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孩子因被批評扔凳子砸老師。

常言道,優(yōu)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計劃。當幼兒園教師的教學任務遇到困難時,往往都需要參考一下我們提前準備參考資料。資料的意義非常的廣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樣東西所需要的素材。有了資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那么,關于幼師資料你了解哪些內(nèi)容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如何面對老師對孩子的批評”,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偶然遇到老朋友,閑聊間被問起“你怎么看老師對學生的批評”,細細回味,還真值得我們揣摩。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成人需要關注孩子的一切:品行、知識、情感等。有人曾這樣說過,不犯錯就不是孩子。面對孩子的“錯誤”,周圍的成人會給予引導,甚至批評。在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的同時,適當?shù)呐u同樣能引導孩子更健康地發(fā)展。

每一位家長,或多或少都會面對老師對孩子的批評:“××今天和小朋友打架了……”“××中午不睡覺,總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話...。?!崩蠋煹呐u,因人、因事、因時各不相同。作為家長,如何對待這些批評呢?

我認為,理解、換位、配合,是正確看待老師對孩子批評的三步曲。

理解

平衡心態(tài)正確對待

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批評觀。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老師的職業(yè)有著崇高的描繪――“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確實,老師的職業(yè)透著一份執(zhí)著。工廠產(chǎn)品有不合格,工人就挑出來扔在一邊,但學校的老師對自己的“產(chǎn)品”會苦口婆心,努力想出最好的方法,追求著孩子獲得成功后的那一份喜悅。老師最大的希望是班上的孩子能齊頭并進,但孩子之間存在著差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老師從孩子的個別差異出發(fā),選擇最適合的方法,批評是方法之一。如果家長認識到,老師的批評是另一種愛的表達,也是促進孩子發(fā)展的一種手段。那么,心態(tài)就會平和些,對待老師的批評就會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去接受,采取正確的方式去和老師溝通。

就事論事理解批評

心態(tài)平和,彼此真誠,就事論事,是家長、老師理解批評的前提。溝通是理解的基礎,良好的溝通技能能營造融洽的氛圍。家長主動和老師聯(lián)系時,應從事情本身出發(fā),真誠聆聽老師對孩子“錯誤”的分析,往往會提高交流的效果,使雙方在教育方法上取得一致。如果在溝通上有距離,或帶著成見進行交流,那結果不是教師“一言堂”,家長悶聲傾聽,就是雙方意見不合,各執(zhí)己見,溝通失去了原有的意義,致使家長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為什么會被“批評”,老師不能取得家長教育上的支持與配合。

所以,家長應及時和老師取得聯(lián)系,了解情況,并從孩子發(fā)展的角度去看批評的意義,理解和尋找老師批評的價值。

換位

換位思考尋求共識

有的家長把老師向家長的反饋看做“告狀”,看做是對家長的“傳呼”。其實,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有必要作一下?lián)Q位思考:“假如我是××老師,我會……”

站在老師的立場上去看孩子的“錯誤”,然后審視老師的“批評”,有助于家長理解老師的立場,理解老師的“苦心”,對于一些批評方式上的欠妥就能多一份寬容。

善意建議共同進步

教育是雙向的,是老師與學生、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活動。老師、家長隨著孩子的成長也在慢慢進步。反思一個階段的教育方法,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行為,對老師、家長都十分有必要。雖然老師的出發(fā)點都是好的,但有時批評的方式并不一定恰當,如缺少耐心,或帶有個人情緒色彩、與事實情況不符而冤枉孩子、批評過于粗魯……當家長認為老師的批評對孩子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時,可以就自己認為不妥當?shù)脑蚝屠蠋熯M行探討。如果老師是一個民主的教育者,會很樂意與家長交流,家長也能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幫助教師了解什么方法是最有效的。

配合

在理解、換位的基礎上,第三步是密切配合。只有密切配合,才能使教育取得良好的合力作用。

觀點上的配合

有一位家長,他一年級的孩子因為課上總和同學講話,挨了老師的批評,孩子因此沒有得到小紅花。孩子放學回家后吵著要小紅花。媽媽就說:“寶寶不哭,那小紅花有什么了不起,還那么難看,明天媽媽給你買上一大堆?!比绱私逃粌H使老師的批評失去意義,而且與老師的教育背道而馳。這樣的愛,就不是理智的愛了。要知道,適當?shù)拇煺蹖⒆影l(fā)展也有意義,及時適宜的批評能讓孩子直截了當?shù)孛靼资虑榈膶εc錯,能提高孩子的判斷能力和交往能力等。

