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孩子因被批評扔凳子砸老師。
家庭與學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載體,家長與教師互相配合可以揚長避短,更好激發(fā)孩子潛能!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及時發(fā)現孩子的不良情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那么,家長可以在哪些方面幫助到教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孩子犯錯了,家長和老師不用批評,只要和孩子講八句話就可以了”,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孩子犯錯了,家長和老師不用批評,只要和孩子講八句話就可以了
第一個問題是:“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fā)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一定是你做錯事,老師才會處罰你?!比绻覀儾蛔尯⒆訌乃慕嵌日f說事情的經過,很可能冤枉孩子。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說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
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當事人心里受到的沖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無所謂是非對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么他都會聽不進去??傄鹊剿那槠届o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孩子夠冷靜之后,可以問他 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
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么驚人之語,先不要急著教訓他,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
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么辦法?”
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蕩,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惡心的、幼稚的……腦力激蕩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這時候不論聽到什么,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就可以問他
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后果會怎樣?”
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每個方法的后果會是什么?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fā)現,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讓他明白現實真相。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然后問他:“你決定怎么做?”
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么決定,然后又告訴他不可以這么決定。這樣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接著問 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么?” 并且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過去之后,問他最后
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么選擇?”
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
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我們操心了
經典八問:
第一個問題是:“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
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
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么辦法?”
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后果會怎樣?”
第六個問題:“你決定怎么做?”
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么?”
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前段時間,好友移民到了德國,語音聊天時,好友在那邊瞪圓了眼睛,你知道嗎?德國的孩子太神奇了。
我問她,不要比劃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了。究竟哪里神?
她說,德國的孩子可以認認真真地坐在餐桌片吃完一頓飯,可以一人安靜地玩一兩個小時。
我說,那有什么呢?
她連忙補充:他們能每個周末都回去看爺爺奶奶,多年不爽約。并且可以回家先寫作業(yè),不用家長監(jiān)督,也不用家長陪同。你家孩子能做到嗎?
想想我家的孩子真心做不到。
然后朋友跟我分享了德國是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的:
首先,從家庭教育上。父母會給孩子很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自己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說從小讓孩子自己吃飯,而不是家長一口一口地喂;讓他們自己穿衣服;讓他們慢慢地收拾、打掃自己的房間;允許他們單獨做手工,玩拼圖或者剪紙張;在父母的指導下,做一些簡單的飯菜。
其次,從學校/幼兒園上。他們需要學會如何與父母之外的人相處,如何更好地配合老師,如何與其他小朋友交往。要學會自己吃東西,自己上廁所,獨立穿脫鞋子,學會在花園里曬太陽或者打雪仗……
在小學的前兩年,老師都將注意力放在了培養(yǎng)孩子的正確習慣上,比如數字和字母的標準寫法,作業(yè)的準確分類,不可以在書上亂寫亂劃等等,還有一點就是“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寫作業(yè),并且獨立完成,專心做完作業(yè)后,才可以去玩兒”等,如果孩子不專心或者一邊寫作業(yè)一邊玩耍,家長和老師都會及時幫助孩子糾正!
再次,在社會層面上。在所有的餐廳,診所,包括銀行,都會提供讓孩子們安靜地看書/畫畫的角落或者房間。在這些場所,每個人都認真地遵守著公共規(guī)則,如果孩子太吵鬧,父母也不阻止的話,周圍的人就會有人來給孩子“補課”!
孩子在路上要專心走路和騎車,在餐廳要安靜地吃飯,在醫(yī)院或銀行要耐心地等待,不僅是父母的要求,更是公共場所的要求。
孩子如果有興趣,可以參加各種課外學習,例如足球,芭蕾,跆拳道,包括網球或者樂器,孩子都會系統(tǒng)地學習并且得到家長多年來的支持。社會上的組織也會邀請他們去參加各種活動,鼓勵并幫助孩子把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堅持下去。
德國的很多經驗可以借鑒。具體來說,家庭是孩子首先要面對的成長環(huán)境,父母可以做哪些工作呢?
1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不要“橫加阻攔”
記得孩子很小時,有段時間她一直啃咬指甲,我覺得不妥就想去糾正,孩子的爸爸當時就說:不要打斷她,如果要糾正,下次等她開咬前就指正比較好。
爸爸的意思自然是孩子在專心干一件事時,哪怕是不太好的小事,還是不要中途打斷了,因為打斷是很粗魯的行為,可以提前或事后給孩子講清楚,當然危險的事情是要立刻阻止的!
