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故事全。
學校與家庭分工合作,一個教育孩子日常生活習慣,一個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師與家長在教育中,應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觀念,幫助孩子們走出一條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資源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早去全托幼兒園的利弊”,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為了滿足媽媽們的需要,不少幼兒園已經開始招收小年齡段(3歲以下)的寶貝入園。
小年齡段寶貝入園一方面滿足了媽媽們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媽咪的心常常被揪得緊緊的:寶貝那么小,他在幼兒園會遭遇些什么呢?他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嗎?到底這么小
壞處:
太早入托孩子更富有攻擊性
澳大利亞兒童教育專家在《養(yǎng)育孩子:三歲以下應該進幼兒園嗎?》一書中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在支持他的理論——那些很早就脫離父母到幼兒園的孩子更容易發(fā)展攻擊性性格、反社會行為以及其他的心理問題,這樣的孩子在日后會遭遇人際關系問題,不容易與人建立密切的關系。
英國兒童問題權威人士也發(fā)出了同樣的警告。他們經過多年研究發(fā)現,由父母養(yǎng)育的孩子比在幼兒園、由保姆照顧或交給親戚照顧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現得都更為優(yōu)秀,他們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對照組的孩子。
牛津大學的教授對1200名孩子進行了跟蹤研究,結果發(fā)現,從小被放在托兒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富有“攻擊性”。另有兩項研究也發(fā)現同樣的結果,那就是在托兒所的時間越長越容易發(fā)展“反社會行為”和“暴力行為”。兒童專家指出,過早上幼兒園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大腦發(fā)育、情感發(fā)展、社會行為、認知能力培養(yǎng),另外他們的身體發(fā)育也遲緩,神經萎縮,腦發(fā)育異常,這些都是與沒能得到一對一家庭關懷有關,所以專家建議應該讓幼小的孩子在溫暖安全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而不是過早地將他們幼兒園。
幼兒園還是等孩子3歲后再送
陳女士的孩子曾是小小班的孩子。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保姆,她將兩歲的兒子送到了幼兒園,而孩子在小小班的一年時間里,就是她們一家與疾病搏斗的一年。班上只要有一個孩子感冒,她家的孩子就會被傳染,冬天她和老公常常頂風冒雪在深更半夜打的帶孩子去看急診,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孩子在上小小班時還感染了手口足病,所幸不嚴重。陳女士粗略統計了一下,因為疾病、天氣惡劣等原因女兒實際上只上了半年小小班;而治病花去了七千多元。
專家建議說:如果家里有人帶孩子,建議三周歲再上幼兒園。因為兩周歲的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是最弱的,而幼兒園是一個公共場所,再好的幼兒園也不會像家里一對一的照顧那么好。年齡越小的孩子與父母的分離焦慮越強烈,這種情緒會影響孩子的進食,進而會影響孩子的抵抗力,就特別容易生病。從孩子的健康考慮還是三歲比較好點。
最好的老師也不能代替媽媽
小虎的媽媽說:我兒子2歲多了,,因為一家人都寵著他一個,現在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差,于是我堅持把他送進了幼兒園,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并不是想學多少知識,而是想讓他學會和別人相處,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我們的社會中,情商的發(fā)展絕對比智商重要。像是道德、基本常識啊、如何找朋友玩啊、跟朋友生氣了又怎么辦,她認為與人相處的技巧比文化知識來的重要。這些都只有在幼兒園里才能學得到。
