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社會教育活動方案。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身為一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學到知識,為了將學生的效率提上來,老師會準備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老師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所以你在寫幼兒園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不如以前了?(社會教育論文大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引言: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指導孩子在實際行動上做一些具體事。如:父母下班回家,遞上拖鞋;當孩子想吃水果、糖時,教育孩子應先發(fā)給在場的所有的人,最后才能自己吃。當鄰居或親友的小孩來家時,應讓孩子拿出自己心愛的玩具與小客人共同游戲,也可將其喜歡的食品分給小朋友共享。當父母做家務時要教育孩子做小幫手。小朋友生病沒來時,要予以關心。對能力較差的小朋友應予以幫助。使兒童逐漸養(yǎng)成利他主義的行為習慣。
愛是人類一種偉大而高尚的情感,是人類借以維持自身發(fā)展和繁衍的基本力量。尊老愛幼,天下為公更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現(xiàn)狀往往使人們感嘆:現(xiàn)在的孩子不如以前了。
今天的兒童,將是21世紀的主人,是我們民族興旺發(fā)達,我們的事業(yè)繼往開來的希望之所在。他們在“愛”的情感體驗和培養(yǎng)方面程度如何,將是決定整個民族素質高低的重要方面之一。我們曾一度坐井觀天地認為:只有在我們這個文明古國里講關心、幫助他人。而別的國度是不講這些的。這其實是一種偏見?,F(xiàn)在的孩子會享受愛,但卻吝嗇地付出愛。這種現(xiàn)象在我們這里已不再罕見,而在日本、美國“道德”教育早已擺在比文化教育更重要的地位。因為心中充滿愛才會對周圍人和事具有探索精神。
當前我們憂慮的焦點之一,就是我國這一代兒童,特別是獨生子女,敬愛之心、友愛之心、同情之心缺乏。這已成為普遍性問題。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已超過、抵消了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影響?,F(xiàn)在物質條件也相當豐富,使父母們誤以為給孩子創(chuàng)造豐富的物質環(huán)境,使他們吃穿不愁。包攬他們生活上的一切,使他們少動手、少受累、少受委屈、少難過。也就是在“愛”那么充裕的家庭中反而造成了孩子的任性、易發(fā)脾氣、只會索取不會付出。他們感覺那是天經地義的。不要說愛祖國、愛集體、愛別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他們也會表現(xiàn)地漠不關心。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主人公就是我們班上的小朋友---函函。記得第一次家訪看到他時,他正在“爬書架”,奶奶則在一旁護著,嘴里不停念叨著“小心,別摔了”。父母親在飯桌前。說到這,大家可能也大致了解了函函的家庭環(huán)境:三代同堂,父母親工作繁忙,奶奶對寶貝孫子關愛有加,關鍵人物函函是個調皮好動的角色。自那以后我和函函父母就很少有機會碰面。通常都是奶奶接送孩子。奶奶相當準時,可有一天意外地遲到了。奶奶邊跑邊喘著粗氣見了我不停打招呼“不好意思,,今天看病去了。本來算好時間的,可路上塞車,我跑了兩站路才趕來的?!苯又蛯φ龤夂鹾醯膶O子說“對不起,來晚了,下次注意?!焙財鄶嗬m(xù)續(xù)哭訴“小朋友都回家了,下次不許去看病嘛”不等老師開口,奶奶陪著笑臉拉上孫子往外走“好,一定不去了。。。。。”事情過后,我納悶:平時對老師恭敬有理的孩子在奶奶這卻成了霸王?
直到有一天放學,我正忙著送孩子,一轉頭看見函函正對奶奶拳打腳踢。奶奶轉過臉去,任他為所欲為。我忙跑過去拉開函函,函函卻哇哇大哭起來。象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奶奶搖搖頭,很無奈地說“我今天出門時,忘帶了足球,他就不開心,發(fā)脾氣?!钡群届o下來,我沒多說什么,只是詢問奶奶傷到哪里沒有。函函見我沒搭理他,一溜煙跑了。奶奶就象是遇上了救星般吐出苦水“這孩子就是這樣,在家也愛沖我和他爺爺發(fā)脾氣”嗨。。。。老人的這句話該是包含了多少的無奈和失望,她還能指望下一代什么呢?
