸媽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學會充當裁判,兩個孩子如果同一時刻喜歡上同一個玩具的話,在他們一起抓住,誰都不愿意松手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現在一旁圍觀一下,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夠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無法自己解決,或者爭奪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的話,那么你就可以適時介入并設置規(guī)則,規(guī)定按照一定的順序來玩這個玩具,規(guī)定每人玩多長時間,然后要進行輪流交換。

3.爭奪食物

如果家里面有兩個孩子的話,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注意到這樣的一個現象:大一點的孩子總是喜歡搶著弟弟或妹妹的手里的零食。

這個行為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好的,如果爸爸媽媽有經驗的話,其實是能夠把它變成一個學習的機會。

爸爸媽媽要跟孩子說明他搶零食的行為是錯的,然后讓孩子把搶到的東西及時歸還。在下次分配零食的時候要給孩子和弟弟妹妹同樣分量的零食,這樣就不會搶來搶去了。舉例來說,如果孩子拿了別人的一袋零食,你可以再給他一袋,然后讓他拿給弟弟或妹妹。

4.遠離危險品

在孩子的世界里,其實不知道這件東西是危險的還是安全的,他們對所有的東西都是非常好奇的,他們希望去觸碰那些他們沒有觸摸過的一切東西,是否危險并不是他們所要考慮的東西。

所以,與其等到寶寶伸手去抓熱平底鍋或鋒利的刀的時候去制止他,不如就在孩子動手之前就給孩子打好預防針,平時我們可以把鋒利或熱的廚房用具放在孩子拿不到的東西,并在平時的生活中跟孩子說明 “不許碰那些東西”,同時跟孩子說碰了以后會有什么可怕的后果。

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一些替代品。如果孩子還是希望玩那些東西的話,你一定要跟孩子嚴肅地說明不讓孩子觸碰平底鍋或刀的原因,讓孩子知道“熱”或“鋒利”的意思。

以上就是孩子出現愛拿別人東西的行為時,爸爸媽媽要做的一些事情了,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夠學會分享。

行為習慣:孩子總是喜歡拿別人的東西,爸爸媽媽要怎么做


整理了行為習慣:孩子總是喜歡拿別人的東西,爸爸媽媽要怎么做,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小孩上一年級,總是會把學校的東西拿回家,比方說拿同學的本子、橡皮等等。為了給孩子做出一個好的榜樣,我們在家里使用東西的時候也不要隨便拿,要先征求一下對方的意見。

孩子其實知道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不被允許的,但孩子有時候還是控制不住自己,而且經過多次教育都不見改正,有的孩子還會變得越來越嚴重。為什么孩子知道這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卻還會做呢?

孩子的世界其實是非常單純的,有時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所以,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拿。爸爸媽媽要怎樣教育和處理呢?趕緊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嚴格管理孩子

有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就算是撿到一件小東西也會上交給老師或者爸爸媽媽,但是一些家庭出來的孩子就想著拿他人的物品,所以說,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一些行為舉止一定要有所要求,做到家有家規(guī),讓孩子有一個好習慣。

2.喜歡的東西就想要

人一出生就會有欲望,這是一種原始的生存的欲望,所以我們在餓了之后就會尋找東西吃,在渴了以后就會想要喝水。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都是一出生就有的本能,所以孩子在看到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就想要拿到手里,如果無法獲得的話就會哭泣。

有時候,孩子的這些心理欲望會讓孩子做出一些偷東西等行為。比方說,孩子某一天回到家會帶回別的小朋友的東西,但很多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這個行為是錯誤的。

如果爸爸媽媽發(fā)現孩子有這些行為的話,一定要第一時間進行干預,告訴孩子這樣子做是不對的,然后跟孩子一起把東西還給人家。

3.及時糾正

孩子如果出現拿別人東西的行為,爸爸媽媽一定要第一時間制止。如果爸爸媽媽默許孩子可以亂拿他人的物品,孩子長大以后就有可能出現小偷小摸的行為。

4.提前跟孩子說明

爸爸媽媽要提前和孩子說明,一些東西是要獲得爸爸媽媽的許可之后才可以拿的。在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后,到了幼兒園或者別的地方,孩子在想要一些東西的時候就會事先和別人打聲招呼,在得到允許或是不允許的情況之下才會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拿別人東西這個壞習慣如果沒有及時糾正的話,以后可能就會變成小偷小摸,這就是很嚴重的事情了。所以爸爸媽媽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定要幫他糾正過來。