后來無意之中發(fā)現很多媽媽一直在好心做壞事的“打斷”孩子:
孩子在開心地玩著,媽媽遞過來零食;孩子在外面和小伙伴玩得正開心,媽媽會提醒現在該回家吃晚飯了;還有很多時候孩子讀書做作業(yè)時,媽媽會突然插話問問題……這些都屬于“粗魯打斷”,第一不利于孩子專心做事,第二也很容易讓孩子學會粗魯地打斷別人。
2公共場所保持安靜,不打擾別人
讓孩子安靜下來,很多家長都會說實在是太難了:孩子就是孩子,怎么可能安靜呢?!德國父母卻堅持不懈地讓孩子學會了安靜,尤其是在公共場所。
例如孩子在游樂場玩兒,剛會走路的小朋友就懂得排隊并且不打擾別人,別人在蕩秋千,如果你也想玩兒,得安靜地等在邊上,不準催別人也不準叫喊,更不允許推搡或者哭喊讓忙。
比如說,在家里可以這樣,妹妹老是打擾哥哥玩?;蛘邔懽鳂I(yè),家長就會協(xié)商分開兩個孩子或者給妹妹找到相對安靜的項目。哥哥寫作業(yè)時,妹妹不可以看電視或大聲呼喊,當然妹妹在畫畫時,哥哥也不能自行找妹妹玩?;蛘甙肼防妹萌ジ蓜e的事情……包括孩子們搶著說話時,也要有先來后到,等一個說完另一個再說…..這些都是小細節(jié),但是培養(yǎng)出來的大原則意識就是:不打擾別人,也不被別人打擾。
3讓孩子過上有規(guī)律的生活
孩子日常生活的節(jié)奏以及各種活動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他的注意力。例如,孩子跟小伙伴在外面玩耍時,心跳加速,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處于一種興奮狀態(tài)。進入室內后,孩子很難立刻進入到繪畫或者讀書等安靜活動中。有的家長會要求孩子立刻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去。這種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是很難起到效果的。
因此,父母在安排孩子的活動時,應當注意調整時間,在孩子玩耍后,讓他平靜一會,再投入到學習中去,或者是學習了一段時間后,玩些有趣的小游戲,緩解一下學習疲勞,但要控制好玩樂時間,要讓孩子的生活有張有弛、動靜交替。
4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嘮叨和訓斥
3—10歲是兒童各項能力提升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期訓練孩子,他的提升速度最快,超過最佳年齡段,訓練效果就會呈下降趨勢了。孩子的早期教育不是學習ABCD,恰恰是意志品質、性格及注意力的培養(yǎng)。這個過程一旦受阻,一直嘮叨、呵斥孩子“怎么做事三心二意的”“怎么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挫,這等于無形中強化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他就會在心里認同自己的缺點。
父母可以通過“要求實現”的小游戲,加強孩子對注意力的認識,也就是你可以滿足孩子的任何一個要求,但是完成程度取決于你。孩子想吃煎蛋,你一會兒故意忙東,一會兒忙西,磨磨蹭蹭老半天,終于把雞蛋放在了煎鍋上,可是,正當雞蛋要熟的時候,你故意離開了一會,導致雞蛋煎糊了,孩子就會抱怨。然后媽媽這時開始循循善誘了,為什么你會抱怨呢?為什么雞蛋會煎糊呢?那孩子你自己有沒有出現類似的問題呢?然后,借著游戲,就可以讓孩子知道注意力不集中的害處,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集中注意力。
5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約束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重要原因。當有新的刺激出現時,成人可以約束自己不去關注它,但孩子卻很難做到,畢竟,孩子的好奇心實在是太重了。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們可以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景。
采用游戲的方式,將持續(xù)注意的時間要求變?yōu)橛螒蛞?guī)則。
比如,與孩子一起玩“指揮交通”的游戲,讓孩子扮演交通警察,事先約定每班交通警察要站3分鐘的崗,時間到后才能換崗。在游戲中,可以逐漸延長站崗時間。通過不同的游戲活動,孩子就可以慢慢地將外在的游戲規(guī)則內化為內在的自我約束。
6有意識地增加干擾因素
太安靜的環(huán)境反而不容易培養(yǎng)注意力,例如培養(yǎng)孩子去午睡,周圍太安靜了,反而會讓孩子更敏感,睡眠更淺。也就是說如果孩子要睡覺了,周圍環(huán)境正常即可,父母該干嘛干嘛,不要特別大聲就行,可以嘗試多些戶外活動或者比較嘈雜的環(huán)境,要讓孩子慢慢學會“累了就能隨時隨地睡著”。
包括孩子在學習時,沒有人來打擾孩子分神就可以了,并不是說媽媽不可以洗菜做飯打掃家務,爸爸不可以看喜歡的球賽或者接待朋友。
不要從形式上太強調“給孩子營造安靜環(huán)境”了。孩子漫長的一生,不僅需要培養(yǎng)鬧中取靜的能力,還要掌握強大的克服誘惑的能力。為了鍛煉后者,比如,父母可以在孩子做事時,假裝無意地把他感興趣的玩具、圖書或糖果等放在他旁邊。當孩子表現出要放棄當前的活動去選擇新的誘惑時,父母應及時地明確提出要求,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7培養(yǎng)孩子注意事物的廣度
孩子注意力差的一個表現是不能同時注意多個事物,為此,父母們要學會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活動,來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廣度。