培養(yǎng)孩子的同情心、愛心,家庭的影響也很重要。連家人都不愛,他還會去愛誰?下面是一份令人痛心的調查“你最喜歡誰”。美國、日本的學生都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父母列在最前面的一、二位。而中國的學生卻把父母的位置排列到第10位以后。這的確不能不承認父母對孩子單方面的愛,為孩子所付出的無可比擬的犧牲并沒有為孩子們所理解,并沒有得到孩子相應的愛這一嚴酷的事實。愛父母是其他一切愛的情感基礎。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是兒童對父母的愛。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配合實施教育。我們應驚醒、應反思、應探索,什么才是真正的愛。
要對幼兒進行愛心培養(yǎng)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體會和睦,友愛的氣氛
許多宗教信仰要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做壞事、不吵架、不行騙。
這樣的環(huán)境使這個圈里的人都很善良。這就是氛圍的作用。
家庭氛圍中父母、祖父母、親戚朋友之間關系親密,相互尊重、關懷、照料。孩子置身于這種和睦融洽的氣氛中耳聞目染,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養(yǎng)成尊老愛幼的品行,與鄰里互幫互助,友好相處。對于他人的疾痛、困難,樂于相助。即便遇上不公平、不講理的鄰居,也能心平氣和。長此以往,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就會逐漸學會與人和善相處,就會效仿去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傊?,在這樣和睦、友愛的氛圍中成長的孩子,既會接受愛,又善于給予愛。
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沒有長輩,只有同年齡的小朋友。老師一份愛要分給每一個孩子。孩子往往不適應這種情況。同樣的玩具,你想要我也想要,爭執(zhí)通常在這時產生。特別是小班的孩子。在家當慣了“小太陽”,他們始終認為“你們應該讓我”。老師作為“法官”只有在這時毫不偏袒地告訴他們:學會謙讓才能玩。故事、歌曲都成了很好的陣地。唱著“你幫我來我?guī)湍恪币园駱拥牧α拷逃⒆樱褐t讓才是愛小朋友的表現(xiàn)。希望小太陽們能互相容忍對方的“光芒”。
目前,社會發(fā)展影響了家庭的和睦。為什么這么說呢?賭博、婚外戀使原本充滿愛的家庭隨之破裂。孩子遭遇了這么大的變故,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健康。他們或者是在棍棒型家庭,或是在放任型家庭。在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兒童也會形成愛心的淡薄和殘缺,幼兒園應重視這群特殊兒童愛心的培養(yǎng),讓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也要引導小朋友對這些特殊的伙伴給予幫助、關心。曾經有過這么一件事,令我重新審視這些孩子。班中有個小年齡的小朋友,剛來時總愛哭,對小朋友也不熟悉,許多自稱是哥哥姐姐的孩子拿來玩具,遞上餐巾紙,還一個勁地哄著“別哭了,別哭了,媽媽下班就會來了”在一旁看著這幅情景,不免為孩子們這些大人般的關心感到欣慰。可能是孩子在這種友好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產生幫助弱者的情感,也或者是這群孩子本身就相當樂于助人的,只是以往沒有很好表現(xiàn)。
2.培養(yǎng)兒童對師長、父母的尊敬
兒童對師長、父母的尊敬、熱愛行為的培養(yǎng),應從兒童早期對其進行淺顯、通俗而又細致的教育開始。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離不開父母、長輩。衣食住行處處都必須有家長的關懷、照顧和幫助。要讓孩子在享受的同時也學著做家務、了解長輩們的艱辛。讓他們從小就了解家長的工作情況。告訴他們長輩們?yōu)榱藫狃B(yǎng)孩子,每天除了工作以外,還要完成大量的家務勞動。不僅要使兒童學會體諒父輩的艱辛,更要培養(yǎng)他們尊敬長輩的情感。千萬別讓他們覺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習慣成自然,孩子遇上困難首先想到父母。遇上享受首先想到的是自己。這是“孝子孝女”的現(xiàn)代版——“孝父孝母”。角色的錯位使一個家有些不自然。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與養(yǎng)身有道使現(xiàn)在“三代同堂”甚至“四世同堂”不再稀奇。這種家庭中的孫輩往往被寵得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即使要實施正面教育,也被老人護著。別說做家務,就連穿衣、梳洗都一概由大人包了。這份沉甸甸的愛也未必會得到回報。因為孩子們會覺得這一切都是應該的。一旦生活有所變化,就怨天尤人,毫不在乎家長曾為他們付出了多少。
