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8篇

發(fā)布時間:2023-06-19

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

“教案課件是老師必須費心準備的工具,而現(xiàn)在正是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課件的不斷完善,是積累教學經(jīng)驗的過程。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收集了關(guān)于“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的相關(guān)主題資料,現(xiàn)在分享給您,希望您能欣賞本文!”

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琵琶行》是描寫音樂的千古名篇。因此,教學中不必過份拘泥于字詞教學,字詞知識可布置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掌握。課堂教學應圍繞下列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通過誦讀感受詩人的情感,通過語言品味音樂美。最后對比閱讀及課后作業(yè)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并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3、了解運用環(huán)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詩歌悲劇美,鑒賞詩歌描聲藝術(shù)是重點;

2、通過描寫音樂藝術(shù)溝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本詩的難點。YjS21.COM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兩千多年前,一個文雅學士,一個山野樵夫,演繹了一曲音樂傳奇;一千多你啊你按,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用音樂演繹了一曲千古絕唱,“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在悠悠的潯陽江邊,瑟瑟秋風中,一個美麗憂傷的故事便誕生了,一直回響在歷史的長河中,今天,我們來學習的課文《琵琶行》,體味詩人的情感和心靈。

二、誦讀鑒賞:

(一)學生集體對照注釋吟誦全詩,體悟詩歌的意境和情感。

(二)背景介紹

1.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的名稱雖不同,但無嚴格區(qū)別。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

2.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以44歲為分界線,前期抱定“兼濟天下”之思,強調(diào)詩歌的政治功能,力求通俗,與元稹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后期則“獨善其身”。

三、師生研讀,教師點撥

1.詩歌的開頭,詩人描寫了那些景物?鋪設(shè)了怎樣的離別之情?

明確:這一段是全詩的引子,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引了了琵琶聲。

頭兩句寫江頭送客,正當秋夜,楓葉如丹,荻花飄白,風聲瑟瑟,這就烘托了一種惆悵惜別的悲涼氣氛。

中間四句寫船中餞別,“舉酒欲飲無管弦”為琵琶女的出場埋下伏筆,并和后文“潯陽地僻無音樂”照應。在無管弦的寂寞中飲酒,自然“醉不成歡”酒喝得雖多,卻不成歡,言外之意是心情郁悶,一個“慘”字不但渲染出氣氛的特點,而且含蓄地吐露了詩人的悲抑心情。而船外則是江面茫茫,月影沉壁。詩人的離情別緒,有如荒江冷月。這些景物描寫不僅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而且也為琵琶女的出場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氣氛。

最后兩句用“忽聞”造成語氣的強烈轉(zhuǎn)折,未見其人先聞其琵琶聲,用水上傳來的琵琶聲打破了寂寞、郁悶和凄清。用“主人忘歸客不發(fā)”突出琵琶聲的藝術(shù)魅力,感情由悲抑轉(zhuǎn)為驚喜。

詩歌開頭,暮色暗淡,霜葉衰草,荒涼寥落,沒有音樂,主客無言,黯然神傷,主人的心緒就像江中破碎動蕩的月影一樣凌亂,營造了悲涼的氣氛。

2、詩人和歌女有著怎樣的共同經(jīng)歷呢?

明確:他們都來自長安。經(jīng)歷相似:

歌女:境況:當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

身份遭遇:京倡商婦怨

詩人:境況: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而今:謫居臥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

身份遭遇:京官謫官恨

相似的經(jīng)歷,相同的遭遇,讓他們有著共同的人生感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內(nèi)心感受。

第二課時

鑒賞詩歌的音樂描寫的部分,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描聲藝術(shù)。

一、詩歌中有幾次聲音描寫?有怎樣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明確:一聞琵琶,聞聲不見人。從兩人當前的心境中猜想為詩歌奠定基調(diào):悲涼哀怨。

琵琶女在“繞船月明江水寒”之際,借彈琵琶來排遣獨守空船的寂寞感;詩人“醉不成歡慘將別”,以主、客的情緒和離愁,寫主客情懷,“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二聞琵琶見人再聞聲。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琵琶女的出場、彈奏情形和樂聲變化。琵琶女出場,舉止端莊,神態(tài)含羞,似有滿腹辛酸心事。接著調(diào)弦定音,聲中含情;信手續(xù)彈,聲聲含悲,心事無限;寫出琵琶女技藝的高超。

第一樂章是“前奏曲”:“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睗£柦?,風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孤單凄涼。旋律低沉抑郁。

第二樂章“歡樂曲”:“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薄伴g關(guān)鶯語花底滑”這時歡快明朗、清脆悅耳的琵琶聲,忽高忽低,交織起起伏生動的樂章,青年時代的琵琶女,色藝超群,名噪京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清脆圓潤、輕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盤”更如往日盈盈笑語,讓人過耳不忘?!暗茏邚能姲⒁趟溃喝コ瘉眍伾省?,琵琶女“年長色衰”,生活變故,門庭冷落。迫于生計,“老大嫁作商人婦”。但現(xiàn)實是無法回避,

第三樂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生?!毙勺兊谩袄錆薄澳^”,音樂之聲“暫歇”(由于心情沉痛,越來越低沉,以至于停頓),命運的變化使此時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

最后一樂章是

“悲憤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薄般y瓶乍破水漿迸”寫出很強的音樂感,借力度的重,宣泄琵琶女的幽愁暗恨,表現(xiàn)出很強的氣勢。“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聲音)借聲音的質(zhì)感,如裂帛,寫出琵琶女的心碎,道出琵琶女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四弦齊鳴,干脆有力,將情感直白的表現(xiàn)出,樂曲收束時戛然而止,留給聽眾的是深深的回味。

這段音樂情緒高漲起來,絕非柳暗花明,重見天日,而是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節(jié)奏,表達琵琶女對命運的不平之感與憤懣之情。

三聞樂,知人重聞聲,陷入悲涼。琵琶聲中塑造出詩人自身橫遭貶謫、抑郁寡歡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淪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淚中表現(xiàn)出詩人與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平等心情。

二、本文描寫音樂的方法。

1、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詩人把音高、節(jié)奏、旋律用比喻形象地寫出來,給人以無限的聯(lián)想。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語(親切細柔)(輕柔尖細、委婉纏綿)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錯落有致、清脆圓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婉轉(zhuǎn)優(yōu)美)(悠揚婉轉(zhuǎn)、悅耳動聽)

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凝澀)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高亢激昂)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凄厲)

2、雙關(guān):“幽咽”,有雙關(guān)的意思的詞就能把音樂的韻律和節(jié)奏表現(xiàn)出來。

3、動靜結(jié)合:有聲和無聲的對比。

4、用心情來表現(xiàn)音樂:“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表現(xiàn)心情的壓抑,就可以體會到弦聲的低沉。

5、把無形的音樂化為有形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幽咽泉流冰下難”“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把抽象的東西具體的表達了出來,并能區(qū)別音調(diào)音色的變化,有畫面感。

第三課時

一、琵琶女的人生:

明確:詩歌不僅重點描繪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藝,而且詳細敘述了琵琶女的不幸身世?!皾£柦冢L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孤單凄涼,故其出場彈奏時旋律低沉抑郁。強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對往昔生活的深情回憶。

年少時,她可謂色藝俱佳,名噪京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成功的榮譽與醉酒歡歌構(gòu)成她生活的全部。這一切怎不令她留戀,故而旋律一轉(zhuǎn):清脆圓潤,輕快舒徐?!按笾樾≈槁溆癖P”如往日盈盈笑語,“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似現(xiàn)在的愉快敘說。然而,好景不長;時光不再,“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女“年長色衰”,生活變故,門庭冷落,墜入痛苦,迫于生計,她“老大嫁作商人婦”。回憶至此,琵琶女怎不肝腸寸斷?故而旋律又一轉(zhuǎn):“幽咽泉流冰下難”。命運的變化使此時的她陷入深深思考,故而旋律“暫歇”,給人以“別有幽愁暗恨生”之感。琵琶女受傷的心靈本渴望愛情的撫慰,但薄情丈夫“重利輕別離”,讓她時常空船獨守。這現(xiàn)實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琵琶聲似“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琵琶女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薄情寡義的憤怒控訴。收束一劃,“四弦一聲如裂帛”,是憤激的哀號,是對不公平社會現(xiàn)實和命運的抗爭。

二、司馬青衫濕:

詩人淚灑青衫,源于感傷:

①分別的感傷,送別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傷;

②風物的感傷,湓浦江口,風清月寒,楓葉飄零,荻花飄飛,睹物傷懷;

③賞曲的感傷,琵琶女憤激幽怨的曲調(diào)引發(fā)了詩人的情感共鳴;

④聽訴的感傷,琵琶女悲劇命運激起了詩人深深的憐憫;