行為習慣:孩子總是喜歡頂嘴,爸爸媽媽應該怎么辦


整理了行為習慣:孩子總是喜歡頂嘴,爸爸媽媽應該怎么辦,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頂嘴的行為讓爸爸媽媽覺得非常生氣,在生氣的同時也會擔心孩子這種脾氣以后怎么和人好好相處。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要讓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爸爸媽媽首先應該找出孩子愛頂嘴的原因,然后跟孩子說明不能頂嘴的原因,要教育引導孩子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一、孩子為什么愛頂嘴

1.孩子心里苦

孩子愛頂嘴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孩子心里面有委屈。一些爸爸媽媽在對孩子進行批評的時候,并沒有先了解孩子做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孩子初衷是好的,但是爸爸媽媽的不理解和不包容,就會讓孩子心里產生很多的委屈,因此,就會和爸爸媽媽頂嘴了。

2.孩子不知道尊重別人

孩子愛頂嘴可能是因為孩子現在還不知道尊重別人是什么意思,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一定要告訴孩子那些才是尊重別人的行為。如果孩子不知道尊重之道,那么孩子就會變得蠻橫、頂撞。

3.爸爸媽媽不信任孩子

孩子愛頂嘴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孩子得不到爸爸媽媽的信任。一些爸爸媽媽總是質疑孩子,因此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尊重自己,不信任自己,就總會想和爸爸媽媽爭辯,所以就會出現愛頂嘴的壞習慣了。

4.爸爸媽媽做了壞榜樣

孩子愛頂嘴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爸爸媽媽就是喜歡和別人爭論。孩子非常擅長模仿,如果爸爸媽媽沒有以身作則,孩子看到爸爸媽媽的行為,就會直接模仿了。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規(guī)范好自己的行為,然后再教育孩子。

二、怎么糾正孩子愛頂嘴的行為

1.告訴孩子正確的溝通方式

爸爸媽媽要跟孩子說明正確的與人溝通的方式,包括說話的內容和說話的語氣,如果孩子有頂嘴的習慣,一定要采用正確的方式讓其改正。

2.明確原因

爸爸媽媽要先搞清楚孩子愛頂嘴的原因是什么,不要委屈和冤枉孩子,否則對孩子的成長發(fā)育和性格養(yǎng)成有著不良的影響。

3.多和孩子交流

平時,爸爸媽媽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交流,還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

在孩子出現頂嘴的情況后,爸爸媽媽一定要先找到孩子頂嘴的原因,然后根據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

行為習慣:孩子需要養(yǎng)成這些好習慣


整理了行為習慣:孩子需要養(yǎng)成這些好習慣,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有個好習慣的孩子,不管去哪里,都會受到大家的喜愛。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好習慣,這會讓我們以后更容易成功。那么,怎樣才能夠擁有好習慣呢?相信大家都知道,好的習慣需要從小培養(yǎng)。

一、好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作用

1.克服困難

在困難面前,好習慣的人會去挑戰(zhàn)它,不會逃避。因此,一定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習慣。

2.助人成功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規(guī)范去做,如果不講條理的話,就容易放棄,也容易失敗。所以,一個好的習慣能夠幫助人成功。

3.容易交朋友

在平時和他人的相處中,需要互相尊重互相忍讓。如果自己沒有好習慣的話,會容易導致和他人之間出現摩擦,不利于搞好人際關系。

4.做事積極

擁有好習慣的人,做事情有始有終、積極向上。

5.心態(tài)好

擁有一個好習慣,意味著擁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也會更加靠近成功,利于孩子的性格發(fā)展。

二、要從小培養(yǎng)的好習慣

1.要學會反思

讓孩子知道,在犯錯誤之后,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同時要進行反思,這樣下次才不會再犯。

2.做事有計劃

一個人做事能不能成功,很多時候與做事情之前是否已經計劃好有關系。因為我們經常聽過一句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做事情有計劃,不僅可以使事情做起來簡單輕松,而且還能讓別人對自己的信心感到放心信任。

