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楞次定律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4-04-05

楞次定律教案五篇。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在開學前需要準備的東西,每個老師都要認真寫教案課件。教案是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引導學習的重要實踐,老師應該從什么方面去寫教案課件?來看看編輯準備的這篇關于“楞次定律教案”的內容,感恩光臨希望我們的資源對您有幫助!

楞次定律教案(篇1)

楞次定律教學設計模板

一、教學內容分析

楞次定律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是電磁學中的重要定律,一個判定感應電流的方向,一個判定感應電動勢的大小,二者前后關聯(lián),映襯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規(guī)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教材指明了教學的方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嘗試應用實驗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探究物理規(guī)律。但在探究的細節(jié)和過程上,留給了教師和學生廣闊的思考和設計空間,有助與激發(fā)新思維,發(fā)現(xiàn)新方法,提出新問題,得出新結論,體現(xiàn)新課程。

從教材內容來看,楞次定律將學生知識范圍內有關“場”的概念從“靜態(tài)場”過渡到“動態(tài)場”,而且它涉及的物理量多,關系復雜,為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楞次定律是電磁學的`一個重要規(guī)律,對學生而言是以后分析和解決電磁學問題的理論基礎,在高考試題中常以綜合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要求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

二、學情分析

(一)知識層面

學生已從第二節(jié)課的學習中掌握了電磁感應產生的條件,學生通過電場、電流、磁場部分的學習,已經認識到了電流也能產生磁場,并能熟練利用安培定則來判定通電線圈和螺線管的磁場方向。但是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時仍存在幾個難點:

楞次定律涉及的物理量多,關系復雜。易導致學生思維混亂,影響學生對該定律的理解。

(二)能力層面

學生已從第二節(jié)課的學習中掌握了實驗的思路及操作方法,具備了實驗探究能力,此時探究感應電流方向的時機已成熟。但楞次定律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強,而高中二年級的大多數(shù)學生,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并不高,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判斷、分析、推理也常常表現(xiàn)出相當?shù)闹饔^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所以,本節(jié)課力圖通過學生自己的合作探究,總結出電磁感應現(xiàn)象中感應電流方向的判斷所遵守的一般規(guī)則。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特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三、教學目標

(一)科學思維

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感應電流與磁通量變化的關系,并會敘述楞次定律的內容。

通過實驗過程的回放分析,體會楞次定律內容中“阻礙”二字的含義,感受“磁通量變化”的方式和途徑,能夠用因果關系和矛盾論的辨正觀點認識楞次定律。

(二)科學探究

通過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實驗設計,實驗準備,實驗過程,總結規(guī)律,對規(guī)律的驗證幾個步驟。旨在帶領學生重演科學發(fā)展之路,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感知物理科學探究過程的美妙性。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理解能力等是這節(jié)課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

(三)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

認識到物理研究是建立在觀察和實驗基礎上的一項創(chuàng)造性工作,物理研究是一種對自然現(xiàn)象進行抽象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楞次定律探究實驗設計和實驗結果的總結

教學難點

1、感應電流激發(fā)的磁場與原來磁場之間的關系。

2、定律內容表述中阻礙二字的理解。

五、教學策略選擇

(一)教法介紹

現(xiàn)代素質教學理論強調:學生的學習行為是由動機引起的。本課采用物理實驗,巧設物理情景激發(fā)動機,誘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由學生的探索實驗和老師的情景演示強化動機,讓學生體會探索、發(fā)現(xiàn)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后再通過物理游戲保持動機,讓學生體會收獲與成功的喜悅,并把這種情感帶到以后的學習中去。

對來源于觀察實驗的知識運用歸納法進行加工整理,得出一般性的物理規(guī)律是本課的突出教學方法。本課教學學生通過教師引導,使學生再一次領略到物理知識的邏輯性和嚴整性,從而發(fā)現(xiàn)物理世界的“美”。

六、教學程序設計

科學探究部分

1、實驗引入,提出問題;2、提出猜想假設;3、設計實驗;實驗準備;5、進行實驗,收集證據;6、總結規(guī)律。

楞次定律教案(篇2)

楞次定律教案教學反思

楞次定律教案教學反思該怎么寫呢?怎么處理好教學中遇到問題,并且反思自己的不足呢?下面是楞次定律教案教學反思,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楞次定律教案教學反思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電磁學部分的重要內容,面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為營造一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環(huán)境,對本節(jié)內容采用“探究式”教學,即:“回顧舊知識→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景→學生討論→猜想→設計實驗→探索實驗→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楞次定律→課堂講練→鞏固練習”。這種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引導他們自己獲取知識,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這節(jié)課,我嘗試的探究課強調的是學生的一種參與和體驗,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具體到探究課的設計,我在強調“過程性”的前提下總體上把握好了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

1、激發(fā)學生進入問題情境

構建情景,引出問題,用復習已有的知識或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事件引出問題進而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產生強烈的求知沖動:“我想要學習?!?/p>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我讓學生在實踐中努力嘗試用各種方法去解決問題,尋求規(guī)律。強調動手實踐,在實踐中才能創(chuàng)新,讓學生“參與”,這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有較多的時間,能夠通過各種渠道,運用各種手段去了解、學習許多新的知識,并在課堂上向老師發(fā)問。這一來,教師做起來就難多了。但是再難,也要給學生這個機會。今天我們教師確應具有轉換自身角色的緊迫感。教師要與學生一起交流,共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參與、全面發(fā)展。

3、促使學生用心體驗

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努力運用假設猜測、分析比較、歸納推理等科學方法,去獲取知識,更去體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過程中的艱辛和快樂,這種體驗的'不斷沉積,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出他們一種能力——學力。當然,僅僅強調第二環(huán)節(jié)中的參與,一堂課或許也會非常熱鬧,但熱鬧的下面卻可能會沒有任何實質的內容。我想說:參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體驗,實實在在地體驗過程才是探究課所要達到的更高境界。當然,在這里還要再次強調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在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學生參與體驗中,將學生動手實驗與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將會給學生一種全新的認識——實驗結果可信,媒體演示直觀,讓學生能夠更

熱情地參與,同時更真切地體驗,以此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之自覺、主動地投入學習,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

4、激勵學生在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后不斷探索

我還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學生一種發(fā)現(xiàn)新問題的習慣。學生時時獲取,又不斷有所發(fā)現(xiàn):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大概就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種循環(huán)狀態(tài)吧?

當然在這節(jié)公開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上,要放在能激發(fā)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上;在知識模塊的時間安排上還要更合理些;在課堂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能更積極主動地去摸索。而且我覺得在探究過程中,關鍵還在于體現(xiàn)其“重過程”的核心要求。還要應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大膽地放開,讓學生用心去體驗獲取知識過程中的快樂與艱辛,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擁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力。

總之,我覺得探究課中的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為依存。同時各環(huán)節(jié)又都有其追尋的目標,有新意;學生參與講究“全”:要讓全體學生參與,更要讓每一位學生全方位的參與;用心體驗強調“細”:要慢,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要引導學生仔細,成功和失敗的體驗同樣重要;獲取規(guī)律后力求“變”:既要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規(guī)律,更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的能力。這四個字“新、全、細、變”或許就是探究課眾多模式當中的一種了。

楞次定律教案(篇3)

(一)引入新課

教師:[演示]按下圖將磁鐵從線圈中插入和拔出,引導學生觀察現(xiàn)象,提出:

①為什么在線圈內有電流?

②插入和拔出磁鐵時,電流方向一樣嗎?為什么?

③怎樣才能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呢?

本節(jié)我們就來學習感應電流方向的判斷方法。

(二)進行新課

1、楞次定律

教師:讓我們一起進行下面的實驗。(利用CAI課件,屏幕上打出實驗內容)

[實驗目的]研究感應電流方向的判定規(guī)律。

[實驗步驟]

(1)按右圖連接電路,閉合開關,記錄下G中流入電流方向與電流表G中指針偏轉方向的關系。(如電流從左接線柱流入,指針向右偏還是向左偏?)

(2)記下線圈繞向,將線圈和靈敏電流計構成通路。

(3)把條形磁鐵N極(或S極)向下插入線圈中,并從線圈中拔出,每次記下電流表中指針偏轉方向,然后根據步驟(1)結論,判定出感應電流方向,從而可確定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

根據實驗結果,填表:

磁鐵運動情況N極下插N極上拔S極下插S極上拔磁鐵產生磁場方向線圈磁通量變化感應電流磁場方向

教師:N極向下插入線圈中,磁鐵在線圈中產生的磁場方向如何?

教師:再把該磁鐵從線圈中拔出時,磁鐵在線圈中產生的磁場方向如何?

教師:S極向下插入線圈中,情況怎樣呢?

教師:再把S極從線圈中拔出時,情況如何?

教師:通過上面的實驗,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剛才幾位同學的說法都正確。物理學家楞次概括了各種實驗結果,在1834年提出了感應電流方向的判定方法,這就是楞次定律。投影打出楞次定律的內容。

[投影]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即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這就是楞次定律。

(師生共同活動:理解楞次定律的內涵)

(1)“阻礙”并不是“阻止”,一字之差,相去甚遠。要知道原磁場是主動的,感應電流的磁場是被動的,原磁通仍要發(fā)生變化,感應電流的磁場只是起阻礙變化而已。

(2)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具有普遍意義。

教師:楞次定律符合能量守恒。從上面的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感應電流在閉合電路中要消耗能量,在磁體靠近(或遠離)線圈過程中,都要克服電磁力做功,克服電磁力做功的過程就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楞次定律也符合唯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電磁感應中,矛盾雙方即條形磁鐵的磁場(B原)和感應電流的磁場(B感),兩者都處于同一線圈中,且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原磁場的變化,形成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的矛盾,在回路中對立統(tǒng)一,正是“阻礙”的形成產生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

2、楞次定律的應用

教師:[投影]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基本步驟:

(1)明確原磁場的方向。

(2)明確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是增加還是減少。

(3)根據楞次定律確定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

(4)利用安培定則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教師:下面讓我們通過對例題的分析,熟悉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基本步驟,同時加深對楞次定律的理解。

楞次定律教案(篇4)

要點:理解楞次定律的內容;理解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相符合;會用楞次定律解答有關問題

課堂設計:本節(jié)課通過實驗操作,讓學生自己從實驗當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總結出規(guī)律,這對理解愣次定律來說是很有幫助的,所以先搞清楚從電流表中指針的偏轉來判斷電路中電流的流向以及螺線管的繞向就顯得比較重要,實驗之前先講清。再者原磁通量變化產生感應電流,電流又要產生磁場對學生來說不能聯(lián)系,需要先強調。而后根據實驗進行。

解決難點:感應電流關鍵搞清“阻礙”,以實驗來讓學生自己總結,

學生現(xiàn)狀:知道磁通量的變化引起感應電流,知道電流能夠產生磁場,但不知道這之間的聯(lián)系。

課堂教具:線圈、條形磁鐵、導線、干電池、蹄形磁鐵、靈敏電流計、楞次定律演示器

(2)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表達式。

2提出問題:感應電流的產生與磁通量變化量有關、感應電流的大小也與磁通量的變化量有關,那么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通量的變化量是否也有關?

實驗準備:明確電流表指針的偏轉方向與電流方向的關系,搞清螺線管導線的繞向。

實驗:用條形磁鐵的.N、S極插入線圈,或從線圈中撥出。

實驗要求:要求觀察四種情況下,電流表指針的擺動方向(把握電流的流向),條形磁鐵的磁場方向、磁通量的變化量情況(增減)。

學生觀察上表,總結歸納,條形磁鐵的磁場方向,感應電流磁場的方向,磁通量的變化量三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歸納情況。

原磁通量增加時,引起的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與條形磁鐵磁場的方向相反,阻礙原來磁通量的增加;原磁通量減小時,引起的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與條形磁鐵的磁場方向相同,阻礙原來磁通量的減少。

【板書】愣次定律的內容: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即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白璧K”并非“阻止”

總之:從磁通量的變化角度來看,感應電流總要阻礙磁通量的變化;

從導體和磁體的相對運動的角度來看,感應電流總要阻礙相對運動。

分析思考與討論總結:

從能量轉換的角度來分析: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電磁感應現(xiàn)象中的具體表現(xiàn)

如果條形磁鐵的N極靠近螺線管的上端,螺線管中用楞次定律得出的感應電流所形成的磁場,在螺線管上端為N極,這個N極將排斥外來的條形磁鐵的運動,條形磁鐵受此排斥力的作用而運動速度逐漸減小,即動能要減少;要維持其運動速度則需要有外力對磁鐵做功??梢?,電磁感應現(xiàn)象中線圈的電能是外部的機械能通過做功轉化而來的。因此,楞次定律與能量轉換與守恒規(guī)律是相符合的。

反之,我們可以設想一下,若感應電流方向與用楞次定律判斷得出的方向相反,則螺線管的磁場將與條形磁鐵相互吸引,這樣條形磁鐵的速度會愈來愈大。也就是說在電路獲得電能的同時,磁鐵的動能也增加了。這時,對于電路和磁鐵組成的系統(tǒng)來說,它將找不到是由什么能量轉化而來的,電能和動能是憑空產生了,這顯然與自然界最基本的規(guī)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相違背。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判斷感生電流方向的方法。

【板書】判斷感生電流方向的方法:

①確定引起感應電流產生的磁場的方向。

②判斷原磁通量的變化情況。

③確定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增時兩磁場方向相反,減時兩磁場方向相反)

口答:(1)如果引起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向上,而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也向上,磁通量是增加還是減少?(減少)

(2)如果磁通量是減少的,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向上,那么引起感應電流的磁場的方向是向上還是向下?(向上)

(3)如果兩個磁場的方向相反,磁通量是增加的還是減少的?(增加)

(4)如果引起感應電流的磁場的方向向下,磁通量增加,那么感應電流的磁場的方向是向上還是向下?(向上)總結記憶。

楞次定律并不難,理解運用記心上;先找外磁場方向,再看磁通增還減;

減時二場方向同,增時二場正相反;最后定下電流向,螺旋安培把好關。

內容: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這就是楞次定律。

2判斷穿過閉合電路磁通量的變化情況;

3根據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

4根據安培定則判斷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

楞次定律教案(篇5)

楞次定律作為本章的第3節(jié)內容,與第1節(jié)“劃時代的發(fā)現(xiàn)”、第2節(jié)“探究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一起,從感應電流的角度來認識電磁感應現(xiàn)象,這是認識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第一個階段,也是學習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基礎,為后面深入地從感應電動勢來認識電磁感應現(xiàn)象打下了基礎。

楞次定律是本章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一是涉及的因素多(磁場方向、磁通量的變化、線圈繞向、電流方向等)關系復雜;二是規(guī)律比較隱蔽,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強。因此學生理解楞次定律有較大的難度,成為本章教學難點。課程標準要求在楞次定律的教學中“通過實驗探究,理解楞次定律”。因此,學習本課需要注意的是引導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總結規(guī)律,培養(yǎng)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識。在探究楞次定律后,通過應用楞次定律進行有關判斷,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楞次定律,順利突破這一難點。

1、知識與技能目標的細化過程:

內容 概念體系 知識地位 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的內容、含義 重要 感應電流的方向 非常重要 第三步:根據概念圖,分解行為動詞,確定行為條件,確定行為程度。

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的內容 具體 說出 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歸納總結 準確 無前備經驗 “阻礙變化”的含義 抽象 闡述 分析實驗數(shù)據 準確 無前備經驗 感應電流的方向 具體 判斷 運用楞次定律 熟練 無前備經驗

綜合上述思考,得到以下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歸納總結準確說出楞次定律的內容。

(2)分析實驗數(shù)據,準確闡述楞次定律內容中“阻礙變化”的含義。

(3)熟練運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

(1)通過實踐活動,觀察得到的實驗現(xiàn)象,體驗楞次定律實驗探究的過程,提高分析論證,概括及表述的能力。

(2)通過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培養(yǎng)應用物理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感受科學家對規(guī)律的研究過程,學習他們對工作嚴肅認真不怕困難的科學態(tài)度。

1.楞次定律的獲得及理解。

對楞次定律“阻礙變化”的理解及實際應用。

1.已有知識與技能基礎: 學生已經掌握了電流、電場、磁場基礎知識;已經知道了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以及右手螺旋定則;已經利用(條形磁鐵、電流計、線圈等)實驗器材研究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

“楞次定律”其理論的抽象性和知識的復雜性比前面知識高了一個層次.前面學習的“電場”和“磁場”只局限于從“靜態(tài)場”方面考慮,而“楞次定律”所涉及的是變化的磁場與感應電流的磁場之間的相互關系,是一種“動態(tài)場”,“由靜到動”是一個大的飛躍,學生要難理解得多。?

“楞次定律”涉及的物理量多,關系復雜,產生感應電流的原磁場與感應電流的磁場兩者都處于同一個線圈中,且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原磁場的變化,它們形成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的矛盾。在講授時,如果不明確指出各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勢必造成學生思路混亂,影響學生對該定律的理解。?

從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還比較低,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判斷、分析、推理常常表現(xiàn)出一定的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要能夠理解“楞次定律”,必須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在物理觀念上要有所更新。

1.教法:秉承“科學探究”、“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主要采用實驗探究法、利用“中介”研究和表述問題的方法、比較總結法等教學方式,運用觀察、引導、實驗、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展開教學。

2.學法:實驗觀察、小組討論、歸納總結、抽象概括等。

1.教師實驗:鋁管兩根(1米)、小圓柱形磁鐵和木塊、條形磁鐵、電池、靈敏電流計、線圈、楞次定律演示儀等。

2.學生實驗:靈敏電流計、線圈、條形磁鐵、電池、導線等。

引入 演示實驗:

1、永磁鐵靠近、遠離楞次定律演示儀的鋁圓環(huán)。

2、小圓柱形磁鐵和木塊分別通過兩根相同鋁管。

問:大家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如何解釋我們看到的現(xiàn)象?導入新課。 觀看實驗現(xiàn)象,思考。帶著好奇心進入學習狀態(tài)。?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復習

2、演示上節(jié)課的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并回答:

= 1 GB3 ① 靈敏電流表指針偏轉說明回路中產生了感應電流,左右偏轉又能說明什么?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歐姆定律教案模板


教師要研究如何設計啟發(fā)和點撥學生的思維程序及要點。教案是老師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編寫教案應有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和基本規(guī)律。你知道什么是教案嗎?在此,你不妨閱讀一下歐姆定律教案,請閱讀后分享你的朋友!

歐姆定律教案【篇1】

(一)教學目的

1。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及其表達式的物理意義,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單位;

2。能較熟練地運用歐姆定律分析解決有關的簡單問題;

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

4。培養(yǎng)運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二)教具

寫有課堂練習題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三)教學過程

1。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實驗得出了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和它的電阻的關系,請一位同學敘述一下這個關系(抽中等學生或差等生不看書回答)。大家認為他說得對嗎?(不足之處由學生訂正)上節(jié)課我們曾經把這個關系用數(shù)學式子表示出來,請一位同學回答是怎樣表示的?(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R一定時,I1/I2=U1/U2(1)

U一定時,I1/I2=R2/R1(2)

教師: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就是將這些關系綜合起來,得出的一個電學的基本規(guī)律,即歐姆定律。

板書:歐姆定律

2。新課教學

教師:歐姆定律的內容是什么呢?讓大家閱讀課本,請一位同學朗讀歐姆定律的內容,教師板書。

板書: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教師:歐姆定律的內容中好像比上節(jié)實驗得出的關系少設了一點什么,你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在說到“正比”或“反比”時,沒有說“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或“電壓不變的情況下”)這是否意味著“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不需要保持電阻不變這個條件了呢?不是的。只有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才會跟它兩端電壓成正比。同樣,也只有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才會跟它的電阻成反比。定律作了簡明的敘述,但暗含了這兩個條件。這是對定律應注意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定律沒有指明“正比”、“反比”所應滿足的條件,還意味著它能適用于電壓、電阻同時都變化時,電流應如何變的情形,這種情形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會遇到。其次歐姆定律中說到的電流、電壓、電阻都是屬于同一段導體的。在后面將歐姆定律用于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時,注意到這一點是很必要的。歐姆定律的內容可以用公式來表述,請大家看看課本上是怎樣表述的。(學生看書,教師板書)

教師:歐姆定律的公式中,U、R、I各表示什么?各量各用什么單位?(學生答)。這個公式是怎樣概括表述了歐姆定律的內容呢?我們以導體電阻R一定的情況來說明,若導體兩端的電壓由U1變?yōu)閁2時,流過導體電流由I1變?yōu)镮2,則由(3)式可以寫出下面兩式,(教師一邊敘述一邊板書)將兩式相除,即得到(1)式。

板書:R一定時,I1=U1/R

I2=U2/R

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它的電阻由R1變?yōu)镽2時,電流由I1變?yōu)镮2。請同學們由(3)式導出(2)式。(學生推導,教師巡視后,請一個學生說出他的推導過程,教師板書)

板書:U一定時,I1=U/R1

I2=U/R2

教師:大家看到,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都簡潔優(yōu)美地概括了上節(jié)在一定條件下由實驗得出的結論。而且從歐姆定律的公式我們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導體的電阻值和它兩端的電壓,就可求出導體中的電流。所以歐姆定律更全面地反映了導體中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F(xiàn)在大家用了幾十分鐘就學習到的這個電學的基本規(guī)律,是德國物理學家花了10年的時間,自己制造了測電流的儀器和尋找到電壓穩(wěn)定的電源,經過長期細致研究才得到的。后人為了紀念他的貢獻,把電阻的單位和上述電流定律都用他的名字命名。請同學們課后閱讀課本的閱讀材料,學習歐姆堅持不懈地從事科學研究的精神。下面大家看看課本中是怎樣運用歐姆定律去解答實際問題的。(為節(jié)約篇幅,這里沒有抄錄課文及其例題,請讀者參看課本)閱讀完后請思考黑板上提出的三個方面的問題(學生開始閱讀時,教師板書。然后巡視指導約6—7分鐘后,提醒學生結合板書的三方面思考)

板書:

(1)可以計算的'問題:(U、R、I三個量中,知道兩個可求其余一個)

(2)解答問題的思路和格式:(畫出電路圖或寫出已知條件、求解物理量→寫出根據公式→代入數(shù)據→計算結果)

(3)物理量的單位的運用:(若已知量的單位不是伏、安、歐,要先化為伏、安、歐再代入式子計算)

以上問題圓括號中的內容先不板書。

教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答前兩個方面的問題。(分別由兩個學生各回答一個問題,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并寫出上面板書(1)、(2)中括號內的內容)在例2中(見課本),如果已知電流為450毫安時,應怎樣用公式計算結果?(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并寫出(3)后括號內的內容)?,F(xiàn)在哪位同學來回答,什么叫伏安法?(指示學生看課文最后一段)

現(xiàn)在請大家解答下面兩個問題。(出示小黑板或幻燈片。請兩個學生在黑板上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兩個問題均有兩種解法。例如①,可以先用歐姆定律解出電阻值,再用歐姆定律解電流值;也可以直接用前面比例式(1)求解。)

問題①一個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是0.25伏時,流過它的電流是0.13安。如果流過它的電流變?yōu)?.91安,此時它兩端的電壓多大?

