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三首課件。
小編已經為您準備好了“古詩詞三首課件”的相關資料,希望您能夠查收。教案和課件是需要老師精心準備的,這需要我們的老師自己抽時間來完成。教案是教師展示自身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為您提供關鍵的信息和知識!
學習目標
①學會詩詞中出現的生字,能結合注釋理解詞義。
②能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
③背誦這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
④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韻律美。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A案
第一課時獨坐敬亭山
●激趣導入
①導語:我們先進行課外知識搶答,唐朝是我國古詩創(chuàng)作最旺盛的時期,在眾多詩人中有兩個最有名的詩人,他們是誰?
(根據學生課堂反應,教師提示:一個稱詩仙,一個稱詩圣)
②揭題。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
(生在可能會背要學習的這首,應該表揚,且可順勢揭題)
●釋題,簡介背景
①讀題,看注釋,結合插圖,教師介紹背景。
②引語: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學生自學,初步理解
①要求學生圍繞問題,自由讀詩,并根據注釋,結合插圖,逐句說說詩意。
(盡:完。獨去閑:可以交換詞序解釋,悠閑地獨自離去了)
②指名回答,評議交流。
●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①自由吟讀。
②討論: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最欣賞哪一句?
望洞庭
●形象感知,揭示詩題
出示教學掛圖。你知道洞庭湖嗎?誰來介紹一下?我們來欣賞詩人劉禹錫是怎么描寫的。(板書詩題)
●自由吟讀
①學生邊讀邊參閱課文注解,試著理解詩句意思,不懂的隨時發(fā)問。
②教師根據學生提出問題的普遍性與否,或個別講解或引導集體理解。
●指名朗讀,同桌間逐句說說意思
①點撥理解兩相和,可以讓學生結合看圖吟誦體會。
②在交流體會描寫月夜洞庭的美景時,隨機指導學生誦讀,體會比喻的巧妙。
(用鏡子比喻水面的明凈光亮,似乎并沒有奇特之處,同學的作文中也常常這樣描寫,這里讓人感到新穎的是用未磨的鏡子來比喻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帶水霧,在月光映照下,呈現一種別有情致的朦朧的美,所以詩人不說它像明鏡,而說它像未磨的鏡,真是別出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壯闊的山水,只因是遙看,所以才像白銀盤里一青螺。這個比喻用得非常妙,單從一只白銀盤里安放一顆青螺來看,就是一件設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藝術品了,再用它來比喻洞庭湖中屹立著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設的大自然景象縮小成陳設在幾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
●引導賞析
你覺得哪一句詩寫得好,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詩人的心情。
與上一首比較,體會不同的景致及古詩的借景抒情手法。
背誦《獨坐敬亭山》、《望洞亭》。
●交流課外積累
①說說你知道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②布置課外作業(yè),繼續(xù)去搜集。
③下節(jié)課(或者語文活動課)上進行交流。
●練習
任選一首,想象景致,根據自己的理解作畫,并配上詩句。
第二課時憶江南
●復習導入
背誦前兩首以及課外搜集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憶江南》是一首詞,又描寫了怎樣的景致,怎樣的心情呢?
●讀課文,理解內容
①帶著上面的問題自由讀,邊讀邊看圖,理解意思。
②指名讀,讀準生字,結合注釋理解意思。
③指名看圖說出意思。誦讀領悟詞義,教師做如下點撥:
憶江南是詞牌名,詞都有一個牌名。詞的內容也是回憶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經當過杭州刺史。詞中回憶的,就是美麗的江南風光。
舊:從前。曾:曾經。諳:熟悉。勝:超過,勝過。
④根據提供的詞語解釋,讓學生自己說說詞句的意思,然后連起來說整首詞的意思。
●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教師小結
詩一開頭,詩人先說:河南好,這是詩人對江南春天的贊美。那么,說江南好,是聽別人說,還是自己親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經,我對江南的風景是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風景好在哪里?可先讓學生來回答。教師最后歸納:春回大地的時候,百花盛開,每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陽光普照,遍地開放的鮮花更加艷麗,春暖水碧,綠波粼粼。由于紅日的映照,紅花更紅,像燃燒的火焰;由于江花紅,所以更顯出江水碧綠。藍字形容春水深碧。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詩人的記憶里,所以詞的結尾說──江南風景這樣好,能不讓人回憶嗎?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朗讀的感情基調:飽含深情的回憶之情。
語調處理:一、二句要有昂揚的激情,再轉入舒緩回憶,日出句聲調高昂,春來句聲調柔和平緩,最后一句聲調稍抬高,仿佛是自問,又像是問他人,能不語氣要果斷、堅定。
在熟讀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抄寫或默寫
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B案
第一課時
●啟發(fā)談話
古代詩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寫景抒情的詩詞,今天來學習其中三首。
●學習詩句
①提示學習方法和要求。
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b.看注解理解詞義;c.連起來說說每句話的意思中;d.反復朗讀,
體會詩人當時的情感。
②學生自學,再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啟發(fā),然后在班上集體交流,逐首理解。
●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惑
●教師小結(閱讀古詩的基本方法)
第二課時
●指名分別朗讀三首詩詞
●比較學習
①引導比較異同。師:三首詩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不同之處又是什么?