3.完成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不要太過于依賴別人,平時也要樂于助人。

4.心態(tài)樂觀

教會孩子每天都要微笑,這樣一來會讓自己變得有自信,二來身邊的人也會覺得和你相處很愉快。

5.一言既出,肆馬難追

一諾千金不管在什么方面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孩子從小就要學會守信用,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家長不要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


家長不要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

“壞毛病”一:吃手指

小嬰兒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對于所有的一切都是很陌生的,所以就會用嘴來探索世界,1歲之內孩子有一個口腔敏感期,不管拿到什么東西都想要放到嘴巴里面,來感知物體的味道、質地、性狀等,這樣他就會覺得對于這個世界又熟悉了一點。

一般這種情況會持續(xù)好幾個月,如果你強行讓寶寶停止了,那么就會出現口腔敏感期滯后的情況,差不多在一歲后會有補償性反應,嚴重的還會咬人。而在寶寶一歲的時候想讓寶寶戒掉就更加困難了,很多時候還會一直持續(xù)到成年后。

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給寶寶經常洗洗手,指甲剪好、磨平,接著在寶寶想要吃手指的時候就放任他!家里的衛(wèi)生也一定要搞好,一些臟東西及時處理好。

切忌:看著他的手不讓他吃,不要給寶寶戴手套來限制寶寶的行為。

“壞毛病”二:四處爬

爬是對孩子感覺統合和小腦平衡最重要的訓練,可以讓寶寶知道更多的東西,讓寶寶的認知能力更好地得到鍛煉。

如果寶寶對于爬行不是很擅長的話,那么就會導致感統失調和平衡力差,感統失調的孩子以后做事情就會不專注、容易沮喪和不樂觀。寶寶半歲后就想要爬來爬去了,從匍匐爬行到跪著爬。

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給寶寶買衣服的時候要注意質量。同時,像廚房重地等“危險”地帶,一定不能夠讓寶寶爬進去。

切忌:走哪兒抱哪兒,不給孩子任何自己鍛煉的機會。

“壞毛病”三:扔東西

扔東西對于寶寶來說也是很有趣的。寶寶扔東西的時候強化了對各種物體、環(huán)境的認識,同時手眼協調能力也受到了鍛煉。

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可以把“扔”和“撿”當成個親子游戲玩,在“扔”和“撿”時候來培養(yǎng)感情、增加和寶寶的身體接觸,讓寶寶可以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爸爸媽媽和寶寶的配合也能夠培養(yǎng)寶寶的積極反應,讓寶寶更加自信。

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可以找個地方專門玩游戲,給寶寶準備質地不同、顏色各異的玩具。

切忌:總是批評孩子:“你怎么老是亂扔東西,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壞毛病”四:手抓飯

寶貝開始吃輔食了,可是寶寶不喜歡用工具,喜歡直接拿著手來吃東西,拿到什么就吃什么。

這是“幼兒自我意識的第一敏感期”,爸爸媽媽要明白,能用手抓飯的寶貝其實是很棒的,當寶寶試圖用勺子戳到食物,接著把飯拿到嘴邊,想方設法把勺子送進嘴里時,是他們第一次自我定位和空間延展的重合敏感期。

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去超市給孩子購買一套專用的餐具,然后可以多買幾個勺子讓孩子鍛煉。再給他穿好罩衣,每個碗里面少乘一些,然后讓寶寶自己鍛煉,自己吃飯。

切忌:不要看寶寶吃的不好,就直接給寶寶喂飯,對于寶寶吃飯也不能夠太過于關注,不要對寶寶的行為一直評論。

爸爸媽媽一定不能縱容孩子的這四個壞習慣


孩子從生下來,就需要父母的關愛,甚至每個孩子都希望爸爸媽媽多多寵著自己,想想自己小時候也希望這樣,直到自己做了爸爸媽媽,當然對孩子多加呵護也是必要的!但是,爸爸媽媽要理智,千萬別寵壞了,如果孩子出現了下面的行為,一定要制止,不能慣著!