專家則認為:兩歲半以下的孩子就該受到媽媽一對一的關愛,父母共同養(yǎng)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讓幼兒的大腦健康發(fā)育,就需要對其進行愛的刺激,父母與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與朋友的關愛對孩子發(fā)育來說是最安全的選擇,而幼兒園中缺乏的就是這種影響,即使請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媽媽親自照顧好,更何況多數人沒有足夠的運氣找到理想的保姆。孩子不僅需要固定的人員養(yǎng)育,更需要專注的關心,一對一養(yǎng)育更能夠滿足嬰兒的需求。而幼兒園里的老師一般是一個人照顧數個孩子,她無法同時滿足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游戲、呵護等。不要認為嬰兒不懂事,他們的要求得不到回應和滿足時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孤獨感,表現為煩躁哭鬧,長期的影響則不利于他們的心理發(fā)展,迫使一些孩子發(fā)展攻擊性性格,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后果。
美國國家兒童健康和人類發(fā)育研究所的專家指出:嬰幼兒的發(fā)育具有特殊性,他們不僅需要持續(xù)地關心,更需要協調一致地關心,這意味著與他們交流的人相對是固定的,孩子太早送去幼兒園以后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如果由于幼兒園老師是不固定的,經常換來換去,比如老師生病、休假以及培訓等,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是無法適應的。即使人員相對固定,她們也要輪班照顧孩子,所以在孩子心理成長和發(fā)育的關鍵期,父母的堅持照育是很重要的。
美國最新一項研究發(fā)現,無論托兒所有多好,那些較早或較久待在托兒所的兒童在整個小學時期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而且更不聽話,這是有關兒童護理的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一個研究所得出的結論。研究人員推測,托兒所缺少有經驗的育兒老師,老師們缺少時間解決孩子爭玩具、爭活動場地等問題都是影響因素。
該研究成果由美國國家兒童衛(wèi)生及人類發(fā)展研究院作出,其研究報告發(fā)表在26日出版的醫(yī)學月刊《兒童發(fā)展》上。
這一針對1364名兒童,歷時十多年的兒童護理方面的研究比較了兒童從出生一個月大到四歲半所接受的護理的規(guī)模、類型和質量,并研究了直到兒童11歲前其情感和語言的發(fā)展。接受調查的小學教師們稱,那些待在托兒所時間較長的孩子即便在11歲時,也會出現“容易打群架”、“愛爭吵”等問題。
入園太早淡了親情
樂樂媽媽都是在職場打拼的年輕父母,倆口子的工作又忙,無奈之下他們讓兩歲四個月的孩子上了幼兒園小班,而且還是全托。剛開始孩子非常不情愿去,每次去都哭得很厲害,從早上起床情緒就不好,為此還影響早上的食欲。孩子適應幼兒園之后反而對班上的保育員產生了依賴,回家后與父母親熱一陣之后就自已呆在電視機前看動畫片,與爸爸媽媽講話明顯少了很多。
兒童教育心理學專家認為: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小班孩子的入園年齡應滿3周歲。父母提早送孩子入園的想法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工作繁忙;二是認為自己不會帶,早入托就能使孩子早點受教育,其實這種想法是比較偏頗的,首先從孩子的心理發(fā)展來說,幼兒在3歲之前仍處在親子依戀階段,最好以家庭撫養(yǎng)為主;離開父母、家庭的時間不宜太長。6個月-2歲是孩子與父母的特殊情感連接階段,直到2歲左右孩子與同齡人主動性社交才開始萌芽,2歲半左右孩子邏輯和秩序感才逐漸建立,方能有效進行組織性互動和生活。由于嬰幼兒階段是早期依戀感發(fā)展的最佳時期,過早入園會導致孩子由于心智發(fā)展不夠成熟,語言發(fā)展有局限性,不懂調節(jié)情緒等問題導致孩子產生強烈的心理負擔變的不愿意主動社交和表達,缺乏安全感,這對孩子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入高層次情感發(fā)展都會產生影響。所以適齡性的行為和教育對孩子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不要因為家長的一已之見而成為阻礙孩子長期發(fā)展的絆腳石。
三歲前上托兒所易致情感問題
在英國,劍橋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蘭姆近日公布的另一研究結果回應了美國國家兒童衛(wèi)生及人類發(fā)展研究院的上述研究。蘭姆通過研究發(fā)現,早早送孩子上托兒所可能導致其長期出現情感問題。
蘭姆指出,孩子在三歲之前就被送到托兒所,長大后更容易有不良行為,處理壓力的能力更低。去年,蘭姆教授和同事在3000名幼兒中展開了研究,結果發(fā)現,入托前9個月兒童體內的應激激素——皮質醇的水平是未入托的同齡孩子的兩倍。而且,上托兒所的幼兒年齡越小,壓力值就越大。
澳大利亞兒童教育專家、著名的臨床醫(yī)學家史蒂夫-比杜爾夫就提出警告說,把年齡不足三歲的孩子交給托兒所會增加損害他們正常心理發(fā)育的危險。
超前入托對孩子帶來的危害是無法彌補的,因此,建議家長們最好在孩子達到規(guī)定的年齡再讓孩子入園,以免人為地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設置不必要的障礙。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現在很多家長工作比較繁忙,家里老人帶孩子又不方便,所以當孩子到了適齡期后,就想送去全托幼兒園。可是,心里的不踏實感也很強烈,送全托到底好不好呢?