問題②一個電阻箱接在電壓不變的電源上。把它的電阻調到350歐時,流過它的電流是21毫安。若再調節(jié)電阻箱,使流過它的電流變?yōu)?26毫安,此時電阻箱的電阻應是多大?

教師:在解答問題①時,除了黑板上的解法外,有同學還用了另一種解法(教師板書出來)大家看都對嗎?(學生答)歐姆定律是一個普遍適用的定律。但在涉及只求兩個量的變化關系的問題中,直接用比例式解通常要簡捷些。

讓大家閱讀“想想議議”中提出的問題,議論一下。(學生閱讀,分組議論)

教師:為什么安培表不能直接接到電源兩極上去?(學生回答,教師訂正)伏特表接到電源兩極上為什么不會被燒毀?(學生回答,教師訂正)

4。小結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在實驗得出的規(guī)律的基礎上概括總結出了歐姆定律。剛才大家看到,應用歐姆定律,不僅可以定量計算各種電學問題,而且還能簡單明了地解釋像安培表為什么不能直接接到電源兩極上這類物理問題。今后學習中我們將會接觸到這一電學基本規(guī)律的廣泛應用。今天的復習任務首先是把定律的物理意義真正理解清楚。在作業(yè)中一定要注意解答的書寫格式,養(yǎng)成簡明、正確表達的好習慣。

5。布置作業(yè)

(1)工廠中車床照明燈采用36伏的安全電壓,某車床照明燈工作時燈絲電阻是32歐,求通過燈絲的電流。

(2)一段導體兩端電壓是2伏時,導體中的電流是0.5安,如果電壓增大到3伏,導體中的電流多大?

(3)電壓保持不變,當接電阻為242歐的燈泡時,電路中的電流為0.91安,如改接電阻為165歐的電烙鐵,電路中的電流是多大?

(四)設想、體會

1。本課題教學設計的關鍵之一是處理好第一節(jié)的實驗規(guī)律和歐姆定律的關系,使學生易于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的物理意義。特別是歐姆定律的公式為什么那樣表達,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采用根據實驗結果寫出,再令K=1的辦法引出,超出初中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水平,是不可取的;直接把公式抬出來,不說明它為什么綜合概括了實驗規(guī)律,就急急忙忙用公式去解題的辦法,給學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義留下懸案,也是不妥當?shù)摹1窘贪冈O計的基本思路是,從實驗規(guī)律出發(fā),引出定律內容,再把定律的結論與實驗的結論對比理解,說明定律既概括了實驗的結果,又比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在引出公式后,由公式導出兩個實驗的結論,說明公式也的確是實驗結論的概括。這樣,學生對定律的內容和公式的物理意義就有了切實的理解。對課文開頭提出的歐姆定律是“實驗結果綜合起來”的才會有真切的體會。這樣做的前提是在本章第一節(jié)的教學中,先通過實例運用學生在小學和中學數(shù)學學習中已較熟悉的比例知識導出本教案中的(1)(2)兩式,根據第一節(jié)的內容和課時實際,不

難做到。培養(yǎng)學生理解運用數(shù)學表達物理規(guī)律和應用數(shù)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是本章的一個重要特點。上述設計和課堂練習題的設計都有利于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

2。本課題的另一重點教學目標是初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歐姆定律解題的能力?!罢莆諝W姆定律”的教學要求是本章以至電學學完后的最終要求。這節(jié)課只應是既簡單又基礎的應用。由于學生已經較長時間沒有涉及到用公式進行定量計算,在這一節(jié)課對解題加以強調是非常必要的。教案中采取學生先閱讀課文例題,再一起概括小結解題思路方法;在本課小結中再次強調,對學生提出要求等措施來實現(xiàn)。

3。由于采用了學生閱讀課文的措施,這不僅有力地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而且也減少了教師的重復板書,節(jié)約了一些教學時間,有條件加兩個課堂練習題。這兩個練習題的目的不僅在于強調在涉及物理量的變化關系時,可以用比例法巧解,而且也再一次強化了歐姆定律與實驗所得的規(guī)律的一致性的認識。但對U、I、R三個量同時變的問題,僅在教師闡明定律的意義時提及,在練習題中沒有涉及,留待后續(xù)學習中去深化,以免加大學習的難度。

4。定律中的U、I、R是對同一導體而言,在本節(jié)課只需提醒學生注意就可以了。不必去講不同導體的U、I、R要用下標區(qū)別的問題。待學習電阻的串聯(lián)時,有了這種需要再提出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歐姆定律教案【篇2】

一、教學目的。

1、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

2、會利用歐姆定律計算簡單的電路問題。

3、通過介紹歐姆定律的發(fā)現(xiàn)問題,了解科學家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學習科學家的優(yōu)秀品質。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歐姆定律及利用歐姆定律對電路問題進行計算。

三、教具。

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出示小黑板)請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數(shù)據,看看可以分別得出什么結論。

2、將上一問中所得出的兩個結論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簡煉而又準確的語言表達?

(1)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相互間糾正概括中出現(xiàn)的錯誤,補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較完整的結論。

(2)教師復述結論,指出這一結論就是著名的歐姆定律。

(二)講授新課。

(板書:二、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

(1)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如果用U表示導體兩端的電壓,單位用伏;用R表示導體的電阻,單位用歐;用I表示導體中的電流,單位用安。

對歐姆定律作幾點說明:

①此定律精辟地說出了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

電流、電壓和電阻,它們是三個不同的電學量,但它們間卻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定律中兩個“跟”字,反映了電流的大小由電壓和電阻共同決定,“正比”“反比”則準確的說出了電流隨電壓、電阻變化所遵循的規(guī)律(教師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樣下方用彩筆畫上“ ”)。

②定律中所說的電流、電壓、電阻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教師用彩筆在“導體中的”“這段導體兩端的”、“這段導體的”字樣下方畫上“”)。

需要在字母旁加腳標時,I、U、R的腳標應一致,如

③歐姆定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滲透著科學家的辛勤勞動。

向學生介紹歐姆的優(yōu)秀品質,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抓住以下三個要點:

其一:歐姆的研究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如當時沒有電流計、又沒有電壓穩(wěn)定的電源。

其二:歐姆不是知難而退,而是勇于正視困難并解決困難。他先后制成了相當精密的測量電流的扭秤,找到了電壓穩(wěn)定的電源,又經過長期的細致研究,終于取得了成果,他的這項研究工作,花費了十年的心血。

其三:我們應學習歐姆的哪種優(yōu)秀品質。

④歐姆定律為我們提供了解決電學問題的方法,如過去要知道電路中電流的大小,只有采用安培計測量的方法,而如今,除上述方法外,還可以在已知電壓、電阻的情況下,利用歐姆定律進行計算。

下面我們就利用歐姆定律來計算一些電路問題。

(板書:2、應用歐姆定律計算電路問題。)

介紹解題的一般步驟:

①讀題、審題。

②根據題意畫出完整的電路圖或某一段電路的示意圖。

③在圖上標明已知量的符號、數(shù)值和未知量的符號。

④選用物理公式進行計算(書寫格式要完整,規(guī)范)。

例1:一盞白熾電燈,電阻為807歐,接在220伏的電源上,如圖1所示,求通過這盞電燈的電流。

教師結合此題具體講解解題步驟,并板演解題格式。

已知:R=807歐 U=220伏,求:I=?

答:通過白熾電燈的電流約為0.27安。

例2:如圖2所示,有一種指示燈,電阻為6.3歐,通過的電流為0。45安時才能正常發(fā)光。要使這種指示燈正常發(fā)光,應加多大的電壓?

由學生讀題,并分析題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如何求解未知量,學生口述解題過程,教師板書。

已知:R=6.3歐 I=0.45安,求:U=?

答:要使這種指示燈正常發(fā)光,應加大約2。8伏的電壓。

例3:用電壓表測出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是7。2伏,用安培計測出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為0。4安,求這段導體的電阻。

學生個人作練習,由一位同學在黑板上解題,然后教師進行講評。

在解例3的基礎上,教師介紹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并說明下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定電阻的方法。

(三)課堂小結。

明確歐姆定律這一電學中極其重要的規(guī)律是怎樣得到的,它精確地闡述了什么問題?歐姆定律的重要意義以及怎樣利用歐姆定律解決電路的計算問題。

(四)鞏固知識。

討論課本46頁“想想議議”中的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1、課本習題

2、補充計算題:

(1)某電流表的電阻為0。02歐,允許通過它的最大電流為3安,通過計算回答,能否把這個電流表直接接到電壓為2伏的電源的兩極上?

(2)有一個電烙鐵,工作時電阻絲里的電流是0.5安,如果電阻是72歐,電烙鐵兩端的電壓是多少伏?

(3)家庭電路中的某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通過燈絲的電流是0.2安,這時燈絲的電阻是多少歐?

3、閱讀課本三、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歐姆定律教案【篇3】

初中物理《歐姆定律》教案

一:導入新課

教師多媒體展示小品《狹路相逢》的視頻片段。教師提出問題:視頻中交警手里拿的是什么?喝多喝少拿它測一測就知道了是怎么做到的呢?引發(fā)學生思考,順勢引入新課《歐姆定律》。

二:新課講授

1.歐姆定律的內容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舊知:上節(jié)課的實驗結論分別是什么?學生根據所學可以回答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電流和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一定的情況下,電流和電阻成反比。

教師提出問題:如果將兩條結論綜合起來,又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學生通過思考可以得出: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本身的電阻成反比。

教師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這個關系如何用數(shù)學方式表達出來?通過討論結合學生回答,教師進行總結:電流和電壓成正比的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電流和電阻成反比的

歐姆定律教案【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電動勢的定義.

2、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義,并能熟練地用來解決有關的電路問題.

3、知道電源的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外電路上電勢降落之和.

4、理解路端電壓與電流(或外電阻)的關系,知道這種關系的公式表達和圖線表達,并能用來分析、計算有關問題.

5、理解閉合電路的功率表達式.

6、理解閉合電路中能量轉化的情況.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會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分析外電壓隨外電阻變化的規(guī)律

2、理解路端電壓與電流(或外電阻)的關系,知道這種關系的公式表達和圖線表達,并能用來分析、計算有關問題.

3、通過用公式、圖像分析外電壓隨外電阻改變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用多種方式分析問題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外電阻改變引起電流、電壓的變化,樹立學生普遍聯(lián)系觀點

2、通過分析外電壓變化原因,了解內因與外因關系

3、通過對閉合電路的分析計算,培養(yǎng)學生能量守恒思想

4、知道用能量的觀點說明電動勢的意義

教學建議

1、電源電動勢的概念在高中是個難點,是掌握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關鍵和基礎,在處理電動勢的概念時,可以根據教材,采用不同的講法.從理論上分析電源中非靜電力做功從電源的負極將正電荷運送到正極,克服電場力做功,非靜電力搬運電荷在兩極之間產生電勢差的大小,反映了電源做功的本領,由此引出電動勢的概念;也可以按本書采取討論閉合電路中電勢升降的方法,給出電動勢等于內、外電路上電勢降落之和的結論.教學中不要求論證這個結論.教材中給出一個比喻(兒童滑梯),幫助學生接受這個結論.

需要強調的是電源的電動勢反映的電源做功的能力,它與外電路無關,是由電源本生的特性決定的.

電動勢是標量,沒有方向,這要給學生說明,如果學生程度較好,可以向學生說明,做為電源,由正負極之分,在電源內部,電流從負極流向正極,為了說明問題方便,也給電動勢一個方向,人們規(guī)定電源電動勢的方向為內電路的電流方向,即從負極指向正極.

2、路端電壓與電流(或外電阻)的關系,是一個難點.希望作好演示實驗,使學生有明確的感性認識,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釋.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圖線,可以直觀地表示出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務必使學生熟悉這個圖線.

學生應該知道,斷路時的路端電壓等于電源的電動勢.因此,用電壓表測出斷路時的路端電壓就可以得到電源的電動勢.在考慮電壓表的內阻時,希望通過第五節(jié)的“思考與討論”,讓學生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3、最后講述閉合電路中的功率,得出公式 , .要從能量轉化的觀點說明,公式左方的 表示單位時間內電源提供的電能.理解了這一點,就容易理解上式的意義:電源提供的電能,一部分消耗在內阻上,其余部分輸出到外電路中.

教學設計方案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教學目標

1、在物理知識方面的要求:

(1)鞏固產生恒定電流的條件;

(2)知道電動勢是表征電源特性的物理量,它在數(shù)值上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

(3)明確在閉合回路中電動勢等于電路上內、外電壓之和.

(4)掌握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義

(5)掌握路端電壓、輸出功率、電源效率隨外電阻變化的規(guī)律.

2、在物理方法上的要求:

(1)通過電動勢等于電路上內、外電壓之和的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實驗探索物理規(guī)律的方法.

(2)從能量和能量轉化的角度理解電動勢的物理意義.

(3)通過對路端電壓、輸出功率、電源效率隨外電阻變化的規(guī)律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4)通過用公式、圖像分析外電壓隨外電阻改變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用多種方式分析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

(1)電動勢是表示電源特性的物理量

(2)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內容;

(3)應用定律討論路端電壓、輸出功率、電源效率隨外電阻變化的規(guī)律.

2、難點:

(1)閉合回路中電源電動勢等于電路上內、外電壓之和.

(2)短路、斷路特征

(3)應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討論電路中的路端電壓、電流強度隨外電阻變化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都知道,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那么,導體中形成電流的條件是什么呢?(學生答:導體兩端有電勢差.)

演示:將小燈泡接在充滿電的電容器兩端,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小燈泡閃亮一下就熄滅.)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

分析:當電容器充完電后,其上下兩極板分別帶上正負電荷,如圖1所示,兩板間形成電勢差.當用導線把小燈泡和電容器兩極板連通后,電子就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通過導線產生定向移動而形成電流,但這是一瞬間的電流.因為兩極板上正負電荷逐漸中和而減少,兩極板間電勢差也逐漸減少為零,所以電流減小為零,因此只有電場力的作用是不能形成持續(xù)電流的.

教師:為了形成持續(xù)的電源,必須有一種本質上完全不同于靜電性的力,能夠不斷地分離正負電荷來補充兩極板上減少的電荷.這才能使兩極板保持恒定的電勢差,從而在導線中維持恒定的電流,能夠提供這種非靜電力的裝置叫電源.電源在維持恒定電流時,電源中的非靜電力將不斷做功,從而把已經流到低電勢處的正電荷不斷地送回到高電勢處.使它的電勢能增加.

板書:1、電源:電源是一種能夠不斷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變?yōu)殡娔艿难b置.它并不創(chuàng)造能量,也不創(chuàng)造電荷.例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fā)電機是把機械能、核能等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教師:電源能夠不斷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變?yōu)殡娔?,并且能夠提供恒定的電壓,那么不同的電源,兩極間的電壓相同嗎?展示各種干電池(1號、2號、5號、7號),請幾個同學觀察電池上面寫的規(guī)格,發(fā)現(xiàn)盡管電池的型號不同,但是都標有“1.5V”字樣.我們把示教電壓表直接接在干電池的兩端進行測量,發(fā)現(xiàn)結果確實是1.5V.講臺上還擺放有手搖發(fā)電機、蓄電池、紐扣電池,它們兩端的電壓是否也是1.5V呢?(學生回答:不是)那么如何知道它們兩端的電壓呢?(學生:用電壓表直接測量)

結論:電源兩極間的電壓完全由電源本身的性質(如材料、工作方式等)決定,同種電池用電壓表測量其兩極間的電壓是相同的,不同種類的電池用電壓表測量其兩極間的電壓是不同的.為了表示電源本身的這種特性,物理學中引入了電動勢的概念.

板書:2、電源電動勢

教師:從上面的演示和分析可知,電源的電動勢在數(shù)值上等于電源未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來源:高考資源網]

板書:電源的電動勢在數(shù)值上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其兩極間的電壓.

例如,各種型號的干電池的電動勢都是1.5V.那么把一節(jié)1號電池接入電路中,它兩極間的電壓是否還是1.5V呢?用示教板演示,電路如圖所示,結論:開關閉合前,電壓表示數(shù)是1.5V,開關閉合后,電壓表示數(shù)變?yōu)?.4V.實驗表明,電路中有了電流后,電源兩極間的電壓減少了.

教師:上面的實驗中,開關閉合后,電源兩極間的電壓降為1.4V,那么減少的電壓哪去了呢?用投影儀展示實驗電路,介紹閉合電路可分為內、外電路兩部分,電源內部的叫內電路,電源外部的叫外電路.接在電源外電路兩端的電壓表測得的電壓叫外電壓.在電源內部電極附近的探針A、B上連接的電壓表測得的電壓叫內電壓.我們現(xiàn)在就通過實驗來研究閉合電路中電動勢和內、外電壓之間的關系.

板書:3、內電壓和外電壓

教師:向學生介紹實驗裝置及電路連接方法,重點說明內電壓的測量.實驗中接通電鍵,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動頭使其阻值減小,由兩個電壓表讀出若干組內、外電壓

和的值.再斷開電鍵,由電壓表測出電動勢.分析實驗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呢?

學生:在誤差許可的范圍內,內、外電壓之和等于電源電動勢.

板書:在閉合電路中,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外電壓之和,即.

下面我們來分析在整個電路中電壓、電流、電阻之間的關系.

教師:我們來做一個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

觀察電鍵S先后接通1和2時小燈泡的亮度.

結論:把開關撥到2后,發(fā)現(xiàn)小燈泡的亮度比剛才接3V的電源時還稍暗些.怎么解釋這個實驗現(xiàn)象呢?這就要用到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板書: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教師:在圖1所示電路圖中,設電流為,根據歐姆定律, , ,那么 ,電流強度 ,這就是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板書:4、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的內容:閉合電路中的電流強度和電源電動勢成正比,和電路的內外電阻之和成反比.表達式為 .

同學們從這個表達式可以看出,在電源恒定時,電路中的電流強度隨電路的外電阻變化而變化;當外電路中的電阻是定值電阻時,電路中的電流強度和電源有關.

教師:同學們能否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來解釋上一個實驗現(xiàn)象呢?

學生:9V的電源如果內電阻很大,由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可知,用它做電源,電路中的電流I可能較?。欢妱觿?V的電源內阻如果很小,電路中的電流可能比 大,用這兩個電源分別給相同的小燈泡供電,燈泡的亮度取決于 ,那么就出現(xiàn)了剛才的實驗現(xiàn)象了.

教師:很好.一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在短時間內可以認為是不變的.那么外電阻 的變化,就會引起電路中電流的變化,繼而引起路端電壓 、輸出功率 、電源效率 等的變化.

幾個重要推論

(1)路端電壓 隨外電阻 變化的規(guī)律

板書:5幾個重要推論

(l)路端電壓 隨外電阻 變化的規(guī)律演示實驗,圖3所示電路,

[來源:]

4節(jié)1號電池和1個10Ω的定值電阻串聯(lián)組成電源(因為通常電源內阻很小, 的變化也很小,現(xiàn)象不明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如何隨 變化?

教師:從實驗出發(fā),隨著電阻 的增大,電流 逐漸減小,路端電壓 逐漸增大.大家能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來解釋這個實驗現(xiàn)象嗎?

學生:因為 變大,閉合電路的總電阻增大,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電路中的總電流減小,又因為 ,則路端電壓增大.

教師:正確.我們得出結論,路端電壓隨外電阻增大而增大,隨外電阻減小而減?。话阏J為電動勢和內電阻在短時間內是不變的,初中我們認為電路兩端電壓是不變的,應該是有條件的,當 →無窮大時, →0,外電路可視為斷路, →0,根據 ,則 ,即當外電路斷開時,用電壓表直接測量電源兩極電壓,數(shù)值等于電源的電動勢;當 減小為0時,電路可視為短路, 為短路電流,路端電壓 .

板書5:路端電壓隨外電阻增大而增大,隨外電阻減小而減?。當嗦窌r, →∞, →0, ;短路時, , .

電路的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可以用圖像表示如下

(2)電源的輸出功率 隨外電阻 變化的規(guī)律.

教師:在純電阻電路中,當用一個固定的電源(設 、r是定值)向變化的外電阻供電時,輸出的功率 ,

又因為 ,

所以 ,

當 時,電源有最大的輸出功率 .我們可以畫出輸出功率隨外電阻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

板書6:在純電阻電路中,當用一個固定的電源(即 、 是定值)向變化的外電阻供電時,輸出的功率有最大值.

教師:當輸出功率最大時,電源的效率是否也最大呢?

