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瑞典的孩子可以很輕松地說性

發(fā)布時間:2021-04-23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幫助孩子在學習中成長!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需要互相包容,以教師為主體,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fā)展!那么,教師除了教學,還有哪些責任與義務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瑞典的孩子可以很輕松地說性”,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兒童性心理的發(fā)展,有一項研究可為佐證。1974年,性教育專家芭翠夏巴沙洛柯琪前往瑞典,學習瑞典學校里實施的“強迫性”的性教育,試圖了解這種對七八歲的孩子所實施的教育,是否比美國開放式的研討方式更能正確傳達性的知識。

她先請一群美國的二年級學生和一群同樣年級的瑞典二年級學生描繪“嬰兒從哪里來”和“他們怎樣出生”的圖畫,然后請他們解說。

美國兒童多半從上帝的意志說起,說到吃某種類型的食物,甚至說到做夢。他們之中除了有一個孩子說“醫(yī)生把媽媽割開,媽媽很痛苦”以外,沒有一個孩子說到任何類型的男性角色。

瑞典的孩子則有明顯的不同。15個兒童中的11個,描繪了因性交而發(fā)生的繁殖圖;他們也理解避孕概念、分娩以及起源,而且在他們的圖畫中,父母和嬰兒都在微笑呢!這項調查所透露的意思是:父母應盡可能“簡單”、“誠實”和“清楚地”解答孩子的生殖疑惑。

安妮西班斯坦博士為了了解兒童的理解力,曾詢問他們嬰兒起源的概念。發(fā)現孩子往往能依照事實解說生產的事情,這可能使父母誤解、困惑、甚至驚駭。如果你也擔心孩子如此早熟,不妨改用“蛋”或“種子”的繁殖過程解釋生產。蛋是大家熟悉的食物,種子是我們都知道——生長在土壤里的一株植物的起源,你應該可以說得很自在、很明白。

三或四歲的兒童對性的了解多半處于第一和第二階段,其另一特征是:他們會熱忱地愛上雙親中和他們自己性別相異的那一個,甚至對同性懷有嫉妒情緒。雖然他們不可能有成人的思想,但無疑地,他們已懂得“性”,能夠表現溫柔、摯愛和嫉妒——顯示孩子所有的情緒都和成人的“性欲”有關聯。

這個年齡的兒童多半好動(關于做人的“道德”原則,此時還沒有發(fā)展),在床上時他們會企圖靠近雙親,希望和父母一起沐浴,想看他們穿衣服,或者撫摸父母的生殖器。假如你碰到類似的情形,請不必對他大吼大叫,或眼露兇光,因為那只是好奇而已。只要你給他建立規(guī)章,孩子通常懂得分寸。

五到七歲之間,兒童對父母的態(tài)度可能會改變。他們放棄與母親或父親“結婚”的念頭,決定與同性父母更親密;此刻他們也開始認同——自己的男子氣概或女子氣質,而慢慢進入輕視異性的同性戀情。手淫在這個年紀是相當普遍的。若兒童公開撫摸自己的生殖器,那就是談論它的適當時機了。此外,你還應向他保證那不是不正常的,并且解釋那是人們私下才能做的事情。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這樣做可以輕松改掉孩子的缺點


家長們必須明白,你的眼睛如果盯在孩子的缺點上,你下個世紀也無法改變他。我們必須讓孩子自己找到自我價值。孩子對外界毫無興趣的原因——自我價值極低。自我價值能讓孩子感覺“我很好,我是有價值的……”這種感覺才讓他腰板挺直了。之后,他生出一種自我完善的需要,這時候,你教他方法,他才有改變的能力。

父母都知道孩子既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你把孩子的優(yōu)點像根嫩芽,逐漸放大,時間一長把優(yōu)點固著下來,最后,在他的心理系統(tǒng)產生自我價值升高的現象,一個人感覺自我價值升高,之后會產生自我完善的欲望。如果沒有這些,我們把眼睛盯在孩子的暗點上,不斷地確認,不斷地產生一種叫自卑感的東西,這種劣等感,讓孩子產生巨大的痛苦,為了活下來,他會拼命地阻抗別人,為自己辯護,找別人的缺點,以獲得心理平衡,怕受傷害。在他的精神境界里,根本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他因為在防護,而這時你和他說什么,越這樣說他的自我價值越低。自我完善的欲望,沒有這欲望就沒有動力,好像沒有燃油的汽車,根本無法開動。