⑤自我的感傷,詩人早年,才華橫溢,譽滿天下,今朝淪落,孤獨幽怨。

三、小結(jié):

傷物,傷曲,傷人,傷己,傷別,這諸多感傷交融一體,積累沉淀,?!巴翘煅臏S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相似的經(jīng)歷,相同的情感,琵琶女與詩人萍水相逢,以誠相見,理解詩人,借曲撫慰,可謂知己難覓,故而詩人激動得淚灑青衫。這“淚”,既是詩人對被壓迫婦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時社會的控訴。詩人不僅表達出對琵琶女的同情,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琵琶女的身上,借琵琶女訴說了內(nèi)心懷才不遇的憤懣和傷感。

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感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

2.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體會敘事詩的抒情藝術(shù)。

3.了解相關(guān)的文學常識和語言知識。

教學重、難點:

鑒賞音樂描寫,實現(xiàn)與詩中人物的情感溝通

教學設(shè)想:

詩歌教學的方法應來源于對詩歌本質(zhì)的理解。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說,詩歌是個人情緒的瞬間爆發(fā);對讀者來說,感受到的卻是人類的愛與恨、美與丑、和諧與沖突等普遍的感情。因此我在教學中著重抓住詩歌中的感情,按照先“知人”而后“察情”的線索,先讓學生了解人物經(jīng)歷,進入某種情境,再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感受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在完成讀者和詩中人物感情的“對接”后,注重啟發(fā)學生抒發(fā)個人感受。

誦讀是學習詩歌的一種很重要的方法,但課堂時間有限,不能一一到位。我采用重點段落進行突破,指導學生讀出韻味,讀出節(jié)奏,讀出意境。

為了能在課堂上有更多時間,能更集中地進行“詩中之情”的研讀,我將對內(nèi)容的梳理布置為課前預習作業(yè),堂上檢查。將文學常識、語言分析等放在第二個課時。

課前預習題:

1.讀“序”,然后請概括:詩人因何事有感而寫《琵琶行》?

2.讀第四段,請用幾個四字成語分別概括詩人“從前”和“現(xiàn)在”的生活狀況,注意兩個階段在同一方面的相對比較。

3.讀第一段,了解詩人此時的心情。若琵琶女彈奏的是江南小調(diào),對詩人能否有同樣的吸引力?為何?

4.讀第三段,請用幾個四字成語分別概括琵琶女“從前”和“現(xiàn)在”的生活狀況,注意兩個階段在同一方面的相對比較。

5.讀第二段,請展開合理的想象,揣摩一下琵琶女為何會獨自一人在舟中彈奏?當她聽到有人詢問并邀她出來演奏時,為何會“欲語遲”?為何會“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她內(nèi)心在想些什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宣宗李忱)

·這是為一位詩人寫的悼詞,請問這位詩人是誰?他的名作有哪些?流傳范圍如何?

二、點明學習目標——體味詩中之情

1.全班朗讀“序”

2.概括:詩人因何事有感而寫《琵琶行》?

琵琶女因情而彈曲,詩人聽曲而動情,又因情而寫詩。一切皆因“情”而起。

三、知人(該環(huán)節(jié)的前兩個內(nèi)容共四個點,分別交給四個小組討論完成,同步進行)

要“察情”,得先“知人”。情不是無源之水,它來自對人生的體會。只有了解了詩中人物的經(jīng)歷之后,我們對他們的“情”的認識才能更深刻。

(一)了解詩人

1.根據(jù)第四段,概括詩人的經(jīng)歷。

以前:高居朝堂兼濟天下詩酒流連,絲竹不絕

現(xiàn)在:謫居僻壤獨善其身有酒無樂,不聞絲竹

“序”中點明內(nèi)心的句子: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2.根據(jù)第一段,了解白居易此時的心情

·若琵琶女彈奏的是江南小調(diào),對詩人能否有同樣的吸引力?為何?

(二)了解琵琶女

1.根據(jù)第三段,概括琵琶女的經(jīng)歷

以前:色藝雙絕眾星捧月

現(xiàn)在:年老色衰獨守空閨

2.琵琶女為何會獨自一人在舟中彈奏?當她聽到有人詢問并邀她出來演奏時,為何會“欲語遲”?為何會“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她內(nèi)心在想些什么?

(三)兩人此刻境遇的共同點

·同是天涯淪落人。

四、體驗曲中之情(第二段)

(一)整體感知

播放孫道臨配樂朗誦的《琵琶行》片斷(描寫琵琶曲的部分)

(二)把握節(jié)奏變化,梳理情感脈絡(luò)

·請大家根據(jù)樂曲的起伏變化,對它進行相應的劃分。

調(diào)弦校音——珠落玉盤——幽咽冷澀——凝絕暫歇——銀瓶乍破——曲終裂帛

·琵琶女是帶著滿腔幽怨在彈奏的,詩人是帶著失意的耳朵來聽的,這音樂的曲折回環(huán),其實也是琵琶女和詩人內(nèi)心感情的跌宕起伏。

(三)體驗曲中之情

請大家根據(jù)人物的經(jīng)歷,樂曲的變化和自己的理解,揣測一下樂曲背后琵琶女復雜的感情變化。可任選一句自己有感觸的來分析。

(四)根據(jù)剛才的感情分析,重新朗誦。注意情感醞釀,體現(xiàn)其變化、起伏。

(先單個學生讀,老師指導,再全班集體朗誦)

五、情的升華——高超的結(jié)尾藝術(shù)

1.全班朗誦最后一段。

2.如果從講故事的角度來說,詩的結(jié)尾似乎太倉促,是否應該修改或在添加一些什么?若不,請說明原因。

六、深化感受,全班再次朗誦全文

第二課時

1)介紹關(guān)于詩人白居易的生平

2)簡介“新樂府運動”。

3)介紹關(guān)于“行”的文體常識

4)學生提問,老師和學生一起共同解決字詞的問題。

5)分析詩中的修辭等語言現(xiàn)象。

6)簡單拓展一首白居易的其它作品。

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基礎(chǔ)知識目標:了解作者、整體感知詩的寓意;

2.思想教育目標:了解李白的放達;

3.能力培養(yǎng)目標: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講解誦讀要求。

教學重點:誦讀。

教學難點:誦讀要求。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一、導語設(shè)計:

提起李白,我們最熟悉的莫過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摯的感情,有清麗的詞句,但我們也許只感到它的優(yōu)美,并不覺得有什么出奇,因為同樣意境的語句,在其他人的詩里同樣可以讀到。再后來,讀的詩越來越多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綸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體濃”… …也許從這里我們開始驚詫于他才思的綺麗,那些打破常規(guī)而有無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來的?他的字里行間,果然帶有一股飄忽飛逸的神仙氣息。大家還記不記得高二時我們學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哪有通篇記述夢境的?人間哪有這般的山水?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間的言語!他的句子沒有任何格律的束縛,有的是《詩經(jīng)》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興遞飛,豪氣縱橫,像天上的云氣;他神飛八極,自由馳騁,像原野的奔馬。在他的詩里,在他的夢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塵土,完全恢復了他仙人的姿態(tài):上穿碧落下黃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時空毫無拘束地游行。今天讓我們再次追隨詩仙,一起神游《蜀道難》。

二、解題

1、簡介文體知識:

本詩是一首七言樂府詩。樂府詩是漢武帝劉徹開始設(shè)立的掌管音樂的機關(guān),任務是制定樂譜、采集歌詞、訓練樂工,以備朝廷舉行祭祀,召開宴會或舉行其他儀式時演奏。另外,還有一項任務就是采集民歌,供統(tǒng)治階級“觀風俗”。后來其含義有了變化,指一種合樂的詩歌,即“樂府詩”,簡稱“樂府”。樂府詩有廣狹兩種意義:狹義的指漢以下入樂的詩,它包括文人創(chuàng)作的和采自民間的;廣義的包括詞曲和沒有入樂而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詩體裁的作品。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就屬于后者。

2、作者及背景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少年時代在四川度過,25歲,出三峽,泛洞庭,東游吳越,北上太原,有“大濟蒼生”之志。唐玄宗天寶九年(742年),李白奉召進京,他本想此行能夠施展才華,有所作為,但理想很快破滅了,皇帝的不重用,權(quán)臣的排擠,加之個人的傲岸不羈,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轉(zhuǎn)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詩酒逍遙,最后客死安徽當涂。他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早發(fā)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藝術(shù)特色。他兼善各體詩歌,尤以古詩為精,是唐代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家。

對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曾有一些附會史事的說法,如以為它是諷刺唐玄宗避安史亂入蜀的,如課文注釋①等,幾乎沒有定論,同學們?nèi)粲信d趣,可以自己去考證。但有一點得到了大多數(shù)人的贊同:此詩作于天寶初年,這時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前夕,詩人在表面繁榮的背后,仿佛已經(jīng)預感到潛伏著的社會危機,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艱難。

3、課題簡析:

《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diào)曲》舊題。《樂府解題》云:“《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均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據(jù)這一詩題傳統(tǒng)的內(nèi)容,以雄健奔放的筆調(diào),運用夸張形容的手法,描繪了由秦入蜀道路上驚險而奇麗的山川,既寫了蜀道的艱難,又寫了人生旅程的艱難。全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表現(xiàn)了詩人杰出的藝術(shù)才能和豐富的想象力,充分體現(xiàn)了李白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特點。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誦讀課文,消滅生字詞等障礙。

①學生自由誦讀,標出讀不準的字詞、讀不順的句子。

②對照注釋第二次誦讀,相互討論質(zhì)疑,教師巡回答疑。

③放錄音或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字音,聽出節(jié)奏,把握感情基調(diào)。

(2)內(nèi)容與形式的總理。

學生進一步朗讀,勾畫過渡性的語句,理清思路,完成課后練習二。

這首詩以“蜀道難”的“難”為核心,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抓住各處山水特點來描寫,以展示蜀道之難,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的隱憂微愁。

2、具體研習,突出重難點。

(1)按照詩人的思路和所寫的情景,全詩大致可分為幾個層次?