板書7:電源的效率 隨外電阻 變化的規(guī)律

教師:在電路中電源的總功率為 ,輸出的功率為 ,內電路損耗的功率為 ,則電源的效率為 ,當 變大, 也變大.而當 時,即輸出功率最大時,電源的效率 =50%.

板書8:電源的效率 隨外電阻 的增大而增大.

四、講解例題

五、總結

探究活動

1、調查各種不同電源的性能特點。

(包括電動勢、內阻、能量轉化情況、工作原理、可否充電)

2、考察目前對廢舊電池的回收情況。

(1)化學電池的工作原理;

(2)廢舊電池對環(huán)境的污染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當前社會對廢舊電池的重視程度;

(4)廢舊電池的回收由哪些主要的途徑和利用方式;

(5)如何更好的變廢為寶或使廢舊電池對環(huán)境的污染減小到最小。

3、通過本章節(jié)的學習,根據全電路歐姆定律有關知識,可以得出結論: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時,內外電阻應該相等,而此時電源的效率則只有50%;請你設計出一種方案,在實際應用中如何配置電源和負載之間的關系,使電源的輸出功率和效率盡可能的達到較大。

歐姆定律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電流的產生原因和條件。

2、理解電流的概念和定義式,并能進行有關的計算。

3、理解電阻的定義式,掌握歐姆定律并能熟練地用來解決有關的電路問題。知道導體的伏安特性。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電流與水流的類比,培養(yǎng)學生知識自我更新的能力。

2、掌握科學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變量方法,培養(yǎng)學生依據實驗,分析、歸納物理規(guī)律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電流產生的歷史材料的介紹,使學生了解知識規(guī)律的形成要經過漫長曲折的過程,培養(yǎng)他們學習上持之以恒的思想品質。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電流強度的概念、歐姆定律是教學重點。

2、電流強度概念、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是教學中的難點。

三、教具

學生直流電源(穩(wěn)壓),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開關,待測電阻。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電場,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促使電荷移動,知道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如:靜電場中的導體在達到靜電平衡狀態(tài)之前,其中自由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定向移動。電容器充放電過程中也有電荷定向移動。由于電流與我們生活很密切,所以我們有必要去認識它,這節(jié)課我們將在初中的基礎上對電流作進一步了解。

(二)教學過程

眾所周知,人們對電路知識和規(guī)律的認識與研究,也如對其他科技知識的認識與研究一樣,都經歷了漫長的、曲折的過程。18世紀末,意大利著名醫(yī)生伽伐尼受偶然發(fā)現(xiàn)的啟迪,經進一步研究后,已能利用兩種不同的金屬與青蛙腿相接觸而引起肌肉痙攣,于是伽伐尼電池誕生了。但他對此并不理解,認為這是青蛙體內產生了“動物電”。伽伐尼的發(fā)現(xiàn)引起了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伏打的極大興趣。經過一番研究,伏打于1792年將不同的金屬板浸入一種電解液中,組成了第一個直流電源——伏打電池。后來,他利用幾個容器盛了鹽水,把插在鹽水里的銅板、鋅板連接起來,電流就產生了。

1、電流

(1)什么是電流?

大量電荷定向移 動形成電流。

(2)電流形成的條件:例如:

靜電場中導體達到靜電平衡之前有電荷定向移動;

電容器充放電,用導體與電源兩極相接。

①導體,有自由移動電荷,可以定向移動。同時導體也提供自由電荷定向移動的“路”。導體包括金屬、電解液等,自由電荷有電子、離子等。

②導體內有電場強度不為零的電場,或者說導體兩端有電勢差,從而自由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定向移動。

③持續(xù)電流形成條件:要形成持續(xù)電流,導體中場強不能為零,要保持下去,導體兩端保持電勢差(電壓)。電源的作用就是保持導體兩端電壓,使導體中有持續(xù)電流。

導體中電流有強有弱,用一個物理量描述電荷定向移動的快慢,從而描述電流的強弱。

(3)電流強度(I)

①定義: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跟通過這些電量所用時間的比值。這樣可以通過電荷定向移動的快慢來描述電流強弱,這個比值稱為電流強度。簡稱電流,用 表示

②表達式:I=q/t

③單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④性質:電流強度是標量。初中學過并聯(lián)電路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但電流是有方向的。(有方向的量不一定是矢量,是否矢量關鍵看滿不滿足平行四邊形法則)

⑤電流方向的規(guī)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正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從高電勢向低電勢運動,所以電流是有高電勢向低電勢流動,在電源外部,是由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4)電流分類:

按方向分成兩大類:直流電和交流電

直流電:方向不變,如果直流電大小不變,就稱為恒定電流,這是高中階段電流知識的重點。

交流電:方向隨時間變化

前面討論了電流,尤其是持續(xù)電流的形成,要求導體兩端有電勢差,即電壓。電流強度與電壓究竟有什么關系?這可利用實驗來研究。

演示

先給學生介紹實驗電路圖,教師按電路圖連接實驗電路,并請學生觀察電表的正負接線柱,要求學生注意,正負接線柱的接法, 為待測電阻(定值電阻)。

演示

閉合S后,移動滑動變阻器觸頭,觀察電表的變化,說明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電流都隨導體的電阻有關。

啟發(fā)學生思考:如何由實驗得到電壓和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呢?

分析:用控制變量法,先保證其中的一個量保持不變,讓其余兩個量之間相關,然后結合起來分析。

保證電阻不變,調節(jié)電壓,記下觸頭在不同位置時電壓表和電流表讀數(shù)。電壓表測得的是導體R兩端電壓,電流表測得的是通過導體 的電流,記錄在下面表格中。

注意:這一方法可以類比數(shù)學中函數(shù)圖像,用描點法來研究,啟發(fā)學生思考物理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

把所得數(shù)據描繪在I-U直角坐標系中,確定I和U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歐姆定律教案【篇6】

教學目標

認識變化的電路,準確找出變化前后兩電路的變化

重點、難點

動態(tài)電路的連接方式,動態(tài)電路的電阻、電流和電壓

課前導入知識:

在并聯(lián)電路中,新增加一個支路對干路中的電流的影響?

知識點一:伏安法測電阻中的誤差和非誤差

(1)非誤差:如果用燈泡代替電阻,燈泡兩端的電壓逐漸減小,燈泡逐漸變暗,測出來的電阻值是逐漸減小的。顯然,這不是實驗的誤差。這是因為隨著燈泡兩端的電壓的減小,燈泡的溫度也隨之降低,溫度越低,鎢絲的電阻越小。因此,利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并不能減少誤差,測量的數(shù)值會偏小,不是鎢絲正常工作時的電阻。

(2)誤差:標準伏安法測電阻電路中,電流表測的是電阻和電壓表的總電流,雖然電壓表阻值很大,流過的電流很小,但電流表的示數(shù)總比流過的被測電阻的電流大,根據R=U/I可知測出的數(shù)據偏小。

例題 南京市某中學九年級課外興趣組的同學,按照正確的電路圖連接實物圖做測定小燈泡的電阻實驗(燈泡標有2.5V字樣),在實驗過程中得到了如下的一組U和I的數(shù)據: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燈兩端U(V) 0.5 1.0 1.5 2.0 2.5 3.0

電流I(A) 0.18 0.22 0.26 0.30 0.32 0.34

燈泡發(fā)光情況 微亮→逐漸變亮

(1)分析比較表格中的數(shù)據可以看出 .

(2)在燈絲中電流逐漸增大的過程中,燈絲的電阻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是 .

知識點二:動態(tài)電路分析

(1)當滑動變阻器與定值電阻串聯(lián)時,滑片的移動會引起電流和電壓的變化。定性分析變化的一般思路是:○1知道電源電壓不變;○2根據滑動編組器的變化確定總電阻的變化;○3再由總電阻的變化確定電流的變化;○4根據電流的變化判斷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的變化;○5根據不變的總電壓和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的變化確定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的變化情況。

(2)當滑動變阻器與定值電阻并聯(lián)時,滑片的運動只能引起干路和其所在支路的電流和電壓的變化。除短路外,對其他支路沒有影響。

(3)開關的閉合和斷開也會造成電路中的電阻變化,從而引起電流和電壓的變化,分析思路與(1)相同,關鍵是確定電阻的變化。

【注意】 確認電路變化前后連接方式和電路中電阻的變化,準確判斷電壓表測量的對象是分析電流電壓變化的關鍵。

知識點三:串聯(lián)分壓、并聯(lián)分流

(1)串聯(lián)電路的分壓定律

兩個電阻R1和R2組成的串聯(lián)電路中,它們兩端的電壓與電阻的關系滿足:U1:U2=R1:R2

這個關系式稱為分壓定律。該關系式告訴我們,兩個電阻串聯(lián)時,電阻大的分得電壓多。

(2)關于并聯(lián)電路的分流定律

兩電阻R1和R2并聯(lián),通過它們的電流與各自電阻的關系滿足:I1:I2=R2:R1

這個關系式稱為分流定律,該關系式告訴我們,兩個電阻并聯(lián)后,電阻越大,通過的電流就越小。電流的分配與電阻成反比。

知識點四:應用歐姆定律綜合計算

(1)必備知識

○1歐姆定律公式及變形公式

○2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電壓和電阻的特點:

○3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電壓和電阻的特點

(2)計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1歐姆定律使用于從電源正極到負極之間的整個電路或其中某一部分電路,并且是純電阻電路。

○2定律中“通過”的電流I,“兩端”的電壓U及“導體”的電阻R,是針對同一個導體或同一段電路而言,具有對應性。

○3歐姆定律中三個物理量間有同時性,即在同一部分電路上,由于開關的閉合或斷開以及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的移動,都將引起電路的變化,因而公式R=U/I中三個量是同一時間值。

○4公式中三個物理量,必須使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即電流安培,電壓伏特,電阻歐姆。

隨堂練習:

1、如圖所示電路,電壓U不變,當閉合開關S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電壓示數(shù)增大,電流表示數(shù)減小

(B)電壓表示數(shù)增大,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

(C)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電流表示數(shù)減小

(D)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

2、某同學連接電路如圖2所示,閉合開關S,發(fā)現(xiàn)燈不亮,為檢查電路故障,他用電壓表進行測量,結果是UAD=3V,UAB=3V,UBC=0,UCD=0。此電路故障可能是

A、開關S接觸不良 B、電燈L燈絲斷了

C、電燈L短路 D、電阻R短路

3、在如圖3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V。閉合開關后,電壓表V1的示數(shù)為0,電壓表V2的示數(shù)為6V。此電路的故障可能是 (雙選) :

A、電阻R1短路B、電阻R1開C、電阻R2短路D、電阻R2開路

4、如圖4所示電路,閉合開關S后,發(fā)現(xiàn)燈L1不亮,L2正常發(fā)光。此電路的故障可能是(單選):

A、開關S接觸不良 B、電燈L1燈絲斷了 C、電燈L1短路 D、電燈L2短路

5、把一根長1米、粗細均勻的電阻絲接在電壓不變的電源兩極上,通過電阻絲的電流強度是1安培,若將此電阻絲對折起來后再接到這電源的兩極上,通過電阻絲的總電流強度是( )

(A)4安培(B)2安培(C)0.25安培(D)0.5安培

6、如圖所示,R1=4歐姆,R2=R3=8歐姆,電源電壓為6伏特,電流表1、電流表2、電流表3的示數(shù)分別為I1、I2、I3,則I1、I2、I3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I1>I2>I3;(B)I1<I2<I3;

(C)I1=I2=I3(D)I1=I2>I3

7、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R1∶R2=4∶1。當K1斷開,K2閉合時,電流表示數(shù)I1。當K1、K2都閉合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I2。則I1與I2之比為〔 〕

(A)4∶1(B)1∶4(C)3∶4(D)4∶5

8、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9伏特,定值電阻R為5歐姆,滑動變阻器R的最大阻值為4歐姆,那么當滑動片由滑動變阻器的a端滑向b端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 )

(A)由0逐漸增大到9伏(B)由0逐漸增大到5伏

(C)由0逐漸增大到4伏(D)由4伏逐漸減小到0

9、把甲、乙兩段電阻線接在相同的電壓下,甲線中的電流大于乙線中的電流,忽略溫度的影響,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

A.當它們材料、粗細都相同時,甲線長乙線短

B.當它們材料、長度都相同時,甲線粗乙線細

C.當它們長度、粗細都相同時,兩線的材料一定不同

D.甲、乙兩電阻線的材料、長短、粗細不可能完全相同

二、填空題

10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S1、S2斷開時,

燈泡_串聯(lián);當開關S,S1、S2均閉合時,燈泡_并聯(lián),此時電流表測的是 中的電流.

11、如圖11所示,當開關由閉合到斷開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化的情況是: A1_________;A2 _________;V __________。

12、如圖12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不變。當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路的總電阻將______;電流表A的示數(shù)將_______;電壓表V1的示數(shù)將_______;電壓表V2的示數(shù)將________。

13、如圖13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不變。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a端向b端移動時, A表的示數(shù)將______;V表的示數(shù)將______。

三、連圖題

14、按照圖14甲、乙電路圖,將對應右圖各實物元件連接起來。

四、實驗題

15、用伏安法測定一只電阻的阻值,現(xiàn)給你一塊電壓表、一塊電流表、一個電池組、滑動變阻器和開關各一個,未知阻值的電阻一只、導線若干。

(1)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右邊的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標出電表的“+”、“--”接線柱)。

(3)在實驗中電流表用0~0.6A量程、電壓表用0~15V量程。根據你畫的電路圖,以筆畫線代替導線,將下面圖16中所給的實驗器材連接起來(導線不要交叉)。

(4)在這次實驗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指示位置如圖17所示,那么未知電阻Rx中的電流是______A,Rx兩端的電壓是__________V,Rx的阻值是___________Ω。

五、計算題

16、如圖18所示電路,R1=7Ω,R2=3Ω,當S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1V,當S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4V。求R3的阻值。

17.如圖114所示電路,已知R1=2歐姆,R2=4歐姆,U1=2伏特,求(1)通過R1的電流強度I1;(2)R2兩端的電壓U2。

18.在圖115的電路里,安培表的示數(shù)是0.3安培,如果小燈泡L的電阻是10歐姆,整個電路里的電阻是30歐姆。求:

(1)小燈泡L兩端的電壓;

(2)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

(3)伏特表的示數(shù)。

19.如圖106所示,已知電阻R1=6歐姆,通過R2的電流強度I2=0.5安培,通過R1和R2的電流強度之比為I1:I2=2:3求R2的阻值和總電壓U。

20.如圖104所示,電源電壓為8伏特,電阻R1=4R2,安培表的示數(shù)為0.2安培;求電阻R1和R2的電阻值各為多少歐姆?

歐姆定律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會用伏安法測電阻,加深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2)能正確畫出伏安法測電阻的電路圖,并按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

(3)學會正確選擇電壓表量程,并用試觸法確定電流表的量程。

(4)理解小電燈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過程與方法:

設計實驗電路圖,并且比較各個電路圖的優(yōu)缺點,從而確定本實驗用哪個電路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實驗的熱情,產生探測未知電阻阻值的欲望,積極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tài)度,感受用物理知識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

二、設計思路

用伏安法測電阻屬于歐姆定律變換式的具體應用,對于加深學生歐姆定律和電阻概念的理解有重要作用,同時又給學生提供了綜合使用初中常用電學器材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本節(jié)課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如何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問題后,由學生設計實驗,通過交流和討論發(fā)現(xiàn),應該用有滑動變阻器的電路圖進行實驗,好處是可以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并設計出實驗表格;第二部分準備需要哪些器材,了解實連接圖如何連接,并根據實物圖說出實驗中的注意點,為下面的實驗做好準備;第三部分開展實驗,先進行定值電阻阻值的測量,對實驗數(shù)據進行分析,討論為什么電阻兩端的電壓變了,通過它的電流也變了,電阻幾乎沒變?第四部分,仿一仿,開展實驗測量小電燈的電阻的測量,討論為什么小燈泡阻值變化比較大?從而分析出小電燈不需要求平均值。兩個實驗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能夠設計電路和表格。

2、難點:分析出燈絲電阻受溫度的影響。

四、實驗器材:

每組配備干電池兩節(jié),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要求學生暫不揭開。),導線若干條,小燈泡(2、5V)。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憶一憶”)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電學中的一條什么重要規(guī)律?歐姆定律的表達式如何寫?(學生回答略)

(“想一想”)

師:怎樣利用歐姆定律測量導體的電阻?引出本節(jié)。 板書:(第四節(jié) 歐姆定律的應用 測電阻)

(二)進行新課

(“動一動”)

1、設計實驗

(1)測量電阻的方法

師:同學們說說看,你準備如何測量電阻的阻值?板書:(一)測未知電阻Rx

答:用電壓表測電阻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通過它的電流。

(2)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板書:實驗原理

答:根據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計算出它的電阻。 板書:R=u/I

(3)問:根據同學所說的方法,你們能否設計出實驗電路圖? 板書:實驗電路

學生設計,教師巡視,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幾張電路圖實物投影,師生共同評價。

師:這是同學們設計的電路圖,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哪幅電路圖更好一些,好在哪里。(提醒:實驗中總是有誤差的,為了減小誤差,我們應該怎么辦?聯(lián)系前面學的一個重要的器材,如何改進?) 投影正確的實驗電路圖

(“考一考”)

師:滑動變阻器起到什么作用?

學生回答,投影:①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多次測量取平均植,減小誤差。②保護電路

(“探一探”)

2、實驗準備

(1)需要哪些實驗器材?板書:實驗器材

電源(干電池2節(jié))、電流表、待測電阻R 、滑動變阻器、開關、電壓表、導線若干 (投影)

檢查和認識自己小組的實驗器材。注意認清哪個元件是待測定值電阻Rx。

(2)設計表格 板書:設計表格

提醒:要測哪些物理量?計算什么?表格需要幾列幾行?

學生設計,教師巡視,實物投影并作出評價,強調表格的規(guī)范,并讓學生完善自己設計的表格。

問:三次測量的平均值放哪里?

引導學生在表格后加一列平均值,為了計算方便,可以調節(jié)電路中的電流為整

數(shù)值(投影完整的實驗表格)

實驗次數(shù) 電壓

U/ V 電流

I/ A 電阻

R/ Ω 電阻平均值

R/ Ω

(3)連接實物圖(根據所設計的電路圖連接)

師:請一位同學到屏幕上將電路圖連成實物圖,其他同學在下面觀察是否正確,若有錯誤的地方,請同學們糾正。

(4)實驗注意點 板書:實驗注意點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實驗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學生要進行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實驗的注意事項:(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斷開(2)滑動變阻器應該一上一下接,實驗前將阻值調到最大處(3)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選擇 (投影)

(5)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步驟? 板書:實驗步驟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是斷開狀態(tài)。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位置。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要連

接正確。電壓表使用0~3伏量程,電流表用試觸法確定量程。

②檢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電路中的電流,觀察電流的示數(shù)為0、1A,0、2A,0、25A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記錄在表格中。

③根據記錄的三組實驗數(shù)據分別算出未知電阻的三個值。為了減小誤差,算出電阻的平均值,作為被測電阻的阻值。

④實驗要求:積極動手,按要求操作,記錄數(shù)據、計算結果要實事求是。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

以上內容,邊講邊投影

(“做一做”)

3、實驗探究(伏安法測電阻)

教師巡視,指出學生在操作中有問題的地方

(“比一比”)

哪個小組的實驗規(guī)范 準確 迅速

4、分析與討論

實物投影學生的測量結果。揭開定值電阻Rx上的封條,核對自己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思考:你測量的電阻值為什么和定值電阻上標出的數(shù)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實驗電路和儀表造成的誤差。

(“議一議”)

分析:1、為什么電阻兩端的電壓變了,通過它的電流也變了,電阻幾乎沒變?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不隨電壓和電流的變化而變化。

(“仿一仿”)

小電燈也有電阻,將待測電阻R換成小電燈,仿照剛才的實驗測小電燈的電阻。

注意:加在小電燈兩端的電壓不要超過小電燈上所標注的電壓

實驗時,觀察小電燈的亮度并用手摸一摸它的溫度

板書:(二)測小電燈的電阻

匯報測小電燈的實驗數(shù)據和實驗結果,然后帶領學生進行分析:

2、為什么小燈泡阻值變化比較大?

這似乎與剛才的實驗結論優(yōu)點矛盾,誰來分析一下這是什么原因呢?

