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教案。
教師的課堂教學目標是非常明確的,準備教案是老師上崗之前就要學會的技能。教案讓老師的教學過程更科學有效,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教案呢?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經過搜集和處理,為你提供關于幼兒園科學教案,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小草的特征,培養(yǎng)幼兒探索自然的興趣。
2、使幼兒學會愛護小草。
活動準備:
在散步和戶外活動時,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小草。
選一塊安全的自然狀態(tài)的草地。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小草的特征。
“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請你拔一根小草看看是什么樣的?在草地上爬、滾,趴下聞聞,感覺是怎樣的?你還在哪里看到過小草?(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小草)
2、引導幼兒討論小草與人及動物的關系。
“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你喜歡在草坪上干什么?為什么人們要在公園里、學校里種上小草?我們應該怎樣愛護美麗的小草?長在河邊的小草有什么用?請你扒開小草,看看下面有什么?它們?yōu)槭裁床卦诓輩怖??還有誰喜歡小草?為什么?
3、小結。
草對人和動物都很重要,許多動物都要吃草,沒有草就會餓死,人們種了很多草坪,讓大家休息。我們要愛護草坪,使草坪更美。 插入交流分享。
1、幼兒坐下來休息,說說小草的特征與感受。
誰來說說剛才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戲的?你的腳(手)碰到小草有什么感覺?
(1)請幼兒回答,孩子們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征:小草是軟綿綿的、小草的尖尖頭碰到手時還感到有點刺刺的、癢癢的。
(2)感受小草有彈性的特征。
教師:剛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輕輕地壓下去,你發(fā)現小草會怎么樣?(彈起來)小草真厲害壓下去,還會彈起來。我們也來試一試時,看看小草會不會彈起來。
(3)感受在草地上運動時不容易受傷又很快樂。
教師: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戲的?在小草上打滾感覺怎么樣?
小朋友,你們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哪里舉行足球比賽的嗎?(出示圖片)為什么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綠色的大床、綠色的地毯,我們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傷。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教師:誰聞到小草的味道了?我們一起聞一聞,感覺怎么樣?老師告訴你們,小草發(fā)出的清香味還能使我們身體健康。所以幼兒園里有許多草地,還有許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們在哪里見到過草地呢?(小區(qū)、公園等。)
活動反思:
孩子們來到了草地上,他們脫掉了鞋子踩在青青的草上,一下子都大叫起來:“我的腳好癢”,有的孩子說:“我的腳痛痛的”,他們有的跑,有的不敢再往前走。然后我也光著腳和孩子們一起走,邊走邊唱兒歌,這時他們的興趣也隨之上升了。孩子們親身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小草,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有益的,這會給他們帶來一種直接的經驗。
當他們遇到問題時,老師的出現帶動了他們的積極情緒。當我把觀察的要求提出后,孩子們紛紛去找小草,并把小草的樣子告訴老師,秋宇叫著:“老師,小草是細細的”,子浩說:“小草長長的,頭上是尖尖的”,孩子們大膽的用語言來描述自己觀察到的物體的特征。在活動中我講述了故事《我是一只羊》,這個故事又一次引發(fā)了孩子們的討論:小草也有年齡嗎?小草在冬天會枯萎,春天長出來的還是原來那棵草嗎?小草、小羊和人們身上的毛衣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小草的生長會對環(huán)境產生影響嗎?孩子們開始更多地關注有關生態(tài)平衡和環(huán)境保護的知識……
我給孩子們看了有關的電視錄像,孩子們神情嚴肅地討論起如何改善環(huán)境的問題,小草對保護環(huán)境的特殊作用逐漸被孩子們所理解,對草的認識也進一步加深了。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路邊種樹對自然環(huán)境及人類的作用。
能出顏色、形態(tài)等方面感受行道樹的美,并嘗試用線條、花紋、顏色來表現行道樹。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馬路邊的樹”組圖;“行道樹的作用”圖片。
材料準備:畫紙、油畫棒、水彩筆、水粉顏料等。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馬路邊的樹”,引導幼兒從顏色、形態(tài)等方面感受行道樹的美。
——你喜歡圖中的哪些樹?
