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實用13篇

發(fā)布時間:2024-03-25

毋庸置疑,作為新入職的教師,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教育學情況和效果進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筆記有助于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和個人成長。有關于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你知道哪些呢?或許你正在查找類似"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實用13篇"這樣的內(nèi)容,還請多多關注我們網(wǎng)站!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1】

盧梭作為18世紀啟蒙運動中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光輝的民主思想總是讓人欲罷不能,其意味深長的句子往往令人費解。筆者水平有限,恐怕未能參透先賢智慧的十分之一。若要筆者談談對本書的理解,就得從書中幾句深刻的語句說起。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這句話的前半部分可以用“天賦人權”來概括。在自然狀態(tài)下,人擁有自然的自由,不是因為別的什么,只是因為他是一個人。

霍布斯以自然人權理論為基礎,推導出社會契約理論:正是由于生命的自由,自然狀態(tài)下的人可以為自己的幸福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當然包括以破壞他人幸福為代價。盧梭是性善論者,因此他認為契約的產(chǎn)生并不是源于人們內(nèi)部的沖突,而是如前文所說,源于外部的挑戰(zhàn)。

無論合同的原因是什么,其結果都是一樣的:人們把自己和所有的自然權利都交給國家,國家將保護人們的社會自由權利。由于這份契約的簽訂是出于公意,因此人們沒有理由不遵從,后果是人們所做的一切都要受到契約的約束,這就是“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這不僅是盧梭的觀點,也是康德的觀點:人之所以具有絕對的價值和尊嚴,是因為理性本身創(chuàng)造了規(guī)則,人的最高本質是自由??梢哉f,契約的產(chǎn)生豐富了人的自由的內(nèi)涵。

公民同意所有的法律,甚至是違背他們意愿通過的法律,甚至法律,如果他們膽敢違犯其中任何一項,他們將受到懲罰。

時至今日,不同國家都為議會席位的組成與分配問題動足腦筋。幸運的是,這個問題可以補充政府的組成,通過各種政治制度的合理組合來緩解問題,但還沒有解決問題,少數(shù)人的利益仍然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如果投票結果與某人的意見不同,只能證明他對一般意志的估計不是一般意志。

然而,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如果沒有每個人都為自己考慮的個人意見,那么將軍將從何而來?

我相信,無論人性是善是惡,人們總是愿意追求自己的幸福。除非在一定的社會中,存在著某種具有強烈號召力的意識形態(tài)存在,或者社會精神發(fā)展到一定的高度,否則很難要求一個人永遠是先行者,不考慮自己的利益,而考慮一般意志,這應該是一般意志相互抵消的結果。

只要有人談到國家大事時說,這和我有什么相干?我們可以料定國家就算完了。

盧梭的這句話描述的卻是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現(xiàn)狀,說得似乎云淡風輕,卻一針見血。

由于這句話出自于《社會契約論》第三卷《論議員或代表》,因此筆者自然聯(lián)想到我國的人大代表。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不再只是一個空缺的職位。人大代表的發(fā)言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決策,在表達民意方面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不過,這無法掩蓋我國人大制度的缺陷。

盧梭認為,只有人民才能代表人民,人民不需要花錢接受代表或議員的服務。從我國的現(xiàn)狀看,他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稇椃ā芬?guī)定:

“人民代表大會堅持黨的領導,就要確保黨的主張經(jīng)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成為一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必須遵守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準則,實現(xiàn)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很顯然,我國黨政不分,使人大尚未成為具有獨立性的有實際權威的代議制機關。盧梭的理想只適合小國少人的情況,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也不符合世界許多大國的國情。

我們必須保持立法機關、行政機關的獨立性。遺憾的是,我國政府已公然宣稱“不搞三權分立”,那么怎樣完善人大制度就是一個疑問了。

總體說來,《社會契約論》這本書讓我對我們社會的現(xiàn)狀產(chǎn)生了思考,這里就暫時不詳盡探討了,希望大家在看完我的書評后會加深對這個社會的挖掘并盡力完善我的的社會體制。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2】

盧梭在第一卷里便開宗明旨地提出了“人生而自由”這一觀點。他認為奴隸制是荒謬和不可思議的,因為沒有一個有合理理由的人會為了自由而放棄自己。同時,他駁斥了格羅提烏斯和其他人從戰(zhàn)爭中吸取奴隸的觀點:

他認為戰(zhàn)爭只能是國家之間的一種關系。一個國家的成員為了消滅敵國而殺死敵國的成員。一旦對方放棄武器投降,就不再是敵人,所以其他認就不再有權生存和殺害這些投降的人。所以那些認為在戰(zhàn)爭中能夠以別人的自由來贖取對方生命的看法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在論述完以上這些觀點后,盧梭提到了這本書最核心的一個論點,即存在著一個社會公約。對這個社會公約,盧梭認為是與“人生而自由”的觀點相一致的。《社會公約》簽署后,人們并沒有改變自己的自由本質,而是將原來的自然屬性的自由轉化為社會屬性的自由。

何謂自由?盧梭的原話是“唯有服從人們自己為自己所規(guī)定的法律才是自由”。我贊同這一看法:

當人類在原始社會憑著最原始的欲望而行動時,并不是完整的自由,那是盧梭談到的“天然的自由”;而當人類真正有了理性,可以通過自己的意志來給自己設定一個限制并加以遵守時,這時的人類才是真正獲得了自由。這是能夠完全掌握自己的快樂,也是人類不再是原始欲望驅使的動物的快樂。

當然,盧梭似乎在這個問題上也存在一些認識的矛盾。在本書第三卷第一章里他寫到:“國家越擴大則自由就越縮小”。

在我看來,我們似乎走到了自己的反面,認為遵守法律是不自由的。這可能是一個悖論,因為人們很難界定自由與非自由的界限,這也是思想家們爭論數(shù)百年的緣因。

盧梭很推崇公意,他甚至認為公意是絕不會犯錯的。我在最初閱讀時就感到很困惑,覺得這樣“迷信”公意會釀成“多數(shù)人的暴政”。但盧梭后來給出了解釋。他認為一般意只不是公眾意志。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qū)別——一般只關注公共利益,而公共意只則是指私人利益。

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公意并不會造成“多數(shù)人的暴政”,因為尊重公意并非就是“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至于如何表達總的意愿,盧梭認為國內(nèi)最好沒有派系。如果很難做到這一點,那么我們就應該盡可能多地培育派系,防止派系之間的不平等。在我看來,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真理,即所有民主和自由都應建立在制衡的基礎上。

我以前對民主的概念很模糊,似乎投票選舉就是民主。但事實上,在某一個集團特別龐大的情況下,投票反映的只是某一個集團的意志。這種個人意志將成為普遍意志,并對全體成員產(chǎn)生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民主只是一個幌子,并沒有給人民帶來真正的利益。所謂制衡,則是能讓少數(shù)派、能讓所有人發(fā)出聲音,能像盧梭說的那樣,防止一個集團獨大。當各種意見繽紛多彩匯聚在一起,這時候再全面加以考慮,才能夠真正得到公意。

這個過程顯然耗時長久工作量巨大,這也就是真正的民主國家為什么辦事效率不高難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關鍵所在。

盧梭先生也談到了法律。他認為法律是一般意志的行為,也就是說,法律是一般意志的具體表現(xiàn)。至于立法者,盧梭認為那應該由一位(或許是幾位)“非凡人物”來擔任。他不贊同號令法律的同時還號令人。

因此,我認為,在我國,國務院根據(jù)法律賦予的權力制定的行政法規(guī)不應稱之為法律。因為那不是公意的體現(xiàn),難以貫徹公正的原則。但回顧我國的立法工作,立法是由全國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進行的,但在立法過程中,國務院各部委之間存在著權力競爭。

