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圓的方程課件范本九篇

發(fā)布時間:2024-02-03

每個老師都需要在課前準備好自己的教案課件,本學期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要實施課堂教學,老師必須按照教案課件。如果您對“圓的方程課件”感興趣不妨來看看這篇文章,如果你認為這份資料有用請將它分享給需要的人!

圓的方程課件(篇1)

【考點及要求】:

1.掌握直線方程的各種形式,并會靈活的應用于求直線的方程.

2.理解直線的平行關系與垂直關系, 理解兩點間的距離和點到直線的距離.

【基礎知識】:

1.直線方程的五種形式

名稱 方程 適用范圍

點斜式 不含直線x=x1

斜截式 不含垂直于x=軸的直線

兩點式 不含直線x=x1(x1x2)和直線y=y1(y1y2)

截距式 不含垂直于坐標軸和過原點的直線

一般式 平面直角坐標系內(nèi)的直線都適用

2.兩條直線平行與垂直的判定

3.點A 、B 間的距離: = .

4.點P 到直線 :Ax+Bx+C=0的距離:d= .

【基本訓練】:

1.過點 且斜率為2的直線方程為 , 過點 且斜率為2的直線方程為 , 過點 和 的直線方程為 , 過點 和的直線方程為 .

2.過點 且與直線 平行的直線方程為 .

3.點 和 的距離為 .

4.若原點到直線 的距離為 ,則 .

【典型例題講練】

例1.一條直線經(jīng)過點 ,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和是6,求該直線的方程.

練習.直線 與兩坐標軸所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不大于1,求 的取值范圍.

例2.已知直線 與 互相垂直,垂足為 ,求的值.

練習.求過點 且與原點距離最大的直線方程.

【課堂小結】

【課堂檢測】

1.直線 過定點 .

2.過點 ,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互為相反數(shù)的直線方程是 .

3.點 到直線 的距離不大于3,則 的取值范圍為 .

圓的方程課件(篇2)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81頁1--2題、做一做,練習十六第1---4題

教學目標: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

2、能根據(jù)字母所取的數(shù)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能通過列方程和解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能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理解方程的含義。

教學難點:

較熟練地解簡易方程,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用字母表示數(shù)

1、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作用和意義?

用字母表示數(shù)可以簡明地表示數(shù)量關系、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為研究和解決問題帶來許多方便。

2、說一說你會用字母表示什么?

3、說一說,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書寫數(shù)與字母、字母與字母相乘時,應注意什么?

【如】①a乘4.5應該寫作4.5a; ②s乘h應該寫作sh; ③路程、速度、時間的數(shù)量關系是s=vt.

4、你還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數(shù)量關系或計算公式?

如:【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結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交換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結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公式】

長方形面積公式: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面積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方體體積公式:_________________

正方體體積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圓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圓的面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圓的方程課件(篇3)

本單元教學方程的知識,是在四年級(下冊)“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基礎上編排的。第一次教學方程,涉和的基礎知識比較多,教學內(nèi)容分成三局部編排。

第1~2頁教學等式的含義與方程的意義,根據(jù)直觀情境里的等量關系列方程。

第3~11頁教學等式的性質(zhì),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第12~14頁全單元內(nèi)容的整理與練習。

本單元編排的一篇“你知道嗎”簡要介紹了我國古代就有方程的思想,并有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歷史記載。

1?從等式到方程,逐步構建新的數(shù)學知識。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類特殊對象,教材用屬概念加種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數(shù)→方程”的線索教學方程的意義。

(1)

借助天平體會等式的含義。

等式是方程的生長點,同學在前幾冊教材里對等式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本單元教材首先讓同學體會等式的含義。

天平兩臂平衡,表示兩邊的物體質(zhì)量相等;兩臂不平衡,表示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不相等。讓同學在天平平衡的直觀情境中體會等式,符合同學的認知特點。例1在天平圖下方出現(xiàn)“=”,讓同學用等式表達天平兩邊物體質(zhì)量的相等關系,從中體會等式的含義。教材使用了“質(zhì)量”這個詞,是因為天平與其他的秤不同。習慣上秤計量物體有多重,天平計量物體的質(zhì)量是多少。教學時不要把質(zhì)量說成重量,但不必作過多的解釋。

例2繼續(xù)教學等式,教材的布置有三個特點:

第一,有些天平的兩臂平衡,有些天平兩臂不平衡。根據(jù)各個天平的狀態(tài),有時寫出的是等式,有時寫出的不是等式。同學在相等與不等的比較與感受中,能進一步體會等式的含義。第二,寫出的四個式子里都含有未知數(shù),有兩個是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這便于同學初步感知方程,為教學方程的意義積累了具體的素材。第三,寫四個式子時,對同學的要求由扶到放。圓圈里的關系符號都要同學填寫,同學在選擇“=”“>”或“<”時,能深刻體會符號兩邊相等與不相等的關系;符號兩邊的式子與數(shù)則逐漸放手讓同學填寫,這是因為他們以前沒有寫過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與不等式。

(2)

教學方程的意義,突出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

“含有未知數(shù)”與“等式”是方程意義的兩點最重要的內(nèi)涵。“含有未知數(shù)”也是方程區(qū)別于其他等式的關鍵特征。在第1頁的兩道例題里,同學陸續(xù)寫出了等式,也寫出了不等式;寫出了不含未知數(shù)的等式,也寫出了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這些都為教學方程的意義提供了鮮明的感知資料。教材首先告訴同學:

像x+50=1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讓他們理解x+50=150、2x=200的一起特點是“含有未知數(shù)”,也是“等式”。這時,假如讓同學對兩道例題里寫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稱為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釋,那么同學對方程是等式的理解會更深刻。教材接著布置討論“等式和方程有什么關系”,并通過“練一練”第1題讓同學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程,理解等式與方程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包括與被包括關系。即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都是方程。這道題里有以x為未知數(shù)的等式,也有以y為未知數(shù)的等式,使同學對“未知數(shù)”有正確的理解,防止把未知數(shù)局限為x,把方程狹隘地理解為“含有x的等式”?!熬氁痪殹钡?題要求同學自身寫出一些方程并相互交流,讓它們在寫方程時關注方程的實質(zhì)屬性,從而鞏固方程的概念。

(3)

用方程表示直觀情境里的相等關系。

第2頁的“試一試”和“練一練”第3題都是看圖列方程,編排這些題的目的是培養(yǎng)同學發(fā)現(xiàn)和理解實際情境里的等量關系的能力,體會方程是表示等量關系的數(shù)學方法,從而進一步鞏固方程的概念,并為以后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打下扎實的基礎。這些內(nèi)容在編排上有兩個特點:

一是直觀情境的出現(xiàn)從天平圖開始,發(fā)展到帶括線的圖畫。帶括線的圖畫在一年級(上冊)就出現(xiàn)了,同學比較熟悉。但是,從列算式求答案的習慣思維轉向列方程表示等量關系,仍然會有困難。因此,教材先讓同學看天平圖列方程。天平兩臂平衡,表示它左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相等,已經(jīng)在兩道例題里教學得很充沛了,看天平圖列方程能讓同學初步知道什么是列方程和怎樣列方程,對依據(jù)什么列方程和列出的方程表示什么有所體驗。

在此基礎上,過渡到列方程表示帶括線的圖畫里的等量關系,會平穩(wěn)得多。二是帶括線的圖畫里的等量關系,突出兩個或幾個局部數(shù)相加是它們的總數(shù)。在幾個局部數(shù)相同時,它們相加用乘法比較簡便。這些關系是數(shù)量之間最基本的關系。而且這些關系建立在加法和乘法的意義上,同學容易理解。如文具盒的價錢加筆記本的價錢一共20元,買4本同樣的故事書一共要16.8元,列出的方程分別是12+x=20和4x=16.8。假如少數(shù)同學列出的方程是20-x=12或16.8÷x=4也是可以的,但不宜提倡;絕不能列出20-12=x、16.8÷4=x這樣的方程。因為后者仍然是過去列算式的思路,不利于同學體會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對以后的教學也是有弊無利的。

2?利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方程。

在過去的小學數(shù)學教材里,同學是應用四則計算的各局部關系解方程。這樣的思路只適宜解比較簡單的方程,而且和中學教材不一致?!兑?guī)范》從同學的久遠發(fā)展和中小學教學的銜接動身,要求小學階段的同學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方程。因此,本單元布置了關于等式性質(zhì)的內(nèi)容,分兩段教學:

第一段是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零的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學等式的性質(zhì)以后,都和時讓同學運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方程。

(1)

在直觀情境中,按“形象感受→籠統(tǒng)概括”的方式教學等式的性質(zhì)。

教材仍然用天平的直觀情境教學等式的性質(zhì)。因為在兩臂平衡的天平上,左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發(fā)生相同的變化,天平的兩臂仍然堅持平衡。這種現(xiàn)象能形象地表示等式的性質(zhì),有利于同學的直觀感受。

例3教學等式的一個性質(zhì)。教材設計了四組天平圖,每組左邊的天平圖表示變化前的等式,右邊的天平圖表示變化后的等式,從左邊的等式到右邊的等式,反映了等式的性質(zhì)。上面的兩組圖揭示的是等式的兩邊都加上一個相同的數(shù),仍然是等式;下面的兩組圖揭示的是等式的兩邊都減去相同的數(shù),仍然是等式。四組圖的內(nèi)容綜合起來就是等式的一個性質(zhì)。教材精心設計每組天平上物體的質(zhì)量,第一組圖寫出的是不含未知數(shù)的等式,在左邊的天平表示20=20以后,右邊天平的兩邊各加1個10克的砝碼,看圖填寫20+()○20+()。同學在兩個括號里都寫“10”,在圓圈里寫“=”,聯(lián)系天平兩邊各加10克都變成30克,而天平仍然平衡的現(xiàn)象,體會填寫的等式是合理的。這樣就首次感知了等式的兩邊都加上同一個數(shù),結果仍是等式。第二組圖寫出的是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從x=50到x+20=50+20的變化和比較中,對等式兩邊都加上相同的數(shù)有進一步的感受。第三組圖寫出的等式兩邊都用字母a表示砝碼的質(zhì)量,圈出a克砝碼并畫上箭頭,表示去掉它的意思。聯(lián)系已有經(jīng)驗,這里的a代表許多個數(shù),這組天平圖與等式概括了眾多等式兩邊減去相同數(shù)的情況。第四組圖在方程x+20=70的兩邊都減去20,不但又一次表示了等式性質(zhì),而且與解方程的方法十分接近。