——它們都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這些樹都種在什么地方?
小結:這些種在路邊的樹,叫行道樹。它們的形態(tài)不一樣,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粗、有的細,有的直直的、有的彎彎的,有的樹冠像一把傘,有的樹冠像一顆球;它們的樹葉顏色和形狀也不一樣,有的樹葉黃、有的樹葉綠,有的樹葉細細長長的,有的樹葉胖胖圓圓的……
出示圖片“行道樹的作用”,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路邊種樹對自然環(huán)境及人類的作用。
1.幼兒自由交流馬路邊種樹的作用。
——為什么馬路邊要種樹?
2.出示圖片“行道樹的作用”,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路邊種樹的作用。
——這兩幅圖的路面上有什么不同?
——你喜歡住在哪一幅圖的環(huán)境里?
——如果你走在空氣灰蒙蒙的路上,有什么感覺?
——為什么路邊種了樹的這幅圖里空氣不會灰蒙蒙的呢?
小結:行道樹可以美化環(huán)境、吸收有害氣體和煙塵,讓空氣更新鮮;可以遮陰和消除噪音等,走在樹下更涼快,住在馬路邊的人不會感到很吵,讓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更加舒適;還可以讓開車的人看清道路的方向,行車更安全。
發(fā)放繪畫材料,鼓勵幼兒繪畫“長長的行道樹”。
1.鼓勵幼兒大膽運用線條表現樹的外形特征,畫出對行道樹美的理解。
2.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繪畫時突出行道樹的色彩和形態(tài),嘗試多種畫法。(點彩畫、水彩畫、線描畫等)
3.展示全班幼兒的作品,進行分享、交流,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畫。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請家長帶幼兒觀察馬路邊的各種樹木,并用相機記錄看到的街樹,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認識蚊子
活動名稱科學活動:認識蚊子活動班級中一班課時1課時
活動設計背景新《綱要》在“科學”領域中提出了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等目標。同時,我們的園本課程“幼兒園發(fā)展能力課程”一直主張以孩子生活中一些常見、熟悉的內容為探究對象,以游戲的方式獲得新感受,并以各種方式促成幼兒之間、師幼之間的互相交流,這與《綱要》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變化充滿了好奇,有尋找原因的欲望,對生活中的很多信息常常會問為什么,所以我們常常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把來自幼兒的信息變成有意識的探究活動,因此我們產生了這個“討厭的蚊子”科學觀察活動。
活動目標1.觀察蚊子,了解蚊子的身體結構,嘗試用描述性的語言進行講述。
2.觀看蚊子吸血的全過程,了解害蟲與自身生活和健康的關系。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觀察、發(fā)現、表述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蚊子身體結構以及生活習性。
難點:觀察發(fā)現蚊子吸血的特點,并用語言描述。
活動準備提前一天布置孩子回家和父母一起抓捕蚊子,并將蚊子裝在觀察瓶中帶來;蚊子吸血視頻一段(1分58秒);黑板、粉筆;蚊子分解圖片等。
活動過程
開始(導入)部分一、了解幼兒已有經驗,引出主題
1.由幼兒夏天最害怕的蟲子引出主題,請幼兒反饋對蚊子的認識。
X:夏天你最害怕哪個蟲子?為什么?