加強孩子間的體驗。孩子之間也會交流,說說爺爺買的奧特曼,奶奶做的獅子頭。他們平時享受慣了反而麻木了。在有關敬老的教育活動中,可以讓孩子說說我和爺爺奶奶的小故事。發(fā)燒時,奶奶日夜守護。下雨了,爺爺背我回家。在相互交流中體驗爺爺奶奶的愛。比一比,誰都說:我的爺爺最愛我。使孩子恍然大悟:有爺爺真好。再讓孩子交流我愛爺爺奶奶的小故事。比一比,誰最會體貼爺爺奶奶。有這種比較的參與,孩子對爺爺奶奶的愛也會滿滿的。通過教育收獲也是可喜的。在歌曲活動《好娃娃》的第二天,好幾個奶奶都來感動地訴說:孫子幫她倒茶,孫女幫他捶背。老師及時表揚、鼓勵。使孩子找到了方向,知道自己該做的事。
及時把握有效的教育時機。把一些生活現(xiàn)象搬進教室。有的孩子在沖奶奶發(fā)脾氣,有的讓爺爺背著,有的哭著要買玩具。孩子置身于情景中,他們的身份是旁觀者。他們會很公正地評判孰是孰非。這時候,用些暗示的話語。只需暗示,孩子早已心領神會。暗下決心:再也不這樣了。孩子洋化了,過上圣誕節(jié)了。在重陽節(jié)來臨時別忘了提醒孩子。這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人節(jié),該為爺爺奶奶做些什么。抓住教育的有利資源,請爺爺奶奶來作為課外輔導員,講講過去的事情。生活的艱辛,時代的落差。。。。。讓孩子們嘗試一下窩窩頭,米湯度日的時代。讓他們也知道沒有老一輩的打拼就沒現(xiàn)在的好日子。憶苦思甜,把一次的動畫片時間換成一部抗戰(zhàn)時代的電影,或許深奧,卻也能引起孩子的注意。思考草根與面包,牛奶之間的差異。
其次,要讓孩子尊敬老師的工作。老師對孩子來說是神圣的。他們會對家長無禮,但絕不會在老師面前耍賴。孩子有什么缺點,家長沒辦法解決的,總會求助于老師。許多家長說“你們老師的話頂用,他們肯聽”。老師哪來那么大魅力?這主要也是因為老師對孩子的要求從一開始就是嚴格的。對每個小朋友都是一樣的。告訴他們其中的原因,體會老師的用心良苦,可能孩子還不能很好體會到,但這種教育就是為了使孩子能快些懂道理,理解老師。
3.在實踐中進行愛的行為的訓練
培養(yǎng)兒童的愛心,必須在實踐中讓他們進行愛的行為的練習。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抓住一切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同情心、憐憫心;另一方面,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對他們進行練習。
孩子一般較喜歡小動物,小白兔、小花貓……在玩弄小動物時,適時教育他們對小動物應愛護,引導他們產生保護弱者的意向。
利用童話、故事等手段培養(yǎng)兒童的愛憎分明。同時,激發(fā)他們對一些善良、弱小、悲傷的人的同情心。進一步引導他們產生對這些人與事表達自己愛心的愿望,并教給表達的方式。
比如:奧特曼。這是小朋友的最愛。奧特曼哪來的餓這么大的吸引力呢?奧特曼是英雄,他往往會在人類最需要他時出現(xiàn),幫助弱者使奧特曼形象高大。許多小朋友喜歡模仿奧特曼的動作、語言,因為他會幫助別人,是英雄。討厭怪獸,因為它們給人類帶來災難。從中可以看出:孩子是天真的,喜歡美好的事物。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去引導孩子。告訴他們除了打打殺殺還有許多的方法去幫助別人。讓他們知道如何去愛善良的事物,如何去寬容對待曾經不美好的事物。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引言:幼兒個體素質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人為地設置陷阱,使孩子在壓力面前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如果孩子經常遭受這樣的挫折,孩子就會產生“無能”的感覺,感到事事失敗而喪失自信心。在實施挫折教育時,一定要把握好“度”,注意孩子在發(fā)展過程中,沒有挫折不行,挫折過多過大也不行。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導孩子正視挫折,在遭受挫折時保持心理平衡,想辦法戰(zhàn)勝挫折,使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創(chuàng)造,又會遇到各種挫折,即所謂“碰釘子”。心理學上認為它是“當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受到障礙或干擾時所表現(xiàn)的情緒狀態(tài)”,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生活內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這樣:成果未成,先嘗苦果;壯志未酬,先遭失敗。拒絕挫折,就等于拒絕成功,如果在幼年時期受到積極的挫折教育,就會理順受挫折的情緒,給自己開拓出可以容納自己奮進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時期缺乏積極的挫折教育,長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無名等挫折時,就會爆發(fā)“人生危機”