我們要真的想讓孩子改變缺點,就是先強化優(yōu)點,強化到他自己也認為他有這些個優(yōu)點,然后,他自我完善的欲望開始產生,自我價值開始升高,這個孩子才產生我想要改變缺點的欲望。這個時候才可以改變。

我在做咨詢時,我所做的第一個是轉變他的觀念,問他“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自己說完以后,我來一條條破除舊的不正確觀念。記憶力不好,不正確;沒有理科天賦,不正確;沒有文科天賦,不正確……把他錯誤的自我觀念破除。第二個,表達我的欣賞,讓他確立自我價值,逐漸使這些孩子感覺:“我真的挺好的!”

讓孩子逐漸找到他的自我價值,你才可以指出他的缺點,告訴他:“你必須改變缺點,否則你實現不了你的目標!”他開始想:“好,我要改!”這才可能真的去改變缺點。所以要想讓孩子改變的話,只有遵循這個規(guī)律才可以。我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如果把一棵樹移到本地來,這棵樹有很多的樹杈,都是不需要的??墒且苼硪院?,我們正常的的方法,先把根埋進地里,澆上水,活了之后,枝葉長出來了,這時你才能把杈削掉,加上漆,如果樹根還沒有長住,就“卡嚓”一下剪掉枝葉,你沒有錯,樹杈是不需要的!可是把枝杈去掉,引起水分流失,樹也死掉了!這就是我們很多家長不斷地批評、苛責、埋怨孩子的結果!你說的都對,可是把孩子打擊過火了!最后,孩子缺點真的沒有了,什么也不想做,不想學習,不想做事……

有很多家長對我說:“我那個孩子,人格絕對沒問題,但是他天天也不愿和別人接觸,也不想學習,這咋辦呢?”

你現在能知道這里面的深層原因了吧,如果一個孩子想要跟你沖撞,想跟你逆反心理,不聽話,不斷地犯錯誤……,另一個孩子啥也不想做了。我問一問各位“教練”,你認為哪個孩子是可以塑造的?

我對啥也不想做的孩子,基本上感到無能為力!現實生活中不能離開他的環(huán)境,如果他能跟我生活在一起,我可以用一個月,把他重新激勵起來,重新燃起生命的熱望,否則,一次談話是不管用的。一個孩子不斷地犯錯誤,不斷地沖突,他的內心有把火,那是自我價值在燃燒著。還可以做,只不過方向不對,需要調整,校正過來就可以了;啥也不想做的孩子,就像爐子里的火,已經滅了!你需要重新燃起他的自我價值,他現在的狀態(tài)是長時間輸入的錯誤信息的結果,現在只有家長用更長一點的時間輸入正確信息,無條件愛孩子承認他的價值,才可以傳達進去。

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NO


“廚具很危險,不能玩!”“陽臺很高,絕對不能爬!”“看電視不能離電視機那么近,很傷眼睛!”……這些No對寶爸寶媽來說一定不陌生,你有沒有想過你對孩子說了多少次No,你說的孩子都聽明白了嗎?

心慌說No,適得其反

商場里,媽媽看中了一雙漂亮的童鞋,想著給小娜試試看。但是一轉眼,小娜就像只猴子一樣爬到了鞋架上,正興奮地搖晃著雙腿對著媽媽招手。媽媽大喊:“不許爬,快下來!”小娜吃了一驚,身子失去平衡栽了下來,幸好眼疾手快的售貨員接住了小娜,媽媽再也忍不住了,沖上去對著小娜的屁股就是兩下,小娜哇哇大哭起來。媽媽氣憤地叫道:“不許哭!”小娜反而哭得更兇,周圍漸漸有人圍觀,最后媽媽只好抱著小娜狼狽回家。

小娜媽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安全,但是心太急了。如果不能試著先去理解孩子的內在,我們所付出的愛就會變得粗暴,教育的結果也常常無效。小娜的“愉快體驗”被打斷,掉下來后的恐懼心情也沒有得到媽媽的安撫,甚至不能徹底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樣狀態(tài)里的孩子,小小的腦袋瓜里會產生混亂:啊,這世界太危險啦,我這樣是不行的,哭是不對的,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在探索世界的時候,如果一直接收著父母傳遞出來的焦慮不安的信號,她可能會變得回避風險,害怕犯錯,甚至隱瞞錯誤。