什么是全托幼兒園
日托、全托都是幼兒園的辦園形式,即全日制幼兒園和寄宿制幼兒園。
全托幼兒園的好處
1.解決父母育兒與工作沖突的難題對于那些非常忙碌,希望有更多自主空間的父母來說,將孩子送去全托可以幫助他們擺脫時時刻刻被孩子束縛的尷尬處境。
2 有利于孩子培養(yǎng)良好習慣。幼兒園老師一般都是專業(yè)人士,加上幼兒園的環(huán)境跟家里也不一樣,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模仿其他孩子的好行為,孩子們之間也有個爭當好孩子的氣氛,因此,全托的孩子在幼兒園就可以受到比較全面規(guī)范的行為習慣訓練。
3.為孩子提供人際交往的環(huán)境。全托的集體生活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約束,再加上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生活、學習,又有老師的正確引導,孩子入全托后可以為其人際關系的發(fā)展提供一個比較好的環(huán)境。
4.可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進入幼兒園之后,老師有一些特別的方法訓練孩子自己穿衣、洗漱、吃飯、學習整理床鋪,用餐后收拾自己的餐具和進行簡單的打掃工作等,這些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本能地減少求助、依賴意識,獨立自主的能力能夠得到提高。
5.可減少育兒理念上的沖突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一般都會找一個與自己育兒理念相同或者至少差別不大的幼兒園,這就可以避免父母與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之間育兒理念的沖突,導致孩子夾在中間不知所措或者干脆“投機取巧”,利用長輩之間的育兒矛盾要挾父母,養(yǎng)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
哪些孩子不適合全托幼兒園
小于三歲半的孩子
孩子小于三歲半,階段任務就不是培養(yǎng)主動性,而是讓他們感受關愛,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就不適合入全托。很多家長都以為,把孩子送全托,可以讓他們接受專業(yè)的生活護理、心理保健和基本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同時自己周末也會把他們接回來好好“補償”,不會因此影響和孩子的關系。可實際上,再專業(yè)、再敬業(yè)的老師也無法滿足每個孩子個性化的心理需要和對親情的渴望,家長的這種做法,說嚴重了,是對孩子的情感剝奪。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語言滯后,很難表達出自己的需要,但情感已經發(fā)展完全,對父母有強烈的依戀,如果一連五天見不到親人,他們會產生不安全感,萬一再受到委屈找不到合適的傾訴對象,對其身心發(fā)展更是不利。
內向的孩子
天性害羞、膽怯的孩子因為不善于表達自己,經常會潛意識地壓抑自己的需要,受了委屈、遇到不開心的事都會藏在心里。而幼兒園的老師又不可能只把注意力放在某一個孩子身上,所以他們的心結很難被及時發(fā)現,長此以往,孩子會更壓抑,不利于將來個性的發(fā)展。
入全托5點注意事項
如果綜合考慮后,決定了孩子入全托,為盡可能地減少全托帶給孩子的成長焦慮,你得做到以下5點:
1.幫孩子樹立良好的幼兒園概念。在孩子面前贊揚他所在的幼兒園,讓孩子明白進入全托幼兒園是因為他很能干,需要學更多的本領,是因為老師喜歡他,父母愛他。
2.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到幼兒園探視孩子,而不要一開始就把孩子五天全放在幼兒園。
3.加強親子交流質量。周末應有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使親子交流質量得到提高。
4.選擇重情感教育的老師。如果孩子入全托,可以幫助孩子選一位充滿愛心、耐心的老師,她能關注孩子的需要。
5.重視家園交流。隨時跟幼兒園和老師保持密切聯系,了解孩子在園的生活細節(jié),配合老師做好在家的
盤點女兒提前入園的利與弊
