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請遠離這8件傷害孩子心靈的小事

發(fā)布時間:2021-08-23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的教育向來不是幼兒園單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長的配合與幫助。家長要對教師多些理解、多些幫助,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個家長與教師的責任與使命!那么,家園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課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請遠離這8件傷害孩子心靈的小事”,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孩子健康成長是每個家長最大的心愿,但很有可能在不經(jīng)意之間我們就曾經(jīng)傷害過孩子的心靈,如果想給孩子更好的成長,請一定要遠離以下這8件小事兒。1、爸爸媽媽吵架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余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diào)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兇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父母以為孩子還小,夫妻間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對小孩子是無所謂的。其實,孩子們那一雙雙亮晶晶的大眼睛,早已把父母在他們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記錄下來了。 有些家庭,夫妻間爭吵不休,滿嘴粗話,甚至動手動腳,家庭氣氛經(jīng)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壓力;有些父母,長期感情不合,在家里寡言少語,在這種氣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壓抑,時間久了勢必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會使孩子變得冷漠、孤獨、執(zhí)拗、粗野,成為心理方面的畸形兒。因此,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是每一位有愛心的年輕父母應該謹記的。2、父母撒謊,失信于孩子 家長說話不算數(shù),多是因為學習而起,一些父母圍繞學習口頭承諾某些條件,但當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卻在兌現(xiàn)時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說:趕緊寫作業(yè),寫完作業(yè)看電視,可是孩子寫完作業(yè),家長又會留一些學習任務,讓孩子繼續(xù)學習;有的家長答應孩子只要考試成績達到前幾名,就有什么獎勵,孩子真的考好了,卻得不到應有的獎勵。孩子最討厭父母輕易承諾又不能兌現(xiàn),言而無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時失威信,家長說話不算數(shù),不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樣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甚至還影響孩子的自身形象。它會讓未形成守信觀念的孩子覺得,一個人說話可以不負責任,答應別人的事情也可以不辦,這樣,孩子就很容易養(yǎng)成“輕率”“無信用”的壞習慣,成人后,這種"失信"的習慣會讓自己損失很多朋友和機會。 做個說話算數(shù)的家長就要不輕易許諾,不隨便許愿;不要為了達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隨便地答應孩子的要求;當孩子提出要求時,要認真想一想,這種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兌現(xiàn),如果是合理的、可兌現(xiàn)的,就要認真地承諾、必須兌現(xiàn)。3、對孩子發(fā)脾氣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對孩子發(fā)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么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1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么,就干什么;2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3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干的事;4學著你的樣子,也發(fā)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fā)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么發(fā)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fā)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fā)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fā)了火,發(fā)完脾氣后,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么,該怎么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發(fā)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fā)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fā)脾氣后的內(nèi)疚,就放松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4、敷衍孩子提的問題 好奇是人類的天性,特別是在童年時期,好奇心特別重。但是不少爸媽對孩子的問題不加重視,沒當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老師。 有的父母嫌孩子煩,三言兩語打發(fā)孩子,孩子也許還很小,但他也能感覺到爸媽的態(tài)度,父母的冷淡會讓孩子以為自己不應該問問題,或者不應該問這一類問題,讓他對自己能力失去了信心。 爸媽的敷衍還會讓孩子漸漸失去提問的熱情,也會漸漸失去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知半解,信口作答,孩子對爸媽的話總是深信不已,你給他錯誤的答案,孩子會當成是真理而記住,錯誤的觀念一進入腦海,再要改回來就難了。 以沒有時間作借口不回答孩子問題,這只是一個借口,不應該成為理由。如果爸媽在當時沒有時間回答孩子,也應該首先肯定孩子的提問,然后向?qū)殞氄f明自己現(xiàn)在確實沒有空,并向?qū)殞毘兄Z在某個專門的時間來回答寶寶的提問。 好問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現(xiàn),一般說,好問的孩子勤于思考,愛動手,求知欲強,父母應該對孩子的提問給予及時的肯定,讓孩子感到提問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經(jīng)常為提出問題而自豪。這對孩子的思維發(fā)展有很好的作用。5、忽視孩子的優(yōu)點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是,在我們的眼里,自己的孩子總是不如別人的孩子好。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這源自于父母們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但是,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孩子也是一樣。父母由于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眼中看到的似乎總是孩子的缺點,而忽視了他們的優(yōu)點。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經(jīng)常會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甚至把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夸張,本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其實卻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會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和優(yōu)點,雖然孩子的天資有別,學習事物有快有慢,學習成績也有高有低,但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不能只取決于一個方面。 作為家長,不能只憑長相、成績等某個方面就認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沒有出息,而是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優(yōu)秀的,要把贊美留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你的贊美聲中繼續(xù)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6、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博取別人的贊嘆有的家長,簡直把孩子說成“豆腐渣”。 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干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7、不歡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長大了,也希望擁有幾個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相信媽媽們應該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際關系好。但是有些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禮貌,或太精于算計,或會欺負人,愛撒謊等缺點而不喜歡。 然而對孩子來說,隨著身心的逐漸發(fā)展,希望家長以“大人”身份對待他們,尊重孩子在選擇朋友時所擁有的獨自意見。如果父母們老是管教與間斷或不間斷表達對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歡,勢必會引起孩子們的反感,從而使雙方的隔閡逐漸增大。 父母應當尊重孩子對好朋友的選擇。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進行角色換位思考,尊重維護孩子的選擇。父母要承認與孩子之間選擇朋友時的差異,并尊重這種差異。有時候給孩子足夠的面子,孩子也將會給父母足夠的面子。 孩子能與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際關系中一種最基本的關系,要尊重孩子根據(jù)雙方意愿和喜好進行自由選擇。8、偏心,對孩子不能給予同樣的愛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對兒女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面對只能救一個的艱難抉擇母親忍痛選擇了兒子方達,很幸運女兒方燈后來也在這次災難中活了下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為養(yǎng)女。但女兒卻因為怨恨母親偏心,怨恨說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經(jīng)歷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頭都不愿回家認親,和家人足足分離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讓某些孩子從小就成長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對父母的孩子,零用錢、衣服、出游……待遇卻不一樣,這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陰影。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偏心會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引發(fā)兒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現(xiàn)行為問題,即使他們長大后離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響依然存在。 而且,無論是受到偏愛的孩子,還是被冷落的孩子,還是旁觀的孩子,只要覺察到媽媽的偏心,都會受到損害。被冷落的孩子會對媽媽或者受寵的孩子怨恨,受寵的孩子則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惡。最大的心愿,但是很有可能在不經(jīng)意之間我們就曾經(jīng)傷害過孩子的心靈,如果想給孩子更好的成長,請一定要遠離以下這8件小事兒。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心得:請不要傷害孩子