②學生按上述要求進行自學思考,做好發(fā)言的準備。
③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引導歸納
相同點:詩人都在描寫一處景物,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fā)著自己的情感。
不同點:從詩人所在的地點、時間、觀察到的景物的特點,當時的心境等方面進行比較;對詩與詞的不同形式加以區(qū)別。
●指導感情朗讀
體會三首詩詞中詩人的不同心境,用恰當的語調加以表達。
●背誦,默寫
課前預習:
1.針對課文內容有側重地查閱資王安石、張籍兩位詩人的資料,對他們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xiāng)、人生履歷有所了解,并做簡要地記錄。
簡要的記錄:
王安石
張籍
納蘭性德
2.借助注釋、工具書、聯(lián)系語境,正確流利地朗讀三首詩詞,并嘗試讀懂古詩大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
2.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理解詩詞的大意及重點詞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經過對比學習,體會出兩首詩詞都表達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但思鄉(xiāng)的緣由、表達的方式、語言特點是不同的。
課前互動:
播放《思鄉(xiāng)曲》,師生合作背誦思鄉(xiāng)的詩詞。
一、相機導入,揭示課題。
師:思鄉(xiāng)是一種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懷,她像血液一樣,流淌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中。由古至今,從未間斷。今天我們再來讀三首思鄉(xiāng)的詩詞。我們先來學習前兩首詩。
(板書課題“古詩詞三首”,詩詞題目“泊船瓜洲”“秋思”。)
二、檢查朗讀,讀通古詩。
(重點強調“間”“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滲透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確定多音字讀音的學習方法。)
三、借助注釋和課外搜集的資料自讀疏通詩歌大意。
1.學生運用積累的學習方法,自讀古詩。畫出不懂的問題。
2.同學交流,解決不懂的字詞。
3.老師質疑檢測:“你從詩句中讀懂了作者身在何處呢?”引出兩首詩的寫作背景,感知古詩大意。
四、朗讀品味兩首詩,體會詩情,感悟詩境。對比兩首詩的異同。
1.小結過渡。
2.引導品讀《泊船瓜洲》。
(1)自讀批注,讀解語境。
透過詩中哪些詞語,你能體會到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梢栽跁先σ蝗?、畫一畫,還可以寫寫簡單的批注。
(2)交流感悟,相機指導朗讀。
重點預設“一水間”“只隔”“綠”“又”“何時”“還”。
(3)還原詩境,感情朗讀。
(4)角色替換,自由吟詠。背誦詩文。
3.自讀體會《秋思》。
(1)小結過渡:在奉詔進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風,家鄉(xiāng)的春景勾起了詩人無限的鄉(xiāng)愁,那引發(fā)了客居洛陽的張籍鄉(xiāng)愁的又是什么呢?思鄉(xiāng)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邊,明月下,想著自己的家鄉(xiāng),發(fā)出了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蹦撬监l(xiāng)的張籍又做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自讀詩文,深入體會。
(2)自由朗讀體會。
(3)交流匯報,扣住“見秋風”“意萬重”深化對詩文的感受。相機指導朗讀。
五、對比梳理,整體朗讀。
1.總結:兩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為不同的原因離開了家鄉(xiāng),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又因為不同的緣由觸動他們共同的情感——這就是思鄉(xiāng)。
2.朗誦兩首詩詞。
營造情境,引讀朗誦,體會情感,表達感情。
作業(yè)設計(課件出示):
1.背誦、默寫兩首思鄉(xiāng)的詩詞。
2.積累摘抄課外的思鄉(xiāng)的詩詞。
板書設計:
古詩詞三首
泊船瓜洲奉詔進京春意濃追問明月何時還
秋思客居洛陽見秋風寄寫家書意萬重
教學過程:
一、背誦、默寫兩首古詩。
二、對比學習《長相思》。
三、總結三首詩詞,整理對比學習本課的思鄉(xiāng)詩詞。獨立或合作學習收集到的詩詞,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
題目作者背景思鄉(xiāng)緣由作者表現表達特點
泊船瓜洲王安石奉詔入京春意濃追問明月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秋思張籍客居洛陽見秋風寄寫家書敘事抒情含蓄感人
長相思納蘭性德征旅途中遇風雪輾轉難眠寫景敘事傾訴心聲
四、根據上面的表格,小組合作寫小論文。
提示:
豎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比較《×××》和《×××》兩首思鄉(xiāng)詩(詞)的異同”“古代人離開家鄉(xiāng)的原因略談”“觸動古人的思鄉(xiāng)愁緒的意象有哪些”等題目寫小論文。橫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的賞析”論文題目。
教學目標:
1.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激發(fā)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中引用詩詞的興趣。
3.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通過三首詩詞的對比學習和拓展,初步了解思鄉(xiāng)詩詞的一般特點。
4.通過對三首古詩詞的學習,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積累并內化詩句,體會作者懷鄉(xiāng)思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對比體會三首詩詞在表情達意上的異同,感受思鄉(xiāng)詩詞的一般特點。
學習方法:yJs21.CoM
借用注釋,查閱資料、工具書,質疑問難,自讀感悟,朗讀涵詠,討論交流,撰寫小論文等。
教學理念:
以文定教、順學而導——根據古詩詞的體裁和思鄉(xiāng)詩詞的題材特點和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經驗和規(guī)律,確定了以朗讀品味為主的教學方法;依據單元、課文的編排特點,設計了對比教學的教學思路。
9.指名答。(在江岸兩邊大面積出現的是草地、樹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見了──
練習題: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綠色的詞嗎?
近處()的小草()的柳樹,遠處()的樹林()的高山。
學生口述。
11.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jié),站在──(手指課題“船”字)(生答: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
(生答:綠色),讓作者那么明顯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了、來了)。
12.你可別小看了這個“綠”字哦,它僅僅是告訴你春天來了嗎?它還能讓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就單單是個“綠”也各有各的美;這個“綠”有著層次美,遠近各不相同;”
綠”也寫出了春天景物的變化……)
14.同學們理解的多準確呀!把你感受到的“綠”再讀出來吧。分男女生賽讀。
15.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6.聽完“綠”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yōu)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更改十多次,難道我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
我想,“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8.這首詩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贊賞。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你的贊嘆吧。
↘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綠,這么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指名答。
2.詩人想回哪里去?詩中的家鄉(xiāng)是指哪?引導從課題的船??吭凇肮现蕖薄扮娚街桓魯抵厣健钡忍幚斫?。
3.你能到這個地圖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嗎?先好好讀讀古詩。
4.學生上臺指明。(師點擊課件,顯示“鐘山”的位置)
簡介鐘山: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他是在那兒長大的,對鐘山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是他的第二個故鄉(xiāng)。
7.你從哪里能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到家鄉(xiāng)呢?
8.指名答。引導從“一水間”“只隔幾重山”“又”“何時找我還”這些詞句理解。
9.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xiāng)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回歸整體,深化體驗
1.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毖?!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xiāng)是多么的牽腸掛肚呀!讓我們一塊再來感受一下詩人的情感吧。
2.有感情地讀。
3.學到這,我們再來想想為什么人們對這首詩如此偏愛?
