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教案。
教師尤其應當注意深廣度問題,否則不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中,教案是不可缺少的。教案有助于老師更輕松的理解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教案到底對誰更有幫助呢?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了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教案,感謝您的參閱。
新課程標準要求低年級學生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教學這首詩,要著重進行朗讀指導和訓練,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提高閱讀興趣。同時還應重視教具的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發(fā)展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兒童喜愛的詩歌(兒歌),它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孩子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看到了星星在夜空閃爍的美麗景色,語言親切,意境恬靜,畫面優(yōu)美。插圖把詩的內容形象化了,更增添閱讀時的無限遐想。
教學中主體充分參與,教師適度引導,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一、談話揭題,揭發(fā)興趣
1、出示小船圖,認識小船,教學船
2、讓學生說說在哪兒看到過怎樣的船
3、師導語: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只奇妙的小船,它就是今天要學的課文里-小小的船(板書課題)。區(qū)別小小的和小的的不同。
課文中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有感情地配樂范讀,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能引起學生的好奇,揭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聽著老師優(yōu)美動聽的范讀,能把學生帶入意境,整體感知。]
2、學生自由朗讀,主體感知感受
三、觀察想象,進入意境
1、課件(圖片)出示晴朗的夜空圖:藍藍的天空中有一彎金黃色的月亮,一顆顆閃閃的星星。
讓學生觀察思考:這是哪里?這是什么時候的天空?
2、課件(圖片)出示戴著帽子、帶著書包、提著小燈籠的小女孩,讓學生觀察小女孩的神情、動作,啟發(fā)思考:小女孩坐在月亮上干什么?她看到什么?又會怎么想呢?
[優(yōu)美的畫面使課文形象化,激起學生求知欲望,激活學生思維,陶冶情操,為理解兒歌和有感情朗讀作了鋪墊。]
四、體會意境,感情朗讀
1、自讀課文,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組內交流
[自讀自悟,體現(xiàn)個體參與,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組內交流,尊重學生獨特體驗]
2、集體交流,朗讀體會
〈1〉課文中的月兒是什么樣的?區(qū)別彎彎的和彎的
小小的船是指什么?指導朗讀第1句
〈2〉彎彎的月兒哪兒像小小的船?指導朗讀第2句
〈3〉小姑娘坐在小船上看到了什么?
她還看到什么嗎?你是從哪個詞中看出?區(qū)別看見與只看見
〈4〉假如你是那個小姑娘坐到了彎彎的月兒上,會有什么感覺?該怎樣讀好這句話呢?
3、邊看圖邊聽配樂朗讀,體會此時此刻小孩的喜悅自豪的心情,激起學生的共鳴,讓他們想象如果自己上了天,坐在彎彎的月兒上,劃著雙槳,蕩漾在星星閃爍的藍天中,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地有趣、愉快。學生有聲有色(也可加上動作)朗讀課文。
[有感情朗讀課文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通過反復地朗讀指導和訓練,使學生充分感知語言文字。創(chuàng)設美好的情境,使學生有了情感體驗,就能把詩的意境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充分表達出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五、拓展練習,發(fā)展思維
1、在這么美麗的夜空中還可能看到什么?(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任其自由翱翔,如可能看到人造衛(wèi)星、宇宙飛船、火星、飛碟等)
2、把自己想象的畫下來(課外)
3、布置圖畫專欄(課外)
[注重課內外結合,學科間融合。通過想象在這美麗的夜空中還看見什么,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把自己想象的畫下來,并舉辦圖畫專欄,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六、口語訓練-我會說
七、指導寫字-我會寫
最近,筆者帶小課題聽了一堂語文閱讀課。聽課主題是:教師有哪些無效教學語言?
執(zhí)教老師上的是景山教材第五冊《五花山》,我事先沒有告知她我的聽課意圖。因為,我僅僅是把這堂課當作一個材料來進行剖析和研究。
縱觀整堂課,教師還是很注意讓自己的教學語言做到精煉、規(guī)范的。但細細聽來,仍存在一些無效的課堂教學語言。我把這些現(xiàn)象一一記錄下來后,進行了分類:
第一類:口頭禪。如:
好了,
是嗎?
好不好?
第二類:重復學生的發(fā)言。如:
學生回答后,教師一邊重復,一邊板書:
哦!對,春天的山是淺綠色的
哦!對,夏天的山是深綠色的
第三類:無意義的提問。如:
學生已經回答了春天的山和夏天的山分別是淺綠色和深綠色的,而且教師也已作了板書。在接下來欣賞圖片的時候,教師又問:
你們看,這是一種怎樣的綠呢?
綠不綠呀?
而學生因為正沉浸在配有優(yōu)美音樂的美麗畫面中,對老師的發(fā)問幾乎沒有什么反應。
第四類:迂回的指令性語言。如:
教師想讓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就與學生商量:
春天的綠和夏天的綠都是那么美,咱們想美美地讀一讀嗎?
你也想像剛才錄像里那樣美美地讀一讀嗎?
事實上,學生非常明白老師的意圖,都大聲回答:想!但究竟是不是每一個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學習需求呢?我們不得而知。試想一個,如果有學生回答不想,老師該怎么辦?