誰也吃過蚊子的苦頭?誰有關于蚊子的知識?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簡筆畫幫助記錄。例如“被它咬了會很癢,有紅包,蚊子會飛等”)
基本部分二、觀察、講述蚊子的外形特點和結構
(一)第一次觀察
1.提出觀察要求:輕輕走到桌子邊上,找個朋友一起仔細看看、說說,看到了蚊子長什么樣?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與同伴自由交流,教師巡視,獲取幼兒觀察信息。
3.集中、交流:看到了什么?是怎樣的?(此環(huán)節(jié)重點是對蚊子身體結構的認知,所以根據幼兒的反饋,教師出示相應的蚊子局部的圖片,最后使其成為完整的蚊子圖。)
(二)第二次觀察
熱水變冷
活動目標:
1、探索讓熱水快點變冷的多種方法。
2、體驗參與實驗操作活動的樂趣,感受事物的變化。
活動準備:
塑料杯;溫度計;擦手干毛巾;冰塊;濕毛巾;小臉盆(中間加水);調羹;扇子;每組一塊記錄板、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
"這兒有杯熱水,如果想知道它現在有幾度,該怎么辦?我想讓它快些冷卻下來,有哪些辦法呢? (幼兒介紹)
二、小組實驗,記錄結果:
1、引導幼兒分組尋找材料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請你們三人一組,把你們商量的方法記錄下來,然后 就按照自己記錄的方法進行實驗,讓熱水變冷,看看在5分鐘內下降到幾度。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本領大,溫度降得快。"
(1)"現在我和你們來做個實驗,我不用你們的那些方法,讓熱水自己冷,看它能在5分鐘內下降到幾度。你們就按照你們的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本領大熱水的溫度降得低
(2)引導幼兒分工實驗。
(3)實驗步驟: 小組商量各自的實驗項目尋找材料--倒好熱水測量溫度并記錄--選擇實驗材料進行實驗--5分鐘后再次測量水溫并記錄。
(4)幼兒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2、實驗結束,請每組幼兒測量實驗后杯中的水溫,并記錄。
三、交流討論
1、提問:你們是用什么辦法讓熱水快點變冷的?實驗后的水溫是幾度?下降了幾度?(幼兒介紹)
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發(fā)現實驗與非實驗的不同。
2、引導幼兒共同討論。
(1)為什么不斷地攪拌熱水,熱水就會快點變冷水?
(2)為什么在熱水中放入冰塊,熱水也會快點變冷水?
(3)為什么將熱水倒在一個大一點的容器中,也會快點變冷呢?
5、教師小結:
生活中有許多讓熱水快點變冷的方法,用調羹攪拌、兩個杯子相互調換、用嘴吹,都能增加空氣流通、添加冰塊、放在冷水里,這些方法都能將熱水的熱量傳遞到冰塊和冷水里,使熱水的溫度降低,達到降溫的作用,而沒有實驗的熱水它只能將熱量慢慢的傳遞到空氣中,所以它的降溫速度就會比較慢。(針對幼兒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或留疑)
四、延伸: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
活動目標:
1.喜歡玩變色游戲,感受科學活動的樂趣。
2.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并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變化;3.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積極參與交流。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活動準備:
三色紙粘土、透明飲料瓶若干個、塑料筐數個、瓶蓋數個、油畫棒、記錄卡、抹布、水粉顏料
活動重點:
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并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變化。
活動難點:能清楚的表述實驗結果,并能在記錄卡上記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有三個好朋友也來我們教室了,他們就藏在你們的椅子下面,請你們把好朋友找出來吧。(紅黃藍三色紙粘土)他們也喜歡抱一抱,教師示范:紅色和黃色紙粘土抱在一起變成橙色。現在請你給他們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兒歌:小紅和小黃,抱在一起,擰呀擰呀擰,變成橙色畫橘子。
二、展開:神奇的魔法瓶
1.老師今天給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神奇的魔法瓶,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和幼兒拿礦泉水瓶(瓶蓋上有顏料),晃動,出現顏色。
2.教師偷換放有其他顏色顏料的瓶蓋,再次晃動,變色。
師:誰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的魔法瓶里的水怎么變顏色了呢?細心的小朋友發(fā)現了,剛才老師換了一個瓶蓋,瓶子里水的顏色就又變了,那么,秘密到底在哪兒呢?
(1)觀察瓶蓋秘密
(2)談論水的顏色和瓶蓋里的顏色之間的關系(教師示范在記錄卡上記錄實驗結果:紅色+?==橙色,給幼兒留一個疑問。)討論:水的顏色和瓶蓋里的顏色不同,會怎么樣?
