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小學數(shù)學《圓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1-11-18

小學圓的初步認識教案。

小學數(shù)學【圓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怎么寫?寫教學設計是每一位老師必做的工作,寫一個好的教案是對學生的責任和義務,更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重要前提。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圓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

小學數(shù)學《圓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學習圓的認識

能力目標: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通過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3.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識的能力。

教材簡介

這個信息窗呈現(xiàn)的是各種各樣的輪子。擬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輪子都是圓的,引發(fā)學生提出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疑問,自然而然的引出對畫圓以及圓的特點的研究,明確怎樣畫圓、直徑與半徑的關系,從而明白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圓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

難點: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教學過程(預習指導課)

在學生個體獨立探索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或班級范圍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揭示知識規(guī)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在合作交流中,學生學會了相互幫助,實現(xiàn)了學習互補,增強了合作精神,提高了自我表現(xiàn)的能力,以及聽、說和交往的能力。

小學數(shù)學《圓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二)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同學們,你認識這些交通工具嗎?仔細觀察他們有什么共同點?

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

談話:這些輪子都是圓形的。根據(jù)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呢?…

二、探索新知

1.談話: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下面,請大家畫一個圓,研究一下。

學生獨立畫圓。

談話:同學們得到圓了嗎?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畫出圓的呢?

小組內進行交流。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方法;

找有代表性的到黑板上來畫一下??赡軙霈F(xiàn)以下幾種情況:

①用圖釘、細線和鉛筆畫圖,畫時圖釘要固定好,細線要拉緊,就可以畫出一個圓。

②用圓形的瓶子蓋可以畫出一個圓。

談話:我們來看這幾個同學畫的,有什么問題嗎?(不圓)為什么會不圓呢?你們畫的時候有問題嗎?

學生闡述自己的想法,師生予以評價。

談話:怎樣才能畫出一個規(guī)范的圓呢?給大家介紹一種畫圓的儀器--圓規(guī)。請大家用圓規(guī)畫圓試一試。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小組內交流:用圓規(guī)畫圓時,先把圓規(guī)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之間的距離,再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一點上,把有鉛筆的一腳旋轉一周。

談話:有針尖的一腳固定的這一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教師邊講邊板書在黑板上)

請同學們打開書,看自主練習第2題:找出下面圓的直徑和半徑。(生答)

2.談話:直徑和半徑是圓中不同的線段,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研究一下試試?

學生小組合作。

談話:哪個小組說一說你們是怎研究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下列情況:

①通過對折,發(fā)現(xiàn)圓有無數(shù)條直徑。

②通過畫一畫,我發(fā)現(xiàn)圓有無數(shù)條半徑。

③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同一個圓里所有的直徑都相等,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④通過對折或測量發(fā)現(xiàn)這個圓中,直徑是半徑的兩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用字母可以表示為:r=1/2d;d=2r。

3.談話:誰能用今天學習的內容解釋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

三、鞏固應用

1.想一想,填一填。

自主練習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2.按要求畫圓。

自主練習第4題,畫在練習本上,同桌互相檢查。然后請學生交流一下,是怎樣畫的?

談話: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一點上,就是圓心,兩腳分開的距離是半徑。

四、全課小結

談話: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

小學數(shù)學《圓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三)

一、我來想一想

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圓,一起了解了圓的有關知識,我們終于弄明白了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其實,我們在生活和生產中,隨處都可見到圓的蹤影,感受著圓的魅力,一位希臘數(shù)學家稱圓為:"完美的圖形"。這又是為什么呢?

1、自主練習第1題(多媒體出示)。呈現(xiàn)風車、摩天輪、直升飛機的螺旋槳這三種物體的運動情形,讓學聯(lián)系生活經驗進一步體會這些物體運動的軌跡只有是圓形的才能平穩(wěn),進一步加深對圓的特征的認識。

2、自主練習第2題(多媒體出示)。引導學生根據(jù)直徑和半徑的意義進行判斷,使學生加深對直徑、半徑的認識。

3、自主練習第3題(多媒體出示,學生自主做在書上,集體交流)。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半徑直徑的關系。

直徑(D)半徑(R)

圓形桌面90 CM

壓路機前輪0.62M

自行車輪7.1DM

鐘面120MM 4、自主練習第5題。學生自己做,做完后集體交流。注意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二、我來畫一畫。

談話:圓確實是一種美麗的圖形,想不想畫一個圓?

1、自主練習第4題。感受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按要求畫圓:

⑴半徑3厘米⑵直徑4厘米

2、自主練習第6題(多媒體出示,學生自主練習,集體交流)。提醒學生把對稱軸畫標準且把所有的對稱軸畫出來。

3、自主練習第7題(多媒體出示)。鞏固對圓、數(shù)對、平移知識的綜合應用。

格子紙上給出一個圓,A、用數(shù)對表示圓心的位置B、將圓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格C、以另一點為圓心畫一個圓,使其半徑是上圖中圓的2倍。

4、自主練習第10題(多媒體出示).請仔細觀察,你能畫出哪些美麗的圖案?畫好后,在小組內交流欣賞。選取有創(chuàng)意的大屏幕展示。體會圓是完美的曲線圖形。

三、我是小小設計師。

1、自主練習第8題(多媒體出示)。

學校要舉行趣味套圈比賽,場地設計如下:

⑴這樣設計比賽公平嗎?分析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感受每條半徑到圓心的距離都相等。

⑵你認為合理嗎?不合理該怎樣設計場地?請設計畫出比賽示意圖。

⑶課后把你的設計方案在操場上畫圖演示。

5、自主練習第9題。填空。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內交流。主要讓學生感受正方形內最大圓的直徑等于正方形的邊長。并進一步體會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6、自主練習第11題。

在正方形內畫一個最大的圓,量一量圓的直徑,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交流理由。想一想,圓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拓展:在正方形外畫一個圓,使正方形的四個頂點都在圓上。交流:這個圓的半徑與正方形有什么關系?

四、欣賞生活中的圓(多媒體出示)。

1、自然現(xiàn)象中的圓。

2、工藝品和建筑物中的圓。

3、運動現(xiàn)象中的圓。

五、你知道嗎?

自主閱讀交流。了解弧與扇形。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是復習鞏固上節(jié)所學圓的知識,為達記憶和辨析相關知識,并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本節(jié)課,讓學生經過了想(辨析)--畫(鞏固)--設計(運用)的學習過程,在輕松愉悅的活動、討論、交流中,學生掌握了圓的相關知識,并大膽運用,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

整個練習的過程中,由上節(jié)情境延續(xù)提出問題,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把自主練習放手給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等活動,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知識,求發(fā)展。

圓是完美的圖形,學生會學說,但理解卻是有難度的。所以本節(jié)課我引用了大量的生活中的物體、現(xiàn)象,讓學生感知、體會、欣賞。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逐步信服,并深刻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生活既是數(shù)學。

設計意圖

[設計意圖]以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引入,拉近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距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設計意圖]本課改變了過去先認識圓后畫圓的教學安排,把畫圓調整到前面來教學,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自主探究出圓的特征。充分利用情境圖,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探索,合作交流,主動獲取新知,有利于培養(yǎng)獨立探究能力以及合作意識。

(三)【設計意圖】練習題的設計注意有針對性,使學生有效的鞏固所學知識。同時也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評價意識,在總結的同時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體現(xiàn)"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設計意圖]接著上節(jié)課學生對圓的初步認識,進一步質疑,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不但復習、辨析了有關圓的圓心、半徑、直徑等知識,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初步認識到圓是完美的圖形。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會到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

圓的大小,結合對稱、數(shù)對、平移等知識,既鞏固了學生對圓的認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設計意圖]練習

yjs21.cOm更多小學數(shù)學教案編輯推薦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匯總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容。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己喜愛的情境學習數(shù)據(jù)整理,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感知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2、經歷數(shù)據(jù)整理的過程,學習分一分,排一排,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初步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能從中獲得簡單統(tǒng)計的結果.

3、能進行有序觀察和有條理的思考,體驗與同伴的合作.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激發(fā)興趣

1、(出示一張本班小朋友生活照片)瞧!這是誰?我了解到今天是他的生日,我們?yōu)樗诎嗌线^生日,你們說好嗎?老師祝他學習進步,健康快樂地成長!同學們,把你們祝福的話語送給他,好嗎?(問過生日的小朋友)你想對大家說什么?

2、(出示生日蛋糕圖片)多漂亮的生日蛋糕,讓我們?yōu)樗崭瑁ㄕ埿逢犐蟻戆樽啵?/p>

[評析:將教材中為大象過生日的情境改成為本班的小朋友過生日,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利于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融洽同學之間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主動探索 體會領悟

1、小朋友,剛才的樂器伴奏很好聽,我想清楚的知道每種樂器有多少,你們有什么辦法嗎?(讓小朋友親身體會分一分、排一排,數(shù)一數(shù))

[評析:在過生日的過程中,通過樂隊的伴奏活動,再現(xiàn)學生在生活中已初步掌握的分類方法,為學生經歷統(tǒng)計過程,掌握初步的統(tǒng)計方法奠定基礎。]

2、(出示小動物圖片)老師知道小朋友最喜歡小動物了,今天我特地請了許多小動物來。你們看看他們是誰?瞧,小動物們帶著鮮花一起來祝賀某某小朋友生日快樂。你們高興嗎?

3、看見這么多小動物,你們想知道什么?

4、有什么好辦法能知道這些問題呢?

5、小朋友說的很好,我們可以把他們分一分,排一排,再數(shù)一數(shù)。老師在每組都放了一張紙,想請大家小組合作來完成.這么多小動物,怎樣才能整理的又好又快呢? 先在小組討論. (學生匯報,老師引導分工)請每組分工合作,把圖上的小動物整理出來,貼在紙上。

6、(每小組的圖展示在黑板上)我們來看一看,你覺得哪組理的最好?為什么?(表揚分工合作好的小組)

[評析:合作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所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初步的合作能力。]

7、(屏幕出示象形統(tǒng)計圖)請大家討論一下,經過整理,你知道了什么?

8、瞧!理一理后我們能知道這么多問題!(出示兩幅圖比較)和前面的圖比較一下,哪一幅圖使我們看問題看得更清楚?為什么?

[評析:讓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逐步地體會到統(tǒng)計的意義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強化統(tǒng)計思想和方法的教學。]

三、鞏固練習 深化認識

1、剛才小動物還帶來了許多花呢,花可以怎樣理呢?我們每個小朋友在這張紙上把花也分一分,排一排,數(shù)一數(shù),看看能知道些什么?然后,去告訴你的好朋友,好嗎?

2、(學生貼、理、下位說)(出示花的象形統(tǒng)計圖)問:你知道了些什么?

3、小朋友想一想,我們把小動物和花分一分、排一排、數(shù)一數(shù)后有什么好處?象這樣給小動物和花分一分,排一排,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就叫做統(tǒng)計.(出示課題)

四、 聯(lián)系生活 應用拓展

1 、今天,某某小朋友過生日,他想請大家吃水果.你喜歡吃什么水果?(問若干小朋友)為了讓他方便,就選一種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喜歡吃的,好不好?有什么辦法能知道大多數(shù)同學愛吃什么?(用分一分,排一排,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好,每一組都有這樣一張表,請每個小朋友選一個你最喜歡吃的水果,以小組為單位來分一分,排一排,數(shù)一數(shù)。

(各小組選人上來展示并匯報)大家說,讓他買什么最好? 我們幫助某某小朋友解決了難題.現(xiàn)在食堂師傅來請我們幫忙了.

2 、(出示魚,蝦,螃蟹圖片)小朋友,你們愛吃什么?(打上V)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出示全表)請你們幫食堂師傅看一看,今天應該做什么好?為什么?

3 、你們真聰明,朱老師想買獎品發(fā)給你們,有這樣幾件東西(出示獎品圖片), (指名若干問)告訴我你想要什么?我要選一個小朋友最想要的,有什么辦法?(統(tǒng)計一下)想要什么的舉手(現(xiàn)場打出數(shù)據(jù)).你們說老師該買什么?為什么?

4、謝謝小朋友幫老師解決了難題.現(xiàn)在是秋游的好季節(jié),(出示棲霞山和鐘山陵圖片)你們想去紅葉似火的棲霞山還是想去風景秀麗的鐘山陵?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想去棲霞山的舉手,想去鐘山陵的舉手.看一看,我們應該去哪呢?

[評析:豐富統(tǒng)計的內容,強化統(tǒng)計的過程教學,使學生在了解和掌握、鞏固初步統(tǒng)計知識、方法和思想的同時,拓展統(tǒng)計的內容和方法,拓寬學生的視野,強化統(tǒng)計思想和方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如何正確地對待問題態(tài)度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5、統(tǒng)計的作用可大呢,它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回去想想看,你能用它解決什么問題?明天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總評:教學設計反映了教師具有比較先進的教學理念,同時也體現(xiàn)了小班化教學的特點,具體體現(xiàn)在:1、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不被教材所限,活化書本知識,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不斷地拓展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2、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3、在強化知識和技能教學的同時,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經歷統(tǒng)計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對統(tǒng)計意義和作用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注重過程的激勵性評價,引導學生不斷合作交流、探索進取,促使學生得到全面而富有個性化地發(fā)展。]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二】

復習內容:

簡便算法

復習目的:

能夠利用運算定律是計算簡便。

復習過程:

一、復習運算定律

1、乘法結合律:(ab)c=a(bc)

2、乘法交換律:ab=ba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4、加法交換律:a+b=b+a

5、加法結合律:(a+b)+c=a+(b+c)

二、復習簡便運算:

1、出示題目

+ + +

× + ×

0.8×4×1.25×2.5

組織學生討論:每題最簡便的方法是什么?應用哪一個運算定律進行簡便的。

三、基本練習

1、下面各題怎樣簡便怎樣算。

+ + + × ×

2- - × + ×

2、怎樣簡便怎樣算

4.18×3.8+4.18×5.2+4.18

16÷4+23× +

四、小結:

解題前要認真觀察題目的特點,包括數(shù)字特點和運算符號特點,進行簡便計算。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內容:課本第37頁例2;練一練;《作業(yè)本》第17頁。

教學目標:

1、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掌握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和步驟,初步學會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

2、理解折線統(tǒng)計圖中所表示的數(shù)據(jù)的意義和數(shù)量關系的變化情況,能根據(jù)折線統(tǒng)計圖對數(shù)量的變化過程作簡單的`描述。

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格式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的能力。

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學會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并能在教師幫助下進行繪制。

教學過程:

一、學習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征

出示:反映同一統(tǒng)計內容的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各一幅(圖略)。

1、請學生觀察:條形統(tǒng)計圖與折線統(tǒng)計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學生觀察統(tǒng)計圖,同桌或小組討論。

(2)匯報交流。學生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師生共同評價并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標題、單位、制圖日期和縱橫軸;

不同的地方:條形統(tǒng)計圖用直條的長短來表示數(shù)量的多少,而折線統(tǒng)計圖是用折線上的點來表示數(shù)量的多少。

2、討論:比較一下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你覺得折線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于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為?

(1)學生討論。

(2)反饋交流,師生共同討論明確:折線統(tǒng)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種數(shù)量的多少,而且還能清楚地表示出數(shù)量增減變化情況。

3、想一想:通過剛才的比較,你覺得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在制作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會畫折線統(tǒng)計圖嗎?

二、學習折線統(tǒng)計圖的制作

1、出示例2:某地20xx年各月平均氣溫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氣溫℃

2

6

11

16

23

29

31

32

25

20

12

5

根據(jù)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制成折線統(tǒng)計圖。

(1)思考題:根據(jù)題目中的最高平均氣溫,縱軸上1格表示幾度較好?那么縱、橫軸各要畫多少長?

(2)學生嘗試繪制統(tǒng)計圖,教師巡回指導。

2、反饋交流。(投影儀)

(1)展示作品(2)說說制作過程(3)教師概括制作方法

三、讀圖練習

1、從圖中可以看出: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高?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低?

2、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溫上升最快?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溫下降最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說說你的方法。

3、你能否說說這個地方20xx年全年氣溫的變化情況?你認為全年氣溫變化的轉折點在哪里?

4、你還能從圖中想到什么?說給其他同學聽一聽。

四、練習(讀圖與畫圖)

1、試一試。

2、練一練。

五、課堂小結。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四】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1.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互化方法。

學生通過自主參與、主動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在學生探究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互化方法時,給學生提供探究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再通過比較、整合,得出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互化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經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2.在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上促進發(fā)展。

本節(jié)課的內容相對簡單,學生在課前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探究,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獲得不同層次的發(fā)展,收獲的多少可能不同,但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兩張完全一樣的方格紙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帶著你們一起去“分數(shù)王國”和“小數(shù)王國”里玩一玩。

(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分數(shù)王國”里有哪些數(shù)呢?“小數(shù)王國”里呢?

(生匯報)

師:“分數(shù)王國”的士兵和“小數(shù)王國”的士兵吵了起來,它們在吵什么?

生:和0.06都說自己更大。

師:和0.06哪個數(shù)大?你能幫助它們嗎?(板書課題——“分數(shù)王國”與“小數(shù)王國”)

設計意圖:用“分數(shù)王國”與“小數(shù)王國”里的士兵吵架這個情境導入新課,營造一種氛圍,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然后以比較“分數(shù)王國”里的與“小數(shù)王國”里的0.06哪個數(shù)大的問題情境引入,讓學生產生分數(shù)和小數(shù)互化的需要,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7頁情境圖。

師:比一比,“分數(shù)王國”里的與“小數(shù)王國”里的0.06哪個數(shù)大?

(2)大膽猜測,探究比較方法。

方法一 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來比較。

=1÷20=0.05,因為0.060.05,所以0.06。

方法二 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來比較。

0.06=,=,因為,所以0.06。

課件展示學生沒有想到的畫圖法,讓學生在討論中理解。

0.06>

師小結:比較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大小時,可以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或者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

2.“分數(shù)王國”和“小數(shù)王國”分別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幫助“翻譯”嗎?

(1)認真讀題,明確題目中的“翻譯”指什么。

(2)鼓勵學生根據(jù)“分數(shù)尺”和“小數(shù)尺”中呈現(xiàn)的例子說一說與0.125的互化過程。

(3)引導學生理解數(shù)線上的同一個點既能表示一個分數(shù),也能表示一個小數(shù)。

3.歸納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的方法。

(1)探究將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的方法。

把下列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

練習,并思考轉化方法。

(2)小組內交流方法。

(3)班內反饋。

要求學生說出轉化方法,并講明轉化的原理。

師小結: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據(jù)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分數(shù)的分子相當于被除數(shù),分母相當于除數(shù)。

4.歸納“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的方法。

把0.3,0.27,0.75,0.125化成分數(shù)。

練習,探究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的方法。

師小結: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原來是幾位小數(shù),就在1的后面寫幾個0作分母,把原來小數(shù)的小數(shù)點去掉作分子,化成分數(shù)后,能約分的要約分。

設計意圖:數(shù)學知識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本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以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在多種方法的基礎上比較、整合,從而得出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互化方法。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實際情境,通過操作理解計算9加幾的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計算。

2.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不同算法的交流、體會和比較,提出可以用“湊十法”計算,掌握“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能進行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思考,歸納“9加幾”的計算規(guī)律。

【課前準備】

1.教師:,桃子,光盤

2.學生: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師:聽說一(2)班的小朋友非常聰明,老師想來考考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在做挑戰(zhàn)任務之前,我們先來做一下熱身運動。

10+1= 10+5= 10+8= 10+4=

10+3= 10+7= 10+6= 10+2=

2、智慧比拼

看來十加幾的算式難不倒小朋友,那我們就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智慧比拼。

你能馬上算出每幅圖中三個數(shù)的和嗎?看誰能答得又對又快

【設計意圖:復習十加幾,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9加幾,在計算9加幾時,更能想出湊十法?!?/p>

二、新課講解

1.談話導入:小朋友們猴媽媽發(fā)現(xiàn)小猴最近表現(xiàn)很好,它買了小猴最喜歡的水果獎勵給小猴子,你們知道是什么水果嗎?(桃子),恩,是桃子。猴子看見桃子可高興了。(出示)

(1)師:仔細觀察圖,桌子上的桃子是怎么擺的?

指名回答。

師:你能提一個什么問題呢?

生: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師:你真棒,你提的問題與猴媽媽一樣,猴媽媽說,如果小猴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吃桃子。小猴看到這么多桃,饞得口水直往下流,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頭。你們能不能幫它。該怎么算呢?

(師:要求一共有幾個,就是把9和4合起來,該怎么列式?)