可以這樣做,先保證孩子的安全,走過去抱住她,問問她爬上來是因為什么。如果孩子尚沒有很好的表達能力,可以猜測幾種可能的答案,讓孩子選擇。當孩子意識到你懂她后,你就可以試著去影響她了,記得清晰你自己說No的初衷:“媽媽知道你喜歡爬上架子,很好玩,不過,你看這架子有點松,不安全,下次想爬的時候,先問問媽媽好嗎?”爬架子本身并沒有對錯,每個孩子都在學習如何和世界相處,而你就是他的第一位老師。

該說No時,溫柔堅持

小寶很喜歡吃糖,每次都纏著爺爺說:“我要再吃顆糖!”爺爺總是說:“吃糖蛀牙很不好,你這個小孩子怎么就不懂事呢?”然而爺爺常耐不住小寶的撒嬌和淚水,最后還是妥協了。爸爸媽媽總是說爺爺這樣不好,但是平時都是爺爺在帶小寶,爸媽也沒有辦法。

小寶吃糖的行為傷害到了牙齒,屬于需要被干預的行為,全家要試著達成一致。這里對于爺爺不要責備,要理解老人對于孫子的喜愛,同時和爺爺一起尋找方法,做到在面對小寶的軟磨硬泡時,可以溫和堅持,爸媽平時也可通過故事等方式來影響小寶,重點在于建立良好地護齒習慣。

說No前,先尊重孩子的感受

明明發(fā)現表弟在玩自己的玩具小汽車,他有點不高興地搶了回來,還嘟囔著:“你怎么隨便拿我的東西?!卑职钟X得明明太小氣了,于是邊責備他,邊拿起另外一輛小汽車遞給小表弟,明明爆發(fā)了:“爸爸,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爸爸瞬間覺得腦袋變大了,怎么解釋呢?

孩子在一件事中沒有獲益,那么他自然而然地就會不喜歡這件事。如果明明沒有因為表弟的到來失去對自己物品的掌控權,并且可以體會到小主人的樂趣的話,他會變得更容易合作。建議大人應盡量尊重孩子的感受,并促進孩子們做一些共同參與的游戲,結束后可以再次強化孩子的美好體驗。

說No要掌握正確方法

麗麗的玩具總是會出現在家里的各個角落,媽媽說了多次也沒有用,只好在她睡著后一件一件地收拾起來,媽媽自我安慰說:“至少麗麗現在吃飯的時候不亂丟骨頭了,總要一步步來嘛?!?/p>

一步步來是對的,多個行為同時塑造往往會事倍功半。媽媽說了多次沒有用,那么就要換種方法了,要正式面對孩子,而不是在廚房里喊著客廳里的孩子收拾東西。介紹一下“希望之手”溝通法,家長可以試試看:

大拇指“聯系”:親愛的,過來談一下。

食指“希望”:我希望你把東西用完后收好。

中指“利益”:這樣在需要時你更容易找到你的東西,我也會更高興。

食指“自信”:我知道你可以做到,因為你已經做過好幾回了。

小手指“協議”:我們該怎么約定?你要我在你忘記時候如何提醒你?

閨蜜小結

對孩子說No,是每個家長都要修煉的功課。說No,不是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孩子,那無異于用愛謀殺一個生命的活力;說No,不含對世界和孩子的敵意,充滿信賴地等待我們的小小蝸牛慢慢長大,他知道你在陪他長大。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輕松做個“懶”媽媽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輕松做個“懶”媽媽

一位三十歲兩個孩子母親的育兒心得

獨立的寶寶,無嬌慣待遇

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規(guī)律,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關鍵。孩子吃飯,睡覺是兩大難題。國內不少孩子常要家長陪伴玩耍才肯吃飯,甚至是孩子在前面跑,大人捧著飯碗在后面追;睡覺的時候也不肯一個人睡,必須得大人哄著。如此“三陪”,家長當然非常辛苦了。

在新西蘭,嬰兒出生后,便有非常專業(yè)的育兒醫(yī)生上門,指導產婦如何養(yǎng)育孩子。他們會教導年輕的父母,要盡可能少抱嬰兒,在保證嬰兒吃飽,喝足,清潔干凈,沒有生病的前提下,即便嬰兒大聲啼哭,也不要立即抱起或進行安撫。這樣,一來有助于鍛煉嬰兒肺部的呼吸張力,二來也可間接培養(yǎng)孩子不過分依賴大人的習慣,避免孩子形成嬌慣心理。而國內家長的行為卻可能恰恰相反?;蛟S是家長過于關注獨生子女,尤其是祖父母們,只要孩子一哭就感到于心不忍,常常呵護備至地整天攬在懷里,以致形成孩子的過強依賴性。