1.大人說話假裝聽不見

一提醒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他就像沒聽見一樣,直接漠視大人的話。

分析:事事做提醒,下指令,會讓孩子養(yǎng)成被動的習慣,漸漸地還會厭煩,不想理會你說的話。這種習慣發(fā)展下去,會讓孩子變得目中無人,不懂尊重別人。

糾正方法:說話時盡量走到孩子跟前,告訴他該做什么。讓他看著你,并且回答“好的,媽媽。”輕撫他的肩膀,呼喚他的名字,關掉電視等行為都會有助于集中他的注意。如果他不聽話,告訴他后果是什么。

2.得不到就發(fā)脾氣,甚至動手

一要玩具,父母不肯,就大發(fā)脾氣,看電視時只看少兒頻道,轉臺慢了都要鬧一番?

分析:在人前一鬧,愿望就被滿足。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任性、粗暴。將來遭遇拒絕、遭遇挫折,哪還有好的心態(tài)去解決問題?

糾正方法:孩子發(fā)脾氣時,應該默默地把他抱起來,或是平靜地注視他,等孩子自己安靜下來。媽媽們要知道,這種脾氣暴躁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不要覺得孩子這是“變壞了”,去責怪、訓斥他。

3.說大話,夸大事實

人家有2輛小汽車,孩子就說自己有5輛,人家考了90分,硬說自己考了100分,爭吵起來,不依不饒。

分析:你可能覺得這不是什么大問題,哈哈一笑就過去了,但如果說大話變成一種習慣,證明孩子的虛榮心越來越強。

糾正方法:了解孩子說謊的目的,告訴他即便是說謊,目的也不一定能達到。謊說多了,別人可就不信了。糾正這種現象,對比較小的孩子,講故事是很好的教育方法。

4.過分依賴父母

早上等著媽媽幫穿鞋,晚上等著媽媽幫收書包,發(fā)現上學沒帶水彩筆,氣急敗壞地給媽媽打電話,“快送過來!”

分析:這樣會導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遇到一點小事就開始著急慌張,遇事從沒想過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

糾正方法:大人平時切忌過于代勞、過于保護;交流的時候,多向孩子提問,激發(fā)她的思考能力;鼓勵孩子自己動腦完成事情;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及自信。

好的習慣就像一抹清新的陽光,照亮了孩子前進的道路,孩子就會少走彎路了!

爸爸媽媽要培養(yǎng)這些影響孩子性格和命運的良好習慣


俗話說:“三歲看大,八歲看老。”良好的習慣有助于成長和進步。所謂,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又塑造性格,而性格又決定命運。

寶寶睡眠、吃飯、睡眠和大小便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不少媽媽。孩子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可以改變他一生的命運。嬰幼兒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也是各種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階段。如果從小不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寶寶吃飯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

1,新生兒因每次進食量較少,常常是不定時進食,因而需要按需喂養(yǎng)。隨著時間的推移,進食量會逐漸增加,家長也要培養(yǎng)寶寶按時就餐的習慣。

2,如果寶寶每天按時就餐,到吃飯時間就會分泌消化液,促進消化道蠕動,產生食欲,這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寶寶消化系統功能發(fā)育還不完善,消化能力水平低,胃容量小,越小的寶寶生長發(fā)育越快,對營養(yǎng)的需求量也越大。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滿足寶寶日常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注意事項:寶寶吃飯的環(huán)境不要太嘈雜,以免影響進食情緒;進食最好一次性喂飽,一次時間不要太長;不要讓寶寶含飯不咽或邊吃邊玩;進餐的位置要固定,不要邊走邊吃。

教寶寶正確使用餐具

1,訓練寶寶使用餐具可以增加食欲,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所以,需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寶寶用奶瓶喝奶。等10個月以后再培養(yǎng)使用杯子喝水、奶或者果汁等??赡軇傞_始的時候會拿不穩(wěn),或者嗆到、灑出來,但只要多練就會慢慢好轉。1.5歲的時候,寶寶基本就可以自己捧著杯子喝水了,剛開始只需要在杯子里倒一點水,然后試著用手扶著讓他們喝。