生:9+4=13

師:很好,你也把得數(shù)算出來了,那我們現(xiàn)在來驗證他算的對不對?

和你的小伙伴討論一下打算用什么辦法驗證?教師巡視。

討論:你們打算如何驗證9+4=13這個得數(shù)是否正確?

生1:我是數(shù)數(shù)的方法算的,9、10、11、12、13。

(生2:我是這樣想的:10+4=14,所以9+4=13。這位小朋友真會動腦筋,假設全部放滿,就是10+4=14,現(xiàn)在缺一個,所以用14減去1得13。)

生3:我是從盒子外面拿一個到盒子里,就成10個,加上外面的三個,正好是13個。

師:拿一個?怎么拿?請你到前面來演示著說一說。

生:先拿一個放進盒子里,補足十,再想“10+3=13”。

師:這個方法很新穎!這位同學剛剛從外邊4個中拿走了幾個?(1個)他把這一個放哪里了(給9了)為什么要這樣做?(湊成10)?10加3得13。我明白了!

師:你們的方法還真多!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生: 數(shù)數(shù)。(可能是你對數(shù)的方法比較熟)

生:拿進去一個,湊成十的方法。算起來很簡便。(你真會思考)

師:說了這么多解決的方法,誰能用數(shù)學

算式來表示?

生:9+4=13

師板書:9+4=13

(多提幾個人說說湊十法的過程,然后全班一起說)

(1)談話:小猴在你們的幫助下吃到了桃子,猴媽媽又買了些花獎勵給小猴和你們呢(出示“試一試”)。

師:你知道一共有多少朵花嗎?該怎么列式?(9指哪邊的花?7呢?)

生:9+7

師:你會計算嗎?先圈出10朵,再計算。在書上圈一圈,并把自己思考過程寫在圖右邊的式子里。

師:要把7分成幾和幾?7為什么不分成3和4或2和5呢?

(2)師:我們今天學習的加法題都有什么共同地方?

都是9加一個數(shù),得數(shù)也都是十幾。

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9加幾,計算時都是把第

二個加數(shù)分成1和幾,然后拿9和1湊成10,10加幾等于十幾。

師:你想試試其他的9加幾算式嗎?

三、鞏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

師:再放一塊就是10塊了,你能看圖說說小猴的算法嗎?

小猴為什么搬1塊到左邊?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你能根據(jù)這些,把右邊的式子填出來嗎?

學生做,教師巡視。

指名回答,全班齊說。

2、“想想做做”第2題

(1)師:像這樣擺的過程我們也可以在書上把它圈一圈。先圈出10根再計算

(2)學生做,集體訂正

(3)圈出10根后,右邊剩下幾,得數(shù)就等于十幾。

3、“想想做做”第3題

9+1+1= 9+1+4= 9+1+8=

9+2= 9+5= 9+9=

獨立完成后,比較每組上下兩題,想想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通過計算,比較,讓學生認識“湊十法”就是用上面式子的連加來計算的。

4.“想想做做”第4題

師:下面我們來做“螞蟻搬家的游戲”,出示。

指名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你能按順序說出9加幾的算式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算式間的聯(lián)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鄰的算式算出得數(shù)。并且發(fā)現(xiàn)9加一個數(shù),得數(shù)都是十幾,并且個位上的數(shù)比加上的數(shù)少1。

四、挑戰(zhàn)自我

出示題目:

9+()

想一想:1、( )里能填哪些數(shù)?

2、( )里最大能填幾?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分數(shù)及面積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

2.通過小組合作知識,培養(yǎng)學生系統(tǒng)地、有條理地梳理知識的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合理的數(shù)學思考。

4.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意識。

教學重點:

1、復習”面積“和”認識分數(shù)“兩個單元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2、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教學難點:看圖想象提問題,能交流、合作、梳理、概括地學數(shù)學。

教具準備:課件、彩筆、智慧星(獎品)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復習

師: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媽媽給她買了一個大蛋糕,笑笑請好朋友來吃蛋糕。他們又唱歌又跳舞可熱鬧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播放課件一)好一個又香又甜的蛋糕呀!

猜一猜笑笑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塊?這分吃蛋糕的情境使你們想到了曾經學過的哪方面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知識。

(評析創(chuàng)設”笑笑過生日“的情境,引出復習內容(分數(shù)的認識),啟發(fā)學生,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導向和激勵的作用。)

二、分數(shù)知識,探求問題

1.小組交流(教材第67頁1題、2題)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闖關

看誰碩果累累,每闖一關可獲得一顆智慧星。

第一關:獨立完成教材67頁第3題,互相講解、互相檢查、互相。

第二關:完成教材67-68頁第4題、第6題,講解計算方法,自我。

(2)問題接龍

①創(chuàng)設情境。

(繼續(xù)播放課件1)笑笑把蛋糕平均分成8塊,自己吃了一塊,冰冰吃了3塊,永全吃了2塊。

②小組內自編問題。要求根據(jù)情境編出有關分數(shù)的問題。

③由小組輪流報題,全班搶答,答對一題可獲得一顆智慧星。

(3)清查獲獎個數(shù),同桌互說收獲與不足。

三、面積知識,實際應用

1.繼續(xù)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復習

今天笑笑過生日,俊偉怎么沒來?他在忙什么呢?我們到他家去看一看。(播放課件二:俊偉鋪地磚。)原來他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吹娇ヤ伒卮u的情境,猜一猜他可能用到哪一方面的知識?

2.知識,加深理解(教材68頁第5題)

(1)小組合作出有關面積的知識。

(2)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3.應用知識,提高能力

(1)粗心的俊偉

俊偉收集了一些面積數(shù)據(jù),可是忘了寫單位。

①請你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填空。

②與同桌交流,。

(2)灑水車(教材68頁第7題)

今天天氣比較熱,看,開過來一輛灑水車,路面變得濕潤了。(播放課件)這里面還有許多數(shù)學問題呢!

(3)幫助俊偉解決問題

①播放俊偉鋪地磚,猜測可能遇到什么問題。

A.俊偉房間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B.需要鋪多少塊邊長為20厘米的地磚?

C.如果一塊地磚3元錢,需要多少錢?

②挑戰(zhàn)問題,巧妙解答。

(4)發(fā)散思維、擺火柴棍(教材68頁第9題)

四、回顧自查,自我

師:這節(jié)課復習了有關分數(shù)和面積的知識,復習應用中,你對這部分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檢查,情況如何?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使學生重視估算的現(xiàn)實應用,理解估算的方法,并學會用“≈”表示估算結果。

教學重、難點:加法估算的理解與應用。

教具:教學用光盤。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說說下面的各數(shù)各接近幾百。

896401609593689

2、揭示課題。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出示家電圖,商店里有這么幾樣商品,請你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各自的價格。

估計一下,買一臺電話機和一臺取暖器,大約需要幾百元?指名口答說說自已的想法。

500元是一個準確的價格嗎?(不是,它是一個大約的價格,所以在這里不能用等號,而要用約等號“≈”

讀作:二百零六加二百九十二約等于五百元。

指導學生寫約等號,再齊讀。

2、教學試一試。

完成第(1)問題。學生用估算的方法自已解決,指名說說估算的方法和理由,列出相應的算式。

完成第(2)、第(3)題。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不同的方法。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1~7題。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內容]

測量活動(第6-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

3、能用小數(shù)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shù)與十進分數(shù)的關系,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知道小數(shù)部分各數(shù)位名稱及意義。

[教學準備]

學生、老師準備尺子。

[教學過程]

一、測量活動:

讓學生分組測量本班教室內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長度,然后討論這些長度用“米”作單位怎樣表示。在討論把幾分米或幾厘米寫成以米作單位時,可以先寫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數(shù),再寫成小數(shù)。當學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進一步問學生如果門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樣用米為單位表示呢?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可以用小數(shù)表示測量結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寫第6頁的表格,左邊已經有測量結果,只要把測量結果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shù);右邊要求學生自己選擇物品,先測量它們的長和寬,再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shù)。

三、試一試:

第1題:將幾克改寫成以千克為單位,其方法是一樣的。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中交流,這樣改寫的原因。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測量的結果,如曲別針的長度是2厘米5毫米,再寫成以厘米為單位的小數(shù)。

四、作業(yè):

第7頁練一練

[板書設計]

測量活動

填一填中的表格 試一試中的題目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實物、圖形、觀察、操作等方法,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幾.

2.能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shù),并理解它們的含義.

3.使學生對分數(shù)的含義有比較完整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幾分之幾的表象,對分數(shù)的含義有比較完整的認識.

教學難點

使學生對分數(shù)的含義有比較完整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回憶舊知,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出示: ,

提問:在這個分數(shù)中,8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2.填空:

第一份是它的( ),第七份是它的( ),每一份都是它的( ),共有( )個 .

3.出示下圖

二、探究新知

1.談話導入

這個圖的陰影部分,用分數(shù)表示該是多少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

(板書課題:幾分之幾)

2.教學例7:認識

(l)教師提問:

a、【出示圖片例7-1】一份是這個圓的多少? ( )

b、【出示圖片例7-2】陰影部分占這個圓的幾份?(3份)

c、是幾個 ?(3個 )

d、也就是這個圓的幾分之幾?(四分之三)

e、四分之三該怎么寫呢?

因為還是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分母用4表示;因為以前表示有這樣的一份,分子寫成1,現(xiàn)在有這樣的三份,所以分子寫成3.

窗體底部

(板書: )

(2)指導讀

(板書:讀作:四分之三)

(3)練習鞏固

①每人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它的 ,涂上顏色,并標出 .

②判斷圖中的陰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為什么?

3.學生自學例8.

(l)每人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把它平均分成5份,

思考:l份是它的幾分之幾?

同樣的2份是它的幾份之幾?

這樣的4份又是它的幾份之幾?

把一個圓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這樣的2份是它的 ,這樣的4份是它的 .

(2)指導看書,填空

教師板書:

4.教學例9.

(1)自學例9有關內容,并把空填上(獨立完成)

教師提問:

a、通過學習例9,你知道了什么?(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6份,一份是它的 ,5份是5個 ,就是它的六分之五,寫作 .)

b、 里面有幾個 ?

板書:

5.練習鞏固.

選出合適的分數(shù)來表示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6.小結歸納,得出結論.

(1)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 、 、 、 這樣的數(shù),也都叫分數(shù).那么今天學的分數(shù)與前兩節(jié)學的分數(shù)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

不同點:前兩節(jié)我們學的是分子是1的分數(shù),今天我們的是分子是幾.

(2)那么哪些數(shù)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誰能用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一下呢?

把1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份的1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

三、鞏固練習

1.讀出下面各分數(shù).

2.寫出下面各分數(shù).

七分之二 十分之五 十二分之七

3.用分數(shù)表示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

4.判斷:

(l)4個 是 .( )

(2)分母是比分子是7,這個分數(shù)是 .( ).

(3)把一個長方形分成7份,表示其中3份的數(shù)是 .( )

(4) 中包含著11個 .( )

(5)一塊蛋糕平均切成8塊,小紅吃了3塊,小紅吃了這塊蛋糕的 ( )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幾分之幾和幾分之一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五、課后作業(yè)

1.在每個圖里的適當部分涂上顏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數(shù).

2.用分數(shù)表示下面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

3.看圖中的涂色部分,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十】

活動目標:使學生在購物中熟練運用小數(shù)加減法,進一步體驗所學知識與生活的關系。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星期天三(2)班學生去爬山,途中有4位學生每人買了一瓶汽水(還有其他同學也買了汽水),店門口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每3個空瓶可換一瓶汽水?。這4位學生最多可喝多少瓶汽水?

二、主動探究,小組交流

請你們想盡一切辦法使他們盡可能多地喝到汽水,可以獨立研究、也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和聽課老師一起研究完成。(下面開始研究)

匯報:(請一生)你是愿意上來寫呢?還是把你的想法說出來?但有一個原則要讓其他同學和聽課老師明白你的思路。

第一次換:4個空瓶÷3=1瓶汽水……1個空瓶

是5瓶嗎?你們同意嗎?還有沒有更多的?當?shù)谝淮螕Q后,喝光以后還有幾個空瓶?(2個)這2個空瓶有沒有辦法再換?

第二次換:(2個空瓶+借來1個空瓶)÷3=1瓶汽水

然后再還給別人1個空瓶。

4+1+1=6(瓶)

2.如果途中有10位學生每人買了一瓶汽水,?每3個空瓶可換一瓶汽水?。這10位學生最多可喝多少瓶汽水?

第一次換:10個空瓶÷3=3瓶汽水……1個空瓶

第二次換:4個空瓶÷3=1瓶汽水……1個空瓶

第三次換:(2個空瓶+借來的1個空瓶)÷3=1(瓶汽水)

10+3+1+1=15(瓶)

三、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是否正確,我們來驗證一下。

今天來了多少位同學?(30位)

3.如果30位同學每人買一瓶,每3個空瓶可換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幾瓶?

4.如果5位同學每人買一瓶,每3個空瓶可換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幾瓶?7位同學每人買1瓶,每3個空瓶可換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幾瓶?

四、小結

活動后記:

本活動設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非常感興趣,積極參與整個活動過程,活動效果較好。

節(jié)約能源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調查,了解家庭用水和用電的情況,掌握水費和電費的計算方法。

2、通過查找資料、計算和數(shù)據(jù)的比較,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通過課外了解和課堂教學,滲透節(jié)約能源的思想,重點是節(jié)約水能源和電能源的重要性。

4、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讓學生感知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二、教學準備

家庭用水、用電調查表,多媒體課件,計算器等。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水、電、陽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們都是能源,你還知道哪些能源?(天然氣、風能、核能、水、電……)

2、在剛才列舉的能源中,與我們的生活最密切的有哪些?(水和電)

3、簡要說說水和電的作用。

(二)小組合作交流,制作統(tǒng)計圖表

1、課前,每個同學都已經調查了自己家里的用水用電情況,現(xiàn)在請把你所完成的家庭用水用電調查表展示出來,大家互相交流調查結果,并說說你是怎樣調查的。

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調查表加以展示并評價。

3、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將本組同學每家一年的用水量、用電量和水費電費進行統(tǒng)計整理。(一組用電腦演示,其他在下面完成)

三、根據(jù)統(tǒng)計圖進行相關的計算,說感受

1、為了看得更直觀,我們來看看有關水的統(tǒng)計圖。

說明:藍色的數(shù)據(jù)是一年的用水量,紅色的是一年的水費。

問:你從這張統(tǒng)計圖上了解到哪些信息?(學生自由說)

2、那么你們能計算出這幾個同學家年平均用水量嗎?(學生用計算器算)

我們以它為平均值,算算全校1000戶家庭一年用多少水?

那么全市有多少家庭你知道嗎?一年要用多少水?

板書:水:戶平均年用水量……

全校平均年用水量……

全市平均年用水量……

3、我市的用水量這么大,而目前水能源的現(xiàn)狀你了解嗎?

媒體展示:寧波市各主要水庫圖片和它們的年蓄水量統(tǒng)計圖,與剛才所計算的年平均用水量進行對比,并計算目前我市的缺水量。這還僅僅是我們寧波市,如果是浙江省乃至全中國,又會怎么樣呢?(媒體展示缺水地區(qū)嚴重的水危機等相關圖片和文字資料。)

4、提問:看了這些圖片和數(shù)據(jù)后,你們有什么感想?

(從相關的圖片與數(shù)字中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我們現(xiàn)在用水量非常之大,簡直是入不敷出,水資源嚴重短缺,形勢非常嚴峻!強調:如果我們再不節(jié)約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這決不是危言聳聽。用水的情況是這樣,用電的情況又將是怎樣的呢?其實我們現(xiàn)在的用電量也是很大的,請各小組同學課外去算一算。生成課題:我們要節(jié)約能源)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交流節(jié)約能源(水電)的方法

1、師:目前,水能源、電能源已嚴重短缺,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卻依然有許多浪費水能源和電能源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請你們把課前搜集到的生活中浪費水電的現(xiàn)象,向大家進行披露。(投影儀展示相關的圖片、文字。)

2、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現(xiàn)象,你們有什么想法?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3、通過計算,認識節(jié)約能源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小事做起,節(jié)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

師:你們了解這一滴水的重要性嗎?讓我們一起來看:

出示一滴水的資料,請算出一天、一個月、一年可以節(jié)約多少水?

節(jié)約的這些水有什么作用呢?

(對家庭來說就是節(jié)約了錢,算算共節(jié)約了多少錢;對國家來說節(jié)約的水可供x人生活x天。)

4、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節(jié)約能源?你們有什么節(jié)約用水用電的金點子嗎?(先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反饋。)

5、對于電來說,要求我們合理地使用電,不要做不必要的浪費。

五、課堂總結,寫倡議書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對水能源和電能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感受到了節(jié)約水電的緊迫性。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節(jié)約水電從我做起吧。

2、寫倡議書。

小組合作,寫一份倡議書,向全校同學發(fā)出?節(jié)約能源?的倡議。

活動后記:

本活動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對活動內容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活動效果好。

與眾不同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解題靈活性。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及創(chuàng)新精神。

3、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4、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的觀念。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切成長方體的蘿卜。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趣味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嘛!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簡單的一件事、一個事物都可以聯(lián)想到許許多多的數(shù)學問題。?

比如:教師伸出右手的食指,讓學生觀察。

提問:?看到它,你想到什么??

學生自由說,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聽了剛才同學的回答,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每個人的想法都與別人不一樣。

師:?你能不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多讓學生發(fā)表意見,最后統(tǒng)一取名為?與眾不同?。(板書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眾不同’。?

二、滲透學法,開發(fā)聯(lián)想:

教師出示:

1、2、4、5、11這五個數(shù),哪一個數(shù)與眾不同?

師:?誰與眾不同?哪些地方與眾不同?并說說你是從什么角度來分析的?請各組的同學想想后,再討論。看看哪組同學想得最多??

學生討論。小組派代表回答,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有選擇地板書。

根據(jù)板書引導學生說出解答這道題時所用的學習方法: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師:?這種學習方法在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時的應用可廣呢!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解決一些問題。?

三、應用

出示多媒體課件:有兩盤一樣重的蘋果,元旦那天,哥哥和妹妹每人吃一盤,哥哥吃了-,妹妹吃了-千克。哥哥說:?我剩下的蘋果比你多。?妹妹說:?我剩下的蘋果比你多。?兩人爭論不休,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幫幫他們呢?

師:請各小組的同學先討論解決的辦法,然后動手做。

學生討論后,指名匯報結果,教師有選擇地板演。

師:我們剛才用這種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其實,它還可以用來解決立體圖形的分割問題。

出示:把一個長方體切成兩塊,表面積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引導學生借助實物操作,想出不同做法。

四、小結: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教師組織談感受。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在24點游戲活動中,經歷“玩”中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過程。

2、能綜合運用混合運算的指示,解決點游戲中的血算是問題。

3、感受與同伴玩中學數(shù)學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對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一幅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數(shù)學課你們都帶來了什么?

你們可別小看這樣的一副牌,它里面可有很多的小秘密呢?你能抽出任意兩張說出對應的乘法口訣嗎?哪兩個數(shù)字相乘得24?剛剛有一位小朋友說牌可以用來算24點,大家想玩這個游戲嗎?你知道算24點是怎樣玩的嗎?好吧,我們一起打開課本自學算24點游戲的玩法。

誰來說一說/

生:就是利用幾張牌,用+-×÷使其結果為24,每張牌只可用一次。下面我們就來算24點。(板書課題)

二、幸運第一關――對對碰

1、三八二十四

師:我出8,敢從你的手中拿一張牌和我碰成24嗎?

生:我出3,三八二十四

師:我還出8,敢拿出兩張牌跟我碰成24嗎?

生:……

師:你們都是湊成3,再利用三八二十四的口訣碰成24的。

2、四六二十四

你能自己出一張牌,讓全班同學和你碰成24嗎?

生:4

3、其它方法

12數(shù)字寶寶也要來算“24點”,你能讓它算出24點嗎?

三、幸運第二關:三張牌

1、7、6、3這三個數(shù)能算得24

①先自己想一想怎樣計算?

②同桌商量?

③集體討論(板書方法)

④同桌互相說

2、2、3、4這三張牌怎么想?

(過程同上)

3、9、8、3這三張牌呢?

(過程同上)

4、3、5、9這三張牌呢?

(過程同上)

四、幸運第三關——四張牌

1、12 5 8

①先自己想一想怎樣計算?