比如說,在孩子面前擺放上汽車、小球、鉛筆等多種物品,讓孩子先觀察幾秒種,然后讓他閉上眼睛,趁機悄悄拿走幾樣物品,然后讓他說出哪些東西不見了。對于稍微大的孩子,可以帶他去逛街,讓他觀察街邊環(huán)境,然后把他見到的事物描述出來,父母可以在旁邊加以引導。這些游戲是要求孩子在觀察時,能快速地注意到幾個物品,從而鍛煉孩子的注意廣度。
8增長孩子的注意力時間
要做某件事情時,才會要求提高注意力,事情的任務越明確,完成任務的愿望就會越迫切,注意力就會越集中和持久。要想使孩子的注意力時間持久,要提前告訴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激發(fā)他做好這件事的愿望。
比如,我曾經和孩子在花盆里栽了一顆芽苗。最初幾天,孩子可能出于好奇會經常來看一看,但時間久了,興趣就會趨于淡化,自然就不會來光顧了。但是我在這之前就對孩子說:“你要是看到它開花了,就趕緊來告訴媽媽”。這樣就讓孩子明確了他的任務,他就會經常主動地注意它。
在孩子成長的初期,父母的引導十分重要,也就是說生命前期父母的工作越認真越正確,孩子的正常就會越來越輕松……幫助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學習和休閑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
現如今的很多父母力爭最大限度地為孩子掃除一切障礙,孩子即使犯錯闖禍,家長也極少批評數落,只說“沒關系,下次注意”。這簡單的一句話,是孩子在犯錯闖禍后最愿意聽到的,因為只要父母說了這句話,就意味著事情已經結束。對“無所謂”的孩子來說,仿佛每件事都可以“下次再來”,可人生不是演戲,沒有彩排,“沒關系”父母只會養(yǎng)出不負責任的孩子。
孩子犯錯沒關系爹媽出面全擺平
“沒關系,下回注意”這句話基本上已經成了很多家長對犯了錯的孩子的口頭禪,也成了孩子的“免錯金牌”。用孩子們自己的話講,“下回注意”的潛臺詞就是“下次也沒關系”。當下家長們對于孩子的很多小錯誤過于包容甚至是縱容。孩子在外調皮搗蛋,弄壞了別人的東西,面對人家的指責,很多家長總是“象征性”地批評孩子兩句,然后掏錢給人家賠禮道歉,轉過頭來就告訴自己的寶貝兒:“沒關系啊,別嚇壞了?!鳖^幾次時,孩子對自己的過失還會覺著內疚,怕受到家長的批評,但幾次下來,他們發(fā)現這都“沒關系”:欺負了別的小朋友,媽媽替我去道歉;丟了水壺,爸爸立馬買新的;哪怕是故意發(fā)脾氣將挺貴的玩具摔壞,也不會受到太多指責,而很快又會收到新玩具??傊?,在孩子從小的記憶中,犯了錯惹了事兒都沒關系,自有爹媽替他擺平。
某小學低年級老師這樣看“00后”和“8090后”:“十幾年前,當‘獨一代’還是學生時,他們很刺兒,總找老師告狀,而現在,還是他們來找老師告狀?,F在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已經為人父母,可每當孩子在學校有了不順心或受委屈時,他們還是要替孩子出頭,甚至有時老師覺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明明孩子自己就能找老師解決的,家長非要親自出馬。反正在家長眼中,無論大事小情,孩子的事自己都能擺平。”
命運沒有彩排不能從頭再來
任何父母都希望為孩子鋪設一條平坦的大道而披荊斬棘、奮力搏殺,哪怕有個小石子,父母也會告訴孩子“沒關系,有爸媽呢”,然后將小石子一腳踢開??珊⒆拥穆愤€很長,并不是遇到溝溝坎坎時爹媽都有機會喊暫停然后掃清障礙的。一手難遮天,如果有一天,爹媽已經跟不上孩子的速度,無力為其“掃雷”時,那么一切的小坎坷在孩子眼中都將放大成巨大的困難。
“沒關系,下次注意?!边@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背后隱藏著家長替孩子卸下責任的隱含意圖。在這里,“沒關系”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代名詞,當家長埋怨孩子“不懂得為前途考慮”時,可曾想過,你們根本沒有給他鍛煉責任感的機會。很多家長一定有這樣的感受,就是孩子不懂得心疼錢,看孩子花錢“無所謂”的那股子勁兒,“就好像錢是大風刮來的一樣”。同樣,對于得來太容易的一切事物包括感情,在他們眼中,都是那么無所謂。對于“無所謂”孩子,一位老教師形象地做了比喻:“沒挨過打,所以不知道疼。犯錯自己擔著,適當懲戒,自然以后會小心,遇到類似問題時,也不會哭天抹淚指著父母救援,定會自己想辦法解決?!?/p>
對“無所謂”孩子來說,仿佛每件事都可以“下次再來”,可人生不是演戲,沒有彩排,更不是每件事都有改正的機會,也許打碎花瓶、弄丟東西這樣的事情可以下次注意,可更多決定前途甚至命運的事情只能是“一招定乾坤”,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無法叫停而重新來過。
家長慣性“掃雷”孩子有恃無恐
“沒關系,好好寫作業(yè)去吧?!弊鳛榧议L的您,細想想是否也說過這句話?記者在對小學生的隨機采訪中得知,這句話,是他們闖禍后最愿意聽到的一句話,因為只要父母說了這句話,就意味著事情已經結束,只要“好好寫作業(yè)”,那么就“沒關系”。有些調皮卻聰明的男孩兒表示,只要寫好作業(yè),學習成績不錯,那么即使闖了禍,基本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除了成績,他們清楚在家長眼中其它的事情都“沒關系”,自然有恃無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而現如今的“沒關系”父母力爭最大限度地為孩子掃除一切障礙看似是愛得深遠,其實是目光短淺。每年的六、七月份是考試季,也是家長們最忙碌的時期,考生們還沒踏入考場,家長們就已經盤算好要去哪個學校。更有甚者,為了是去甲學校還是乙學校難以取舍,轉而向記者求教。