明確:全詩可分為三個層次。

開頭到“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為第一層。這是從歷史上秦蜀阻塞的角度,極寫蜀道隔絕之久與開辟之難。

“上有六龍會日之高標”到“使人聽此凋朱顏”為第二層,從現(xiàn)實山勢高危的角度,極寫蜀道度越之難。

(2)“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它重復出現(xiàn)三次各有什么作用?

這首詩以主旨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貫穿始終,已經(jīng)顯示了它的詠嘆基調(diào)。統(tǒng)觀全詩,詩人之嘆有三: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這三嘆其實也蘊含在詩人的具體描寫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這是嘆蜀道之高,因為黃鶴之飛至高,猿猱動作最靈,二者皆不得過,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這是嘆蜀道之險,用勸游者的口吻寫出,意味尤為深長。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是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又與開頭的“噫吁巇,危乎高哉“一句照應,顯得意味深長。主旨句的第三次出現(xiàn)結(jié)束了全詩,將“蜀道難”的內(nèi)容概括無余,使讀者興無窮之嘆。

由此可知,主旨句的反復出現(xiàn),不僅在詩的結(jié)構(gòu)上起著統(tǒng)攝、鉤連、總括的作用,而且對全詩的詠嘆基調(diào)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3)詩人怎樣來表現(xiàn)蜀道的雄奇險峻?

明確: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六龍回日——寫出了歷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險阻。

虛寫映襯: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于攀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涼、鳥聲悲凄——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huán)境氛圍,有力地烘托出蜀道之難。

運用夸張:“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夸飾山鳳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

(4)全詩最后一段寫劍閣,對天寶初年的唐朝社會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明確:在風光變幻,險象叢生的驚險氛圍中,最后寫到了蜀中要塞劍閣。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有一條30里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在此割據(jù)稱王者不乏其人。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他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的語句,目的在于勸人引為鑒戒,警惕戰(zhàn)亂的發(fā)生,并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既像描寫蜀道猛獸又是影射政治兇煞的雙關(guān)語句,為詩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蘊、現(xiàn)實的內(nèi)涵。

3、欣賞品味。分析詩歌藝術(shù)特色:

(1)善用反復:

文中三次反復“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每出現(xiàn)一次就給讀者帶拉新的啟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貫穿始終、內(nèi)容層層深入的格局,使人產(chǎn)生一嘆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嘆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2)豐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與其山巒、山路的情形使人覺得怵目驚心,毛骨悚然,大有見蜀山而回轉(zhuǎn)之意。

(3)夸張到極至的技巧:(學生尋找出詩歌中的夸張語句,談出感受)

(4)多樣的詩歌意境:

為了表達主觀感受與目的的需要,詩歌中構(gòu)織不同的意境:高峻、宏偉、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種意境均有描繪,而這些意境又統(tǒng)統(tǒng)表現(xiàn)一個“難”字。

(5) 神秘的傳說:

“五丁開山”“太陽神回車”“子規(guī)哀啼”等傳說的出現(xiàn),使全詩籠罩一種神秘氣氛,也從另一個角度表現(xiàn)出了一個“難”字。

4、賞析詩句:

(1)連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這幾句描寫好在哪里?

詩人先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后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蕩,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好像一串電影鏡頭: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圖畫;接著平緩地推出枯松倒掛絕壁的特寫;而后,跟蹤而來的是一組快鏡頭:飛湍、瀑流、懸崖、轉(zhuǎn)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shù)效果,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了。

(2)“蜀道難”這樣一個難以表述的事物,李白為什么描繪得如此動人?

李白之所以描繪得如此動人,還在于他融貫其間的浪漫主義激情。詩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對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觀賞,而是熱情地贊嘆,借以抒發(fā)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飛流驚湍,奇峰險壑,賦予了詩人的情感氣質(zhì),因而才呈現(xiàn)出飛動的靈魂和瑰偉的姿態(tài)。詩人善于把想像、夸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寫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則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狀道之險阻,則曰:“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詩人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guī)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像,創(chuàng)造出博大浩渺的藝術(shù)境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讓我們透過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詩人那“落筆搖五岳,笑傲凌滄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難》作品簡短單薄,李白對這一樂府古題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他運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參差錯落,長短不齊的句式,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格;韻腳也不斷變化,適合表現(xiàn)自由不羈的氣魄,描寫蜀中險要環(huán)境,一連三換韻腳,極盡變化之能事。這對他表現(xiàn)豐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現(xiàn)實的浪漫主義精神也起到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5、課堂訓練。

(1)閱讀課文,經(jīng)自由討論,完成課后練習三。

(2)背誦這首詩。

6、 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寫的,他襲用樂府古詩,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并從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guān)切。

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敘述與抒情相結(jié)合的藝術(shù)手法;

2、領(lǐng)會天涯淪落的感傷和豐富內(nèi)容;

3、描寫音樂的藝術(shù)

教學過程

1.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省渭南縣境)人。貞元十五年(798)進士,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因直言極諫,貶江州司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為主客郎中,知制誥。太和年間,任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死時年75歲。

早年熱心濟世,強調(diào)詩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理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shù)上的最高成就。其詩語言通俗易懂,相傳老嫗也能聽懂。

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盎峦咀源诵拈L別,世事從今口不開”,創(chuàng)作成就大不如前。

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代表作:

《白牡丹》《買花》《暮江吟》《長恨歌》《琵琶行》《觀游魚》《鳥》《賦得古原草送別》《問劉十九》《宮詞》

知識點:“元白”(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稱)

“劉白”(劉禹錫和白居易的并稱)

“元輕白俗”-- 蘇軾《祭柳子玉文》: “元輕,白俗;郊寒,島瘦。 ”二人在詩歌革新中取得杰出成就,但白詩過于強調(diào)通俗平易,元詩還流于輕佻yin靡.后人“學淺切于白居易,學yin靡于元稹”,故蘇軾譏之為“元輕白俗”。

白居易生平與創(chuàng)作:

時期 生活特點 詩歌特點

前期

(從入仕到貶江州司馬以前) 仕途一帆風順,始終抱著“為民請命”“兼濟天下”的宗旨。 以諷喻詩為主。代表作品為《賣炭翁》《秦中吟》,《新樂府》

后期

(即自貶江州司馬到死) 是他"獨善其身"的時期,揉和儒家"樂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來作"明哲保身"的法寶?;诤?三十氣太壯,胸中多是非"。 以閑適詩和感傷詩為主。感傷詩:《長恨歌》《琵琶行》

閑適詩:《賦得古原草送別》

2.解題

(1)關(guān)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還有《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的名稱雖不同,其實并無嚴格區(qū)別。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

(2)關(guān)于小序:

詩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經(jīng)過,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說明了本詩的寫作動機,定下了全詩凄切傷懷的感情基調(diào)。本詩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濃的長篇敘事詩。

(3)《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歌行體的長篇敘事詩。白居易另外還有一篇非常有名的長篇歌行體叫《長恨歌》。歌、行、引,本來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種名稱不同,其實并沒有嚴格區(qū)別。它們的音節(jié)和格律都比較自由,所以白居易用這種手法很自如。

《琵琶行》是中國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詩中雖有較濃重的感傷意味,但比《長恨歌》更具現(xiàn)實意義。詩人一方面表達了對“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的琵琶女的悲慘命運的同情,同時也寄托了對自己遭貶的悒郁、憤懣之情?!巴翘煅臏S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流傳千年的詩句,將琵琶女的命運和自己的身世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首詩敘述的層次分明,描寫的細致生動,比喻的新穎精妙(如對琵琶聲的描寫),被歷代文人所稱頌,表明白詩語言確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琵 琶 行 (原文)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寫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任諫官,因為屢次上書批評朝政,觸怒了皇帝,被貶為江州司馬。期間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創(chuàng)作出這首傳世名篇《琵琶行》。

4.疏通字詞

賈(gǔ)人 荻(dí)花 管弦(xián)六幺(yāo)鈿(diàn)頭 嘔啞(ōuyā)嘲哳(zhāozhā)蝦(há)蟆陵

5.琵琶行并序(原文朗誦錄音)

對照課本

6.課文詳解

(1)小序

思考:詩前小序有些什么內(nèi)容?對全詩有何作用?