②小組討論。

③集體討論(板書方法)

2、4、5、7、8

(過程同上)

3、3、1、7、9

(過程同上)

4、5、5、9、3

(過程同上)

5、

五、比一比

1、提要求:每個小組每人抽一張牌,放在桌子上,算出24點,先算出的拍一下手,說出你的方法,對的就能得到4張牌。誰得到的牌最多就是冠軍。

2、分小組比一比

六、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能講講你算“24點”的好方法嗎?

集體交流

其實玩起來也很方便,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我們談了很多體會,有了許多辦法,我相信你準能贏你的爸爸媽媽。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內容:

教材練習四5~9。

教學目標:

1、 通過加減口算,使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口算方法。

2、 進一步鞏固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指導學生正確選用條件計算所求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練習四5。

1) 先估計一下下面每題的得數(shù)各是幾十多,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 口算出結果并與估計的結果進行比較,集體訂正

2 、練習四4。

1)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 補充六道題,先說出每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再計算。

6+(6+4) 89(2620)

87105 9+(487)

二、應用題練習。

1、練習四7。

1)出示第7題的統(tǒng)計表,說說從這張統(tǒng)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要求小明比小紅多跳幾下應選擇什么條件?(學生解答,。集體交流)

3)如果要求小紅比小華少跳幾下應選擇什么條件?(學生解答,集體交流)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獨立提問題解答,集體交流。)

2、練習四8。

1)出示第8題,說說從圖中你知道些什么?(有50名同學加入少先隊,有54條紅領巾夠不夠?)

2)有50位同學加入少先隊,54條紅領巾夠不夠為什么?

3)你知道紅領巾多多少條嗎?怎樣算?為什么這樣算?

3、練習四9。

1)出示第9題,指名說圖題。

2)一共拿來40個鼠標,有46臺電腦,這些鼠標夠不夠?為什么?(4046,所以不夠)

3)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獨立提問解答,集體交流。)

三、 作業(yè)布置。

四、教學后記:通過賽一賽的練習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十三】

認識直角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shù)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看書21-22頁。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么?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和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和復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和鈍角,保留直角 )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三)講授:

(1) 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

請同學們拿出教科書、練習本,他們的封面各有幾個角?看看這些角的形狀是不是相同?觀察桌面上的四個角,他們的形狀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和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 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和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和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shù)一數(shù)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shù)的最快的小組。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shù)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shù)才能數(shù)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么圖形?學會了什么本領?

(六)板書設計: 直角

(七)課后作業(yè):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八)后記及反饋:

本節(jié)課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xiàn)困難,所以課堂節(jié)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效果不錯。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辨認方向,體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yǎng)方向感發(fā)展空間觀念。

2、在指出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的條件下,會辯認其余的三個方向。

3、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的方向。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辯認方向的方法,能在實際生活環(huán)境中辯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位置。

教學難點:

理解地圖上規(guī)定方向的方法,分辨地圖上物體所處的相對位置。

教學準備:

課件、教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師:1、在操場上我們都弄清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位置,在教室里又是怎樣的?

2、指導學生在教室里辨認“東南西北”并在書上填一填。

二、問題探究

找一個發(fā)令員,其他學生用手指出相應的方向(我說你做游戲)

如:我說東

你指東

三、體驗感悟

出示動畫課件(大型板圖,隨意粘貼的算式,,有一份某市的交通圖)引導:仔細觀察十字路口,請你當一次小小交通警察,指揮交通。

師:1、說說你家的門從哪個方向開?

2、對門或左右門。

四、實踐應用

1、觀察夜空的星空,找到北極星的位置,明確具體方向。

2、觀察家里的植物是往那一邊長。

五、小結

六、布置作業(yè)

一課一練第32頁

板書設計

東南西北

1、當你面向北時,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

2、地圖上的方向:上北 下南 北

左西 右東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十五】

學習內容:

教材43頁例2,練習十一第4、5題

學習目標:

1、能熟練地求平均數(shù)

2、會根據(jù)平均數(shù)簡單地分析問題

3、知道平均數(shù)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

學習重點:

根據(jù)平均數(shù)簡單地分析問題

學習難點:

比較平均數(shù),得出新的信息

學習準備:

統(tǒng)計圖、記錄卡、小黑板

學習流程:

一、導入

什么是平均數(shù),怎樣求平均數(shù)?

二、學習交流

1、課件出示例2圖片

(1)從圖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哪個隊要高一些?

(3)怎樣才能知道哪個隊高一些?

點撥:觀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還要科學地算一算

2、出示歡樂隊和開心隊身高記錄表

說一說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小組內算一算兩個隊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

(148+142+139+141+140)5

=_____5

=_____(厘米)

(144+146+142+145+143)5

=_____5

=_____(厘米)

3、比一比

通過計算的結果看出( )了要高一些

點撥:平均數(shù)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

4、出示練習十一第4題

(1)從統(tǒng)計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2)哪種餅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銷售量多?多多少?

(3)計算平均數(shù),比一比

5、猜測

(1)哪種餅干銷量越來越大?

(2)分析原因。

6、從統(tǒng)計圖中你還得到什么信息?

三、展現(xiàn)提升

1、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

2、交流算法。

3、提問、補充。

四、達標測評

練習十一第5題

五、總結歸納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通過求平均數(shù),我們還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信息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減法的口算,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正確地口算幾千幾百減幾千幾百的不退位減法。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技能。

4、培養(yǎng)良好的檢驗習慣。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78-40= 46-20= 86-30= 78-40=

38-2= 26-5= 56-4= 86-34=

(1)、先口算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一組3道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小結:上面兩題是下面這道題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口算過程。

二、引入

1、根據(jù)下面有聯(lián)系的算式合并在一道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題目。

68-30= 53-20=

38-2= 33-1=

2、例1:口算

86-34=

想:把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轉化成口算過程

86-30=56

56-4=

3、試一試

8600-3400=

想:869個百-349個百

= 個百

=

4、小結

三、課堂練習

1、49-20-7= 76-50-3= 68-40-5=

49-27= 76-53= 68-45=

談談上下兩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2、速算

73-61= 86-54= 67-25= 76-23=

95-42= 38-21= 89-74= 78-42=

3、計算

4、找朋友

5、綜合練習

四、課堂作業(yè)

見課堂作業(yè)本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十七】

教學內容:

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的第1——3題,認識10。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2. 學會10的數(shù)數(shù)、認讀、寫數(shù)、大小比較和10的分與合,對10的數(shù)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 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shù)學交流意識。

4. 引導學生感受數(shù)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直尺、學具圖片、掛圖、數(shù)字卡片、小貝殼圖片等。

教學設計:

(一) 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請大家猜一猜。

a. 有一個數(shù),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還表示起點,它是誰?(貼圖片0 )

b.能與0做鄰居的又是誰?(貼圖片1 )

c.在我們所學過的數(shù)字中誰最大?(貼圖片9 )

d.故事:9知道它最大可驕傲了,它對0至8各數(shù)字說:“你們誰都沒我大,特別是你——0,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聽了可傷心了。1走到0的身邊,和0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對付9。這時,9沒話可說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學生可能猜出許多不同的辦法,教師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聯(lián)合起來,站在一起組成“10”,10是兩位數(shù),當然比9大。設計意圖: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創(chuàng)設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既復習了9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又引起了新的教學思考:1和0用什么辦法使9沒話可說?引出新課題。這里可以使學生感悟到兩個數(shù)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shù),數(shù)和數(shù)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是可以組合的。

(二) 探究學習

板書:10的認識

齊讀“10”。

1.學習10的含義及10以內數(shù)的順序。

(1) 聯(lián)系實際,舉與10有關的例子。

我們的身邊或我們生活中有許多與10有關的物體,你能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嗎?

師:同學們舉了很多例子,像這樣:人的手指、腳趾、一組的人數(shù)、氣球個數(shù)、花的盆數(shù)等等,都可以用10來表示。

(2)做排隊游戲。

請小朋友們站成一排(8人),問共有幾個人?

(老師站進去)現(xiàn)在有幾個人?(9人)

如果想讓第一排有10個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數(shù)一數(shù)現(xiàn)在有幾個人?誰是第10個人?你是從哪邊數(shù)的?還有誰也可以是第10個人?怎樣數(shù)?

設計意圖:

這個活動的設計,給每一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臺,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空間中舉出許許多多與10有關的例子,如:人有10個手指頭、10個腳指頭、10個同學組成一組等。通過讓學生舉例、動一動、說一說、數(shù)一數(shù),知道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使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shù)的過程,感悟到數(shù)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小學數(shù)學教案《認識10》。

2. 10的位置與大小。

(1)尺子上的數(shù)字。

同學們經常用到尺子,請小朋友觀察,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為什么?

老師這里也有一把放大的尺子,誰知道空格里應該填幾?

投影儀出示:

全班齊讀0——10,再齊讀10——0。

(2) 比大小。

10和9中間用什么符號來連接?

10 9 反過來 < 10

設計意圖:

利用直尺教學10的位置,使學生一目了然,建立數(shù)感。同時,使學生再次認識到數(shù)字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比較10的大小時,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比較空間,這樣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yǎng)。

(3) 10的寫法。

我們學習了10的這么多知識,那我們該怎樣去寫10呢?

在田字格里練習寫10。你是怎樣寫10的?

生答:左邊是1,右邊是0,要占用兩格。

(由于學生已學過1和0的寫法,所以書寫時并不困難。)

(4) 10的分與合

(1)情境引入

一個星期天,小明準備去看望奶奶,給奶奶帶點什么呢?對了,這里有10個蘋果,給奶奶帶去吧!但是一個袋子裝不下,就把10個蘋果分別裝到兩個袋子里,小明可能會怎樣裝這10個蘋果呢?

(2)五人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請你拿出10個蘋果學具圖片,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們分成兩堆。其中一人做好記錄,說出不同的分法。(學生活動,老師展示蘋果樹圖)

(3)匯報結果(學生把蘋果掛到蘋果樹上的合適位置)。

(4)學生觀察,鞏固新知。

剛才大家通過分蘋果,知道了10的組成,可是,要把這么多的組成都記下來,可真不容易。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可以減少哪些記憶內容?

引導學生說出:看一個,記兩個,最后得出結論,只需記住5個即可。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用最快的方法記憶10的組成。

(5)游戲,組成10。

師生互動

教師說一個數(shù),學生說一個數(shù),兩個數(shù)組成10。

設計意圖: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采取了從創(chuàng)設情境入手,以小組合作展開學習、探究,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10的分與合。使學生人人都動口、動腦參與學習。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領悟到了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課堂作業(yè)

1.看掛圖填數(shù)。

學生模仿指揮員發(fā)出命令,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情景。

2.猜數(shù)游戲。

正確猜出小貝殼下面的數(shù)字,獎勵小貝殼。

(四)課堂小結:

師帶領學生回顧本課內容,然后提問:

你這節(jié)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認識10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十八】

教學內容:80頁“9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知道9的乘法口訣的,并能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訣的意義。

(2)初步記住9的乘法口訣,并會應用9的乘法口訣計算乘法式題。

(3)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4)引導學生找到9的乘法口訣的特殊規(guī)律,尋找最佳的記憶方法。

(5)會用9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通過多次質疑討論,激活思維,開拓視角。

(6)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積極主動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9的乘法口訣的,經歷9的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

2、熟記9的乘法口訣,運用9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口算卡片,袋鼠跳格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啟發(fā),明確目標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農歷5月5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

師:在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一般的會舉行什么活動?

師:那你們看過賽龍舟嗎?下面老師帶你們去看賽龍舟好嗎?

[在多媒體電腦中出示賽龍舟圖。請同學仔細觀察畫面,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交流。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師:你能提個數(shù)學問題嗎?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引出課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先來學習9的乘法口訣。

(板書課題:9的乘法口訣)

二、合作探究,達成目標

1、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師:我們把9條龍舟分開逐條逐條來看。

出示一條龍舟:

提問:

①師:一條龍舟上共有幾個人?表示幾個9?

出示:2條龍舟

②師:2條龍舟上共有幾個人?表示幾個9?

出示:3條、4條、5條、6條、7條、8條、9條龍舟

③師:那么3條、4條、5條、6條、7條、8條、9條龍舟上的人數(shù),分別可以用幾個9來表示呢?

出示:3個9、4個9、5個9、6個9、7個9、8個9、9個9

3、用袋鼠跳格的圖來幫助我們算出龍舟上的人數(shù)。

[出示袋鼠跳格圖。

師:袋鼠每跳一步是9格就表示一條龍舟上的人數(shù),請學生獨立將袋鼠跳格圖完成。學生獨立完成袋鼠跳格圖。]

4、指名匯報填寫結果。

學生匯報,教師出示:龍舟的條數(shù)和總人數(shù)。

師:“你是怎么得到這個數(shù)的?”

[5、引導學生觀察已填完整的數(shù)軸,發(fā)現(xiàn)每個方框中的數(shù)都是連續(xù)加9的規(guī)律。

提問:有了這個袋鼠跳格的圖,我們現(xiàn)在隨便點幾條龍舟都能很快答出總人數(shù)了,那么9條龍舟上一共有多少人?3條呢?5條呢?8條呢?]

6、提問:從1個9到9個9,我們可以用什么簡便的算式來表示呢?

師:你們會寫嗎?請你們獨立寫出9的乘法算式并填寫出結果。

指名匯報,教師出示:1個9到9個9的全部乘法算式。

7、為了使我們很快地記住9的乘法算式的結果,我們給它們編乘法口訣。你們有信心編出來嗎?

[同桌的兩個學生討論、交流,將編出的乘法口訣寫在自己的課堂練習本上,有困難的同學可利用課本第80頁例4中的表來完成。

學生分組討論編口訣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交流時,要求學生說清每一組算式、所編的口訣及意義。引導其他同學注意傾聽同學的發(fā)言,及時進行補充、糾正。]

8、質疑:在編口訣的時候你們遇到哪些問題?你們是怎么解決的?

9、指名學生匯報,教師出示:9的每一句乘法口訣

先齊讀,再分組讀、分男女比賽讀。

[10、引導學生觀察9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

師:同學們你有什么方法記住9的乘法口訣?也就是說你發(fā)現(xiàn)9的乘法口訣有什么規(guī)律,可以幫助我們很快地記憶呢?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討論、交流。

指名匯報。]

11、師小結:同學們太了不起了,真是太棒了,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規(guī)律。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我們一邊讀,一邊記憶。

[學生各自試著記憶9的乘法口訣,自由讀、自由背。]

12、檢查學生記憶口訣的情況:

先全班背,然后指名背:誰能試著給我們背一背?

13、師:在學生背的過程中詢問:背到“五九四十五”“六九……”不會了怎么辦?

小結:是的,根據(jù)9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我們就能把口訣很快地背出來的。

14、師:誰能說說“4×9”表示什么意思?

三、變式練習,檢測目標

我們會背9的乘法口訣了,還要會應用,下面我們來做幾個練習,有信心做出來嗎?

[1、對口令游戲:

用雙手表現(xiàn)出9的乘法口訣,同桌對口令。

2、列式計算:

①8個9相加得多少?

②8與9的和是多少?

③兩個9相加是多少?

④兩個9相乘是多少?

指名回答,先獨立做,然后指名匯報,引導學生對這4個小題進行比較。

3、解決問題:

①六一兒童節(jié),每個小朋友要吹9個漂亮的氣球,小明、紅紅、歡歡一共要吹幾個氣球呢?

②一張桌子擺9把椅子,8張桌子要擺多少把椅子?

③一本彩色故事書4元錢,一本彩色連環(huán)事5元錢,買9本故事書要花多少錢?]

四、總結評價,升華目標

1、你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

2、這節(jié)課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總結:孩子們,你們真是太了不起了,每個人都長了一雙數(shù)學家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那么多藏在9的乘法口訣里的規(guī)律,掌握了準確計算乘法的秘密。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特別高興,因為你們個個都很了不起,會觀察、樂思考、能發(fā)現(xiàn)、更會應用。所以我相信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你們會找到更多、更有用的數(shù)學知識!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是在充分了解學生知識起點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傳統(tǒng)的教學要點,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扎實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背口訣,記口訣才會有方法。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多種感觀參與學習活動,不但掌握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學以致用。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十九】

教學內容:P9-P10;練習一5、6、7、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短。

2、通過學生操作學會比較物體長短的一般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操作、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教具、學具準備:

毛線11組,紙條11組;長度不同的鉛筆2支;長度不同的尺子2把,學生文具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

請同學們把準備好的鉛筆和尺子擺在桌面上,同桌兩個一起看一看這些物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板書:長短)

2、比較長短:

(1)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你通過什么方法?4人小組討論。(指

名發(fā)言)

(2)總結方法:一般要把比的幾個物體的一端對齊。

(3)誰能用剛才說的方法來比較這兩張紙條的長短?(貼在黑板上,板書:長、短)

(4)誰能比較兩條毛線的長短?(指名學生上臺演示)

(5)自由練習: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比較長短的活動,同桌2個人,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可以比比你們的學具、胳膊、手等等。

(6)抽樣演示

(7)練習5、6

3、比較高矮:

(1)我們比較鉛筆的長度,可以說這支鉛筆長些、那只鉛筆短些;如果我們比較兩名同學的身高,應該怎么說?(引導學生說出“高矮”)(板書:高矮)

(2)(請兩位身高相差較大的同學站起來)誰比較高?誰比較矮?

(3)(請兩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學站起來)能不能一眼看出來,誰比較高,誰比較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較出他們兩個誰比較高?(小組討論)

(4)小組匯報

(5)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排隊的游戲,四人小組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排隊。

(6)練習一7、8、

4、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比較長短、比較高矮的方法。其實除了我們今天所說的方法之外,還有很多種方法,我希望同學們多動動腦筋,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二十】

教學內容:

教材第48頁例2,第50頁練習十一第4、5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級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過程與方法: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guī)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計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shù)。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2。

(1)觀察例2圖,說說圖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導學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綜合算式。

(3)脫式計算

4×3+7 7+4×3

(4)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樣的。

(5)脫式計算54÷6-7 7+54÷6

(6)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48頁做一做

強調:計算兩步式題時,必須首先觀察,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頁練習十一第5題。

先計算算出結果,再進行比較。

四、總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到右按順序計算。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五、布置作業(yè)

第50頁練習十一第4題。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二十一】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shù)學5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1節(jié)的內容。

教材簡析:

“圓柱的認識”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以及圓的相關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拓展。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是認識圓柱,了解圓柱的特征,知道圓柱的底面、圓柱的高與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之間的關系。能力目標是通過操作,看懂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使學生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興趣。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前面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具備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圓柱又是一種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形體,因此教學時教師應從直觀人手,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此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指導學生看書、觀察圓柱實物圖,采用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討論,探索圓柱的特征,并利用課件的演示,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目標:

1.認識圓柱,了解圓柱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柱的特征。

2.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系。

3.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探索,提高分析、推理、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設想:

依據(jù)教材編排特點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們設計本節(jié)課的基本思路為:

1.情趣導入。誘發(fā)新知。

2.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在這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創(chuàng)設了3個學習情境,即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力爭達到感知圓柱特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效果。

3.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新課后,我們設計了針對性和發(fā)展性的練習,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知基礎。

下面,就第一點、第二點作以簡要介紹:

第一,情趣導入,誘發(fā)新知。

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币虼?,上課伊始,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在游戲中自然引出課題。

第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讓學生學會思考,是數(shù)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創(chuàng)設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有效思考,通過學生的操作、觀察以及分析、比較,能夠概括出圓柱的特征。

通過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探索。理解了圓柱側面展開圖的不同情況及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隨機演示學生得出的結論,可能有的學生會剪出不規(guī)則的圖形,我們也做了相應準備。

在整個教學中,以師生共同探討“圓柱”的特征為主線,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的合作意識,力爭促進學生的相互認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團結協(xié)作,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真正實踐新課程中所提到的“人人學不同的數(shù)學”的理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那我們就做一個摸一摸的游戲好嗎?瞧,老師手里有一個魔袋,里面裝了幾種物體,其中有我們學過的,也有我們沒學過的,看看準能把我們沒學過的物體摸出來?

師:(一個學生摸出幾個圓柱體。)你能說一說為什么沒摸出其他的'物體嗎?

生:因為那些物體的面都是平平的,這幾個圓柱有一個曲面,能夠滾動。 師:你可真聰明。像這樣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能夠滾動的物體,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圓柱。

[反思:采用游戲導入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摸一摸的游戲中初步感受圓柱的特征。然后通過對比、辨析強化對圓柱的認識,使課堂自然、真實、生動。]

2.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師: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生:我想知道圓柱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生:我想知道圓柱彎曲的那個面究竟是什么形狀的。

生:我想知道圓柱有什么特征。

師:從大家的問題當中,老師看出你們都是愛學習的孩子。我聽說咱們班級的同學都很聰明,自學能力也很強,所以老師想讓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己到書中去尋找答案,你們能行嗎?