2,1歲的時候,家長要教寶寶自己吃飯。從開始手把手的教,到寶寶自己拿著小勺舀著吃。也許最初學吃飯會比較糟糕,且弄得到處都是,但家長要尊重寶寶吃飯的熱情。

注意事項:吃飯前先給寶寶洗手,餐具要選擇安全、無毒、小巧玲瓏且不易摔破的,教寶寶吃飯時要看好寶寶,以免發(fā)生燙傷、被筷子戳到等危險狀況。

培養(yǎng)寶寶睡眠習慣的重要性

1,充足的睡眠是保證寶寶健康成長的首要條件之一,良好的睡眠習慣又要確保寶寶足夠睡眠的前提。

2,寶寶睡覺時消耗的氧和能量最少,可以很好的消除疲勞。同時,睡眠有助于腦細胞的發(fā)育和完善。

3,睡眠期間,寶寶腦垂體分泌的生長素比清醒時增加3倍,有助于生長發(fā)育。

培養(yǎng)寶寶大小便習慣

1,了解寶寶大小便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定時大便,自己坐盆的良好習慣,從小進行常規(guī)性訓練,有助于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提高寶寶自信心。

2,培養(yǎng)寶寶大小便的習慣,有助于幫助寶寶建立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3,讓寶寶有規(guī)律的大小便,可以在大腦建立起一系列的條件反射,提高機體的工作效率,保證各器官良好的工作和休息。

家長該如何安排寶寶一日作息?

1,每天堅持讓寶寶按時進餐、睡眠、活動,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嬰幼兒身心正常發(fā)育。

2,寶寶的消化系統發(fā)育還不成熟,消化能力弱,合理安排寶寶的飲食,能保證他們能獲得足夠的營養(yǎng),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合理的作息可以保護寶寶的消化功能。

3,注意幼兒的睡眠安全,仔細觀察寶寶睡眠狀態(tài)。健康的寶寶在睡著以后安靜、呼吸均勻,頭部略有微汗,有時候還出現一些微小的表情;如果出現煩躁不安,時而哭鬧亂動,睡后易醒或寶寶皮膚干燥發(fā)燙,呼吸急促,脈搏加快,搖頭抓耳等現象,應盡快帶寶寶去醫(y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4,根據嬰幼兒不同月齡的生理特點進行安排。年齡越小,吃睡的時間和次數越多,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減少。

5,根據季節(jié)特點,冬季也??砂才磐砩显缢恍募緯冮L,晚上可稍晚點上床,午睡時間可適當延長,保證寶寶有足夠的時間休息。

6,一天作息要動靜結合,腦力和體力活動結合,室內和戶外活動結合,讓寶寶生活的有規(guī)律,精神愉快。

不同月齡的寶寶睡眠次數和時間對照表

年齡次數白天睡眠(小時)夜晚睡眠(小時)總睡眠(小時)活動時間(小時)飲食次數間隔小時2-6月3月4日1.5-28月10日14-181.5-263.5-47-12月2月3日2-2.51013-152月3日541-3歲1月2日1.5-21012月13日3月4日3月4日4

注意事項:按照作息安排來執(zhí)行,最好不要隨意更改,以滿足寶寶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不同月齡寶寶作息參照表