現(xiàn)在,不少獨生子女的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衣、食、住等,而忽視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勞和向困難挑戰(zhàn)精神,而這些“精神上的東西”,正是適應社會高速發(fā)展,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所必須的,也是孩子心理發(fā)展所需要的;因此我們要重視挫折教育。
(一)、真實感知細致引導,鍛煉孩子耐挫的個性
1.孩子對挫折正確的認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關鍵,是我們進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兒年齡小,對事物的認識是具體形象的。我們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時,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經歷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視作品,或者是家長、教師的親身經歷,甚至包括身邊的小朋友經過失敗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兒通過這些真實可感的事實直觀了解事物發(fā)展的過程,真實感知挫折,認識到生活有順有逆、有苦有樂,從而對挫折有初步的認識,只有讓幼兒在克服困難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確理解挫折,才能培養(yǎng)他們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主動接受新事物,承認并敢于面對挫折的信心。
2. 幼兒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兒的依賴性。作為教育者應該給孩子面對現(xiàn)實的機會,讓他們意識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結果不夠,我請了一向比較膽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當時就顯得有些膽怯但還是去了。我用雙眼余光瞥著小家伙只見她徑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門口時,妞妞終于忍不住回過頭來搜尋我。眼看著她幾乎就要退縮了,我故意別過頭去,假裝沒有看見。徐老師滿面笑容地招呼著妞妞,她猶豫了片刻,終于鼓起勇氣說了要借皮球。當拿著自己借來的皮球給我時,她呵呵呵地笑了,沒想到平時與人說話都不敢今天還幫老師做了事。我輕輕拍拍妞妞的頭,隨后又向她豎起大拇指,將她大大地夸獎了一番。無論是快樂、失望,還是痛苦,都要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去經歷。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會做錯事、說錯話,那不要緊,我們要告訴他們,人在小時候總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學家小時候也常犯錯誤,他們也會遭遇失敗、挫折,如愛迪生、愛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樣才能使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未來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去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的變遷。
(二)、創(chuàng)設情景提供機會,利用一些困難情境訓練幼兒。
幼兒的活動范圍有限,許多挫折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不常遇到的 。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進行挫折教育的同時,還要注意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和機會,讓幼兒得到各方面的鍛煉。為了提高幼兒對挫折承受能力,我們可設置難度不等的情境,讓幼兒逐步經受磨練,有目的地去培養(yǎng)幼兒的耐挫力。比如說遠足、勞動、競賽、批評、延遲滿足等活動和手段,可以鍛煉幼兒的意志,增強他們對惡劣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待失敗、打擊的能力。
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容易讓幼兒接受和掌握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在游戲時可設置一些人為的障礙,讓幼兒自己解決……如讓幼兒到暗房子里去取東西;和小朋友鬧矛盾怎么辦;戶外游戲時引導幼兒走“獨木橋”爬障礙物,在角色游戲中可安排幼兒分別扮演人際關系沖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讓他們體會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導他們分析產生沖突的原因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創(chuàng)設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兒喜愛的玩具藏起來,鼓勵他們自己去尋找等等;