另外,這道例題的8個等式中,有7個讓同學在圓圈里填寫“=”組成等式,這是引導同學切實關注等式有沒有變化。右邊的四個等式分別讓同學在括號里填出同時加上或減去的數(shù),有利于發(fā)現(xiàn)等式的性質(zhì)。

例5教學等式的另一個性質(zhì)。教材注意利用同學前面學習等式性質(zhì)的經(jīng)驗,在感知天平的直觀情境表示出等式性質(zhì)的一個實例后,再讓同學寫一個等式,通過比較、概括與交流,得出“等式的兩邊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的結論。教學時有兩點應注意:

一是讓同學正確理解圖意。上面一組天平圖的左邊原來是一個質(zhì)量為x克的物體,又添上一個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右邊原來是一個20克的砝碼,又添上一個同樣的砝碼。這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都乘2。下面一組天平圖左邊原來是3個質(zhì)量都為x克的物體,現(xiàn)在只剩下1個這樣的物體;右邊原來是3個20克的砝碼,現(xiàn)在只剩下1個20克的砝碼。這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都除以3。二是等式兩邊同時除以的那個數(shù)不能是0,這一點同學能夠接受。因為前面的教學中,已經(jīng)多次提到除數(shù)不能是0。

(2)

應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方程。

例4和例6教學解方程,解方程的關鍵是方程的兩邊都加(減)幾、乘(除以)幾,教材對此有精心的設計。例4看圖列出方程,同學先從圖中能得到求x值的啟示:

只要在天平的左右兩邊各去掉10克的砝碼。聯(lián)系等式的性質(zhì)與方程x+10=50的特點,理解“方程兩邊都減去10”的道理:

等式的兩邊都減去10,左邊就剩下x,x的值只要通過右邊的計算就能得到。例6在列出方程以后,讓同學聯(lián)系已有的解方程經(jīng)驗和有關的等式性質(zhì),考慮“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這個問題,并解這個方程。這些設計都體現(xiàn)了從同學實際動身,讓同學主動學習的教育理念。另外,例4的編寫還注意了三點:

一是示范了解方程的書寫格式,強調(diào)等式變換時,各個等式的等號要上下對齊,教學時必需嚴格遵循;二是求得x=40后,通過“是不是正確答案”的.質(zhì)疑,引導同學根據(jù)“左右兩邊是不是相等”進行檢驗;三是在回顧反思求x值的過程基礎上,講了什么是“解方程”。這些都是以后解方程時反復使用的知識。

協(xié)助同學逐漸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形成相應的技能,是教材編寫時認真考慮的問題。用好教材設計的兩道題,能培養(yǎng)同學這方面的能力。一處是第4頁“練一練”第1題,為了使方程的左邊只剩下x,方程的左邊已經(jīng)加上25(或減去18),右邊應該怎樣?這是剛開始教學解方程時的設計。通過在方框里填數(shù),在圓圈里填運算符號,

引導同學正確應用等式的性質(zhì),體會解方程的戰(zhàn)略和思路,理出解方程的關鍵步驟。同學在方框里填數(shù)一般不會有問題,在圓圈里填運算符號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要通過交流和評價,協(xié)助他們正確掌握方程的兩邊同時加上或同時減去相同的數(shù)。另一處是第6頁第7題,簡化解方程過程的書寫,濃縮思路,是在基本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以后布置的。如解方程x-20=30,在方程的兩邊都加20這一步,省寫了虛線框里的內(nèi)容: x-20+20=30+20,直接寫出x=30+20。這樣做能使解方程的考慮流暢、書寫簡便,從而提升解方程的能力。教學時要讓同學體會簡化的過程,重點討論圓圈里填什么符號、方框里填什么數(shù)以和為什么。第8頁“練一練”第1題、第10頁第2題的編排意圖與上面相同。

圓的方程課件(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等式、不等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等內(nèi)容,進一步鞏固加深學生對方程的理解和認識。

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問題。

3、感受式與方程在解決問題中的價值,培養(yǎng)初步的代數(shù)思想。

教學重點:

明確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和作用;會靈活的用方程解答兩步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找等量關系式,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都記得這首兒歌

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請你來接下句

三只青蛙_________;

五只青蛙呢?

N只青蛙呢?

一首小小的兒歌展示了數(shù)學的機智和趣味,細心的同學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首兒歌不僅融入了數(shù)字,還包含著字母,用字母來表示數(shù)。我們今天的課就圍繞用“字母表示的數(shù)”來展開。

二、進行復習

1、用字母表示數(shù)

(1)同學們想一想,在數(shù)學中有哪些地方常用字母來表示?

生列舉:數(shù)量關系(路程、速度、時間 即s=vt)

計算公式(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s=ab 圓柱的體積公式:v=sh 等)

運算定律(加法結合律:a+b+c=a+(b+c)等)

(2)請同桌之間相互舉兩個這樣的例子。

(3)你們知道為什么用字母表示數(shù)嗎?

(4)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請大家翻開課本71頁,抓緊時間做一做吧。生自主完成課本(1)~(4)題。師巡視;完成后全班交流答案,重點說一說表示的意義。

(5)現(xiàn)在我把第(4)題做一下修改:一臺插秧機上午工作5小時,下午工作3小時,上下午一共插秧160平方米,問:每小時插秧多少平方米?