3.幼兒玩變色游戲,并記錄。
師:請小朋友們選一個和自己瓶子里的水顏色不一樣的瓶蓋,再次晃動,看一看水變成什么顏色了,并記錄。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總結:色彩真神奇。教師請幼兒完成大的記錄卡,并選取個別幼兒的記錄卡進行展示,總結變色的秘密,再次激發(fā)幼兒對顏色的興趣。
三、結束教師提供一幅簡筆畫和紅、黃、藍三原色的畫筆,請幼兒想辦法按教師的要求給正確涂色。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活動目標
感受大自然的美,與樹木建立朋友般的親密關系
能正確運用“高”、 “矮”、 “粗”、“細”來描述物體的差異,知道高矮、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比較樹木的高矮、粗細,與樹木建立朋友般的親密關系
難點:理解高矮、粗細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高矮、粗細的初步概念
物質準備:學具:小紅旗、小綠旗若干。場地:附近樹木較集中的公園
活動過程
一、游戲:親親小樹
1.看一看,認一認,公園里都有哪些樹?
2.幼兒集體游戲。如: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楊樹跑回來;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桃樹蹲下來。
二、比較高矮
1.老師指定兩棵樹,請幼兒目測兩棵樹的高矮,在高的樹下插上紅旗,在矮的樹下插上綠旗。
2.請幼兒比一比這兩棵樹是不是周圍最高的樹或最矮的樹,如果不是,請幼兒把紅旗插到最高的樹下,把綠旗插在最矮的樹下。
三、比較粗細
1.教師指定兩棵樹請幼兒討論:怎樣比較他們的粗細。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想出來的方法(如抱一抱、比一比)來感覺樹的粗細。
3.請幼兒找找周圍的樹,哪棵最粗,哪棵最細。
4.組織幼兒游戲:請幼兒按教師指令行動,如:摸摸最細的樹干跑回來,親親最粗的樹干蹲下來。
四、理解高矮、粗細的相對性
1.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比較的結果會改變?
2.教師小結:隨著比較樹木的變化,比較的結果(樹的高矮、粗細)也會發(fā)生變化。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與其費時費力在室內為孩子找一大堆教具和學具進行學習比較,不如利用周邊環(huán)境中的現有資源,讓孩子在大自然這個“活課堂”中接受形象而生動的教育。在孩子眼中,高高矮矮、粗粗細細的樹木都是有生命的。
讓孩子象對待朋友一樣,在游戲中比較樹木的高矮、粗細,顯得既直接又生動。本次活動強調的是“在環(huán)境中的教育”,目的是要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在看一看、親一親、抱一抱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比較,從而理解高矮、粗細的相對性;另外,是要讓幼兒在觸摸樹木的.同時,與樹木建立朋友般的親密關系。
二、效果分析
高矮、粗細各異的樹木,為孩子提供了生動而直觀的“活教具”,形態(tài)不一的樹木激發(fā)了孩子比較的興趣,孩子們興奮地與樹木游戲、 “對話”,學習十分主動積極,他們不厭其煩地比較樹木的高矮粗細,并為自已找到了樹林中最高、最矮、最粗、最細的樹木而歡呼不已。
在多次的觀察比較中,孩子門不僅理解了事物高矮、粗細的相對性,而且發(fā)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通過本次活動,孩子門與樹木建立了感情,與自然更加親近。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一些藏在果實里面的種子,知道它的作用。
2、探索發(fā)現種子生長在不同部位,感知種子是各種各樣的。
3、樂意動手操作,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幼兒收集的各類秋天成熟的瓜果,農作物,干果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介紹自己收集的植物的果實,引起尋找種子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帶來了這么多的植物的果實,誰給大家介紹一下?(講述名稱及外形特征)
2、教師:這些植物的果實生長在哪里?(土里、水里或植物不同的部位)
二、引導幼兒探索種子藏在哪里。
1、教師:你們帶來的植物的果實,它們里面有種子碼?找一找它們的種子在什么地方?