第五類:指向不明確的指令性語言。如:
教師預先設計的教學內容已學完,而下課時間還未到。教師急中生智:課文學到這里,老師有一個作業(yè),請你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顏色,把它寫下來。
因為這是教師臨時想到的,對具體的目標和要求缺乏深思熟慮,話說出去以后,自己也覺得表意模糊,但又怕越描越黑,不敢再往下說。學生呢,沒聽清也沒聽懂,自然也不會去完成。(事后我調查了部分學生,證實了這一點。)
課后,我拿著上述記錄與執(zhí)教老師進行了交流與探討,聯(lián)系我自己的教學實際,對教師課堂上出現(xiàn)無效的教學語言的現(xiàn)象,試著進行了歸因分析。我認為原因有四:
一、習慣使然。
1、教師平時的語言習慣在課堂上的不經意流露,久而久之,因為自己的不加控制而成為一種無意識的、習慣性的無效課堂語言,如上述第一類的口頭禪。這類語言,教師自己很少意識到,而聽者卻甚覺別扭。
2、學生發(fā)言后,惟恐他表達得不夠清楚,或其他學生沒聽清,教師再重復或強調一遍,出發(fā)點是對學生負責,而且重要的知識點也確實有必要通過重復來強化落實。但是,有些老師卻是太不相信學生了,對學生的每個回答必重復,到后來,習慣成自然,演變成無意識行為。
二、為了緩解上課時的緊張情緒而嘮嘮叨叨。
課堂上,教師總是處于一種較為興奮和緊張的狀態(tài)。尤其是公開課,很多老師對自己缺乏自信。為了掩飾和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教師就會用一些有意或無意的嘮叨來為自己爭取思考的時間,串聯(lián)教學環(huán)節(jié),或表白自己的某些教學設計意圖與其說是講給學生聽,不如說是講給聽課的老師聽。
三、為了體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而刻意迂回曲折。
比如: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非常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于是,為了凸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有些教師總是喜歡用婉轉的、商量的語氣給學生下達每一個指令好不好、行不行?、想不想?這些老師是否去考慮過,如果學生拒絕了你的提議呢?!
又如:前段時間,研究性學習成了時尚,語文課上便到處可以聽到研究這個詞兒,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在研究,而并不去考慮是不是名副其實。
四、為了應付課堂意外而語無倫次。
課堂上,意外眾多,這是每一個教師都無法在事先估計得到的。這時候,有的教師憑著良好的教學機智巧妙地化解了。有的教師卻亂了陣腳,不知所措,話說了不少,卻是低效的。上面記錄的第五類中的例子就是屬于這種情況。
那么,如何減少甚至杜絕自己課堂語言中的無效現(xiàn)象呢?細細思量,我認為有以下調適策略:
一、認識缺陷。
首先,要有意識地關注自己課堂語言,正確認識自身的缺陷所在。有兩個很有效的辦法:
1、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請別的老師來聽課,幫你記錄所有的無效、不規(guī)范語言,可以讓你比較清楚地認識自我。
2、有條件的話,可以在微格教師上一堂課,由設備攝下整個過程。然后仔細地看看課堂上的自己,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許多你以前并沒有意識到的細節(jié)問題。當然,也可以給自己的課堂進行錄音,那樣也能幫助你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課堂語言。
二、剖析自我。
找到問題以后,你可以對這些現(xiàn)象做一個客觀的分析,通過分類和歸因,得知自己的癥結所在,以便對癥下藥。
三、對癥下藥。
若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課堂語言中,有較多的口頭禪或發(fā)言重復,則要有意識地去注意它、控制它,幾堂課下來,便能基本改正。
若發(fā)現(xiàn)自己更多的是因為緊張而嘮嘮叨叨,則給自己定個規(guī)矩:少說閑話,做個深呼吸試試!