小電燈的燈絲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進行工作的,電燈越亮,燈絲的溫度就越高,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有的材料受溫度影響較大,有的幾乎部首影響)

問:對于小電燈的燈絲,他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求出小電燈阻值的平均值是否有意義?表格中還有必要寫平均值嗎?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

檢查儀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擺放。

(三)課堂小結

(“談一談”)

師: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

師: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懂得了如何去測量一個未知電阻的阻值和小電燈的電阻,并且根據所測出的實驗數(shù)據機進行分析比較,得出了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本節(jié)實驗報告。

(五)說明:本節(jié)實驗要引導學生按實驗的目的,完成電路設計、器材選用、實驗步驟、設計表格等項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六)板書設計

四、歐姆定律的應用

(一)測未知電阻Rx

1、原理:歐姆定律的變形式:R=u/I

2、電路圖

3、實驗器材

4、設計表格

5、實驗注意點

6、實驗步驟

(二)測小電燈的電阻

方法:伏安法測電阻

歐姆定律教案【篇8】

(一)教學目的

1。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及其表達式的物理意義,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單位;

2。能較熟練地運用歐姆定律分析解決有關的簡單問題;

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

4。培養(yǎng)運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二)教具

寫有課堂練習題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三)教學過程

1。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實驗得出了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和它的電阻的關系,請一位同學敘述一下這個關系(抽中等學生或差等生不看書回答)。大家認為他說得對嗎?(不足之處由學生訂正)上節(jié)課我們曾經把這個關系用數(shù)學式子表示出來,請一位同學回答是怎樣表示的?(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R一定時,I1/I2=U1/U2(1)

U一定時,I1/I2=R2/R1(2)

教師: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就是將這些關系綜合起來,得出的一個電學的基本規(guī)律,即歐姆定律。

板書:歐姆定律

2。新課教學

教師:歐姆定律的內容是什么呢?讓大家閱讀課本,請一位同學朗讀歐姆定律的內容,教師板書。

板書: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教師:歐姆定律的內容中好像比上節(jié)實驗得出的關系少設了一點什么,你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在說到“正比”或“反比”時,沒有說“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或“電壓不變的情況下”)這是否意味著“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不需要保持電阻不變這個條件了呢?不是的。只有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才會跟它兩端電壓成正比。同樣,也只有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才會跟它的電阻成反比。定律作了簡明的敘述,但暗含了這兩個條件。這是對定律應注意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定律沒有指明“正比”、“反比”所應滿足的條件,還意味著它能適用于電壓、電阻同時都變化時,電流應如何變的情形,這種情形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會遇到。其次歐姆定律中說到的電流、電壓、電阻都是屬于同一段導體的。在后面將歐姆定律用于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時,注意到這一點是很必要的。歐姆定律的內容可以用公式來表述,請大家看看課本上是怎樣表述的。(學生看書,教師板書)

教師:歐姆定律的公式中,U、R、I各表示什么?各量各用什么單位?(學生答)。這個公式是怎樣概括表述了歐姆定律的內容呢?我們以導體電阻R一定的情況來說明,若導體兩端的電壓由U1變?yōu)閁2時,流過導體電流由I1變?yōu)镮2,則由(3)式可以寫出下面兩式,(教師一邊敘述一邊板書)將兩式相除,即得到(1)式。

板書:R一定時,I1=U1/R

I2=U2/R

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它的電阻由R1變?yōu)镽2時,電流由I1變?yōu)镮2。請同學們由(3)式導出(2)式。(學生推導,教師巡視后,請一個學生說出他的推導過程,教師板書)

板書:U一定時,I1=U/R1

I2=U/R2

教師:大家看到,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都簡潔優(yōu)美地概括了上節(jié)在一定條件下由實驗得出的結論。而且從歐姆定律的公式我們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導體的電阻值和它兩端的電壓,就可求出導體中的電流。所以歐姆定律更全面地反映了導體中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F(xiàn)在大家用了幾十分鐘就學習到的這個電學的基本規(guī)律,是德國物理學家花了10年的時間,自己制造了測電流的儀器和尋找到電壓穩(wěn)定的電源,經過長期細致研究才得到的。后人為了紀念他的貢獻,把電阻的單位和上述電流定律都用他的名字命名。請同學們課后閱讀課本的閱讀材料,學習歐姆堅持不懈地從事科學研究的精神。下面大家看看課本中是怎樣運用歐姆定律去解答實際問題的。(為節(jié)約篇幅,這里沒有抄錄課文及其例題,請讀者參看課本)閱讀完后請思考黑板上提出的三個方面的問題(學生開始閱讀時,教師板書。然后巡視指導約6—7分鐘后,提醒學生結合板書的三方面思考)

板書:

(1)可以計算的問題:(U、R、I三個量中,知道兩個可求其余一個)

(2)解答問題的思路和格式:(畫出電路圖或寫出已知條件、求解物理量→寫出根據公式→代入數(shù)據→計算結果)

(3)物理量的單位的運用:(若已知量的單位不是伏、安、歐,要先化為伏、安、歐再代入式子計算)

以上問題圓括號中的內容先不板書。

教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答前兩個方面的問題。(分別由兩個學生各回答一個問題,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并寫出上面板書(1)、(2)中括號內的內容)在例2中(見課本),如果已知電流為450毫安時,應怎樣用公式計算結果?(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并寫出(3)后括號內的內容)。現(xiàn)在哪位同學來回答,什么叫伏安法?(指示學生看課文最后一段)

現(xiàn)在請大家解答下面兩個問題。(出示小黑板或幻燈片。請兩個學生在黑板上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兩個問題均有兩種解法。例如①,可以先用歐姆定律解出電阻值,再用歐姆定律解電流值;也可以直接用前面比例式(1)求解。)

問題①一個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是0.25伏時,流過它的電流是0.13安。如果流過它的電流變?yōu)?.91安,此時它兩端的電壓多大?

問題②一個電阻箱接在電壓不變的電源上。把它的電阻調到350歐時,流過它的電流是21毫安。若再調節(jié)電阻箱,使流過它的電流變?yōu)?26毫安,此時電阻箱的電阻應是多大?

教師:在解答問題①時,除了黑板上的解法外,有同學還用了另一種解法(教師板書出來)大家看都對嗎?(學生答)歐姆定律是一個普遍適用的定律。但在涉及只求兩個量的變化關系的問題中,直接用比例式解通常要簡捷些。

讓大家閱讀“想想議議”中提出的問題,議論一下。(學生閱讀,分組議論)

教師:為什么安培表不能直接接到電源兩極上去?(學生回答,教師訂正)伏特表接到電源兩極上為什么不會被燒毀?(學生回答,教師訂正)

4。小結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在實驗得出的規(guī)律的基礎上概括總結出了歐姆定律。剛才大家看到,應用歐姆定律,不僅可以定量計算各種電學問題,而且還能簡單明了地解釋像安培表為什么不能直接接到電源兩極上這類物理問題。今后學習中我們將會接觸到這一電學基本規(guī)律的廣泛應用。今天的復習任務首先是把定律的物理意義真正理解清楚。在作業(yè)中一定要注意解答的書寫格式,養(yǎng)成簡明、正確表達的好習慣。

5。布置作業(yè)

(1)工廠中車床照明燈采用36伏的安全電壓,某車床照明燈工作時燈絲電阻是32歐,求通過燈絲的電流。

(2)一段導體兩端電壓是2伏時,導體中的電流是0.5安,如果電壓增大到3伏,導體中的電流多大?

(3)電壓保持不變,當接電阻為242歐的燈泡時,電路中的電流為0.91安,如改接電阻為165歐的電烙鐵,電路中的電流是多大?

(四)設想、體會

1。本課題教學設計的關鍵之一是處理好第一節(jié)的實驗規(guī)律和歐姆定律的關系,使學生易于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的物理意義。特別是歐姆定律的公式為什么那樣表達,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采用根據實驗結果寫出,再令K=1的辦法引出,超出初中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水平,是不可取的;直接把公式抬出來,不說明它為什么綜合概括了實驗規(guī)律,就急急忙忙用公式去解題的辦法,給學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義留下懸案,也是不妥當?shù)摹1窘贪冈O計的基本思路是,從實驗規(guī)律出發(fā),引出定律內容,再把定律的結論與實驗的結論對比理解,說明定律既概括了實驗的結果,又比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在引出公式后,由公式導出兩個實驗的結論,說明公式也的確是實驗結論的概括。這樣,學生對定律的內容和公式的物理意義就有了切實的理解。對課文開頭提出的歐姆定律是“實驗結果綜合起來”的才會有真切的體會。這樣做的前提是在本章第一節(jié)的教學中,先通過實例運用學生在小學和中學數(shù)學學習中已較熟悉的比例知識導出本教案中的(1)(2)兩式,根據第一節(jié)的內容和課時實際,不

難做到。培養(yǎng)學生理解運用數(shù)學表達物理規(guī)律和應用數(shù)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是本章的一個重要特點。上述設計和課堂練習題的設計都有利于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

2。本課題的另一重點教學目標是初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歐姆定律解題的能力?!罢莆諝W姆定律”的教學要求是本章以至電學學完后的最終要求。這節(jié)課只應是既簡單又基礎的應用。由于學生已經較長時間沒有涉及到用公式進行定量計算,在這一節(jié)課對解題加以強調是非常必要的。教案中采取學生先閱讀課文例題,再一起概括小結解題思路方法;在本課小結中再次強調,對學生提出要求等措施來實現(xiàn)。

3。由于采用了學生閱讀課文的措施,這不僅有力地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而且也減少了教師的重復板書,節(jié)約了一些教學時間,有條件加兩個課堂練習題。這兩個練習題的目的不僅在于強調在涉及物理量的變化關系時,可以用比例法巧解,而且也再一次強化了歐姆定律與實驗所得的規(guī)律的一致性的認識。但對U、I、R三個量同時變的問題,僅在教師闡明定律的意義時提及,在練習題中沒有涉及,留待后續(xù)學習中去深化,以免加大學習的難度。

4。定律中的U、I、R是對同一導體而言,在本節(jié)課只需提醒學生注意就可以了。不必去講不同導體的U、I、R要用下標區(qū)別的問題。待學習電阻的串聯(lián)時,有了這種需要再提出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歐姆定律教案【篇9】

一、學習目標

1、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并能熟練地用來解決有關的電路問題

2、理解路端電壓與負載的關系

二、學習過程

一、路端電壓與負載的關系

1、路端電壓與外電阻的關系

○1根據U=E-Ir、I=可知:當R_____時,U增大,當R_____時,U減小

○2當外電路斷開時,R=,I=_____,U=_____

當外電路短路時,R=0,I=_____,U=_____

2、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圖像

由U=E-Ir可知,U-I圖像是一條向下傾斜的直線如圖

說出:

○1圖線與縱軸截距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線與橫軸截距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像斜率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與部分電路歐姆定律UI曲線的區(qū)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歐姆定律教案【篇10】

一、預習目標

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

二、預習內容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1、電動勢E、外電壓U外與內電壓U內三者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

○1、電動勢等于電源___________時兩極間的電壓

○2、用電壓表接在電源兩極間測得的電壓U外___E

2、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1、內容___________

○2、表達式

高一物理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3常用變形式U外=E-Ir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疑惑內容

歐姆定律教案【篇11】

教學目的

1.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

2.會利用歐姆定律計算簡單的電路問題。

3.通過介紹歐姆定律的發(fā)現(xiàn)問題,了解科學家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學習科學家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歐姆定律及利用歐姆定律對電路問題進行計算。

教具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出示小黑板)請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數(shù)據,看看可以分別得出什么結論。

2.將上一問中所得出的兩個結論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簡煉而又準確的語言表達?

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相互間糾正概括中出現(xiàn)的錯誤,補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較完整的結論。

教師復述結論,指出這一結論就是著名的歐姆定律。

(二)講授新課

(板書)二、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

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如果用U表示導體兩端的電壓,單位用伏;

用R表示導體的電阻,單位用歐;

用I表示導體中的電流,單位用安。

那么,歐姆定律的公式寫為:

對歐姆定律作幾點說明:

(l)此定律精辟地說出了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

電流、電壓和電阻,它們是三個不同的電學量,但它們間卻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定律中兩個“跟”字,反映了電流的大小由電壓和電阻共同決定,“正比”“反比”則準確的說出了電流隨電壓、電阻變化所遵循的規(guī)律(教師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樣下方用彩筆畫上“ ”)。

(2)定律中所說的電流、電壓、電阻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教師用彩筆在“導體中的”“這段導體兩端的”、“這段導體的”字樣下方畫上“”)。

需要在字母旁加腳標時,I、U、R的腳標應一致,如

由學生讀題,并分析題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如何求解未知量,學生口述解題過程,教師板書。

已知:R=6.3歐 I=0.45安

求:U=?

3.家庭電路中的某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通過燈絲的電流是0.2安,這時燈絲的電阻是多少歐?

閱讀課本三、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評析】

這是一個很好的教案,教案不僅層次分明,內容豐富完整,而且注意了教書育人。歐姆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的優(yōu)秀品質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很好內容,教案正體現(xiàn)了這一點,是值得各位老師仿效的。教案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注意利用和鞏固前一節(jié)課,同時又為下一節(jié)課打基礎。教案中的三個補充題也很好,比較聯(lián)系實際。教案中的舉例示范很規(guī)范,這一點對新教師來說很重要,對學生來說就更應如此了。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6篇


下面由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給您帶來的“質量守恒定律教案”,希望您閱讀后有所收獲。每位老師不可或缺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又到了老師開始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寫好每份教案課件,老師在教學過程也能更得心應手。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質量守恒定律。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唯一的定律,也是化學反應前后質量關系的概括,其中蘊含的守恒思想不僅是化學學科思想,更是所有自然科學中一個最核心的思想。本教材把這一節(jié)內容安排在第二章第三節(jié)“化學變化中的質量守恒”中,在此之前,學生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和原子以及物質的量的初步知識,對微觀粒子和化學反應中物質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通過實驗來探討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總質量與生成物總質量之間的關系,通過一系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微觀粒子模型聯(lián)系到宏觀物質的反應,從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學反應的客觀規(guī)律,為化學方程式書寫和計算的教學作好理論準備??梢姳菊n題的學習對整個九年級化學的學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教材與老教材相比在這部分內容上做了一些調整,老教材的編排順序是先宏觀假設,再實驗論證,后微觀解釋。而新教材先是微觀分析初步得到結論,進而聯(lián)系宏觀,提出假設,并實驗論證。由于新教材在此之前已經有了物質的量的概念,所以先進行微觀分析,通過物質的量聯(lián)系到宏觀,讓學生體會物質的量這個橋梁在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lián)系作用,同時有了微觀的分析,也使宏觀的假設有了可靠的前提,然后學生在設計實驗來驗證是否符合微觀分析,這樣的設計也更符合學生認知特點。

2.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對質量守恒定律的三維目標要求是BBA,提出的活動建議是——實驗設計:驗證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總質量和生成物總質量的關系。根據課標要求以及教材的編寫

意圖、本節(jié)的特點和初三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等,我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以及質量守恒的微觀原因。

(2)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一些生活中現(xiàn)象。

2.過程和方法

(1)通過“微觀分析,宏觀驗證”的過程,體驗微觀與宏觀互相聯(lián)系的思維方式。

(2)通過設計實驗探究的過程,初步感受定量實驗研究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記錄、分析,學會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體驗科學家發(fā)現(xiàn)真理的途徑和方法。

(2)通過對化學史的學習,感悟科學家細致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以及解決方法

重點:由于本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就是質量守恒定律,所以本節(jié)課所有的安排都是圍繞讓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所以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及實質。

難點:在質量守恒定律中,學生很容易接受“質量”“相等”這些關鍵詞,但對于定律中的限定詞“參加”“總和”等學生比較難理解,而且這也是掌握本定律的最核心的地方。因此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難點是:對定律內容中的“參加”、“總和”關鍵詞的層層突破。

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方法:

重點突破:整節(jié)課的設計均圍繞如何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質量守恒定律,開始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分解水分子模型,學生有了親身的感性認識,基本上能得到化學反應的本質,可以初步得到微觀粒子變化后質量是相等的,再由物質的量聯(lián)系到宏觀,那宏觀上質量是否相等?學生有了第一次疑惑。而后通過設計實驗,對實驗進行分析,驗證了在宏觀上質量是相等,由于是學生親自參與設計并實驗,接受程度會更深。接著教師演示碳酸鈉和鹽酸反應,學生發(fā)現(xiàn)質量減少?形成了認知沖突,思維有了碰撞,然后師生一起分析,最終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裝置,從而完善了對定律的理解。這幾個前后聯(lián)系過程的實施,能有效的幫助學生突破重點。

難點突破:對于“參加”“總和”這些關鍵詞的突破,我是安排在第一個學生實驗的分析中進行的,讓學生講出第一次稱量中有哪些物質,第二次稱量中有哪些物質,然后對反應前的氫氧化鈉進行拆分,一部分為參加反應的,一部分為未反應完的,理所當然未反應的肯定在后面的稱量中也有,最后對兩次都稱量的相互抵消。剩下的就變成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和硫酸銅溶液的質量會等于生成的氫氧化銅和硫酸鈉溶液的質量。通過拆分氫氧化鈉,讓學生理解了定律中的“參加”。

二、說學情

經過兩年的科學課以及物理課程的學習,學生對自然科學的學習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

基礎和方法基礎,

(1)學生的知識狀況:已了解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和原子以及物質的量的相關知識,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

(2)學生的能力狀況:初步掌握了簡單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而對化學探究學習方法的了解尚處于啟蒙階段。

(3)學生的心理狀況:學生剛開始化學學習,情緒和心理都處于比較興奮、好奇狀態(tài),要緊緊抓住這一點,利用各種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因此做好演示實驗和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提供動腦的問題情景,提供動手的練習機會,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是上好本節(jié)課的關鍵。

三、說教法學法

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由于剛接觸化學不久,已有的化學知識和對于化學探究學習方法的了解都屬于啟蒙階段,若探究和聯(lián)系過程不符合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過于放開或加大難度,不僅不能收到理想的探究效果,而且會挫傷學生參與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在這節(jié)課上,我采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歸納推理、實驗驗證的辦法,按科學認知的一般程序即“分析現(xiàn)象——提出假說——實驗求證——得出結論——實際應用”來引導學生。同時注意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和啟發(fā)性,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學習內容,我主要從兩方面著手。

(1)實驗探究法:《中學化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要充分重視化學實驗,特別是要重視發(fā)揮實驗的探究功能?!北菊n內容就需要進行實驗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自己會發(fā)現(xiàn)問題,對實驗問題充滿好奇心,繼而引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并認真去思考問題,這樣的實驗活動充分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使學生能自主獲取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

(2)合作學習法:學生心理發(fā)展不夠成熟,認知水平有限,為克服認識的膚淺和片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形成初步科學探究意識。

四、說教學程序

1.教具學具準備

(1)實驗用品準備:

藥品: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鹽酸。

儀器用品:電子天平、錐形瓶、燒杯、試管、硬質塑料瓶。

(2)媒體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2.教學流程

本課題的教學過程我是按照科學認知的一般程序即分析現(xiàn)象——提出假說——實驗求證——得出結論——實際應用來設計,具體過程如下:

(1)提問引入

以“你印象最深的化學反應是什么?”為問題進行引入,學生之前見過也做過一些化學反應,其中會有很多明顯的現(xiàn)象引起學生興趣,對這個問題學生肯定都有話可以說。學生說的都是從宏觀現(xiàn)象來描述化學反應,接著老師再問大家,我們身邊的物質是由什么構成的?學生會回答由分子,原子構成的,此時老師話鋒一轉,能否從微觀粒子的角度來描述化學反應了?這樣很自然的引入到課題中來。

(2)微觀分析,得出結論

提供給學生兩個用橡皮泥捏成的水分子模型(用不同顏色的小球代表氫原子和氧原子),要求學生變成氫分子和氧分子。學生通過動手拆分,很容易明白變化前后原子個數(shù),種類以及質量都不變,并能得到化學變化實質就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從微觀角度看變化前后的質量相等。

(3)微觀聯(lián)系到宏觀

提問:如果把水分子個數(shù)擴大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倍呢?你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想到宏觀物質質量在反應前后有什么變化。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物質的量在聯(lián)系微觀和宏觀之間的橋梁作用。

(4)設計實驗,宏觀驗證,

給學生氫氧化鈉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要求學生根據化學實質,假設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的變化情況,并設計實驗驗證。實驗完成后和學生一起分析兩次稱量的物質成分,相同物質的可以抵消,同時注意把氫氧化鈉拆分成參加反應的和沒有參加反應的,能抵消的只是沒有參加反應的,這就巧妙引出了定律中的“參加”關鍵詞。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兩次稱量的方法,引出新的思維“整體稱量”。

(5)制造認知沖突

提問學生是否只這一個實驗就能證明,引導學生要選用不同的反應來驗證規(guī)律的普遍性,注意科學探究的嚴密性。然后教師演示碳酸鈉和鹽酸的反應,稱量前后質量發(fā)現(xiàn)變小了,學生出現(xiàn)疑惑,思維有了碰撞,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并改進裝置,再一次實驗,結果還是符合我們的定律。這個經歷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嚴密,也明確了對于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需在密封裝置中進行質量稱量。

(6)形成概念

在前面提供了大量的背景和素材的前提下,請學生自主說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這樣由學生自己說出來,更能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7)感悟科學精神

PPT呈現(xiàn)化學史:拉瓦錫和波義爾的實驗。問題:為什么同樣的反應,得到了不同的實驗結果?感悟科學家善于發(fā)現(xiàn),細致嚴謹?shù)目茖W精神。

(8)練習鞏固并小結

3.板書設計

質量守恒定律:

1.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2.原因:化學變化前后

學案

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

一:實驗探究

實驗名稱:探究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變化。

實驗用品:燒杯、試管、電子天平、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

反應原理:氫氧化鈉+硫酸銅氫氧化銅+硫酸鈉

NaOHCuSO4Cu(OH)2Na2SO4

我的假設:mNaOHmCuSO4mCu(OH)2mFeSO4

實驗步驟:略。

數(shù)據記錄:

反應前稱量的質量

反應后稱量的質量

反應前稱量了哪些物質質量

反應后稱量了哪些物質質量

一、基礎性作業(yè)

1.在反應A+B→C+D中,若15gA與10gB完全反應沒有剩余,則生成的C和D的質量總和為()。

A.15gB.10gC.25gD.5g

2.12g碳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質量一定()。

A.等于12gB.大于12gC.小于12gD.等于0

3.4克氫氣在32克氧氣中燃燒,恰好完全反應,生成克水;若4克氫氣在100克氧氣中燃燒,生成克水。

4.有人說:“蠟燭燃燒后質量變小,說明質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規(guī)律?!蹦阏J為他說的對嗎?如何解釋?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1、本節(jié)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質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初三化學第5章第一節(jié)內容,是初中化學中的一個重要化學定律,是化學定量研究的基礎。在前面內容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很多有關化學變化的例子,掌握了常見物質參與的化學反應,并能用文字表達式表示出來。還學習了物質的微觀構成,認識到物質是由分子、原子、離子三種微粒構成的,并了解到物質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微粒解釋以及元素符號、化學式的寫法。在學生積累一定的定性認識的基礎上,來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是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特點的,一氣呵成,促成了學生對物質從定性到定量探究能力的形成。