(三)、樹立榜樣增強信心,樹立孩子必勝的信念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生動活潑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動幼兒。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來教育孩子,樹立榜樣。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幼兒摔傷,擦傷等情況。這時,作為教師應盡可能平靜地對幼兒說:“沒關系,老師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被蛘哒f:“沒關系,很快就會好的?!崩蠋熯@樣的行為給幼兒很好的暗示,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學會怎樣坦然地對待挫折,怎樣勇敢地面對未來。
另外,教師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教育孩子勇于面對困難,面對挑戰(zhàn)。游戲走“獨木橋”時丁丁會說:“老師我怕,我不走”。這時我說“別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過去,你也一樣能做好?!被蛘哒f“我相信你會跟張鑫一樣勇敢的。”這樣在榜樣的力量下,孩子會變得的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勇敢,增添了戰(zhàn)勝困難的自信。這時,我的一句“你真行”就會變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為幼兒創(chuàng)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發(fā)現(xiàn)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體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于被領導的地位等,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練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這種磨練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耐挫力。另外, 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總之,教會幼兒面對挫折,戰(zhàn)勝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關鍵是順其自然,順應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幼兒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兒能獨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獨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縱和遷就的行為都會造成幼兒的依賴思想,要讓幼兒在體驗中認識挫折學會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的本領。
(五)、把握適度,挫折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孩子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表現(xiàn)出畏縮、退卻、逃避等行為,因此,作為我們就應該在平時有意識的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跳一跳就夠得到的任務,讓孩子去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難退卻、逃避的時候可以有一些批評,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為不忍心、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愿意對孩子的行為作出正確的評價。當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給孩子適當?shù)墓膭?,給他們面對挫折的勇氣。