答:詩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經(jīng)過,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說明了本詩的寫作動機,定下了全詩凄切傷懷的感情基調(diào)。本詩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濃的長篇敘事詩。

(2)全文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

全詩按時間順序分為五部分:

A、第一部分:

第一詩段: 作者秋夜江邊送客忽聞琵琶聲。(詩的引子) :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第一層: 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起因、自然環(huán)境,全詩一開始就籠罩著悲涼的氣氛。在遠離京都的潯陽江邊送客,這不是一般的離愁別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悵惜別;霜葉衰草,秋風蕭瑟,更顯出荒涼寥落。 )主人下馬客在船,(互文,即主客都下馬登船)舉酒欲飲無管弦(助興的音樂)。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第二層: 寫與客人餞別時的凄涼情景。沒有音樂助興,只能對飲悶酒,借酒澆愁,更反映出失意謫居的冷落寂寞。一個"慘"字,直抒胸臆,真實表現(xiàn)了當時的場面氣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間相對無言,黯然神傷的心情。以上這些描寫,為悲劇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場,創(chuàng)造了悲涼的氣氛。)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第三層: 概括寫出主客對忽然傳來的琵琶聲的神往,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琵琶曲強大的吸引力量。這兩句,從感情上來說,是由抑郁到驚喜的一個轉(zhuǎn)折;從結(jié)構(gòu)上來說,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先聞其聲,后見其人。

B、第二部分:

第二詩段: 寫琵琶女彈奏琵琶的情景,著重表現(xiàn)琵琶女的高超技藝和琵琶聲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尋聲暗問彈者誰? 琵琶聲停語欲遲(遲疑)。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層: 寫邀請琵琶女的經(jīng)過。“尋”“問”“移”“添”“回”“開宴”“呼”“喚”等一系列動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忽聞琵琶聲和急欲見到彈奏者的迫切心情。詩人運用想象“欲語遲”、夸張"、“千呼萬喚始出來”和行動描寫“猶抱琵琶半遮面”,精煉而又細膩地表現(xiàn)了琵琶女此時矛盾復雜的心情。這中間有自慚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獻藝卻又拗不過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倫理道德觀念束縛下的猶疑和顧慮。準確描繪了琵琶女真切的個性,復雜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態(tài)。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見其態(tài)。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 抑(低沉抑郁)聲聲思(悲),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隨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寫琵琶女的調(diào)弦、音調(diào)、感受、神態(tài),包含豐富的切身生活體驗,為下文彈奏有情作鋪墊,是情的根源。這里略寫,預示以后琵琶女自敘身世的一段敘述。)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么》。(寫指法,即演奏者對各種技法綜合的、熟練地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接著寫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對音樂展開大段描寫。)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用“急雨”、“私語”的比喻對比在不同彈法下產(chǎn)生截然相反的音樂效果。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盤的比喻來概括音樂的美。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滑”和“難”比喻聲音的特色,“滑”指流利暢通,像善于歌唱的黃鶯在花間鳴叫一樣流暢、悅耳;“難”指滯澀阻塞,就像人低聲哭泣,氣咽聲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難通。)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形容聲音越來越低沉,以至停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停止后,讓聽眾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暫時的寂靜無聲,比連續(xù)不斷的鏗鏘之聲更能撩撥人們的心弦,增加一層對比: 有聲無聲。)銀瓶乍(突然)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奔突而出)刀槍鳴。(比喻琴聲在沉咽、暫停后忽然又爆發(fā)出激越、雄壯的樂音,是全曲的最強音。)

曲終收撥當心(對著琵琶中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寫樂曲收束時的動作和聲音。 )

第二層:彈奏琵琶的過程,樂曲旋律的變化:舒緩流暢---逐漸沉咽----間歇停頓-----激越雄壯。(全詩描寫重點,最精彩的地方)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用精煉的筆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悄無言" ,說明樂曲引人入勝,感人肺腑,它雖然結(jié)束了,但聽眾還是曲意未盡,仍然沉浸在動人的音樂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癡。這是一種間接描寫,更突出了音樂的魅力, 是畫龍點睛之筆?!扒镌掳住?,把動態(tài)的音樂凝固在靜態(tài)的畫面里,曲終已經(jīng)收撥,樂聲已經(jīng)消逝,但人們的欣賞活動仍在繼續(xù)。眼前是江水茫茫,無邊無際,四周寥落,萬籟俱寂,中天一輪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輝。人們憑著詩意的想象,似乎感到這秋涼的夜色中彌漫著音樂的氣氛,這粼粼的波光中蕩漾著動人的旋律。這是“以景襯情”的典范。

第三層: 聽眾的反映。

C、第三部分:

第三詩段: 寫琵琶女自敘身世。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顯出莊重的臉色)。

第一層: 過渡句,琵琶女由彈奏結(jié)束到準備自敘時的動作和神情。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借代其他歌女)妒。五陵年少(京城富貴人家子弟)爭纏頭(送給歌女的錦帛),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鈿頭銀篦(鑲著金花的銀釵)擊節(jié)(打拍子)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借代年月)等閑(平常)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容貌衰老)。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地名)買茶去。去來(離去。“來”,助詞)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縱橫錯亂)。

第二層: 琵琶女自敘身世的話,敘說前后兩個階段的不同遭遇。

本段運用對比、手法: 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輕美貌,對比后來的年長色衰;用昔日的紈绔子弟爭相追逐,對比后來的門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歡笑",對比后來的滿腹辛酸。

D、第四部分:

第四詩段:寫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嘆息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寫出了自己與琵琶女之間身世的共同點?,F(xiàn)成了人們表達同病相憐,互相慰藉的名句。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溢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嗚。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ōuyā單調(diào)的樂聲)嘲哳(zhāozhā繁雜的聲音)難為聽。(著重表現(xiàn)詩人謫居江州后的凄涼生活和郁悶心情,先說無音樂,再說聽慣了傷感的啼鳴和山歌與村笛之難聽。一方面突出處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襯琵琶女演奏的優(yōu)美絕倫。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對琵琶女的贊揚與請求。)

E、第五部分:

第五詩段: 寫琵琶女重新彈奏,詩人為之淚下。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寫琵琶女對詩人自述的反應,包含了非常復雜的感情,有對詩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得到詩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滿腔激情通過琵琶聲自然流露。)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皆掩泣"比前"悄無言"程度更深,表現(xiàn)大家對兩個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用設(shè)問句表現(xiàn)自己傷感程度之深,全詩在哀怨之情達到頂峰時突然收束,給讀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結(jié)構(gòu)與主旨歸納:

主旨小結(jié):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體的長篇敘事詩,頗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傷詩的代表作。鑒賞詩歌要準確而深入把握藝術(shù)形象。長篇敘事詩多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表現(xiàn)主題。

《琵琶行》主要敘述了詩人與一飄泊江湖的長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聲和凄苦身世感動的故事。

通過寫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藝及淪落天涯的悲慘身世, 表現(xiàn)了對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抒發(fā)了詩人謫居江州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控訴了封建社會對人才的摧殘。

7.藝術(shù)特色

A、寫作特點:

1、層次分明,故事完整。這是一篇敘事詩,從作者江頭送客聞琵琶聲、尋聲邀彈者相見寫起,接著寫琵琶女演奏、傾訴身世,最后寫作者觸發(fā)遷謫之感而收束全篇,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緊密。

2、敘事與抒情緊密結(jié)合。強烈的抒情氣氛貫徹始終,詩歌所敘之事本身飽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節(jié)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滲透著感情,使詩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無間。

3、刻畫細致,語言生動。人物的舉止神態(tài),通過細節(jié)描寫,把內(nèi)心活動也細致入微地表現(xiàn)了出來。如詩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話,寫得生動、形象、簡潔。

B、創(chuàng)作特色

a、音樂描寫特色:

這首詩是如何表現(xiàn)樂聲美妙的?