一部法律的最終誕生,很大一部分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預,這并沒有體現(xiàn)在一般的意志上,而是體現(xiàn)在政府部門的利益上。

在第二卷里,盧梭先生花費了很大的篇幅去論述人民。針對之前對立法者的論述他進行了補充,他并不認為立法者單純從“好法律”的角度去立法,而更應事先考察他要為之立法的那些人民們是否適宜接受法律。他說:

“大多數(shù)民族,猶如個人一樣,只有在青春時代才是馴服的;他們年紀大了,就變成無法矯正的了。當風俗一旦確立,偏見一旦生根,再想加以改造就是一件危險而徒勞的事情了”,我們中國最引以為自豪的即我們是千年文明古國,殊不知這綿長的歲月里我們亦是積累下了無數(shù)的偏見。今天,我們要拋開歷史包袱,重建一個公眾可以接受的新法律體系,并不容易。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3】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

法國的先賢祠中有二人的靈柩為止最為顯眼,一個是啟蒙運動的先驅伏爾泰,另一位是他的最偉大的死對頭,讓-雅克-盧梭。他們前者結束了一個時代,后者開辟了一個時代。最近的利比亞危機讓我疑惑政府應該是什么樣的?它是怎么產(chǎn)生的?西方政治家關于政府的理論是怎樣解釋的?這些疑問讓我查到了盧梭的政治巨著,希望能有答案。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辭藻華麗,語言的艱深與理論的激情相配合。這里我摘抄一部分令我印象深刻的段落:

1、人生來就是自由的,卻無不處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他人主人的人,只不過比他人更是奴隸。

2、誰要說一個人甘愿無償?shù)匕炎约核徒o別人那純屬不可思議的無稽之談。即使有人這樣做,那也是不合常理的,單憑這一點就可以斷定這種行為是非法的、無效的。誰要說一個民族會這樣做,就等于假設這個民族是一群瘋子:瘋狂之舉不可構成。

3、放棄自己的自由,就是放棄自己作為人的資格,就是放棄人類的權利甚至放棄自己的義務。對于一個放棄一切的人來說,是不可能有任何補償可言的。這種放棄是不符合人性的,使自己的意志喪失一切自由,就是使自己的行為喪失一切道德。

這些段落讓人想起風起云涌的法國大革命,而這些激進的言論居然是出自盧梭這樣一位儒雅俊秀的才子。是什么讓他產(chǎn)生這樣激烈的言辭?

盧梭出生于日內(nèi)瓦的一個鐘表匠家庭,后來成為孤兒,從小讀著《教會與帝國歷史》、《世界通史講話》、《名人傳》長大。在巴黎的沙龍中漸漸顯露才華后,在一次科學征文比賽中獲獎一舉成名,他崇尚自然熱愛音樂,晚年在窮困潦倒中死去。

通過他的生平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出生在社會中下層,接觸到的是社會中下層的困苦與無奈,而他對《世界通史講話》、《名人傳》等名著的癡迷又使得他擁有他那個社會基層所沒有的精神和信仰,因而他無法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鐘表匠、律師書記。他的向往與不甘心,使得他對社會下層產(chǎn)生了極大的同情。后來因為華倫夫人他的人生有了一次轉折。這個成功男人背后的偉大女人是盧梭的情婦和養(yǎng)母。雖然有華倫夫人的支持,盧梭還是難以抵抗巴黎上層社會的壓力,于是他更多的站在平民的立場去抨擊上層社會。

粗略了解了盧梭本人及其經(jīng)歷,可以更好的理解《社會契約論》。全書只有七萬多字,不是一部大部頭,但這絲毫不影響它的歷史地位。

原著概要:

內(nèi)容概要:

第一卷論述了社會結構和社會契約。從家庭出發(fā),以此類比,闡述了社會結構,得出社會契約,有了這個契約,人類就從自然狀態(tài)進入社會狀態(tài)。

第二卷闡述主權及其權利。他認為主權是公意的運用,不可以轉讓,不可分割。主權由共同利益所決定和約束,籍著法律而行動。法律是以公共利益為依歸的公意的行為。雖然公意總是對的,但是它并非總是能作出明智的判斷,因此也并非總能找到共同利益之所在,于是立法者的存在就是必要的。然而立法者本身并沒有權力,他們只是指導者。他們起草和提出法律建議,只有人民自己(或者說主權者、公意)才有權設立法律。

第三卷闡述政府及其運作形式。政府是主權者的執(zhí)行人,而非主權者本身。他將政府分成三種形式即:民主制,即由全體或大部分人民治理;貴族制,由少數(shù)人所治理;國君制,由一人治理。這里也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當政府職能被分配成數(shù)個機構時,人數(shù)最少的機構遲早會取得最大的權力”。

那么到底怎樣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呢?這里盧梭給了一個判斷標準:人丁興旺。無疑現(xiàn)代社會中國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第四卷討論幾種社會組織。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觀點是宗教是國家的基礎,在任何時候都在公民的生活中占主要地位。每個公民都應該有一個宗教,宗教可以使他們熱愛自己的責任,這件事卻是對國家很有重要關系的。我認為宗教就是一種信仰,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是一個可怕的民族?,F(xiàn)在在我們的周圍常常會聽到“信仰危機”這個詞,中國人不缺文化,但是缺少了一個統(tǒng)一的信仰。

縱觀全書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盧梭考慮問題的角度是把自然和文明對立起來,認為自然狀態(tài)下的人性是善的,而現(xiàn)存社會的認識壞的,因此假如能為人造就新的。適合人性健康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和教育,人類就能在更高階段上回復自然。這一觀點構成盧梭全部思想的出發(fā)點,并成為指引他的社會政治學說發(fā)展的線索。

按照盧梭的觀點,如今卡扎菲政府的命運也是可以解釋的。盧梭要闡明的是:社會不平等的起源及其解決,是《社會契約論》的主旨。其中闡述的國家是社會契約的產(chǎn)物,主權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盧梭的理論里沒有商品的地位,他所處的啟蒙時代決定了他成不了亞當-斯密。盡管如此,他的思想,他思維的合理成分,會幫助中國建立一個更好的公民社會,而這正是現(xiàn)代民主法治的基礎。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4】

第三章是關于強者的權利。只有把別人的服從變成責任,我們才能真正成為最堅強的人。最強者的權利在現(xiàn)實中被視為一項基本原則。我們認為暴力不會帶來權利。我們必須尊重合法的力量。

第四章主要寫奴隸制度。人類社會的任何合理權威都應該建立在人于人之間的相互認同之上。他們生而自由,他們的自由屬于他們自己,沒有人有權剝奪他們。

因此,**不能是任意的。當人的意志不再自由時,他的行為將失去一切道德標準。

第五章指出第一約法是根本。認為治理社會和壓榨奴隸還是兩個概念。提出疑問應如何進行表決,應以約法三章為基礎。

第六章提出社會公約。人們認為,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須結合起來克服困難,與力量的總和共同努力。社會契約的本質決定了上述要素不能改變,否則社會契約將失去效力。

第七章論社會主權者。主權者是和他自己約法三章,有著雙重

義務:作為主權成員對其他個人的義務,以及作為國家成員對主權的義務。**的性質決定了它不可能再有法律約束。

個人意志不同于一般意志。個人意志是考慮私人利益的,一般意志代表公共利益。任何拒不服從公意的,全體就要迫使他服從。

第八章****家。在社會契約中,人失去的是他的天賦自由和對一切予取予奪的沒有限制的權利,人獲得的是公民的自由和對私有財產(chǎn)的所有權。只有道德上的自由才能使人成為自己的主人,只有遵守人們自己為自己規(guī)定的法律才使自由。