午睡過后,郝老師帶著華華的媽媽來找華華??吹饺A華的媽媽,我也只是以為家長有事想早點把孩子接走。因為這幾天班主任楊老師有事請假,我臨時代班,因此對這個班的孩子的家庭情況不是很清楚??扇A華媽媽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孩子,叫媽媽,你還認識媽媽嗎?”我心里犯起了嘀咕,天底下哪有孩子不認識媽媽的?郝老師向我解釋,華華的爸爸媽媽離了婚,他媽媽半年多沒見到孩子了。喔,原來是這樣。再看華華,從他的表情上看不出是高興還是不高興,但當媽媽提出要和他單獨呆一會兒時,他還是很聽話的跟媽媽走了,我想華華心里還是愛媽媽的。

不料,下午放學后,華華的奶奶黑著臉來幼兒園理論,嘴里一直嚷著:“誰讓那個女人來看孩子了?俺的孩子憑什么讓她來看?”我心里一緊,華華的奶奶怎能當著華華的面用‘那個女人’來形容他的媽媽呢?縱使她有千錯萬錯,她也是孩子的親生母親,跟孩子之間有割不斷的血緣關系;孩子雖然因為大人之間的恩怨不能跟媽媽生活在一起,但媽媽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任誰也取代不了的。

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紛紛勸華華的奶奶,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那樣評價他媽媽,這樣對孩子影響不好。但華華的奶奶非但不聽勸,接下來的行為更是讓我目瞪口呆。也許心里的怨氣沒有發(fā)泄出來,她把矛頭指向了華華,一邊用手指狠勁的戳著華華的額頭,一邊說:“我讓你跟那個女人走,看我回家不打死你?!倍慌缘娜A華早已淚流滿面。他稚嫩的思想里可能還弄不明白,為什么見媽媽就那么罪不可赦。

看到華華的樣子,我感到自己的心被揪得生疼生疼的。在孩子成長的生命里缺少了媽媽的陪伴,這已經(jīng)夠可憐的了,而現(xiàn)在,他的奶奶又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媽媽在他的生命里永久缺席。你試著問過孩子的感受嗎?你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在想什么嗎?沒有,你只是恣意釋放自己的感情,我不樂意了,我就永遠不讓你見孩子。但是,孩子終歸有長大的那一天,當他的思想日趨成熟時,他還會贊同你今天的想法嗎?他還會對你今天的做法逆來順受嗎?我想,多年以后,誰也不想看到一個內(nèi)心充滿怨恨的孩子。

但愿我們的勸告能讓華華的奶奶有所悔悟,換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讓寶寶遠離電視的傷害


生活中,很多家長明知幼兒粘迷電視十分有害,但苦于在日常的教育實踐中無良策應對,顯得極為被動和苦惱。幼兒健康成長的現(xiàn)狀和家長的呼聲表明,遠離電視,還寶寶健康成長環(huán)境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了,更需要付諸實踐。

專家認為,“讓幼兒遠離電視,做一個健康寶寶”,可以在以下方面著手:

1.家長以身作則,遠離電視,給幼兒一個好的成長環(huán)境。要想讓孩子遠離電視,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平時少看電視,甚至不看電視,讓孩子習慣家長也不看電視的家庭環(huán)境,這樣,不給孩子任何看電視的借口或條件。

2.轉(zhuǎn)移寶寶注意力,讓電視慢慢從孩子的視野中變淡。每天到寶寶習慣看電視的時段時,家長要善于以漫不經(jīng)心的行為轉(zhuǎn)移幼兒的視野,可以以帶外散步,或者和幼兒聊天的形式,轉(zhuǎn)移幼兒的關注焦點。長此以往,對幼兒遠離電視有一定幫助。