4.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生答:文學家,詩人)政治家,立志于國家改革。這首詩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經瓜洲時所寫。短短28個字展現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fā)了久思故鄉(xiāng)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己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圖嗎?千頭萬緒涌上心頭……更讓我們驚嘆的還是他對文字的講究,一個“綠”讓“萬千寵愛于一身”,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風范?。翰灰胚^這么優(yōu)秀的詩篇,趕快背下來吧。
↘樂調情
1.播放歌曲《故鄉(xiāng)的云》。
2.聽!來自遠離家鄉(xiāng)游子們的聲聲吶喊。故鄉(xiāng)的云總是那樣的白,故鄉(xiāng)的人總是無比的親!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那么,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他們又是如何表達胸中滿溢的情懷呢?
↘讀入情
1.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首讀一讀,要求讀準、讀通,看看注釋或借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詞。
2.指數名讀,正音。(注意讀準“意萬重”“聒”)
3.自由選擇其中一首齊讀,再交換朗讀一次。
4.看看詩題,你發(fā)現什么了?指名答。
5.那么,這相同的兩個“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復讀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6.這么多遍的讀讓你感受到了什么?任選一首說。指數名答。
↘品悟情
1.詩人那濃厚的化不開的思鄉(xiāng)之情,都藏在哪個句子中呢?課件出示兩首古詩。默讀,劃出來。
2.指名答。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睆倪@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4.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5.哦,原來詩人來到了──(生答:洛陽城)行色匆匆的他看見──(生自由回答)而拂面而來的是陣陣──(生答:秋風),這秋風是那么的(生答:涼爽、舒服、愜意),讓他禁不住地提筆──(生答:寫家書),提起筆來才發(fā)現要寫的──(生答:要寫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這真是──(生讀: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6.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滿腹惆悵、心事重重的感覺。
7.這句詩中詩人是借什么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呢?指名答。
8.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嗎?小組內交流。
9.引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p>
10.這一次又一次的開封、密封的過程中,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生答: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掛念),這真是說也──(生答:說不完)道也──(生答:道不盡)。
11.就讓我們一起走入這理還亂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12.王安石見明月而惆悵,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這都是──(生答:借景抒情)。那么,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巧妙的藏與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13.小組內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14.全班交流,師引導注重體會“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議深情
1.學生任選一首配樂背誦。
2.在你背誦時,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呢?指名答。
3.總結: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就不同。我們不可能到達詩人生活當中去,不可能看到那個朝代詩人面前真實的景色,但是,詩人們那份濃濃的思鄉(xiāng)情,我想無論是誰都能感悟的到!因為詩中的字字句句無不包含著──(生答:對故鄉(xiāng)的想念、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讓我們一起再來背一背這么感人的詩吧。
↘記生字
1.找到本課四個生字,讀讀相關句子。
2.正音。注意讀準“畔”聲母是p”帳”的翹舌音zh。
3.說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指名答。
4.指導書寫,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5.學生練寫。
學習目標
1.自讀中識記本課四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
2.感悟中學習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fā)情懷的寫法。
3.朗讀中體會詩人暗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目標:
1.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激發(fā)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中引用詩詞的興趣。