先簡單敘述一下瑤的情況以方便大家參考:瑤是06年5月25日出生的,于09年5月3日不滿三周歲的年齡直接插入小班就讀,在這之前她沒有上過任何的早教班,托兒所及小小班。在上了三個月的小班之后于8月3日直接升入中班就讀,全班最小年齡,比同班小朋友的年齡小一到兩歲。
先從各方面的能力來看看吧,
1.生活自理能力:吃午飯相對比較慢,因為經常來不及,所以剩下一半都要阿姨喂;大小便能自理,會自己穿脫褲子(當然為了她操作方便,大多數時間瑤媽都是給她穿自家做的很容易穿脫的松緊帶褲子);休息時間會自己倒水喝。
2.口語表達能力:瑤瑤的優(yōu)勢,一入園就被老師和阿姨重點夸獎。我想可能是因為女孩子天生有語言方面的天賦吧,這點應該排班上中上水平。
3.學習能力:感興趣的會認真聽;不喜歡的不聽從指揮,剛開始的時候老師上課她聽不懂就自己跑到玩具區(qū)去玩,明顯無組織無紀律,后經老師慢慢教導現已經大有改進。
4.事物理解力:接受能力非常強,班主任說好多東西只要說一遍瑤就能記住,這可能也是歸功于女孩子有記憶力好的天賦。
5.交往能力:社交能力強,因為瑤是個性格外向活潑的孩子,而且從滿月開始瑤媽就天天帶她到孩子多的地方“扎推”,另外孩子從小就喜歡跟比她大的孩子玩,所以這點難不倒她。
6.心理素質:有過一些小失落,但瑤媽從來不橫比,也就是不拿她和同班小朋友對比,只會縱比,讓她自己和自己的過去比。這樣讓她自己感覺自己始終是進步的。
下面說說提前入園有利的地方:
1.語言方面:因為可以向年齡較大的,口語表述能力較強,詞匯量較多的幼兒學習,瑤瑤的詞匯量大增,很重要的一點是她還學會了傾聽。
2思維能力方面:瑤年齡小,她就可以通過觀察、模仿年齡大、能力較強的幼兒從而學習、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
3.心善的大孩子會象小哥哥小姐姐一樣照顧她:去接瑤的時候,經常會看見大點的孩子很關心愛護她,讓瑤瑤切身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她自己也經常描述說某某小朋友對她非常好之類的話語。
不利的地方有:
1.動作能力差:剛入園的時候,瑤不會用剪刀,不會折紙,不會用蠟筆畫畫。當老師上這些手工課的時候,瑤的所有“作品”均是大孩子幫她代做的,這讓她略感自卑。
處理方法:瑤媽在家給她“惡補”手工,瑤自己也非常積極的配合,現在已經學會拿剪刀剪紙,折一些簡單的小動物,也會用蠟筆涂鴉,而且也能跟著全班小朋友一樣學會了握鉛筆。目前上手工課已經不會再無所事事了,她也可以自己親自動手做了,真好!
2.被“霸道”的大孩子欺負: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8月3日中班上學的第一天,她剛進教室,一個大點的女孩子就把她拖到一旁一邊拿手指著她一邊說:“瑤瑤,你現在上中班了,不能再不聽話了,再不聽話我可對你不客氣?!闭f實話,我就在旁邊親眼目睹卻沒有吭聲,雖然看見瑤瑤一臉沮喪地樣子,我還是堅持沒有介入這場“欺負門”。我估計類似這樣的“大欺小”肯定不是一次兩次了。
處理辦法:不在瑤面前過份強調“欺負”,即使她和同齡人一起入學也一樣會碰到這個問題,只是估計沒有那么嚴重而已。當她告訴我類似的情況時,我會很輕松地對她說:“哦,是嘛,是不是那些小朋友和你搞笑啊?!笨傊疫€是鼓勵她放寬心態(tài),學會自己應對,比如教她有啥事都要和老師說,覺得小朋友對自己的做法不對就要告訴老師等等。好在她語言表達方面不錯,有事也會和老師溝通,所以“大欺小”現象慢慢會越來越少了。
再來看看瑤瑤自己的感受吧:
她的自述:我非常喜歡上幼兒園,幼兒園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我可以學到很多本領,還有幼兒園有很多好玩的玩具。
綜上,就目前女兒瑤瑤情況來說,她還是基本能適應提前入園的,估且算是個成功的例子吧。但是瑤班上也有提前入園的反面例子。
附:瑤瑤現在確實非常愛上幼兒園,周六午睡起來就以為是周一,馬上要求去幼兒園;還有最近生病她還是要堅持帶病上課,與她溝通后雙方妥協為只上半天,中午我接她回來睡,可是如果下午有上興趣班,她下午還要求再去一趟。瑤瑤真的長大了,雖然對媽媽的依賴越來越少,讓我這個當媽的會有一點點的失落,但大部份時間瑤媽都為能與她一起分享成長的喜悅而感到高興。
因為時間還早,平臺上只有xx一個孩子,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些參加晨煉的老人了。我陪著xx踢了會球,正好天氣也不錯,不涼也不熱的,很舒服。不一會,出來一個男孩子,比xx大一些,上了小學了吧。于是,兩個孩子做伴,一起玩了起來。
我問那個男孩子的爺爺,怎么最近沒有見到你們呢?