算法有兩種:其一:算術方法:160÷(5+3)=20

依據(jù):總插秧數(shù)量÷時間=單位時間量

其二:列方程:x(5+3)=160

依據(jù):單位時間量×時間=總插秧數(shù)量

觀察比較:以上兩種解法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根據(jù)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式。

不同點:解法一:以已知推出未知,是算術法。

解法二:把未知數(shù)用x表示,列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即方程。

同學們想一想,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方程有哪些性質(zhì)呢?(等式 、含有未知數(shù))

2、方程

(1)判斷下列哪些是方程(說明理由)

7+8=3×5 4a+5b a+12=89

4x=y 3+100>25+y 6+x=0.5×3

(2)你會解方程嗎?從中選擇一個試一試。

(3)如何判斷方程的解是否正確?

(4)列方程解應用題的解題步驟是怎樣的?

討論后得出:①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shù),并用x表示;

②找出應用題中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檢驗,寫出答案。

3、列方程解決問題

(1)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列方程解方程能幫我們很快解決。例如,這副乒乓球拍到底多少元呢?讓我們一起來算一算。

請生一起看書71頁例一:李老師買下面的球拍,給售貨員100元,找回2元,一副乒乓球拍的價錢是多少元?

引導生認真審題,找出等量關系,自己列出方程并求解。交流解題思路。

(2)生嘗試自主解決例二:相遇問題。師巡視,請生到黑板完成,全班交流。

(3)練習

①練一練1

②師展示習題:說出下面每組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1)女生人數(shù),男生人數(shù),全班人數(shù);

(2)蘋果的重量,梨的重量,梨比蘋果少的重量。

(3)一輛公共汽車中途到站后,先下去15人,又上來9人,這時車上正好有30人,到站前車上有多少人?

(4)一本書240頁,小剛看了5天,還剩165頁沒看,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③課本練一練5

三、小結

說一說你今天的收獲在哪里?

圓的方程課件(篇5)

本單元教學方程的知識,是在四年級(下冊)“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基礎上編排的。第一次教學方程,涉和的基礎知識比較多,教學內(nèi)容分成三局部編排。

第1~2頁教學等式的含義與方程的意義,根據(jù)直觀情境里的等量關系列方程。

第3~11頁教學等式的性質(zhì),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第12~14頁全單元內(nèi)容的整理與練習。

本單元編排的一篇“你知道嗎”簡要介紹了我國古代就有方程的思想,并有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歷史記載。

1?從等式到方程,逐步構建新的數(shù)學知識。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類特殊對象,教材用屬概念加種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數(shù)→方程”的線索教學方程的意義。

(1)

借助天平體會等式的含義。

等式是方程的生長點,同學在前幾冊教材里對等式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本單元教材首先讓同學體會等式的含義。

天平兩臂平衡,表示兩邊的物體質(zhì)量相等;兩臂不平衡,表示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不相等。讓同學在天平平衡的直觀情境中體會等式,符合同學的認知特點。例1在天平圖下方出現(xiàn)“=”,讓同學用等式表達天平兩邊物體質(zhì)量的相等關系,從中體會等式的含義。教材使用了“質(zhì)量”這個詞,是因為天平與其他的秤不同。習慣上秤計量物體有多重,天平計量物體的質(zhì)量是多少。教學時不要把質(zhì)量說成重量,但不必作過多的解釋。

例2繼續(xù)教學等式,教材的布置有三個特點:

第一,有些天平的兩臂平衡,有些天平兩臂不平衡。根據(jù)各個天平的狀態(tài),有時寫出的是等式,有時寫出的不是等式。同學在相等與不等的比較與感受中,能進一步體會等式的含義。第二,寫出的四個式子里都含有未知數(shù),有兩個是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這便于同學初步感知方程,為教學方程的意義積累了具體的素材。第三,寫四個式子時,對同學的要求由扶到放。圓圈里的關系符號都要同學填寫,同學在選擇“=”“>”或“<”時,能深刻體會符號兩邊相等與不相等的關系;符號兩邊的式子與數(shù)則逐漸放手讓同學填寫,這是因為他們以前沒有寫過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與不等式。

(2)

教學方程的意義,突出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

“含有未知數(shù)”與“等式”是方程意義的兩點最重要的內(nèi)涵。“含有未知數(shù)”也是方程區(qū)別于其他等式的關鍵特征。在第1頁的兩道例題里,同學陸續(xù)寫出了等式,也寫出了不等式;寫出了不含未知數(shù)的等式,也寫出了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這些都為教學方程的意義提供了鮮明的感知資料。教材首先告訴同學:

像x+50=1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讓他們理解x+50=150、2x=200的一起特點是“含有未知數(shù)”,也是“等式”。這時,假如讓同學對兩道例題里寫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稱為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釋,那么同學對方程是等式的理解會更深刻。教材接著布置討論“等式和方程有什么關系”,并通過“練一練”第1題讓同學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程,理解等式與方程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包括與被包括關系。即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都是方程。這道題里有以x為未知數(shù)的等式,也有以y為未知數(shù)的等式,使同學對“未知數(shù)”有正確的理解,防止把未知數(shù)局限為x,把方程狹隘地理解為“含有x的等式”。“練一練”第2題要求同學自身寫出一些方程并相互交流,讓它們在寫方程時關注方程的實質(zhì)屬性,從而鞏固方程的概念。