如果你也喜歡迂回曲折,那么,還是先想想是不是真的必要,再決定吧。
萬一課堂上出現(xiàn)了意外,你一時又想不出良方,就不要急著語無倫次,先把球踢給學生,或許他們會把問題解決得非常圓滿。如果不是,也為你贏得了思考的時間,或給了你啟發(fā)。
記得還在師范求學的時候,有個老師好用啊,每句話中只要有停頓必有一個語調豐富、語氣加重的啊。有好事者給這位老師作了一個統(tǒng)計:一節(jié)課里共用啊83次!有一次,有頑皮學生學著老師說?。褐灰犂蠋煹脑捴杏型nD,立刻就不約而同地跟著老師說一個語調豐富、語氣加重的啊,響應者越來越多,
搞得那位老師當時好不尷尬。雖然學生的做法不可取,但是從那以后,那位老師卻意識到了自己課堂語言的缺陷,再也不冒學生之大不諱出現(xiàn)洋洋灑灑的啊了。
之所以提起這個例子,無非是想說明:課堂語言的精煉和規(guī)范實在是一個教師重要的素養(yǎng)之一,讓我們大家都對自己的課堂語言加以足夠的重視!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實施和校本研訓的深入開展,撰寫教學案例已成為教師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成為教師發(fā)現(xiàn)和研究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教學經驗,加強與其他教師之間分享經驗的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成為我省中小學教師校本研訓的基本要求,它越來越引起廣大教師的廣泛關注。作為一線教師,如何寫好教學案例?從參與者這一角色和相互交流的目的出發(fā),在此談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1.從身邊的故事、教學后記寫起
一線教師,每天身邊都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教學故事,其中就存在許多有價值的研究案例。一線教師的最大優(yōu)勢就在于此。作為一線教師,就應充分利用自身這一優(yōu)勢,從身邊發(fā)生的教學故事寫起,養(yǎng)成寫教學后記的習慣,把自己課堂中的精彩記錄下來。一線教師,寫作、研究的時間一般難于集中,這就要求及時做好記錄。
在寫教學后記時,我認為要注意以下一些事例或情節(jié)的記錄:(1)教師自身的獨創(chuàng)教學以及課堂效果,包括尋求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疑難問題所采取的辦法、對策等。(2)學生的獨到見解,包括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獨特解法、獨創(chuàng)思維等。(3)精彩的教學片斷,包括課堂中有亮點的教學情節(jié)與過程,精彩的答問、語言等。這往往是智慧的火花,它常常是突然而至的,一閃而過。若不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令人遺憾。(4)自己課堂教學中不足之處的反思與分析。
寫教學后記應追求短、平、快,短小精簡,平中見奇,快捷及時。若時間有限,還可以超越文本,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課本、教案、備課參考書為載體進行加以記錄或旁注。
2.并非所有教學故事都有研究價值
并非所有的教學故事都能成為有研究價值的案例,因此要求教師應善于抓住身邊發(fā)生的典型案例,發(fā)現(xiàn)身邊有研究思考價值的案例。什么樣的案例有研究的價值?我認為教師寫教學案例可以選擇以下的一些事例:一是帶有問題性。有價值的教學案例記錄的應是一些含有問題或疑難情景在內的事件,包含著一些深刻的教學問題,它能夠引發(fā)人們的思考。二是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這些事例能針對教學存在的問題說明一些道理,或驗證某些理論,解決某一實際問題。三是典型性。教學案例所選擇實例應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這也是教學案例的生命。
只要多寫一些教學后記,素材多了,寫教學案例時選擇典型事例就有余地了。
3.多思、多寫,才有提高
目前,我們很高興看到許多老師樂于寫教學案例,但也聽到一些學校領導反映教師撰寫的教學案例水平低,甚至認為不算是教學案例。我認為,教師初寫教學案例,要求不宜過高。
其實有些教師說不懂如何寫教學案例,往往是希望專家提供案例寫作的一個固定模式。我認為教師寫教學案例其實不必拘泥于形式。當前,有一種不好的現(xiàn)象就是追求一個統(tǒng)一定式,如教師的說課就是這樣。我認為,撰寫教學案例主要應抓住如下幾個方面:
(1)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有價值的教學案例一般應圍繞一個鮮明的主題,通過一個或多個教學事例或故事的啟示,提出某一有價值的、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
(2)故事過程的描述要具體、生動。教學案例講的應是教師自己身邊的故事,要用描述性的語言或一種易于理解的方式(如,教學實錄)來敘述。要有相對完整的情節(jié),反映事件發(fā)生的過程,特別是教師與學生的復雜的內在的心理活動。要具體、生動,故事情節(jié)讓人讀起來感到一種娓娓道來的感覺。這就要求教師在寫教學后記時盡可能進行詳細記錄,特別是一些戲劇性的具體情節(jié)。
(3)對問題及有分析、思考。應多角度地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評述、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問題歸因;總結出規(guī)律;解決的途徑或方法;改進的意見)。
撰寫教學案例已成為一線教師的自發(fā)性的行為,平時要對自己身邊發(fā)生的教學故事,多思、多記,及時抓住靈感。一篇寫出來不怎么樣,二、三篇也一樣,可寫了幾十、上百篇,也許質量、水平就不同了。我們也高興地看到了,一些一線教師寫教學案例,越寫越好,越寫越愛寫,質量、水平越來越高。
4.有理論素養(yǎng),才有文章質量
寫好教學案例,教師自身的理論素質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一線教師普遍存在的比較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沒有一定理論素養(yǎng),往往就難于發(fā)現(xiàn)和抓住有價值的事例;沒有一定理論素養(yǎng),對一些教學事例的歸因往往缺少理論的支撐。只有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yǎng),才能使自己身邊發(fā)生的教學故事擦出問題的火花,對發(fā)生的教學問題能作深刻的的反思,對事例中啟示的道理進行有理有據(jù)的分析,提出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因此,一線教師要寫好教學案例,還必須重視自身理論的學習與提高。當前,作為一線教師,除了加強自身對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學習之外,應該認真學習、掌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與要求,正確理解和掌握學科課程標準,關注新課程實施過程的案例,研究和探討新課程實施中的問題。
5.交流分享,有利提高
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目的之一是相互交流,是與同行資源共享、分享經驗的一種方式,且通過與同行的交流,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其實,教學案例的撰寫,還可以利用集體智慧來完成。如,集中一些教師在一起,大家各自講自己的教學故事,然后從中確定一些有研究價值的案例,進行集體研究,集體擬定教學案例的初稿(提綱),集體研討案例中問題,對案例提出集體修改意見。我相信,在集體交流和研討中,更可能會碰撞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
我認為,網絡是教師交流的一個非常好的、新的平臺,網絡中的博客是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一個很好工具和平臺。教師寫教學案例,如果有條件的話,應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工具,多在通過網絡收集其他教師的教學案例,學習他們的教學案例中寫作方法,多利用網絡寫自己教學案例,多利用網絡與專家和其他同行交流,我相信案例的寫作水平一定逐步提高的。對發(fā)表的一些教學案例,還應注意案例題目的命名,采用一些有吸引力的語言,如不管怎樣,都不能放棄、今天我們打個賭等題目,以吸引讀者的關注。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初步理解詩的意境及蘊含的哲理。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
教學方法:講讀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投影儀、字詞卡、圖片、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新的古詩《登鸛雀樓》。讀題
2、學習登的偏旁以及偏旁的筆順;學習樓字
二、理解題意
1、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呢?