記者接到這類電話不是一兩個,每年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朋友。幾年前,趙女士的女兒上初三,孩子自己認為考上中上等的高中沒嘛問題,可趙女士心氣兒高,非要讓孩子上數一數二的學校不可。那時,雖說趙女士也顧著孩子的飲食起居、營養(yǎng)搭配,可更多的心思花在了想方設法托關系、找門路上。終于,孩子還沒考試時,趙女士已經將后路都準備好了。為了給孩子減壓,那段時間趙女士兩口子的口頭禪就是“沒關系,你考成嘛樣都能上某某中學”。話說,“某某中學”當時是本市數一數二的學校。后來,孩子自然是因為趙女士的打點和努力而上了那所中學,在孩子眼中,母親就是無所不能的“萬能媽媽”。有了這座大靠山,孩子的用功程度直線下降,三年后高考時,只考上一所普通大?!,F在趙女士說:“當年的做法錯了,凡事都替孩子解決,以為這樣做能為她提供最好的條件,可是,你給得越多,她得到越容易,也越無所謂。”
小時被“包辦”就業(yè)“無所謂”
如果說孩子上中小學的時候家長還“只盯成績”,那么孩子一旦上了大學,家長就恨不得連成績都“包辦代替”。小劉的大學副校長是劉爸爸的發(fā)小兒,從大一剛進校,劉爸爸就告訴了小劉這層“王牌關系”,并打包票:“即使考試不及格,也能想辦法讓孩子及格。”每次考試前室友挑燈夜戰(zhàn)復習功課時,小劉都輕松至極,儼然胸有成竹,別人問他時,他一臉無所謂,幽幽地說:“考出來再說,不及格的話就讓我爸找人唄?!蹦钦Z氣和神情,仿佛在議論別人的事兒。
也許是孩子從小聽多了“沒關系”之類的撇清責任的教育語言,所以長大了,他們對自己的事也變得無所謂。不僅在學業(yè)中如此,當面臨求職就業(yè)時,他們依然是那“無所謂”的“大小孩兒”。小魏大四畢業(yè)時沒找到工作,魏爸爸說“沒關系,出國留學吧”。于是老兩口拿出了大半積蓄供孩子出國。無奈小魏的外語不過關,家里只得安排了語言門檻不高、知名度很弱的某亞洲國家學校,兩年后學成回國,小魏既不著急投簡歷,也不參加招聘會,依舊是宅在家里,等著爹媽幫他找工作。眼見得當年的同學都成家立業(yè),快30歲的小魏也不著急,他表示:“無所謂,家里也不指著我掙錢,等他們安排吧?!闭f這話時,小魏既不上火,也不臉紅,儼然跟他沒關系一樣。
鼓勵孩子別只會說“你真聰明”,不如試試這15句!
1.你很努力??!——表揚努力
You tried really hard on that.
當孩子給你呈現一幅漂亮的作品時,可不要被喜悅沖昏頭腦,請記得肯定他為此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2.盡管很難,但你一直沒有放棄——表揚堅毅
You never gave up,even when it was hard.
當孩子完成一件對他來說很有挑戰(zhàn)的事情時,比如苦思冥想一個圍棋餐具,一次次嘗試操場上搞搞的攀爬架,無數次失敗后無數次反復嘗試,請記得肯定他的耐心和堅持。
3.你做事情的態(tài)度非常不錯?!頁P態(tài)度
You have such a positive attitude.
當孩子對面臨的任務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時,可不要忘了抓住機會美言幾句。
4.你在_____上進步了很多!——表揚細節(jié)
You have really improved on_____.
當孩子在某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時,表揚細節(jié)越具體越好,比如:寶貝,你現在游泳時姿勢更標準了,而且換氣頻率也更加均勻了,比之前進步很多,真棒!
5.這個方法真有新意!——表揚創(chuàng)意
What a creative solution to that problem!
這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看到孩子的奇思妙想,最容易讓你跟“聰明”掛鉤起來,可是奇思妙想真的是“聰明”嗎?它應該是創(chuàng)意和思考的積累喔!是孩子在嘗試無數次可能性方案之后才收獲的腦洞打開呢!所以,表揚“有創(chuàng)意”就對啦!
6.你和小伙伴合作得真棒!——表揚合作精神
You work very well with your classmates.
一個人無論多能干,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如果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了某件事,做得還不錯,請一定要抓住機會肯定孩子的合作溝通能力吧!
7.這件事情你負責得很好!——表揚領導力
I love how you took ownership of that!
有些事雖然不完全是孩子一個人做的,但他是負責管理的,做得好是因為他有很強的責任心和領導能力,表揚到這個點上,能讓孩子知道,雖然他并沒有在每個步驟上親力親為,但能made it happen,也是一種是十分重要的能力。
8.你一點都不怕困難,太難得了!——
You are not afraid of a challenge!I like that!
表揚孩子的勇氣,是最能幫助他漲“自信指數”的時候。
9.你幫_____完成了她的任務,真不錯!——表揚熱心
You did a great job of helping _____with het assignment.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主任是一種美德,一定要表揚孩子的熱心,鼓勵他多多幫助別人。同時也能讓他知道,克服困難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自己的耐心堅持,向別人求助,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也是非常有效的辦法呢。
10.你把自己的房間/書收拾整理的真好。——表揚責任心和條理性.