1、以聲喻聲,聲中有情,聲中有形。用一連串比喻(博喻)來描寫虛渺飄忽,過耳即逝的無形的音樂,不僅以讀者熟悉的種種聲音來形容讀者比較生疏的琵琶聲,還使讀者在聞其聲的同時能見其形,激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

2、直接妙語點睛,通過對樂聲的描寫評價來揭示樂曲的無窮含蘊。

3、通過聽者的反應間接表現(xiàn)樂聲的美妙,用景物烘托樂聲的感染力。

高超的音樂描寫:

運用比喻

寫音樂效果

演奏者的動作態(tài)度

運用擬聲詞

點撥音樂中的感情

描寫音樂的句子: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語 --柔美幽細

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圓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 --宛轉(zhuǎn)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難 --低沉入微

銀瓶乍破水漿迸 --激越高亢

鐵騎突出刀槍鳴 --氣勢雄壯

四弦一聲如裂帛--戛然而止

小結(jié):

1、大量運用比喻;

2、正面描摹與側(cè)面烘托結(jié)合;

3、帶著感情去描摹音樂;

4、巧用擬聲詞和疊詞。

b、典型性歸納:

典型樂聲: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次句描寫音樂的詩句堪稱絕唱。詩人通過通俗新穎、生動恰切的比喻,不但能喚起人們的想象,而且使讀者對樂聲有了更為具體的感受,可謂形象鮮明,韻味無窮;且樂聲的富于變化,使人覺得這位“平生不得志”的琵琶女仿佛在向人們傾訴著滿腔的怨憤和哀愁。

典型境界: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此時無聲勝有聲”,此句道出了“無聲”與“有聲”之間的辨證關(guān)系,道出了音樂上停頓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場合下,樂曲的暫時休止比連續(xù)不斷的演奏更能觸動人們的心弦,更易讓人受到感染。創(chuàng)造出了曲止情續(xù)、余意無窮的藝術(shù)境界。

典型氛圍: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無聲的環(huán)境來襯托演奏的效果,樂聲已停,然而余音饒梁,經(jīng)久不息,人們還久久沉醉在音樂創(chuàng)造的氛圍中。"悄無言"的寂靜,實則是充滿了感情的時刻,聽眾的忘情和如癡如醉的神情,從側(cè)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藝的高超絕妙。詩人所創(chuàng)造的這個畫面,有著及其感人的藝術(shù)魅力。

典型感情: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這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詩人和琵琶女雖然經(jīng)歷、地位不同,但都有著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艱難處境,生活都同樣地飄零、凄涼、失意。詩人把對琵琶女的深摯同情、對自己被貶的滿腔幽怨以及對冷酷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為這兩句詩揭示出了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典型情緒,所以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中激起廣泛的同情。

c、人物形象分析

1.琵琶女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個才貌雙全,但在封建社會中被摧殘、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對自己的.凄涼遭遇、對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表示了積聚已久的憤懣之情,對世人的重色輕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強烈控訴。

但是詩人筆下的琵琶女沒有認識到昔日賣笑承歡、醉生夢死的生活是一種被摧殘的痛苦生涯,相反還抱著炫耀、追戀、惋惜的態(tài)度。她只是悲嘆紅顏易老、繁花早逝,卻沒有從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覺醒。

2.“同是天涯淪落人”,作者與琵琶女的相似之處有哪些?

一個“本是京城女”,一個“去年辭帝京”,都是從京都長安來到遙遠偏僻的江州。

一個是名滿京都的名藝人,一個是才華橫溢的大詩人,都是出類拔萃的人才。

一個因年長色衰而嫁商人,一個因直言敢諫而遭貶謫,都有由榮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樣懷著滿腹的“幽愁暗恨”,過著冷落凄涼的寂寞生活。

知識點梳理(回顧全文)

1.主題內(nèi)容上:

一個是處于封建社會底層的藝伎,一個是被壓抑的真正知識分子,雖地位懸隔,在這風清月白的環(huán)境下自然產(chǎn)生強烈的感情共鳴和交流,成為知音,可見其對歌伎人格尊重的進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會壓抑人才、不容賢能的黑暗?!巴翘煅臏S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蘊含著許多能使人從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時代、階級的局限,成為后世飽經(jīng)憂患的人邂逅時的共同心聲。(美學價值,現(xiàn)實意義)

2.基礎(chǔ)知識:

A、一詞多義

1、言:

感斯人言(話,名詞)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詞)

自言本是京城女(說,動詞)

2、數(shù):

使快彈數(shù)曲(幾,表不確定的數(shù)目,數(shù)詞)

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數(shù)量,名詞)

3、語:

琵琶聲停欲語遲(說話,回答,動詞)

今夜聞君琵琶語(曲,名詞)

4、為:

因為長句(寫,創(chuàng)作,動詞wéi)

初為《霓裳》后《六幺》(彈奏,動詞wéi)

為君翻作《琵琶行》(替、給,介詞wèi)

5、輕:

輕攏慢捻(輕輕,形容詞)

商人中立輕別離(輕視,動詞)

6、泣:

滿座重聞皆掩泣(哭泣,動詞)

座中泣下誰最多(眼淚,名詞)

B、古今異義詞

因為:古:兩個詞,于是創(chuàng)作。今:表原因的連詞。

闌干:古:參差錯雜,縱橫散亂。今:用木、石、鋼材制成的攔擋物。

向前:古:從前、剛才。今:介詞和方位名詞構(gòu)成的兩個詞。

老大:古:年齡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顏色:古:神態(tài)、臉色。今:色彩。

C、文言句式

歌以贈之(賓語前置)

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賓短語后置;于,向)

轉(zhuǎn)徙于江湖間(介賓短語后置;于,在)

本(是)長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謂語)

使(之)快彈數(shù)曲(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

感斯(于)人言(省略句,于,被)

沉吟放撥插(于)弦中(省略句,于,在)

探究與思考

討論話題:

1、你喜歡《琵琶行》一詩中的哪些詩句?為什么?

2、你喜歡白居易其他詩篇中的哪些詩句?為什么?

3、唐代三大詩人,你更喜歡哪位詩人的詩?為什么?

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 篇5

琵琶行并序

導入新課:音樂是一種無形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它不像藍天白云,飛禽走獸、山峰河流那樣可視可感。如何才能把這難以捉摸的音樂用文字表現(xiàn)出來?一千多年前,一個天涯歌女為白居易彈奏了一曲琵琶,成為了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白居易因此而作的《琵琶行》更是成為了描寫音樂的典范。在那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來了解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

第1課時

課文內(nèi)容預習: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結(jié)合《與名師對話》自主閱讀,了解作者白居易,學習琵琶行的課文內(nèi)容

預習檢查:

白居易,( )時期的( )( )。

簡介白居易生平

2、關(guān)于“行”“序”

3、基礎(chǔ)梳理:(字音檢查)

錚錚然,商賈,恬然,貶謫,霓裳,六幺,荻花,乍破,慢捻,幽咽,迸裂,嘈嘈,

間關(guān),蝦蟆,名屬,教坊,紅綃,鈿頭,銀篦,嘔啞嘲哳

第2課時

問題一:《琵琶行》這首敘事抒情詩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設(shè)計意圖:這首詩是一首長篇敘事詩,通過復述故事來理清本詩的思路。

明確: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

師生活動:讓學生閱讀小序,理解故事的梗概。

1、本詩開篇有一段小序,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確:詩前小序扼要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說明了本詩的寫作動機。為全詩定下凄切傷懷的感情基調(diào)。

2、學生默讀序文和全詩,請找出序文和詩正文兩相對應的地方。

明確: “明年秋……錚錚然有京都聲”)跟詩的第一段對應;

“問其人……轉(zhuǎn)徙于江湖間”)跟詩的第二、三段對應

“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詩的第四段對應。

3、思考:請學生以詩歌的語言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各段內(nèi)容:

潯陽江頭夜送客

江上聆聽琵琶曲

歌女傾訴身世苦

同病相憐傷遷謫

重聞琵琶青衫濕

小結(jié):這首詩說的是元和十年,詩人被貶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聽到琵琶女彈琵琶,勾起了心中沒落的情感,他聽了琵琶女的彈奏,并為她作了一首詩。

問題二:琵琶曲是溝通詩人與琵琶女情感的橋梁,詩人是如何通過文字來描寫美妙的 琵琶曲的?

設(shè)計意圖:本詩音樂描寫是全詩最精彩的,讓學生理解詩中音樂的特點及彈湊者的心境。

師生活動:從詩中找出琵琶女的三次演奏,重點賞析詩人描寫的第二次演奏。

1、詩人是在什么樣的情景中聽到琵琶女的演奏的?這樣的情景描寫有何作用?

明確:在一個秋天的夜晚在江邊送別友人時寫的。第一段開頭,“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點明了時令,地點,時間和事件,“楓葉”“荻花”“瑟瑟”更妙,紅紅的楓葉,白白的荻花,微微的秋風,一紅一白,冷暖相間,無需太多秋景,卻秋意濃濃,內(nèi)蘊豐富。閉目而思:微風過處,楓葉飄落,荻花紛飛,和著暮色蒼茫,美不勝收。然詩人美不起來,樂不起來,今天詩人要送別一位摯友,此景雖美,而離別在即,更添詩人悲涼、憂傷之情。寥寥幾筆勾畫就將這如畫的美麗秋景渲染得蕭瑟凄涼,從而奠定了詩歌感傷的基調(diào)。

2、詩人在詩中一共寫了琵琶女的幾次彈奏?分別是那幾次?詩人有何感受?