3.以幼兒書籍、益智玩具或其它事物來淡幼兒的“電視癮”。在日常教育中,家長要善于經(jīng)常引導孩子多看看健康有益的書籍,比如西游記等傳統(tǒng)故事類的漫畫圖書,培養(yǎng)與提高幼兒的其他興趣點,以此淡化孩子的“電視癮”。實踐表明,幼兒之所以對電視如此癡迷,緣于其對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而健康類的圖書和益智玩具也轉(zhuǎn)移幼兒興趣點、開心幼兒潛能、滿足幼兒好奇心的良好選擇。

4.善用小技巧,讓寶寶慢慢與電視保持距離。好育園論壇上一些熱心家長建議,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善用一些小技巧,如善意地“提醒”幼兒,電視也需要睡覺,需要休息,或者告訴幼兒,今天電視去親戚家了,明天才能回來,之如此類的小技巧,會讓可愛的小寶寶慢慢與電視保持距離。

教會這六招,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這兩天《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的文章在網(wǎng)上瘋傳。中關村二小的一位家長講述了兒子遭受欺凌的經(jīng)歷。十歲的兒子被同學用廁紙垃圾框倒了一身,并因此患上抑郁癥,懼怕上學。

家長去學校討說法,學校卻想息事寧人,認為這只是一個過分的玩笑。

01、每個成人都曾是孩子,可是我們很快就忘了,童年其實是一段艱辛的時光。

不說那些莫名意外,不說原生家庭之痛和令人發(fā)指的欺凌個案,先看下面的數(shù)據(jù):

2015年,一份調(diào)查研究顯示,中國有57.95%的被訪者表示曾遭受或正遭受欺凌。

2011年,一份調(diào)查研究顯示,美國50%高中學生承認在過去的一年里欺負過別人,47%的學生在過去一年里被以非常令人難過的方式欺凌。

2015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顯示,近九成學生曾遭遇校園欺凌,形式包括集體孤立、無視、說人壞話等。

另外,從2007年小學四年級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級的6年間,只有13%的學生表示從未遭受校園欺凌,從未欺負過他人的學生也只占12.7%。

那些如今看來意氣風發(fā)、集完全寵愛與一身的名人或明星也不例外。

克林頓、湯姆克魯斯、《哈利·波特》的主演之一艾瑪·沃特森、金星……這樣的名單可以列很長很長。他們都曾遭受過欺凌,并對此記憶猶新。

毫不夸張的說,每個成人都有一段艱辛的童年或少年時光,包括那些欺凌別人者。

據(jù)研究,霸凌的孩子往往有一個家暴的家庭。而受過欺凌的孩子,也容易反過來成為霸凌者。

02、成人世界還有一個溫情脈脈的文明外衣,未成年的世界則是一個赤裸裸的叢林。

弱肉強食是一條基本法則。在這樣的世界,哪些孩子容易被欺凌呢?

“與眾不同”者

比如身材瘦弱、肥胖甚至殘疾;男生過于秀美陰柔;插班生,初來乍到;成績太好或太差……。

總之,在群體中容易突顯出來。童年時代的湯姆克魯斯身材瘦弱,并經(jīng)常搬家換學校。他說,每到一所新學校,無異于要面對一場新的戰(zhàn)爭。

性格膽小懦弱者

性格孤僻,獨來獨往者

膽小的人不一定沒朋友,而孤僻者往往“落單”。韓國影星Rain成名后自曝,上學時因為孤僻飽受同學欺負。

家境貧寒或特殊者

比如家人中有精神疾病,父母離異等。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初中時,則是因家境貧寒,被同學嘲笑衣著品味差。

欺軟怕硬、恃強凌弱是人的天性,孩子的世界表現(xiàn)得尤為直接。因此,以上人群容易成為欺凌的目標。

03、孩子受到欺負,指望學校和制度保護?有點扯淡。

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的制度比較健全,可是仍然擋不住大量的欺凌事件。

中關村二小事件一出,教育者對被欺凌者心理健康的淡漠,令人發(fā)指。

韓國有一部講述少年欺凌的電影《優(yōu)雅的謊言》,同學的孤立與排擠,讓溫和善良的少女天智選擇了自殺,而學校對此毫無察覺。

再說,學校和家長的一時保護,并不能讓孩子在他的世界中真正贏得尊重和歸屬。

因此,唯有孩子自己才能真正保護自己!

04、要想遠離欺凌,孩子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1.強身健體,至少有一技傍身。

至少,別讓人覺得“看樣就好欺負”。爸爸們陪孩子踢踢足球,打打籃球,一方面強身健體,另一方面也是讓孩子克服對肢體沖撞的恐懼。

2.克服內(nèi)心恐懼,變得強大自信。

有些孩子身材高大,為什么仍擺脫不了被欺凌?因為膽小懦弱,害怕沖突,恐懼寫在臉上。那些熊孩子見你越怕越想欺負你,找軟柿子捏是人的天性。

因此,告訴孩子,任何時候都要昂首挺胸,而非臊眉耷眼。諸葛亮的“空城計”在很多地方都好使。

3.培養(yǎng)幾個興趣。

從中發(fā)掘孩子的閃光點,增強自信。

4.交幾個朋友。

三三兩兩的孩子在一起,別人不敢輕易欺負。所以,別讓孩子落單,讓他嘗試與性格開朗、人緣好且家教好的孩子做朋友。

你可能會說,人緣好且家教好的孩子不一定樂意呀。這時興趣就用上了,有了共同的興趣,如果你孩子在這個興趣上比較出色更好,他們就容易玩在一起。況且,家教好的孩子,一般具有同情心,不會惡意拒絕或孤立他人。

5.巧妙反擊!