我的兩個孩子卻不然,他們睡覺從來不需要大人陪,而且非常有規(guī)律的。每天早上6點左右起床,上午和下午都會睡1~2小時,晚上7點半就睡覺,通常是一覺睡到天亮。睡覺時,我通常會給孩子一些小玩具,然后告訴他是時候睡覺了,便熄燈,關上房門,讓兒子自己呆在床上(當然床周早已做好足夠的安全措施)。有時候兒子會哭鬧,從床上爬下了,怕打房門大聲哭叫,但很快就會發(fā)現大人并不理睬他,于是就會乖乖的爬回床上,抱著枕頭睡了。

提供動手機會,給孩子自信

在新西蘭,育兒醫(yī)生會教給你多給孩子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尤其是牛肉,甚至建議家長給還沒有長牙的孩子小塊熟牛肉,讓他含在嘴里吮吸肉汁。在我小兒子一歲的時候,我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自己吃飯的習慣,給他幼兒專用的餐椅,讓他和我們一塊在餐桌上吃飯。剛開始他用手抓著吃,常常會弄的滿臉滿身的飯菜,但我們沒有責備他,而是鼓勵他,表揚他,在吃飯的時候我們不允許他邊吃飯邊看電視,兒子漸漸學會了自己用勺子吃飯,而且吃飯前還會主動跑去把電視機關掉?,F在,我的小兒子一頓能吃兩小碗飯,而且一天三餐的時間很有規(guī)律,平常極少吃零食,我們也不給他們買零食飲料,因為很多飲料中添加的香料,色素,防腐劑等化學物質,對成長中的孩子身體不利。在玩樂方面,國外的教育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自律性。比如,在畫畫方面,鼓勵孩子任意發(fā)揮想象力,就算弄得臟兮兮也沒有關系,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不過每次玩樂結束,我們都會要求孩子自己將玩具等收拾好。不像現在有的家長不讓孩子碰這碰那的,擔心孩子弄臟衣服,這樣反倒束縛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除了后天家長的悉心教導外,也離不開先天的因素,尤其在孕期,孕婦的心情也會影響胎兒的情緒。通常在孕期保持愉快輕松的心情,嬰兒出生后情緒也會比較安穩(wěn),性情相對好,容易對其進行教育和開導。所以準媽媽在孕期要很注重適當運動,聽音樂,盡量吃好睡好。家長還應該注重孩子體制的鍛煉,鍛煉他們的耐寒能力,通常不要給小孩子穿太多的衣服,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是一樣。

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他們的自立,自信,自強的性格,這就是我們得心應手養(yǎng)育兩個兒子輕松做“懶”媽媽的秘訣。

這是一篇很好的培養(yǎng)孩子良好心理素質的經驗介紹。

魯迅先生曾尖銳地指出:“因為將來的命運,早在現在決定,故父母的缺點,便是子孫滅亡的伏線,生命的危機?!?/p>

深山出駿馬,寒門有良才。

對孩子過分呵護,“三陪”,顯然與上述教育思想背道而馳,造成孩子的依賴和低能。父母從小培養(yǎng)孩子獨立處事的能力,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而造成孩子的依賴性,是對孩子最大的害。

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要從小開始,等到已經形成依賴再去改變,則為時已晚。只要孩子力所能及,大人就不要代勞,跌倒了自己能爬起來,就不要去抱,但這并非不理不睬冷酷對待,而是鼓勵他自己站起來。

獨立,勇敢與動手能力,比考100分更能使孩子成功!