(3)

用方程表示直觀情境里的相等關系。

第2頁的“試一試”和“練一練”第3題都是看圖列方程,編排這些題的目的是培養(yǎng)同學發(fā)現(xiàn)和理解實際情境里的等量關系的能力,體會方程是表示等量關系的數(shù)學方法,從而進一步鞏固方程的概念,并為以后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打下扎實的基礎。這些內(nèi)容在編排上有兩個特點:

一是直觀情境的出現(xiàn)從天平圖開始,發(fā)展到帶括線的圖畫。帶括線的圖畫在一年級(上冊)就出現(xiàn)了,同學比較熟悉。但是,從列算式求答案的習慣思維轉向列方程表示等量關系,仍然會有困難。因此,教材先讓同學看天平圖列方程。天平兩臂平衡,表示它左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相等,已經(jīng)在兩道例題里教學得很充沛了,看天平圖列方程能讓同學初步知道什么是列方程和怎樣列方程,對依據(jù)什么列方程和列出的方程表示什么有所體驗。

在此基礎上,過渡到列方程表示帶括線的圖畫里的等量關系,會平穩(wěn)得多。二是帶括線的圖畫里的等量關系,突出兩個或幾個局部數(shù)相加是它們的總數(shù)。在幾個局部數(shù)相同時,它們相加用乘法比較簡便。這些關系是數(shù)量之間最基本的關系。而且這些關系建立在加法和乘法的意義上,同學容易理解。如文具盒的價錢加筆記本的價錢一共20元,買4本同樣的故事書一共要16.8元,列出的方程分別是12+x=20和4x=16.8。假如少數(shù)同學列出的方程是20-x=12或16.8÷x=4也是可以的,但不宜提倡;絕不能列出20-12=x、16.8÷4=x這樣的方程。因為后者仍然是過去列算式的思路,不利于同學體會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對以后的教學也是有弊無利的。

2?利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方程。

在過去的小學數(shù)學教材里,同學是應用四則計算的各局部關系解方程。這樣的思路只適宜解比較簡單的方程,而且和中學教材不一致?!兑?guī)范》從同學的久遠發(fā)展和中小學教學的銜接動身,要求小學階段的同學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方程。因此,本單元布置了關于等式性質(zhì)的內(nèi)容,分兩段教學:

第一段是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零的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學等式的性質(zhì)以后,都和時讓同學運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方程。

(1)

在直觀情境中,按“形象感受→籠統(tǒng)概括”的方式教學等式的性質(zhì)。

教材仍然用天平的直觀情境教學等式的性質(zhì)。因為在兩臂平衡的天平上,左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發(fā)生相同的變化,天平的兩臂仍然堅持平衡。這種現(xiàn)象能形象地表示等式的性質(zhì),有利于同學的直觀感受。

例3教學等式的一個性質(zhì)。教材設計了四組天平圖,每組左邊的天平圖表示變化前的等式,右邊的天平圖表示變化后的等式,從左邊的等式到右邊的等式,反映了等式的性質(zhì)。上面的兩組圖揭示的是等式的兩邊都加上一個相同的數(shù),仍然是等式;下面的兩組圖揭示的是等式的兩邊都減去相同的數(shù),仍然是等式。四組圖的內(nèi)容綜合起來就是等式的一個性質(zhì)。教材精心設計每組天平上物體的質(zhì)量,第一組圖寫出的是不含未知數(shù)的等式,在左邊的天平表示20=20以后,右邊天平的兩邊各加1個10克的砝碼,看圖填寫20+()○20+()。同學在兩個括號里都寫“10”,在圓圈里寫“=”,聯(lián)系天平兩邊各加10克都變成30克,而天平仍然平衡的現(xiàn)象,體會填寫的等式是合理的。這樣就首次感知了等式的兩邊都加上同一個數(shù),結果仍是等式。第二組圖寫出的是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從x=50到x+20=50+20的變化和比較中,對等式兩邊都加上相同的數(shù)有進一步的感受。第三組圖寫出的等式兩邊都用字母a表示砝碼的質(zhì)量,圈出a克砝碼并畫上箭頭,表示去掉它的意思。聯(lián)系已有經(jīng)驗,這里的a代表許多個數(shù),這組天平圖與等式概括了眾多等式兩邊減去相同數(shù)的情況。第四組圖在方程x+20=70的兩邊都減去20,不但又一次表示了等式性質(zhì),而且與解方程的方法十分接近。

另外,這道例題的8個等式中,有7個讓同學在圓圈里填寫“=”組成等式,這是引導同學切實關注等式有沒有變化。右邊的四個等式分別讓同學在括號里填出同時加上或減去的數(shù),有利于發(fā)現(xiàn)等式的性質(zhì)。

例5教學等式的另一個性質(zhì)。教材注意利用同學前面學習等式性質(zhì)的經(jīng)驗,在感知天平的直觀情境表示出等式性質(zhì)的一個實例后,再讓同學寫一個等式,通過比較、概括與交流,得出“等式的兩邊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的結論。教學時有兩點應注意:

一是讓同學正確理解圖意。上面一組天平圖的左邊原來是一個質(zhì)量為x克的物體,又添上一個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右邊原來是一個20克的砝碼,又添上一個同樣的砝碼。這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都乘2。下面一組天平圖左邊原來是3個質(zhì)量都為x克的物體,現(xiàn)在只剩下1個這樣的物體;右邊原來是3個20克的砝碼,現(xiàn)在只剩下1個20克的砝碼。這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都除以3。二是等式兩邊同時除以的那個數(shù)不能是0,這一點同學能夠接受。因為前面的教學中,已經(jīng)多次提到除數(shù)不能是0。

(2)

應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方程。

例4和例6教學解方程,解方程的關鍵是方程的兩邊都加(減)幾、乘(除以)幾,教材對此有精心的設計。例4看圖列出方程,同學先從圖中能得到求x值的啟示:

只要在天平的左右兩邊各去掉10克的砝碼。聯(lián)系等式的性質(zhì)與方程x+10=50的特點,理解“方程兩邊都減去10”的道理:

等式的兩邊都減去10,左邊就剩下x,x的值只要通過右邊的計算就能得到。例6在列出方程以后,讓同學聯(lián)系已有的解方程經(jīng)驗和有關的等式性質(zhì),考慮“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這個問題,并解這個方程。這些設計都體現(xiàn)了從同學實際動身,讓同學主動學習的教育理念。另外,例4的編寫還注意了三點:

一是示范了解方程的書寫格式,強調(diào)等式變換時,各個等式的等號要上下對齊,教學時必需嚴格遵循;二是求得x=40后,通過“是不是正確答案”的質(zhì)疑,引導同學根據(jù)“左右兩邊是不是相等”進行檢驗;三是在回顧反思求x值的過程基礎上,講了什么是“解方程”。這些都是以后解方程時反復使用的知識。

協(xié)助同學逐漸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形成相應的技能,是教材編寫時認真考慮的問題。用好教材設計的兩道題,能培養(yǎng)同學這方面的能力。一處是第4頁“練一練”第1題,為了使方程的左邊只剩下x,方程的左邊已經(jīng)加上25(或減去18),右邊應該怎樣?這是剛開始教學解方程時的設計。通過在方框里填數(shù),在圓圈里填運算符號,

引導同學正確應用等式的性質(zhì),體會解方程的.戰(zhàn)略和思路,理出解方程的關鍵步驟。同學在方框里填數(shù)一般不會有問題,在圓圈里填運算符號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要通過交流和評價,協(xié)助他們正確掌握方程的兩邊同時加上或同時減去相同的數(shù)。另一處是第6頁第7題,簡化解方程過程的書寫,濃縮思路,是在基本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以后布置的。如解方程x-20=30,在方程的兩邊都加20這一步,省寫了虛線框里的內(nèi)容: x-20+20=30+20,直接寫出x=30+20。這樣做能使解方程的考慮流暢、書寫簡便,從而提升解方程的能力。教學時要讓同學體會簡化的過程,重點討論圓圈里填什么符號、方框里填什么數(shù)以和為什么。第8頁“練一練”第1題、第10頁第2題的編排意圖與上面相同。

圓的方程課件(篇6)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1.談話導入。

我們學過了關于方程的哪些知識?(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

預設

生1:方程的意義。

生2: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生3:解方程的方法。

生4:用方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

2.揭示課題。

同學們說得很全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系統(tǒng)地復習有關方程的知識。(板書課題:方程)

⊙回顧與整理

1.方程。

(1)什么是方程?它與算術式有什么不同?

明確:

①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作方程。

②算術式是一個式子,由運算符號和已知數(shù)組成。方程是一個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數(shù)可以參與運算,并且只有當未知數(shù)為特定的數(shù)值時,方程才成立。

(2)什么是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3)什么是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作解方程。

(4)解方程的依據(jù)是什么?

①等式的性質(zhì)。

②加減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互逆關系。

(5)課件出示教材80頁“回顧與交流”3題。

①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解方程的步驟和方法,以及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②指名到黑板前進行板演。

③全班交流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解的。

2.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

學生小組交流并集體匯報,然后教師明確:

①弄清題意,確定未知數(shù)并用x表示;

②找出題中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

③列方程,解方程;

④檢驗并寫出答語。

(2)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及找等量關系的方法。

①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根據(jù)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②你知道哪些找等量關系的方法?

預設

生1:根據(jù)關鍵性詞語找等量關系。

生2:根據(jù)常見的四則混合運算的意義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找等量關系。

生3:根據(jù)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找等量關系。

生4:根據(jù)計算公式找等量關系。

(3)課件出示教材80頁“回顧與交流”4題。

教師引導學生先找出各題的等量關系,再列方程自主解決問題。

圓的方程課件(篇7)

四年級(下冊)用字母表示數(shù)教學含有字母的式子,學生初步學會了寫式子的方法。五年級(下冊)方程教學了方程的意義、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一步計算的方程,學生能夠列方程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本單元繼續(xù)教學方程,要解類似于axb=c、axbx=c的方程,并用于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教學內(nèi)容的編排有以下特點。