沒錯,很多人不提倡以暴制暴。但反擊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成人還有正當防衛(wèi)呢。

何謂巧妙反擊?首先,言語呵斥,力求呵退對方!

如果,對方繼續(xù)欺凌,瞅準機會,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全力反擊,力求一次把對方打怕?。ㄇ杏洠灰尯⒆訐魧Ψ揭?,注意分寸)

這點我很贊同金星的觀點。金星在學生時代也曾遭受欺凌。如今,作為三個孩子的媽媽,面對校園欺凌現(xiàn)象,她霸氣點評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如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斬草除根。”

6.全然接納孩子。

很多孩子遭受欺凌后不敢與家人提及,為什么?怕被父母說無用!父母不但不出面保護孩子,反而指責孩子的懦弱無能。這樣的孩子,只會越來越自卑,選擇默默忍受一切欺凌。

父母要全然接納孩子,給他足夠的安全感,他才能自信強大。萬一遭受欺凌,他也會告知你,而不是一個人膽怯無助地面對。

最后,用《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中的一句話結束:

“當看到等在校門口的兒子時,我還要盡力忍住淚水向他微笑,我是媽媽,我要為了我的孩子而戰(zhàn)斗,我要在他受到損害時不顧一切地站出來,我要告知他尋求公平的方向,我要拼盡全力讓陽光沖破霧霾照亮本該維護孩子的校園……”

我想,她說出了每一位母親的心聲。愿每一位孩子都能被善待!

毀了孩子一生的一件"小事"


父母可以教孩子每一句諾言,也可以教他們每一句謊言;可以教孩子做一個自私的人,也可以教他做一個善良無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暴力的種子,也可以在他心里撒上愛的種子。

人生會遇到許多岔路口,有的通往天堂,有的通向地獄.人的一生有多種可能,既有可能成為天使,也有可能成為魔鬼。

在存在著這些可能的岔路口,人們的選擇卻往往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引導他作出選擇的,也許是一個很小的事件,也許是生活中一個不起眼的細節(jié),也許是幾句不經(jīng)意的話,也許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卻印象深刻的行為.可是在這些小事件,小細節(jié),小行為和不經(jīng)意的話語影響下,站在岔路口的人走進了不同的人生路徑,從而也就有了不同的人生。

北京海淀區(qū)法院少年法庭庭長尚秀云共親手審批了629名未成年犯罪者。她發(fā)現(xiàn),“問題少年”往往是“問題父母”的產(chǎn)物,每7個編造謊言犯詐騙罪的少年中,有6個的家長不誠實;每14個偷拿他人財物犯盜竊罪的少年中,有13個的家長崇尚金錢、貪小便宜;每15個持械斗毆犯故意傷害罪的少年中,有12個的家長性格粗暴、愛與人爭斗、動輒打罵孩子。

那些“問題少年”,那些身陷囹圄的罪犯,許多人曾經(jīng)都有過這樣的岔路口,是發(fā)生在人生岔路口的一件小事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讀到了一份對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的調(diào)查報告。調(diào)查表明,這些罪犯從善到惡,從人到鬼決不是偶然的。他們的犯罪大都可以追溯到他們的童年,是不同的童年造成了杰出青年與死刑犯之分,更造成了健康青年與病態(tài)青年之分。他們中有30.5%曾是少年犯,61 .5%少年時犯有前科,幾乎人人都有過劣跡。

柏拉圖說:“人是習慣的奴隸?!庇娙说氯R敦說:“首先我們養(yǎng)出了習慣,隨后習慣養(yǎng)出了我們?!?/p>

當初播下什么樣的種子,今天就會收獲到什么樣的果實。是人的行為、習慣、品質(zhì)直至人格形成人的最終命運。

一位學者說:造就一個人,或者毀掉一個人,就看你是如何被教育的。

魔鬼和天使都在細節(jié)中。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父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

當孩子帶著一顆單純得透明的心來到這個世界時,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求知的渴望,他們對父母有著一種天然的完全的信任,父母說那是花鳥、樹木,他們就會認為那就是花鳥、樹木,父母說天是藍的、水是綠的,他們就會認為天是藍的、水是綠的。如果父母將黑的說成白的,將紅的說成綠的,他們也會毫不懷疑地認為那黑的是白的,那紅的是綠的。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父母說什么他們會信什么,在這個階段,對世界一無所知的孩子,他們對父母所給予的信息是反映式的,父母的生活態(tài)度和言行舉止,父母的心理和人格,就是孩子向這個社會學習的最好教材,就是孩子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的一面鏡子。

父母以人格育人格。品行不良的父母很容易培養(yǎng)出品行不良的孩子,心理扭曲的父母,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辨別美與丑的能力。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父母在孩子的幼年給孩子奠定什么樣的生命品質(zhì),將決定著這個孩子的一生是否過得美好和幸福。