明確:共三次演奏:第一次:聞聲不見人,情相觸;

第二次:見人聞聲,情相通

第三次:知人重聞聲,情相融

3、詩人是從什么角度來寫琵琶女的第一次和第三次演奏的,運用了什么手法?

明確:從音樂效果的角度來寫,詩人通過寫聽者的感受,來寫音樂的美妙。側(cè)面描寫的手法,通過寫聽到琵琶聲,主人忘了回去,客人忘了出發(fā),滿座客人都掩面而泣來側(cè)面烘托琵琶女技藝之高超。

4、詩人是怎樣描寫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的?

明確:“轉(zhuǎn)軸撥弦、信手續(xù)續(xù)彈,輕攏慢捻抹復挑”從正面描摹琵琶女彈奏的動作來寫琵琶女技藝的嫻熟和詩人良好的音樂修養(yǎng);運用比喻的手法將抽象無形的音樂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通過寫聽眾的沉醉和環(huán)境的寂靜來從側(cè)面烘托樂曲的藝術(shù)魅力,突出琵琶女技藝高超。

5、詩人運用大量的比喻來描寫琵琶女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請學生找出本段中的比喻句,并分析這些比喻句描摹了音樂的哪些特征?

明確:如急雨——粗重急促; 如私語——輕微細柔 ; 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錯落有致、清脆圓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悠揚婉轉(zhuǎn)、悅耳動聽;如泉流冰下難——低沉凝澀;如銀瓶乍破——激越雄壯;如鐵騎突出——高亢激昂;如裂帛——短促急迫。

特點:以聲喻聲,使用大家熟悉的,類似的聲音作比喻,寫出了音樂的五彩繽紛和疾徐抑揚的變化,形象的比喻,使人有親耳聆聽之感,或輕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越,或低回婉轉(zhuǎn),同時也體會出各種不同音色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補充:除比喻手法外;還有摹聲手法;通感,以及直接描寫

(這首詩歌中的音樂描寫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跟白居易精通音樂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歷史上曾流傳一個故事:有人將一副樂隊演奏《霓裳羽衣曲》拿給白居易看,白居易說這是演奏曲中某個樂句的情形,那人不信,就找一個樂隊來試驗,當演奏到那個樂句時,白居易叫停,再拿圖來對照,所有演奏者的姿態(tài)及指法都跟圖上一樣??梢娝诒驹娭兴枥L的音樂形象是完全可信的。)

6、思考琵琶女所演奏的樂曲的旋律有一個怎樣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和她的生平有沒有關(guān)系?并指出高潮所在?

明確:低沉抑郁——輕快舒緩——低沉暫停——激越高亢——戛然而止

第一樂章是“前奏曲”:“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睗£柦?,風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孤單凄涼。所以其出場彈奏時旋律低沉抑郁。

強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對往昔生活的深情回憶,于是音樂進入

第二樂章“歡樂曲”:“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薄伴g關(guān)鶯語花底滑”這時歡快明朗、清脆悅耳的琵琶聲,忽高忽低,交織起伏生動的樂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紅的青年時代。青年時代的她,可謂色藝超群,名噪京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成功的榮譽與醉酒歡歌構(gòu)成她生活的全部。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轉(zhuǎn)為清脆圓潤、輕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盤”更如往日盈盈笑語,讓人過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長,時光不再?!暗茏邚能姲⒁趟?,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女“年長色衰”,生活變故,門庭冷落。迫于生計,她“老大嫁作商人婦”。回憶到這兒,琵琶女怎不肝腸寸斷?所以旋律又進入

第三樂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生。”旋律變得“冷澀”“凝絕”,音樂之聲“暫歇”(由于心情沉痛,越來越低沉,以至于停頓),命運的變化使此時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

最后一樂章是

“悲憤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這段音樂情緒高漲起來,絕非柳暗花明,重見天日,而是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節(jié)奏,表達琵琶女對命運的不平之感與憤懣之情。琵琶女受傷的心靈本渴望愛情的撫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輕離別”,讓她時??沾毷?。這現(xiàn)實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樂之聲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憤怒控訴。收撥一劃,“四弦一聲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憤激的哀號,更是對不公平社會現(xiàn)實和命運的抗爭!也和詩人無辜遭貶的憤懣不平相合。

總之,詩人不但寫出了琵琶女音樂技藝的高超,而且通過樂曲的變化,表達出演奏者內(nèi)心情感的起伏變化(也和詩人的遭遇有相通之處,作者深深領(lǐng)悟其中的感情),讓人如聞其聲,如感其情。正如詩人所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北瘧嵉那{(diào),令普天下傷心人聞聲一哭!

問題三:音樂能將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之間有何關(guān)系?

設(shè)計意圖:通過這樣一個問題,能夠使學生了解“淚”的深沉含義,從而進一步把握本詩思想感情的另一側(cè)面。

師生活動:分析琵琶女與詩人的遭遇,找出遭遇的共同點,解讀詩人之淚。

明確:琵琶女:

當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青春年少;

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

心境:飽受冷落的孤寂

詩人 :

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學習音樂藝術(shù)的描寫技巧,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對藝術(shù)的領(lǐng)悟力和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法: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描摹音樂的片段,歷來被譽為古典詩歌里描寫音樂的絕唱。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描摹音樂,狀無形如在眼前,為學生學習描寫音樂提供了最好的借鑒。引導學生體會描摹的妙處,領(lǐng)略品評作者形象化的表現(xiàn)手法,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本課的難點與重點。

解決方法:

1、通過觀看電影剪輯幫助理解,增強感性認識。

2、列出思考題發(fā)揮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shè)計:

結(jié)合《音樂欣賞》課所學的知識,引導學生談談欣賞一些樂曲的感受,啟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重點閱讀琵琶音樂聲調(diào)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揚疾徐變化的過程,領(lǐng)略品評作者形象化的表現(xiàn)手法,體味蘊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一)導入新課:

(幻燈片1)(課前反復播放在《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我們現(xiàn)在聽到的這幾首曲子是在《音樂欣賞》課上欣賞過的,大家能說出它的曲子嗎?

學生們能說一說自己聽了以后的感受嗎?

在音樂欣賞課上,我們學習怎么樣欣賞音樂,在語文課上,我們則學習怎樣把自己的這些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位唐朝詩人是怎么樣描寫音樂的。

(二)介紹背景。(幻燈片2“潯陽江頭”)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被貶江州時,一個秋天的夜晚,潯陽江上,懈逅一位因年長色衰,流落江湖的京城歌女。那女子一曲飽藏憂怨的琵琶曲,引得詩人淚濕衣襟,發(fā)出了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

(三)思考題1:

(幻燈片3:“思考題一”)在課前預習的基礎(chǔ)上,讀課文,請同學們找出詩歌中描寫音樂的詩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p>

問:“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边@些是不是描寫音樂的呢?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輕攏慢捻抹復挑”是寫琵琶女彈奏的姿態(tài);“初為《霓裳》后《六幺》”寫彈奏的內(nèi)容;“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心中無限事”是寫聽者的感受,這些是不是為寫音樂服務的呢?

這一段的最后一句:“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边@一句表面看是寫景,我們能不能把它也歸入描寫音樂的句子呢?

請同學們齊讀正面描寫音樂的這一段。思考一個問題:

打出幻燈片:作者是怎樣實現(xiàn)對音樂的描寫的?用到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

比喻。

(四)(幻燈片:思考題二)。

這些比喻句本體都是音樂,喻體分別是什么?通過比喻它們分別描摹出了音樂的哪些特征?

1、(幻燈片:答案):

比喻 特征

如急雨 粗重急驟

如私語 輕微委婉

大珠小珠落玉盤 連續(xù)、重音與輕音交錯、清脆

鳥語花底 音調(diào)宛轉(zhuǎn)、流暢、輕快

泉流冰下 音調(diào)尖細、陰塞、壓抑、

冰泉冷澀 音停頓、清冷、凝滯

銀瓶乍破 激越奔涌

鐵騎突出 高亢雄壯

如裂帛 短促急迫 戛然而止

2、小結(jié)(點擊):九個比喻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急雨的聲音,私語的聲音,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聲音,等等,這些,都是什么呢?都是聲音。那么,琵琶彈奏的是不是也是聲音呢?