第一,把解方程和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融為一體,同步進行,這是和以前教材的不同編排。在例1里,解2x-22=64這個方程是新知識,用它解答實際問題也是新知識。在例2里,解方程x+3x=290是新授內(nèi)容,解決的實際問題也是新授內(nèi)容。這兩道例題,既教學解方程的思路與方法,又教學列方程的相等關系和技巧。這樣編排,能較好地體現(xiàn)數(shù)學內(nèi)容和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一方面分析實際問題里的數(shù)量關系,抽象成方程,形成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內(nèi)容;另一方面,利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使知識技能的教學具有現(xiàn)實意義,成為數(shù)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tài)度有效發(fā)展的載體。

第二,突出思想方法,通過舉一反三培養(yǎng)能力。全單元編排的兩道例題、兩個練習,涵蓋了很寬的知識面。先看解方程。例 1教學ax-b=c這樣的方程,練習一里還要解ax+b=c、a+bx=c這些形式的方程。從例題到習題,雖然方程的結構變了,但應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方程是不變的。也就是說,解方程的策略是一致的,知識與方法的具體應用是靈活的。再看列方程。例1把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的2倍少22作為相等關系,練一練和練習一里陸續(xù)出現(xiàn)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多幾、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以及其他的相等關系。實際問題變了,尋找相等關系是解題的關鍵步驟始終不變。在例2和練習二里也有類似的安排。無論教學解方程還是列方程,例題講的是思想方法,以不變的思想方法應對多變的實際情況,有利于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全單元內(nèi)容分成三部分,例1和練習一教學一般的分兩步解的方程;例2和練習二教學特殊的需兩步解的方程;整理與練習回憶、整理、應用全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反思、評價教學過程和效果。

圓的方程課件(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等式,以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索活動,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與方程的練習與區(qū)別,體會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學重點:

理解等式的性質(zhì),理解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利用等式性質(zhì)和方程的意義列出方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預習測試

直接寫出得數(shù):

5x+4x=8y-y=7x+7x+6x=7a×a=15x+6x=5b+4b-9b=

二、自主學習

1、交流預習作業(yè),指名學生口答

2、出示天平

知道這是什么嗎?你長大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嗎?

說說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邊的物體重50克,右邊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呢?

3、教學例1,出示例1圖。

你會用等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關系嗎?

50+50=100(板書)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1)指出等式的左邊,等式的右邊等概念。

(2)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邊和右邊結果相等:等式用等號連接)

能說說什么樣的式子叫做等式嗎?(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教學例2,出示例2圖

天平往哪一邊下垂說明什么?(哪一邊物體的質(zhì)量多)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關系嗎?

學生獨立完成填寫,集體匯報。

板書:

x+50>100X+50

如果讓你把這四個式子分類,應分為幾類?為什么?

指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而這些等式與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數(shù))

知道像x+50=100,x+x=100這樣的等式叫什么嗎?(方程)

說說什么是方程?你覺得這句話里哪兩個詞比較重要?(含有未知數(shù)、等式)

4、討論:等式與方程有什么關系?

小組討論。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們的關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5、教學試一試

獨立完成,完成后匯報方法。

讓學生說一說,每題中的方程哪個更簡潔一些?

指出:像500÷2=x。20-12=x雖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時應盡量避免這樣x單獨在等號左邊或右邊的方法。

三、多層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獨立完成判斷后說說想法

2、完成“練一練”第2題,第3題

交流所列方程,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咧?你是怎么想的?

3、完成練習一第1題。

能說說每個線段表示的意思嗎?方程怎樣列呢?

小組中交流列式。

4、完成練習一第2題

理解題意,說說數(shù)量關系式怎樣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5、完成練習一第3題

四、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yè)

完成《補充習題》42、每日一題

寫出一些方程,并在小組里面交流

六、板書設計

方程

50+50=100x+50>100x+50=150

X+50

圓的方程課件(篇9)

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教材50—51頁,用等式表示等量關系。

教學提示

本節(jié)課的教學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并會用等式表示等量關系。再通過層層的遞進的練習,加深理解所學知識,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整節(jié)課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結合操作活動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會用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表示等量關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方程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探索性。

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表示等量關系。

難點

理解方程的意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

學生準備:

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復習導入

1.出示: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并說明理由?

6+x=14 36-7=29 60+23>70 8+x

x+4<14 ÷18=3 3x-12 5x+2x=63

2、寫一個方程,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說說什么是方程。進一步鞏固理解方程的意義。

設計意圖:整理上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方程意義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

1.聯(lián)系實際,應用拓展

師:看來同學們理解了方程的意義,掌握了方程的特征,其實方程就隱含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有很多問題都能用方程的方法來解決。試試看?。ǔ鍪荆?/p>

衣:媽媽帶50元錢給我買了一件T恤后,還剩下26元。

食:小強去麥當勞,買了一袋薯條和一個l0元的漢堡,一共用了l5元。

住:同學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3個人住一個房間,多少個房間能住102人?

行:公交車上有一些人到謝家灣站時,有13人下車,18人上車,車上還剩36人。

師:你想試哪一個?

生1:我想試“衣”。(生讀題)

師:能用方程來表示嗎?先寫在練習本上,再想一想未知數(shù)代表的是什么?

生2:x+26=50

生3:50-x=26

師:這是方程。

生4:X代表T恤的價錢。

生5:我想試“食”。 我是這樣寫的X+10=15,X代表的是一袋薯條的.價錢。

生6:我想試試“行”。

師:你能直接口答嗎?