在質量守恒定律部分內容中,教材不是從定義出發(fā),把質量守恒定律強加給學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后通過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實驗探究、交流討論、得出結論等科學探究方法,知道學生觀察、思索。使學生從自己親身觀察到的事實中,經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藝規(guī)律。教材的這種處理方法,學生接受起來十分自然,實驗也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而且學習質量守恒定律,也是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

本課題的活動與探究內容較多,應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應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邊操作、邊觀察、邊思索,使其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其收益會更大一些。

各實驗小組所測定的化學反應各不相同,但通過比較、判斷,不斷地揭示矛盾和解決矛盾,必然會激起學生更強烈的求知欲,同時也是開發(fā)智力的有效手段。

講好這部分知識,對學生從定性認識要定量認識模型的構筑,今后學習化學方程式及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興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知道質量守恒定律,能用微觀的觀點說明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

b、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常見化學反應中質量關系。

c、認識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發(fā)展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

a、通過對質量守恒定律實驗方案的設計,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b、通過探究活動,學生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a、讓學生通過這一探究性學習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享受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b、通過向學生介紹質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xiàn)史,使學生產生“自己的研究與科學家的研究相似”的自豪感和滿足感,樹立“將來我也能成為科學家”的信念。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

難點:運用所學物質微粒構成知識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依據: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是新課標的核心,這是我確定本課重點的依據:根據學生以往的練習反饋,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對微觀世界缺乏感性認識,這是我確定本課難點的原因。

二、學情分析

根據教學中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我從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基礎,學習動力,能力等方面分析。

1、學生現(xiàn)有的基礎

學生經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對物質的構成微粒,化學式和化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有一定的認識,在上節(jié)中對燃燒有了一定了解,這對學習本節(jié)有較好的基礎,有助于本節(jié)的理解。但本節(jié)比較系統(tǒng)地開展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是學生首次接觸,學生沒有明確的思路,還有些學生對前面物質的構成微粒還缺乏確切的理解,這給突破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這一難點帶來一定的困難。

2、學習動力、能力

初中生好奇,對親身參與活動感興趣,但受年齡特征及基礎知識限制,實驗操作技能不高,觀察,分析能力不強,語言表達,歸納概括能力較低,這給教學帶來不利影響,增加了教學難度,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這些方面下功夫。

三、教法分析

我用多媒體flash動畫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導思考,提出問題。在根據提出的假設設計實驗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根據生活中的體驗,分別從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的“增加、減少、不變”三個方面設計出實驗方案。對學生設計出的實驗,組織同學們進行互相評論,休整錯誤,改進設計,從而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實驗進行操作。在實驗探究時,我采用實驗一討論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實驗事實的分析,層層誘導,由學生自己歸納出質量守恒定律這一結論。通過練習,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釋前面引入時的例子,這就擴展了學生有關該概念的思路,加深理解,并回應本節(jié)課開始時提出的問題。在處理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這一難點內容時,我采用多媒體模擬展示,分析,歸納等方法,引導學生形象直觀地從微觀的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四、學法分析

1、教學的全過程是學生活動的全過程,是教師指導與輔導的全過程,學是中心,會學才是目的。我個人認為本課題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上,不僅僅是為了獲得質量守恒定律的知識,更重要是讓學生學會“動手作、動腦想、大膽猜、嚴格證”的探究性學習方法,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其科學的學習精神的學習方法。

2、質量守恒定律是通過實驗,分析實驗現(xiàn)象的基礎上得出的,實驗分為“質量增加、質量減少、質量不變”三個方案實施,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在實驗的基礎上組織好討論,這是有關質量守恒定律探究活動能否成功的重要特征。

五、教學程序

本節(jié)課我設計五個環(huán)節(jié)完成我的教學:分別為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三、反饋練習,四、歸納總結,五、布置作業(yè)。具體過程如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蠟燭在空氣中燃燒后,質量變重還是變輕了?

2、酒精燃燒,到最后為什么連灰燼都沒有留下?

3、為什么鐵生銹后質量變重了?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二}講授新課

活動1、探究性學習活動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2、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在呈現(xiàn)的問題情景中思考,發(fā)現(xiàn)并提出“如何確定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量關系”“化學變化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等問題。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通過觀察,積極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的科學素養(yǎng)。}

3、提出假設

學生根據已有的化學知識和平時積累的經驗,提出對“化學變化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的假設,并與同學們交流討論{學生可能會提出化學變化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會增加,減少,不變三種假設。}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形成嚴謹思考,大膽猜想良好的思維方式。}

4、設計實驗

我啟發(fā)學生根據提出假設的依據和事先查閱的有關資料,設計出驗證的實驗方案。

組織學生在班級里交流實驗方案,討論評議。從學生的實驗方案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實驗方案,供學生進行探究實驗。

5、實驗探究

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

實驗1、蠟燭的燃燒{用于驗證反應后質量減少的假設}

實驗2、鐵粉在空氣中與氧氣的反

應{用于驗證反應后質量增加的假設}

實驗3、大理石與鹽酸的反應{用于驗證反應后質量不變的假設}

實驗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注意側重觀察實驗反應前后各物質總質量的變化,還有及時鼓勵正確操作的學生,同時糾正學生操作中的錯誤。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有些同學沒有獲得成功,或沒有得到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的結論。這是老師要結合介紹質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xiàn)史,告訴大家,科學上的許多重大發(fā)現(xiàn)都是與科學家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分不開的,鼓勵學生不要氣鎂,仔細查找實驗過程中產生誤差的原因,組織學生課后修正實驗方案重新實驗。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能力,分析問題能力,歸納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6、交流與評價

組織學生交流,每一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交流實驗結果。針對學生可能得到的不同結論,引導學生圍繞下列問題進行討論,并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1}、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的變化是不是沒有規(guī)律?

{2}、得到不同結論的實驗方案是否存在差異?

{3}、測定反應前后各物質總質量變化的實驗應在什么條件下進行?

教師綜合分析學生的意見和實驗裝置的差異,引導學生分析探究實驗得到不同結論的原因,使學生形成“測定反應前后各物質總質量變化的實驗必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的認識。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嚴謹?shù)倪壿嬎季S能力和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

7、形成結論

在學生通過實驗研究得出“反應前后各物質總質量保持不變”的結論基礎上,教師可進一步指出:用與上述相似的方法,對許多化學反應進行研究,都可以得到一條基本規(guī)律—質量守恒定律。

活動2、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

{交流與討論}: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呢”?你能用物質由微粒構成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釋嗎?請以金屬鎂和氧氣的反應為例,與同學們進行討論。

針對學生對物質的微觀構成缺乏直觀的印象,從而造成他們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理解困難,為突破難點,我采用啟發(fā)式和多媒體模擬結合的方法,啟示學生從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再展示其模擬過程,這樣會給學生直觀的現(xiàn)象,符合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使學生很好地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

{三}反饋練習

1、比較下列物質質量大小,用“>”“”<“=”填寫空白。

{1}、木材燃燒,余下灰燼的質量{}原木材的質量。

{2}、銅絲在火焰上灼燒,灼燒后的“銅絲”質量{}原銅絲的質量。

{3}、加熱高錳酸鉀,剩余固體的質量{}原高錳酸鉀的質量。

2、某同學定量研究化學反應時發(fā)現(xiàn):木炭燃燒后質量減小了,鐵釘生銹后質量增加了,請你幫助他分析一下,這些反應也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嗎?

{設計意圖:這些題目既鞏固所學知識又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四}歸納總結

1、讓學生回顧質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注意的問題。

2、由學生從微觀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3、定量研究方法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P111本章作業(yè)第8題

{設計意圖:檢驗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設計實驗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嚴謹思維的能力。}

六、教學評價

本課的教學設計堅持以“以學為本,因學論教”為指導思想,通過多種現(xiàn)代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及其微觀解釋,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又培養(yǎng)了學生多種能力。

七、板書設計

課題一:質量守恒定律

一、探究性活動

1、根據問題提出假設{1}減小{2}增加{3}不變

2、設計實驗

3、實驗探究

4、交流與評價

5、得出結論: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二、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

鎂+氧氣→氧化鎂

2mgo22mgo

原子數(shù):氧原子:2氧原子:2

鎂原子:2鎂原子:2

相對質量:24×2+16×2=802×{24+16}=80

在化學變化中: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

質量守恒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質量守恒定律》是中學化學的一個重要定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質量關系的理論依據。本節(jié)內容在初中化學里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學習這節(jié)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識,他們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發(fā)生“質”的變化有了初步認識;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引導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從“質”過渡到“量”;并為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計算構建理論鋪墊。本課不僅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

2、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jié)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化學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課時,包括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質量守恒的原因及應用。教材不是從定義出發(fā),把“質量守恒定律”強加給學生,而是“立足實際操作,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去體驗并得出化學反應的規(guī)律。

3、教學目標設計

①學生知識狀況:已了解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原子及化學反應的實質。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

②學生能力狀況:初步掌握了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而對化學探究學習方法的了解尚處于啟蒙階段。

③學生心理狀況:學生剛開始化學學習,情緒和心理都處于比較興奮、好奇狀態(tài),具有較強的探究欲望。

根據以上學生情況以及教材內容,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能正確說出并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

②能通過實驗進行探究,并對現(xiàn)象、結果進行分析和初步歸納。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對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思維和實驗操作能力;

②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合作完成實驗操作以及交流、討論、分析實驗,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綜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①通過對質量守恒定律內涵的理解,體會化學變化中“變”與“不變”的辨證統(tǒng)一觀點;

②通過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難點: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應用

二、說教法

1、情境激趣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

2、實驗法:通過小組實驗,觀察分析現(xiàn)象,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將微觀現(xiàn)象宏觀化,將瞬間變化定格化,有助于學生掌握化學反應的本質及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

4、歸納、演繹法:通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歸納和邏輯推導,最終得出質量守恒定律的結論。

三、說學法

實驗探究法

四、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本環(huán)節(jié)用時約1分鐘)

上課之初,以兩幅反應圖片引入。

2、探究置疑、突出重點。(本環(huán)節(jié)用時約20分鐘)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首先讓學生大膽假設,然后采用兩個探究實驗組織教學。

實驗一:碳酸鈣和鹽酸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二: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在設計實驗方案時,教師盡量減少對學生的限制,并適時的給學生以幫助,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標新立異。通過此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在實驗操作中學生體驗了科學探究過程,動手能力得到了加強,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和嚴謹求實的科學品質。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3、回應反饋、得出結論(本環(huán)節(jié)用時約10分鐘)

實驗結束,課堂已進入回應反饋階段,此階段我將組織各小組討論并選派代表匯報實驗結果,有問題大膽置疑,進行全班討論、共同解決。最后師生共同得出結論:質量守恒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探究過程分析質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關鍵詞并輔之以適當習題,進行強化,以突出重點。如:“參加化學反應”的理解。

4、互動深化、突破難點(本環(huán)節(jié)用時約11分鐘)

措施一:多媒體動畫模擬

[創(chuàng)設問題]:為什么在化學反應中質量守恒?如何從微觀角度來認識質量守恒定律?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

然后師生共同分析,得出守恒的原因: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都沒有改變。

5、互動小結、體驗成功(本環(huán)節(jié)用時約3分鐘)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4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號考生,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內容《質量守恒定律》,我將從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的一個重要化學規(guī)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的理論依據,它的應用貫穿于整個中學化學。本節(jié)教材在初中化學里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學生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識,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將引領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開始了從“質”到“量”的過渡,也為之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計算的教學構建了理論鋪墊。

九年級的學生雖然剛開始接觸化學學科但是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適應了化學實驗探究學習的方式,熟悉一些基本實驗操作,具有初步進行實驗探究的能力。這些技能在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另外此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得到充足的發(fā)展,思維主要由經驗型向理論性過渡。

結合以上的教材分析,立足于對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的分析,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能夠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化學相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定量實驗,探究化學反應在封閉體系和開放體系中的質量關系,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初步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感受探究學習所帶來的的樂趣

分析教材內容和研究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難點:學生理解質量守恒的原因,從而達到從定量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二、說教法

化學學科主要是以實驗探究為主的學科,本篇課題也需要大量的實驗數(shù)據作為支撐,因此本篇課題會采用實驗探究法鼓勵學生在科學探究中發(fā)現(xiàn)并總結質量守恒定律,同時學生在合作中測定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強化學生的實驗基本操作技能,逐步學會分析現(xiàn)象得出結論的方法。

三、說學法

在本篇課題中國鼓勵學生采用觀察,分析,記錄結合起來的學習方法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參與課堂,感受質量守恒定律的由來。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情境導入

在課堂之初引導學生回憶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的反應,并提問那么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質量與反應物磷和氧氣的質量有什么時候關系呢?引發(fā)學生猜想,提升學生學習這節(jié)課的興趣。

(板書課題:質量守恒定律)

環(huán)節(jié)二:探究活動

結合本篇課題中呈現(xiàn)的四個實驗方案,方案一、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方案二.鐵釘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方案三.鹽酸跟碳酸鈉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開放體系);方案四.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開放體系)請學生分組實驗,并在實驗過程中仔細觀察注意記錄實驗結果,并分析四組實驗,反應前的質量和反應后的質量。

根據實驗結果思考封閉體系和開放體系中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之后向學生講解科學家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得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guī)律就叫做質量守恒定律”。

(板書:質量守恒定律的宏觀描述)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學生親身經歷實驗的探究的過程,積累豐富的實驗活動經驗,同時對于質量守恒定律的使用條件有更深入的理解?!?/p>

實驗名稱反應的符號表達式實驗現(xiàn)象M前M后分析

白磷燃燒

鐵釘跟硫酸銅溶液反應

鹽酸跟碳酸鈉反應

鎂條燃燒

環(huán)節(jié)三:微觀解釋

先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利用球棍模型,模擬水分解的微觀過程;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水分解的微觀過程。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通過微觀模擬總結質量守恒定律的本質原因,并幫助學生從“質”到“量”的過渡?!?/p>

(板書: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析)

環(huán)節(jié)四:課堂小結

在課堂小結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出問題:學完本節(jié)課,你的收獲有哪些?引導學生回答質量守恒定律的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的認識。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總結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并且體會化學的實驗探究方法,積累實驗活動經驗?!?/p>

環(huán)節(jié)五:作業(yè)布置

布置開放性的作業(yè),請學生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鐵在氧氣中燃燒后物質增加啦?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建立化學與生活中的聯(lián)系,加深對于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第一課時。在學習新課程后,新課程所體現(xiàn)出三大課堂教學理念“生活性、發(fā)展性、生命性”。只有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才會使課堂煥發(fā)活力。今天我的說課也將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關于化學反應主要是從定性的角度來分析的。本節(jié)課是學生從定性角度向定量角度過渡的第一站。同時,他又為后續(xù)學習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計算做鋪墊。所以,本節(jié)課在整本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鑒于此,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設置如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質量守恒定律,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相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實驗、小組討論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參與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感受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難點:從微觀的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二、學情分析:

現(xiàn)在教學要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那么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時是怎樣一種情況呢?

(1)知識狀況:學生已經了解了元素符號、化學式等基礎知識,并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

(2)能力狀況:學生已經掌握了簡單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但對探究實驗學習方法尚處于啟蒙階段。

(3)心理狀況: 學生對于化學實驗,在情緒和心理都處于比較好奇和興奮的狀態(tài),往往渴望動手進行實驗探究。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準備。

三、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jié)課中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實驗探究法”,分組合作法、討論法等作為輔助方法進行教學,整個的課堂以實驗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為原則,通過“激疑—探究—形成”這條教學思路,最終讓學生自主形成質量守恒定律。那么,到底這個定律是如何形成在學生頭腦中的呢?讓我們一同走進我的課堂!

四、教學過程:

該過程由以下四部分構成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課堂之初, 我會給我的學生舉兩個生活小例子:1、為什么蠟燭燃燒后質量會變小了?2、為什么鐵刀放置一段時間后質量會增加?讓學生思考: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前后的總質量是否變化呢?對這個問題,學生出現(xiàn)了分歧,引發(fā)了思維沖突,從而順利進入實驗探究階段。

(二)合作探究,解決課題

整個探究環(huán)節(jié)共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第一部分:我向學生介紹課本上未曾涉及的,對化學反應定量研究作出貢獻一位科學家—波義爾,他在敞口的容器中進行實驗測得質量不相等了,而另一位科學家是拉瓦錫,他用較精確的實驗法在密閉的條件下測得反應后總質量相等。這樣通過化學史料的矛盾將學生的思維沖突推向一個新高度。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小亮點。

接著第二部分是教師的演示實驗,我準備的演示實驗是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在做實驗之前,我會強調學生觀察實驗操作、現(xiàn)象及天平的平衡狀態(tài),最終得出結論:反應前后,參加反應的物質總質量相等。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使質量守恒思想在學生頭腦中初步形成。

接著乘勝追擊,第三部分學生的探究實驗。我為學生準備的探究實驗共有兩組,探究實驗一“鐵釘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該反應在反應容器是敞口和密閉的兩種方案下進行,結果相同;實驗二“碳酸鈉和稀鹽酸的反應”,這個實驗反應在兩種方案下前后質量不相等。這樣通過探究實驗,學生自主建構了:反應在密閉條件下總質量相等。到此質量守恒思想形成。接下來我會給學生重點講一下質量守恒定律需注意點,完善理解。

為了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我?guī)ьI學生繼續(xù)探究質量相等的原因。我以電解水微觀動畫過程為例,學生會觀察到在整個變化過程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按一下ppt)。學生討論得出: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之所以守恒是因為變化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都沒有改變。到此,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學生自主探究實驗,以及學生觀察討論,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都得以解決,質量守恒定律也真正的建構在學生的腦中。

(三)歸納概括,小結課題

為了加深學生印象對本節(jié)課做了歸納小結。讀

(四)反饋練習,鞏固課題

準備幾道小題使學生能夠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五、教學反思

總體上看,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貫穿“激疑—探究—形成”這樣一條教學主線,體現(xiàn)了生活性、發(fā)展性、生命性的教學理念。正如教育家葉瀾教授說過的一句話“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我的說課到此完畢,謝謝大家!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6

一、說教材

本課題是《陜西省考試說明》的考試內容及要求中《物質的化學變化》的第三講內容。質量守恒定律(復習)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本節(jié)課主要完成質量守恒定律的復習。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的一個重要化學規(guī)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的理論依據,它的應用貫穿于整個中學化學。本節(jié)教材在初中化學里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學生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識,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將引領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開始了從“質”到“量”的過渡,也為之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計算的教學構建了理論鋪墊,所以本課內容不僅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明確其使用范圍;

2、能利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常見的現(xiàn)象并進行簡單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1、通過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探究,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實驗的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價值觀:1、培養(yǎng)學生用宏觀與微觀、現(xiàn)象與本質的思維方法認識客觀事物。

2、在交流討論中,體驗分享的快樂。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如何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的原因,從而達到從定量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4、對教材的改進

課本P88活動與探究的方案一操作要求較高:因為玻璃管灼熱后既要迅速插入到錐形瓶中,又要恰好與瓶中的白磷接觸,而且容易使學生產生這樣的疑問:在插入過程中,瓶內外的氣體是否發(fā)生了交換?為此,我作了如下調整:不用玻璃管引燃白磷,而用氣球套緊瓶口,再將錐形瓶放在石棉網上加熱至白磷自發(fā)燃燒完全。

課本方案二的操作容易給學生造成疑問,水分會不會蒸發(fā),空氣會不會溶解在液體中等。對此,我將小燒杯換成了錐形瓶,同樣在瓶口套上一只氣球,使學生看清反應前后瓶內外物質無交換,從而使實驗操作過程更嚴密、更科學,可以得出令人信服的實驗結論。

二、說教法

德國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說:“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該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之前,學生的化學知識和對于化學探究學習方法的了解都屬于啟蒙階段,若探究過程不符合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過于放開或加大難度,不僅不能收到理想的探究效果,而且會挫傷學生參與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本節(jié)課我采用的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法和討論法。

三、說學法

1.學情分析

(1)學生的知識狀況:已了解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反應的實質,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

(2)學生的.能力狀況:初步掌握了簡單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而對化學探究學習方法的了解尚處于啟蒙階段。

(3)學生的心理狀況:學生剛開始化學學習,情緒和心理都處于比較興奮、好奇狀態(tài),我緊緊抓住這一點。

2.學法指導

(1)實驗探究法:學會在科學探究中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

(2)合作學習法:通過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互助的團體意識。

正如德國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一個差的教師只會奉獻,而好的教師則教給學生發(fā)現(xiàn)真理”。

四、說教學過程

1.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2、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問題

先由蠟燭燃燒,引出問題一“在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會有什么變化呢?”接著介紹三位化學家對此進行的研究,并著重介紹拉瓦錫的研究實驗原理。進而提出問題二“是否所有化學反應反應物質量總和都等于生成物質量總和呢?”提出兩個探究實驗①測定蠟燭燃燒前后的質量變化和探究實驗②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前后的質量變化。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分組探究實驗。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中,去親歷實驗并感悟質量變化的關系,這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

問題三“由此你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變化關系得到了哪些結論?”學生可能有三種猜想:①化學反應后總質量變??;②化學反應后總質量變大;③化學反應后總質量保持不變。“確實如此嗎?”進入第二流程

(2)實驗探究、引導發(fā)現(xiàn)

①確定探究內容

為了減少探究的盲目性,先引導學生確定探究內容。

探究實驗一:白磷在空氣中燃燒前后質量變化情況

探究實驗二:鐵釘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變化情況

②設計實驗方案

由于學生對這兩個探究實驗的化學反應原理都不了解,因而首先講解其原理。然后向學生提供以下實驗儀器和藥品,讓學生自主選擇,分組設計探究實驗方案。

③分組實驗、分析討論

實驗儀器和藥品:

探究實驗一:天平、250mL錐形瓶、250mL燒杯、酒精燈、鑷子、三角架、石棉網、氣球、沙子、切好的白磷;

學生對探究實驗一設計的方案可能主要有兩種類型:主要區(qū)別在于反應容器是敞口還是封閉。學生對兩種方案分別實驗后發(fā)現(xiàn),第一種方案的生成物質量變大;第二種方案的生成物質量不變。“究竟哪一種方案的結論正確?”讓學生對方案展開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沖突,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既可強化其設計興趣,又調動了學生主動思維。

經討論得出:第一種方案有缺陷,因為沒有考慮白磷燃燒后重新進入敞口容器的空氣質量,所以得出生成物質量變大的結論是不準確的;第二種方案在密閉條件下進行,整個操作過程中容器內外沒有物質的交換,實驗過程嚴密科學,結論令人信服。

探究實驗二:天平、錐形瓶、氣球、鐵釘、硫酸銅溶液。

學生對探究實驗二設計的方案也可能主要有兩種類型:主要區(qū)別也就在于反應容器是敞口還是封閉。兩種方案的結果都是生成物質量不變。通過討論得出:在常溫下反應水分蒸發(fā)帶來的質量誤差可忽略不計。

剛才兩個探究實驗的共同結果是——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盀槭裁茨??”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于是我利用動畫模擬突破難點,即進入第三流程。

(3)動畫模擬、突破難點

用動畫模擬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微觀過程,直觀形象地說明:化學反應中原子種類、數(shù)目和質量肯定不變,至此得出,所有化學反應都遵循的規(guī)律——質量守恒定律。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己設計并成功的嘗試實驗,獲得結論,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學會了科學實驗需要嚴謹,主動建構了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

接著提問“為什么蠟燭在空氣中燃燒后質量變小,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后質量變大呢?”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用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學反應時,切記不要忽略反應中進入的或出去的氣體這類隱含的物質。

(4)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①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質量等于200g,這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為什么?