2、整理問題:
①誰登鸛雀樓?
②鸛雀樓在哪里?什么樣子?
③《登鸛雀樓》是誰寫的?
④鸛雀是什么?
⑤登是什么的意思?
3、師簡介作者王之渙。
4、邊介紹邊板畫鸛雀樓所處的位置。
5、理解登鸛雀樓的意思。
三、初讀課文
1、師范讀古詩。
2、生自讀生字、課文。
3、抽讀生字詞。
4、指名讀古詩。
四、學習第一句
1、板書第一句
2、看圖:圖上畫了些什么?詩中哪個字是太陽的意思?
3、比較黑板上畫的太陽和圖片上的太陽有什么不同?白日的意思就是指傍晚的太陽。哪個字的意思是沒了、完了?
4、理解依是什么意思?(做動作)
5、連起來說說第一句話的意思。(傍晚的太陽依靠著連綿起伏的群山漸漸落下去了。)
6、指導讀第一句,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
2、看圖片上的黃河,說說你在電視里看到的黃河是怎樣的?(氣勢磅礴)黃河里的水滾滾流動到哪里?哪個字是到的意思?
3、說說第二句的詩意。
4、指導讀出黃河奔流的氣勢。
5、齊讀第一、第二句并連起來說這兩句的意思。
六、學習第三、第四句
1、出示詩句。
2、看圖理解:詩人站在哪層樓?他想要看到更遠的地方必須怎么樣?(移動詩人的位置。)
3、詩里哪個字的意思是想要(欲),窮什么意思?查字典理解。師解釋千里目:很遠很遠的地方。更是什么意思?
5、學生討論詩意:想要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層樓。
6、指導朗讀第三、第四句
七、鞏固
1、齊讀古詩
2、前兩句所寫的是詩人在鸛雀樓上看到的,后兩句是詩人的想法。
3、欣賞歌曲《登鸛雀樓》。
4、師范背古詩。
5、游戲:才富小考場,賽題內容:題目意思,古詩意思,帶點字意思,作者(略)
第二課時
一、謎語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則謎語,看誰能最先猜出來。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樹頭。白天見不著,晚上才出來。(月亮)
2.出示朗月的畫面。我們知道,彎彎的月亮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圓圓的月亮像什么呢?啟發(fā)想象。同學們說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詩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板:古朗月行)
二、揭題,范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初步讀通課文。
2.范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3.指名讀,教師隨機指導生字讀音。
4.相機出示生字:古、行、時、識、作、臺、朗、呼、疑、鏡。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讀古詩,談認識。
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么?從哪句詩句知道的?
(1)古時候的小朋友把月亮當成白玉盤。又當作瑤臺鏡。
(2)呼的意思是叫。
(3)識的意思是認識。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云彩中間。)
2.借圖想象,感情朗讀。
(1)出示幻燈片:圖上畫的都有什么?誰能把圖意說一說?
(2)聽描述,想象詩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藍,一輪圓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在上面。月光如銀,灑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寧靜、美好的景象啊!
(3)邊想象邊誦讀詩句。
(4)指名讀詩文,大家評議。
3.背誦古詩。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誦,齊背。
四、識記生字字形。
1.自學生字。2.小組內交流。3.班內交流,指導作、臺。
五、指導書寫生字。
六、擴展:畫一幅有關月亮的圖畫。
七、作業(yè)
1、朗讀背誦詩歌
2、把詩的意思說給家人聽。
板書設計:
登鸛雀樓古朗月行
白日依山盡,小時不識月,
黃河入海流。呼作百玉盤。
欲窮千里目,又疑瑤臺鏡,
更上一層樓。飛在青云端。
1、在引導學生理解、體會了第三自然段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后,教師讓學生就第三四自然段質疑并板書,問題是大致如下:
(1)愛因斯坦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
(2)為什么他不做其它的手工作品,而做小板凳?
(3)三只小板凳為什么那么糟糕?
(4)為什么老師和同學后來改變了對愛因斯坦的態(tài)度?
(5)愛因斯坦后來成為了大科學家,跟他小時候的表現(xiàn)糟糕怎么不一樣?
學生提問后老師補充一問題:那三只小板凳糟糕到什么樣?
2、組織交流討論
(1)請學生選擇以上2-3個問題自讀思考。
(2)1選擇-2個有把握的問題或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在四人小組內交流商量。
(3)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要求發(fā)言有根有據(jù),有自己的想法,學生發(fā)言需先表明選擇的是以上何種類型的問題,老師給予激勵性評價。
討論交流引導部分主要實錄如下:
師:交流代表小組的成果與榮譽,說話要有根有據(jù),有自己的想法,哪組先匯報?