所以,這些比喻句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以聲喻聲,用大家熟悉的、類似的聲音作比喻,寫出了音樂的五彩繽紛。和疾徐抑揚的變化,使人有親耳聆聽之感。

3、朗讀(幻燈片:朗讀片斷):看錄像剪輯。

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誦這一段描寫音樂的文字。

(五)擴展(幻燈片):

音樂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藝術(shù),如何把抽象的音樂用形象地表達出來呢?最普遍采用的手法是比喻。比喻是描摹音樂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善于用比喻,能使我們領(lǐng)略音樂的無窮魅力。你還能說出一些描寫音樂的文字嗎?

在我們這個單元課后背育篇目中,就有一篇《李憑箜篌引》,就有關(guān)于音樂的描寫?!睹骱勇爼芬晃闹?,也有關(guān)于黑妞和白妞兩個藝人唱腔的描寫,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后去讀一讀。這里給大家?guī)淼氖且欢侮P(guān)于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返拿鑼懀?/p>

1、欣賞:(幻燈片)點擊播放音樂同時打出文字

開始,寂靜無聲的短暫的空白。像潔白的稿紙開頭的幾行空格,像沉重的大幕拉開之際的一息,像月明之夜推開臨湖畫窗之時的一瞬,靜靜的,靜靜的……

仿佛從遙遠的天際傳來幾聲叮咚,幾聲鳴囀,隨之,一個悠長徐緩的聲音出現(xiàn)了,像舒卷的輕紗,像幽咽的泉流,像春蠶傾吐著纏綿不盡的絲絲縷縷……

2、比較:(幻燈片)同時列出兩段文字描寫

請同學發(fā)言,談談這兩段音樂描寫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這兩段描寫音樂的片斷,《琵琶行》中的音樂片斷描寫寫出了彈者和聽者的感情。我們仿佛能感受到聽者和彈者中存在著某種共鳴。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效果呢?

引導學生答出:因為詩人和琵琶女有相似的遭遇。

(六)思考題三:

(幻燈片)詩人因為琵琶女的身世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因此產(chǎn)生了心靈的震撼。到底琵琶女的身世和詩人的遭遇有怎么樣的相似之處呢?(研讀詩歌的第三、四段作答)

答案:(幻燈片)兩人有相同點:

琵琶女 白居易

本是京城女 我從去年辭帝京 來自京城

名屬教坊第一部 才能橫溢大詩人 出色才能 同是天涯淪落

商婦京口守空船 嫡居臥病潯陽城

(七)歸納。

本詩有兩個獨特之處,千百年來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讀者。

1、是詩篇把琵琶女的身世同自己的命運交織在一起,相互映襯,發(fā)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使人們產(chǎn)生了心靈的震顫。琵琶女的身世就仿佛是作者感情渲瀉的一個突破口。在文學史上許多優(yōu)秀的篇章都會用到這一種抒情模式。如《紅樓夢》中的“黛玉葬花”片斷。

花本是沒有生命的,可是黛玉為什么會想到要埋葬它呢?因為黛玉覺得自己和花會有相似的遭遇。所以對花產(chǎn)生了同情。

2、是對音樂的描摹,更是出神入化,勢入江潮雪涌。本來聲音稍縱即逝,不易捕捉,更不易描寫到位,白居易卻能以生花妙筆,調(diào)動想象力,多方比喻,使人們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八)作業(yè):結(jié)合音樂欣賞課上欣賞過的音樂以及今天學到的知識,寫一篇聽后感。

字數(shù):三百字左右。

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yǎng)

1、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感受詩歌的魅力。

2、品味詩歌意像,感受詩歌意境,體會作者情感。

3、通過人物形象分析,理解詩人天涯淪落、憤憤不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解讀詩歌的形象和語言,提高鑒賞水平。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音樂是一種無形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它不像藍天白云、飛禽走獸、山峰河流那樣可視可感。如何才能把這難以捉摸的音樂用文字表現(xiàn)出來呢?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寫音樂的典范,自唐以來歷詠不衰。今天,我們就一起聆聽這美妙的音樂。

2、寫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轉(zhuǎn)衰的中唐時期。當時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很尖銳,外族不斷入侵,自安史之亂后,國內(nèi)連年戰(zhàn)亂,民不聊生。朝廷宦官專權(quán)跋扈,藩鎮(zhèn)割據(jù)作亂,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朋黨之爭日益加劇,整個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日漸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亂江南,接近人民,對政治的混亂,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為官有”兼濟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擔任左拾遺(諫官),多次向唐憲宗上書,提出一系列改革時弊的措施,同時他又寫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樂府》、《秦中吟》等諷喻詩,結(jié)果觸犯了掌握軍政大權(quán)的豪門貴族,引起唐憲宗和一些權(quán)臣的惱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贊善大夫這一閑職。

3、作者介紹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繼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狈磳Α俺帮L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長篇敘事詩,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tǒng),是初唐以來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由于敘事與感情的結(jié)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yōu)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典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睍r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4、題目解說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還有《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雖名稱不同,實則大同小異,常統(tǒng)稱“歌行”。是一種具有鋪敘記事性質(zhì)的歌辭。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本詩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濃的長篇敘事詩。

5、層次結(jié)構(gòu)

第1段:潯陽江邊聞琵琶。

第2段:江心聆聽琵琶曲。

第3段:江中自訴身世苦。

第4段:同病相憐感慨多。

第5段:重聞琵琶青衫濕。

6、全文分析

1、《琵琶行》是一首敘事詩,敘了什么事?

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過敘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共同點?

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巴翘煅臏S落人”。

3、“淪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①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與心境。

當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

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

京倡商婦怨

②了解詩人的遭遇與心境。

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

而今:謫居臥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

京官謫官恨

4、“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么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

音樂(琵琶聲)。

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這正如潯陽樓楹聯(lián)所言:

楓葉四弦秋,棖(chéng,觸動)觸天涯遷謫恨;

潯陽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別離情。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新學案題目;

2、欣賞李娜的《青藏高原》,然后用一段生動形象的文字描繪其音樂的特點或你聽歌時的感受;

在一種平和安詳中蕩漾開了的是一朵紅蓮,一朵像鮮血一樣的紅蓮。那是原始生命最純樸的吶喊,那是襁褓中的嬰孩對乳汁的渴望,對母親的深情呼喚。像一股直沖天際的氣旋,撕破了云層。陡然一轉(zhuǎn),又仿佛是萬千流星隕落,帶著有刺的棱角,循環(huán)往復地沖擊著心臟,沖擊著生命每一處神經(jīng)最敏感的末梢。那音樂燃燒著你的周身,沸騰著你的血液,沖蕩著你的神經(jīng),你掙脫不了它從心底的火山噴射,只可與它同渡雪域高原。

3、背誦全文。

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有關(guān)文學常識和背景,朗讀整體把握,積累部分字詞;

2、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shù);

過程與方法:

3、了解運用環(huán)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方法;

4、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5、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xiàn)實;

教學重點:

感受悲劇美,鑒賞音樂描寫是重點;

教學難點:

通過描寫音樂藝術(shù)溝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詩意的難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早讀教師放錄音范讀,學生熟讀、預習這首詩)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唐代有這樣一位詩人,他寫詩非??炭啵缢约核f:“酒狂又引詩魔發(fā),日午悲吟到日西?!边^分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這個詩人是誰呢?他就是——白居易。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首詩歌《琵琶行》。

二、詩人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后遷居下鄧邽(今陜西渭南縣)。早年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地接觸和了解。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唐憲宗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jié)度使李師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請嚴緝兇手,得罪權(quán)貴,貶為江州司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積極興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畝千頃,成績卓著。唐敬宗寶歷元年(825)改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唐武宗會昌六年(846)卒,終年七十五歲。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在文學上,他與元稹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中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嘲風雪,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其諷諭詩《秦中吟》、《新樂府》,廣泛尖銳地揭露了當時政治上的黑暗,抨擊了現(xiàn)實中的流弊,表現(xiàn)了愛憎分明的進步傾向。除諷諭詩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也獨具特色,為千古絕唱。白詩語言通俗,深入淺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跡。其詩刻畫人物,形象鮮明,以情動人,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造詣。

三、整體感知: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長篇敘事詩,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tǒng),是初唐以來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由于敘事與感情的結(jié)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yōu)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典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睍r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因為音樂,讓他們演繹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這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詩人白居易也在這個不朽的夜晚,踏著濕漉漉的詩行,平平仄仄地走著,一路灑下兩行滾燙的淚水,沾濕了歷史的臉龐,永遠都無法抹去。

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遠的記載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潯陽江水又將這個美麗的故事千古的流傳下來。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

四、誦讀:在早讀、預習的基礎(chǔ)上齊讀一遍這首詩。

五、指導學生學習“序”:

1、快速閱讀,疏通字詞

2、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內(nèi)容?