老爺子嘆了口氣,說是孩子被他父母送去住校了,周五晚上才能接回來呢。
我很奇怪,問:住校了呀?哦,那么小的孩子,您舍得?。?/p>
沒想到,就這一問,把老爺子的話匣子打開了。他說:當然舍不得了,平時,看到別人家接孩子回家,我家孩子接不回來,總覺得心里不是滋味。
我又問:那舍不得,為什么還要讓孩子去住校呢?
老爺子說:還不是他父母,自私,光顧著考慮自己,覺得把孩子送到學校里,能省不少心,一點都不考慮別的。
我又問:那孩子適應嗎?
老爺子說:適應什么啊,就那么一個生活老師照顧著,哪兒有自己家里照顧的好啊。第一個星期接回來我一看,孩子的背心都掉下來了,孩子小不知道,老師也不管,哎。
一聲嘆氣,聽起來很是沉重。我不忍心再問下去了。
說起來,這不是我第一次聽說住校這個話題了。曾經,有一個好朋友的孩子也是要住校,當時,我還十分的不理解,現在,身邊又碰到了一個例子??磥?,有這樣選擇的家長還真是不算少呢。不過呢,既然北京設立有這樣的寄宿小學,就一定有它的市場和需求,而且,聽說這個寄宿學校的招生年年爆滿,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它的需求的巨大。
每個家長都有他們不同的目的和原因,我不多做評論,但是,如果有人問我將來會不會也讓xx上寄宿小學,我會堅決的說:NO?;蛟S等到他將來上了中學的時候,我會考慮,但至少不是現在。
從我自己來說,原因如下:
第一,小學生寄宿,會割斷與父母的親情。
當孩子小,還不能完全獨立生活的時候,他們需要家長的幫助和呵護,也是他們最最依賴家長的時候。每天,他們出門的時候,會牽著家長的手,生怕一不留神,家長放開了他們的大手。在外面玩耍的時候,也會不時的抬頭看一下守侯在旁邊的家長,生怕一不留神,家長從他們的視線中消失。玩累了的時候,會耍賴要抱一抱,想在家長們身上賴一賴。回到家里,會要求家長們陪著他們一起看電視,一起講故事,一起瘋玩。這個依賴的過程,也正是他們尋找親情的過程。這個時期與父母及親人的親密接觸對他們日后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覺得我們應該讓孩子和家長們多多的在一起。
如果讓孩子寄宿,尤其是小學生,就必然會割斷與父母的親情,讓他們在陌生的封閉的環(huán)境中倍感孤獨,不利于他們的成長。
第二,小學生寄宿,會違背順其自然的規(guī)律。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會有一定的自然規(guī)律,而我們都必然要遵守這個規(guī)律。孩子小的時候,依賴于家長,希望家長們可以一直陪伴我們,從清晨到黃昏。當孩子長大后,則渴望能夠脫離家長的懷抱,到外面自由去飛翔。我們一代一代人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如果讓孩子寄宿,則會打破這種自然規(guī)律,在他們需要家長呵護的失火,強迫他們去獨立,強迫他們獨自面對生活,不利于他們的成長。
第三,小學生寄宿,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每個孩子的性格和個性都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孩子比較外向,有的孩子比較內向,有的孩子比較靦腆,有的孩子比較活波,因此,在面對是否需要寄宿這個問題的時候,也不能一味的聽從別人的意見,而是應該針對自己孩子的性格作出正確的決定。另外一個方面,家長們往往會從自己的角度出來來考慮問題,認為這樣可以省掉不少心,但是,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他們才是這個時間的主體。因而,家長在做決定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事情和孩子講清楚,征求一下他們意見。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夠試住一段時間,看看孩子是否能適應。
當然,我不否認寄宿制學校會有它的優(yōu)勢所在,我所謂的不贊成,只是覺得小學生的年紀太小,的確不太適合,尤其是對女孩子來說,更是太早了一些。
張凱小朋友哭鬧著不上幼兒園,媽媽問他為什么?他說陳麗小朋友的書包很漂亮,而自己卻是哥哥留給的舊書包,不想上學,媽媽為哄他上學只好答應買新書給他。幾天后,張凱小朋友又不愿上幼兒園,原因是黃平小朋友有一部高檔的機器人玩具而自己卻沒有,疼愛子女的媽媽無耐只好順從之。