引言:焦慮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jù)的恐懼。預期即將面臨不良處境的一種緊張情緒,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精神緊張(緊張、擔憂、不安全感)或發(fā)作性驚恐狀態(tài)(運動性不安、小動作增多、坐臥不寧、或激動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表現(xiàn)(口干、胸悶、心悸、出冷汗、雙手震顫、厭食、便秘等)。
剛入園的托班幼兒都會不同程度表現(xiàn)出分離焦慮,這一時期孩子們的個體差異性尤為突出,由于幼小的孩子他們語言發(fā)展還不完善,他們會以各自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內在情感和需要,成人有時是很難理解他們的各種表征的,經常對他們突如其來的情緒反映感到束手無策。其實,只要你細心觀察、分析,就不難找出解決的方法。
記得,剛入園有的幼兒比其他幼兒表現(xiàn)出更多的分離焦慮,一入園門口就會哭起來,他總是重復著那句話:“讓媽媽接”,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地說也無濟于事,他依舊重復著那句話。每次家長來接時,看見家長一臉愁云,我們也為孩子著急,家長很擔心孩子不能適應集體生活,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經過認真的思考分析,我們認為分離焦慮從某種程度上說,家長和孩子都存在,家長擔心孩子不能適應集體生活,孩子則表現(xiàn)出應環(huán)境不同而引起的心理上的焦慮感。要想讓孩子愛來幼兒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和幼兒本身是兩個不可或缺、相輔相成的因素。
家長是我們共同教育孩子的伙伴,是可以增加教育助力的教育資源。于是我們仔細分析了家庭成員,這樣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根據(jù)幼兒的生長的外部環(huán)境來加以合理有效的利用。我們還回憶了家訪時的情景,在家訪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孩子閃光點,日?;顒又凶⒁膺\用多元智能理論,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增強幼兒的自信心。經過對分離焦慮原因的初步分析與思考,我們班還進行了以下教育策略的嘗試:
首先,為了減少孩子來園時的哭鬧現(xiàn)象,一開始我們用玩具吸引幼兒,但如果只是把孩子集中在一起,來園時哭的孩子的會影響不哭的孩子,當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后,我們開始將“哭的”和“不哭”的孩子分開。接下來嘗試著一來園就讓孩子進區(qū)活動,在與玩具的互動中,讓孩子感受幼兒園的快樂,這種自由而開放的空間有助于幼兒建立 “我來幼兒園不哭,幼兒園里有好多玩具朋友等著我呢”的 意識,減少分離焦慮,形成良好的來園情緒情感。
其次,我班幼兒有一進班級門口就不停地說“讓媽媽接”之類的話,這樣的幼兒我們會用極大的耐心去接納孩子的表現(xiàn)。一開始,要用擁抱來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愛,讓他們與你建立情感依戀,有這樣的現(xiàn)象:孩子們會根據(jù)自己的依賴程度總是跟隨一個老師,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這老師,如吃飯讓這個老師喂,睡覺讓這個老師拍,換了其她老師她就哭。對于孩子的這種依賴現(xiàn)象,我們每個老師都給予接納的態(tài)度,當孩子們與我們建立一種情感依賴后,我們會和孩子一起玩“我們一起搭高樓”的游戲,在老師與孩子的互動中,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與此同時,孩子在和老師共同體驗玩具的過程中,有了探索的意識。接下來我們會幫助孩子進行情感轉移,告訴他(她)每個老師都愛他,慢慢的就愿意參加活動了。
最后,在午睡環(huán)節(jié)我們特別尊重孩子的需要,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這樣也是讓孩子愛來幼兒園的一個重要因素。起初我們會允許孩子們中午喝奶、背著書包、拿著喜歡的毛絨玩具等,這都是幫助孩子建立一種與自己小床的依賴關系,有午睡的意識的途徑,孩子們拿著這些東西有一種安全感,在老師們的細心呵護下,幫助孩子們將這種安全感進行轉移,轉移到孩子與老師、小床建立的一種安全感上,孩子經過這樣的情感轉移后會逐漸習慣午睡。經過兩周的時間大部分幼兒能午睡了,時間有長有短,這都是正常的,孩子還需要一個不斷適應的過程。接下來,我們會依據(jù)孩子的表現(xiàn)對不同幼兒提出發(fā)展性的引導,對于能力較強的幼兒我們會提一些他們努力就能完成的要求,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我們會幫助他們盡快適應。
經過一段時間幼兒就會有很大的進步,但哭鬧的現(xiàn)象有時會階段性地反復,這是正?,F(xiàn)象,由于時間、地點、環(huán)境的變化,幼兒會產生反復,這時家長的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周末方便的話要盡量保持孩子在幼兒園的作息,這樣有利于孩子的盡快適應,促進孩子成長,度過分離焦慮期。