對孩子說不可以后的反思


我家牛牛已經六個半月大了,開始喜歡自己抓著抓那玩?zhèn)€沒完沒了,只要是她感興趣的,她都想用手去抓抓看,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孩子的好奇心吧!一開始我也沒控制她,只要她想抓的,我都讓她去摸摸,因為她還小,也拿不到什么,可是,半個月不到,我就再也不敢讓她隨意地去抓東西了。就拿今天來說吧,天氣比較冷,我充了電熱水袋暖手,牛牛見了一定要玩,我就給她摸摸,也不知怎的,她無意間發(fā)現了插電的接口,一直要轉開蓋子來玩這個。她爺爺見了告訴她這里有電,不可以玩,馬上把蓋子蓋住了,可是她好像著了迷似地,一個勁的就是抓著蓋子不放,無論你說什么,她就是要玩這個,兩個人一個開,一個關,過了好久都不見牛牛停手,只聽得她爺爺說了一句:“這孩子,脾氣扭?!?/p>

這一幕,讓想到了現在的孩子,當家長或者老師一個勁地控制孩子們的游戲,并很嚴肅地告訴他,這個,你這么做;那個你也不可以……時,我們是否想過孩子們的感受,他們到底是否明白這個為什么不可以么?我想沒有。因此我們也一直會看到這樣的場面,你越是說不,孩子越是要偷著玩,家長的火氣就油然而生,一發(fā)不可收拾……

我們一直用著我們成人的思維模式來設想孩子的思維,來規(guī)定他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可是我們有真正想過孩子們要的是是什么嗎?也許很多事情真的要他們自己去嘗試了之后才明白為什么這個不可以。我想,讓我們試著對我們的孩子說,這個可以,那個也可以,但是在你可以做了之后,你必須和我說說你的感受,這樣,我想我們的孩子也許會和我們走得更近一些!

輕松度過孩子的賭氣階段


在2歲的時候,孩子就慢慢地顯露出自己的棱角了。他們不再那么乖,那么聽話,而是會毫無緣由地在地上打滾或是大吵大鬧。嘗試著使他們鎮(zhèn)靜下來,卻只會惹來小淘氣們更大的脾氣。作為父母,有時也只能聽之任之。如果這樣的鬧劇發(fā)生在公共場合,比如大街上或是超市里,那么做父母的就只能蹲在孩子身邊想辦法了。

《隨他去》、《可憐的孩子》、《還有一招》里面就刊登了很多關于這樣的鬧劇上演時周圍旁觀者的評論。

昨天,孩子的嘴里還滿是甜蜜的“爸爸”、“媽媽”,怎么現在就變成“我不要”了呢?難道什么事情做錯了嗎?同樣是面對著爸爸媽媽那滿是親切笑容的臉,嘴里吐出來的字怎么就變成“不!”、“我不要!”,或者干脆是憤怒的叫嚷了呢?

孩子的安慰階段對于父母是非常辛苦的,對孩子也同樣充滿著痛苦。其實,這時孩子的叫嚷并不是不服從父母的表現。從2歲到4歲的這個困難階段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階段之一,有時人們更傾向于將這一階段稱為“獨立階段”,這里的獨立并不意味著反抗,而是與周圍劃分界限,使自己脫離出來并逐漸變得獨立。這種意志會促使他們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自己,孩子會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自己的需求與愿望區(qū)別于其他任何人。(在青春期,孩子還會經歷第二個、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賭氣階段,經過這個階段以后,孩子們不僅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同時還擁有著獨立的個性)。

其實,這時孩子的狂躁癥并不是針對父母,它是一種自我欠缺狀態(tài)下的不知所措的驚慌表現。因為在孩子看來,眼前的世界非?;靵y,而孩子內心中對于自己可以獨立走路和說話這樣的事實有著無比的自豪感,以至于產生過大的自我意識和冒險精神。他們會覺得自己猶如一個小小的上帝,無所不能。比如就像此時此刻,生命本身似乎就是一個能夠被自我意識所支配的商店。然而現在,這種萬能的幻想卻被殘酷的現實破滅了,最痛苦的是:是被自己的父母所破滅!在這個時期之前,孩子還能夠與父母和諧地相處,但突然間,父母被孩子認為是“邪惡”的象征,因為他們總是無緣無故地阻止自己做喜歡的事情。孩子們正高高興興地在浴室里擺弄著浴液、洗發(fā)香波之類的瓶瓶罐罐,可是還沒等他們完成自己的作品,父母卻出其不意地闖了進來,打算教訓他們。軟弱與絕望的感覺立即象火山一樣爆發(fā)出來,內心的恐懼在此時更加劇了他們絕望無助與憤怒的程度。

這種伴隨著沖突、攻擊性的自我意識階段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經歷了這個階段后,他們懂得了:

其他人的需求與愿望和自己不同。

因此需要妥協與退讓,但這并沒有任何危害,無論如何,我還是可以堅持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全能的,正因為如此,人們才能夠互相賴以生存。