如上所說的張凱小朋友就存在著一種被家長忽視的早期攀比心理。攀比心理雖然在青少年、成年人中曾遍存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幼兒攀比心理也不可忽視。根據對某園大班100多名幼兒進行家庭問卷調查的結果,有75%的幼兒有過攀比別人的玩具、書包等現象。攀比心理是一種不愿落后于人、超群好強、物欲性強的內心綜合流露,這種心理在特定情況下能起著積極性作用,但長此以往會給幼兒身心健康帶來消極負面的影響。家長、教應本著正確的態(tài)度看待幼兒的攀比心理,采取一些較為合理、健康的方法來處理幼兒的攀比心理。
一、攀比心理存在的原因
1.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幼兒攀比心理提供經濟基礎。過去經濟較落后,人們連生活都難以維持,哪里會存在攀比?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哪個做父母的會不疼愛自己的子女、不想讓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別人漂亮、時髦呢?一些家長本身也不愿落后于別人,孩子想要什么都盡量的滿足,自然會給幼兒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
2.家長的這份溺愛,為幼兒的攀比滋生了依賴。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茁壯成長。超凡脫俗,把自己的子女當作掌上明珠,兒女要什么就給什么,甚至以自己子女與別人相比來顯示自己有身份有地位。過分的溺愛與遷就、嬌生慣養(yǎng),會讓幼兒滋生攀比心理,產生依賴。
3.幼兒天真幼稚的天性為攀比提供心理基礎。幼兒天真無瑕,心靈純潔,模仿能力、好奇心較強,易教易懂易模仿,是學知識學本領的時期,但幼兒未能辨別是非曲直,真善美丑,什么都跟著學,因此,這種幼稚的天性為幼兒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礎,常為父母所忽現。
4.家長的自卑心理,是導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家長經濟不太寬裕,或下崗了,怕自己的孩子受人欺侮,讓人瞧不起,當孩子說××有什么東西時,父母便迫不急待為自己的孩子買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這也是導致孩子產生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攀比心理的積極性與消極性作用
1.攀比心理在特定情況下暫時性能起積極性作用。攀比是不滿足于現狀,不甘落后于他人而想追求擁有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識。它在特定的情況下能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李某小朋友貪玩,學習成績很落后,其父母為了讓他學習成績趕得上,而與他約定:如果成績能趕得上張某小朋友就買與張某一樣高檔的書包給他。這樣迎合了李某小朋友的心理,結果李某的成績果然趕上了張某。
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常利用孩子的攀比心理而給加把勁,使他趕得上別人。
2.長此以往,攀比心理會給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帶來消極負面的影響。事物的發(fā)展都是由量變到一定程度而引起質變的,家長、教師如果掌握不好其攀比的程度,聽之任之,久而久之,就會給幼兒的健康成長帶來消極的負面影響。今日的孩子要求你買漂亮的書包才愿上幼兒園,明天要求買高檔玩具,后天就要求買其它的東西,長此以往,當不能滿足其要求時孩子就不聽話了,麻煩事也就來了。
因此,攀比心理也會給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帶來消極的負面影響。
一、給寶寶把尿的好處
雖然對把尿這件事還沒有多少科學研究,但支持給寶寶把尿的人認為:
1、把尿能提升親子聯系。因為你為了給寶寶把尿,要頻繁觀察寶寶要排便的跡象,這會讓你更加了解他的需求,從而讓你和寶寶之間的親子聯系更加緊密。而且,有的媽媽為了晚上給寶寶把尿,會讓寶寶跟自己睡在同一張大床上。
2、把尿會讓寶寶更舒服。寶寶尿濕或便污尿布后,往往會哭鬧,就是用紙尿褲有時也會這樣。而且,不戴尿布,寶寶就很少會長尿布疹。
3、培養(yǎng)寶寶的自我獨立意識。隨著寶寶大動作技能的提高,當他會爬或會走了之后,你更容易鼓勵他自己到尿盆那兒去,或是“用大寶寶的馬桶”,而不是每天為換尿布的事跟他斗爭好幾次。
4、減少資源浪費。全球范圍內,垃圾填埋場每年要堆積2200萬噸的廢棄紙尿褲。減少傳統布尿布的使用,同樣對環(huán)境有益,因為清洗棉布尿布也需要能源。減少尿布的使用不僅可以保護地球,同時還能為你節(jié)約開支。
5、把尿是自然的方式。在中國,給寶寶把尿的歷史由來已久。寶寶不戴尿布,媽媽們也可以抱著他們去做各種事。寶寶光著的小屁屁一般不會弄臟媽媽的衣服,因為媽媽們知道怎樣預判寶寶有排便的需求。當你發(fā)現寶寶發(fā)出了想要排泄的信號時,你可以讓寶寶面朝外,給他把尿。而且你也不用整天都盯著寶寶,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自然會知道寶寶什么時候要排便了,就跟你知道他餓了或困了一樣自然。
二、給寶寶把尿的壞處
有不少專家反對過早給寶寶把尿,這對新爸爸媽媽來說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1、把尿耗費時間和精力。支持把尿的人也認為:你不必一天24小時都給寶寶把尿,可以在白天不外出的時候給他把尿,其他時間給他用尿布。但是,這可能會讓寶寶感到混亂。事實上,你越是始終一致地堅持給寶寶把尿,你成功的幾率就越高。如果你已經重新上班了,家里請了保姆,你得說服保姆能夠堅持給寶寶把尿。所以無論如何,你都得為此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
2、寶寶可能還沒準備好。兒童發(fā)育專家說,寶寶在12個月大之前,無法控制自己的膀胱和排便機制,而且在18個月大之前,也才只有一點點的自控能力。雖然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滿18個月大之前,大多數寶寶都無法自己有意識地上廁所,甚至連告訴你他們有排便的需求都不能。
3、寶寶可能會抗拒。給寶寶把尿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有的寶寶這幾周配合把尿,過兩周卻頻頻尿褲子;有的寶寶排便之前不給你信號;也有的寶寶反抗把尿,甚至幾天不排便。
把尿其實是一種條件反射,有點像巴甫洛夫實驗中的狗,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如果你的寶寶不適應這種訓練,那你不妨再等等,讓他自己來決定什么時候準備好了。不要讓寶寶對把尿有負面的聯想。千萬不要強迫把尿,或是在寶寶失誤時,訓斥或責罰他。
4、寶寶可能會失誤。如果你給寶寶把尿,不戴尿布,那他可能會經常尿褲子。有時,寶寶可能不會給你要排便的信號,你也可能來不及給他接尿。雖然支持給寶寶把尿的人堅持說,這種方式總體來說要比用尿布更干凈,不過你可得隨時準備好清潔用品和寶寶的換洗衣物。
相信《早去全托幼兒園的利弊》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故事全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盤點女兒提前入園的利與弊 先簡單敘述一下瑤的情況以方便大家參考:瑤是06年5月25日出生的,于09年5月3日不滿三周歲的年齡直接插入小班就讀,在這之前她沒有上過任何的早教班,托兒所及小小班。在上了三個...
他不肯認真上學 凱是一個內向、拘謹、警覺性很強的孩子。初次看到他,他神情緊張,謹慎地坐在爸爸身旁。我用關懷的眼光看了看他,向他介紹了一下我自己。他才開始有點放松下來,還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爸爸說:“我兒...
張凱小朋友哭鬧著不上幼兒園,媽媽問他為什么?他說陳麗小朋友的書包很漂亮,而自己卻是哥哥留給的舊書包,不想上學,媽媽為哄他上學只好答應買新書給他。幾天后,張凱小朋友又不愿上幼兒園,原因是黃平小朋友有一部...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