2、在幼兒自由探索尋找種子后,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你發(fā)現什么果實的藏在了哪里?
3、教師:你們發(fā)現這些種子長在果實的哪個部位呢?(果肉里、果核里、果殼里、果皮里等)
三、觀察種子的異同,探索發(fā)現種子的排列形式。
1、教師:這些種子它們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對各種種子做進一步的觀察,說說對種子的新發(fā)現。(從形狀顏色大小數量幾方面講述)
2、教師: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數量都不一樣,它們還有不同的地方嗎?教師幫助幼兒切開部分果實,引導幼兒觀察果實中的種子是怎樣排列的。
3、教師小結:果實里面都藏著各種形狀不同、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種子;有的果實里藏著許多種子,它們的排列順序也不同;有的橫排、有的豎排、有的排成圓圈狀。
四、認識種子的用途。
1、教師:這些種子長得不一樣,可為什么都叫種子呢?啟發(fā)幼兒回憶過去的種植知識,知道種子放在泥土或水里,天天澆水,適當施肥,就會慢慢的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長出一棵新的植物來,所以我們把它們叫做“種子”。
2、教師:種子有什么用途呢?有了種子就能長出各種新的更多的植物來嗎?
五、了解一些特殊的種子。
1、在植物世界里還有各種各樣的種子,如松樹的種子外面沒有果皮包著,也有不結種子的植物,如蘑菇、海帶等。
2、鼓勵幼兒主動去尋找各種不同的種子。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幼兒是主體,把“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貫穿科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認知結構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情景等設計問題,它有利于激發(fā)幼兒“樂學”、“會學”。如在大班科學活動《種子藏在哪里》,活動目標是:1. 知道植物的種子有很多種類,它們各不相同,生長在各自的果實之中。2. 能探索發(fā)現幾種常見植物的種子且其生長于植物的不同部分,3.樂意動手操作,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開始我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植物或果實,在找種子的活動環(huán)節(jié),我提出問題先讓幼兒猜一猜:種子會藏在植物的什么地方呢?小小問題把幼兒引入到找種子的活動中來。接著,再讓幼兒展示找到的種子、交流是怎樣找到種子的。因為幼兒親歷了搜集的過程,都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是怎樣找到種子的講給大家聽,幼兒在交流、匯報之中,掌握了一些找種子的途徑和方法,在親歷的活動中積累了經驗、豐富了情感,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培養(yǎng)。我再次把問題拋給幼兒:如果今年這些果實吃好了,明年還想吃怎么辦???這時有的小朋友說去超市買、有的說去菜場買,我又一個問題,那菜場和超市里的菜啊什么的是哪里來的?這時有人說,可以種在菜地上,明年就會長出來。我馬上表揚了這個小朋友,并總結說,是啊,這些果實都是由他們的種子種出來的,這樣我們才能吃到他們的果實。那你們知道他們的種子都在哪里嗎?有的說絲瓜的種子在絲瓜里面,有的說水稻的種子也在水稻里面,我說你們都有這么多的想法,那么你們想不想自己去找答案啊,小朋友齊聲喊,想。小朋友爭先恐后的在找答案這樣在愉快的氛圍中,大家都找到了答案。最后我請還有不知道種子在哪里的果實的小朋友把果實拿出來大家來探討。這樣一個一個的問題都被小朋友自己來解決了,小朋友很開心,因為自己能來解決問題了。這也正是綱要中說的幼兒是主體,教師主導作用。最后,引導幼兒對種子做進一步觀察,說出種子的顏色、排列以及用途。問:“我們知道了有的種子是藏在果肉里的,有的是藏在果殼里的,有誰知道這些種子是什么顏色的,他們在果實和植物里面是怎樣排列?幼兒觀看圖書。我問:”通過看書,你發(fā)現了什么?“幼兒自由討論,同時提出問題:“種子還有哪些用處?!?其實我們的生活中,種子的用處有很多,比如:有的植物或果實的種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工藝品、有的可以做種子……等很多的用處,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植物和果實的種子的其他用處。在活動過程中,我發(fā)現幼兒在活動中興趣很高,能用自己的方法來發(fā)現各種種子的不同,能主動與他人交流,并積極說出自己的想法。整個活動課堂學習氛圍濃厚,孩子們發(fā)言也較熱烈,總體效果較好。