生7:X-13+18=36,X代表的是車上原有的人數(shù)。

生7:我想說最后一個“住”。102÷3=X,X代表的是房間數(shù)。

師:習慣上都把未知數(shù)寫在等號的左邊。也可以這樣表示3X=102

師:剛才我們用方程表達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問題,同樣,也可以用日常生活來描述方程。

2.(出示)結合生活中的事例解釋方程。

①+19=54

②X-14=36

③Z-13十15=37

師:選擇自己喜歡的來說。

生1:我想說第2個,我有一些錢,買學習用品花了14元,還剩36元。

師:真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

生2:我想說第1個,我有一些零花錢,媽媽又給了我19元,一共有54元。

師:要學會合理使用零花錢。

生3:我想說第3個,公交車上有一些人到百貨大樓站時,有10人下車,12人上車,車上還剩30人。

師:先下后上,文明乘車。

……

師:聽了同學們的描述,老師認為大家確實理解了方程的意義,會把生活和數(shù)學聯(lián)系起來學習了,很好!

設計意圖:將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是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所在。也使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形成技能。在教學中要保證每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針對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點,具有層次性和開放性,注重教學的實效性。

(三)鞏固新知:

1.出示情境圖,學生獨立完成。說說列出方程的等量關系。

小麗背80首古詩,小芳背x首古詩,小芳說:你比我少背5首

學生能夠列出:小芳背古詩首數(shù)-5=小麗背古詩首數(shù)

或:小芳背古詩首數(shù)-小麗背古詩首數(shù)=5

即:x-5=80

或:x-80=5

學生同桌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訂正。

2.出示自主練習3。

這是一個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意義的題目。

先讓學生獨立填寫等量關系式并列出方程,交流時,重點引導學生結合示意圖說說數(shù)量關系。

設計意圖:加深理解所學的知識,應用所學的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四)達標反饋

1.下列各式那些是等式?

①45+32=77 ②5÷X=12 ③3X-4=22 ④2×21=42

⑤a+b=90 ?⑥÷6

2.按要求寫一寫。

喜歡《圓的方程課件范本九篇》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師資料,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方程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圓與方程課件八篇 常言道,優(yōu)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計劃。在平日里的學習中,幼兒園教師時常會提前準備好有用的資料。資料意義廣泛,可以指一些參考素材。有了資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那么,你知道幼師資料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圓與方程課件八篇”,可能你會喜歡,歡迎分享。一、教材分析教材...
    2023-10-19 閱讀全文
  • 圓的方程課件系列9篇 上課前準備好課堂用到教案課件很重要,因此就需要我們老師寫好屬于自己教學課件。教案是教師教學升華的有效手段。在閱讀的過程中小編找到了一篇很有用的“圓的方程課件”,希望本文能讓您喜歡!...
    2023-05-06 閱讀全文
  • 圓錐的課件范本 教案課件在課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我們老師編寫自己的高質(zhì)量教案課件。好的教案課件可以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我們在編寫教案課件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搜集的相關資料,請查看并收藏該鏈接以方便日后使用:“圓錐的課件”。...
    2023-10-23 閱讀全文
  • 數(shù)學圓課件(范文九篇) 對于這個話題,筆者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完整的"關于教案課件的重要性"的文章。每位教師都必不可少地需要編寫教案課件,因此可能需要每天都去寫。設計教案要注重信任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和需求。大家可以將此頁添加到書簽列表,方便隨時查看!...
    2023-12-06 閱讀全文
  • 圓的標準方程課件(收藏十三篇) 每個老師在上課前會帶上自己教案課件,因此老師會仔細規(guī)劃每份教案課件重點難點。老師上課時應以教案課件為依據(jù)來實施。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認為“圓的標準方程課件”是一個值得一讀的好文章,當您花時間閱讀本文時一定會有不少收獲!...
    2023-08-21 閱讀全文

常言道,優(yōu)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計劃。在平日里的學習中,幼兒園教師時常會提前準備好有用的資料。資料意義廣泛,可以指一些參考素材。有了資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那么,你知道幼師資料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圓與方程課件八篇”,可能你會喜歡,歡迎分享。一、教材分析教材...

2023-10-19 閱讀全文

上課前準備好課堂用到教案課件很重要,因此就需要我們老師寫好屬于自己教學課件。教案是教師教學升華的有效手段。在閱讀的過程中小編找到了一篇很有用的“圓的方程課件”,希望本文能讓您喜歡!...

2023-05-06 閱讀全文

教案課件在課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我們老師編寫自己的高質(zhì)量教案課件。好的教案課件可以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我們在編寫教案課件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搜集的相關資料,請查看并收藏該鏈接以方便日后使用:“圓錐的課件”。...

2023-10-23 閱讀全文

對于這個話題,筆者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完整的"關于教案課件的重要性"的文章。每位教師都必不可少地需要編寫教案課件,因此可能需要每天都去寫。設計教案要注重信任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和需求。大家可以將此頁添加到書簽列表,方便隨時查看!...

2023-12-06 閱讀全文

每個老師在上課前會帶上自己教案課件,因此老師會仔細規(guī)劃每份教案課件重點難點。老師上課時應以教案課件為依據(jù)來實施。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認為“圓的標準方程課件”是一個值得一讀的好文章,當您花時間閱讀本文時一定會有不少收獲!...

2023-08-2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