3.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通過三首詩詞的對比學習和拓展,初步了解思鄉(xiāng)詩詞的一般特點。
4.通過對三首古詩詞的學習,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積累并內化詩句,體會作者懷鄉(xiāng)思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對比體會三首詩詞在表情達意上的異同,感受思鄉(xiāng)詩詞的一般特點。
學習方法:
借用注釋,查閱資料、工具書,質疑問難,自讀感悟,朗讀涵詠,討論交流,撰寫小論文等。
教學理念:
以文定教、順學而導——根據古詩詞的體裁和思鄉(xiāng)詩詞的題材特點和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經驗和規(guī)律,確定了以朗讀品味為主的教學方法;依據單元、課文的編排特點,設計了對比教學的教學思路。
課前預習:
1.針對課文內容有側重地查閱資王安石、張籍兩位詩人的資料,對他們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xiāng)、人生履歷有所了解,并做簡要地記錄。
簡要的記錄:
王安石
張籍
納蘭性德
2.借助注釋、工具書、聯(lián)系語境,正確流利地朗讀三首詩詞,并嘗試讀懂古詩大意。
一、簡介詞牌知識,引入本首詞的學習
師:前兩首都是詩,今天要學習的一首詞。憶江南是詞牌名。什么是詞牌?詞牌也稱為詞格,是填詞用的曲調名。
師:現在我們打開書讀一讀這首詞(板書課題憶江南)。
設計意圖:
第一、二學段涉及的古代詩文以詩為主,因此,要給學生點明憶江南不是詩名,而是詞牌名?!稇浗稀凡皇窃姡窃~。
二、自讀正音,初知大意,反復練讀,背誦古詞
1、自讀正音:
注意曾是多音字,這里讀cng,是曾經的意思。諳ān,熟悉。能不憶江南是反問句,要注意讀出反問語氣。
2、反復練讀,背誦古詞:
自主練讀,試背古詞,然后同桌互考。
3、說說詞的大意。
設計意圖:白居易的詞《憶江南》通俗易懂,對詞句的理解并不難。這首詞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歷來是被人推重的千古佳句,被后人廣泛傳誦,因此,背誦是很重要的任務。
三、借助前兩首詩的學習方法,合作學習,誦讀古詞,探究其義
1、借助注釋,理解詞句。
2、互相提問,釋疑解困。
3、教師提問,討論解答:
⑴江南好,好在哪里呢?朗讀相關詞句來回答。
⑵風景舊曾諳,既然作者對江南再熟悉不過了,為啥只說江南的江花江水的景象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抓住最典型景物來表現江南春色的寫法。)
⑶紅勝火,你想到了什么?綠如藍又寫出了什么景致?你體會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想象紅綠色彩鮮明,對比強烈,體會詩人對江南風景由衷喜愛之情。
教師提疑要以學定教,如學生已經提出并解決了某些問題,這些問題就不必再提出。
設計意圖:教師提問,主要是檢驗學生思考體會的程度,同時也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四、以問引讀,深化情感
師引問:你現在知道能不憶江南的原因嗎?
師引:能不憶江南?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用詞來回答)
師引(語氣變化,情感加深):能不憶江南?因為_____________。(學生仍用詞來回答,語氣要有變化。)
師再引(語氣變化,情感進一步加深):能不憶江南?因為_____________。(學生還用詞來回答,學生情感要有進一步的變化)
設計意圖:教師引讀語氣的一次次加強,目的是要喚起學生對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一次比一次強烈的情感體會。
五、綜合比較(異同),總結全課
1、師:學完了這三首古詩詞,你能將三首詩詞連著背一遍嗎?
2、比較異同:
老師板書:
同:
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詩人寫的)。
景物地點同(都屬于江南)。
詩詞內容同(都寫景,都是寫景抒情的)。
異:
體裁形式不同(前兩首是詩,后一首是詞)。
詩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調寫景言意,后兩首熱情頌景抒情。)。
表現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運用了擬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對比非常強烈)。
3、再讀古詩詞三首,師總結全課。
【板書設計】
綜合比較異同,便于學生綜合理解古詩詞的內容及表現手法,可以加深對詩詞的進一步理解。
1、古詩詞三首:
同:
作者朝代同。
景物地點同。
詩詞內容同。
異:
體裁形式不同。
詩人情感不同。
表現手法不同。
設計意圖:板書三首古詩詞的異同,既檢驗了學生對三首古詩詞的理解程度,又是對三首詩詞內容情感以及表現手法的總結梳理,是對詩詞理解的提升。
【特別建議】
古詩詞教學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不要講得太多,甚至包辦代替,不要在學生還沒有理解的情況下,大量地抒發(fā)自己的理解與感悟。這樣做,可能填塞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我們教學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鼓勵學生通過注釋來理解,借助插圖來理解,通過交流來理解,引導學生通過多讀多背,熟練背誦來感悟理解。
教師不要失去引導之責。雖然要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棄引導的責任。四年級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異,很多小朋友認為知道了每個字或詞的意思,就是懂了古詩詞了。對此,我們有必要進行一定的引導。如三首古詩詞教學均有教師提問的環(huán)節(jié),這就是一種引導。這個教師提問,除了檢驗學生的學習程度外,主要是引向學生對古詩詞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默認學生僅僅停留在孤立字詞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
幼師資料《古詩詞三首課件》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師資料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古詩詞三首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