引言:可能的話,絕大多數(shù)人都愿意在午飯后休息一會兒,這并不是我們懶散,而是由于我們體內的生物節(jié)律在起作用。而午睡恰恰是人體保護生物節(jié)律的一種方法。
德國的研究者坎貝爾認為,睡眠周期是由大腦控制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某種變化;同時發(fā)現(xiàn),午休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個部分。佛羅里達大學的一位睡眠研究專家說,午休已經逐漸演化成為人類自我保護的方式。最初,午休可能只是人們?yōu)榱硕惚苷绲牧胰?,后來逐漸變成一種習慣;那時的人類是生活在暖熱的地區(qū),戶外勞動是人們維持生存最基本的條件。因此午休成為人們避免遭受熱浪襲擊的方法。
2--3歲的孩子正處于一個特殊的年齡階段,他們中絕大部分孩子從未經歷過集體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情感依賴也特別強,更需要老師的照顧和關愛。天氣漸涼,感冒的孩子日漸增多,可老師要照顧到每個孩子,有時也確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有時,老師也許多花點心思也能找到一些方法和策略照顧到每個孩子。
午睡前后,對于托班來說是最忙最亂的時候,要幫助孩子入廁,幫孩子穿褲子,幫孩子脫衣服,幫孩子蓋被子,哄孩子入睡。。。。。。起床時,也是一樣的繁瑣。如何安排好所有這一系列的事情呢?我覺得,要關注每個細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觀察孩子在這一時段所出現(xiàn)的問題,尋求省時省力,最能全方位照顧到孩子的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照顧到每個孩子。
經過實踐,我初步總結了以下幾點:
首先,睡覺前要求每個孩子都要入廁。這樣,在睡覺時孩子就不容易尿床,同時也減少了在午睡時去上廁所的次數(shù),否則,孩子入廁多了不但會影響別的孩子午睡,還容易著涼、感冒;而在孩子入廁時,衛(wèi)生間一定要安排一個老師,幫助孩子入廁和穿褲子。因為衛(wèi)生間是比較容易出危險的地方,再加上托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弱,上衛(wèi)生間是很需要老師幫助的環(huán)節(jié),所以老師一定要在旁幫助、提醒。同時,另一個老師要在教室里提醒孩子自己脫鞋,然后在床上等待老師幫助脫衣服,蓋被子。鼓勵孩子自己脫鞋,自己上床是讓他們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養(yǎng)他們的自理能力。
然后,老師再逐個幫助孩子脫衣服,蓋被子。這樣,能保證孩子脫了衣服以后馬上就能蓋好被子入睡,就不容易著涼。
最后,老師再安慰一些入睡較困難的孩子,或對老師較依戀的孩子入睡。
孩子醒了之后,老師要求孩子,在老師幫你穿好衣服之后才能起床,起床后先入廁,然后拿小椅子坐在規(guī)定區(qū)域。而老師也是分工合作,一個老師逐個幫助孩子穿衣服,另一個老師則幫助孩子入廁,穿褲子。同時,鼓勵孩子自己穿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日常教學中,安排一些如自己穿鞋,自己上廁所之類的活動,同時,也鼓勵家長在家多給孩子一些自我服務的機會,讓孩子學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
引言:幼兒的德育工作有一定難度,所以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對幼兒充滿愛心,用愛的紐帶聯(lián)結師生關系、同伴之間和諧的環(huán)境氣氛,使幼兒情感得到和諧完美的發(fā)展,同時,我們要針對幼兒年齡特點,探索幼兒德育滲透規(guī)律,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對3-6歲的幼兒實施德育,其德育的內容和途徑是什么?《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指出:“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游戲活動之中?!币簿褪钦f,幼兒園的德育內容主要是發(fā)現(xiàn)幼兒情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一日活動是實施幼兒園德育的主要途徑。我認為對幼兒實施德育活動是貫穿幼兒游戲、學習勞動、娛樂和日常生活的整各過程之中的,貫穿于他們與同伴以及成年人的交往關系之中的。簡而言之,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以及其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用來對幼兒實施德育。滲透是幼兒園德育實施過程的主要特點。
那么,怎樣才能有機的和諧的將德育滲透到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及其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呢?