生:我選擇的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為什么做三只小板凳可能是板凳愛因斯坦沒做過,他想嘗試一下,就像我們同學沒有學過舞蹈想嘗試一下一樣。
師:即使很糟糕愛因斯坦也要嘗試,你選擇的問題具有挑戰(zhàn)性,也是一種嘗試,你很勇敢!
生: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可能是他想讓老師明白他前兩次做得還要差,這次已經進步了,他可能想通過這次手工課展示一下自己,因為以前老師總不喜歡他。
師: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作推測,是一種很值得大家學習學習方法,那么,他的板凳到底糟糕什么樣呢?我們能想象出來嗎?
生:凳子的腿可能一條長一條短。
生:也許凳子的凳面凹凸不平。
生:可能是三條腿。
生:一坐上去可能會散架。
師:看看書上哪些地方提到了小板凳的情況?
生:糟糕、很不像樣、更不像樣。
師:其中有老師說的話,看能不能讀得像當時老師的口吻。
生讀,師引導學生多讀幾遍。
師:大家明白老師話的意思嗎?(引導學生在讀中很自然地理解此處反問句的肯定含義)
師:看看愛因斯坦聽了老師的話有何反應?
生讀愛因斯坦當時表現(xiàn)的句子后,簡要地談談(略)。
師:老師當時氣沖沖,很生氣,愛因斯坦卻拿出了更不像樣的兩只小板凳,而且又說了這么一番話,你怎么看?
生:
師:大家有沒有注意課文前面說平時愛因斯坦說話很少,怎么今天?
生:他想讓大家知道他已經很努力了,本想讓老師表揚他一下,可是卻沒有得到。
生:他想維護自己的尊嚴,這三只小板凳是他花了很多精力的。
師:今天的愛因斯坦與平時的他大不一樣,他今天的表現(xiàn),大家能否評價一下?
生:他膽子變大了,盡管聲音很小。
生:他很勇敢,因為老師當時很生氣,他很有可能會招到老師更嚴厲的批評,但他覺得自己上交的第三只小板凳的確是進步了一點,他想說出來得到同學們的肯定。
生:他很有志氣,(師插:怎么講?)他想證明自己并不差。
生:他一只比一只做的好,沒有怕失敗,很有毅力。
師: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很好!讓我們讀讀當時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的句子,體會他的勇敢、有志氣,做事有毅力,不怕失敗。
師:有些問題可能是有聯(lián)系的,解決了一個問題也許就解決了其它的一些問題,我們想想黑板上的大家剛才提出的問題?
生思考后說基本上都明白了。
師組織學生對其余問題作簡單的交流。
教學反思:
從新課改、新課標所倡導的語文教學的精神來衡量,本課最大的成功之處在于:整個語文學習活動在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引導與激勵下,學生獲得了主動、健康的發(fā)展。華東師大教育專家葉瀾教授說個體對自身的發(fā)展作出主動的思考、批判、選擇目標、策劃過程和準備付諸實施的時候,人就具有了主動把握自己人生和命運的個體發(fā)展意識和能力,是作為個體的人實現(xiàn)生命價值、獲取幸福人生的內在保證。因此,培養(yǎng)個體主動發(fā)展的能力被新基礎教育定為基礎教育開發(fā)人的生命潛能的最本質的任務。在葉瀾教授這里通過主動一詞來界定人的發(fā)展,即人是通過主動對外界的作為,從而實現(xiàn)自己和諧健康的向前發(fā)展。就語文教學而言,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只有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始終處于主體的地位,在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下才能得以實現(xiàn)。
縱觀以上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或者說在教學的推進中,崇尚簡約,能從學生的現(xiàn)實學習需要出發(fā),讓他們主動學習,得到發(fā)展。首先,教師以學生自讀自疑的方式直接切入教學。其次,在學生再讀文本中,教師讓學生選擇的問題在數(shù)量上考慮適度(即1-3個問題);對于問題的難度由學生依據(jù)自身的能力與心向進行選擇(即自己有把握的問題或認為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這些事先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起點而設計的策略,將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致,促進他們主動學習。再次,小板凳模樣的想象、學生首次接觸的反問句含義的領會、對愛因斯坦課堂表現(xiàn)的談論、對人物品質的深入體會朗讀以及其余問題的探討的提出等,都是在依學生的發(fā)言、他們的補充說明、他們的讀文的過程中自然地推進、解決、領悟。
與此同時,教師對于學生獲得主動發(fā)展的認識,不僅僅停留于被動的順應學生,任隨學生的思維、興致的走向使得整個教學過程處于無序的狀態(tài),恰恰相反,在這種看似無序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在根據(jù)學習活動的一步步展開在有意識地調整本課的預設目標、調控整個教學推進的態(tài)勢,在自然地弱化或摒棄那些學習活動中產生的與教學目標相背離的碎片。這就是教師課堂上的積極的教學作為--合理巧妙、激勵性的引導與評價(激勵性評價本身就是一種導引)?,F(xiàn)在的很多教育專家都有這樣的共識:學科對學生的發(fā)展價值,除了一個領域的知識以外,從更深的層次看,至少還可以為學生認識、闡述、感受、體悟、改變這個自己生活在其中、并與其不斷互動著的、豐富多彩的世界和形成、實現(xiàn)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的路徑和獨特的視角,發(fā)現(xiàn)的方法和思維的策略;提供一種唯有在這個學科的學習中才可能獲得的經歷和體驗;提升獨特的學科美的發(fā)現(xiàn)、欣賞和表達能力。唯有如此,學生的精神世界的發(fā)展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滋養(yǎng),在感受、體驗、認識、欣賞、改變、創(chuàng)造的同時,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體驗豐富的學習人生,滿足生命的成長需要。這些方法、策略、視角、路徑、經歷、體驗等無不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中進行引導(點撥、導引、指正、激勵、鞭策)。特級教師高林生說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主要表現(xiàn)為左手拉著學生,右手拉著文本,通過有意識的點撥,讓學生憑借著已有的前經驗去與文本碰撞、交融,以實現(xiàn)學生在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下的自我構建。有了教師的引導,學生主動的發(fā)展才能更加順暢,更加迅捷,更加健康。