人生沒有對錯,只有選擇。當您在面對孩子時,請別忘記了自己‘老師’的身份,別讓孩子因為您的影響而做錯了選擇。

開學在即,請讓孩子遠離“暴力作業(yè)”


有這么一個梗:在學校里,有兩個小男生打架,后來被老師知道了,為了懲罰他倆,老師讓這兩個小男孩罰寫自己的名字100遍。沒過一會,其中一個小男孩很快就寫完交給老師走了,而另一個小男孩則是寫了半天還沒寫完。最后沒寫完的小男孩實在忍不住了,大著膽子告訴老師:老師,這不公平,他的名字叫MT,而我的名字叫尼古拉斯·趙四。

看完這個段子,你能笑出來嗎?

此“暴力”非彼“暴力”,并不是指孩子在家長吼叫、打罵下完成自己的作業(yè)!

所謂的“暴力作業(yè)”是指重復性、機械性地抄寫或者背誦具有數(shù)量大、次數(shù)多、有時會帶有懲罰性質(zhì)的詞語、句子、古詩甚至是短文。

“暴力作業(yè)”常見于語文、英語學科,常見于中低年級的學生身上。

“抄寫生字新詞10遍”、“背誦古詩,至少五遍”、“訂正數(shù)學錯題五遍”、“抄寫公式十遍”...類似的作業(yè)對于小學生來說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

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學生們一般都是奉若圣旨,老師的話是絕對不敢不聽的。

而作業(yè)對于家長來說,作業(yè)可是事關孩子的學習成績,直接關乎著孩子以后升學乃至能否考上一個好大學的重要手段,家長怎么可能會不在意這件事呢!

現(xiàn)在的孩子們,可以說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著“暴力作業(yè)”,不光是來自學校,也有來自家庭的。有時候家長一生氣,也同樣會采取抄寫20遍句子、20遍古詩的手段來懲罰孩子。

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古怪爸比總結了一下,不外乎下面幾點原因:

一、源自于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從古自今,語文教學一直離不開聽說讀寫,學習語文哪有不抄不記不寫的?認為只有通過大量的抄寫背誦,才能夠?qū)W好語文。

二、老師們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一些老師們的眼里,學一個字或者一個詞,抄寫10遍會比抄寫5遍好,抄寫20遍肯定比抄寫10遍好,學習這個事情當然是練習越多越好了。

三、群體性教育的弊端。

每個學生自身的基礎不一樣,導致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吸收程度也不一樣,老師們也很難有針對性地對每一位學生布置不同程度的作業(yè),因此老師只能提高上限來進行一刀切統(tǒng)一布置,目的就是要讓部分學生最大程度地掌握學習知識。

最理想的情況是老師針對每一位同學或者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布置針對性的作業(yè)??墒鞘聦嵣线@很難做到,因為這樣做的工作量太大了。

四、老師們面對升學、職業(yè)考核等種種的壓力而產(chǎn)生的急功近利心態(tài)。

這年頭,“名師”一抓一大把,有了“名師”的稱號,老師自然會受到家長的追捧,學校自然就會重視起這些“名師”來。這些“名師”有著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我覺得不外乎就是加大加強機械性、重復性練習,增加學生們的作業(yè)量來提高學生們的成績。

我記得有位國家特級教師曾經(jīng)說過,以她從業(yè)多年的經(jīng)驗來看,孩子們寫生字生詞,每個字詞寫三遍效果最好。再多寫也是沒多大意義了!只可惜,這么簡短的一句話,一個簡單的觀念,家長老師們都沒放在心上,在這些家長眼里,永遠還是“10遍比5遍好,20遍比10遍好“。

作業(yè)和考試一樣,充其量就是檢測學生成績的一種手段,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檢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各個學科所掌握的程度。查缺補漏后再對各個學科的缺陷進行針對性的練習。

認清了作業(yè)的這一目的,我們就可以用一個理智的態(tài)度來看待作業(yè)了。

回到現(xiàn)實問題上來,如果我們家長自己的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應該怎么辦呢?

古怪爸比覺得首先家長們自己要對“暴力作業(yè)”有所認知,要意識到“暴力作業(yè)”的危害程度。

再就是,家長們自己絕不可以制造“暴力作業(yè)”。

那么,來自學校方面,老師方面的這種作業(yè),我們家長又該怎么辦呢?

交流!與老師適度地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騰出來的重復作業(yè)的時間完全可以讓孩子多讀一些好的課外書,這對孩子們的成長是多么重要啊。

我想作為一個老師,不會不理解這種想法的。

如果老師仍堅持己見,認為自己的一套幾十年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那作為家長你也不必反抗,畢竟弄壞了師生關系還是得不償失的。

怎么辦?

面對“暴力作業(yè)”實在不行家長自己親子上陣吧,模仿孩子的筆跡一點一點抄寫完成吧,此時不用家長更待何時?