②高錳酸鉀在空氣中加熱后,固體質量減少了,有人說這個事實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你說對嗎?為什么?

③已知12g木炭與32g氧氣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_______g;若6g碳在18g的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剩余______:______g,為什么?

第1題意在突出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反應中;第2題再次凸顯守恒的是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第3題意在讓學生發(fā)現(xiàn)質量守恒定律中“參加”兩字的含義。

設計意圖: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的問題,使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得以強化,也鍛煉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5)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懂得了什么樣的化學學習方法?

五、教學設計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采用教師引導,學生為主,師生協(xié)作,以實驗為基礎,以思維為重點的合作探究教學形式,著重了兩個體現(xiàn)、四個突出。

1.兩個體現(xiàn)

(1)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

(2)體現(xiàn)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2.四個突出

(1)以實驗為基礎,引導科學發(fā)現(xiàn);

(2)以思維為核心,開展問題探究;

(3)以學生為主體,促進知識內化;

(4)以小組為單位,構建研究氛圍。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八篇


今天主編要向您們介紹的是一篇我們精選的文章,題目名為“質量守恒定律教案”。所有的教師在授課之前,都需要精心準備教案課件,再一次,老師們開始投入到編寫教案課件的任務中。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需注重對知識點的科學整合和策劃。我們有信心,您必定能在這里找到所尋求的信息!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化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上教版上冊第五章課題一(定量認識化學變化)的第一課時,主要通過實驗來探討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總質量與生成物總質量之間的關系,開始了從生成何種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方面的過渡,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學反應的客觀規(guī)律,為化學方程式書寫和計算的教學做好理論準備。

二、學情分析

初三學生經過對自然科學的學習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方法基礎,可以開始嘗試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學習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但是學生自我管理和調控能力還不夠,學習過程中還需要教師的嚴格管理、控制。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fā)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托,可以借助實驗或多媒體電教手段,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因此做好演示實驗和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提供動腦的問題情景,提供動手的練習機會,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是上好本節(jié)課的關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實驗測定知道質量守恒定律;初步培養(yǎng)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直觀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空間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體會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善于質疑的精神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四、教學重點、難點及疑點

1、重點: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

2、難點:質量守恒的原因及其應用。

3、疑點:聯(lián)系實際,在應用中加深理解,如"蠟燭燃燒后完全消失;鎂條燃燒質量增加",以上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五、學法的指導

本課題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采用教師講解、實驗相結合的組織形式,來激發(fā)學生探究的動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采用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形成初步科學探究意識。

六、教學突破

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教師可先講解并演示一個實驗,接著讓學生合作探究不同的實驗,學生在實驗后自己總結實驗結果。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更深入地認識質量守恒定律,增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熱情,使學生在活動與探究中真正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及其實質。

七、教學過程

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點,知識線索為: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重點抓好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設置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問題引入:請兩位學生到黑板上寫出磷在氧氣中燃燒和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的文字表達式

問題1: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反應物的質量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問題2:到底有沒有關系呢?如果有會是怎樣的關系呢?

學生分組討論提出猜想: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的關系。

設計意圖: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只知道物質經過化學反應可以生成新物質,但是沒有涉及到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量的關系。這樣設置學生感覺驚愕、意想不到,就會積極的思考由此產生了學習動機。

通過聯(lián)系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重視實驗體驗探究

[質量守恒定律的概念]這一部分內容是本節(jié)的重點,教師演示實驗(白磷在空氣中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得出反應物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物的總質量,這一結論是否具有普遍規(guī)律呢?學生通過做分組實驗,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從而由學生總結出質量守恒定律。

設計意圖:①老師根據本班的實際先做演示實驗可以縮短探究的時間,降低學習的難度,同時可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探究意識。②學生再通過親自動手實驗,體驗自己探究知識的樂趣;通過不同的實驗得出同樣的結論,讓學生知道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同時也體驗質量守恒的存在。

(三)突破難點

[質量守恒定律原因]設問:為什么在發(fā)生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先由學生分組討論自己的看法,然后老師通過講解磷在氧氣中燃燒這個實驗中粒子的微觀變化。學生再小組討論,進一步探究質量守恒的本質。結論: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都沒有改變。

設計意圖:讓學生更加深刻地去認識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達到本節(jié)課難點的突破。從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分析能力。

(四)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質量實恒定律的應用]這一部分是本節(jié)的一個難點,教師設計一些符合生活常識性的問題,學生也可以提出一些有疑問的化學現(xiàn)象,大家共同討論,使學生真正會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化學反應現(xiàn)象,以此培養(yǎng)學生善于質疑的精神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達到突破疑點的目的。

(五)歸納小結

[小結]:師生共同小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以及活動探究的心得,交流收獲,體驗成功,學生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總結自己的收獲。

設計意圖:再一次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完成對知識的內化和順應。

(六)布置作業(yè),持續(xù)學習

設計意圖:使本節(jié)課的知識能得到延續(xù)、提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八、板書設計

課題:質量守恒定律

一、質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二、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1、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2、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改變

3、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

三、質量守恒質量的運用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能用分子、原子觀點解釋質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釋一些簡單現(xiàn)象以及進行一些簡單計算。

3.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fā)展的重大作用。

能力培養(yǎng):通過引導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進行探究并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分析能力、表達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 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應用。

難點: 從微觀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運用質量守恒定律進行相關計算。

輔助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言]一天,福爾摩斯像往常一樣滋滋有味地抽著他的煙斗,房間里充滿了刺鼻的煙味。他的助手華聲問道“敬愛的神探先生,別人都說你很聰明,那么你能告訴我你吐出的這些煙和氣體有多重嗎?”請同學們來回答神探助理提出的問題。由此引出本節(jié)課內容,并板書課題“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復習”。

[展示]多媒體展示本專題考情分析以及中考對本節(jié)內容的要求。

[課前回顧]復習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并板書“一、基礎回顧”),對相關問題加以強調,如:對內容中“參加”一詞的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只適應于化學變化;只是質量守恒,不能擴大到其他物理量;應用質量守恒定律時,要特別注意有氣體或沉淀參與的化學反應。

多媒體展示相關內容。

[知識延伸]引導學生回顧并思考化學反應前后的變量,不變量,以及可能變量。即從微觀角度理解并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板書]二.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1. 推斷物質的元素組成

2 .確定物質的化學式

3. 解釋生活或實驗中的一些現(xiàn)象

4. 用質量差確定某一物質的質量

5.化學計量數(shù)的待定

6.表格數(shù)據分析

多媒體展示例題,并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歸納,得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解決一些問題的一般方法。

[板書]三.直通中考

分析近五年有關質量守恒定律應用的考題,并用多媒體展示。

[小結] 本節(jié)課同學們都有哪些收獲?

傾聽并思考,舉手回答解決引言中問題的方法。

觀看

思考,并積極配合老師,回答老師提出的相關問題。

回顧思考

積極思考,并進行分組討論,解決相關問題。

歸納總結

思考,討論

小結歸納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明確復習目標,準確把握中考動向,做到有的放矢。

使相關基礎知識條理、系統(tǒng)化,加深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認識。

實現(xiàn)宏觀到微觀的跨越,更加透徹的認識并分析質量守恒定律。

明確相關知識考題類型,做到有的放矢。

了解中考動向

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表達能力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質量守恒定律是中學化學的一個重要化學規(guī)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的理論依據,它的應用貫穿于整個中學化學。本課題在初中化學里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識,對化學反應的本質有了一定的認識。本節(jié)課開始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去認識化學反應的客觀規(guī)律,是從"質"到"量"的過渡,也為之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計算的學習構建理論鋪墊,所以本課內容不僅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對今后的化學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本課題的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包括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質量守恒的原因及其應用。根據化學課標、教材的編寫意圖、本課題的特點以及九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①初步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以及守恒的原因。

②會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和解決一些化學現(xiàn)象和問題。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實驗及分析,培養(yǎng)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②利用實驗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分析、綜合歸納能力。

③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初步了解自然科學研究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①通過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②對學生進行透過現(xiàn)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化學課標、教材的設置及對今后教學的影響,本課題:

教學重點為:理解和運用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結論,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的原因,從而達到從定量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4、對教材的改進

本課題中的實驗內容是學生體驗和領悟質量守恒定律的關鍵,包括兩個密閉條件下的"活動與探究"實驗和兩個開放敞口狀態(tài)下的實驗。學生從密閉體系下的兩個實驗認識、理解、得出質量守恒定律結論的基本內容比較容易。緊接著觀察開放體系下兩個實驗的現(xiàn)象似乎又對剛剛得出的質量守恒定律有所懷疑,設置這兩個實驗目的是引導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內容進行進一步地理性思維,突破認知障礙。因而,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做完這兩個開放體系下的實驗后,及時對其進行改進很有必要。即:將碳酸鈉與鹽酸在敞口容器內發(fā)生的反應改進為在密閉體系下反應,用細線系緊小試管管口,將少許稀鹽酸注入小試管中,豎直放入盛有碳酸鈉粉末的飲料瓶中,擰緊瓶蓋。分別進行反應前后兩次稱量,觀察天平指針的變化。從而使實驗操作過程更嚴密、更科學,得出令學生信服的實驗結論。

二、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體驗探究過程,發(fā)現(xiàn)知識,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獲得科學的方法,本節(jié)課,我采取"以學定教"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做中學",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教師"問題引導"下的自主探究法和討論法。讓學生親自進行實驗探究,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得出結論。

三、說學法

1、學情分析

①學生的知識狀況:已了解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反應的實質,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

②學生的能力狀況:初步掌握了簡單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但,對化學探究學習方法的了解尚處于啟蒙階段。

③學生的心理狀況:學生剛開始化學學習,情緒和心理都處于比較興奮、好奇狀態(tài),尤其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很高。

2、學法指導

①實驗探究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科學探究中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初步了解化學等自然學科科學研究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②討論法:通過探究實驗的分析,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得出結論。

四、說教學過程

1、教學流程設計如下:這節(jié)課,我按"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問題——實驗探究、引導發(fā)現(xiàn)——動畫模擬、突破難點——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交流收獲、體驗成功"五個環(huán)節(jié)組織教學。

2、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問題

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出紅磷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提問學生,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表示哪些意義?從而引出學生從未想過的問題:"在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會有什么變化呢?"接著介紹拉瓦錫利用氧化汞分解和合成反應中各物質質量的關系。進而提出問題二"是否所有化學反應反應物質質量總和都等于生成物質量總和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原有的經驗認識出發(fā),使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新問題中產生思維碰撞,激發(fā)強烈的學習欲望。

(2)實驗探究、引導發(fā)現(xiàn)

活動與探究一:

提出兩個"活動與探究"實驗①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②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讓學生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分組探究實驗。

各組分析實驗、通過討論,初步得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內容。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中,在"做中學"、親自實驗,主動感悟并發(fā)現(xiàn)質量變化的關系,這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理念。

問題三:是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中都遵循著質量守恒定律這個結論呢?

分組實驗、分析討論

活動與探究二:碳酸鈉與鹽酸溶液反應

各組學生對碳酸鈉與鹽酸溶液反應的探究實驗發(fā)現(xiàn),生成物質量變小,天平不再平衡了。 "究竟質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確呢?"讓學生對前后兩次實驗方案展開評價。

討論出:前后兩次實驗是有區(qū)別的,在于反應容器是敞口還是封閉。探究一的兩個實驗是在密閉條件下進行,整個操作過程中容器內外沒有物質的交換,實驗過程嚴密科學,結論令人信服。探究二中碳酸鈉與鹽酸溶液反應是在敞口容器中進行的,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散在空氣中,沒有稱量到。因而反應后所稱量的燒杯中的物質質量減少。

問題四:怎樣將"碳酸鈉與鹽酸溶液反應"的實驗進行改進,使得該反應也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呢?

討論并驗證改進后的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實驗:用細線系緊小試管管口,將少許稀鹽酸注入小試管中,豎直放入盛有碳酸鈉粉末的飲料瓶中,連著細線擰緊瓶蓋。分別進行反應前后兩次稱量,觀察天平指針的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沖突,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認識到科學實驗需要嚴謹,既可強化其設計興趣,又調動了學生主動思維。培養(yǎng)他們勇于探索、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改進實驗使學生深化理解了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建構了屬于他們自己的認知體系。

接下來,為強化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的認識,理解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和既包括參加反應的氣體也包括放出的氣體。教師實驗演示: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學生解釋鎂條燃燒后質量不但沒增重反而減輕的原因。

問題五:通過實驗證實: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和不變。"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于是我利用動畫模擬突破難點,即進入第三流程。

(3)動畫模擬、突破難點

教師用動畫模擬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微觀過程,學生觀察并討論說明:化學反應中原子種類、數(shù)目和質量肯定不變,至此得出,所有化學反應都遵循的規(guī)律——質量守恒定律。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看動畫模擬,進一步領悟微觀粒子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變化關系,理解化學變化的本質和量的關系,體驗化學規(guī)律的再發(fā)現(xiàn)過程,學習科學家發(fā)現(xiàn)真理的途徑和方法。對學生進行透過現(xiàn)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4)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建立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之后,運用它來解釋、解決一些化學現(xiàn)象和問題,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此,我設置了幾組習題:

①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質量等于200g,這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為什么?

②高錳酸鉀在空氣中加熱后,固體質量減少了,有人說這個事實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你說對嗎?為什么?

③已知12g木炭與32 g氧氣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_______g;若6g碳在18 g的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剩余______:______g,為什么?

④將4、9gKClO3跟1、1gMnO2混合后,加熱一段時間,稱得剩余固體的質量為4、8g,則生成了g氧氣?

第1題意在突出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反應中;第2題再次凸顯守恒的是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第3題意在讓學生發(fā)現(xiàn)質量守恒定律中"參加"兩字的含義;第4題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反應前后質量總和沒變,質量總和可以包括沒參加反應的各物質。

設計意圖: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的問題,使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得以強化,也鍛煉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5)交流收獲、體驗成功——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題的學習,學生表述獲得了哪些知識?懂得了什么樣的化學學習方法?

五、板書設計:

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

一、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

二、守恒原因:變與不變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種類不變;

原子的數(shù)目不變;

原子的質量不變。

分子種類改變。

三、應用

六、教學設計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采用教師問題引導,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協(xié)作,以實驗為探究形式,以討論為培養(yǎng)思維手段,著重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突出了四方面的設計意圖

(1)以實驗為基礎,引導科學發(fā)現(xiàn);

(2)以思維為核心,開展問題探究;

(3)以學生為主體,促進知識內化;

(4)以小組為單位,構建研究氛圍。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對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及生成物質量的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及守恒的原因;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能解釋一些簡單的實驗事實,能推測物質的組成。

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實驗、思維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實驗的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記錄、分析,學會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品質及合作精神;

使學生認識永恒運動變化的物質 ,即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的道理。滲透物質不滅定律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的重要定律,教材從提出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入手,從觀察白磷燃燒和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出發(fā),通過思考去“發(fā)現(xiàn)”質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記硬背規(guī)律。這樣學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為什么物質在發(fā)生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實質上去認識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只是原子間的重新組合,使反應物變成生成物,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并沒有變化,所以,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同時也為化學方程式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教法建議

引導學生從關注化學反應前后"質"的變化,轉移到思考反應前后"量"的問題上,教學可進行如下設計: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主動的學習過程,教師應當采取"自我發(fā)現(xiàn)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墒紫韧队扒懊鎸W過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然后提問:對于化學反應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最后把問題聚焦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上。這時教師不失適宜的提出研究主題:通過實驗來探究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使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狀態(tài)。

2.體驗科學研究過程、設計、實施實驗方案

學生以小組探究方式,根據實驗目的(實驗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利用實驗桌上提供的儀器和藥品設計實驗方案。在設計過程中,教師盡量減少對學生的限制,并適時的給學生以幫助,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標新立異。在設計方案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交流方案過程中,各組間互相補充,互相借鑒,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實施實驗時學生體驗了科學過程,動手能力得到了加強,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和嚴謹求實的科學品質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自己探索,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也體驗了科學研究過程。

3.反思研究過程、總結收獲和不足

探索活動結束后可讓學生進行總結收獲和不足,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將引導學生從量的角度去研究化學反應的客觀規(guī)律,為化學方程式的教學以及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做好理論準備。本課題的學習是學好本單元的基礎,在初中化學體系中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2、三維目標:

3、重點難點及突破方法:

重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難點: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與應用;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

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我的設計思路是利用三組探究實驗來攻破,教師演示白磷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接著讓學生合作完成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的實驗,學生在實驗后自己總結實驗結果,初步認識質量守恒定律,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演示敞口情況下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對比分析探究實驗一與三,讓學生認識到不能忽略氣體的參加與生成,然后深入分析白磷與氧氣反應天平平衡的原因,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歸納、解讀質量守恒定律,學生在活動與探究中真正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為難點的突破奠定基礎(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在深刻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基礎上,我又設計一些符合生活常識的問題,分基礎、應用、提高三個層次,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用知識去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就水到渠成。微觀實質:主要采用學生活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法。學生在課堂上動手拆分模型,分析討論,總結化學反應的不變量與變量,借助多媒體展示水通電的微觀過程,讓學生領悟到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在于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三不變”。

二、教學方法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本課題的教學采用教師演示、分組探究和多媒體課件相結合的組織形式。

1、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完成一些簡單的分組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模型拆分的活動,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初步形成科學探究,合作學習的意識。

引發(fā)思考: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會發(fā)生怎樣變化?之后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設計意圖:通過質量守恒定律發(fā)現(xiàn)史的實例引入、設疑;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求知欲,而且自然過渡到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

(二)《實驗探究新知》

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是本節(jié)的重難點,我設計了六個環(huán)節(jié)來攻破:

提出問題--建立猜想--制定方案并實驗--分析實驗獲得結論--解讀質量守恒定律--應用定律

為了然讓學生深刻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我設計了三組實驗:

實驗探究一:教師演示實驗(白磷在空氣中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得出反應物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物的總質量,提出疑惑:這一結論是否具有普遍規(guī)律呢?引導學生進行分組探究。

2、實驗探究二:學生通過做分組實驗,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從而由學生總結出質量守恒。

實驗探究三:在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守恒的基礎上,教師再演示敞口情況下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讓學生深入體會質量總和守恒。

設計意圖:

①老師演示實驗可以縮短探究的時間,降低學習的難度,同時可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

②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體驗自己探究知識的樂趣;通過不同的實驗得出同樣的結論,讓學生知道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同時也體驗質量守恒的存在。

③深入地認識質量守恒定律,增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熱情,使學生在活動與探究中真正理解質量守恒定律。

④對學生容易忽視氣體質量的這個難點,采用了兩個演示實驗,從正反兩個角度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逆向思維及對比分析的思維方法。

通過探究實驗得到“質量總和相等”之后,引導學生對比思考,深入分析表面的質量相等。特別分析了過量的白磷與氧氣反應,白磷只有一部分參加化學反應,給質量守恒定律中的“參加化學反應”提供了很好的事實依據。在分析中先除去直觀因素:錐形瓶、細砂、橡皮塞、玻璃棒、玻璃管、氣球、氮氣、稀有氣體等;然后再除去隱含因素:沒有參加反應的白磷;引導學生歸納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設計意圖:分析實驗時,層層剝離,步步推進,使學生通過對實驗數(shù)據的分析,自主發(fā)現(xiàn)表面的總質量不變內因是質量守恒定律,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數(shù)據,歸納概括能力。

解讀質量守恒定律時,設置小問題:①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什么變化?100克水加熱變成100克水蒸氣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嗎?②10克氫氣和10克氧氣反應一定生成20克水?③銅絲加熱后質量為什么增加了?④100毫升水與100毫升酒精混合后體積是200毫升?