第九章論述了財產(chǎn)的所有權、占有和所有權。認為優(yōu)先購買權原則不構成物權。只有法律的承認才能使他成為財產(chǎn)的唯一所有人。

第二冊闡述主權及其權利。國家成員之間的協(xié)議是政治共同體的基礎。國家成員之間的約定是政治共同體的基礎。

主權是不可轉讓和不可分割的。主權也沒有代表性。主權是絕對的。堅不可摧的主權是由共同利益和法律行為決定和制約的。法律是以公共利益為依歸的公意的行為。

立法者的存在是必要的。然而立法者本身是并沒有權力,他們只是指導者而已。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5】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

個人關于“自由”的淺顯理解

風情萬種的巴黎市,游人如織的塞納河畔,孕育了許多人類進步的思想之光。盧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開篇許頁“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足以讓人為之贊嘆。的確,人作為自然界萬物之靈,人一出生應當是自由的,也必須是自由的。但是現(xiàn)實是無奈的,人是自然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是社會的。人的社會屬性才是一個人存在于社會的精華之所在。一個人要立足于社會,就不得不放棄自己天生的自然自由,去獲得契約自由。

正如盧梭所說“由于社會契約,人類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以及對誘惑他的和他能得到的任何東西的絕對權利,而通過社會契約他所得到的是社會的自由,以及對于它所占有的財產(chǎn)的合法權利。”人一但承認和接受了契約自由,就應該服從人民和社會的整體,服從國家精神,國家就如一種“公共人格和公共意志”的存在,來幫助個人去實現(xiàn)契約自由中交出的權利。一個人越是徹底交出自己的權利,那么國家也便越來越完美。盧梭認為自由應該是國家賦予的一種具有普遍性的強制力量,如果一個人不服從社會的整體,那么社會整體有權去迫使他“自由”。個人也因此獲得“被自由”的權利。盧梭在此特別提出“公意”這一概念:“國家全體成員的經(jīng)常意志就是公意;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是公民并且是自由的。”強調了公共意志對人民自由的重要性。再者,為了防止造成更大的不平等,他主張國家干預工商業(yè)活動,反對經(jīng)濟自由,這在經(jīng)濟發(fā)展思想史上無疑是倒退的。

聯(lián)系當下實際,我們大部分人百分之百地交出自己的自然權利,而且非常徹底。徹底到不懂,甚至不敢去維護自己的權利。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并非完全獲得了契約自由。例如學術界就不是自由的,以至于教育規(guī)模上去了,杰出人才始終沒有出現(xiàn)。又如某些行業(yè)因為過多的干預和“被自由”導致與國際相比,競爭力不足。

盧梭的“自由”某些人看來是一種極端的或者稱為“極權主義”,我認為這是不對的。首先很多著作寫到盧梭是西方先哲中倡導個人平等、自由、民主的先驅之一,是想一切形式的專制、暴政做不妥協(xié)斗爭的斗士。再者,此書始終有兩個核心的問題圍繞著,其一,人們怎樣才能在國家狀態(tài)中接受秩序約束的同時又保持著自己的自由?其二,人們怎樣才能防止國家中的政府組織侵犯自己的自由?所以說他的自由不能簡單曲解為一種極端的思想。他的自由應當是一種擁有個人的自由權利之下,為和國家共同成員共處或達到某種共同利益而交出自己的部分權利,用契約來確定的權利。

當下我們所在的社會來講,我認為我們的自由一直在被賦予更廣泛的內(nèi)涵,應該說有明顯的進步,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人民越來越重視自由和權利。近現(xiàn)代以來,“自由”可以說是最閃亮的旗號;一些人為了“自由”,甚至可以萬死不辭。正如盧梭那句“愿自由而有危險,但不愿安寧而受奴役?!比藗儗ψ约旱臋嗬妥杂删S護時,有的難免過了。自由應當也必須是法律范圍內(nèi)的自由,任何超越法律自由的行為都應受到法律制裁?;蛟S當下我們特色的社會里有些自由是未被觸及,我們應該理性的去用自己的契約權利,去推動公共意志去賦予個人更多的自由。盲目追求個人極端自由和觸及法律底線,實踐證明都是對個人和公共沒有任何好處的。

以上就是個人讀此書后,一些的對自由的理解。最后贊頌一句,盧梭不愧為“自然和真理之子?!?/p>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6】

孔子有言:“七十則從心所不逾矩”才是閱盡世事達到的境界。在法律的框架內(nèi),也是自由隨心。事實上,遵守法律才是人所應遵守的大道。

法律如先生手中的戒尺,拍掉心中猖狂的僥幸之念;再法律如園丁手中的剪刀,維持著人們走上正道。生活中的有形法律、無形法律支撐著社會的運行。是法律,讓人類并行不侼、井然有序、安然的生活著。

法律不可或缺。盧梭在《社會契約論》強調了這種法律意識:人民依照契約將權力賦予政府,一旦政府違背了契約,人民便有權利更換乃至暴力推翻。

在《白說》中,白巖松關于“老人摔倒應不應該扶”的現(xiàn)象,提出了“不是人民道德觀念弱,而是法律不夠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的觀點。中國每位老人對自己的子女是非常關愛、關心的,當他們摔倒的時候,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身體健康,而是想到他們沒有養(yǎng)老保險,受傷所需要的費用會造成子女的經(jīng)濟負擔。所以,他們在受到幫助后,沒有感謝反而是欺騙那些善良的人,只是因為不想成為子女的負擔。但如果法律夠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夠完善,那么就不會出現(xiàn)幫助反被詐騙的現(xiàn)象,那么社會將會和諧安定。法律是世界運行的準則;法律,是社會安定的基礎。

然而法律一旦被違反,社會必將混亂不堪??档略凇秾嵺`理性批判》中寫道:“宇宙之大,唯有兩種事物令人感到它的崇高與神圣,這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律。”將道德法律與燦爛的星空并列,足以見法律的永恒價值。

在當今社會,不遵守法律的事情正在挑戰(zhàn)著良好的社會秩序。諸多貪官污吏,哪個講法律置于心間?瘦肉精、毒膠囊、地溝油,又有哪個商家將道德置于頭頂?就正如泰戈爾所說的:“那些把燈背在背上的人,他們的陰影投射在自己面前?!必澒傥劾簟⒑谛纳碳?,選擇背對法律之燈,那么鋪在前面道路上的,必然是只有自己造成的陰影,前途只有暗淡。如果這樣的人多了起來,那么整個社會都將籠罩在暗黑的深夜之中。

如今的國人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識。“小月月事件”就在社會引起熱烈的論議,側面反應出了“法律”的境地。在法治國家的背景下,這種現(xiàn)象必然是不合時宜的。只有人人都遵守法律,社會才能安定,良好的社會秩序才能更加健全。

古今中外,多少人因為缺少對法的敬畏,觸碰法律的雷區(qū),最終釀成大禍。今“房東”二人,因沉醉與毒品放縱了對法律底線的堅守而鋃鐺入獄;北京二環(huán)“賽車手”,因沉淪與“速度與激情”,典當了對法律大義的價值。法律乃萬事之根基,少有枝杈橫生的滋長,少有鳥獸的侵襲,靜默無言,卻有著巨大的力量,無根基不穩(wěn)而棟宇長久者。

法律不能壓抑個性。雖然我們生活在不同地區(qū)、不同領域,但“公共”二字始終在心間。正是法律保護了公共利益,也會使個人從中受益。

在時代大潮中將法律意識銘記,遵守法律,方能走上正途,乘風破浪。墨守法律,亦為大道。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7】

時代之交的盧梭

——話說《社會契約論》

2018級歷史學類本科生任東峰

盧梭是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和文學家。他是18世紀啟蒙運動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也是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他的《社會契約論》(又稱《政治權利的原理》)一書,為法國十八世紀末資產(chǎn)階級革命和美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論綱領。