You have taken great care of your room/books.
能把自己的地盤整理好,把物品收拾好,照顧好,是有責任心,做事有條理的體現,這是孩子能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礎,表揚和鼓勵那是必須的。
11.我相信你,因為_____?!頁P信用
I know I can trust you because _____.
良好的信用會讓孩子的人生道路更加順暢,所以要適時幫他建立。比如和孩子約定什么時,可以說“我相信你,因為前幾次你說話都算數”,“我相信你,你一定會找到好辦法”......
12.你今天參加活動時表演的很好!——表演參與
You did a great job of participating today!
參與活動,能開火事業(yè)吸收更多的養(yǎng)分,當孩子季節(jié)踴躍的參加活動,并在活動中表現不錯時,一定要鼓勵他的參與感。
13.你很重視別人的意見,這點做的非常好?!頁P開放需新的態(tài)度
It is so nice that you value other peple"s opinions.
從別人身上吸取好的建議和經驗,自己能力也會不斷提高,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一般都有著開放虛心的態(tài)度
14.真高興你做出這樣的選擇?!頁P選擇
I am so proud that you made that choice.
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有時是因為努力,有時卻是因為改變了策略,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表揚策略,也是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的關鍵呢。
15.你記得_____!想得真棒!——表揚細心
You remembered to _____!Great thinking!
細心不僅體現在謹小慎微,更體現孩子考慮問題的全面性和多角度。出門玩的時候,孩子不忘帶傘,后來下雨了還真用得著,原來出門前細心的孩子特意查看了當體天氣預報,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該表揚一下他細心和考慮周全啦。
你是一個自控力很強的人嗎?在工作和學習中,你能夠長時間專注地做一件事,還是嚴重拖延,沉溺于社交網絡和在線游戲?
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用他的專著《棉花糖實驗》告訴人們:胎教自控不僅是一種可以培養(yǎng)的能力,更是你自己的選擇。
實驗開始時,每個孩子面前都擺著一塊棉花糖。孩子們被告知,他們可以馬上吃掉這塊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會兒(15分鐘)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塊棉花糖。
結果,有些孩子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會兒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夠長的時間,得到了第二塊棉花糖。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參與了這項實驗。
這項實驗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齡會發(fā)展出某種自控能力。
棉花糖實驗
那么,“棉花糖實驗”到底表達了什么?
年齡的影響:5歲是分界
米歇爾的研究小組在1992年的報告中明確指出,5歲似乎是一條重要的分界線:4歲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而5歲以上的孩子就明顯出現了早期萌芽。親子無憂在針對更多孩子的研究中,少兒教育發(fā)現大多數孩子在8-13歲的時期,都可以發(fā)展出一定的延遲滿足能力。
執(zhí)行功能:成功人生的必備技能
執(zhí)行功能讓人能夠實施計劃、解決問題,它促進了人育兒網的心理功能的靈活性,對語言推理和高效學習也十分必要。執(zhí)行功能發(fā)展得好的孩子在追求目標時能夠有效抑制沖動性行為,記住指令,并且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因此,這些孩子在幼兒園期間的數學、語言和文化素養(yǎng)測試中的表現比那些執(zhí)行功能弱的親子無憂同齡孩子更好就不足為怪了。
掌控感:“我就是能”
“掌控”是一種你能夠自主決定自己行為的信念,這種信念讓你能夠去改變、成長、學習以及征服新的挑戰(zhàn),孩子們越把自己看作積極結果的原因,親子無憂他就越有可能在棉花糖實驗中選擇延遲滿足、控制沖動傾向,將自己有助于達到預期結果的行為在各種情況下一直堅持下去。他們相信自己能做到,并且真的做到了。
樂觀:對成功的期待
保持樂觀與對成功的期待意義非凡,要讓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能運用努力和能堅持的人,同時把自己看作是積極結果的原因。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力
家長不應使用強硬的語氣要求孩子去克制自己的行為,而應該去耐心地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控制,并將這種自我控制的行為內化為一種習慣;
其家長需要在生活中多多給孩子鼓勵,在孩子表現很好的時候及時給予夸獎和鼓勵;
家長在訓練孩子的時候應該讓孩子覺得等待是值得的,等待后實現的是更高價值的目標,簡單的說就是在等待過后將獲得更大的獎勵。
★總之,家長應該努力提高孩子對現實獎賞的抵制能力,同時對遠期目標作出較高價值的評估。也就是說,需要幫助孩子減少對立即獎賞(短期目標)的關注,引導他們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未來的獎賞(長遠目標)中去。
你是一個自控力很強的人嗎?在工作和學習中,你能夠長時間專注地做一件事,還是嚴重拖延,沉溺于社交網絡和在線游戲?
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用他的專著《棉花糖實驗》告訴人們:自控不僅是一種可以培養(yǎng)的能力,更是你自己的選擇。
實驗開始時,每個孩子面前都擺著一塊棉花糖。孩子們被告知,他們可以馬上吃掉這塊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會兒(15分鐘)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塊棉花糖。
結果,有些孩子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會兒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夠長的時間,得到了第二塊棉花糖。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參與了這項實驗。
這項實驗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齡會發(fā)展出某種自控能力。
那么,“棉花糖實驗”到底表達了什么?