因為不同月齡的嬰幼兒,其生理特點不一樣,所以每天作息活動安排也稍有調整。

7-12個月嬰兒的一日作息安排參考

7:00-7:30起床、喂哺

7:30-8:30室內活動

8:30-10:30睡眠

10:30-11:00喂哺

11:00-12:00室內或戶外活動,做嬰幼兒體操

12:00-14:00睡眠

14:30-16:30室內或戶外活動,做嬰幼兒體操

16:30-18:00睡眠

18:30-19:00室內活動

19:00-20:00盥洗、坐盆

20:00-22:00睡眠

22:00-23:30喂奶

22:30-次日繼續(xù)睡眠

13-18個月幼兒的一日作息安排參考

7:00-8:00起床、坐盆

8:00-8:30早餐

8:30-10:00室內或戶外活動、游戲、喝奶

10:00-11:30睡眠

11:30-12:00午餐

12:00-14:30午睡

15:30-17:30室內或戶外活動、游戲

17:30-18:00晚餐

18:00-20:00室內活動

20:00-21:00盥洗

21:00-次日睡眠

19-24個月幼兒的一日作息安排參考

7:00-7:30起床、坐盆、盥洗

7:30-8:00早餐

8:00-9:00室內活動

9:00-9:30上午加餐

9:30-11:30室內或戶外活動,游戲

11:30-12:00午餐

12:00-15:00午睡

15:00-15:30下午加餐

15:30-17:30室內或戶外活動,游戲

17:30-18:00晚餐

18:00-20:00親子活動

20:00-21:00盥洗、喝奶

21:00-次日睡覺

25-36個月幼兒的一日作息安排參考

7:00-7:30起床、坐盆、盥洗

7:30-8:00早餐

8:00-9:00室內活動

9:00-11:00戶外活動,游戲、喝水

11:00-11:30午飯

11:30-12:00室內活動

12:00-14:30午睡

14:30-15:00下午加餐

15:00-17:30室內或戶外活動、游戲、喝水

17:30-18:00坐盆、吸收

18:00-18:30晚餐

18:30-19:30親子活動時間

19:30-21:00盥洗、坐盆

21:00-次日睡眠

很多媽媽不注重寶寶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但事實上“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p>

爸爸媽媽請不要遷怒于我


父母們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歷,下班后感覺特別累,往往會因為孩子做的一件小事而大怒,事后又會覺得后悔。您是否也曾遷怒于孩子呢?

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心情好的時候,看誰都順眼,心情糟的時候,看誰都不順眼。所以說?,F實生活中的人,無論對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都會有由于心氣不順而遷怒的時候,當然大多數遷怒表現并不是十分的明顯故而有一般不會對對方造成傷害。

遷怒對象最多的人,就是與自己相處時間最長的人——親人。丈夫事業(yè)受挫折而遷怒于妻子,家長遇有不順遷怒于孩子。夫妻之間,不過火的遷怒也無妨,讓對方宣泄一下,自己再安慰兩句,怒氣也就消了,某種程度還起到了平復心緒的心理療效。但對于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家長的任何遷怒,都無助于自己心緒的平復,只能給孩子帶來心理的傷害。

易遷怒的家長,只要臉色不好,孩子就會恐懼,只想避開家長,防止引火燒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點小事也會把孩子臭罵一頓。孩子無助的哭泣又加重了家長的心煩,家長這時可能只顧自己發(fā)泄了,根本沒有想孩子是什么感受,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多余的人,覺得自己很委屈,只能讓父母不高興;或讓孩子心生厭惡。認為家長無能,只會在家拿孩子出氣,家長很難讓孩子信服。如此會造成孩子性格的扭曲。

在現代社會,生存、競爭的壓力使得每個人都不輕松,我們會受到各種各樣我們無法預料的責難或誤解,一味地抱怨、懊悔,甚至遷怒于他人,既不負責任,又有失風范。一個成熟有責任感的人,應該學會自己解決這樣問題,勇于承擔,調整心態(tài),不抱怨環(huán)境,不怪罪別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傷及他人。

一天班上下來,人累得什么都不想動,但是家里的各種家務都等著,這個時候任誰都不會太高興。如果孩子在這個時候有點兒什么錯或者要求,大人可能就無法接受或滿足。這也是較為常見的家長遷怒于孩子的原因,生活中很多人都曾這樣遷怒于孩子,雖然對孩子的方式各異,但態(tài)度是一致的——內心有氣沒地方發(fā)作,把火氣撒在孩子身上。

其實,遇到不順心的事,如果自己實在無法排泄,可以找朋友訴說一起分擔。如果是工作上的事可以跟家人訴說一起分擔。不要什么事都積壓的心底,更不能遷怒于孩子。

很多家長心情不好的時候,習慣拿孩子出氣,不過很快就后悔了。有的家長打過孩子以后,又覺得心痛后悔,立即去撫摸孩子挨打的痛處,甚至抱著孩子痛哭,并加倍給孩子物質上的“補嘗”。這種情況,在開始時孩子會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時間一久。孩子也就習以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就得喜怒無常。所以,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都有不良情緒,不良情緒是一種“毒性”極強的精神垃圾,隨時產生要隨時要把它排泄掉,不能讓它久駐人心。排除這種精神垃圾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合理不合理,這主要看對自己和他人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對自己只要排泄掉就有積極的影響。而對他人則不同,有些宣泄的方式可能就會對他人帶來不利的影響,比如遷怒于他人,尤其是對未成年的孩子,很有可能帶來影響一生的心理傷害,更嚴重的甚至要了孩子的命。