……

二、認識圓柱

1.自學并觀察圓柱形狀的實物。

師: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行!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發(fā)揮聰明才智,獨立閱讀數(shù)學書74頁和75頁的內容,注意邊讀書中內容,邊用筆畫一畫。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結合你手中的圓柱體,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來感知圓柱的這些特征。

[反思:概念教學要求嚴密性和準確性,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邊看書邊觀察實物,使知識得到整合。]

2.匯報并認識圓柱的幾何圖形。

師:看完書的同學請把你了解到的知識和同伴交流一下,好嗎?(小組交流匯報讀書體會。)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呢?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來介紹你們所了解的圓柱呢?

生:我知道了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生:我發(fā)現(xiàn)圓柱有一個曲面,叫做側面。

……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能準確地概括出圓柱各部分的名稱來。底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你是怎樣理解完全相同呢?

生:我認為一模一樣就是完全相同。

師:那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這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呢?

生:可以測量底面直徑或半徑來驗證。

生:可以用卷尺或線繩測量周長來驗證。

[反思:讓學生學會數(shù)學的思考,是數(shù)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發(fā)現(xiàn)圓柱的兩個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對圓柱的生活感受,而當他們利用教師提供的學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驗證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時,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興奮的行為狀態(tài),就更容易參與到下面的問題解決中去。]

師: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啊!現(xiàn)在通過課件演示,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大家的發(fā)現(xiàn)好嗎?(課件演示:圓柱體上下底面重合圖。)

師:(出示課件。)老師在圓柱的上下底面之間畫了4條線段,這4條線段是否都是圓柱的高呢?如果不是能說出你

小學數(shù)學基礎教學的教學設計【篇二十二】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商不變的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是練習課,就是讓學生通過分層次的練習,理解并會應用商不變的性質。在本節(jié)課中,要體現(xiàn)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相結合,體會數(shù)學每個知識點都有其實際應用價值。

學情分析:

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商不變的規(guī)律,而且具備合作意識和能力,為本節(jié)練習課奠定了基礎。四年級的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直觀感知仍占很大部分。許多同學能說出商不變性質的內容,但實際應用卻有些困難。

教學目標預設:

1)能夠理解商不變的性質。

2)能靈活應用商不變的性質,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目標預設1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老師請你們看兩張動物的圖片,請看這是什么?這是獵豹。這個是誰?這是羚羊。我這有一個數(shù)學問題,聽一聽好嗎?兇猛的獵豹2小時奔跑160千米,美麗的羚羊4小時奔跑320千米,誰的速度快?

說說你的列式:

生:160÷2=80千米/小時

320÷4=80千米/小時

80千米/小時=80千米/小時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兩個除法算式,它們的什么是一樣的?什么是不一樣的?這兩個算式里面蘊含著一個什么規(guī)律?

生:(商一樣,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不一樣,蘊含著商不變的性質這個規(guī)律)

師:說一說什么是商不變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零除外),商不變]

再請其他人來說一說。

2、說明這節(jié)課的目標:板書課題:練習(商不變性質的理解)

二、基本練習:

師:要想準確快速的做題,首先你必須理解商不變的性

質,對嗎?那么你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這個性質呢,來做幾道題檢查一下,好嗎?

1、慧眼識真假:先判斷對錯,再說說為什么?

①100÷20=(100÷10)÷(20×10)

②在除法里,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乘或除以任意的數(shù)(零除外),商不變.

③150÷50=(150+3)÷(50+3)

師插問:那這要是減號呢?

④480÷20=(480×0)÷(20×0)

⑤60×50=(60÷3) × (50÷3)

⑥兩個數(shù)的商是150,如果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除以4,商仍是150.

師:通過這幾道題,你能不能總結一下商不變性質中哪些詞語是關鍵詞?誰來說說?

(強調: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零除外。)

生:我來補充,還應該強調是在除法中,乘法就不行了。

2、快樂選擇ABC

① 兩個數(shù)相除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都乘8,那么商是( )

A、 160 B 、 20 C、16 D、200

② 被除數(shù)縮小5倍,要使商仍是80,除數(shù)應是( )

A、 縮小5倍 B 、乘5 C、增加5 D、減少5

③ a÷c=( )

A、 ( a÷b ) ÷(c÷d)

B 、( a×b ) ÷(c÷b)

C、 ( a×b ) ÷(c×b)(b≠0)

④ 被除數(shù)除以除數(shù),商是9余數(shù)是10,如果被除數(shù)、除數(shù)同時乘5,商是幾,余數(shù)是幾? ( )

A、 45,50 B 、9,10 C、45,10 D、9,50

⑤ 18÷3=6,如果被除數(shù)乘2,除數(shù)不變,商是( )

A、 6 B 、12 C、3 D、24

⑥ 18÷3=6 ,如果除數(shù)乘2,被除數(shù)不變,商是( )

A、 6 B 、12 C、3 D、24

師:哪組愿意跟大家說說選哪幾題,你們選的是什么?為什么這么選?

3、商不變性質的應用

1) 師:這幾道題做完以后,我發(fā)現(xiàn)你們已經真正理解了商不變的性質,很好,那理解是理解了,我們學的這個商不變的性質有什么用啊?運用商不變的性質可以做什么呢?(口算、豎式、簡算)

2)師:說一說你是如何利用商不變的性質進行口算的?

舉例:如320÷40,320和40同時除以10,劃去320和40末尾各一個0,變成32÷4,等于8

6600÷600,6600和600同時除以100,劃去6600和600末尾各兩個0,變成66÷6等于11

師:10÷3=3……1

100÷30

1000÷300

你能根據(jù)第一個算式來說一說后面兩題的答案呢?

(強調商不變,但余數(shù)中的0不能去掉。)

3)課本P95頁第6題。說一說這兩題各出錯在什么地方?

師: 如果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末尾各有兩個0,請問同時消去幾個0?

如果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末尾一個有兩個0,另外一個有一個0,請問同時消去幾個0?

如果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末尾一個有兩個0,另外一個沒有0,請問同時消去幾個0?

三、綜合練習:

1、趣味比賽

師:我們學知識應該活學活用,對嗎?那么下面啊,老師這有個趣味比賽,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比一比,看誰寫的連等式多?老師給了一個例子,誰能解釋一下我是如何利用商不變的性質的?我寫這個是不是連等式?

師:你們也來試一試,準備好了嗎?開始。

師:誰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寫的?你來說一說你是如何利用商不變的性質寫的?

(2400÷300=240÷30=24÷3=8÷1=4800÷600=9600÷1200=960÷120=96÷12=……

師: 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我們可以寫出無數(shù)個連等式,商不變的性質是多么神奇啊!

2、能力拓展

1)甲乙兩數(shù)相除,商是42,如果把甲、乙兩數(shù)都擴大2倍,商是( )

2)甲乙兩數(shù)相除,商是30,如果被除數(shù)擴大10倍,除數(shù)不變,商是( )

3)甲乙兩數(shù)相除,商是87,如果被除數(shù)不變,除數(shù)縮小4倍,商是( )。

4)一個數(shù)除以5,如果除數(shù)變成15,要使商不變,被除數(shù)應( )

5)兩個數(shù)相除的.商是80,如果這兩個數(shù)都除以4,商是( )。

6)兩個數(shù)相除的商是36,如果補除數(shù)乘以2,除數(shù)不變,商是( );如果被除數(shù)不變,除數(shù)( ),商就變成了18。

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

四、學習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更加理解了商不變的性質、知道了商不變的性質能應用在口算中,豎式計算中。

師:這節(jié)課同學們不但進一步鞏固了商不變的性質,還能夠學以致用,其實我們數(shù)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有它的實際應用價值,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總結,善于應用。

五、課后延伸:

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表達你對商不變性質的理解,制成數(shù)學小報。(小組評比)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圓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


教師作為文明之樹的培育者,教學中要有一份準備充分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師根據(jù)課程情況對教學諸要素進行的安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一篇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怎么樣的呢?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別為你收集的“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圓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我們來看看吧!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圓的教學設計(篇1)

教學內容:

教材第36頁例7、“練一練”,第39頁練習六第16~21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找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和“找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的過程,認識和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的方法。

2.使學生在認識互為倒數(shù)的兩個數(shù)的特點的過程中,發(fā)展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學會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朋友”這個詞對我們來說已經非常熟悉了,能說說教室里哪些同學是你的朋友嗎?

指名回答。

談話:在將近六年級學習生活中,很多同學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朋友”是兩個人之間的一種關系,在數(shù)學中,數(shù)與數(shù)之間也存在一些關系,比如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1,就可以說是這兩個數(shù)之間的一種關系。哪些數(shù)之間有這種關系呢?怎樣找這樣的兩個數(shù)呢?這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二、學習新知。

1、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

(1)出示例7,學生獨立完成。

(2)引出概念。

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例如 和 互為倒數(shù)??梢哉f 是 的倒數(shù), 是 的倒數(shù)。

引導:請大家仔細觀察,剛才我們找出的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交流后明確:這些算式里兩個數(shù)的乘積都是1.

指出:像這樣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3)學生舉例來說。進行及時的評議。

(4)追問:怎樣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為什么要說“互為倒數(shù)?”

小結:倒數(shù)不是指一個具體的數(shù),而是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一種關系,當兩個數(shù)乘積是1時,這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2、歸納方法

(1)提問:我們已經知道了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你能分別找出 和 的倒數(shù)嗎?

提問:觀察上面互為倒數(shù)的各組數(shù),它們的分子和分母位置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把你的發(fā)現(xiàn)與同桌交流。

小組討論:引導觀察倒數(shù)和原數(shù)的關系,想一想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與原數(shù)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指名回答:找一個分數(shù)的倒數(shù)只要交換分子、分母的位置。

追問:0有倒數(shù)嗎?為什么?1呢?

指出:因為0和任何數(shù)相乘的積都不會是1,所以0沒有倒數(shù)。1的倒數(shù)是1。

除0以外,在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時,只要把這個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調換位置即可。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六第17題。

學生分別說出每個數(shù)的倒數(shù),并選擇幾個數(shù)說說是怎樣想的。

2、做練習六第18題

學生獨立宛成,再集體交流,選擇兩題讓學生說說思考的過程。

3、做練習六第19題

練習之前明確要求:觀察每組的3個數(shù)有什么共同點,寫出的倒數(shù)又有什么共同點,帶著問題邊寫邊觀察。

全班交流結果,板書每組里各數(shù)的倒數(shù)。

提問:你發(fā)現(xiàn)每組數(shù)和它們倒數(shù)的特點了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大家交流。

提出:從這四組數(shù)可以看出:真分數(shù)的倒數(shù)是假分數(shù),大于1的假分數(shù)的倒數(shù)是真分數(shù);幾分之一的倒數(shù)是幾,幾的倒數(shù)是幾分之一。

4、做思考題。

啟發(fā):聯(lián)系倒數(shù)的意義想一想,要使三個分數(shù)乘積是1,[板書:( )×( )×( )=1]必段符合什么條件?

引導:通過交漢我們知道,三個分數(shù)乘積是1,其中兩個分數(shù)的乘積和第三個分數(shù)互為倒數(shù),你能在這七個分數(shù)里分別找出這樣的3個分數(shù)嗎?試著找找看。

學生先嘗試練習,再集體交流。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什么是倒數(shù)?怎樣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五、作業(yè)

補充習題。

板書計劃:

倒數(shù)的認識

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時,只要把這個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調換位置即可。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圓的教學設計(篇2)

位置與方向(二)在平面圖上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導航

一、教材內容

在平面圖上確定物體的位置。(教材第20~21頁例2)

二、教學目標

1.會根據(jù)一個點相對于觀測點的方向和距離確定這個點的具體位置。

2.通過想象出物體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培養(yǎng)空間觀念。

3.通過生活實例學習位置與方向的知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三、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jù)給定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明確在平面圖上表示物體位置的具體過程和方法。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直尺、量角器、課件。

學生準備: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知道了要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哪幾個條件?那么,如何在平面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位置與方向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在平面圖上確定物體的位置)

二、學習新課

教學教材第20~21頁例2。

(課件出示教材第20~21頁例2)

師:在例1的圖中,B市、C市的具體位置應該標在哪里呢?請你在例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1)嘗試畫圖。

①學生獨立思考怎樣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②小組交流作圖的方法。

③嘗試畫圖。(教師巡視,參與部分小組討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2)組織全班交流。

①投影展示學生完成的作品。

②組織交流和評議,通過交流明確在圖上標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③教師小結作圖過程。(邊說邊畫)

B市:先確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方向(量角器中心點與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離,用1 cm表示100 km,B市距離A市200 km,在圖上也就是2 cm。

C市:先確定方向,直接在圖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離,用1 cm表示100 km,C市距離A市300 km,在圖上也就是3 cm。

(3)算一算。

師: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yōu)?0千米/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點名學生回答)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200÷40=5(時)

(4)總結畫圖的基本步驟。

組織學生交流:你們認為確定物體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學生匯報,教師總結畫圖步驟:

①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②確定觀測點。

③根據(jù)所給的度數(shù)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④根據(jù)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課件出示總結)

三、鞏固反饋

1.完成教材第21頁“做一做”。(教師畫出平面圖,點名學生板演)

2.完成教材第24頁“練習五”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1.說一說這堂課的收獲。

2.談談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板書設計

在平面圖上確定物體的位置

例2:

200÷40=5(時)

答:臺風5小時后到達B市。

教學反思

1.從學生的課堂練習來看,學生畫示意圖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方向角沒有找準;距離沒有按單位長度換算(少數(shù));中心點的位置沒有找準;物體的具體位置沒有明顯地表示出來,或者沒有標出名字,讓人看不清楚;也有學生方向找錯了。根據(jù)這些情況,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更應該注重畫示意圖的細節(jié),注重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

2.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備課資料參考

典型例題準備

【例題】一艘輪船在大海中以每小時16千米的速度向正東方向航行,10時發(fā)現(xiàn)北偏東30°方向24 km處有一座燈塔,11時30分這座燈塔在輪船的什么位置?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從10時到11時30分,輪船行駛了16×1。5=24(km)。畫出圖形可知,輪船原來的位置、輪船現(xiàn)在的位置、燈塔所構成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根據(jù)等邊三角形的特點即可解決問題。

解答:16×1。5=24(km)

根據(jù)題意作圖如下:

答:11時30分這座燈塔在輪船的西偏北60°方向24 km處。

解法歸納:解本題的關鍵是運用路程、速度和時間之間的關系求出輪船行駛的路程,從而作出圖形,進而根據(jù)等邊三角形的特點找出圖中邊角間的關系。

相關知識閱讀

南轅北轍

從前有一個人,從魏國到楚國去。他帶了很多的盤纏,雇了上好的車,駕上駿馬,請了駕車技術精湛的車夫,就上路了。楚國在魏國的南面,可這個人不問青紅皂白就讓駕車人趕著馬車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問他的車是要往哪兒去,他大聲回答說:“去楚國!”路人告訴他說:“到楚國去應往南方走,你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對。”那人滿

不在乎地說:“沒關系,我的馬快著呢!”路人替他著急,拉住他的馬,阻止他說:“方向錯了,你的馬再快,也到不了楚國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說:“不打緊,我?guī)У穆焚M多著呢!”路人極力勸阻他說:“雖說你路費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個方向,你路費多也只能白花呀!”那個一心只想著要到楚國去的人有些不耐煩地說:“這有什么難的,我的車夫趕車的本領高著呢!”路人無奈,只好松開了拉住車把子的手,眼睜睜看著那個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個魏國人,不聽別人的指點勸告,仗著自己的馬快、錢多、車夫好等優(yōu)越條件,朝著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條件越好,他就只會離要去的地方越遠,因為他的大方向錯了。

寓言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么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圓的教學設計(篇3)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主要教學比的意義、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例1、例2教學認識比的意義。認識比時,主要利用學生對兩個數(shù)量之間關系的已有認識,先引導學生分別認識同類量的比(例1)和不同類量的比(例2),并逐步抽象出比的意義。進而引導學生根據(jù)比的意義以及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主動探索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自我完善認知結構。在例1、例2隨后的試一試、練一練中,教材都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嘗試的機會,嘗試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進一步感受比的意義,并主動探索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

練習十三中的5個練習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比的意義、比值以及相關知識間的聯(lián)系進行了合理操練,且形式多樣,目的明確。

可以看出教材這樣有序的編排、呈現(xiàn)內容,不僅有利于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合適的聯(lián)系,而且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活動,并在活動中全面準確的理解比的意義,構建起對比、除法、分數(shù)三者之間完整的認知結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分數(shù)、除法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會把比改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

3、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重點:理解比的意義

難點:理解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比的知識。(板書:比)關于比,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學生可能回答:什么是比?學了比有什么用?數(shù)學上的比與生活中的比一樣嗎?)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引發(fā):對,生活中也有比,比如一場足球賽的比分是2∶0,它與數(shù)學上的比一樣嗎?老師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自己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好嗎?

設計意圖:

開門見山式的揭示課題顯的簡潔明確,導入通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相關議論,引導學生產生了解比、認識比的心理需求,為本課的學習對象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研究氛圍。

二、教學例1

(一)、呈現(xiàn)例1掛圖:媽媽早晨準備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

1、利用舊知進行比較:

(1)圖中提供了2個數(shù)量:2杯果汁和3杯牛奶。根據(jù)這兩個數(shù)量,我們怎樣來對果汁和牛奶的杯數(shù)進行比較?(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整理板書:)

相差關系{牛奶比果汁多1杯倍數(shù)關系{果汁的杯數(shù)相當于牛奶的2/3

果汁比牛奶少1杯牛奶的杯數(shù)相當于果汁的3/2

(2)小結: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兩個數(shù)量相比較,既可以用減法比較兩個數(shù)量之間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數(shù)來表示兩者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今天我們認識的比就是專門對這后一種關系進行的研究。

2、比的教學:

(1)(指板書:)果汁的杯數(shù)相當于牛奶的2/3。我們還可以說成果汁與牛奶杯數(shù)的比是2比3(出示)。想一想,牛奶的杯數(shù)相當于果汁的3/2。還可以怎樣說?(出示:牛奶與果汁杯數(shù)的比是3比2。)

3、比的讀寫:

(1)師介紹:2比3怎么寫呢?我們一起來看:2比3記作2∶3(板書:2∶3,先寫2,再在中間寫上兩個小圓點,讀作比,注意與語文中的冒號不同,最后寫3。一起來寫一寫,讀一讀。)

(2)指導學生寫:3比2怎么寫呢?誰來寫一寫?

(3)介紹名稱:剛才我們寫在中間的兩個小圓點(∶)是比號(板書:比號),比號前面的數(shù)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shù)叫做比的后項。(板書:前項后項)

(4)誰來說一說:2∶3這個比中,比的前項是幾?比的后項是幾?在3∶2這個比中,2是比的什么?3是比的什么?

4、比是有序概念

(1)同學們看一看,剛才的比的前項是2,這兒的2怎么又是比的后項了呢?

(2)對!顛倒兩個數(shù)量的位置,就會得出另一個比,它的意義也就不同。因此大家在敘述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是哪個數(shù)量與哪個數(shù)量在比,不可顛倒順序。

設計意圖:

例1的教學首先抓住了兩個環(huán)節(jié):首先通過已有知識與經驗使學生認識到用減法可以表示兩個數(shù)量的相差關系,用分數(shù)或除法可以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而這里認識的比則專門框定于后一種情況,這樣可使教學建立在一個清晰的前提條件下。其次又重點引導學生認識比,使學生體會到比是對兩個數(shù)量進行比較的又一種數(shù)學方法。在介紹比的各部分名稱后,結合兩個比的前后項的不同巧妙幫助學生明確比是一個有序的概念,這樣的教學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顯得層次清晰,條理有序。

(二)、完成試一試

(出示安利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用比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比如這瓶洗潔液,上面的使用說明就是用比來表示的。(呈現(xiàn)試一試)

(1)指圖中的1∶4,問:這里的白色部分和藍色部分分別表示什么?你知道1∶4表示什么嗎?

(2)把每種溶液里的洗潔液看作1份,水分別可以看作幾份?

(3)還可以怎樣表示每種溶液里洗潔液和水體積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理解:比如這個1:4,表示1份洗潔液要加4份水,也就是說水的體積是洗潔液的4倍,洗潔液的體積是水的1/4。)

設計意圖:

通過引導學生參與討論洗潔液與水體積之間關系的表示方法,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既利于后面教學比、分數(shù)、除法三者之間的關系,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比的意義的認識。

三、教學例2

(一)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比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呈現(xiàn)例2)

1、想一想,我們怎樣求兩人的速度?