年齡的影響:5歲是分界
米歇爾的研究小組在1992年的報告中明確指出,5歲似乎是一條重要的分界線:4歲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而5歲以上的孩子就明顯出現了早期萌芽。在針對更多孩子的研究中,發(fā)現大多數孩子在8-13歲的時期,都可以發(fā)展出一定的延遲滿足能力。
執(zhí)行功能:成功人生的必備技能
執(zhí)行功能讓人能夠實施計劃、解決問題,它促進了人的心理功能的靈活性,對語言推理和高效學習也十分必要。執(zhí)行功能發(fā)展得好的孩子在追求目標時能夠有效抑制沖動性行為,記住指令,家庭教育案例并且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因此,這些孩子在幼兒園期間的數學、語言和文化素養(yǎng)測試中的表現比那些執(zhí)行功能弱的同齡孩子更好就不足為怪了。
掌控感:“我就是能”
“掌控”是一種你能夠自主決定自己行為的信念,這種信念讓你能夠去改變、成長、學習以及征服新的挑戰(zhàn),孩子們越把自己看作積極結果的原因,他就越有可能在棉花糖實驗中選擇延遲滿足、控制沖動傾向,將自己有助于達到預期結果的行為在各種情況下一直堅持下去。他們相信自己能做到,并且真的做到了。
樂觀:對成功的期待
保持樂觀與對成功的期待意義非凡,要讓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能運用努力和能堅持的人,同時把自己看作是積極結果的原因。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力?
家長不應使用強硬的語氣要求孩子去克制自己的行為,而育兒網應該去耐心地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控制,并將這種自我控制的行為內化為一種習慣;
其家長需要在生活中多多給孩子鼓勵,在孩子表現很好的時候及時給予夸獎和鼓勵;
家長在訓練孩子的時候應該讓孩子覺得等待是值得的,等待后實現的是更高價教育培訓網值的目標,簡單的說就是在等待過后將獲得更大的獎勵。
★總之,家長應該努力提高孩子對現實獎賞的抵制能力,同時對遠期目標作出較高價值的評估。也就是說,需要幫助孩子減少對立即獎賞(短期目標)的關注,引導他們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未來的獎賞(長遠目標)中去。
家長們在孩子的身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可不要無意間影響了孩子的身心發(fā)育。以下是孩子最討厭父母說的10句話,父母們要注意了!
1.我們是不行了,孩子,就看你的了!
把孩子的發(fā)展當成自己唯一的指望,是一種喪失自我的表現。這種家長往往得過且過,患得患失。自我喪失感雖然是為人父母的共性,但它并不是一種健康的心里,這種心里會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2.“你看看人家誰誰誰!”
或許這是家長們最長說的一句話了,而恰恰是孩子們最討厭的一句話。這種比較對孩子價值觀確立是一種極大的干擾,對于孩子的自我評價系統(tǒng)也是一種破壞。
3.“沒時間管你,不掙錢怎么過日子啊?”
名人言:“沒有時間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背闀r間和孩子相處是教育最大的前提。
4.“寶寶,爸爸不聽話,打他!”
經常見到一些父母把孩子當玩具或者寵物,為了好玩,開這樣或那樣的玩笑。要知道孩子小時候是不辨是非的,什么行為得到鼓勵和刺激,什么行為就得到強化。父母不應該隨便利用孩子開玩笑,在這些無聊的玩笑中,孩子會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滋生不良的價值取向。
5.“進了前三名,媽媽給你買……!”
物質獎勵看似是一種增強孩子動力的保障,其實弊大于利。孩子學習不是為家長學的,考砸了懲罰,考好了獎勵,破壞了孩子對知識的正常理解,也助長了孩子的功利心。
6.“沒有原因,我說不行就不行!”
這是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長頭腦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tǒng)觀念。這不僅會導致親子關系對立,更會破壞和妨礙孩子的公正心和民主意識成長,缺乏協(xié)商能力,甚至還會滋生暴力傾向。
7.“你愛怎么著就怎么著吧,誰管得了你啊?”
一般父母這樣說的時候,并非孩子完全不服管,可能只是不小心舊錯從犯,這會讓孩子覺得委屈。此類方法前兩次用或許會讓孩子感到愧疚,但是用多了就會引起逆反,索性將錯就錯。
8.“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樣就怎樣!”
因為孩子是自己養(yǎng)的,所以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把愿望強加于孩子,任由情緒隨意發(fā)泄,無視孩子的個人意愿。會讓孩子心生怨意,久而久之形成孩子與家長關系緊張或滋生叛逆。
9.“你怎么這么笨?”
反復的言詞否定,無異于毀滅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自我否定并且在面對同一件事時越來越恐懼。
10.“如果爸爸媽媽離婚,你要爸爸還是要媽媽?”
如果是真離婚另當別論,如果僅僅是個玩笑,那就太愚蠢了,孩子會因此產生恐懼心理,他一定會想爸爸媽媽為什么要離婚?他們是不是不要我了?他也一定會考慮自己會跟誰,但結果更遭,因為他發(fā)現跟誰都很痛苦。如此周而復始地焦慮不安,很可能形成抑郁情緒。
許多家長經常會抱怨,孩子越來越馬虎,做件事情也是“三分鐘熱度”,一點兒也坐不住,經常三心二意。
其實如果仔細觀察,有明顯類似行為并長久持續(xù),很可能不是一般的“馬虎”,而是專注力不足。專注力不足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都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那么當孩子專注力不足家長該怎么辦呢?