設計意圖:解讀質量守恒定律時,合理引導學生對關鍵詞語的理解,做到“引而不灌”。

三、《探究微觀實質》

為突破難點,我設計了如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1、分組活動:2、組內交流討論:3、動畫演示:4、歸納小結

學生在課堂上動手拆分模型,然后組內分析討論,總結化學反應的不變量與變量,借助多媒體展示水通電的微觀過程,讓學生領悟、歸納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在于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三不變”。

設計意圖:分子模型、動畫摸擬形象、直觀,對學生獲得更真切的理解起著重要作用,讓學生更加形象、生動、深刻地去認識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達到本節(jié)課難點的突破。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分析能力。

四、《知識運用》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質量實恒定律的應用是本節(jié)的一個難點,設計一些符合生活常識的問題,分基礎、應用、提高三個層次,符合學生認知水平,也鼓勵學生提出一些有疑問的化學現(xiàn)象,大家共同討論,使學生真正會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化學反應現(xiàn)象,以此培養(yǎng)學生善于質疑的精神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五、《小結評價》

根據板書要點引導學生小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以及活動探究的心得,交流收獲,體驗成功。

設計意圖:再一次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完成知識的內化。

六、設計理念

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和教師的有效而及時的組織。

采用演示與引導學生實驗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形成能力。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質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9年級上冊第五章課題1的內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是從化學變化中生成了什么物質向生成了多少物質的過渡,是后面學習化學方程式書寫和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重要基礎。同時,質量守恒定律是中學化學中的一個重要定律,對今后學習化學起到關鍵作用。

3、教學目的:

(1)通過讓學生提出假設、對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質量的測定、交流合作、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方法,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以及在化學反應中,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的原因。

(2)通過直觀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和抽象思維。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

4、重點和難點:質量守恒定律含義及其理解、應用

5、課時安排:2課時

6、實驗準備:(實驗通知單)主要有托盤天平、燒杯、錐形瓶、玻璃管、酒精燈、氣球、鑷子、石棉網等。白磷、CuSO4溶液、鐵釘、鎂帶、碳酸鈉、稀鹽酸。

二、教法與學法:

1、教育對象是初三.5、6班學生,接觸化學這門課后,已知道在化學反應中能生成其他物質。但本堂課的實驗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定量化學實驗,在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利用電腦動畫模擬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的運動, 從而幫助學生把抽象的理論知識直觀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同時,通過讓學生劃讀、熟讀課文相關內容,增強理解和記憶。

2、難點突破

本課中,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通過2個演示實驗方案,學生是很容易理解。但為什么質量會守恒呢?由于這個問題需要用微觀粒子運動的理論去解釋,比較抽象,學生理解就會有困難。因此,借助課件,主要作用就是把在化學變化中,原來的分子被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構成物質這一運動過程用動畫模擬出來。

例如,(電腦展示)電解水:

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其中正極產生的是 ?(學生回答:氧氣)負極產生的是 ?(學生回答:氫氣)

水 通電 氫氣+氧氣

我們用大藍圓圈表示氧原子,用小紅圓圈表示氫原子。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每個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每個氫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構成,相應的表示方法我們媒體顯示出來。

氧原子 氫原子 水分子 氧分子 氫分子

我們在水中通電:

通電 →→→ +

2個水分子 2個氧原子 4個氫原子 1個氧分子 2個氫分子

說明:

1、水分子首先被分解成氧原子和氫原子

2、每兩個氧原子組合成1個氧分子,每兩個氫原子組合成1個氫分子。3、氧分子在正極聚集成氧氣,氫分子在負極聚集成氫氣。

啟發(fā)學生思考,在整個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有沒有發(fā)生變化?因為用了固定的顏色和大小來表示同種原子,所以學生容易發(fā)現(xiàn)反應前后只有H、O原子,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再問:“在化學變化中,你們有沒有看到有些原子逃跑了?或者突然多了一些出來呢?”學生會回答:“沒有?!庇谑?,學生就可以十分直觀的了解到: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因此,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質量守恒。同時加大點難度,讓學生根據媒體的顯示,寫出符號表達式,其實就是下節(jié)課要書寫的化學方程式:2H2O通電 2H2↑ + O2 ↑。

三、教學過程

1、 復習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區(qū)別,引導學生思考,化學變化是生成了新物質,物質的種類改變了,那么物質的質量有沒有變化呢?

2、通過課本兩個演示實驗方案:白磷燃燒及鐵和硫酸銅的反應,注意稱量記錄反應前的總質量是多少克,反應后的總質量是多少克。結果是反應前后稱取物質的總質量都不得沒有改變,引出質量守恒定律。

3、為什么質量守恒呢?用電腦動畫模擬電解水,在化學變化中,水分子被分解成H、O原子,H、O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氫分子和氧分子。使學生看到,整個過程中原子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原子的種類也沒有改變。因此,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十分直觀地引出質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4、再演示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鎂與氧氣反應的實驗,通過觀察天平指針的變化引出前后總質量不同,從而引導學生探究不守恒的原因。

前一反應生成的CO2擴散到空氣中去了,質量減少,后一反應增加了氧氣的量,質量當然增加。不過要用規(guī)范的語言描述:鎂在空氣中燃燒,是鎂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鎂和氧氣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所以氧化鎂的質量比鎂帶質量大。

這種解釋實際生活中現(xiàn)象要注意強調答題的格式,先說化學反應變化,再聯(lián)系質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氣體,要加(減)氣體,最后得出結論。同時仍然是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

5、課堂練習:精選2道習題練習,講評。完成書上P96 4題

6、小結: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雖然發(fā)生了變化,但量卻沒有改變。

7、作業(yè):P95 1題和2題(做在書上) 3題(做在作業(yè)本上)

板書設計:

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一、質量守恒定律: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磷 + 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 鐵 + 硫酸銅---銅 + 硫酸亞鐵

二、質量守恒的原因:2H2O通電 2H2↑ + O2 ↑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改變,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

化學反應前后變化情況:

宏觀:元素種類不變、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物質種類改變。

微觀: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shù)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分子種類要變,分子個數(shù)可能要變

三、質量守恒定律的運用

鎂 + 氧氣 點燃 氧化鎂 碳酸鈉 + 鹽酸---氯化鈉 + 水 + 二氧化碳

堂上練習:

1、在A+B--C+D反應中, 5克A和4克B完全反應生成3克的C和 克D

2、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則它肯定含有那些元素?

A. H B. O C. H O D. C O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7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質量守恒定律》。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于本節(jié)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在以前知識的學習中,學生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發(fā)生質的變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對反應前后物質量的關系卻不清楚,本節(jié)課就是帶著這個問題共同研究適合于任何化學反應的定律——質量守恒定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

2.過程與方法

(1)增加學生探究性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操作、觀察,組織討論,總結規(guī)律。

(2)加強實驗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從而拓展學生的思路。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化學反應的定量研究、推理,幫助學生認識永恒運動和變化著的物質,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的道理,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和自然科學方法的教育。

三、教學重點:

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及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四、教學難點:

1.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

五、教學過程:

1、課程導入

回顧之前學過的化學反應中物質質的變化相關知識,引出對反應前后物質量的關系的疑問,引出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質量守恒定律。

2、新課呈現(xiàn)

提出問題: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一定有新物質生成,那么參加反應的物質和生成的新物質的質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是增加了、減少了還是不變呢?

演示課本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注意觀察反應前后天平是否平衡,匯報后果。 提出問題“是不是所有的反應都具備相同的實驗結果呢?”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并總結實驗現(xiàn)象。

分組實驗并觀察結果:

人們經過許多年,選用不同的化學反應,做了無數(shù)次的實驗發(fā)現(xiàn)得到的結論都是一樣的,因此把它作為了一條定律叫質量守恒定律。提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guī)律叫質量守恒定律。

進一步理解質量守恒定律:

(1)、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任何化學變化(物理變化不屬于此定律)

(2)、定律研究的內容是指質量,不能推廣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數(shù)量是總質量不是部分質量

(4)、守恒的范圍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

提出問題:“為什么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一定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的總和呢?”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請一名同學寫出電解水的化學反應表達式

完成化學反應表達式

提問:“電解水實驗說明了哪些問題?”

①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②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實質上去認識質量守恒定律

師生總結: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個數(shù)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教師擴展:這些原子在數(shù)量、種類、質量上的守恒必然導致由元素組成的宏觀物質在質量上存在著守恒關系。

提問:“鎂條燃燒后,生成氧化鎂的質量增加了。蠟燭燃燒后,完全消失了。這些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嗎?”學生討論:對守恒定律內容里的關鍵詞(“參加化學反應”、“質量總和”)再次加深理解。

3、小結:質量守恒定律

4、鞏固練習

為了更加準確的理解和把握質量守恒定律,請同學們完成以下習題:

1、在A+B=C+D反應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克C,則反應生成D的質量是

2、蠟燭在空氣中燃燒后只生二氧化碳和水,試推斷蠟燭的元素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A、B、C、D物質各10克,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后,還有C物質16克,同時生成新物質D8克,剩余部分A物質,而B無剩余,則參加反應A、B的質量之比為 .

六、板書設計:

1、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guī)律叫質量守恒定律。

2、特征

(1)、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任何化學變化(物理變化不屬于此定律)

(2)、定律研究的內容是指質量,不能推廣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數(shù)量是總質量不是部分質量

(4)、守恒的范圍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8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

2、能用微粒觀點說明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

3、通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實驗,使學生能用實驗定量研究化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和實踐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學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設計的實驗進行驗證,使學生會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2、通過實驗、匯報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實踐、樂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物質是永恒存在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重點難點

3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質量守恒定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景設置

故事引入

聽故事

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提出問題

鼓勵同學們根據已有的化學知識和平時積累的生活經驗,思考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總質量之間有無變化呢?

三、猜想與假設

回答三種可能:

1、增大。

2、減小。

3、相等。

調動了學生大膽質疑并闡明自己觀點,教師適時激勵評價,激發(fā)了學生的信心和勇氣。

四、制定方案

從討論的情況來看,有三種不同意見,那么哪一種是正確的呢?我們不妨用實驗來驗證。

參考實驗:

方案一、白磷燃燒前后物質總質量的測定。

演示實驗

提問學生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并總結

點燃白磷,觀察到劇烈燃燒,放熱并產生大量白煙(氣球先膨脹后縮?。?/p>

天平平衡,質量守恒

方案二、鐵釘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的測定。

實驗步驟:

1、取適量硫酸銅溶液于小試管中,并置于小燒杯中;

2、取三根鐵釘用砂紙打磨干凈;

3、將1、2中所有物品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注意:鐵釘置于燒杯外)

4、取下小燒杯,將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5、一段時間后,再將其放回天平上稱量,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總結歸納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

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設計簡單的化學實驗方案并積極分工協(xié)作,共同順利完成實驗。

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記錄

……

結論

使學生將個人探究所得與他人的經驗互相借鑒和補充,實驗學習過程的合作、動手、思維創(chuàng)新,使學習成果不斷地豐富和提升。

五、總結結論

設問:你們這組在實驗中是怎么做的?實驗中得到了什么結論?

組織與適時點撥,進一步歸納定律的內容,突出重點。

板書:課題及質量守恒定律。

詳細講述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及注意事項

跟隨老師節(jié)奏,學習并掌握質量守恒定律

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

六、深入探究

質量守恒定律是否對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適應呢?

實驗5—1教師演示

讓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討論原因

提問學生,再歸納總結

學生觀看實驗,討論、歸納實驗現(xiàn)象及原因

實驗現(xiàn)象:

固體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氣泡產生;天平失去平衡指針向右傾斜(變輕)

原因:反應產生了氣體

再次激發(fā)學生對定律的思索,以便使學生深入的體會知識,加深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七、直擊重點

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會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呢?

教師先演示“水電解”等有關“化學變化中分子被破壞,原子重新組合成其它物質的分子”的動畫課件。

在質量守恒定律中,有三個關鍵詞“化學變化”、“參加與生成”、“質量總和”等易被學生忽視,教師要用著重號標明,并從宏觀和微觀角度來歸納定律中心“五個不變,兩個一定改變,一個可能改變”。

觀看動畫,討論、歸納、小結。

通過師生問答等形式,使互動交流達到高潮,使問題得到逐步明晰和解決,使知識得到構建。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感覺到知識的掌握不再是艱澀難懂的,而是充滿樂趣的探索過程。

八、課后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與探究,你收獲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

教師補充、點撥。

爭先恐后地談論收獲,暢所欲言展示自我。

使學生樹立了信心與勇氣,使每位學生各有所得。

九、知識融匯、學以致用

投影:準備好了嗎?開始檢測了:

……

十、布置作業(yè)

課本P98頁練習與應用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這里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質量守恒定律教案”必須知道的內容。為了讓課堂教學更出色,每位老師都需要撰寫出精心設計的教案和課件,因此每份教案課件都必須認真編制。教案是教師發(fā)揮教育智慧、促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非常歡迎你到我們的網站來參閱!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質量守恒定律》。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于本節(jié)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在以前知識的學習中,學生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發(fā)生質的變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對反應前后物質量的關系卻不清楚,本節(jié)課就是帶著這個問題共同研究適合于任何化學反應的定律——質量守恒定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

2.過程與方法

(1)增加學生探究性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操作、觀察,組織討論,總結規(guī)律。

(2)加強實驗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從而拓展學生的思路。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化學反應的定量研究、推理,幫助學生認識永恒運動和變化著的物質,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的道理,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和自然科學方法的教育。

三、教學重點:

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及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四、教學難點:

1.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

五、教學過程:

1、課程導入

回顧之前學過的化學反應中物質質的變化相關知識,引出對反應前后物質量的關系的疑問,引出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質量守恒定律。

2、新課呈現(xiàn)

提出問題: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一定有新物質生成,那么參加反應的物質和生成的新物質的質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是增加了、減少了還是不變呢?

演示課本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注意觀察反應前后天平是否平衡,匯報后果。 提出問題“是不是所有的反應都具備相同的實驗結果呢?”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并總結實驗現(xiàn)象。

分組實驗并觀察結果:

人們經過許多年,選用不同的化學反應,做了無數(shù)次的實驗發(fā)現(xiàn)得到的結論都是一樣的,因此把它作為了一條定律叫質量守恒定律。提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guī)律叫質量守恒定律。

進一步理解質量守恒定律:

(1)、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任何化學變化(物理變化不屬于此定律)

(2)、定律研究的內容是指質量,不能推廣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數(shù)量是總質量不是部分質量

(4)、守恒的范圍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

提出問題:“為什么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一定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的總和呢?”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請一名同學寫出電解水的化學反應表達式

完成化學反應表達式

提問:“電解水實驗說明了哪些問題?”

①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②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實質上去認識質量守恒定律

師生總結: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個數(shù)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教師擴展:這些原子在數(shù)量、種類、質量上的守恒必然導致由元素組成的宏觀物質在質量上存在著守恒關系。

提問:“鎂條燃燒后,生成氧化鎂的質量增加了。蠟燭燃燒后,完全消失了。這些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嗎?”學生討論:對守恒定律內容里的關鍵詞(“參加化學反應”、“質量總和”)再次加深理解。

3、小結:質量守恒定律

4、鞏固練習

為了更加準確的理解和把握質量守恒定律,請同學們完成以下習題:

1、在A+B=C+D反應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克C,則反應生成D的質量是

2、蠟燭在空氣中燃燒后只生二氧化碳和水,試推斷蠟燭的元素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A、B、C、D物質各10克,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后,還有C物質16克,同時生成新物質D8克,剩余部分A物質,而B無剩余,則參加反應A、B的質量之比為 .

六、板書設計:

1、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guī)律叫質量守恒定律。

2、特征

(1)、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任何化學變化(物理變化不屬于此定律)

(2)、定律研究的內容是指質量,不能推廣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數(shù)量是總質量不是部分質量

(4)、守恒的范圍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在本節(jié)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化學知識,知道了物質經過化學反應可以生成新的物質,但是并沒有涉及到反應物與生成物質量之間的問題。而本節(jié)開始了從生成何種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方面的過渡,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學反應的客觀規(guī)律,為化學方程式書寫和計算的教學做好理論準備。以往一些學生不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或進行有關計算,就是因為沒有正確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所以本節(jié)內容是第四章的基礎,也將對全部初中化學乃至今后的化學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科學、簡明,切合教材要求、切準學生實際,切實突出重點,體現(xiàn)全面性、綜合性和發(fā)展性。為此,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記住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能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會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解決一些化學現(xiàn)象和問題。

②學有余力的同學能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簡單應用進行分類歸納。

(2)能力目標

①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②培養(yǎng)學生全面分析、邏輯推理和綜合歸納能力。

③初步了解自然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目標

①樹立透過現(xiàn)象認識事物的'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②體驗科學發(fā)現(xiàn)真理的途徑和方法。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設置及對今后教學的影響,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為理解和運用質量守恒定律。這也是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本節(jié)課我采用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實驗法。

1.講授法。它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口頭語言,簡捷地傳授化學知識信息。如上課之初,教師導出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主題,提出所要達到的目標,這樣便于學生明確探索方向,激發(fā)學習動機。

2.談話法。就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讓學生基于以往的經驗,依靠他們的認識能力、形成對問題的解釋、提出他們對問題的假設的方法。如在本節(jié)中當學生發(fā)現(xiàn)“反應物的質量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究竟有什么關系”這個問題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作出盡可能多的假設,教師不壓抑學生思維,不管對或錯,都不忙于作出結論,這樣學生的思路會開闊,思維的火花會閃現(xiàn)。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3

本節(jié)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化學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課時,包括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質量守恒的原因及其應用。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的一個重要化學規(guī)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的理論依據,它的應用貫穿于整個中學化學,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jié)課的教學將引領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開始了從“質”到“量”的過渡,也為之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計算的教學構建了理論鋪墊,所以本課內容不僅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教材的編寫意圖、本節(jié)的特點、九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

(1)實驗認識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化學發(fā)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沒有改變和增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觀察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2)通過對化學反應實質的分析及質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問題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的探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2)通過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及良好的合作意識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

學生經過之前的學習,對自然科學的學習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方法基礎,了解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反應的實質,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但對化學探究學習方法的了解尚處于啟蒙階段。學生剛開始學習化學,情緒和心理都處于比較興奮、好奇狀態(tài)。因此做好演示實驗和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是上好本節(jié)課的關鍵。

本節(jié)課我采用的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實驗探究法。即“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實驗求證——得出結論”來引導學生,學生經歷初次探究的挫折后,分析原因,優(yōu)化設計,再次探究,最終發(fā)現(xiàn)質量守恒定律;為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借助多媒體展示水通電的微觀過程,讓學生領悟到質量守恒定律的精髓,在于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三不變”。

以問題引入課題:1.為什么蠟燭燃燒后質量會變小了呢?2.為什么鐵放置一段時間后質量會增加呢?將學生的思緒帶進我們的課堂。讓學生思考: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前后的總質量有沒有什么變化呢?對這個問題,學生出現(xiàn)了分歧,引發(fā)了思維沖突。這樣,我以身邊的實例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體現(xiàn)化學來源于生活。而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沖突更是為下一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提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順利進入實驗探究階段。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接下來我將帶領學生一同走進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老師提出問題: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有沒有變?并讓學生做出自己的猜想。教師做演示實驗,讓學生帶著問題觀察實驗現(xiàn)象以及天平的平衡狀態(tài),這樣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歸納總結出質量守恒的內容。

為了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質量守恒定律,通過對化學變化的實質的復習和水分解的微觀過程的觀察得出:反應前后質量守恒是因為變化過程中原子的種類、原子的數(shù)目、原子的質量都沒有改變。到此,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以及學生觀察、講解質量守恒的原因,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都得以解決,質量守恒定律也真正的建構在學生的腦中。

接下來以問題:質量守恒定律應用于所有的化學反應嗎?引入后面的兩個驗證實驗,在做實驗之前,強調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xiàn)象以及天平的平衡狀態(tài),結果發(fā)現(xiàn)這兩個實驗天平都失去平衡,教師提出問題并組織學生討論天平都失去平衡的原因,應如何改進裝置?學生很快就有了結果-----反應要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最后讓學生利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解決課前的兩個問題1.為什么蠟燭燃燒后質量會變小了? 2.為什么鐵放置一段時間后質量會增加呢?讓學生學以致用,鞏固知識。

這個環(huán)節(jié),以質量守恒定理為中心,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做一總結。本節(jié)課主要探究了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適用范圍,守恒的原因以及應用。

當學生記住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理解質量守恒的原因后,就可以利用定律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了。以此擴大知識的應用面,拓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夠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分析

1、課標中的內容

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用微粒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釋。

2、教材中的內容

教材不是從定義出發(fā),把質量守恒定律強加給學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與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后通過作出假設、實驗探究,交流討論,得出結論等科學探究方法,設計并實施一些實驗方案,指導學生觀察、思索,使學生從自己親身觀察到的事實中,經過思考,得到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一規(guī)律,然后教材又給出蠟燭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這兩個實驗方案,讓學生比較前后質量變化情況,并分析發(fā)生變化的原因,進而較深刻地認識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二、教學對象分析

1、知識技能基礎

初三剛開設化學課,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較高,通過學習,也掌握了一定的實驗技能,針對這些情況,我們采用實驗探究的方法,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在實驗中觀察,在觀察中討論,在討論中形成共識,不僅使學生學到新的化學知識,也可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有更深的理解。

2、學習能力方法

所授課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學習較主動,思維靈活,方法得當。

3、非智力因素

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喜歡探索新問題,能主動與他人合作,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

三、教學設計思想

從促進學生發(fā)展出發(fā)制訂教學目標,全面考慮“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課程目標;注重科學方法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揮多媒體的教學功能。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具體的探究活動,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并從微觀角度解釋化學反應的實質。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運用。

2、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實質上去認識質量守恒定律。

六、學習評價設計

1、通過活動表現(xiàn)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生的活動與探究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們在各項活動中的表現(xiàn),從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積極性、實驗技能、記錄和處理數(shù)據的能力、交流討論和發(fā)表見解的情況作出綜合的評價,并給予恰當?shù)姆答佉约顚W生進步。

下面方案中分組做前面2個實驗,教師演示后面2個實驗學生并觀察記錄現(xiàn)象,實驗后小組內交流討論。

2、通過課堂的紙筆練習來評價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較全面地認識自己在群體中的相對水平,明確發(fā)展方向和需要克服的弱點。

[紙筆評價](在課內進行,時間5分鐘)

1、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是因為()

A、反應后物質的種類沒有變化B、反應后原來的種類沒有變化

C、反應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量沒有變化

D、反應后分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量沒有變化

2、現(xiàn)有化學反應A+B=C,若mgA和ngB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C的質量是()

A、等于(m+n)g B、小于(m+n)g

C、大于(m+n)g D、不大于(m+n)g

3、小明在練習制作“糖葫蘆”時,在給蔗糖加熱時產生了炭黑和水(整個過程密閉),這一事實說明了()

A、蔗糖是由炭黑和水組成的純凈物

B、蔗糖是炭黑和水組成的混合物

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組成的

D、蔗糖是由碳、氫、氧元素組成的

4、下列各組物質,在敞口容器里發(fā)生反應,容器內物質的總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的是()

A、鎂條放入鹽酸中B、高錳酸鉀固體受熱分解

C、硫酸銅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D、在空氣中加熱銅粉

5、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鐵絲在氧氣中空氣燃燒后生成的質量為()

A、大于鐵絲質量B、小于鐵絲質量

C、等于鐵絲質量D、可能等于鐵絲質量

6、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后,剩余固體質量是比反應物高錳酸鉀的質量小,因此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對嗎?為什么?如何設計實驗來進行驗證?