本教例中,教師的導引與激勵主要體現(xiàn)在這樣幾個方面:首先,學生質疑后老師又補充了一個問題(即那三只小板凳糟糕到什么樣?),這是一個與學生感悟主人公愛因斯坦內在精神(不怕失敗、有毅力、有志氣等)是否真切相關的根本性的問題,這一增補很有必要。其次,問題的選擇思考與交流時選擇自己有把握的問題或認為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的這種提法,將有助于增強個體(學生)對學習活動的自信度,也符合學生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認知規(guī)律,必然提升學生學習期待,提高學習的成效。這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策略其最終的對于學生發(fā)展的價值顯然已超出了問題解決本身,它是與現(xiàn)代社會對個體應具備真實地估價自我、相信自我、超越自我的意識與素質是完全相吻合的。再者,教師對學生在學習活動的評價簡潔卻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體現(xiàn)出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的激勵作用,能推動學生的學習活動往深向發(fā)展。如第一位選擇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的學生發(fā)言雖然的猜測,但很有見地,教師順勢就他的發(fā)言角度來評價他學習所得(即使很糟糕愛因斯坦也要嘗試,你選擇的問題具有挑戰(zhàn)性的,也是一種嘗試,你很勇敢?。芍^巧妙。再如,就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一問發(fā)表看法的同學讀書能夠前思后想,這是一種很可貴的學習品質,教師對他的評價是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作推測,是一種很值得大家學習學習方法!。另外,一位教師曾在一篇文章中談到,閱讀教學教什么?指出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培育聯(lián)系(就學生而言就是習得),通過教師的引導、搭橋,讓學生從閱讀的自然世界過渡到自覺世界。以上教學中,教師就愛因斯坦做的小板凳究竟糟糕到什么樣呢?這一問題要求學生作想象,就是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經驗積累(聯(lián)系的含義之一)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包括最后對于學生一開始提出的眾多問題的解決方法,也是啟發(fā)學生用聯(lián)系的觀點懂得在解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之后也許其它的問題也會隨之應的得到突破。最后,那么,他的板凳到底糟糕什么樣呢?我們能想象出來嗎?、看看書上哪些地方提到了小板凳的情況?、大家有沒有注意課文前面說平時愛因斯坦說話很少,怎么今天?等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語言實際上是在學生與學生對話、學生與文本對話、教師與學生對話三者之間架起的一道無形的橋梁,從而把學生對人物精神的感悟引向深處。這樣的教學引導顯然是極為重要的。
語文課堂是學生思維放飛的地方,智慧開掘的地方,自我重構的地方,身心愉悅的地方。沒有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就不可能有人才規(guī)格的多樣性。這是教學價值觀的核心理念,是素質教育的要義之一,是基礎教育開發(fā)人的生命潛能的最本質的任務。而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引導與評價,則會更加有助于學生主動健康、生動活潑地學習,獲得發(fā)展。
近年來,教師學習教學案例的活動方興未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學案例成了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緊密聯(lián)系的橋梁。
教師學習教學案例資料,參加教學案例培訓,顯然是必要的、正確的,但是還不夠。筆者認為,要讓教學案例為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蓮需要讓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教師撰寫教學案例,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學習案例資料
(一)學習案例寫作知識.主要學習書籍、報刊上關于案例寫作的知識,明確撰寫教學案例的目的、意義、原則、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等。
(二)學習案例寫作樣品。盡量收集案例,認真學習。最好學習教學案例原始樣本,便于直接吸收,不需要太多的轉化。當然,也可以學習教育案例、管理案例、醫(yī)學案例、經濟案例、司法案例等等。盡管這些案例的寫作內容跟教學案例有所不同,但是寫作的原則、思路、方法等方面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借鑒。
(三)學習相關教學資料.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經驗、教學體會、說課講稿等資料,雖然不是教學案例,但跟教學案例非常相似,有很多資料可供寫作教學案例參考,有些有特點的資料可以作為教學案例寫作的素材。
(四)學習中外寓言故事。中外許多寓言故事言簡意賅,寓意深刻,發(fā)人深省,雖然不是案例,但對我們寫好教學案例很有啟發(fā)作用,也需要反復學習,深刻理解。
二、收集案例素材.