2、2、學生計算答案,匯報填表。

3、明確:因為速度=路程時間,速度實際上表示了路程與時間的關系。我們也可以用比來表示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出示:小軍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比是900∶15。)900∶15表示什么呢?(路程時間。)

4、你能用比來表示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嗎?(出示: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比是900∶20)

(二)、理解比的意義

1、剛才我們已經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細觀察一下例2中的比:900比15,900比20,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覺得比與什么有關?兩個數(shù)的比表示什么呢?(板書:兩個數(shù)的比兩個數(shù)相除)

2、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再引導:例1中的比表示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關系,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時間,不管是例1、例2還是練習中的比都表示兩個數(shù)相除。所以兩個數(shù)的比到底表示兩個數(shù)的什么關系?(板書:一種相除關系)

設計意圖:

例2通過教學兩個不同類量的比,使學生進一步完善對比的認識。一方面通過題中的填表,使學生初步體會到速度是路程與時間比較的結果,再通過用比表示這一關系重點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在描述比的意義時重點強調了比與除法的關系,在通過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互說,共同領悟中使學生對比的意義有一個本質的理解。

(三)、認識比值、及與比的區(qū)別:

1、在900∶15這個比中,比的前項是幾?后項是幾?比的前項除以后項的商是幾?

我們把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算算900∶15這個比的比值是幾?

2、想一想,900∶20這個比的比值是多少?這兩個比值60、45也就表示什么?

3、你能說出例1中的各個比的比值分別是多少嗎?

4、討論:同學們覺得比與比值的區(qū)別在哪里?

(比表示兩個數(shù)相除的一種關系,由前項、比號、后項組成。比值表示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比值是一個數(shù),可以是分數(shù)、小數(shù)或整數(shù)。)

設計意圖:

比與比值是互相聯(lián)系而又有區(qū)別的兩個概念,在學生初步認識比值后就對這兩個概念進行比較既有利于學生對兩個概念的的理解和掌握,又為后繼教學區(qū)分兩種容易混淆的題型化簡比和求比值奠定了基礎。

(四)、試一試

1、完成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教師介紹:根據(jù)分數(shù)和除法的關系,兩個數(shù)的比也可以寫成分數(shù)形式。例如,2∶3除了寫成這種形式以外,也可以寫成分數(shù)形式的比:3/2。(板書:3/2)注意這時應把它看成是一個比,而不是分數(shù),所以先寫比的前項,再寫橫線表示比,最后寫后項,仍應讀作3比2。)

(五)、比、除法和分數(shù)的關系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得到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比的前項、后項、比號、比值分別相當于除法算式或分數(shù)中的什么嗎?比的后項可以是0嗎?(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填表)

相互關系

區(qū)別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值

除法

分數(shù)

2、比的后項為什么不能是0?

設計意圖:

高年級同學已經具有一定的探究解題能力,試一試后通過兩個問題的討論,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交流匯報時,也能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順序來指導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對比的認識更加透徹,認知結構得以進一步完善。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的1、2、3小題。

2、判斷題。

(1)3/4只能讀作四分之三。()

(2)比的后項不能是零。()

(3)可可的身高是1米,她爸爸的身高是178厘米,可可和她爸爸身高的比是1∶178。()

3、完成練習十三的第3、4題。

4、糖水的甜度

(1)(出示:兩杯糖水,并標出糖與水的質量的比,第一杯1∶20,第二杯1∶25)

你知道哪一杯水更甜嗎?為什么?

(2)(出示第三杯糖水,標出糖4克,水100克。)

你知道這杯糖水和剛才的哪一杯一樣甜?先想一想,再與同桌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3)根據(jù)第一杯糖和水質量的比是1∶20,你能說出第一杯糖與糖水質量的比嗎?

5、知識介紹:

同學們,其實比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你聽說過著名的黃金比嗎?(課件介紹黃金比)。

設計意圖:

練習的設計層次清楚,形式活潑,溝通了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使學生經歷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精美的課件展示黃金比令人賞心悅目。這個過程既幫助學生加深了對比的意義的理解,又積累了豐富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數(shù)學思考能力?!?/p>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們有什么收獲嗎?還有什么問題嗎?

六、布置作業(yè):P72練習十三的1、2、3、5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圓的教學設計(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72~7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讓學生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理解化簡比,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促進知識遷移,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3.體驗知識的相通性以及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正確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比。

教學難點:

化簡比,并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情境導入

今天淘氣和笑笑做了一個實驗,想請同學們也去參加,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情境圖。

淘氣調制一杯蜂蜜水,用了3小杯蜂蜜,12小杯水。

笑笑調制一杯蜂蜜水,用了4小杯蜂蜜,16小杯水。

那么,請同學們猜一猜哪杯水更甜呢?

二、預習反饋

點名讓學生匯報預習情況。(重點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問題)

三、探索新知

1.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

(1)再次提出問題:哪杯蜂蜜水更甜,你現(xiàn)在能判斷出來嗎?你遇到了什么問題?

想想辦法,先和同桌交流。

學生匯報:蜂蜜的含量越高,蜂蜜水越甜。即蜂蜜與水的比值越大,蜂蜜水越甜。

(2)讓學生自己求兩杯蜂蜜中蜂蜜和水的比值,尋找結果。

3∶12==

4∶16==

計算后可知:兩杯蜂蜜中,蜂蜜和水的比值都是,所以一樣甜。

(3)師:如果能知道兩杯蜂蜜水中平均1小杯蜂蜜用了幾小杯水是不是也可以比較呢?怎樣才能知道?請在小組內討論。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先把比轉化成分數(shù),利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約分,再轉化成比的方法。

3∶12==1∶4

4∶16===1∶4

根據(jù)比我們發(fā)現(xiàn)兩杯蜂蜜水中蜂蜜與水的比都是1∶4,也就是平均1小杯蜂蜜都用4小杯水,所以兩杯水一樣甜。

小結:當比的兩項數(shù)值較大時,有時會給判斷帶來不便,這時就需要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則,在不改變比值大小的情況下,將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縮小,這樣更便于我們觀察比較。

2.探究比的`特殊性質。

師:如何把比的前項和后項變小呢?我們先看看笑笑寫的幾組相等的比,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課件出示,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

學生能夠說出兩組比的變化情況:第1組把1∶2的前項和后項都乘10,比值不變;第2組把4∶12的前項和后項都除以4,比值不變。

引導學生:你能不能用一句話說出這個規(guī)律?

小結: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shù),比值的大小不變。

師:這與這們學過的什么知識有相似之處?

生: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商不變的規(guī)律、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一樣。

師:比的前項和后項為什么不能同時乘或除以0?

生:因為比的后項乘或除以0,比的后項就是0,這個比就沒有意義。

3.化簡比。

了解了比有這樣的性質,那么我們就可以運用它在不改變比值大小的情況下,將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縮小,這就是化簡比。

師:分數(shù)可以約分,比也可以化簡,你能化簡下面的比嗎?

24∶42∶0.7∶0.8

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化簡的方法,然后匯報。

生1:化簡24∶42,可以先把比改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再進行約分,再改寫成比。

生2:化簡∶,可以用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商用最簡分數(shù)表示,再轉化成比。

生3:化簡0.7∶0.8,可以先把小數(shù)比改寫成除法算式,根據(jù)商不變的性質,化成整數(shù)比后再化簡。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在黑板上板演。

教師小結:看來,化簡比的方法不唯一,不過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但要注意,要使比值不變。在做題時可根據(jù)題目需要和自己的喜好選擇。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3頁“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出各杯中糖與水的質量比。教師問:根據(jù)現(xiàn)在的比可以看到有一樣甜的嗎?(不能,因為每個比的前項和后項都不完全相同)教師追問:那怎么辦?(要把比化簡后再比較)

2.完成教材第73頁“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在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化簡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73頁“練一練”第4題。

學生首先完成第(1)(2)小題后,想一想,比值化成百分數(shù)后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學生能夠想到它表示兩人的命中率。然后再讓學生回答:不馬虎和奇思誰的命中率高。

五、拓展提升

1.甲數(shù)和乙數(shù)的比是3∶4,乙數(shù)和丙數(shù)的比是5∶7,甲、乙、丙三個數(shù)的比是多少?

15∶20∶28

2.三個隊共同完成一項工程,一隊完成總工程的,二隊完成總工程的,三隊完成總工程的,三個隊完成工程量的比是多少?

1∶2∶3

六、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有什么疑問?

七、作業(yè)布置

教材第73頁“練一練”第2題。

指名回答。

教師根據(jù)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側重點地調整教學方案。

學生思考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后匯報。

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后匯報。

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在小組討論后完成。

學生回顧并提出問題。

板書設計

比的化簡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shù),比值的大小不變。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這節(jié)課利用實際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在解決問題時采用多種解題思路,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對比使學生從舊知遷移到新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授知識,達到知識的系統(tǒng)化。

不足之處:對最簡整數(shù)比沒有強調提出,而且對化簡比的方法也沒有作總結性的歸納。課上練習題不足。

教學建議:教學時,如果課上時間不充裕,可以增加一節(jié)練習課或課下增加練習量。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圓的教學設計(篇5)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小學 2,學科:數(shù)學

2,課時:1課時

3,學生課前準備:

1)、預習教材77、78頁及練習十八的內容。

2)、收集生活中應用到百分數(shù)地方的知識。

二、教學課題

教養(yǎng)方面

1)、讓學生感受百分數(shù)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體驗百分數(shù)的優(yōu)點。

教育方面

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能力的應用意識。

發(fā)展方面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學科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

三、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77、78頁及練習十八的內容。

學情分析

百分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教學中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fā),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教學中要注意加強知識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通過類比類推理解思路。

根據(jù)學生學段的特點,教學中應開放課堂,推廣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策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百分數(shù),知道百分數(shù)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百分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熟知百分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正確區(qū)別百分數(shù)與分數(shù)的不同意義。

教學方法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引導(引用從百度搜索的相關知識)

學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教學準備

1)、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百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相關材料,找到了很多教案作為參考,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

2)、根據(jù)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有關的“百分數(shù)的意義和寫法”多媒體課件PPT,給生直觀的感受,引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探索。

教學過程

活動一:師生交流,充分感知

師: 同學們課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數(shù),現(xiàn)在我們交流一下,好嗎?

生:我在衣服的標簽上找到了棉68.5%,絳綸23.5%,晴綸8%。

生:我在酒瓶的商標上找到了酒精度11.5%。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60%, 脂肪≥3.5%。

生:我在親親果凍找到“中獎率為100%”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百分數(shù),雖然沒學過,但都會讀出來,我真佩服你們! 這么多的百分數(shù),說明了什么?

生:百分數(shù)的用途很廣。

生:百分數(shù)很重要,生活中離不開它。

(評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使學生充分感知百分數(shù),并創(chuàng)設了平等交流的氛圍, 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充分感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

活動二:合作探究,充分感悟

師:老師也收集到了好多百分數(shù),看,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fā)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他們一次性筷子全靠進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

(課前把百分數(shù)圈出來,用課件展示)

(在這里用簡單的兩個百分數(shù),自然地進行了環(huán)保教育。)

師:人們這么喜歡用百分數(shù),你們想知道百分數(shù)的哪些知識呢?

生:百分數(shù)是什么樣的數(shù)?它到底有什么用處?

生: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數(shù)?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些問題。(板書:百分數(shù)的意義和 寫法。)

師:小組交流課前收集的百分數(shù)的意義。

(學生拿出手中的材料,進行認真的思考、交流,準備匯報)

生:我收集的是:衣服的標簽上找到了棉68.5%,絳綸23.5%,晴綸8%。我的理解是把衣服的成份看作100份,其中棉占68.5份,所以68.5%表示棉占衣服成份的68.5%;滌綸占23.5份,23.5%表示滌綸占衣服成份的23.5%;晴綸占8份,23.5%表示晴綸占衣服成份的8%。

生:我收集的是:太平洋的面積占海洋總面積的49%,我的理解是把海洋總面積看作100份,其中太平洋的面積占49份,49%是太平洋面積與海洋總面積比較的結果。

生:我收集的是:中獎率為100%,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購買100次,100次都中獎,100%是表示購買次數(shù)與中獎次數(shù)的比率。

師:從同學們的理解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百分數(shù)表示的是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比關系,也就是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師板書)

師:剛才我們通過想一想、比一比、議一議理解體會了百分數(shù)的意義,那百分數(shù)與我們學過了分數(shù)到底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呢?(小組合作研究討論,并作好記錄)

生:我們組認為它們的意義不同,百分數(shù)只能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而分數(shù)有時可表示這種關系,有時只表示具體數(shù)量。寫法也不同。

生:我們組補充,百分數(shù)的分母都是100,容易比較大小,一看就清楚。

生:分母是100的分數(shù)不一定是白分數(shù)。

(評析: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入,創(chuàng)設了“現(xiàn)實數(shù)學”的情境,進一步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感悟百分數(shù)的意義及優(yōu)點,同時讓學生感覺到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生活。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互助合作中得到交流、溝通,碰撞出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活動三:主動應用,拓展升華

師:通過努力,同學們對百分數(shù)的意義理解得相當透徹了,那么你會寫百分數(shù)嗎?會寫請到黑板上寫一個百分數(shù)。

(學生有一擁而上,寫出各種各樣的百分數(shù)。)

師:同學們寫了這么多的百分數(shù),你能任選一個說說它的意義嗎?生:我選50%,這節(jié)課我舉手4次,老師讓我回答2次,我回答的 機會占舉手次數(shù)的50%。

生:我選96%,第三單元測查我們班及格人數(shù)44人,幾個率約占全班人數(shù)45人的96%。

生:我選120%,它的分子比100大,有意思,比如工人一天要生產20個零件,結果完成24個,完成的占生產任務的120%。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能不能應用百分數(shù)的意義,用一句話表達對自己或同學、老師的滿意率?

生:我對自己的滿意率為90%。

生:我對自己的滿意率為95%。對__的滿意率100%。

生:我對自己的滿意率為95%。對同桌的滿意率50%,對老師的滿意率95%,因為同桌上課時老是吵我,而老師沒有發(fā)現(xiàn)。

生:我對老師意率為100%。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精選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教學的時候一般都離不開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可以幫助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怎么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設計呢?你也許需要"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這樣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27、28頁的內容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并能靈活運用。

2.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并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從現(xiàn)實的問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換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

生:植樹節(jié)。

師:對呀,春天是植樹的季節(jié)(展示課件)。咱們學校也組織了植樹活動,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這次活動?它們一共要植多少棵樹?你們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師:(展示課件)這是我們學校植樹的信息。

①這次參加植樹活動的男生有36名,女生有22名。

②男生要植樹60課,女生要植樹44棵。

你能算出有多少名同學參加植樹活動,一共要植多少棵樹嗎?

[評析:在課的開始,教師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教材,創(chuàng)設了植樹節(jié)的情境。這樣處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情景、條件、問題學生都十分熟悉,在這種輕松的氣氛中,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尋找規(guī)律

(一)體驗加法的意義

師:請你在練習本上做一做(做完的可以同桌交流)。

生匯報,師板書。

①36+22=58(名)22+36=58(名)

②60+44=104(棵)44+60=104(棵)

師:這兩個問題都是用加法計算的,誰來說一說,你為什么要用加法?

學生說想法。

師小結:這兩道題都是要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就要用加法計算。

師: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問題還要用到加法來計算,誰來舉一個例子。

一生舉例并例式解答。(師板書)

師:生活中像這樣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多不多?說一個給同桌聽聽。

[評析:結合現(xiàn)實生活情境,體會加法的意義。]

(二)教學加法交換律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觀察這三組算式,你能發(fā)現(xiàn)些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小組交流匯報。

(學生匯報時,讓學生結合第一組算式說一說,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36+2222+36)

師:大家看,這兩個加數(shù)交換了位置,和相等。這兩個算式可以怎么樣?(板書:=)

師:第二組算式可以怎樣寫?

(生答,師板書:60+44=44+60)

第三組算式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板書。

師:大家看,這幾個小組總結出了這幾道算式中的兩個加數(shù)交換了位置以后,它們的和不變。你們小組的結論和它們一樣嗎?誰能再來說一說。

師:這三組算式都是兩個加數(shù)交換了位置,它們的和沒有變。是不是任意的兩個數(shù)相加,都有這么一個規(guī)律呢?誰能來任意說兩個數(shù)?

生:38+56。

師: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

師板書:

師:這兩個數(shù)相加符合這個規(guī)律,其余的數(shù)是不是也有這個規(guī)律,請同學們先自己在練習本上舉幾個例子驗證一下,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好嗎?

小組交流,匯報。師板書。

師:剛才這么多的小組說出了這么多的'算式,哪個小組還愿意把你們的結論告訴同學們?

師:剛才,經過同學們的努力,發(fā)現(xiàn)了不管這兩個加數(shù)是什么,只要兩個加數(shù)交換了位置,它們的和不變。我們把這個規(guī)律叫做加法交換律。(板書)

學生齊讀一遍。

師: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加法交換律)

[評析:在學習加法交換律時,遵循先觀察,再交流,讓學生初步感知規(guī)律;再舉例驗證,進而發(fā)現(xiàn)總結規(guī)律,這樣一個思路來教學的。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課堂氛圍和諧、活潑、寬松。]

(三)學習用喜歡的方法表示

師:剛才是咱們自己發(fā)現(xiàn)了加法的這個重要的規(guī)律,你能不能用喜歡的方法表示出來?

師: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

生匯報,師板書:

a+b=b+a(師:你能告訴同學們a、b分別表示什么嗎?提示學生這兩個字母可以是任意的兩個數(shù)。)

甲+乙=乙+甲

△+○=○+△

師:同學們說出了這么多的辦法,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字母表示。學生齊讀一遍(a+b=b+a)。

[評析: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表示規(guī)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感,提高了知識的抽象概括程度,為以后正式教學用字母表示數(shù)打下初步基礎。]

(四)加法的應用

師:咱們知道了加法交換律,并且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示。請同學們想一想,以前學過的知識中哪些地方用到過加法交換律?

生:驗算加法時。

三、練習

師:通過努力,同學們又學會了新的知識,掌握了新的本領,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你們呢?還有更高興的事情呢。

(展示課件)你們看,森林王國里的小鳥和小鴨,想和同學們來交朋友,你們愿意嗎?不過他們可是有備而來,先看看大家的真本領。怎么樣,敢不敢來試一試?

(課件)一、你能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嗎?試試看吧。

766+589=589+()

300+600=()+()

257+()=474+257

()+55=55+420

a+15=()+()

()+65=()+35

二、仔細看一看,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換律嗎?

270+380=380+270

b+800=800+b

三、運用加法交換律,你能寫出幾個算式?寫寫試試吧。

25+49+75=()+()+()

學生寫出算式以后,讓學生觀察這些算式,哪兩個數(shù)交換了位置,在這些算式中,你認為哪一道計算起來比較簡單?說說你的想法。

師:小鳥和小鴨的問題都解決了,它們高興得不得了,想請同學們參觀它們的家園,高興嗎?(課件展示)

[評析:通過這些題目,既鞏固了今天學的新知識,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為后面的學習做了鋪墊。]

四、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總評】

1.這節(jié)課真正把知識的形成過程真實地呈現(xiàn)給了學生。

2.真實地體現(xiàn)了學生的思想過程。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交換律表示出來,在他們得出了加法交換律后,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出來,如有的學生說可以用猴子表示一個加數(shù),用兔子表示另一個加數(shù),這個過程把學生那種真實的童稚的想法完全地表現(xiàn)了出來,他們決不拘限于用字母表示數(shù),而是用哭臉、笑臉、太陽、月亮、顏色來分別,這是我們大人常想不到的。

3.教給學生探究數(shù)學的方法,遵循了這樣一條教學主線:那就是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驗證規(guī)律、應用規(guī)律。

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先引導學生從實際的植樹生活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再引導學生驗證這個規(guī)律,最后應用規(guī)律來解決一些問題,這也是探究數(shù)學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學生如果能真正掌握這種方法,并能把這種方法應用到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那可以說受益終生。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83-84頁。

教學目標:

1.掌握看圖找關系的方法。能根據(jù)給定的事件或行為從圖表中選取相關的信息,進行有根有據(jù)地思考與分析;能根據(jù)圖表中呈現(xiàn)的信息進行合理想像,想到圖背后的事件或行為。

2.感受圖表簡潔、直觀的特點,感受數(shù)學課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

1.掌握看圖找關系的方法。

2.能夠根據(jù)需要選取相關信息,進行有根有據(jù)的分析。

教學過程:

一、看圖

師:同學們,找相同游戲好玩嗎?