風雨飄搖中的法國和少年

任何偉大的作品都離不開其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人的生存環(huán)境是滋潤思想的土壤。盧梭出生在瑞士日內(nèi)瓦的一個鐘表匠家庭。他年輕時失去了母親,父親因與當?shù)匚溲b沖突而被通緝,因此被迫逃亡。十歲的小盧梭嘗盡了人間的辛酸,他早年先后做過學徒、雜役、家庭書記、教師、流浪**家等工作。

然而,貧窮并沒有壓垮盧梭。他在這段時間里讀了很多書,為他的生活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盧梭早年的人生經(jīng)歷讓他看透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朽與沒落;加之廣泛的閱讀,充實了他的知識,開拓了他的視野,從而使他深深地體會到了自由與民主的可貴。

可以說,正是早年的坎坷經(jīng)歷造就了盧梭。

那么,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又是如何呢?盧梭雖然出生在瑞士日內(nèi)瓦,但他的祖先是因宗教原因被流放的法國新教徒。盧梭于1742年搬到巴黎,他的著作大多都在法國完成,他的后半生也大多在法國度過,并且死后入葬巴黎先賢祠。

如果說他早期的經(jīng)歷給了他對自由和民主的渴望,那么當時法國的社會環(huán)境使他對自由和民主更加熱情。盧梭生活的十八世紀,法國正處于一種黑暗、**與墮落的危機之中,當時法國人民被分為僧侶、國王貴族與農(nóng)民、手工業(yè)者和資產(chǎn)階級這三個等級。其中,僧侶和國王貴族分別屬于第

1、 在第二層,他們是國家的統(tǒng)治階級。他們雖然人數(shù)不多,卻壟斷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意識形態(tài)等領域的特權。他們通過剝奪農(nóng)民、手工業(yè)者、資產(chǎn)階級等第三階級得財產(chǎn)來維持他們的奢侈生活。

當然,**有壓迫,**就有反抗。然而,起義后的起義卻導致血腥鎮(zhèn)壓和殺戮。在這種情況下,資產(chǎn)階級反對封建統(tǒng)治的聲音越來越大。法國正處于政治、經(jīng)濟、思想和文化轉型時期。

以上就是《社會契約論》完成的個人背景與時代背景,下面我就個人在閱讀《社會契約論》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些感想,談幾點拙見。

什么是社會契約

什么是社會契約?在一個社會開始的時候,人們?yōu)榱四撤N利益自愿地結合起來,以維護整個集體的共同利益,即社會中每個人的利益。在這個共同體形成時,每一個成員都相當于把自己的自然自由換成了集體的自由,這也相當于每一個成員都把自己的一切轉移到了集體。

這相當于集體的每個成員都與其他成員簽訂了協(xié)議。這個集體就是社會,他們之間的協(xié)議就是社會契約。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第一卷·第六章“論社會公約”中談到了社會公約形成的必要條件,以及社會公約存在的合理性基礎:“然而人類既不能產(chǎn)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結合并運用已有的力;所以人類便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自存,除非是集合起來形成一種力量的總和才能夠克服這種阻力,由一個唯一的動力把他們發(fā)動起來,并使他們共同協(xié)作。”這里需要強調的是,這一集合的形成是自發(fā)的,而不是被迫的;是平等的,而不是**的。

每一個締約者在本質上都是平等的。盧梭說:“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導下,并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們在這樣一個集體中所獲得的權利,既是集體的權利,也是自身所本應享有卻讓渡給集體的權利。

可見,社會契約的本質是集體為生存而自發(fā)形成的契約,而社會契約的精神則是自由與平等。

人生而自由平等

可以說,人生而自由平等是貫穿《社會契約論》一書的重要的線索之一。盧梭在《社會契約論》第一卷·第二章“論原始社會”中說:“每個人都生而自由平等,他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會轉讓自己的自由。

”在第一卷·第四章“論奴隸制”中講到:“放棄自己的自由,就是放棄自己做人的資格,就是放棄人類的自由,甚至就是放棄了自己的義務?!痹诘诙怼さ谒恼隆罢撝鳈鄼嗔Φ慕缦蕖敝姓f:

“公意必須從全體出發(fā),才能對全體都適用。”為了確保國家政治的公平性,盧梭主張以投票和選舉兩者并用的方式來進行法律的頒布和**的任命。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8】

平等與自由在現(xiàn)實中的存在

---讀《社會契約論》有感

人是生而平等、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中。------題記

“每個思想家都有自己的理想國,里面放著他本人對政治社會的向往。理想與現(xiàn)實、理論與實踐總是有巨大的差距。”《社會契約論》開篇導論里就有這么一句話。

盧梭在和平平等的基礎上建設理想國家,沒有絕對的權利,也沒有絕對的服從。然而,人們在社會中必然會有自私的心理。由于資源稀缺、信息不對稱、競爭程度、成本、有限理性等因素,人們不得不從自身利益出發(fā)。這就是銀行管理老師在第一課中曾經(jīng)向我們解釋過的原因。在權利和義務之間進行選擇時,人們更愿意將自己的權利最大化,而不是義務最大化。

盧梭也說過,“《社會契約論》探討的是權利道理,不是爭論事實?!鄙鐣蛟S能尋找到一種適合人類發(fā)展與生存的方式,但無法做到絕對的自由與平等,這是我的觀點。

在盧梭看來,人的自由是一種美麗的自然狀態(tài),所賦予的自然權利是生活中應該享有的權利。然而,文明社會的不平等使自由成為空中樓閣,使本應自由的人在奴役的桎梏中獲的自由。 深諳不平等為自由的枷鎖的盧梭,在平等的基礎上來洞察著自由的深處,他犀利的指出私有制產(chǎn)生了財產(chǎn)上的不平等,只有當人們平等的擁有財富時,自由和美好的社會才能到來,“惟有當人人都有一些東西而又沒有人能有過多的東西的時候,社會狀態(tài)才會對人類有益。”理想化中,社會財富的平等是讓人們處于平等的一個基礎,也是社會和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財富平等,人與人,國與國之間就不會存在利益斗爭。中國的公有制曾經(jīng)試圖使人們的財產(chǎn)平等,但最終崩潰了。因為財富創(chuàng)造和財富再分配兩者之間的平衡很難把握。

人是有惰性的,如果偷懶點的能和勤奮的獲得同等財富,那還有誰會去勤奮呢?沒有勞動的創(chuàng)造,社會發(fā)展就會停止步前,甚至倒退。因此,財富平等在現(xiàn)實社會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它不能激勵人們的進步和發(fā)展。

當然,平等原則也不是不可能存在。人作為窮人和富人在行為能力上他們是平等的。窮人和富人在法律上應該平等,因為他們的權利和行為是一樣的。

只有肯定了這樣一種平等的原則。才能夠鼓勵人們更去創(chuàng)造財富?;蛘呶覀冞€可以說窮人和富人都具有平等的機會。

是一個法律上的機會平等的概念。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結果平等。事實上,這是結果的不平等。結果的不平等受社會法的制約。社會法可以向窮人傾斜,納稅時可以向窮人傾斜,稅收的時用也可以向弱勢群體傾斜,但機會均等最為重要。只要機會均等,最終的價值就在于你是否愿意抓住它。

集權和專制的對立面之一是自由,而盧梭最關注的是人的自由,在《社會契約論》中他指出,“放棄自己的自由,就是放棄自己做人的資格,就是放棄人類的權利,甚至就是放棄自己的義務。對于一個放棄了一切的人,是不可能有任何補償可言的。這種放棄的權利不符合人性。剝奪意志的自由就是剝奪行為的道德。