有太多的案例,家庭不合,父母總是把情緒遷怒于孩子,最后導致孩子離家出走或走上不歸路。悲痛的結局是沒有后悔藥吃的。事實告戒我們孩子是無辜的。

無論怎么樣,成年人應學會克制自己,如果在家以外產生的不良情緒,應在進家門前把它全部截留在門外,也在學點阿Q精神,用精神勝利法來達到心態(tài)的平衡,夫妻間的問題,更是要兩個人面對面才能解決,拿孩子撒氣,只能讓兩人的關系更糟糕。

人的情緒空間是有一定的量的,負面情緒侵入正面的情緒自然就會被等量剔除,刪除了負面情緒,正面情緒又會得以很好的恢復,而且精神會更加地飽滿,以這樣的心態(tài)再面對你的孩子,孩子收獲的就不再是傷害,而是快樂。給孩子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讓孩子健康快樂中成長吧!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行為習慣:做爸爸媽媽的,千萬不要有這些壞習慣》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我的爸爸媽媽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行為習慣:寶寶愛隨便拿人家的東西,爸爸媽媽應該怎么做 整理了行為習慣:寶寶愛隨便拿人家的東西,爸爸媽媽應該怎么做,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有一些隨意拿別人東西的粗魯行為有時會讓爸爸媽媽覺得難以忍受,雖然爸爸媽媽知道孩...
    2020-12-08 閱讀全文
  • 行為習慣:孩子總是喜歡拿別人的東西,爸爸媽媽要怎么做 整理了行為習慣:孩子總是喜歡拿別人的東西,爸爸媽媽要怎么做,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小孩上一年級,總是會把學校的東西拿回家,比方說拿同學的本子、橡皮等等。為了給孩子做...
    2021-01-07 閱讀全文
  • 行為習慣:孩子總是喜歡頂嘴,爸爸媽媽應該怎么辦 整理了行為習慣:孩子總是喜歡頂嘴,爸爸媽媽應該怎么辦,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頂嘴的行為讓爸爸媽媽覺得非常生氣,在生氣的同時也會擔心孩子這種脾氣以后怎么和人好好相...
    2020-12-28 閱讀全文
  • 行為習慣:孩子需要養(yǎng)成這些好習慣 整理了行為習慣:孩子需要養(yǎng)成這些好習慣,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有個好習慣的孩子,不管去哪里,都會受到大家的喜愛。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好習慣,這會讓我們以后更容易成功。...
    2020-12-26 閱讀全文
  • 家長不要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 家長不要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 “壞毛病”一:吃手指 小嬰兒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對于所有的一切都是很陌生的,所以就會用嘴來探索世界,1歲之內孩子有一個口腔敏感期,不管拿到什么東西都想要放到嘴巴里面,...
    2020-09-29 閱讀全文

整理了行為習慣:寶寶愛隨便拿人家的東西,爸爸媽媽應該怎么做,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有一些隨意拿別人東西的粗魯行為有時會讓爸爸媽媽覺得難以忍受,雖然爸爸媽媽知道孩...

2020-12-08 閱讀全文

整理了行為習慣:孩子總是喜歡拿別人的東西,爸爸媽媽要怎么做,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小孩上一年級,總是會把學校的東西拿回家,比方說拿同學的本子、橡皮等等。為了給孩子做...

2021-01-07 閱讀全文

整理了行為習慣:孩子總是喜歡頂嘴,爸爸媽媽應該怎么辦,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頂嘴的行為讓爸爸媽媽覺得非常生氣,在生氣的同時也會擔心孩子這種脾氣以后怎么和人好好相...

2020-12-28 閱讀全文

整理了行為習慣:孩子需要養(yǎng)成這些好習慣,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有個好習慣的孩子,不管去哪里,都會受到大家的喜愛。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好習慣,這會讓我們以后更容易成功。...

2020-12-26 閱讀全文

家長不要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 “壞毛病”一:吃手指 小嬰兒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對于所有的一切都是很陌生的,所以就會用嘴來探索世界,1歲之內孩子有一個口腔敏感期,不管拿到什么東西都想要放到嘴巴里面,...

2020-09-2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