當然,騰出來的時間,一定要讓孩子讀課外書或者做其他自己感興趣和有意義的事情,切不可因為家長代寫那些“暴力作業(yè)”而弄巧成拙,得不償失。

這六個詞語最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關鍵詞1:我早就說

小康開心地拿自己完成的拼圖展示給媽媽看,媽媽卻來了一句:“我早就說你可以拼好的嘛!上次沒拼好,一定是因為你不夠?qū)P??!?/p>

孩子犯錯的原因

“我早就說”可能出現(xiàn)在孩子展現(xiàn)能力時,當父母說出“我早就說你能做好,只是你之前不用心”時,會讓孩子體味到挫折感??倢⒑⒆右郧皼]做好的事拿出來做比較,有翻舊帳的意味,雖然仍然肯定其能力,卻也認為他其實早就能將事情做好,多少有點批評的味道。因此,這樣的說話方式確有不妥,孩子會認為自己做好了沒得到鼓勵,而沒做好的事情卻一再被提起。總之,和孩子說話時要懂得剎車,孩子做對了,給予鼓勵即可,切勿出現(xiàn)這樣翻舊帳的話語。

另外一種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況,就是父母多次告誡的事,孩子卻仍然一犯再犯,于是父母便會說“我早就說,不要這樣做”。其實,父母應該也能察覺到孩子是有意或無意地一再犯錯,如果認為孩子是無心的,那就告訴自己“他是不小心的”,便能稍微降下怒火,而在處理孩子所犯的錯誤時,則可以既認真又嚴肅地告訴孩子,為什么在多次提醒的情況下還犯下這個錯誤,讓他練習自己說出原因,以達到修正的功效。如果孩子是有意犯錯,則需要正視其行為背后的原因,是否因平日受到忽略而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或是身心發(fā)展上有障礙。

關鍵詞2:不行、不可以

每天從幼兒園回家之后,小宇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打開電視收看他最愛的卡通片,而媽媽每天回家后的第一句話就是“不可以看電視”,然后硬生生地將電視關掉。

首先說明原因

這種情境經(jīng)常在家中上演,許多大人主觀上認定不好的事,都會直接跟孩子說“不可以”,但是卻并未告訴孩子背后的原因。邱老師在此提醒各位父母,在說“不可以”前,應先清楚說明為什么“不可以”?;蛘咭粤奶斓姆绞揭龑Ш⒆酉嗷ビ懻摗⒐餐鉀Q,比如跟孩子通過協(xié)商的語氣來對話:“這個卡通片要演30分鐘,可是我們等一下就要吃飯了,該怎么辦?”

另外,不妨用正向的提醒來代替負面的禁止,比如以“我們要先吃飯”來代替“不準看電視”。如果總是一味禁止,反而在提醒孩子要記得看電視,進而讓孩子對被禁止的事更有興趣。

避免行為僵化

讓孩子了解背后的原因,還有另一個重點是避免其行為出現(xiàn)僵化。曾經(jīng)有一位媽媽特別擔心孩子的安全,所以要求孩子放學后都在公寓大門口等她,不能到其他人家中,當然也不能吃別人給的東西。媽媽一直要求孩子這么做,孩子也乖乖聽話。但是。有一天媽媽在回家途中遭遇車禍,直接被送到醫(yī)院,而孩子就這樣一直站在門口等,當鄰居表示關心時,他也不敢搭理。直到媽媽醒來后,才想到“我的孩子還在樓下等我”。由此可見,孩子不明白在樓下等媽媽的原因,媽媽也未曾與孩子談到其他應變措施,所以孩子只是傻傻地聽話等著,以避免被責罵,久而久之就成了僵化的行為模式。

關鍵詞3:等一下

每個星期二的晚上,媽媽回到家中做完家事,往往還得加班。而小娜總是會發(fā)現(xiàn)一些新鮮事想和媽媽分享,所以在一旁說個不停,媽媽卻總是對她說:“媽媽正在忙,你先等一下,好不好?”

采用反應式傾聽

在和孩子說過“等一下”之后,父母往往就沒有了下文,而且也不會留心自己說過這句話,但是孩子卻是滿心期待。不管“等一下再說”“等一下再買”,還是“等一下再跟你玩”,如果經(jīng)常使用而又沒有下文,那么這種前后不一致的說話方式就會讓孩子失去信任感。因此,在忙碌時不妨采用反應式傾聽,即先重復孩子的語意,然后表明自己在忙,比如:“看來你很喜歡這個玩具呢!可是媽媽正在忙,等一下再聽你說,好不好?”這樣的方式能讓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覺,他自然也會尊重媽媽有事情要處理的狀況。不過,在忙完后一定要記得去做剛剛允諾孩子的事情。

關鍵詞4:你看你

小華正在學習自己吃飯,每次吃飯總是將時間拖得很長。這一天,2歲的小華又用手拿著西瓜往嘴巴里塞,滴得衣服、桌面和地面上都是西瓜汁,于是媽媽忍不住大吼起來:“你看你!臟死了,吃得像豬一樣!”