最后,如果我們一方面建立一個絕對的權威,另一方面建立一個無限的服從,這是一個毫無意義和矛盾的協(xié)議?!?一方面他極力主張個人自由不能放棄,另一方面,個人自由是必需服從法律的?!案揪筒淮嬖跊]有法律的自由,也不存在任何人是凌駕于法律之上的。

一個自由的民族,服從但不受奴役,有領袖但沒有主人,服從法律但只服從法律。”法律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而設定的制度,為了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法律往往會制約一些行為,同時也制約了部分人的行為自由,比如不能隨意損壞公共設施,不能亂殺人。當然,眾多人生活在一個環(huán)境里,必定會有所約束。

比如,我想舉辦一個班級活動,大多數(shù)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們不統(tǒng)一,活動就不能進行,如果他們統(tǒng)一,就會違背一些人的意愿。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lián)系。

”要實現(xiàn)絕對的自由是不現(xiàn)實的,因為要與周圍相聯(lián)系,有時也會“情不得已”。所以,我覺得社會中是需要追求自由,要培養(yǎng)自由的意識,懂得自己擁有自由的權利,尊重別人的自由,這是最重要的,但現(xiàn)實生活中,也要為了合作而約束自己。

盧梭是個理想主義者?;谒簧臅r間,他有許多獨特的思想,也給了人們很多靈感和思考的空間。對于《社會契約論》這本書,我覺得還是要取其精華,取其糟粕的。因為社會在發(fā)展,世界在變化,書中的道理可能跟不上時代,所以我們應該正視現(xiàn)實,找到適合我們和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9】

盧梭作為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其光輝的民主思想總是讓人心向往之,其雋永的語句又時常令人迷惑不已。筆者水平有限,恐怕未能參透先賢智慧的十分之一。若要筆者談談對本書的理解,就得從書中幾句深刻的語句說起。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這句話的前半部分可以用“天賦人權”來概括。在自然狀態(tài)下,人擁有自然的自由權,不因為別的,就因為他是一個人。

從天賦人權的理論出發(fā),霍布斯推導出了社會契約論:正是由于人生而自由,自然狀態(tài)下的人們可以為了自己的幸??鞓纷鋈魏蜗胱龅氖拢斎灰舶ㄒ云茐膭e人幸福為代價的事。盧梭是性善論者,因此他認為契約的產(chǎn)生并不是源于人們內(nèi)部的沖突,而是如前文所說,源于外部的挑戰(zhàn)。

無論契約的產(chǎn)生是出于什么原因,其結果卻是一樣的:人們將自己及其全部的自然權利交給國家,由國家來保護人們的社會自由權利。由于這份契約的簽訂是出于公意,因此人們沒有理由不遵從,后果是人們所做的一切都要受到契約的約束,這就是“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這不僅是盧梭的觀點,康德也這樣認為:人因受理性自身創(chuàng)立的法則支配而具有絕對的價值和之上的尊嚴,人的最高本質是自由。可以說,契約的產(chǎn)生豐富了人的自由的內(nèi)涵。

公民是同意了一切法律的,即使是那些違反他們的意愿而通過的法律,即使是那些他們?nèi)裟懜疫`犯其中任何一條都要受到懲罰的法律。

時至今日,不同國家都為議會席位的組成與分配問題動足腦筋。好在這一問題可以與政府的構成問題形成互補,從而通過各種政治制度的合理組合來緩和問題,但是并沒有解決問題,少數(shù)人的利益依然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投票的結果如果與某個人的意見相左,只能證明他所估計的公意并不是公意。然而,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如果沒有每個人為自己考慮的個人意見,那么公意又從何而來呢?

我認為,無論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人總是愿意追求自我的幸福的。除非在一定社會中,有著某種具有強烈號召力的意識形態(tài)存在或者社會精神發(fā)展到一定高度,否則很難要求一個個體永遠做到先人后己,不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考慮公意,公意應該是眾意相互抵消的結果。只要有人談到國家大事時說,這和我有什么相干?我們可以料定國家就算完了。

盧梭的這句話描述的卻是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現(xiàn)狀,說得似乎云淡風輕,卻一針見血。

由于這句話出自于《社會契約論》第三卷《論議員或代表》,因此筆者自然聯(lián)想到我國的人大代表。近年來,人大代表不再只是一個空頭銜,人大代表的聲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決策,在表達民意方面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不過,這無法掩蓋我國人大制度的缺陷。盧梭認為,只有人民可以代表人民,人民沒有必要花錢接受代表或議員的服務。從我國的現(xiàn)狀看,他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稇椃ā芬?guī)定:“人民代表大會堅持黨的領導,就要確保黨的主張經(jīng)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成為一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必須遵守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準則,實現(xiàn)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很顯然,我國黨政不分,使人大尚未成為具有獨立性的有實際權威的代議制機關。盧梭的理想只適合于小國寡民的情況,不符合我國的國情,同樣也不符合世界上許多大國的國情。我們必須保持立法機關、行政機關的獨立性。遺憾的是,我國政府已公然宣稱“不搞三權分立”,那么怎樣完善人大制度就是一個疑問了。

總體說來,《社會契約論》這本書讓我對我們社會的現(xiàn)狀產(chǎn)生了思考,這里就暫時不詳盡探討了,希望大家在看完我的書評后會加深對這個社會的挖掘并盡力完善我的的社會體制。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10】

集權和專制的對立面之一是自由,而盧梭最關注的是人的自由,在《社會契約論》中他指出,“放棄自己的自由,就是放棄自己做人的資格,就是放棄人類的權利,甚至就是放棄自己的義務。對于一個放棄了一切的人,是不可能有任何補償可言的。這種放棄的權利不符合人性。剝奪意志的自由就是剝奪行為的道德。

最后,如果我們一方面建立一個絕對的權威,另一方面建立一個無限的服從,這是一個毫無意義和矛盾的協(xié)議?!?一方面他極力主張個人自由不能放棄,另一方面,個人自由是必需服從法律的?!案揪筒淮嬖跊]有法律的自由,也不存在任何人是凌駕于法律之上的。

一個自由的民族,服從但不受奴役,有領袖但沒有主人,服從法律但只服從法律。”法律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而設定的制度,為了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法律往往會制約一些行為,同時也制約了部分人的行為自由,比如不能隨意損壞公共設施,不能亂殺人。當然,眾多人生活在一個環(huán)境里,必定會有所約束。

比如,我想舉辦一個班級活動,大多數(shù)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們不統(tǒng)一,活動就不能進行,如果他們統(tǒng)一,就會違背一些人的意愿。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lián)系。

”要實現(xiàn)絕對的自由是不現(xiàn)實的,因為要與周圍相聯(lián)系,有時也會“情不得已”。所以,我覺得社會中是需要追求自由,要培養(yǎng)自由的意識,懂得自己擁有自由的權利,尊重別人的自由,這是最重要的,但現(xiàn)實生活中,也要為了合作而約束自己。

盧梭是個理想主義者?;谒簧臅r間,他有許多獨特的思想,也給了人們很多靈感和思考的空間。對于《社會契約論》這本書,我覺得還是要取其精華,取其糟粕的。因為社會在發(fā)展,世界在變化,書中的道理可能跟不上時代,所以我們應該正視現(xiàn)實,找到適合我們和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11】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范文

【寫在前面】盧梭的這本《社會契約論》我已經(jīng)一共讀了三遍。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遍:在圖書館查資料時看到這本從中學起課本上就介紹過的著作,順手拿出來翻看—— 于是,我竟然體會到了久違的對一本書愛不釋手的感覺——我就那樣倚著書架開始閱讀這本書,一直到感覺站累了想走動走動,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過去兩個小時,書也看完了近一半的篇幅。

這便是這本被譽為世界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文獻之一的并不厚的冊子給我的最初的感受——嚴密的邏輯和飽滿的激情讓我忘了腳疼,如渴地了解著它所闡述的思想理念。