(1)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經(jīng)過;(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點明寫作動機;(4)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凄切傷懷

六、學生思考、研討下列問題:

1、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是什么把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

4、全詩共寫了幾次音樂?(連帶詩歌結(jié)構(gòu))是怎樣寫的?

第一次詩人送客聞琴(暗寫、側(cè)面烘托)

第二次邀見、彈奏《霓裳》《六幺》(明寫、詳寫)

第三次感我此言“卻坐促弦”(明寫、略寫、側(cè)面烘托)

5、哪一次音樂寫得最精彩?(轉(zhuǎn)入精讀)

第二課時

一、精讀音樂段

(一)詩中關(guān)于音樂的描寫(為第二自然段劃分層次)

1、找出第二段中描寫音樂的八個比喻句(板書)

音樂特征情感

轉(zhuǎn)軸撥弦和緩低沉(序曲)先有情

低眉信手聲聲思

輕攏慢捻抹復挑(過渡)無限事

1、如急雨粗重急驟

2、如私語輕微委婉

3、珠玉落盤清脆圓潤

4、鶯語花底宛轉(zhuǎn)流暢

5、冰泉冷澀阻塞壓抑幽愁暗恨

6、銀瓶乍破激越奔涌(高潮)

7、鐵騎突出高亢雄壯

8、如裂帛短促急迫(曲終)、余韻悠悠

2、八個比喻句分別描摹了音樂的哪些特征?音樂的旋律有什么變化?

(1)以聲喻聲,使用大家熟悉的、類似的聲音作為比喻,寫出了音樂的五彩繽紛和疾徐抑揚的變化,使人有親耳聆聽之感。(視覺、聽覺融通——通感)

(2)、以形摹聲(視覺角度)

(3)、聽者與彈者情感交織

(4)、景特描寫烘托氣氛

二、學習3、4、5自然段

1、思考:作者為何聽琵琶女的演奏如此感動,詩中有沒有告訴我們原因?

2.閱讀3、4自然段(板書)

比較詩人與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賞析

歌女(悲凄)

少年得意老年失意

年表貌美年老色衰

門庭若市門前冷落

下嫁賈人獨守空船

(詳寫生平,略寫感受)

同是天涯淪落人,

詩人(凄苦)

辭帝京,謫居臥病,

地僻無音樂,不聞絲竹

黃蘆苦竹,杜鵑啼血

山歌村笛,嘔啞嘲哳

(詳寫感受,略寫生平)

相逢何必曾相識

三、重點鞏固,難點突破:

1.《琵琶行》是一首敘事詩,敘了什么事?

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過敘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共同點?

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巴翘煅臏S落人”。

3.“淪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引導學生用原詩文回答,齊讀相關(guān)詩句,感受“淪落”之情)

1)讀序與第三節(jié)相關(guān)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與心境。

當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

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

京倡商婦怨

2)讀P53注釋②、序、第一節(jié)與第四節(jié)相關(guān)部分,了解詩人的遭遇與心境。

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

而今:謫居臥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

京官謫官恨

4.“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么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

音樂(琵琶聲)。

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這正如潯陽樓楹聯(lián)所言:

楓葉四弦秋,棖(chéng,觸動)觸天涯遷謫恨;

潯陽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別離情。

5.音樂是溝通詩人與琵琶女情感的橋梁,全詩寫音樂寫了幾個回合?

三個回合:一聞琵琶(第一節(jié))邀相見,再聞琵琶(第二節(jié))訴淪落,三聞琵琶(第五段)青衫濕。

6.是什么樣的琵琶聲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聞琵琶是什么樣的聲音,不知道,但可以從兩人當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調(diào):悲涼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繞船月明江水寒”之際,顯然是借彈琵琶來排遣獨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歡慘將別”的主、客的情緒受到觸動,加重了離愁,以至“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2)一聞琵琶聞聲不見人,二聞琵琶見人再聞聲。第二節(jié)是重點精彩詩節(jié),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琵琶女的出場、彈奏情形和樂聲變化。(分層導讀,達到背誦)

①找出描寫琵琶女出場的名句,體會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場,舉止端莊,神態(tài)含羞,似有滿腹辛酸心事。

②誦讀描寫彈奏情形的詩句,分析描寫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力。

調(diào)弦定音,非同凡響,聲中含情;信手續(xù)彈,聲聲含悲,心事無限;彈奏名曲,技藝高超。雖沒有具體描寫樂聲,卻為下面具體描寫樂聲做好了鋪墊。

③鑒賞具體描寫樂聲的詩句:

詩人是用什么手法來描寫樂聲的?

借助語言的音韻摹聲,兼用比喻、通感加強其形象性。

對照注釋,結(jié)合作比事物特點,體會比喻所表現(xiàn)的樂聲特點;

依據(jù)樂聲特點體會樂曲的發(fā)展變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試畫曲線圖示樂曲發(fā)展變化)

旋律變化,心潮起伏。

樂聲造像:琵琶女身懷絕藝,心懷哀怨。

3)三聞琵琶,為何“凄凄不似向前聲”,詩人“淚濕青衫”?

琵琶女聽到詩人傾訴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淪落,又悲詩人的被貶遭際,所以樂聲更凄悲;詩人由琵琶女的傾訴,想到自己的被貶,既悲琵琶女的悲涼身世,又悲自己的謫居荒僻之地,所以淚濕青衫。兩人感情更加相通,達到了相融。

四、整合小結(jié),強化感受

全篇寫音樂三個回合:一聞樂,聞聲不見人,情相觸;再聞樂,見人再聞聲,情相通;三聞樂,知人重聞聲,情相融。琵琶聲中塑造出詩人自身橫遭貶謫、抑郁寡歡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淪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淚中表現(xiàn)出詩人與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在天涯。作者與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詩高處在此,不在他處?!薄珴蓶|《讀注釋唐詩三百首》批語)

這真是(讀《琵琶行》有感):

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韻依依。

樂天潯陽聞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識。

寄語天涯淪落人,莫愁前路無知己。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8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教案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琵琶行并序課件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 琵琶行課件教案6篇 教案課件是我們老師工作的一部分,每個老師都需要細心籌備教案課件。?準確的教學課件設(shè)計可以幫助教師減輕教學負擔,好的教案課件怎么寫?我們?yōu)榇蠹揖恼砹伺眯姓n件教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你能喜歡!...
    2023-04-05 閱讀全文
  • 琵琶行的課件教案9篇 根據(jù)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整理了《琵琶行的課件教案》。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只要我們老師在寫的時候認真負責就可以了。老師上課要根據(jù)教案課件來實施。敬請您閱讀并收藏本文!...
    2023-04-09 閱讀全文
  • 琵琶行課件(精品12篇) 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搜集的關(guān)于“琵琶行課件”的相關(guān)信息。在上課之前,準備課堂所需的教案和課件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老師們編寫適合自己教學的課件。編寫教案是創(chuàng)造培養(yǎng)環(huán)境的有效方法。請認真閱讀本文!...
    2023-05-26 閱讀全文
  • 琵琶行的說課稿9篇 教師是祖國宏偉藍圖的設(shè)計者,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教育目標,優(yōu)秀的教案還有哪些亮點呢?“琵琶行的說課稿”主題相關(guān)內(nèi)容,是我們?yōu)槟仕偷?,請收藏本文并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2023-05-10 閱讀全文
  • 琵琶行的教案精選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們學到一些知識,為了將學生的效率提上來,老師會準備一份教案,教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nèi)容嗎?或許你需要"琵琶行的教案精選"這樣的內(nèi)容,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
    2023-03-24 閱讀全文

教案課件是我們老師工作的一部分,每個老師都需要細心籌備教案課件。?準確的教學課件設(shè)計可以幫助教師減輕教學負擔,好的教案課件怎么寫?我們?yōu)榇蠹揖恼砹伺眯姓n件教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你能喜歡!...

2023-04-05 閱讀全文

根據(jù)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整理了《琵琶行的課件教案》。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只要我們老師在寫的時候認真負責就可以了。老師上課要根據(jù)教案課件來實施。敬請您閱讀并收藏本文!...

2023-04-09 閱讀全文

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搜集的關(guān)于“琵琶行課件”的相關(guān)信息。在上課之前,準備課堂所需的教案和課件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老師們編寫適合自己教學的課件。編寫教案是創(chuàng)造培養(yǎng)環(huán)境的有效方法。請認真閱讀本文!...

2023-05-26 閱讀全文

教師是祖國宏偉藍圖的設(shè)計者,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教育目標,優(yōu)秀的教案還有哪些亮點呢?“琵琶行的說課稿”主題相關(guān)內(nèi)容,是我們?yōu)槟仕偷?,請收藏本文并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2023-05-10 閱讀全文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們學到一些知識,為了將學生的效率提上來,老師會準備一份教案,教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nèi)容嗎?或許你需要"琵琶行的教案精選"這樣的內(nèi)容,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

2023-03-2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