注意力不足、多動、沖動
可以做這些活動改善!
我們都很清楚,專注力是學習的根本要素,但卻不是功課好的唯一條件。功課好、學習成就高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包括:學習環(huán)境、興趣、成就回饋、學習動機、再加上個人體質(專注力、記憶力、邏輯等)等多樣化條件的具備才可達成。
然而針對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而言,常因為有專注力不足的問題,連基礎學習都成困難,更不用說要有多好的成績表現。
正如解決一般發(fā)展性的問題,看到現象,探討原因,處理問題是最可靠的辦法。
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狀況
請?zhí)岣呔瑁?/p>
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往往具有多種方面的特征,我大概歸納為以下三種:
以“注意力不集中”為主的特征:
兒童常常無法注意細節(jié),在功課或是其它活動會粗心犯錯,很難依照指示完成事情;容易注意力被其他瑣事分散;別人跟他說話時,經常表現出沒有在聽的樣子;經常逃避或厭惡需要花費心思的活動或工作等。
以“過動”為主的特征:
坐著時經常覺得會局促不安,玩手或玩腳,或是不斷扭動身體;而在需要坐著的狀況下常常會站起來,或課堂中離開椅子;在家里時常翻箱倒柜,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連睡覺也來回滾動,睡不安穩(wěn);有的兒童還有不良的習慣性動作,如眨眼睛、咬指甲等;他們動作雖多,但極不協(xié)調,運動水平通常較差。
以“沖動”為主的特征:
具有沖動行為的兒童常常不等老師說完問題,就搶著說出答案,或生硬地打斷別人的談話;在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等待。
對于以上出現專注力不足的孩子,我們先來探討一下——
△
干擾專注力的原因會是什么?
∷生理條件失調
感統(tǒng)失調(感官過于敏感或鈍化),感官過于敏感當發(fā)生在視覺或聽覺時,小朋友會呈現容易被外在其他不重要的影像或聲音干擾,容易忽略掉老師的聲音(主音源)或黑板字體(主影像);相反,感官過于鈍化形成不敏感當發(fā)生在視覺或聽覺時,小朋友會容易呈現聽看不清楚、跳漏或接收錯誤信息的情況;
前庭系統(tǒng)或反射神經失調,小朋友容易呈現出好動、坐不住的情況;
腦波異常則會有放空或焦慮的表現。
∷ 心理條件失調
家庭失衡,常見家庭成員關系互動異常、家庭暴力、父母離異等緊張氛圍,會導致小朋友處于憂郁或欠缺安全感的情況下,從而干擾專注力;
興趣因素,因對事物欠缺興趣,而展現出心不在焉的情況。孩子心中明明想要騎車、溜滑梯,父母卻一直要孩子畫畫、玩拼圖,興趣方向不對,專注力集中的情況就會很差。
精神疾患,當孩子罹患某種精神疾病時,也會導致專注力不足的問題,該類情況需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一步確診。
△
7個小游戲
家長在家就可以給孩子做的專注力訓練
當孩子出現專注力不足,除前庭系統(tǒng)失調、反射神經整合不良以及腦電波干擾等情況是需專業(yè)職能治療師處理外,一般聽覺及視覺兩大感官系統(tǒng)是平常就可以在家給予干預提升的。
人的大腦每天通過五種感官接受外部訊息的比例分別為:味覺1%,觸覺1.5%,嗅覺3.5%,聽覺11%,視覺83%。
兒童在聽、說、讀、寫的學習過程中,視覺感官與聽覺感官占據了90%以上,可見視覺與聽覺的認知處理將會對認知學習成效有多么重要的影響。
視覺訓練游戲
1. 在一篇短文中找出特定符號或指定用字,比方(你)(我)(他),并統(tǒng)計有出現多少次。
2. 在一張復雜的圖案中找出指定的對象,比方在不同幾何線條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重迭交錯的圖形中正確判斷出指定的形狀各有幾個。
3. 在二張類似的圖畫中找到幾個不同的地方;也可以是在二串數字或文字中找出不同的地方。
4. 強化視覺記憶,如將樸克牌數字朝下打散在桌面后玩翻面配對的游戲等都有助于視覺專注力的培養(yǎng)。
聽覺訓練游戲
1. 在強化聽覺記憶方面,可以運用數字或文字倒念的概念,比方你念246,小朋友跟念642;你念黑頭發(fā),小朋友跟念發(fā)頭黑。
2. 尋寶游戲,將一發(fā)聲小玩偶藏在吵雜環(huán)境某角落后小朋友去找出來。
3. 敘述一則小故事后,讓小朋友說出故事內出現哪些指定對象,如什么動物或水果等。
以上是一些提升視、聽覺專注力的方法,都是家長在家可以隨機操作又取材方便的,只要持之以恒定能有效提升寶貝的學習能力。
育兒觀念:《絕不能對孩子講的16句話》
作為家長真的不容易,不能魯莽的打罵孩子,也不能太過溺愛。其實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再以一顆平常心和孩子交流。
以下16句話,家長們往往在不經意間就說出口,但卻會對孩子造成潛在的心靈傷害,需要特別注意。
⒈“男子漢大丈夫,至于嗎?”