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我沿用了中學以來閱讀經(jīng)典原著時一直使用的方法,即先不參考任何注疏作品或是其他的文獻資料,只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來盡可能多地感悟作者的邏輯、理論以及情感。這是因為,原典不是課本,前者在歷史長河中是可以接受得起任何個人對其的不同解讀的。也因此本文只是個人零散的、淺層的理解的一個粗略整理,其中不僅可能會有知識上的漏洞,還存留著不少疑問,希望可以在往后的學習中繼續(xù)探討。

一、社會契約的產(chǎn)生及幾個重要觀點

《社會契約論》是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法國大革命思想先驅者盧梭的著作。全書共分為四卷,從人與人之間聯(lián)系的出現(xiàn)和國家的產(chǎn)生,到一個政治共同體出現(xiàn)后法律體系的建立,到關于政府形式的討論,最后是闡述如何鞏固國家的統(tǒng)治。四卷之間有著清晰的時間順序和因果聯(lián)系。

自由是全書一以貫之的重要觀點。首卷首章提出,“人民是根據(jù)別人剝奪他們的自由時所根據(jù)的那種同樣的權利,來恢復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獲得自由,否則別人當初剝奪他們的自由就是毫無理由的了”。這個論斷的思想引領了全書的理念,它從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人民)兩個角度闡述了人民注定必須是自由的。如果統(tǒng)治者有權剝奪人民的自由,那么人民也可以根據(jù)這種已被認可的剝奪權,來恢復自己的自由;或者,統(tǒng)治者從自己做起,不認可這種剝奪他人自由的權利,尊重人民的自由權以及一切由此產(chǎn)生的合法權利。

要特別提到的是,針對人民恢復自由的權利,書中第二卷第八章有一個看似矛盾的觀點,即“人們可以爭取自由,但卻永遠不能恢復自由”。對此我認為,作者的意思是,人民本身可以恢復自己的自由,但是一個國家是不能恢復自由的,一個專制國家下的人民要重獲自由的唯一方式就是打破現(xiàn)有的體制,建立一個新的社會聯(lián)系,由此原來的國家也就不復存在了,也就無所謂恢復了。

作者還始終強調每個個體獨立思考,即理性,對于一個完美的政治共同體的決定性作用。

作者認為,每個個體都是獨立的,這種獨立性表現(xiàn)在既不受他人奴役,也不奴役他人,“自由不僅在于實現(xiàn)自己的意志,而尤其在于不屈從與別人的意志。自由還在于不是別人的意志屈從與我們的意志;如果屈服了,那就是不服從公約的法律了”(《山中書簡 第八書》 )。

只有人民的所有個體都依照天性把“每個人”當成“我自己”,在投票時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出自每個人對自己的偏愛”,才能得出以公共幸福為最終目的的公正的公意。個體的理性思考不可以被代替,包括父輩也不可以為他們的`孩子做主,因為只有每個人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權利愿望,社會公約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每個人的權利,正如阿冉松在《法國古代與近代政府論》中的觀點:“兩種個別利益的一致是與第三種利益相對立而形成的”,所以“全體的利益一致是由于與每個人的利益相對立而形成的”。作者這就從理論上否認了世襲的專制統(tǒng)治的合理性,也表達了對派系、代表等政治現(xiàn)象的不認可,體現(xiàn)了其直接民主的思想傾向。

在人民擁有自由與理性的前提下,隨著社會進步,生存阻礙不斷加劇,人們開始聯(lián)合起來,即從自然狀態(tài)走向社會狀態(tài)。由此作者提出了本書的核心觀點,社會契約。

根據(jù)之前說到的前提,作者認為社會契約的根本問題是要建立一種以全部共同體的力量保障每個結合者個體的財富和自由的社會聯(lián)系,“每一個與全體相聯(lián)系的個人都只不過是在服從其本人”。這樣一種由所有個體的結合而形成的公共人格,被動狀態(tài)下被稱為國家,主動狀態(tài)下是主權者;每個個體則同時具有這兩種狀態(tài)。也就是說“每個人必然要服從他所加之于別人的條件”,《山中書簡》中闡述為“由于這一公約,每個人就和所有的人定了約,因此也就產(chǎn)生了所有人對每個人的反約”。

這樣一種共同體與個體之間辯證從屬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貫穿了全書各個章節(jié)。例如,第一卷第九章中針對財產(chǎn)權講到“集體在接受個人財富時遠不是剝奪個人的財富,而只是保證他們自己對于財富的合法享有”,第二卷第五章提到罪犯時認為,罪犯只有被自己曾參與制定的公約排斥為敵人后才可以被處以死刑,第二卷第六章則以“全體人民對全體人民的規(guī)定”和“每個人意志的記錄”共同來定義法律,諸如此類。

社會狀態(tài)的出現(xiàn)在作者看來是值得鼓勵的,理由是它使得個體不僅單純地在當下享有自由等財富,更獲得了由自己是其中一份子的共同體以社會公約的形式來保障的不僅限于當下的所有權,“人們得到自己所喪失的一切東西的等價物以及更大的力量以保全自己的所有”。

因此我認為,作者是將集體置于個人之上的,雖然公約來自于人與人之間平等的利益調和,而且主權是由社會公約在公意的指導下得來的,甚至人民的公意隨時可以推翻一個國家或政府,然而,只要社會公約所約束的共同體合法存在,它就對于其中每個人有著至高的權力,個體服從且服務于集體。而且由于每個人不可能選擇傷害自己,所以“全體也只是為著全體”,從而公約是絕對的、無條件的,符合公約的是正確的、正義的。

對于社會公約的內(nèi)容,作者自己在第一卷第六章作出了精辟的總結:“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并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自然科學視角下的一些理解

啟蒙思想家們的理性主義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近代科學的飛躍式發(fā)展,這當中,物理和數(shù)學是最重要的理論基礎,而地理大發(fā)現(xiàn)帶來的全球視野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我在理解書中意旨時,也感受到自然科學的思維對于閱讀該書的巨大幫助。

第二卷第九章中,作者在論述社會紐帶越伸張則共同體對個體的控制就越松弛這個理論時,就多次用到了物理概念。首先,杠桿原理被作者用來解釋行政的困難程度隨地理距離的增加而提高。根據(jù)物理公式“不妨設動力臂為行政力量本身高于人民的權威優(yōu)勢,阻力為個體相對于共同體的偏離,那么,隨著地理距離增加,即阻力臂增加,使公式取等的動力的數(shù)值也隨之增大,也就是行政的力量要加強,因此行政難度加大。

此外,作者還以離心力來類比每個民族都“傾向于要損害鄰人來擴張自己”。但事實情況是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基本都有自己的國界,擴張性戰(zhàn)爭畢竟是少數(shù),對此可以解釋為每個受力物體都有著同樣的外擴趨勢,因此它們都相對應地都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相等的壓力,從而共同體處于了整體受力平衡的狀態(tài)。

因地制宜的思想在全書中也被多次提到。第二卷第十一章認為立法體系的最終目的以及全體最大的幸福是自由與平等,但是這樣一種普遍目的要根據(jù)當?shù)匦蝿莺途用裥愿袼a(chǎn)生的的比對關系來加以修改,即產(chǎn)生一種“對于推行它的國家來說是最好的特殊的行政體系”;第三卷第八章更是用一整章的篇幅,以氣候導致的地域差異為切入點論述了“沒有一種政府形式適用于一切國家”。

將數(shù)學思維運用得最直接的應屬第三卷第一、二章。作者通過定義最完美政府需滿足的公式,不僅說明了政府是區(qū)別于主權者和國家并處于二者之間的共同體,還體現(xiàn)了在主權者即整個社會公意不變的情況下,一個國家只能有一種最好的政府,然而不同的民族和歷史時期可以有不同體制的政府。作者還指出可以在政府內(nèi)部按照類似的比率繼續(xù)分解,直至最后產(chǎn)生一個分數(shù)級數(shù)和整數(shù)技術分界的中項“一”,即最高行政官。