生:好玩。

師:如果給你四幅圖,讓你找相同,還會嗎?

生:會

師:那就開始吧。

生1:它們都是折線統(tǒng)計圖。

師:沒錯,我們就用折線統(tǒng)計圖的眼光來看看它們。還有什么相同?

生2:我看到都有橫軸和縱軸

師:眼力不錯,看出都有兩條軸。(畫出兩條軸)還有嗎?

生3:我看到都有時間和速度。

師:的確,它們都有兩個量。(貼出卡片:速度、時間。呈現(xiàn)如下板書:)還有嗎?

生4:它們都有向上的或向下的線。

師:你真會觀察。這樣吧,先給你所說的這些線起個名字——折線。四幅圖都有折線。(板書:折線)還有別的相同嗎?

生:沒有了。

師(指著圖問):看看這兩個量,應該擺在什么位置上?(指名操作,學生將板書修正如下:)

師:瞧,他這么一擺,又擺出了一處相同,橫軸都表示什么?(生齊:時間。)縱軸呢?(生齊:速度。)

師:看來,找相同難不倒大家,我們換個游戲——找不同。

生1:它們的折線都不相同。

師:真厲害!一眼就看出折線不同。大家想一想,在這些圖中,折線都表示出了誰和誰的關系?

生齊: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教學意圖】將本課的生長點立于折線統(tǒng)計圖,并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游戲拉開本課的序幕,讓學生一下子以飽滿的情緒投入了看圖方法的探索中,既復習了折線統(tǒng)計圖的有關知識,經歷“看什么——怎么看——看到了什么”的過程,從而形成技能。

二、找關系

㈠創(chuàng)設情境

師:講到速度與時間,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昨天,我乘車從“久久厝邊超市”來到我們晉江三實小。這段時間,汽車的速度是怎么變化的呢,想知道嗎?

生:想。

師:不告訴你們。給段聲音,看誰能聽出來。(播放汽車行駛的聲音)

師:聽出來了?

生1:我聽到汽車一開始是越來越快。然后就越來越慢。

師:聽力不錯。你說的越來越快,我們如果稱它為速度增加,那么越來越慢就稱為——

生1:速度減小。

師:聰明。只是,速度增加后馬上就減小嗎?

生2:不是,中間的一段速度是保持不變的。

師:很好,就用你的這個詞——保持不變。

師:原來,汽車的速度經歷了這樣的變化過程:先是——(生:速度增加),接著——(生:保持不變),然后——(生:速度減小)。

師:想一想,剛才的四幅圖,哪一幅能表示出汽車的速度變化情況?

生1:圖三。

師:都選圖三嗎?

生2:圖四。

師:瞧,

師:商量商量,是讓我把答案告訴你們,還是自己研究?

生:自己研究。

師:有志氣,我就喜歡這樣的孩子!現(xiàn)在請大家拿出抽屜里的探究單,選一幅自圖進行研究,你可以選圖三,也可以選四圖四。開始吧。

㈡自主探究

㈢反饋交流圖三

1.交流第一題

(1)體會函數(shù)一一對應的思想,滲透動態(tài)過程

(指名匯報第一題表中的數(shù)據(jù))

師:有誰和他填的不一樣的嗎?

生:沒有。

師:看來,每個時間點只有一個速度和它相對應。

【教學意圖】本節(jié)課上,學生答案都一致。其實,我更希望學生出現(xiàn)不同的答案。如果不同的答案,則可根據(jù)生成引導學生比較,誰對誰錯?怎么看出來?這樣既復習了用數(shù)對知識看點的方法,還可使函數(shù)一一對應的思想讓學生體會得更深刻。正因為每個時間點都對應著的速度,因此可將這無數(shù)個點匯集成折線,才表示出了汽車的行駛速度變化情況。

(2)完善圖中的信息。

師:看著你們填的數(shù)據(jù),我注意到第一個空格是的速度是0,最后一個空格的速度也是0。那么這兩個0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1:第一個0是第0分的速度,最后一個0是第四分的速度。

師:時間不同。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1:從表上看出來的。

師:圖上看得出來嗎?

生1:圖上也看得出來。

師:還有不同嗎?

生2:第一個0是汽車起動時速度為0,第二個0是汽車停止時的速度為0。

師:真了不起,他聯(lián)系了生活實際,想到汽車的運動狀態(tài)。還有不同嗎?

生3:第一個0,汽車在“久久厝邊超市”,第二個0,汽車在三實小。

師:同意嗎?

生齊:同意。

師:那我把這兩條信息填到圖中。(在探究單上補上兩個地點的詞語)

這么一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表格中藏著這么多知識!同學們,交流快樂嗎?(生:快樂)。讓我們繼續(xù)交流第二題。

2.交流第二題

(指名學生交流)

(1)師生互動

師:我們來看看他填寫的第一句話?!皬牡?分到第1分”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1:從橫軸看出來的。

師:哦,橫看看,看出了時間的變化。(板書:橫看)那么速度從0增加到400米/分又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呢?

生2:從縱軸上看出來的。

師:豎看看,看出了速度的變化。(板書:豎看)

師:結合橫看、豎看得到的信息想一想(板書:想一想):時間在變,速度在(生:增加),所以這段折線表示速度增加。

師:我們這么一交流,不僅知道了這一段為什么表示出速度增加,還知道了看圖的方法。

(2)生生互動

師:我們就像這樣繼續(xù)交流第二句話和第三句話好嗎?

生齊:好。

師:那么下面的交流活動就交給同桌進行了,開始交流吧。

3.描述汽車的行駛情況。

師:汽車的行駛情況現(xiàn)在清楚了嗎?

生:清楚了。

師:誰能完整地描述一下汽車這段時間的速度變化情況?

生:(略)

師:說得怎樣?

生(齊):很好!

師:那就把掌聲送給他?,F(xiàn)在,你們對汽車的行駛情況還有問題嗎?

生:沒有了。

4.數(shù)*想

師:我有個問題,想請大家回答:從第一分到第三分,汽車行駛的路程是多少米?

生1:1200米。

生2:800米。

師:你怎么知道是800的?

生2,從第一分到第三分,時間是兩分鐘,每分鐘速度是400米,所以路程是800米。

師:你怎么卻說是1200米呢?

生1:我把時間看成了三分鐘。

師:你也是橫看,看出時間,豎看,看出速度后算出來的吧?

生2點點頭。

師:原來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得用到看圖找關系的方法?,F(xiàn)在,你們會看圖找關系了嗎?

㈣反饋交流圖四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圖四(在黑板上用小棒擺出圖四的圖),剛才誰是研究圖四的?現(xiàn)在你還認為它能表示出速度的變化情況嗎?

生:不能。因為汽車不可能一下子把速度從0增加到400米/分。

師:你說的一下子是指它的時間——(生:很短),從圖上來看,邊很短的時間都沒變,都在0分這一時刻。這樣的話,就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

生:沒有時間,速度是不可能變化的。

師:說得多好啊,那么你認為第一段的折線要怎么擺放才合適?(指名上臺調整第一段折線)

師:這樣可以了嗎?

生1:不行,第三段不對,要這樣擺。(學生上臺操作)

師:這么一擺,不就是圖三了嗎?

三、拓展延伸

㈠離家的距離與時間的關系圖

師:同學們,我們用看圖找關系的方法排除了錯誤的圖,留下了正確的圖。你們覺得這樣的學習好玩嗎?

生(齊)好玩

師:還想不想看看別的圖?

生(齊):想

師:瞧,圖來了。

師:這兩幅圖中有一幅表示的是林老師出門散步,走到讀報欄,在那兒看了一會兒報紙后回家。請問:是哪幅?說說你的理由。

生答略

師:如果是圖A,林老師的散步情況又是怎樣的?

生答略。

師:看來,簡單的看圖找關系已經難不倒大家了。我想請來一幅難度很大的圖,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

生(齊):有。

師:好的,一起來看看。

師:這幅圖描述的是誰和誰的關系?

生1:是足球場的音量和時間的關系。

師:是的,這是我看過的一場足球比賽,從音量和時間的關系來看,你覺得精彩嗎?

生:精彩。

師:精彩的球賽還需要有精彩的解說員?,F(xiàn)在我們就開展優(yōu)秀解說員評比活動。誰能解說得精彩就評他為“優(yōu)秀解說員”。

師:同學們,要當好優(yōu)秀解說員,解說時應該注意什么?

生1:要說清楚時間的變化和音量的變化。

師:也就是說要用上這節(jié)課學到的本領——看圖找關系。這個要求很重要。還有補充嗎?

生2:要關注場上的變化,說清楚比賽的情況。

師:也就是要根據(jù)圖想像賽場的情況。這個建議不錯。還有嗎?

生3:要說的大聲些,要有感染力,能帶動觀眾。

師:這是個高標準,我覺得能做到這兩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師:解說標準制定好了,我們就開始PK吧,

(指名同學解說,其余學生點評,教師給學生頒發(fā)“優(yōu)秀解說員”證。過程略)

【設計意圖】出示足球場的音量變化圖時,課已進入尾聲。這幅圖如果只讓學生看圖說出時間與音量的關系,顯然膚淺了;如果只讓學生進行數(shù)學計算,說出上下半場各用時多少,中場休息用時多少,顯然片面了;如果要完成以上所有任務,時間不允許,且有重復教學的嫌疑。此時,應如何延續(xù)本節(jié)課的坡度與梯度?如何將學生的思維標桿立于點?我想到了評選優(yōu)秀解說員的數(shù)學活動,因為PK的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熱情。PK前約定評比標準,使學生明確看圖的要求:既要看出音量與時間的關系,還要合理地想像圖背后隱藏的故事。PK過程與學生的評價,使學生提升看圖找關系的能力,也感受到本課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到數(shù)學課的樂趣。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篇3)

一、教法建議

【拋磚引玉】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要使學生掌握整除、約數(shù)、倍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質因數(shù)、公約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公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等概念;知道有關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能夠有條理、有根據(jù)地進行思考;能使學生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數(shù)的特征;會分解質因數(shù);會求最大公約數(shù)(兩個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

(一)教學整除的概念

因為整除這部分知識,學生在第八冊教材中已接觸過,因此在教學整除的概念時要注意抓住三點。

1.復習“整除”的意義。

例如:你能說出整除的含義嗎?下面哪個算式的第一個數(shù)能被第二個數(shù)整除?

23÷7=3……2 6÷5=1.2

15÷3=5

24÷2=12

2.用定義的形式對“整除”加以概括,并用字母表示。

兩個數(shù)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這樣說:整數(shù)a除以整數(shù)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shù)而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也就可以說b能整除a)。

3.突出強調除數(shù)不有是0。

(二)教學約數(shù)和倍數(shù)的概念

約數(shù)和倍數(shù)的概念是本單元最基本的概念,教學時要抓住五點。

1.通過“整除”引出“約數(shù)”和“倍數(shù)”的概念后,加以概括。

例如:15÷3=5,15能被3整除,我們就說15是3的倍數(shù),3是15的約數(shù)。

如果整數(shù)a能被整數(shù)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shù),b就叫做a的約數(shù)。

2.要強調倍數(shù)和約數(shù)是一對密不可分的概念。它們是互相依存的關系。

3.要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和“倍數(shù)”的方法,并掌握其各自的特征。

在掌握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和倍數(shù)求法的基礎上,重點說明其特征:

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shù)是1最大的約數(shù)是它本身。

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shù)是它本身。

可討論一下為什么?

4.強調一個數(shù)既可以是另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又可以是其它數(shù)的倍數(shù)。

如:12既是60的約數(shù),又是6的倍數(shù)。

5.要重點處理好0的問題。

根據(jù)約數(shù)和倍數(shù)的概念,0是任何自然數(shù)的倍數(shù),任何自然數(shù)都是0的約數(shù)。但研究分解質因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時,是把0除外的,所以要著重指出在后面研究的內容里不包括0,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三)教學能被2、5、3整除的數(shù)的特征主要把握以下四點

1.通過觀察、引導,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數(shù)的特征。

2.能根據(jù)特征進行判斷。

3.通過能被2整除的特征,引出奇數(shù)和偶數(shù)的概念。

能被2整除的數(shù)叫偶數(shù),不能被2整除的數(shù)叫做奇數(shù)。

4.深化知識,溝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1)在□中填上幾符合要求。

5□,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

1□0,能被2、3、5同時整除。

(2)能被9整除的數(shù),能否一定被3整除?為什么?

(四)教學質數(shù)、合數(shù)、分解質因數(shù)要抓住四點

1.通過對每個數(shù)的約數(shù)的個數(shù)及特點進行分類,引出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

一個數(shù),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也叫做素數(shù))。

如:2、3、5、7、11都是質數(shù)。

一個數(shù),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合數(shù)。

如:4、6、8、9、10、12都是合數(shù)。

2.重點說明“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3.能利用質數(shù)與合數(shù)的概念,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如:下面哪些數(shù)是質數(shù)?哪些數(shù)是合數(shù)?

19、21、43、67、2、89

4.掌握質因數(shù)、分解質因數(shù)的概念和分解質因數(shù)的方法。

(1)每個合數(shù)教可以寫成幾個質數(shù)相乘的形式,其中每個質數(shù)都是這個合數(shù)的因數(shù),叫做這個合數(shù)的質因數(shù)。

如:60=2×2×3×5,2、2、3、5都是60的質因數(shù)。

(2)把一個合數(shù)用質因數(shù)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shù)。

(3)通常用短除法來分解質因數(shù),這樣比較簡便。

把一個合數(shù)分解質因數(shù),先用一個能整除這個合數(shù)的質數(shù)(通常從最小的開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質數(shù),就把除數(shù)和商寫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數(shù),就照上面的方法繼續(xù)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質數(shù)為止,然后把各個除數(shù)和最后的商寫成連乘的形式。

(五)教學公約數(shù)和最大公約數(shù)要抓住以下四個方面

1.公約數(shù)和最大公約數(shù)的概念

幾個數(shù)公有的約數(shù),叫做這幾個數(shù)的公約數(shù);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

例如:1、2、4是8和12的公約數(shù);4是8和12的最大公約數(shù)。

2.通過公約數(shù)的概念引出互質數(shù)的概念

公約數(shù)只有1的兩個數(shù),叫做互質數(shù)。

例如:5和7是互質數(shù),7和9也是互質數(shù)。

3.求兩個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的方法

為了簡便、通常寫成下面的形式。

2 18 30 ……用公有的質因數(shù)2除

3 9 15 ……用公有的質因數(shù)3除

3 5 ……除到兩個商是互質數(shù)為止

把所有的除數(shù)乘起來,得到18和30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2×3=6。

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一般先用這兩個數(shù)公有的質因數(shù)連續(xù)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質數(shù)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shù)連乘起來。

在除的過程中,有時也可以用兩個數(shù)的公約數(shù)去除。

4.求最大公約數(shù)的兩種特殊情況

(1)如果較小數(shù)是較大數(shù)的約數(shù),那么較小數(shù)就是這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

(2)如果兩個數(shù)是互質數(shù),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1。

例如:7和21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7。

8和15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1。

對于能直接看出最大公約數(shù)的就不再用短除法來求了。

(六)教學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要抓住以下四個方面

1.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概念。

幾個數(shù)公有的倍數(shù),叫做這幾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

例如:12、24、36、……都是4和6的公倍數(shù),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數(shù)。

2.求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

通常我們用分解質因數(shù)的方法來求幾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了簡便,通常寫成下面的形式:

(1)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shù)。

2 18 30 ……用公有的質因數(shù)2除

3 9 15 ……用公有的質因數(shù)3除

3 5 ……除到兩個商是互質數(shù)為止

把所有的除數(shù)和商連乘起來,得到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2×3×3×5=90。

求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先用這兩個數(shù)公有的質因數(shù)連續(xù)去除(一般從最小的開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質數(shù)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shù)和最后的兩個商連乘起來。

(2)求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數(shù)。

求三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通常這樣做:

2 8 12 30 ……用三個數(shù)公有的質因數(shù)2除

2 4 6 15 ……4和6還有質因數(shù)2,再用2除以這個數(shù),把15移下來

3 2 3 15 ……3和15還有公有的質因數(shù),再用3除這兩個數(shù),把2移下來

2 1 5 ……2、1和5每兩個數(shù)都是互質數(shù),除到這里為止

在講求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時,重點講明算理。

3.求兩個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的特殊情況。

(1)如果較大數(shù)是較小數(shù)的倍數(shù),那么較大數(shù)就是這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

數(shù)。

如:12和48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48。

(2)如果兩個數(shù)是互質數(shù),那么這兩個數(shù)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

如:7和8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56。

以后計算時,如果能直接看出最小公倍數(shù)是多少,可以不寫出計算過程。

4.通過討論,比較求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與求三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比較求最大公約數(shù)與求最小公倍數(sh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指點迷津】

1.“整除”和“除盡”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在整數(shù)除法里,a÷b=c,除得的商c如果是整數(shù),而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或者說b能整除a。如:15÷3=5,我們說15能被3整除,或者說3能整除15。

在除法里,a÷b=c,數(shù)a、數(shù)b、以及商c不見得是整數(shù),但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a能被b除盡,或者說b能夠除盡a。例如,10÷4=2.5、1.5÷3=0.5、1.5÷0.3=5,都可以說被除數(shù)a能被除數(shù)b除盡。

從上面可以看出,整除是限定在整數(shù)除法里的,而“除盡”就不一定限于整數(shù)除法。我們還可以用集合圖表示其關系:如果a能被b整除,a就一定能被b除盡;反之,a能被b除盡,a卻不一定能被b整除。即整除可以說是除盡,但除盡不一定是整除,整除是除盡的一種特殊情況。

2.“約數(shù)”和“倍數(shù)”有什么關系?又有什么不同?

如果數(shù)a能被數(shù)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shù),b就叫做a的約數(shù)。如12÷3=4,我們就說12是3的倍數(shù),

3是12的約數(shù)。不能說12是倍數(shù),3是約數(shù)。由此可見,倍數(shù)和約數(shù)是相互依存的。

為了說明它們的不同點,請看下表。

個數(shù)

最小

最大

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

有限

是1

是本身

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

無限

是本身

沒有

3.什么叫質因數(shù)?什么叫分解質因數(shù)?

把一個合數(shù)分解成若干質數(shù)連乘積的形式,每一個質數(shù)就是這個合數(shù)的質因數(shù)。如:12=2×2×3,2、3叫12的質因數(shù)。

分解質因數(shù)就是把一個合數(shù)寫成若干質數(shù)連乘積的形式。如12=2×2×3。

4.“0”是偶數(shù)嗎?最小的偶數(shù)是幾?

能被2整除的數(shù)叫做偶數(shù),因為“

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數(shù)。但在小學講數(shù)的整除時,是在自然數(shù)的范圍內,不包括“0”,所以我們可以不說“0”是偶數(shù)。

最小的偶數(shù)是幾?先要搞清范圍,在自然數(shù)范圍內,最小的偶數(shù)是2,到中學里學了負數(shù)就不存在最小的偶數(shù)了。

二、學海導航

【思維基礎】

1.舉例說明什么叫整除?

例如:20÷5=4,20能被5整除,或5能整除20。

整數(shù)a除以整數(shù)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shù)而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也可以說b能整除a)。

2.什么是約數(shù)和倍數(shù)?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如果整數(shù)a能被整數(shù)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shù),b就叫做a的約數(shù)。

舉例:20÷5=4,20能被5整除,我們就說20是5的倍數(shù),5是20的約數(shù)。

約數(shù)和倍數(shù)是互相依存的。

3.找出60的約數(shù),4的倍數(shù)。

60的約數(shù)有:1、2、3、4、5、6、10、12、15、20、30、60。

4的倍數(shù)有:4、8、12、16、20……

從上面可以看出:一個數(shù)約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shù)是1,最大的約數(shù)是它本身。

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shù)是它本身。

4.說說下面的數(shù)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3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21、54、65、204、280、58、83、114、75、320、87、155

能被2整除的數(shù)有:54、204、280、58、114、320。

能被3整除的數(shù)有:21、54、204、114、75、87。

能被5整除的數(shù)有:65、280、75、320、155。

由此可知:

個位上是0、2、4、6、8的數(shù),都能被2整除。

一個數(shù)的各位上的數(shù)的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shù)就能被3整除。

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shù),都能被5整除。

5.說出什么叫質數(shù)、什么叫合數(shù)并判斷下面各數(shù)哪些是質數(shù)、哪些是合數(shù)。

3、27、41、6、11、19、69、57、97

一個數(shù),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也叫做素數(shù))。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篇4)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第32—34頁。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經歷認識圓柱體積,探索圓柱體積計算公式及簡單應用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證明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探索并掌握圓柱體積公式,能計算圓柱的體積。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探索圓柱體積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體驗數(shù)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圓柱體積公式,能計算圓柱的體積。

教學難點:

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及簡單應用。

教具準備:

兩個不易直觀比較體積大小的圓柱桶,探索體積的課件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亮亮和爺爺過生日”的情境圖。學生觀察,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想到了哪些問題?2.學生觀察思考后回答。

生:亮亮和爺爺?shù)纳盏案舛际菆A柱形的。

生:生日蛋糕大,就是蛋糕的體積大;生日蛋糕小,就是蛋糕的體積小。

3.出示兩個圓柱體,學生觀察、猜想。

師:同學們這兩個圓柱體,哪個大些?(說出理由)生:我認為第一個大一些。生:我認為第二個大些。生:要是能算出體積就好了?