(一)案例素材的特點.教學案例來自教學事例,但并不是任何教學事例都能作為教學案例的素材。教學案例的素材有幾個特點:一是事例要典型。教學案例的素材要能反映事件發(fā)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能隱含普遍存在、大家關心、比較重要的問題,能體現(xiàn)問題的深刻性,有無窮的回味,有實用的價值。二是要生動。教學案例應該是一個能夠很好地反映某個隱含觀點的教育故事,要具體、生動,要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三是寓意要明確。教學案例能夠啟發(fā)大家思考,能夠讓教師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規(guī)律和本質,對教育工作有指導作用。
(二)收集素材的途徑.一是在教學實踐中收集。實地收集案例,便于獲取真實信息。這些案例,可以是自身經歷的,也可以是別人經歷的。比如,可以從自己課堂教學、教育學生、教學研究的過程巾,從聽課、評課的記錄、觀察和思考中,從教師、學生交談的某些內容中,從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失敗中收集素材。二是在教學音像中尋覓??梢詮碾娨?、磁帶、光盤的課堂教學錄像、教學經驗介紹的觀看、收聽中收集素材。三是在教育書刊中查找??梢詮膫湔n教案、說課講稿、教學實錄、教學經驗等材料的閱讀中收集素材。
(三)收集素材的方法。一是要突出重點。每天發(fā)生的教學事實很多,有些事實太平淡,沒有多少思考的價值,不必都收集起來,只需要收集那些有典型意義的事實。二是要擴大視野。只要有典型意義,宏大的、微小的、粗略的、精巧的、正面的、反面的、成功的、失敗的、發(fā)人警醒的、達成共識的、存在爭議的,思想的火花、錯誤的行為都可以收集起來。三是要經常注意。對于具體教學現(xiàn)象及其反映,要注意傾聽,注意觀察,注意思考,否則,就會對許多典型案例熟視無睹,讓許多很有價值的案例從我們眼前滑過去。四是要堅持記錄。因為案例要寫得真實、具體、生動、形象。單靠記憶,不可能記得那么完整、準確,必須及時記錄。記錄時,主要寫出有關人員的特點,包括語言、行動、做法、效果和相互關系等,不必過于計較寫作的語法、修辭與邏輯,可以在記錄結束之后再規(guī)范地進行整理。
三、提煉案例主題
教師收集到的教學案例素材,僅僅是教育情景需要針對某個現(xiàn)象或某種情況進行反復、深入的研究,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從而提煉出重要的、鮮明的、深刻的、有指導意義的主題。對于提煉主題,有以下幾點要求:
(一)主題緊扣案例.提煉主題必須以案例為基礎,不能脫離案例隨意確定。
(二)定題具有新意.提煉主題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確定主題的角度要新穎,確定的主題,往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順應時代發(fā)展.要與時俱進,要有利于解決當前課堂教學中急需解決的難點、熱點問題,要符合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的精神,要適合課程改革的需要。
(四)符合教育規(guī)律.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水平,要符合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的基本原則。
(五)具有指導意義.能引起大家對課堂教學中某些帶傾向性的問題的關注,并能促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不能局限于個別情境或特殊問題。選擇的案例可以是一件小事,但要能以小見大。
四、介紹案例事實
(一)目的要明確。教師撰寫的每一個教學案例。都要能反映某一個問題,某一個疑難或某一項決策。教學案例不僅要描述人物語言和行為,而且要體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如需要、動機、態(tài)度等,還要將某種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工作原則、活動構想蘊含其中。
(二)內容要真實.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學實際。因此,撰寫的教學案例必須是真實情景,不能虛構,不能杜撰。對于事件原貌,不允許進行夸張,更不允許歪曲。為了表達的需要,可以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適當增刪一些細節(jié)、場景等:為了保護正當?shù)碾[私權,可以虛構地名和人名(但要在文末注明虛構的部分)。
(三)情景要完整.教學案例要寫出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即寫出特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如教師、學生的基本情況、教學條件、教學環(huán)境等。要寫出解決一個問題的全過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jié)。故事要具體,要真實感人。
(四)取舍要恰當.教學案例通常篇幅較短。要求文字簡練。因此,情景介紹的主次要分明,在寫作時要恰當取舍。要盡量寫好主要事件,盡量精簡那些與主題關系不大的內容。
(五)敘述要客觀。寫作教學案例的教師,對于所寫的教學案例,必然有自己的觀點。但是,在案例寫作中。只能客觀地介紹典型事例。不能直接地提出問題,表述觀點,小能流露感情的褒貶。要讓讀者仔細品味,悟出其中的道理。
五、進行案例分析
通常情況下,在教學案例的后面,要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請他人寫,也可以作者自己寫??梢詮囊粋€當事者的角度分析,也可以從一個教師的角度進行分析。
(一)理論實際緊密結合.撰寫案例分析時,要就事論理。對案例中描述的事實,提出的問題,要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進行科學分析,力求提出解決具體問題的較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終要緊扣案例,不能脫離案例本身去講教育理論。
(二)體現(xiàn)先進教育思想.案例分析的立意要新,要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導,要跟得上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步伐。比如在當前,案例分析就要貫穿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的基本精神。要引導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分析務必實事求是.案例分析要有求實精神,不夸大,不縮小。分析要實在,要有針對性,要講關于這個案例的具體的小道理,不要講永遠正確的空洞的大道理。不要熱衷于抄錄教育理論的條條,要將教育理論的觀點自然地融會于分析之中。
(四)論述需要突出重點.對于已寫成的教學案例,要反復閱讀,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和主要問題,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細致地進行分析,論述時要畫龍點睛,把問題點明,把道理說清,把主題揭示出來。
(五)觀點要有充分依據(jù).分析者要找出充分的論據(jù),來支持自己提出的觀點和建議。分析案例時首先要認真思考:采用已選中的分析方法分析某個特定問題,需要哪些事實然后回過頭來尋找所需事實。選材要嚴,挖掘要深。
撰寫教學案例之初,教師沒有經驗,可能寫得不好,不足為奇。因此,寫作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堅持不懈地寫下去,必定會越寫越好;教師對教學規(guī)律的認識,必定會越來越真切;教師對教學理論的理解,必定會越來越深刻;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必定會有較大的提高。教師在教學案例寫作和積累的過程中,完全可能成長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研究型教師。
一、教學目的: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認真對待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并正確書寫羊部,積累玩耍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演一演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知道凡事得講根據(jù),眼見為實,不能道聽途說,盲目地下結論。
二、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認真對待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分角色演一演這個故事,感悟其中的道理。
三、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木瓜掛圖、各種動物的頭飾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朗讀指導法
五、課型:講讀課
六、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板書課題,全班齊讀課題。
2、設疑:你們知道咕咚是什么嗎?