小百科:種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體,它由胚珠經過傳粉受精形成。
設計理念:
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玩水,這是公認的事實。無論是水龍頭里的水,還是盆里的水,只要孩子抓住了機會,他就會有足夠的樂趣,直到他淋濕了,樂在其中。水看得見摸得著,抓不住。這是一個神秘而不尋常的玩具。因為是水給孩子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所以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玩水。讓孩子們玩得開心,在一段時間內深入全面地探索水的一些特性。最近我們推出了“趣水”主題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水隨處可見。和孩子討論“你在哪里看到水?”當他們說水龍頭里有水時;河里有水;有些孩子說雨里有水。說到下雨,我和孩子回憶起前段時間的大雨。幾個孩子穿著雨衣打著傘去幼兒園,還是被淋濕了。因為這個親身經歷,我設計了“大傘小傘”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感受雨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互助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講座中,我了解了小松鼠和獅子的不同表情特征,了解了雨傘副刊的劇情。
2.試著用語言和非語言的形式表達自己。
3.激發(fā)孩子互幫互助的感情。
活動過程:
激發(fā)興趣-理解感知-完整欣賞
首先,激發(fā)興趣:
1.啞謎:一個大三角形,兩根鐵棒和一個架子。(雨傘)
問:傘有什么用?
2.展示一大一小兩把雨傘的幻燈片。問:有什么區(qū)別?
關于傘的故事。
二、理解感知:
1.連續(xù)看4張幻燈片,看講的是什么?要求幼兒把看到的東西記在心里。
告訴孩子們他們看到了什么。
要求孩子認真聽別人說過的話,沒有說的話可以補充。
給我看那本大書,讓個別孩子翻到《松鼠在雨中行走》這一頁。
一頁一頁地讀一本書,說出你所看到的。(觀察小松鼠的表情變化;當獅子出來時,讓孩子們演示獅子對松鼠說了什么。)
2.看第5頁和第6頁的幻燈片。
問:他們上幼兒園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引導小朋友認識樹枝,它把獅子的傘戳了一個洞。)
大傘戳個洞會怎么樣?(最近下雨)
問:當這種情況發(fā)生時,你會怎么樣?
3.看第7頁和第8頁的幻燈片。
問:當你看到他們時,你會想到什么?
把小傘放進大傘的洞里,然后打開。
3.看第9頁。
幼兒園時小松鼠對大獅子說了什么?
三:充分欣賞故事
可以讓孩子和老師一起講故事,看圖。
四:討論:你在幼兒園幫助過別人嗎?
各環(huán)節(jié)滲透:
1.利用飯前的時間,讓孩子學習下雨天:下雨了,下雨了,穿雨鞋撐著傘,孩子們愉快的散步。
2.在音樂活動中唱“雨歌”。
3.下雨天,孩子們帶雨傘、雨衣、雨靴等。出去走走。
4.孩子們在區(qū)域活動中畫小花傘;指導幼兒閱讀大書《大傘小傘》,在語言區(qū)表演故事。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各種樹木的觀察、探索、發(fā)現和了解,使幼兒產生保護樹的欲望。
2、學會主動關心照顧小樹或大樹。
3、學會做觀察記錄。
活動準備 1、圖片:各種大樹
2、彩筆、圖畫紙、鉛筆。
3、幼兒卡(幼兒姓名、性別、年齡)。
活動過程
一、觀察了不同樹種 1、開展自由討論:你看到哪些樹?它是什么樣子的?叫什么名字?
2、提問:用幼兒已有的經驗描述不同樹的外形特征,你喜歡什么樹,它是什么樣子?