七、本教學設計的特點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方式,以問題教學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與手段,力求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有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既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更關注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過程中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形成。

八、教學反思

該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在活動與探究中,引導學生認真完成實驗和做好結果記錄,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思索歸納,并與同學、教師進行交流和討論,得出結論。這些實踐活動不但有利于學生獲得知識技能,也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扎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探索的學習方法。本節(jié)課對演示實驗1的改進,使學生對封閉體系和開放體系中的化學反應都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有了更直觀的理解,使認識更加深刻,效果較好。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5

(1)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

培養(yǎng)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及應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儀器:托盤天平、錐形瓶、燒瓶、鑷子、坩堝鉗、酒精燈、石棉網

師:[激趣] 演示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觀察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

[引言]已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大家先猜想一下:

①化學反應的前后,原子的種類有無變化?

②化學反應的前后,原子的個數(shù)有無變化?

③化學反應的前后,各種物質的總質量有無變化?

比如:P+O2──P2O5 Fe+CuSO4──FeSO4+Cu

下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這些問題。

1、布置自學內容。

2、指導自學方法:對照思考題看書,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問老師或同學。然后在書上寫出結論。

[自學思考題]

1、質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關鍵詞是什么?

2、質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3、鐵器生銹后,質量增加了,為什么?

師:設計實驗探究活動方案,并布置學生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 當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物質時,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相比較,存在什么關系?

[問題假設](1)質量增加;(2)質量減少;(3)質量相等。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6

《質量守恒定律》是中學化學的一個重要定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質量關系的理論依據。本節(jié)內容在初中化學里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學習這節(jié)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識,他們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發(fā)生“質”的變化有了初步認識;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引導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從“質”過渡到“量”;并為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計算構建理論鋪墊。本課不僅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

本節(jié)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化學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課時,包括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質量守恒的原因及應用。教材不是從定義出發(fā),把“質量守恒定律”強加給學生,而是“立足實際操作,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去體驗并得出化學反應的規(guī)律。

①學生知識狀況:已了解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原子及化學反應的實質。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

②學生能力狀況:初步掌握了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而對化學探究學習方法的了解尚處于啟蒙階段。

③學生心理狀況:學生剛開始化學學習,情緒和心理都處于比較興奮、好奇狀態(tài),具有較強的探究欲望。

根據以上學生情況以及教材內容,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①能正確說出并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

②能通過實驗進行探究,并對現(xiàn)象、結果進行分析和初步歸納。

①通過對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思維和實驗操作能力;

②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合作完成實驗操作以及交流、討論、分析實驗,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綜合分析的能力。

①通過對質量守恒定律內涵的理解,體會化學變化中“變”與“不變”的辨證統(tǒng)一觀點;

②通過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對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及生成物質量的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及守恒的原因;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能解釋一些簡單的實驗事實,能推測物質的組成。

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實驗、思維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實驗的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記錄、分析,學會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品質及合作精神;

使學生認識永恒運動變化的物質 ,即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的道理。滲透物質不滅定律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的重要定律,教材從提出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入手,從觀察白磷燃燒和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出發(fā),通過思考去“發(fā)現(xiàn)”質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記硬背規(guī)律。這樣學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為什么物質在發(fā)生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實質上去認識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只是原子間的重新組合,使反應物變成生成物,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并沒有變化,所以,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同時也為化學方程式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教法建議

引導學生從關注化學反應前后"質"的變化,轉移到思考反應前后"量"的問題上,教學可進行如下設計: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主動的學習過程,教師應當采取"自我發(fā)現(xiàn)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可首先投影前面學過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然后提問:對于化學反應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最后把問題聚焦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上。這時教師不失適宜的提出研究主題:通過實驗來探究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使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狀態(tài)。

2.體驗科學研究過程、設計、實施實驗方案

學生以小組探究方式,根據實驗目的(實驗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利用實驗桌上提供的儀器和藥品設計實驗方案。在設計過程中,教師盡量減少對學生的限制,并適時的給學生以幫助,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標新立異。在設計方案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交流方案過程中,各組間互相補充,互相借鑒,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實施實驗時學生體驗了科學過程,動手能力得到了加強,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和嚴謹求實的科學品質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自己探索,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也體驗了科學研究過程。

3.反思研究過程、總結收獲和不足

探索活動結束后可讓學生進行總結收獲和不足,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第一課時。在學習新課程后,新課程所體現(xiàn)出三大課堂教學理念“生活性、發(fā)展性、生命性”。只有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才會使課堂煥發(fā)活力。今天我的說課也將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關于化學反應主要是從定性的角度來分析的。本節(jié)課是學生從定性角度向定量角度過渡的第一站。同時,他又為后續(xù)學習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計算做鋪墊。所以,本節(jié)課在整本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鑒于此,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設置如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質量守恒定律,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相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實驗、小組討論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參與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感受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難點:從微觀的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二、學情分析:

現(xiàn)在教學要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那么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時是怎樣一種情況呢?

(1)知識狀況:學生已經了解了元素符號、化學式等基礎知識,并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

(2)能力狀況:學生已經掌握了簡單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但對探究實驗學習方法尚處于啟蒙階段。

(3)心理狀況: 學生對于化學實驗,在情緒和心理都處于比較好奇和興奮的狀態(tài),往往渴望動手進行實驗探究。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準備。

三、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jié)課中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實驗探究法”,分組合作法、討論法等作為輔助方法進行教學,整個的課堂以實驗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為原則,通過“激疑—探究—形成”這條教學思路,最終讓學生自主形成質量守恒定律。那么,到底這個定律是如何形成在學生頭腦中的呢?讓我們一同走進我的課堂!

四、教學過程:

該過程由以下四部分構成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課堂之初, 我會給我的學生舉兩個生活小例子:1、為什么蠟燭燃燒后質量會變小了?2、為什么鐵刀放置一段時間后質量會增加?讓學生思考: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前后的總質量是否變化呢?對這個問題,學生出現(xiàn)了分歧,引發(fā)了思維沖突,從而順利進入實驗探究階段。

(二)合作探究,解決課題

整個探究環(huán)節(jié)共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第一部分:我向學生介紹課本上未曾涉及的,對化學反應定量研究作出貢獻一位科學家—波義爾,他在敞口的容器中進行實驗測得質量不相等了,而另一位科學家是拉瓦錫,他用較精確的實驗法在密閉的條件下測得反應后總質量相等。這樣通過化學史料的矛盾將學生的思維沖突推向一個新高度。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小亮點。

接著第二部分是教師的演示實驗,我準備的演示實驗是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在做實驗之前,我會強調學生觀察實驗操作、現(xiàn)象及天平的平衡狀態(tài),最終得出結論:反應前后,參加反應的物質總質量相等。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使質量守恒思想在學生頭腦中初步形成。

接著乘勝追擊,第三部分學生的探究實驗。我為學生準備的探究實驗共有兩組,探究實驗一“鐵釘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該反應在反應容器是敞口和密閉的兩種方案下進行,結果相同;實驗二“碳酸鈉和稀鹽酸的反應”,這個實驗反應在兩種方案下前后質量不相等。這樣通過探究實驗,學生自主建構了:反應在密閉條件下總質量相等。到此質量守恒思想形成。接下來我會給學生重點講一下質量守恒定律需注意點,完善理解。

為了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我?guī)ьI學生繼續(xù)探究質量相等的原因。我以電解水微觀動畫過程為例,學生會觀察到在整個變化過程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按一下ppt)。學生討論得出: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之所以守恒是因為變化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都沒有改變。到此,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學生自主探究實驗,以及學生觀察討論,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都得以解決,質量守恒定律也真正的建構在學生的腦中。

(三)歸納概括,小結課題

為了加深學生印象對本節(jié)課做了歸納小結。讀

(四)反饋練習,鞏固課題

準備幾道小題使學生能夠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五、教學反思

總體上看,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貫穿“激疑—探究—形成”這樣一條教學主線,體現(xiàn)了生活性、發(fā)展性、生命性的教學理念。正如教育家葉瀾教授說過的一句話“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我的說課到此完畢,謝謝大家!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業(yè)

首先來說教材,我們先來看看教材的地位和用;本節(jié)內容節(jié)選自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五單元課題一《質量守恒定律》課題一第一課時,它包括了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和驗證方法。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元素、化學式等知識,對化學變化伴隨的現(xiàn)象以及化學變化的實質有了一定的認識,本節(jié)課將引領學生對化學變化的認識從質過度到量,為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奠定了基礎,所以本節(jié)內容在整個初中化學教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整個初中化學教學的重點內容。

(二)學情分析

為了有好的教學效果,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分析。

1、具備知識:了解元素、化學式、化學反應的現(xiàn)象和實質。

2、具備能力:掌握了簡單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

3、心理特點:興奮、好奇,有強烈的動手探究欲望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化學用語和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在心理上比較興奮、好奇心比較強,有強烈的動手探究欲望,但是定量意識、動手能力不足。

根據教材、學情分析和新課程標準要求,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三)教學目標

1.在實驗探究中建立“質量守恒定律”的概念、開始從“量”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

2.提高動手實驗、合作、交流等能力,特別是提高思維能力。

3.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感知數(shù)字實驗的功能。

(四)重、難點

重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難點: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突破:

1.用氧氣傳感器測量反應后剩余的氣體中含有氧氣,理解“參加”的含義。

2.通過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分析和裝置的改進再改進,幫助學生理解“質量總和”的含義。

二、教學策略

教法:啟發(fā)引導、實驗探究法、多媒體輔助

學法:動手實驗、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法

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教學過程是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關鍵,下面我重點說說教學過程。

三、教學過程

我采用以下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1、情景導入、提出問題

2、猜想與假設

3、實驗探究、得出結論

4、反思、優(yōu)化裝置

5、學以致用

具體如下:

1、情景導入、提出問題

我的情景導入是表演兩個化學小魔術:1、“自制果凍”,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沉淀,類似果凍的現(xiàn)象。2、不打開瓶塞,不用火,就可以把燃燒匙中的鐵粉點著。燃燒匙中裝的是納米鐵粉,激光手電發(fā)出的激光就可以引燃它。

神秘有趣的實驗現(xiàn)象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引發(fā)了學生的探究動力,此時提出問題:這兩個化學反應以及其他的化學反應前后的總質量是否發(fā)生改變呢?學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設計出測量方案。

2、實驗探究、得出結論

(1)實驗方案

《質量守恒定律》第一課時說課稿

設計意圖:用激光手電引燃納米鐵粉代替書中學生難以完成的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代替書中的鐵與硫酸銅的反應,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有趣;同時讓學生接觸納米鐵粉、激光手電從而感受高科技的魅力!

用電子稱代替天平,可以快速的測量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情況,所以學生可以同時完成兩個方案。

(2)進行實驗

因為激光手電發(fā)出的光較為耀眼,所以方案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與此同時,利用手機、同屏器把學生的實驗操作同步在大屏幕上,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觀看,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并且可以同時拍下精彩的瞬間,傳到班級的微信群、QQ群中,學生可以自己下載欣賞、向親友展示,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自豪感!

(3)收集證據、得了結論

學生測量后發(fā)現(xiàn)反應前后的總質量不變,此時以方案一為例讓學生分析反應前后測量的總質量包含哪些物質或物體,啟發(fā)學生還可能有剩余的鐵粉和氧氣。

此時老師用數(shù)字化實驗,氧氣傳感器定量的測量反應后剩余氣體中確實有氧氣剩余!這不僅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了氧氣的剩余,同時感受到數(shù)字化實驗的功能,開闊了眼界!

對等式兩邊的進一步分析,學生能深刻的理解“參加”二字的含義,從而突破了這一難點。

同樣對方案二分析,學生就能用自己的語言總結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并且找出重點詞語。

(4)反思、優(yōu)化裝置

學生動手實驗意猶未盡之時給學生提供藥品和儀器,請設計一套測量過氧化氫分解前后的質量測定,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學生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原理非常的熟悉,在探究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中“質量總和”的含義。

學生設計出兩套裝置,敞口的發(fā)現(xiàn)質量減輕,很容易的分析出是因為水蒸氣和氧氣逸出。

采用氣球密封的學生剛開始很驚喜,測量后發(fā)現(xiàn)質量依然減輕,不由得疑惑、深思,為什么用氣球密封還是減輕呢?

因為親身經歷了實驗探究,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有的學生提出了氣密性不好、測量誤差的原因,其他學生經過分析給予了否定,有的提出了是因為沒有冷卻到室溫,經過學生自己分析也不是主要原因,此時有的學生提出是氣球脹大受到浮力,其他同學認可,此時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此時老師追問,如何消除浮力的因素呢?此時,引發(fā)了學生的深度思維,學生深思后交流討論出了我沒有預料到的方法,降溫至室溫以下(熱脹冷縮)、降溫到氧氣為液態(tài)、放在壓強大的地方測量、把氧氣收集起來等。

在老師提示是否可以用消耗氧氣的方法消除浮力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提出了用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白磷燃燒消耗氧氣、納米鐵粉燃燒消耗氧氣,并根據前面的實驗設計出這樣的裝置。因為這個實驗時間所需較長,在課堂無法完成,我事先錄制了視頻讓學生欣賞自己高計的成果,這是部分視頻畫面。

學生通過過氧化氫分解裝置的改進和再改進實驗探究,不僅深刻理解了“質量總和”的含義,而且養(yǎng)成了嚴謹求實的態(tài)度,用氣球密封后并沒有想象中的相等。在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又遇到新的問題過程中,激發(fā)了學生的深度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此時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發(fā)展史,學生會感同身受,產生強烈的共鳴。

(5)學以致用

用解決生活中的兩個問題更能加深對質量守恒的理解。

四、板書設計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簡單明了突出了重難點。

五、教學感想

在教學時會擔心較多的實驗完不成,分析浮力和消除浮力時會遇到問題,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興奮起來,實際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令我贊嘆不已!我會和學生繼續(xù)探究和創(chuàng)新下去。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10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

2、能用微粒觀點說明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

3、通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實驗,使學生能用實驗定量研究化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和實踐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學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設計的實驗進行驗證,使學生會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2、通過實驗、匯報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實踐、樂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物質是永恒存在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重點難點

3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質量守恒定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景設置

故事引入

聽故事

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提出問題

鼓勵同學們根據已有的化學知識和平時積累的生活經驗,思考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總質量之間有無變化呢?

三、猜想與假設

回答三種可能:

1、增大。

2、減小。

3、相等。

調動了學生大膽質疑并闡明自己觀點,教師適時激勵評價,激發(fā)了學生的信心和勇氣。

四、制定方案

從討論的情況來看,有三種不同意見,那么哪一種是正確的呢?我們不妨用實驗來驗證。

參考實驗:

方案一、白磷燃燒前后物質總質量的測定。

演示實驗

提問學生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并總結

點燃白磷,觀察到劇烈燃燒,放熱并產生大量白煙(氣球先膨脹后縮?。?/p>

天平平衡,質量守恒

方案二、鐵釘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的測定。

實驗步驟:

1、取適量硫酸銅溶液于小試管中,并置于小燒杯中;

2、取三根鐵釘用砂紙打磨干凈;

3、將1、2中所有物品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注意:鐵釘置于燒杯外)

4、取下小燒杯,將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5、一段時間后,再將其放回天平上稱量,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總結歸納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

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設計簡單的化學實驗方案并積極分工協(xié)作,共同順利完成實驗。

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記錄

……

結論

使學生將個人探究所得與他人的經驗互相借鑒和補充,實驗學習過程的合作、動手、思維創(chuàng)新,使學習成果不斷地豐富和提升。

五、總結結論

設問:你們這組在實驗中是怎么做的?實驗中得到了什么結論?

組織與適時點撥,進一步歸納定律的內容,突出重點。

板書:課題及質量守恒定律。

詳細講述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及注意事項

跟隨老師節(jié)奏,學習并掌握質量守恒定律

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

六、深入探究

質量守恒定律是否對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適應呢?

實驗5—1教師演示

讓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討論原因

提問學生,再歸納總結

學生觀看實驗,討論、歸納實驗現(xiàn)象及原因

實驗現(xiàn)象:

固體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氣泡產生;天平失去平衡指針向右傾斜(變輕)

原因:反應產生了氣體

再次激發(fā)學生對定律的思索,以便使學生深入的體會知識,加深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七、直擊重點

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會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呢?

教師先演示“水電解”等有關“化學變化中分子被破壞,原子重新組合成其它物質的分子”的動畫課件。

在質量守恒定律中,有三個關鍵詞“化學變化”、“參加與生成”、“質量總和”等易被學生忽視,教師要用著重號標明,并從宏觀和微觀角度來歸納定律中心“五個不變,兩個一定改變,一個可能改變”。

觀看動畫,討論、歸納、小結。

通過師生問答等形式,使互動交流達到高潮,使問題得到逐步明晰和解決,使知識得到構建。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感覺到知識的掌握不再是艱澀難懂的,而是充滿樂趣的探索過程。

八、課后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與探究,你收獲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

教師補充、點撥。

爭先恐后地談論收獲,暢所欲言展示自我。

使學生樹立了信心與勇氣,使每位學生各有所得。

九、知識融匯、學以致用

投影:準備好了嗎?開始檢測了:

……

十、布置作業(yè)

課本P98頁練習與應用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楞次定律教案五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教案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楞次定律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歐姆定律教案模板 教師要研究如何設計啟發(fā)和點撥學生的思維程序及要點。教案是老師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編寫教案應有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和基本規(guī)律。你知道什么是教案嗎?在此,你不妨閱讀一下歐姆定律教案,請閱讀后分享你的朋友!...
    2022-12-30 閱讀全文
  •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八篇 今天主編要向您們介紹的是一篇我們精選的文章,題目名為“質量守恒定律教案”。所有的教師在授課之前,都需要精心準備教案課件,再一次,老師們開始投入到編寫教案課件的任務中。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需注重對知識點的科學整合和策劃。我們有信心,您必定能在這里找到所尋求的信息!...
    2023-10-08 閱讀全文
  •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6篇 下面由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給您帶來的“質量守恒定律教案”,希望您閱讀后有所收獲。每位老師不可或缺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又到了老師開始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寫好每份教案課件,老師在教學過程也能更得心應手。...
    2023-04-30 閱讀全文
  •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 這里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質量守恒定律教案”必須知道的內容。為了讓課堂教學更出色,每位老師都需要撰寫出精心設計的教案和課件,因此每份教案課件都必須認真編制。教案是教師發(fā)揮教育智慧、促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非常歡迎你到我們的網站來參閱!...
    2023-05-19 閱讀全文
  • 牛頓第二定律教案十篇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身為一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學到知識,為了給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學習效率,教案是個不錯的選擇,有了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一篇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由小編幫大家編輯的《牛頓第二定律教案十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杜nD第二定律》...
    2023-11-28 閱讀全文

教師要研究如何設計啟發(fā)和點撥學生的思維程序及要點。教案是老師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編寫教案應有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和基本規(guī)律。你知道什么是教案嗎?在此,你不妨閱讀一下歐姆定律教案,請閱讀后分享你的朋友!...

2022-12-30 閱讀全文

今天主編要向您們介紹的是一篇我們精選的文章,題目名為“質量守恒定律教案”。所有的教師在授課之前,都需要精心準備教案課件,再一次,老師們開始投入到編寫教案課件的任務中。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需注重對知識點的科學整合和策劃。我們有信心,您必定能在這里找到所尋求的信息!...

2023-10-08 閱讀全文

下面由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給您帶來的“質量守恒定律教案”,希望您閱讀后有所收獲。每位老師不可或缺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又到了老師開始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寫好每份教案課件,老師在教學過程也能更得心應手。...

2023-04-30 閱讀全文

這里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質量守恒定律教案”必須知道的內容。為了讓課堂教學更出色,每位老師都需要撰寫出精心設計的教案和課件,因此每份教案課件都必須認真編制。教案是教師發(fā)揮教育智慧、促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非常歡迎你到我們的網站來參閱!...

2023-05-19 閱讀全文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身為一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學到知識,為了給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學習效率,教案是個不錯的選擇,有了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一篇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由小編幫大家編輯的《牛頓第二定律教案十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杜nD第二定律》...

2023-11-2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