讓孩子學會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情感非常重要,如果經常對孩子這樣講,最終孩子會成為一個無法自如表達自己情感的人(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還少嗎?)。
⒉“這哪是男孩兒/女孩兒應該做的事兒?。 ?/p>
不要在孩子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階段,就武斷的對其否定。男孩兒成為一名出色的舞蹈家或是女孩兒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運動員不好嗎?
⒊“未來如果你有一個和你一樣的孩子,你就明白我的感受了!”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點兒意思,但是它會讓孩子受到極大的傷害。因為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把這個孩子養(yǎng)大的過程并不快樂,而且還蘊含著一種深深的惡意:希望孩子將來遭受同樣的痛苦。
⒋“你的媽媽/爸爸是個傻X(或類似)”
也許她/他真是,但是你不能老是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說給孩子聽。而且如果老是聽你這么說,孩子就會認為這樣評價一位家庭成員是很正常的,同時,孩子潛意識里其實也覺得自己也是一樣的人,導致無法接納自己。
⒌“你的性格比較內向,而你姐姐/妹妹/哥哥/弟弟/比較外向?!?/p>
這么說唯一的作用就是讓孩子在內向或是外向的路上一條路走到黑,并且覺得自己只能是這個樣子。
⒍“閉嘴!”
所有人都不喜歡別人這樣說自己,至于孩子,他們應對的方式是不再信任你、不會再對你說很多。
⒎“你為什么就不能像你的姐姐或是哥哥一樣?”
這當然是在人為制造兄弟姐妹之間的隔閡,矛盾。畢竟,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記住你的五個手指頭伸出來都是不一樣長的。
⒏“有本事你就一直哭,我看你哭到什么時候!”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感受到你不愿意再與他進行交流。無力和恐懼感會讓他/她持續(xù)難過下去,而這已經和最初為了什么而哭無關。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孩子我看到了你的難過/委屈.....,你的陪伴、平靜和同理很重要。
⒐“為什么你沒有一件事能做好!”
每個人都是從試錯當中積累經驗的,你這樣一說,孩子就沒有勇氣去嘗試,當然就會進步的很慢了。
⒑“這有什么可怕的,去試試!”
你告訴孩子這沒什么可怕的絲毫不會讓他/她感覺好一點兒,同時你在否認孩子的感受,無視孩子的存在,相反,你應該問孩子,你在怕什么,能告訴我嗎?
⒒“這就是你不聽話的后果!”
在你告訴孩子不要跑,結果他/她還是在跑而且摔倒了的時候,你可能會這么想。但是如果你這么和孩子說了,那就是白白浪費了一次他/她可以獲得體驗成長的機會。
⒓“怎么能這樣做,你是一個壞孩子”
相信大多數家長不會和孩子說這句話。在孩子真的犯了錯誤,并且理應被教育和糾正的時候。你要告訴孩子的是,這件事情是壞的,這種行為是錯誤的,人不等于行為,家長無法接受的是事情,而不是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
⒔“我不喜歡自己的長相”
你以為這么說自己不會對孩子有影響?如果你是一個對自己的外表更自信的家長,孩子也會變得更加的自信。
⒕“我數學也不好,這孩子隨我”
得了,有了你這句話,孩子的數學是好不了了。
⒖“你別弄,你弄不好,我?guī)湍闩ㄖT如此類)”
讓他們自己刷牙、系鞋帶、完成作業(yè),只要交給他們,都能學得會。如果你老是幫他們做,結果就是所有的事情孩子都無法獨立完成。
⒗“還是XX時候的你更好”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話沒什么,但這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她覺得現在的自己不夠好,而且還會不停的反思自己到底為什么變得不堪。
喜歡《孩子犯錯了,家長和老師不用批評,只要和孩子講八句話就可以了》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孩子因被批評扔凳子砸老師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前段時間,好友移民到了德國,語音聊天時,好友在那邊瞪圓了眼睛,你知道嗎?德國的孩子太神奇了。 我問她,不要比劃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了。究竟哪里神? 她說,德國的孩子可以認認真真地坐在餐桌片吃完一頓飯,...
許多家長都為不知怎樣管教孩子而苦惱,言重了怕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不說又怕孩子成長成個小霸王,那么,家長這種苦惱該如何解決呢? 該吃飯了,四歲的兒子拿著玩具不肯放,叫了幾遍也沒反應,青琳決定來點硬...
現如今的很多父母力爭最大限度地為孩子掃除一切障礙,孩子即使犯錯闖禍,家長也極少批評數落,只說“沒關系,下次注意”。這簡單的一句話,是孩子在犯錯闖禍后最愿意聽到的,因為只要父母說了這句話,就意味著事情已...
鼓勵孩子別只會說“你真聰明”,不如試試這15句! 1.你很努力??!——表揚努力 Youtriedreallyhardonthat. 當孩子給你呈現一幅漂亮的作品時,可不要被喜悅沖昏頭腦,請記得肯定他為...
你是一個自控力很強的人嗎?在工作和學習中,你能夠長時間專注地做一件事,還是嚴重拖延,沉溺于社交網絡和在線游戲? 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用他的專著《棉花糖實驗》告訴人們:胎教自控不僅是一種可以培養(yǎng)的能力...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