二、帶幼兒去室外觀察樹木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從下到上,從樹根到樹冠、樹葉及不同部位的粗細高矮、大小、長短、形狀、顏色等。
2、提問:你喜歡哪些樹?為什么喜歡?你如何對待它?
三、領養(yǎng)大樹活動 1、讓幼兒把自己的卡片掛到自己喜歡的樹上。
2、與大樹擁抱感知粗細,與小樹牽手,給小樹澆水。
四、觀察記錄 1、用不同方式記錄所觀察到的樹種。
2、根據樹葉的不同形狀、高矮、粗細、是否開花
3、記錄小樹家的路線圖。
五、區(qū)分樹的種類 1、讓幼兒說出樹的種類,老師用圖表示出數量
2、讓幼兒學習點數。
六、繪畫:我喜歡的樹 1、把自己喜歡的樹畫下來,并畫上它的鄰居,組成一幅完整的圖畫,放在展區(qū)展覽。
2、總結分享
請幼兒談談對園區(qū)樹木千姿百態(tài)的感受。
淀粉躲貓貓
設計意圖: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智慧樹"里的節(jié)目《科學泡泡》小實驗,里面有個淀粉遇碘會變色的實驗,我發(fā)覺剛好很符合我們的第一個主題《變變變》,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淀粉躲貓貓"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并了解淀粉遇碘變色的現象。
活動目標:
1、感知淀粉遇碘變色的現象,激發(fā)幼兒在科學小實驗中操作探索的興趣。
2、學習簡單的記錄,樂意表述自己的發(fā)現。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食物:米飯、面條、小饅頭、黃瓜、青菜、雞蛋、蘿卜;記錄表6張,水彩筆若干支;碘酒,刷子、抹布。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幅材料的畫,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幅畫,一號圖是用面粉加了水以后畫的?二號圖是用白色油畫棒畫的,大家能看清楚這兩幅畫嗎?聽說,有一種水很神奇,一噴上去,能使其中一幅畫看得更清楚。你們想來試一試嗎?
2、出示碘酒,尋找淀粉。
(1)認識碘酒。
碘酒是醫(yī)生打針或手術前消毒皮膚用的,在日常生活中,碘酒可以用來治療許多小毛病。碘酒可以殺滅細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蟲等,可用來治療許多細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膚病。碘酒有強大的殺滅病原體作用,它可以使病原體的蛋白質淀粉發(fā)生變性。 需要材
料:刷子、白紙、白色顏料、水
小結:因為面粉當中藏著淀粉,碰到碘酒就會發(fā)生化學作用,色彩就變了。
二、尋找有淀粉的食物。
師: 碘酒碰到好吃淀粉就會變紫黑色。今天老師帶來了這么多東西,不知道哪些東西里面藏著淀粉,用碘酒尋找食物當中的淀粉。
需要材料:米飯、蘿卜、青菜面條、黃瓜、雞蛋、碘酒、水杯
1、學習記錄的方法。
(出示記錄表)遇到碘酒就變成了紫黑色,就在記錄表上打上"√"。如果沒有變成紫黑色,就在表格上打"×"
需要材料:幼兒記錄表、筆
2、幼兒實驗并記錄結果。
分組實驗:1個孩子記錄,其他孩子實驗觀察。
3、幼兒交流實驗的過程和結果。
那么碘酒碰到哪些東西會變紫黑色呢?請你們看著自己的記錄表找一找,跟老師一起檢測一下。
需要材料:教師記錄表、筆、
注:教師依次與幼兒確認結果
三、教師總結
食物遇到了碘酒會變成紫黑色,這里的秘密就是食物里都藏著一樣東西,叫"淀粉"。"淀粉"和"碘酒"是一對很有趣的朋友。它們在一起會發(fā)生奇妙的變化。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小奧秘,以后我們繼續(xù)來發(fā)現。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他們會積極的對感興趣的東西用他們的方式進行探究,如撕呀、揉呀、踩呀等等,我班的孩子在觀看大班哥哥姐姐做操時,忽然就對走廊前茶花的葉子產生了興趣,他們趁著老師不注意,就采下葉子比大小,比多少,有的小朋友還為此發(fā)生爭執(zhí),我發(fā)現口頭教育提醒幼兒的效果并不佳,他們仍然會去采葉子,所以設計了這次活動,除了起到教育作用之外,還能激發(fā)幼兒對植物的關注和興趣,感知葉子的世界。