政府中行政官的人數(shù)也可以由數(shù)學公式來理解。我們不妨設行政官人數(shù)為x,政府的相對力量,或稱活躍程度,為y。根據(jù)作者意思,國家的絕對力量是不變的,行政官人數(shù)越多,政府就越弱,即公式“ 14x鈭檡=k '>(x≥1,且k為定值)”。接下來進行分類討論:

1' 若x趨向于1,則y趨向于+∞。 即團體意志具有最高強度。

2' 若x趨向于+∞,則y趨向于1。 即政府權威 14='> 立法權威,主權者 14='> 君主,全體公民 14='> 行政官,那么團體意志的活躍性和公意的活躍性相同但是個別意志保留了全部力量。

關于公民與行政官的力量對比,也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數(shù)學推論來闡述。由于數(shù)量和力量成反比,則結合上文提到的公式,可得 通常情況下,即“個別意志在政府的行動中要比在主權者的行動中具有更大得多的影響力”。

我認為作者潛意識里所希望的應該是一個社會各角度受力均衡、社會各層次比例嚴謹?shù)木哂型昝赖臄?shù)理邏輯思想的政體,但這也使得他的理論成為許多革命的理論導向但也僅限于此,難以成為現(xiàn)實中的行動綱領。

三、不可避免的宗教局限性

受一定的時代影響,作者十分看重宗教的作用。第二卷第一章中即指出“一切正義都來自上帝,唯有上帝才是正義的根源”,作者是在這個正義根源為人類所不能達到的認識基礎上才推論出理性的普遍的正義是必要的。在法律方面,作者認為使一個國家的人民遵循法律的最佳方式就是“使本來應該是制度的產(chǎn)物的社會精神轉而凌駕到制度本身之上”。此外,借助神明還被看作立法者在擁有了偉大靈魂的前提下讓人民自由服從的值得被推薦的途徑。

對于這樣一種上帝高于理性,宗教高于法律的思想,我認為,在一定限度內(nèi),它可以通過宗教的自律使人們自由地形成社會公約并對公約自覺地認可服從,宗教因此成為共同體秩序的保證;一旦它超過可被利用的限度,被行政官或宗教官員掌握成為操控思想的工具,人民就失去了對行政的主動權,這對于整個以人民自由平等地簽訂的社會契約為根基的民主政體將造成極大的破壞。

四、其他特點

除了上面已經(jīng)講到的之外,書中對于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權力關系的論斷,對于平等的提倡,對于戰(zhàn)爭正義性的堅持,對于古希臘古羅馬思想(尤其是斯巴達體系)和同時代思想家如格老修斯、孟德斯鳩的理論的批判繼承,還有在各卷各章節(jié)中都出現(xiàn)過的作者富有情感的激烈的對于當時政治理論和統(tǒng)治秩序的抨擊,諸如此類,都蘊含著深刻的時代現(xiàn)實和個人感情因素,令人深思。也正是憑借著這種飽含感情而又理性至上的理論精神,本書成為美、法等國家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宣言和產(chǎn)生了巨大的思想引領和推動力量,對亞洲各國革命也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

五、存在的疑惑

最后,將閱讀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疑問在此一并列出,留待今后與老師同學交流探討。

1、第一卷第三章中關于強力不構成權利的展開觀點“如果必須要用強力使人服從,人們就無需根據(jù)義務而服從了;因而,只要人們不再是被迫服從時,他們也就不再有服從的義務”,與同卷第七章的觀點“人們要迫使他自由”,二者之間是否矛盾?

2、第一卷第七章可否理解為由于立法者這一職務“締造了共和國,但又絕不在共和國的組織之內(nèi);它是一種獨特的、超然的職能,與人間世界毫無共同之處”,所有最高的立法者只能是宗教或者外邦人?

3、對于第一卷的總結段“人們盡可以在力量上和才智上不平等,但是由于約定而且根據(jù)權利,他們卻是人人平等的”,是否可以理解為第四卷中的投票權、監(jiān)察權、罷免權等政治權利可以超越家庭出身、財產(chǎn)、教育水平等因素的不平等?如果是這樣,后者對于參政能力和水平的影響應該如何解釋?這是不是現(xiàn)代社會一部分人所提倡的“過程平等優(yōu)于起點平等和結果平等”?

4、第二卷第十二章討論法律各種類別時指出刑法“是對其他一切法律的裁定”,這與現(xiàn)今我們對于刑法的理解有所出入,原因是什么?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這種“法律的法律”的定義?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12】

《盧梭社會契約論》是18世紀時法國哲學家讓-雅克·盧梭所寫的一本著名哲學作品。該書不僅對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環(huán)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而且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政治理論,對于當今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讀完這本書后,我深受啟發(fā)和震撼,產(chǎn)生了許多思考。

盧梭在書中首先對人類的自然狀態(tài)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認為,在原始狀態(tài)下,人是自由而平等的,沒有私有財產(chǎn),沒有社會等級,也沒有政府的存在。這種自由狀態(tài)下的人性是純真和善良的,只是受到自然法則的約束。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私有財產(chǎn)的出現(xiàn)導致了不平等的產(chǎn)生,而政府的出現(xiàn)則讓人們失去了原始自由。盧梭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建立社會契約來重建喪失的自由和平等,這是實現(xiàn)公正和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

盧梭的社會契約理論給我?guī)砹松羁痰乃伎肌T诋斀裆鐣?,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平等問題仍然存在。人們之間的互動存在著權力和利益的沖突,導致社會的不穩(wěn)定和不公正。盧梭的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他主張通過民主選舉產(chǎn)生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實行社會契約,來保障人民的自由和平等。這種思想引發(fā)了我對政府角色和社會秩序的深入思考。

讀完《盧梭社會契約論》后,我還對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盧梭的理論中,他主張教育應該是全面的,注重培養(yǎng)人的素質和品質,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他認為,只有通過良好的教育,人們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從而有能力參與社會契約,并推動社會的良性發(fā)展。這讓我意識到,教育是培養(yǎng)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對于社會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另外,《盧梭社會契約論》中關于政治權利的思考也讓我深思。盧梭認為,政治權利應該是平等普遍的,而不是少數(shù)人的特權。他強調政府應該代表整個社會的利益,而不是個別利益集團。這讓我想到了當今社會政治體制的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政府權力被濫用和利益集團的存在,導致社會不公和不穩(wěn)定的局面。盧梭的思想提醒我們,政治權利應該為全體人民所分享,政府應該為人民服務,實現(xiàn)真正的民主和社會公正。

總之,讀完《盧梭社會契約論》給我?guī)砹松羁痰挠绊懞蛦⑹尽1R梭在書中引發(fā)的對社會和政治問題的思考,讓我對當今社會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他提出的社會契約理論為我們提供了解決社會問題的新思路,同時也讓我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政治權利的平等普遍性。這本書無疑是一部重要的哲學作品,對于理解社會和思考社會問題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深入學習和思考《盧梭社會契約論》,我相信自己可以在實踐中更好地應對社會問題,為社會的進步和公正貢獻自己的力量。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篇13】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及感受

《社會契約論》第一卷主要是講契約論,第二卷主要講的是主權論。我對這兩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一下介紹。

第一卷

在這一部分,主要談到約定和契約。

在第一卷的開頭部分,盧梭提到“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p4)其實,就是說,人雖然是自由的,但也要受到約束。在第一卷中,盧梭主要是為這種約束尋找一種依據(jù)。盧梭的觀點就是,約定是一切合法權威的基礎。所以,盧梭首先談到了約定。