重視正向語言

父母有權表達自己的情緒,但要特別留意自己的用字遣詞,很多時候可以稍微修正一下用法。就像上述情境中,父母只是無心發(fā)出去耐性的語氣詞,臉上也伴隨不滿的表情,而孩子也知道自己做了惹父母生氣的事。但是,如果父母沒有進一步解釋生氣的原因,就會讓孩子貶低自己。比如上面這個事例,就可以提醒孩子:“我們要用叉子吃西瓜,這樣更方便?!笔潞笳埡⒆訁f(xié)助擦拭桌面和地面,這樣既能讓孩子吃得開心,又可學習協(xié)助媽媽做家務。

培養(yǎng)自尊心

兩三歲的孩子正是自尊心開始萌芽的時候,而自尊來自正面經(jīng)驗的累積,切勿隨便批評和嘲諷。如果父母壓抑不住情緒,直接把情緒性話語扔向孩子,那么孩子只能感受到父母的憤怒和生氣,卻不知道錯在哪里,時間一久,就會貶低自我價值。因此,父母需要先安撫情緒和處理當時的事件,而不是先發(fā)泄個人的情緒。

此外,有時父母還會因為自己心煩,從而對孩子表現(xiàn)出不耐煩的樣子。請注意,不論自己不耐煩的原因是什么,只要把自己的情緒反映到孩子身上,就應誠實地告訴他原因,如果純粹因為自己心煩,甚至要主動向孩子道歉。

關鍵詞5:你一定要

當小雅正在玩玩具時,父母不時在一旁叮嚀:“等一下,你一定要自己收玩具。”

讓孩子擁有判斷力

當父母經(jīng)常說出“你一定要”或“你應該要”的話語時,不妨先省視自己為什么這么說。是單純的命令以獲得控制孩子的成就感,還是將自己的期待加諸于孩子身上?如果確實是上述2種心態(tài)之一,那么父母就要矯正自己的想法。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并非父母的附屬品??刂婆c責罵雖然可得到即時性的效果,卻會產(chǎn)生最大的后遺癥。把孩子當作即將長大的成人,讓他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做”才是長久之針,這比單純地命令他“一定要”更重要,以免孩子未來缺乏判斷力,只知道盲從或因為反對而反對。

避免缺乏信任感

父母因為擔心孩子玩完之后不懂得收拾玩具,便在事情還沒發(fā)生時就先行提醒,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命令的口氣容易讓孩子有不被信任的感覺,這便是犯了“預期失敗”的謬誤。學齡前的孩子常將物品擬人化,有時使用他們的語言會使親子互動溝通更有效。所以,改口問問問孩子:“玩完玩具要做什么?”,或以孩子的語氣說:“玩完玩具后,也要讓玩具回家哦!”用這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他們對收拾玩具這件事就很容易接受。

關鍵詞6:不要吵

媽媽好不容易忙里偷閑坐下來,看看自己最愛的電視劇,圓圓在一旁玩玩具,不僅在房子里跑來跑去,還不時發(fā)出碰撞的聲音,導致媽媽聽不清楚劇中的對白,于是便告訴圓圓:“不要吵!”

讓孩子有宣泄的渠道

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jīng)說過:“請你記住,孩子的名字永遠叫‘小孩’”。他們需要有時間、有空間去玩耍,而玩就是單純的玩,不是為了學習技巧而玩?!巴妗笔呛⒆拥奶炻?,爸爸媽媽一定要接納孩子需要玩的特性,而游戲時自然會發(fā)出聲音。再者來說,城市里的孩子往往比較缺乏活動空間,精力無法發(fā)泄,因此父母必須仔細思考,孩子是否真的缺乏游戲空間。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請為孩子規(guī)劃一段到戶外跑跳的時間,或者在家中安排安全合適的區(qū)域,既讓孩子充分發(fā)泄精力,又不必擔心被責罵。在已經(jīng)得到足夠的游戲時間和空間后,如果孩子仍然在家中大聲游戲而吵到其他人,父母就要明確地告訴他,可以玩游戲,但是不能妨礙到別人。如果孩子沒有消耗精力的渠道,卻又在正常發(fā)泄精力時一再被父母責罵,那只會摧毀他的自信心,因為他只是在單純的游戲,卻總是惹得父母不高興。

這五件事情會引起孩子的恐懼


對周圍事物的未知導致孩子產(chǎn)生恐懼感,這是很正常的。如果恐懼感太強,對孩子的成長和生活都造成影響,爸爸媽媽需要多加注意,一定要第一時間緩解孩子的恐懼。接下來跟大家說五件會讓孩子感覺到害怕的事情。

1、看醫(yī)生

很多孩子不喜歡看醫(yī)生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醫(yī)生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人,可是這個陌生人卻突然闖入了孩子的私人空間,孩子在看到他以后會覺得非常不舒服;第二,孩子有了一些經(jīng)驗之后,就會知道見到醫(yī)生可能就意味著要打針了,孩子知道自己受傷疼痛,所以不喜歡見醫(yī)生。

爸爸媽媽最好是能夠和孩子談談他的恐懼,先讓孩子鎮(zhèn)靜下來。如果爸爸媽媽情緒也很激動的話,孩子可能會更加不安。爸爸媽媽要跟孩子說明,醫(yī)生的辦公室是一個安全的地方。

基本上孩子的兒科醫(yī)生是非常有耐心和經(jīng)驗的,所以會想方設法安撫孩子。如果你的兒科醫(yī)生處理不好類似事件的話,最好是換一個醫(yī)生治療。