師:是啊,有時我們觀察到的大小不一定準確,我們還是通過計算比較大小更準確些。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圓柱的體積” 3.揭示并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激趣,通過觀察讓學生對圓柱體體積有了初步的認識,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同時又為學生探索新知做好準備。)

二、合作探究

(一)引導回憶

1.設疑:看到課題你能想到哪些有關數(shù)學知識?你還想知道什么數(shù)學知識?2.學生回憶后回答。

3.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適當?shù)陌鍟0鍟洪L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生:我還想知道怎樣求圓柱體積的大???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對以前學過的知識掌握得很扎實,那么怎樣才能知道一個物體的體積有多大呢?現(xiàn)在我們就共同研究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就知識積極思考,形成任務驅動的探究氛圍。

(二)推導、論證“圓柱的體積” 1.引發(fā)思考猜想

師:我們以前學過學過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我們知道了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那么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呢?請同學們猜想一下。

生:我們是不是象學過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一樣用“底面積×高”呢?

師:同學猜想的很有道理。

師:再回顧我們以前探索圓面積公式時是把圓轉化成哪種圖形來計算的?(課件演示:圓面積公式的推導)生: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方法把圓柱體轉化為已經學過的長方體或正方體推導出圓柱體體積。 2.師生合作推導驗證

教師用課件演示,學生觀察思考。

師:把圓柱體平均分成16份、32份??同樣可以拼成一個近似長方體。請同學們觀察兩次等份的異同。學生觀察思考后回答

生:相同點是都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生:不同點是等分的份數(shù)不同,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3.同學們觀察很仔細,請你們想想,拼成的近似長方體和圓柱體有什么關系?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小組同學討論后匯報結果,同時板書。

生:(1)把圓柱拼成長方體后,形狀變了,體積不變。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圓柱的體積

(2)拼成的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高就是圓柱的高。

師:(1)配合回答,演示課件,閃爍相應的部位,并板書相應的內容。

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V=Sh

師:讓學生書空,再次讓學生鞏固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設計意圖:再探究圓柱體積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體驗數(shù)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感受數(shù)學結論的穩(wěn)定性。三、出示例題:一根圓柱形的木料,底面積是320平方厘米,高是米。這根木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1.學生讀題試算。 2.集體訂正。

四、應用與拓展

1.完成教材第34“試一試”。(1)學生仔細看圖,明確題意。(2)學生自主完成后,全班交流。

五、課堂總結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附:板書

圓柱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體現(xiàn)了:

一、利用遷移規(guī)律引入新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二、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猜想、論證,調動學生多種感觀參與學習;

三、正確處理兩主關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學生學習的參與過程及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生積極性高,學習效果好,達到預期效果。不足之處學生討論時間控制太少,課后作業(yè)個別學生還是對公式不會靈活應用。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篇5)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9、1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場景里體會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初步學會用左右、上下、前后等詞描述所在的位置,培養(yǎng)初步的位置觀念。

3、培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準確認識物體之間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課前準備:課件、粉筆盒、書本、尺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觀察:小朋友們,請觀察自己寬敞、漂亮的教室,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設疑:它們的位置在哪里呢?

2、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一認它們之間的位置。(板書:認位置)

二、討論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題圖――教室。

提問: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

2、討論交流。

(1)、組內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剛的什么位置?

(2)、小組匯報。(板書:國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剛的前面。)

(3)、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上面,還可以怎么說?小明在小剛的前面,又可以怎樣說?

3、分組討論。

提問:你還能找出圖中哪些物體有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討論后匯報:

地球儀在講臺的上面,講臺在地球儀的下面。

小紅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紅的后面。

4、聯(lián)系教室內真實場景,感悟位置關系。

簡要歸納小結:兩物體之間有一定的位置關系,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面,那么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下面。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前面,那么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后面。

三、拓展應用,深化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一題的游戲。

2、做“想想做做”第2題。說一說你的前、后、左、右面是誰?

3、投影演示冰箱。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精選


小學數(shù)學是我們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門基礎,作為一個認真負責任的數(shù)學老師,對每一個學生都負責到底,教案的撰寫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那么,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該怎么寫好一份教案呢?考慮到你的需求,小編特意整理了“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精選”,請收藏并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 篇1

一、教法建議

【拋磚引玉】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要使學生掌握整除、約數(shù)、倍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質因數(shù)、公約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公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等概念;知道有關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能夠有條理、有根據(jù)地進行思考;能使學生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數(shù)的特征;會分解質因數(shù);會求最大公約數(shù)(兩個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

(一)教學整除的概念

因為整除這部分知識,學生在第八冊教材中已接觸過,因此在教學整除的概念時要注意抓住三點。

1.復習“整除”的意義。

例如:你能說出整除的含義嗎?下面哪個算式的第一個數(shù)能被第二個數(shù)整除?

23÷7=3……2 6÷5=1.2

15÷3=5

24÷2=12

2.用定義的形式對“整除”加以概括,并用字母表示。

兩個數(shù)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這樣說:整數(shù)a除以整數(shù)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shù)而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也就可以說b能整除a)。

3.突出強調除數(shù)不有是0。

(二)教學約數(shù)和倍數(shù)的概念

約數(shù)和倍數(shù)的概念是本單元最基本的概念,教學時要抓住五點。

1.通過“整除”引出“約數(shù)”和“倍數(shù)”的概念后,加以概括。

例如:15÷3=5,15能被3整除,我們就說15是3的倍數(shù),3是15的約數(shù)。

如果整數(shù)a能被整數(shù)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shù),b就叫做a的約數(shù)。

2.要強調倍數(shù)和約數(shù)是一對密不可分的概念。它們是互相依存的關系。

3.要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和“倍數(shù)”的方法,并掌握其各自的特征。

在掌握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和倍數(shù)求法的基礎上,重點說明其特征:

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shù)是1最大的約數(shù)是它本身。

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shù)是它本身。

可討論一下為什么?

4.強調一個數(shù)既可以是另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又可以是其它數(shù)的倍數(shù)。

如:12既是60的約數(shù),又是6的倍數(shù)。

5.要重點處理好0的問題。

根據(jù)約數(shù)和倍數(shù)的概念,0是任何自然數(shù)的倍數(shù),任何自然數(shù)都是0的約數(shù)。但研究分解質因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時,是把0除外的,所以要著重指出在后面研究的內容里不包括0,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三)教學能被2、5、3整除的數(shù)的特征主要把握以下四點

1.通過觀察、引導,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數(shù)的特征。

2.能根據(jù)特征進行判斷。

3.通過能被2整除的特征,引出奇數(shù)和偶數(shù)的概念。

能被2整除的數(shù)叫偶數(shù),不能被2整除的數(shù)叫做奇數(shù)。

4.深化知識,溝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1)在□中填上幾符合要求。

5□,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

1□0,能被2、3、5同時整除。

(2)能被9整除的數(shù),能否一定被3整除?為什么?

(四)教學質數(shù)、合數(shù)、分解質因數(shù)要抓住四點

1.通過對每個數(shù)的約數(shù)的個數(shù)及特點進行分類,引出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

一個數(shù),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也叫做素數(shù))。

如:2、3、5、7、11都是質數(shù)。

一個數(shù),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合數(shù)。

如:4、6、8、9、10、12都是合數(shù)。

2.重點說明“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3.能利用質數(shù)與合數(shù)的概念,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如:下面哪些數(shù)是質數(shù)?哪些數(shù)是合數(shù)?

19、21、43、67、2、89

4.掌握質因數(shù)、分解質因數(shù)的概念和分解質因數(shù)的方法。

(1)每個合數(shù)教可以寫成幾個質數(shù)相乘的形式,其中每個質數(shù)都是這個合數(shù)的因數(shù),叫做這個合數(shù)的質因數(shù)。

如:60=2×2×3×5,2、2、3、5都是60的質因數(shù)。

(2)把一個合數(shù)用質因數(shù)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shù)。

(3)通常用短除法來分解質因數(shù),這樣比較簡便。

把一個合數(shù)分解質因數(shù),先用一個能整除這個合數(shù)的質數(shù)(通常從最小的開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質數(shù),就把除數(shù)和商寫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數(shù),就照上面的方法繼續(xù)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質數(shù)為止,然后把各個除數(shù)和最后的商寫成連乘的形式。

(五)教學公約數(shù)和最大公約數(shù)要抓住以下四個方面

1.公約數(shù)和最大公約數(shù)的概念

幾個數(shù)公有的約數(shù),叫做這幾個數(shù)的公約數(shù);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

例如:1、2、4是8和12的公約數(shù);4是8和12的最大公約數(shù)。

2.通過公約數(shù)的概念引出互質數(shù)的概念

公約數(shù)只有1的兩個數(shù),叫做互質數(shù)。

例如:5和7是互質數(shù),7和9也是互質數(shù)。

3.求兩個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的方法

為了簡便、通常寫成下面的形式。

2 18 30 ……用公有的質因數(shù)2除

3 9 15 ……用公有的質因數(shù)3除

3 5 ……除到兩個商是互質數(shù)為止

把所有的除數(shù)乘起來,得到18和30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2×3=6。

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一般先用這兩個數(shù)公有的質因數(shù)連續(xù)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質數(shù)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shù)連乘起來。

在除的過程中,有時也可以用兩個數(shù)的公約數(shù)去除。

4.求最大公約數(shù)的兩種特殊情況

(1)如果較小數(shù)是較大數(shù)的約數(shù),那么較小數(shù)就是這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

(2)如果兩個數(shù)是互質數(shù),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1。

例如:7和21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7。

8和15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1。

對于能直接看出最大公約數(shù)的就不再用短除法來求了。

(六)教學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要抓住以下四個方面

1.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概念。

幾個數(shù)公有的倍數(shù),叫做這幾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

例如:12、24、36、……都是4和6的公倍數(shù),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數(shù)。

2.求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

通常我們用分解質因數(shù)的方法來求幾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了簡便,通常寫成下面的形式:

(1)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shù)。

2 18 30 ……用公有的質因數(shù)2除

3 9 15 ……用公有的質因數(shù)3除

3 5 ……除到兩個商是互質數(shù)為止

把所有的除數(shù)和商連乘起來,得到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2×3×3×5=90。

求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先用這兩個數(shù)公有的質因數(shù)連續(xù)去除(一般從最小的開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質數(shù)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shù)和最后的兩個商連乘起來。

(2)求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數(shù)。

求三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通常這樣做:

2 8 12 30 ……用三個數(shù)公有的質因數(shù)2除

2 4 6 15 ……4和6還有質因數(shù)2,再用2除以這個數(shù),把15移下來

3 2 3 15 ……3和15還有公有的質因數(shù),再用3除這兩個數(shù),把2移下來

2 1 5 ……2、1和5每兩個數(shù)都是互質數(shù),除到這里為止

在講求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時,重點講明算理。

3.求兩個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的特殊情況。

(1)如果較大數(shù)是較小數(shù)的倍數(shù),那么較大數(shù)就是這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

數(shù)。

如:12和48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48。

(2)如果兩個數(shù)是互質數(shù),那么這兩個數(shù)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

如:7和8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56。

以后計算時,如果能直接看出最小公倍數(shù)是多少,可以不寫出計算過程。

4.通過討論,比較求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與求三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比較求最大公約數(shù)與求最小公倍數(sh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指點迷津】

1.“整除”和“除盡”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在整數(shù)除法里,a÷b=c,除得的商c如果是整數(shù),而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或者說b能整除a。如:15÷3=5,我們說15能被3整除,或者說3能整除15。

在除法里,a÷b=c,數(shù)a、數(shù)b、以及商c不見得是整數(shù),但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a能被b除盡,或者說b能夠除盡a。例如,10÷4=2.5、1.5÷3=0.5、1.5÷0.3=5,都可以說被除數(shù)a能被除數(shù)b除盡。

從上面可以看出,整除是限定在整數(shù)除法里的,而“除盡”就不一定限于整數(shù)除法。我們還可以用集合圖表示其關系:如果a能被b整除,a就一定能被b除盡;反之,a能被b除盡,a卻不一定能被b整除。即整除可以說是除盡,但除盡不一定是整除,整除是除盡的一種特殊情況。

2.“約數(shù)”和“倍數(shù)”有什么關系?又有什么不同?

如果數(shù)a能被數(shù)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shù),b就叫做a的約數(shù)。如12÷3=4,我們就說12是3的倍數(shù),

3是12的約數(shù)。不能說12是倍數(shù),3是約數(shù)。由此可見,倍數(shù)和約數(shù)是相互依存的。

為了說明它們的不同點,請看下表。

個數(shù)

最小

最大

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

有限

是1

是本身

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

無限

是本身

沒有

3.什么叫質因數(shù)?什么叫分解質因數(shù)?

把一個合數(shù)分解成若干質數(shù)連乘積的形式,每一個質數(shù)就是這個合數(shù)的質因數(shù)。如:12=2×2×3,2、3叫12的質因數(shù)。

分解質因數(shù)就是把一個合數(shù)寫成若干質數(shù)連乘積的形式。如12=2×2×3。

4.“0”是偶數(shù)嗎?最小的偶數(shù)是幾?

能被2整除的數(shù)叫做偶數(shù),因為“

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數(shù)。但在小學講數(shù)的整除時,是在自然數(shù)的范圍內,不包括“0”,所以我們可以不說“0”是偶數(shù)。

最小的偶數(shù)是幾?先要搞清范圍,在自然數(shù)范圍內,最小的偶數(shù)是2,到中學里學了負數(shù)就不存在最小的偶數(shù)了。

二、學海導航

【思維基礎】

1.舉例說明什么叫整除?

例如:20÷5=4,20能被5整除,或5能整除20。

整數(shù)a除以整數(shù)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shù)而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也可以說b能整除a)。

2.什么是約數(shù)和倍數(shù)?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如果整數(shù)a能被整數(shù)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shù),b就叫做a的約數(shù)。

舉例:20÷5=4,20能被5整除,我們就說20是5的倍數(shù),5是20的約數(shù)。

約數(shù)和倍數(shù)是互相依存的。

3.找出60的約數(shù),4的倍數(shù)。

60的約數(shù)有:1、2、3、4、5、6、10、12、15、20、30、60。

4的倍數(shù)有:4、8、12、16、20……

從上面可以看出:一個數(shù)約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shù)是1,最大的約數(shù)是它本身。

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shù)是它本身。

4.說說下面的數(shù)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3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21、54、65、204、280、58、83、114、75、320、87、155

能被2整除的數(shù)有:54、204、280、58、114、320。

能被3整除的數(shù)有:21、54、204、114、75、87。

能被5整除的數(shù)有:65、280、75、320、155。

由此可知:

個位上是0、2、4、6、8的數(shù),都能被2整除。

一個數(shù)的各位上的數(shù)的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shù)就能被3整除。

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shù),都能被5整除。

5.說出什么叫質數(shù)、什么叫合數(shù)并判斷下面各數(shù)哪些是質數(shù)、哪些是合數(shù)。

3、27、41、6、11、19、69、57、97

一個數(shù),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也叫做素數(shù))。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 篇2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把乘法和除法的相關知識集中復習,有利于學生體會乘、除法的互逆關系,并進一步鞏固兩、三位數(shù)乘、除法的相關知識。在教學中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1.重視知識間的相互結合。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因數(shù)和積的關系、商的變化規(guī)律同乘、除法口算結合起來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能靈活應用這些規(guī)律進行口算,使口算更準確、迅速。

2.重視知識點的逐個擊破。

針對每個知識點,教材都安排了相應的練習題,在教學中一邊解決問題一邊回顧相關知識,有的放矢,逐個擊破,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的印象,起到了鞏固與提高的雙重效果。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復習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復習“乘法和除法”這部分知識。

(板書課題:乘法和除法)

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打開教材看一看第四單元和第六單元的內容,想一想這兩個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生小組內交流)

2.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3.教師指導并歸納、總結這兩個單元所學的乘、除法的相關知識。

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復習口算。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4題。

說一說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結:口算除法,可以從除法的意義上想得數(shù),也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去想。

一位數(shù)與幾百幾十數(shù)相乘,先用一位數(shù)乘幾百幾十數(shù)0前面的數(shù),再在積的后面添上一個0。

2.復習積的變化規(guī)律、商不變的規(guī)律。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7題。

想一想可以根據(jù)什么算出結果。

積的變化規(guī)律:兩數(shù)相乘,一個因數(shù)不變,另一個因數(shù)乘(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要乘(或除以)幾。

商不變的規(guī)律:在除法里,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shù)(0除外),商不變。

3.復習筆算。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5題。

組織學生筆算,并說一說筆算乘、除法時應注意什么,筆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結: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先用兩位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去乘另一個因數(shù),得數(shù)的末位和個位對齊,再用十位上的數(shù)去乘另一個因數(shù),得數(shù)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如果因數(shù)的末尾有0,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因數(shù)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0。

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從被除數(shù)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上的數(shù)比除數(shù)小,就看被除數(shù)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4.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113頁6題。

先找出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再列式計算。

單價×數(shù)量=總價

總價÷數(shù)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shù)量

(2)課件出示教材113頁8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匯報)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使學生掌握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積的變化規(guī)律和商不變的規(guī)律的探討過程,向學生滲透了類比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114頁13題。

2.計算并驗算下面各題。

125×43327÷8454×69

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yè)

教材115頁16題。

板書設計

乘法和除法

口算→→

小學數(shù)學,教學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 篇3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9、1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場景里體會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初步學會用左右、上下、前后等詞描述所在的位置,培養(yǎng)初步的位置觀念。

3、培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準確認識物體之間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課前準備:課件、粉筆盒、書本、尺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觀察:小朋友們,請觀察自己寬敞、漂亮的教室,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設疑:它們的位置在哪里呢?

2、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一認它們之間的位置。(板書:認位置)

二、討論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題圖――教室。

提問: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

2、討論交流。

(1)、組內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剛的什么位置?

(2)、小組匯報。(板書:國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剛的前面。)

(3)、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上面,還可以怎么說?小明在小剛的前面,又可以怎樣說?

3、分組討論。

提問:你還能找出圖中哪些物體有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討論后匯報:

地球儀在講臺的上面,講臺在地球儀的下面。

小紅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紅的后面。

4、聯(lián)系教室內真實場景,感悟位置關系。

簡要歸納小結:兩物體之間有一定的位置關系,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面,那么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下面。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前面,那么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后面。

三、拓展應用,深化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一題的游戲。

2、做“想想做做”第2題。說一說你的前、后、左、右面是誰?

3、投影演示冰箱。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 篇4

師:同學們,我們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規(guī)律,你們能說說自己的一些作息時間嗎?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有關的時間)。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時或用幾點半表示時間,還有的同學用像7∶20這樣的時間來表示。你能從表面上正確讀出這樣的時間嗎?(課件顯示)請同學們看這是小紅同學的午飯時間。你知道是多少嗎?(學生猜測。)

有的學生猜是2時,有的猜是12時10分。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讓學生盡可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看來同學們對這一時間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樣才能正確的讀出這樣的時間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這樣的時間,好嗎?(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1.認識鐘面。

師:要認識這樣的時間,首先我們要了解鐘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上顯示的鐘面或手中的學具鐘面,互相說一說:你看到鐘面上有些什么?

a.小組觀察交流,教師巡視。

b.分組匯報議論結果,小組間互相補充。

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有12個數(shù)。

2.認識幾分。

a.師:同學們都知道:時針是用來記時的,分針是用來記分的。你知道時針走多少是1時?分針走多少是1分嗎?