矛盾會導致緊張與對立,但我可以承受這種緊張與對立,而并非一定要找個途徑來發(fā)泄(例如通過大吃一頓,叫喊或是發(fā)怒)。

即便是在我大喊大叫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是愛我的。

一切過去以后,我和父母之間還是那么深地愛著對方,或許愛得更深。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也可以變得很乖。

因為孩子在安慰階段將變得獨立并能夠自己積累經驗和教訓,因此壓抑孩子在安慰階段的自我意志,或者是通過限制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達到懲罰的目的,都是毫無意義的。孩子的軟弱與驚慌失措,沒有必要被刻意強調,因為即使是通過教育,安慰階段對于孩子成長來說也是不可避免的。明白了這一點,對于父母和孩子來說都容易過得多了。

如果自己的孩子已經度過了這樣一個安慰階段,你就會對那些在對自己孩子大吼大叫的人投以同情的目光。在大街上,一對年輕的夫婦剛好在與調皮的孩子做斗爭,如果此時你投去一個會意的目光,也一定會得到一個善意的微笑作為回報的。

家園共育《瑞典的孩子可以很輕松地說性》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這樣做可以輕松改掉孩子的缺點 家長們必須明白,你的眼睛如果盯在孩子的缺點上,你下個世紀也無法改變他。我們必須讓孩子自己找到自我價值。孩子對外界毫無興趣的原因——自我價值極低。自我價值能讓孩子感覺“我很好,我是有價值的……”這種感覺...
    2021-03-01 閱讀全文
  • 王老先生有塊地反思性說課 《王老先生有塊地》反思性說課 本來想達到這樣的目標:1.學唱歌曲,能自信、大膽的演唱歌曲。2.對改編歌詞有興趣。于是我根據新綱要中,對音樂活動的要求(教師應該提供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2020-01-20 閱讀全文
  • 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NO “廚具很危險,不能玩!”“陽臺很高,絕對不能爬!”“看電視不能離電視機那么近,很傷眼睛!”……這些No對寶爸寶媽來說一定不陌生,你有沒有想過你對孩子說了多少次No,你說的孩子都聽明白了嗎? 心慌說No...
    2021-01-18 閱讀全文
  •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輕松做個“懶”媽媽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輕松做個“懶”媽媽 一位三十歲兩個孩子母親的育兒心得 獨立的寶寶,無嬌慣待遇 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規(guī)律,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關鍵。孩子吃飯,睡覺是兩大難題。國內不少...
    2020-11-18 閱讀全文
  • 對孩子說不可以后的反思 我家牛牛已經六個半月大了,開始喜歡自己抓著抓那玩?zhèn)€沒完沒了,只要是她感興趣的,她都想用手去抓抓看,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孩子的好奇心吧!一開始我也沒控制她,只要她想抓的,我都讓她去摸摸,因為她還小,也拿不到...
    2020-08-18 閱讀全文

家長們必須明白,你的眼睛如果盯在孩子的缺點上,你下個世紀也無法改變他。我們必須讓孩子自己找到自我價值。孩子對外界毫無興趣的原因——自我價值極低。自我價值能讓孩子感覺“我很好,我是有價值的……”這種感覺...

2021-03-01 閱讀全文

《王老先生有塊地》反思性說課 本來想達到這樣的目標:1.學唱歌曲,能自信、大膽的演唱歌曲。2.對改編歌詞有興趣。于是我根據新綱要中,對音樂活動的要求(教師應該提供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2020-01-20 閱讀全文

“廚具很危險,不能玩!”“陽臺很高,絕對不能爬!”“看電視不能離電視機那么近,很傷眼睛!”……這些No對寶爸寶媽來說一定不陌生,你有沒有想過你對孩子說了多少次No,你說的孩子都聽明白了嗎? 心慌說No...

2021-01-18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輕松做個“懶”媽媽 一位三十歲兩個孩子母親的育兒心得 獨立的寶寶,無嬌慣待遇 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規(guī)律,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關鍵。孩子吃飯,睡覺是兩大難題。國內不少...

2020-11-18 閱讀全文

我家牛牛已經六個半月大了,開始喜歡自己抓著抓那玩?zhèn)€沒完沒了,只要是她感興趣的,她都想用手去抓抓看,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孩子的好奇心吧!一開始我也沒控制她,只要她想抓的,我都讓她去摸摸,因為她還小,也拿不到...

2020-08-1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