首先,他從家庭的角度來談約定。家庭是一切社會之中最古老而又唯一自然的社會。當孩子依賴父親養(yǎng)育時,才依附于父親。當這種需要停止,雙方都恢復到獨立狀態(tài)。這時候,如果他們繼續(xù)在一起,就需要靠約定來維系。盧梭進而將家庭放大到政治社會,將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放大到首領和人民的關系。

之后談到,社會秩序也不可能建立在強力的基礎上,因為最強者無法一直保持強勢霸權,除非他把強力轉化為權利,把服從轉化為義務。而強力并不構成權利,人們只是對合法的權力才有服從的義務。既然強力并不能產(chǎn)生任何權利,只剩下約定才可以成為人間一切合法權威的基礎。

至此,盧梭為這種約束找到了依據(jù)——約定。同時,盧梭指出,在約定的情況下,并不能規(guī)定一方的絕對權威,另一方無限的服從,否者,這是無效而且自相矛盾的約定。

在約定的基礎上,盧梭提出了社會契約。約定是社會契約的基礎。盧梭提出一種假設,當人類達到這樣一種境地,自然狀態(tài)中不利于人類生存的種種障礙,使得依靠個人的力量難以生存的時候,如果人們不改變生存方式,就會消滅。就“需要尋找出一種結合形式,亦即那種能以整體的共同力量來保護和捍衛(wèi)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的結合形式,而且在這種結合體中,每個人在與所有其他的人相互結合的時候仍服從他的意志,且仍像以往一樣自由。”(p19)這就是社會契約所要解決的問題。人民訂立契約產(chǎn)生國家,并將自己的全部自然權利讓渡給國家,即共同體。

第二卷

這一部分主要談到主權、公意、立法三個問題。

首先,盧梭指出,主權是公意的運用,是不可轉讓、不可分割的。主權的不可轉讓性,主要基于兩個方面的依據(jù)。首先,主權是意志的體現(xiàn),意志是無法轉讓的,轉讓意志意味著出賣人的本質屬性——自由。其次,所謂主權,實質上是全體公民公意的體現(xiàn),不同于狹隘的個別意志,是一種集體生命,只能在全體人民的共同行動中表現(xiàn)出來,因而無法轉讓。關于不可分割,如果將主權進行分割,只是體現(xiàn)部分人民的意志,而不代表全體人民的共同意志,那么,這只能是一種個別意志或者一種行政行為,無法稱之為主權。

其次,關于公意,盧梭認為公意是公正的,絕對不會犯錯的。但是,也不能得出結論說人民的意見也永遠是公正的。人民可能由于知識或能力的限制或者受到少數(shù)人欺騙,不能發(fā)表公正的意見來達成公意。公意不等同于眾意,公意著眼于公共的利益,眾意著眼于私人的利益。

社會公約使政治體對自己的成員擁有絕對的支配權,這種權利,受到公意的指導時,便成為主權。那么,政治體如何行使這種權利,則需要依靠法律的幫助。”由于社會公約,我們就賦予了政治體以生存和生命;現(xiàn)在就需要由立法來賦予它以行動和意志了”(p44)這里,就需要有立法者。立法者只是起草和提出法律建議,只有人民自己才有權設立法律。

對盧梭某些觀點的看法。

1、公意的判斷標準方面

盧梭認為,大多數(shù)人的意見體現(xiàn)的就是公意,可以作為立法的根據(jù)。同樣,只要大多數(shù)人同意,可以忽視少數(shù)人的意見和利益。在這種觀點下,少數(shù)人根本無法保護自己,也無權要求被保護。

2、公意的發(fā)現(xiàn)者方面

盧梭認為,立法者就是公意的發(fā)現(xiàn)者,盧梭曾提出,必須是一個超智慧立法者才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制度。超智慧的立法者必須具備超智慧和超理性,從經(jīng)驗角度考慮,這種立法者是根本不存在的。因而,增加了空想性。

3、公意不是指個人的意志或者指單個人意志的簡單相加,而是表現(xiàn)為全體人民共同利益的意志。這與我國的民主集中制有共同之處。在我國,主要通過“民主集中制”來貫徹和表達“公意”。公意,不僅需要所有人都可以發(fā)表意見的“民主”,還需要對各種意見進行綜合以形成“公意”的“集中”。

相信《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實用13篇》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筆記,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社會契約論讀后感范例13篇 為了方便您的閱讀,我們改編了這篇“社會契約論讀后感”,每次讀完一本書籍,往往會有新的感受涌上心頭。這一優(yōu)秀的作品可以給我們的內(nèi)心帶來深刻的碰撞。為何不在紙上記錄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呢?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讀后感更加生動動人呢?讓我們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一起成長。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示!...
    2023-06-04 閱讀全文
  • 社會契約論讀后感 我們可以在閱讀完一本優(yōu)秀的書后寫下自己的感想作為讀后感,隨著在看作者寫的作品體會到萬千感慨之后。最近是否在尋找一些作品讀后感范文?希望這份"社會契約論讀后感"能夠激發(fā)您的思考。...
    2023-08-19 閱讀全文
  • 社會契約論讀后感12篇 我們提供了一些與“社會契約論讀后感”相關的實用信息供您參考,在再仔細閱讀作者寫的作品中,他的一些話語引人深思。?在閱讀完成后,我們應該好好地反思和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在閱讀后還請您收藏本網(wǎng)頁網(wǎng)址!...
    2023-07-10 閱讀全文
  • 社會契約論讀后感系列 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疑智慧;讀書,使人豁然貫通,柳暗花明,作品就是一本可以開闊視野的好書。?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好地記憶和理解所讀的內(nèi)容。希望這篇“社會契約論讀后感”能夠完美地滿足您的需求,強烈建議您收藏此頁以備不時之需!...
    2023-09-28 閱讀全文
  • 社會契約論讀后感匯編 閱讀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通過作者的作品,我們可以獲得更多感悟。寫讀后感是探索、理解和分析書籍中的價值的重要工具。在本文中,筆者將分享一些與“社會契約論讀后感”相關的內(nèi)容,希望您能收藏本頁面!...
    2023-06-24 閱讀全文

為了方便您的閱讀,我們改編了這篇“社會契約論讀后感”,每次讀完一本書籍,往往會有新的感受涌上心頭。這一優(yōu)秀的作品可以給我們的內(nèi)心帶來深刻的碰撞。為何不在紙上記錄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呢?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讀后感更加生動動人呢?讓我們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一起成長。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示!...

2023-06-04 閱讀全文

我們可以在閱讀完一本優(yōu)秀的書后寫下自己的感想作為讀后感,隨著在看作者寫的作品體會到萬千感慨之后。最近是否在尋找一些作品讀后感范文?希望這份"社會契約論讀后感"能夠激發(fā)您的思考。...

2023-08-19 閱讀全文

我們提供了一些與“社會契約論讀后感”相關的實用信息供您參考,在再仔細閱讀作者寫的作品中,他的一些話語引人深思。?在閱讀完成后,我們應該好好地反思和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在閱讀后還請您收藏本網(wǎng)頁網(wǎng)址!...

2023-07-10 閱讀全文

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疑智慧;讀書,使人豁然貫通,柳暗花明,作品就是一本可以開闊視野的好書。?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好地記憶和理解所讀的內(nèi)容。希望這篇“社會契約論讀后感”能夠完美地滿足您的需求,強烈建議您收藏此頁以備不時之需!...

2023-09-28 閱讀全文

閱讀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通過作者的作品,我們可以獲得更多感悟。寫讀后感是探索、理解和分析書籍中的價值的重要工具。在本文中,筆者將分享一些與“社會契約論讀后感”相關的內(nèi)容,希望您能收藏本頁面!...

2023-06-2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