3、教師導言:東西掉進水里會發(fā)出咕咚的響聲,可就是這種響聲卻把兔子、狐貍、猴子、小鹿嚇得撒腿就跑,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
1、教師范讀,學生輕聲跟著讀。
2、學生自由讀通課文。要求: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
3、反饋生字認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2)開火車認讀生字。
4、全班齊讀課文。
三、讀一讀,理解課文內容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
(2)出示木瓜圖,認識木瓜。
2、讀24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貍、猴子、小鹿、松鼠為什么跑?
(2)引導想象:在兔子、狐貍、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樣的東西?
(3)小結:是呀,在他們的心中這咕咚一定是委可怕,所以它們才會一邊跑,一邊喊:咕咚來啦!咕咚來啦!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4自然段。
4、教師:其實,這些動物見過咕咚嗎?
5、討論:為什么兔子、狐貍、猴子、小鹿、松鼠都嚇得大跑起來?
6、全班齊讀512自然段。
(1)指名反饋:獅子為什么沒跟著跑?
(2)教師:對,獅子想弄清這咕咚到底是什么?結果真相大白了,這咕咚是什么呀?
(3)教師小結:你看,兔子沒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亂跑,猴子、小鹿、松鼠自己沒看見,只是聽見別人喊也跟著跑起來,結果呢?唉,虛驚一場。
四、總結全文,啟發(fā)、教育學生
1、讀課文。
2、討論:如果你遇到了這幾只小動物,你想對它們說什么呢?
3、談收獲: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4、教師小結:教育學生凡事要眼見為實,在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再下結論,不要盲目地跟從別人,道聽途說。
第二課時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演一演。bet5874.com
1、學生自由分角色朗讀課文。
2、以小組為單位,把故事演一演。
二、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
1、出示生字新詞卡片,指名認讀。
2、游戲:摘蘋果
三、學習會寫字
1、出示會寫的字,學生認讀并組詞。
2、小組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3、學生說話練習:選擇文中或詞語花籃自己喜歡的詞語說句子。
三、指導書寫
1、教師范寫。2、學生練習,教師個別輔導。
四、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24咕咚
聽看
嚇得邊跑邊喊木瓜掉進水里。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教案7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教案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時間快速流逝,新學期的篇章即將翻開。我們在通過一學期的教師教學后就要對這一學期的教學進行一次總結,通過這次教學總結我們就能看到自己還有哪些需要學習的,我們究竟該如何寫好一篇教學總結呢?《小學語文教師工作總結模板》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范文,希望你喜歡。...
春去秋來,根據(jù)學校的通知要求,現(xiàn)在準備將這段時間的工作匯集成小學語文教師工作總結,工作總結是一種工作方法,是我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今后工作計劃是工作總結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怎么才能在寫小學語文教師工作總結時更全面呢?我們的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方面的工作總結,...
擬寫文章或許是我們日常中操作最多的東西了,我們可以搜尋一些優(yōu)質的范文,仔細品讀范文的行文框架,會讓我們受益頗豐,你是否還在為尋找范文很耗費時間而苦惱?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師年度考核個人總結",希望你更多關注本網站更新。...
時間快速流逝,我們即將步入一個嶄新的學期。當一名教師在經過了一學期的時間后就要對這一學期的教學做一個總結,通過寫一篇教學總結來總結出自己在教學方面的成長與收獲,我們究竟該如何寫好一篇教學總結呢?《小學語文教師個人工作總結》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范文,希望你喜歡。...
時光荏苒,我們的雙腳即將跨入新學期。當一名教師在經過了一學期的時間后就要對這一學期的教學做一個總結,我們能夠借助寫教學總結的機會看到自己的成長,教學總結是怎么樣寫的呢?這篇《語文教師年末個人教學總結》應該可以幫助到您。...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