生:時針走一個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小格是1分。

師:對。(課件演示1分。)

師:分針走1大格是幾分?為什么?(5分。)

b.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分針從12走到每一個數(shù)字各是幾分?

c.小組交流后,匯報進幾分。(課件演示10、15、20等)也就是說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針?(60分。)你能很快記住每個數(shù)表示幾分嗎?(學生想辦法記住。)

d.課件演示分針走到5、8各是幾分?

3.認識1時=60分。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分針走一圈,時針有什么變化(課件顯示。)

生: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了一個大格。

師: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時針走一大格是幾時?(1時。)

這說明1時和60分是什么關系?(相等。)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時=60分。

4.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認識了鐘面,知道了時針和分針從12走到每個數(shù)字各表示幾時或幾分了。

5.學習讀時間

師:現(xiàn)在你知道小紅的午飯時間是幾時幾分了嗎?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同學們嗎?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說說你是怎樣看出是12時10分的?

a.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b.介紹方法。

生:我的方法是:時針指著12就是12時,分針指著2就是10分,所以是12時10分。

師:這位同學的方法是先看時針,再看分針。誰還想說一說你的方法?

讓學生盡可能多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c.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從剛才同學們的介紹中,老師學會了讀時間的方法,這就是先看時針,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分針走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對嗎?

d.練習。那你能用這個方法讀出小紅的這些作息時間各是幾時幾分嗎?(課件顯示。)

學生回答后,教師問:同學們都能正確讀出這些時間,你能把它們記下來了嗎?

學生獨立寫,兩生上黑板寫。寫完后,教師講解說明兩種不同的記時法。

同學們都能正確的讀出和寫出時間,下面我們做幾個練習,看誰學的最棒,好不好?

1.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2.連線。

3.撥表練習。

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老師的一些作息時間。(想。)

你能在表上撥出這些時間嗎?(能。)請同學們拿出表準備好。(課件顯示。)

我上午8時15分上第一節(jié)課,11∶20下班。下午2∶10上班,4時55分下班。

同位合作,每人說一個時間,另一個同學撥出來。

撥完一個就集體訂正,或同位互相檢查。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自己總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怎樣學到的?

師:下課時間到了,請同學們看現(xiàn)在的時間是多少?(讓學生觀察實物投影儀上的手表。)

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學到家的時間記下來好嗎?

反思:

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真是一舉兩得。

小小商店

教學目標

1.通過“角色扮演”這一生動有趣的活動形式,一方面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及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能力。

3.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4.通過本活動讓學生切身體會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用,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6~87頁。

教具、學具準備

“文明顧客星”若干,玩具用品、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回收站所需的牌子,胸卡9個,讓每人準備一個錢包(自制),學具人民幣若干。

引入

師:小朋友,你知道開封最大的超市是哪家超市嗎?

生:三毛時代廣場。

師:來到三毛時代廣場,你最喜歡哪個柜臺的東西?為什么?

生1:玩具柜臺,因為……

生2:食品柜臺,因為……

師:當你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想把它買下來嗎?

生:愿意把它買下來。

師:你都自己用錢買過哪些東西?

生:面包、學習用品、剪刀、玩具熊……

新授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是又聰明又能干,會畫畫、會折紙,還會自己買東西。下面我們玩一個買賣商品的游戲,好嗎?

師:開一家綜合性的商店,第一步要做什么?

學生各抒已見。

師:對,首先先將商品按不同種類放在柜臺上,并掛上相應的牌子。誰愿意用你的巧手布置柜臺?(點六名學生上臺將商品分類放在貨架上,并掛上相應的牌子。)

師:其余的小朋友可一邊欣賞精美的商品,一邊給這些小朋友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學生擺完后問:這幾位小朋友是按什么擺放的?

生:把玩具放在一起,把學習用品放在一起,把生活用品放在一起。

師:這些商品上標的價錢,你都認識嗎?

師:誰愿意讀一讀。

生:一只恐龍18元……

師:萬事具備,只欠東風?,F(xiàn)在我宣布我是“小小商店”的總經理(掛上胸卡)。現(xiàn)在我聘任8個組長擔任“小小商店”的小經理和收銀員,其余的小朋友當顧客,有請“小小商店”的成員和大家見面。(學生上場。)

師:俗話說的好“商場如戰(zhàn)場”,連我們“小小商店”也不例外。還是讓我們聽三個柜臺的小經理是怎么介紹本柜臺的商品的?

a、玩具柜臺經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b、學習用品柜臺經理:看一看呀,瞧一瞧……

c、生活用品柜臺經理:享受生活每一天……

師:各經理介紹的真棒,我們也持以優(yōu)質的服務,物美價廉的商品,歡迎您的光臨!噢,對了,忘了告訴大家,我們“小小商店”還特設了一個回收站,你們知道回收站是回收什么的嗎?

生:瓶子、廢紙、易拉罐、舊電池……

師:請回收站的站長為大家介紹一下。

(鼓掌。)

師:聽了這幾位小經理的介紹,我想許多小顧客也有點心動了,心動不如行動,到底“小小商店”能否使大家高興而來,滿意而歸,這是讓我們的“上帝”做決定吧!

師:我們在購物時,人特別多,你們應注意什么?

生:注意……

師:對,我們要文明購物。在這里,告訴每個顧客一個好消息。如你在購物時講文明、守秩序,小經理會發(fā)給他一顆文明顧客星,你們能得到這樣的榮譽嗎?

(生答。)

師:接下來,就有請小經理和收銀員做好接待顧客的準備,各位顧客,讓我們在輕松愉快的音樂中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嗎?

(學生排隊購物)教師巡視。

游戲

師:看得出來,每位小顧客都有收獲,不知“小小商店”的服務是否得到大家的滿意呢?(生答。)

師:你在購物中,遇到麻煩和問題了嗎?你是怎么解決的?(生可提各種問題,大家也可幫助解決)詢問幾位顧客,都購買了什么東西?花了多少錢?

[通過全班同學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時進行交流的習慣。]

師:看樣子,“小顧客”們在“小小商店”購物非常愉快,讓我們一同問問各柜臺收銀員,共收入多少錢?

玩具柜臺:收入……

生活用品柜臺:收入……

學習用品柜臺:收入……

師:請回收站站長匯報一下你們的成果。

(生答。)

師:你們打算怎樣處理這些東西。(生答。)

教師小結。師:通過這個購物活動,你學會了什么本領?(互相交流,談感受。)

教師總結。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 篇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83-84頁。

教學目標:

1.掌握看圖找關系的方法。能根據(jù)給定的事件或行為從圖表中選取相關的信息,進行有根有據(jù)地思考與分析;能根據(jù)圖表中呈現(xiàn)的信息進行合理想像,想到圖背后的事件或行為。

2.感受圖表簡潔、直觀的特點,感受數(shù)學課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

1.掌握看圖找關系的方法。

2.能夠根據(jù)需要選取相關信息,進行有根有據(jù)的分析。

教學過程:

一、看圖

師:同學們,找相同游戲好玩嗎?

生:好玩。

師:如果給你四幅圖,讓你找相同,還會嗎?

生:會

師:那就開始吧。

生1:它們都是折線統(tǒng)計圖。

師:沒錯,我們就用折線統(tǒng)計圖的眼光來看看它們。還有什么相同?

生2:我看到都有橫軸和縱軸

師:眼力不錯,看出都有兩條軸。(畫出兩條軸)還有嗎?

生3:我看到都有時間和速度。

師:的確,它們都有兩個量。(貼出卡片:速度、時間。呈現(xiàn)如下板書:)還有嗎?

生4:它們都有向上的或向下的線。

師:你真會觀察。這樣吧,先給你所說的這些線起個名字——折線。四幅圖都有折線。(板書:折線)還有別的相同嗎?

生:沒有了。

師(指著圖問):看看這兩個量,應該擺在什么位置上?(指名操作,學生將板書修正如下:)

師:瞧,他這么一擺,又擺出了一處相同,橫軸都表示什么?(生齊:時間。)縱軸呢?(生齊:速度。)

師:看來,找相同難不倒大家,我們換個游戲——找不同。

生1:它們的折線都不相同。

師:真厲害!一眼就看出折線不同。大家想一想,在這些圖中,折線都表示出了誰和誰的關系?

生齊: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教學意圖】將本課的生長點立于折線統(tǒng)計圖,并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游戲拉開本課的序幕,讓學生一下子以飽滿的情緒投入了看圖方法的探索中,既復習了折線統(tǒng)計圖的有關知識,經歷“看什么——怎么看——看到了什么”的過程,從而形成技能。

二、找關系

㈠創(chuàng)設情境

師:講到速度與時間,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昨天,我乘車從“久久厝邊超市”來到我們晉江三實小。這段時間,汽車的速度是怎么變化的呢,想知道嗎?

生:想。

師:不告訴你們。給段聲音,看誰能聽出來。(播放汽車行駛的聲音)

師:聽出來了?

生1:我聽到汽車一開始是越來越快。然后就越來越慢。

師:聽力不錯。你說的越來越快,我們如果稱它為速度增加,那么越來越慢就稱為——

生1:速度減小。

師:聰明。只是,速度增加后馬上就減小嗎?

生2:不是,中間的一段速度是保持不變的。

師:很好,就用你的這個詞——保持不變。

師:原來,汽車的速度經歷了這樣的變化過程:先是——(生:速度增加),接著——(生:保持不變),然后——(生:速度減小)。

師:想一想,剛才的四幅圖,哪一幅能表示出汽車的速度變化情況?

生1:圖三。

師:都選圖三嗎?

生2:圖四。

師:瞧,

師:商量商量,是讓我把答案告訴你們,還是自己研究?

生:自己研究。

師:有志氣,我就喜歡這樣的孩子!現(xiàn)在請大家拿出抽屜里的探究單,選一幅自圖進行研究,你可以選圖三,也可以選四圖四。開始吧。

㈡自主探究

㈢反饋交流圖三

1.交流第一題

(1)體會函數(shù)一一對應的思想,滲透動態(tài)過程

(指名匯報第一題表中的數(shù)據(jù))

師:有誰和他填的不一樣的嗎?

生:沒有。

師:看來,每個時間點只有一個速度和它相對應。

【教學意圖】本節(jié)課上,學生答案都一致。其實,我更希望學生出現(xiàn)不同的答案。如果不同的答案,則可根據(jù)生成引導學生比較,誰對誰錯?怎么看出來?這樣既復習了用數(shù)對知識看點的方法,還可使函數(shù)一一對應的思想讓學生體會得更深刻。正因為每個時間點都對應著的速度,因此可將這無數(shù)個點匯集成折線,才表示出了汽車的行駛速度變化情況。

(2)完善圖中的信息。

師:看著你們填的數(shù)據(jù),我注意到第一個空格是的速度是0,最后一個空格的速度也是0。那么這兩個0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1:第一個0是第0分的速度,最后一個0是第四分的速度。

師:時間不同。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1:從表上看出來的。

師:圖上看得出來嗎?

生1:圖上也看得出來。

師:還有不同嗎?

生2:第一個0是汽車起動時速度為0,第二個0是汽車停止時的速度為0。

師:真了不起,他聯(lián)系了生活實際,想到汽車的運動狀態(tài)。還有不同嗎?

生3:第一個0,汽車在“久久厝邊超市”,第二個0,汽車在三實小。

師:同意嗎?

生齊:同意。

師:那我把這兩條信息填到圖中。(在探究單上補上兩個地點的詞語)

這么一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表格中藏著這么多知識!同學們,交流快樂嗎?(生:快樂)。讓我們繼續(xù)交流第二題。

2.交流第二題

(指名學生交流)

(1)師生互動

師:我們來看看他填寫的第一句話?!皬牡?分到第1分”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1:從橫軸看出來的。

師:哦,橫看看,看出了時間的變化。(板書:橫看)那么速度從0增加到400米/分又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呢?

生2:從縱軸上看出來的。

師:豎看看,看出了速度的變化。(板書:豎看)

師:結合橫看、豎看得到的信息想一想(板書:想一想):時間在變,速度在(生:增加),所以這段折線表示速度增加。

師:我們這么一交流,不僅知道了這一段為什么表示出速度增加,還知道了看圖的方法。

(2)生生互動

師:我們就像這樣繼續(xù)交流第二句話和第三句話好嗎?

生齊:好。

師:那么下面的交流活動就交給同桌進行了,開始交流吧。

3.描述汽車的行駛情況。

師:汽車的行駛情況現(xiàn)在清楚了嗎?

生:清楚了。

師:誰能完整地描述一下汽車這段時間的速度變化情況?

生:(略)

師:說得怎樣?

生(齊):很好!

師:那就把掌聲送給他?,F(xiàn)在,你們對汽車的行駛情況還有問題嗎?

生:沒有了。

4.數(shù)*想

師:我有個問題,想請大家回答:從第一分到第三分,汽車行駛的路程是多少米?

生1:1200米。

生2:800米。

師:你怎么知道是800的?

生2,從第一分到第三分,時間是兩分鐘,每分鐘速度是400米,所以路程是800米。

師:你怎么卻說是1200米呢?

生1:我把時間看成了三分鐘。

師:你也是橫看,看出時間,豎看,看出速度后算出來的吧?

生2點點頭。

師:原來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得用到看圖找關系的方法。現(xiàn)在,你們會看圖找關系了嗎?

㈣反饋交流圖四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圖四(在黑板上用小棒擺出圖四的圖),剛才誰是研究圖四的?現(xiàn)在你還認為它能表示出速度的變化情況嗎?

生:不能。因為汽車不可能一下子把速度從0增加到400米/分。

師:你說的一下子是指它的時間——(生:很短),從圖上來看,邊很短的時間都沒變,都在0分這一時刻。這樣的話,就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

生:沒有時間,速度是不可能變化的。

師:說得多好啊,那么你認為第一段的折線要怎么擺放才合適?(指名上臺調整第一段折線)

師:這樣可以了嗎?

生1:不行,第三段不對,要這樣擺。(學生上臺操作)

師:這么一擺,不就是圖三了嗎?

三、拓展延伸

㈠離家的距離與時間的關系圖

師:同學們,我們用看圖找關系的方法排除了錯誤的圖,留下了正確的圖。你們覺得這樣的學習好玩嗎?

生(齊)好玩

師:還想不想看看別的圖?

生(齊):想

師:瞧,圖來了。

師:這兩幅圖中有一幅表示的是林老師出門散步,走到讀報欄,在那兒看了一會兒報紙后回家。請問:是哪幅?說說你的理由。

生答略

師:如果是圖A,林老師的散步情況又是怎樣的?

生答略。

師:看來,簡單的看圖找關系已經難不倒大家了。我想請來一幅難度很大的圖,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

生(齊):有。

師:好的,一起來看看。

師:這幅圖描述的是誰和誰的關系?

生1:是足球場的音量和時間的關系。

師:是的,這是我看過的一場足球比賽,從音量和時間的關系來看,你覺得精彩嗎?

生:精彩。

師:精彩的球賽還需要有精彩的解說員。現(xiàn)在我們就開展優(yōu)秀解說員評比活動。誰能解說得精彩就評他為“優(yōu)秀解說員”。

師:同學們,要當好優(yōu)秀解說員,解說時應該注意什么?

生1:要說清楚時間的變化和音量的變化。

師:也就是說要用上這節(jié)課學到的本領——看圖找關系。這個要求很重要。還有補充嗎?

生2:要關注場上的變化,說清楚比賽的情況。

師:也就是要根據(jù)圖想像賽場的情況。這個建議不錯。還有嗎?

生3:要說的大聲些,要有感染力,能帶動觀眾。

師:這是個高標準,我覺得能做到這兩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師:解說標準制定好了,我們就開始PK吧,

(指名同學解說,其余學生點評,教師給學生頒發(fā)“優(yōu)秀解說員”證。過程略)

【設計意圖】出示足球場的音量變化圖時,課已進入尾聲。這幅圖如果只讓學生看圖說出時間與音量的關系,顯然膚淺了;如果只讓學生進行數(shù)學計算,說出上下半場各用時多少,中場休息用時多少,顯然片面了;如果要完成以上所有任務,時間不允許,且有重復教學的嫌疑。此時,應如何延續(xù)本節(jié)課的坡度與梯度?如何將學生的思維標桿立于點?我想到了評選優(yōu)秀解說員的數(shù)學活動,因為PK的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熱情。PK前約定評比標準,使學生明確看圖的要求:既要看出音量與時間的關系,還要合理地想像圖背后隱藏的故事。PK過程與學生的評價,使學生提升看圖找關系的能力,也感受到本課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到數(shù)學課的樂趣。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 篇6

納稅。課本第98頁的內容和第99頁的例5

1、理解稅收的專有名詞,會計算應納稅額。

2、建立正確的納稅觀,懂得納稅的重要性。

理解納稅的專有名詞,會計算應納稅額。

實物投影。

一、學前導入:

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說過有關稅收的知識嗎?板書:納稅。

二、展示學習目標:

理解納稅含義,懂得應納稅額。

三、討論發(fā)現(xiàn):

1、什么人需要納稅?

2、為什么要納稅?

3、你認為你身邊的哪些事物是國家用稅收款投資完成的?明確:1、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都應該依法納稅。

2、納稅是根據(jù)國家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3、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稅款發(fā)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yè)。

稅收主要分為消費稅、增值稅、營業(yè)稅和個人所得稅等幾類。繳納的稅款叫作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yè)額……)的比率叫做稅率。

四、鞏固練習:

出示例5: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yè)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約多少萬元?(多名學生板書演示)

求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多少萬元,就是求30萬元的5﹪是多少。即:30×5﹪=1.5(萬元)

答: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約1.5萬元。

五、作業(yè)安排:

課本練習二十三第102頁第

4、5題。教學內容:利率。課本第99、100頁的內容。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 篇7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在學生掌握了四則計算和混合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學運算律,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算,掌握運算技巧,提高計算能力。

本節(jié)教材是在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對四則運算已有較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結合一些實例,學習加法的運算律。

學情分析

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在加法的計算中和演算中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有較多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習加法交換律的基礎。教材安排這兩個運算律都是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答引入,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共同特點,初步感受運算規(guī)律。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對運算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先后用符號和字母表示出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抽象、概括出運算律。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的認識由感性逐步發(fā)展到理性,合理地構建知識。

教學目標

1、教學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過程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運算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難點: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過程,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運算律。

相關推薦

  • 大班數(shù)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湊十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建立湊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湊十法的優(yōu)越性,知道如何湊十。 2、經歷知識轉化的過程,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 3、體會數(shù)學學習中的轉化思想。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
    2019-12-23 閱讀全文
  • 初步認識圓形與方形 下面是《初步認識圓形與方形》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托班的幼兒對形狀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硪黄贪浮冻醪秸J識圓形與方形》,通過學習,幼兒知道圓形與方形的基本特征,并...
    2021-07-10 閱讀全文
  •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簡短通用9篇 愛崗敬業(yè)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本質要求,寫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在從事的事情。教案屬于教師的工作流程范圍,寫好教案有哪些關鍵要點呢?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了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簡短,歡迎大家閱讀收藏,分享給身邊的人!...
    2023-01-17 閱讀全文
  • 「必備」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學教案1500字通用 教師是一份神圣的工作,教案是老師上課的主要依據(jù)。教案有利于教師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由此,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你收集并整理了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學教案希望你能從中找到有用的內容!...
    2022-12-23 閱讀全文
  •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案10篇 教師的責任不在現(xiàn)在,而在未來。教案是教師每日的一項重要工作。精心設計和確定教案,這體現(xiàn)了很強的計劃性。哪里有教案模板可以參考?下面是欄目小編精心整理的"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案",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
    2022-12-04 閱讀全文

教學目標: 1、建立湊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湊十法的優(yōu)越性,知道如何湊十。 2、經歷知識轉化的過程,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 3、體會數(shù)學學習中的轉化思想。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

2019-12-23 閱讀全文

下面是《初步認識圓形與方形》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托班的幼兒對形狀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硪黄贪浮冻醪秸J識圓形與方形》,通過學習,幼兒知道圓形與方形的基本特征,并...

2021-07-10 閱讀全文

愛崗敬業(yè)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本質要求,寫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在從事的事情。教案屬于教師的工作流程范圍,寫好教案有哪些關鍵要點呢?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了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簡短,歡迎大家閱讀收藏,分享給身邊的人!...

2023-01-17 閱讀全文

教師是一份神圣的工作,教案是老師上課的主要依據(jù)。教案有利于教師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由此,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你收集并整理了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學教案希望你能從中找到有用的內容!...

2022-12-23 閱讀全文

教師的責任不在現(xiàn)在,而在未來。教案是教師每日的一項重要工作。精心設計和確定教案,這體現(xiàn)了很強的計劃性。哪里有教案模板可以參考?下面是欄目小編精心整理的"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案",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

2022-12-0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