第一,要有強烈的滲透意識。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們就該樹立這樣的觀念: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以及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滲透著德育的因素。幼兒園中時時有德育、處處有德育。例如在美術活動中,老師有了德育的意識,就會不但注重對幼兒構圖技能技巧的培養(yǎng),更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與其他小朋友團結協(xié)作的品德和良好習慣,如果沒有良好的繪畫習慣,繪畫的水平也就難以提高。
第二,要結合每個活動的特點進行滲透。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怎樣才能將德育有機地滲透到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去呢?我認為最主要的是應當結合每個活動的特點。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是平常的,瑣碎的。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對幼兒進行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例如,我們班上有幾位小朋友用餐時經常鞭笞變掉飯菜。我利用食堂需要幫忙摘菜的機會,組織全班幼兒去摘豆角。小朋友們很投入,可是時間一久,他們就沒有耐心了,有的小朋友喊腳酸,有的喊腳痛。通過這次勞動,讓幼兒認識了食堂工作人員的勞動,使他們懂得了應該尊重和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不浪費飯菜,不往地上亂扔臟東西。
第三,要重視教育環(huán)境的滲透作用。
利用環(huán)境來教育兒童是現(xiàn)代幼兒教育的一項革命?!队變簣@規(guī)程》指出:幼兒園要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應的良好的環(huán)境。這里的“環(huán)境”有兩方面:一是指物質環(huán)境。二是指精神環(huán)境。我們根據(jù)主題活動的需要,在活動時中創(chuàng)設了一個以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為內容的活動角,并隨著活動的變化,更換不同的內容,是幼兒一進活動室就感受到了五愛教育的氣息。我們的環(huán)境不能作為一個擺設而是應該與教育教學的內容息息相關。另外,我們除了為誘餌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精神環(huán)境。我們的肩上擔負著培養(yǎng)祖國未來棟梁之才的責任,因此,我們應該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俗話說:“身教勝于眼角”,教師的榜樣作用對幼兒影響最大。凡是要求幼兒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有一次,我在上廁所時不小心踩到一位小朋友的腳,我連忙扶起那位小朋友,趕緊跟他賠禮道歉,或許,這種無聲的行動要比你在課堂上講十次、二十次要湊笑得多。
第四,家、園同步做好德育工作。
3"6歲的幼兒,其道德意識正處于一種朦朧階段,家長是幼兒第一人教師,家長的品德行為,對子女的教育方法,對幼兒品德形成和發(fā)展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應此,我們要做好家、園聯(lián)系工作。要求家長配合做到同步教育。如我班有一位小朋友,把小朋友用的橡皮拿回家去了,老師找她談話時,她也勇敢的承認了錯誤,并表示明天回園時,把橡皮帶回??僧斘覀儼堰@件事向她媽媽反映時,她媽媽生氣的指責老師說,我相信我的女兒,她從來不偷東西的。后來通過我們促膝相談,消除了她的誤會,她也愿意配合老師共同幫助女兒改正缺點。
幼兒園教案《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不如以前了?(社會教育論文大全)》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兒園教案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社會教育活動方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引言:幼兒個體素質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人為地設置陷阱,使孩子在壓力面前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如果孩子經常遭受這樣的挫折,孩子就會產生“無能”的感覺,感到事事失敗...
引言:焦慮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jù)的恐懼。預期即將面臨不良處境的一種緊張情緒,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精神緊張(緊張、擔憂、不安全感)或發(fā)作性驚恐狀態(tài)(運動性不安、小動作增多、坐臥不寧、或激動哭...
引言:可能的話,絕大多數(shù)人都愿意在午飯后休息一會兒,這并不是我們懶散,而是由于我們體內的生物節(jié)律在起作用。而午睡恰恰是人體保護生物節(jié)律的一種方法。 德國的研究者坎貝爾認為,睡眠周期是由大腦控制的,隨著...
引言:幼兒的德育工作有一定難度,所以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對幼兒充滿愛心,用愛的紐帶聯(lián)結師生關系、同伴之間和諧的環(huán)境氣氛,使幼兒情感得到和諧完美的發(fā)展,同時,我們要針對幼兒年齡特點,探索幼兒德育滲透規(guī)律...
引言:這次聊天活動是一次安全教育活動的延緩。聊天是有目的的,而且也是經過事前設計的。 教師:你們有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嗎? 迪一:有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有人敲門我會問問是誰。 子圓:如果是認識的人我就開門。...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