活動目標:
1、對植物葉子的關注和觀察興趣。
2、以游戲的形式嘗試按大小、顏色、形狀為葉子分類。
3、知道不隨便采摘植物的葉子。
活動準備:樹葉掛圖、實物、樹葉請柬、背景圖等
活動過程:
1、出示樹葉請柬,以熊貓寶寶請小朋友參加樹葉展覽會引題。(分給每個幼兒一片自制的樹葉當成參觀券)
2、帶領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樹葉,引導幼兒觀察樹葉的形狀。
3、游戲活動《找朋友》
1)唱找朋友的歌曲,按樹葉的顏色找到朋友。
2)唱找朋友的歌曲,按樹葉的大小找到朋友。
3)唱找朋友的歌曲,找到顏色,形狀相同的朋友。
4、幫助樹葉寶寶找媽媽:將幼兒手上的樹葉送到墻上背景圖中。(引導孩子找到跟自己手上葉子相同的樹媽媽貼上,允許幼兒的父母幫忙)
5、復習兒歌:小樹葉
6、以熊貓的口吻教育幼兒不能隨便采摘葉子。
7、邀請爸爸媽媽一同看看幼兒園里各種各樣的樹葉,并開展拾葉子活動。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進行樹葉分類、樹葉粘貼等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邀請了家長的參與,家長在活動參與過程中起了引導和帶動的作用,特別在活動結束部分,孩子帶著自己的父母欣賞幼兒園里的樹葉,還將落下來的葉子帶回班上比多小,體現了親子同樂的良好氛圍。其次我為孩子準備的樹葉請柬漂亮豐富,極大滿足了小班幼兒的特點,設計的環(huán)節(jié)自然緊湊,以游戲的形式學習嘗試分類,其間還配以音樂歌曲,活動過程中注意每個孩子的表現,積極給孩子動口動手的機會,有效的整合了計算、語言、常識、音樂的知識,取的良好的效果。
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幼兒園教案頻道為您編輯的《精選關于幼兒園科學教案11篇》內容,希望能幫到您!同時我們的幼兒園科學教案專題還有需要您想要的內容,歡迎您訪問!
相關推薦
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用它來用文字組織思想。在沒有思路的時候,不妨先看看范文。有了范文我們會把文章寫的更有水平,或許你正在想盡辦法收集相關范文吧!或許"關于長征小故事"是你正在尋找的內容,在此溫馨提醒你在瀏覽器收藏本頁。...
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總是從準備工作就做好,作為教師會為即將到來的教學任務準備教案,教學方案在培訓教育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怎么樣才可以編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幼兒園足球教案”請馬上收藏本頁,以方便再次閱讀!...
十年樹木百年人,老師恩情比海深。一日為師終身父,畢生難以報師恩。教案和老師都是課堂上缺一不可的。教案是老師的一個教學指南和備注,如何撰寫教案才能夠讓學生們更重視呢?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精心收集整理的關于幼兒園語言教案反思,帶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你,請收藏。...
名副其實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品格教育。每門課的老師都會精心準備教案,教案可以有效的規(guī)避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所以我們到底該怎么寫出合理的教案呢?下面是欄目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收藏,分享給身邊的人!...
寫作是我們必備的一項基礎能力,寫作文一定程度提高了組織能力,進而提高個人社交溝通能力。但要寫好作文是需要時間去磨礪的了,我們在寫作文時可不能隨隨便便哦!經過收集,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您獻上關于人本領的作文,希望你能從中找到有用的內容!...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