2、分別的感受

很多的孩子常年跟爸爸媽媽在一起,當孩子開始上學時,分離焦慮就開始出現(xiàn)了。

3、在黑暗中呆著

爸爸媽媽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是不是會把房間里的陰影看成怪物。黑暗意味著未知,會讓很多的人感覺到害怕。在孩子要打算睡覺之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她的衣柜,讓孩子知道并沒有怪物在房間里面。

如果有一個特定的物品在他的房間里產(chǎn)生可怕的陰影,最好是能夠把這個東西換個地方。在睡覺之前要關上窗戶,拉上窗簾,防止外面的燈光照進孩子的窗戶。車燈越過他的房間會讓孩子感覺到更可怕。

如果你睡到一半發(fā)現(xiàn)他來到了你的房間,這時候你不要氣餒。首先,把孩子帶回房間,讓他冷靜下來,好好跟他聊聊他害怕什么,同時要讓孩子明白他的黑暗的房間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另外,一定不要讓孩子看可怕的電視節(jié)目或新聞廣播。

4、小動物

如果孩子曾經(jīng)被狗咬過的話,那么孩子對狗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恐懼。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爸爸媽媽不妨給孩子介紹一些成年的狗,告訴他正確和狗相處的模式,并告訴孩子要如何正確對待寵物。

5、接觸水

很多的孩子都不喜歡游泳,主要是由于孩子現(xiàn)在還小,做不到接觸水池或湖的底部。緩慢而穩(wěn)定地跟孩子說明游泳的方法能夠幫助孩子克服這種恐懼,告訴孩子游泳的正確方法是很重要的。另外,重中之重是要讓孩子征服她的恐懼心理,主動去學習。

相信《請遠離這8件傷害孩子心靈的小事》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讓孩子遠離壞老師傷害 近日,狂扇耳光、針扎孩子、訂書針訂耳朵……幼兒園老師傷害孩子的種種令人發(fā)指的行為也都引發(fā)了輿論的軒然大波。幼小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弱,這些都在拷問我們這些大人:幼兒園老師就是這樣照顧孩子的嗎?我們該怎樣...
    2021-04-20 閱讀全文
  • 請滿足孩子的心靈需要 導讀: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為表現(xiàn),來取悅父母得到贊賞,從而滿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點。當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以不適當?shù)男袨樽鳛檠a償。 孩子的心靈是一個沒有雜質(zhì)的凈地,沒有謊言,沒有...
    2021-09-08 閱讀全文
  • 怎樣讓孩子遠離壞老師傷害? 近日,狂扇耳光、針扎孩子、訂書針訂耳朵……幼兒園老師傷害孩子的種種令人發(fā)指的行為也都引發(fā)了輿論的軒然大波。幼小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弱,這些都在拷問我們這些大人:幼兒園老師就是這樣照顧孩子的嗎?我們該怎樣...
    2021-05-05 閱讀全文
  • 育兒心得:請不要傷害孩子 午睡過后,郝老師帶著華華的媽媽來找華華。看到華華的媽媽,我也只是以為家長有事想早點把孩子接走。因為這幾天班主任楊老師有事請假,我臨時代班,因此對這個班的孩子的家庭情況不是很清楚。可華華媽媽的一句話引起...
    2020-09-29 閱讀全文
  • 讓寶寶遠離電視的傷害 生活中,很多家長明知幼兒粘迷電視十分有害,但苦于在日常的教育實踐中無良策應對,顯得極為被動和苦惱。幼兒健康成長的現(xiàn)狀和家長的呼聲表明,遠離電視,還寶寶健康成長環(huán)境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了,更需要付諸實踐...
    2021-03-31 閱讀全文

近日,狂扇耳光、針扎孩子、訂書針訂耳朵……幼兒園老師傷害孩子的種種令人發(fā)指的行為也都引發(fā)了輿論的軒然大波。幼小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弱,這些都在拷問我們這些大人:幼兒園老師就是這樣照顧孩子的嗎?我們該怎樣...

2021-04-20 閱讀全文

導讀: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為表現(xiàn),來取悅父母得到贊賞,從而滿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點。當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以不適當?shù)男袨樽鳛檠a償。 孩子的心靈是一個沒有雜質(zhì)的凈地,沒有謊言,沒有...

2021-09-08 閱讀全文

近日,狂扇耳光、針扎孩子、訂書針訂耳朵……幼兒園老師傷害孩子的種種令人發(fā)指的行為也都引發(fā)了輿論的軒然大波。幼小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弱,這些都在拷問我們這些大人:幼兒園老師就是這樣照顧孩子的嗎?我們該怎樣...

2021-05-05 閱讀全文

午睡過后,郝老師帶著華華的媽媽來找華華??吹饺A華的媽媽,我也只是以為家長有事想早點把孩子接走。因為這幾天班主任楊老師有事請假,我臨時代班,因此對這個班的孩子的家庭情況不是很清楚??扇A華媽媽的一句話引起...

2020-09-29 閱讀全文

生活中,很多家長明知幼兒粘迷電視十分有害,但苦于在日常的教育實踐中無良策應對,顯得極為被動和苦惱。幼兒健康成長的現(xiàn)狀和家長的呼聲表明,遠離電視,還寶寶健康成長環(huán)境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了,更需要付諸實踐...

2021-03-3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