方法上的配合

配合老師對孩子的批評同說話一樣,也需要藝術。如,一家長對老師的批評很支持,總是對老師說:“我這孩子不乖您盡管罵,打也沒關系。”“我孩子有不好的,老師您要批評,不要容忍他?!碑斨篮⒆颖焕蠋熍u了,首先不是問清原由,而是“配合”老師的批評,回家狠狠罵孩子一通,甚至打一頓。這樣雖然也是在配合老師,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配合。正確而理智的做法是丟掉一份急躁,靜下心來和孩子一起分析被批評的原因以及下一步該怎么做。這樣,孩子對教師的批評才不會產(chǎn)生強烈的逆反心理,能從正面去看待老師的批評,對自己的“錯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時間上的配合

現(xiàn)在家長大都很忙,但家長應能忙中抽閑,及時和老師聯(lián)系,及時配合教育。這也是教育好孩子的關鍵所在。保證時間聽取老師對孩子的意見,慎重處理老師對孩子的批評意見,是配合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

作為家長,應該善于接受孩子的“犯錯”,積極與老師配合,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傊?,為了孩子的未來,讓我們藏起一半愛,讓愛變得更深沉、更理智些吧。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小編推薦

如何面對新入園的孩子


對于任何人來說,到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都要感到一些陌生、無助,那么,我們想想一個孩子又會怎樣呢?答案只有一個:哭——孩子特有的能力。當他們無助、無奈、沒有人可依靠、沒有安全感時,他們必然會顯現(xiàn)出特別焦慮、煩惱直至放聲痛哭。

綜上所述,新入園孩子的哭鬧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么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唯一的愿望就是讓他們盡量縮短哭鬧時間,以盡快進行正?;顒?。目前,問題已經(jīng)很清楚了,即如何讓新入園幼兒不哭鬧或者少哭鬧。那么,我想只要做好以下四點,問題就簡單許多了:

首先,整體環(huán)境。當幼兒進入到某一個活動室時,需要有一個非常舒服的視覺沖擊,包括室內(nèi)環(huán)境和三位老師的表現(xiàn)以及小朋友們的情緒等。幼兒進入活動室看到比較舒適的環(huán)境在心里會放松些,加上老師們熱情接待(面帶微笑),和藹的語氣,再有小朋友們的開心、放松等表情無疑都會給幼兒帶來一些寬松的氛圍,為新生入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其次,每個人心中在每個時期都會有崇拜者和信服者。作為幼兒就更不例外了,甚至他們會出現(xiàn)多個崇拜者。因此,我們要想風調(diào)雨順、一呼百應,必須要成為孩子們的信服者包括:

一,對他們進行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

二,講一些他們所感興趣的故事或者做一些能夠吸引他們的動作等;

三,帶領老孩字表演一些律動、英文數(shù)來寶等。

再次是從培養(yǎng)幼兒角度出發(fā)。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當其在課堂上看到別的幼兒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在生活上各項事宜都不知所措時,無疑會有些自卑。這時就需要我們用敏銳的眼神去發(fā)現(xiàn)他們,同時對其加以關注。

最后一點是食品的安撫?!懊褚允碁樘臁?,絕大多數(shù)幼兒都是比較喜歡吃的,那么我們教師為什么不能利用孩子們的這一弱點來改變他們的某些行為呢?

生理提示:切記保證新入園幼兒充足的飲水量。

對缺失父愛的孩子如何引導?


導讀:3~5歲也是成長中的“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階段,母子的關系一般都比父子關系更緊密,父女關系比母女關系更緊密。

讀者來信

專家您好!我女兒今年8歲多,正讀三年級,由于我和丈夫從結婚到女兒4歲之前一直是分居兩地,大概一個星期女兒才能和父親相處一兩天。4歲后到現(xiàn)在因為她父親工作原因,父女倆很少見面,據(jù)班主任反映,她在學校里很喜歡男老師,有時候會玩得瘋,偶爾還會出現(xiàn)和體育男老師抱一塊的情況,也特別喜歡和男同學玩。我覺得這是她從小就缺乏父愛造成的后果,現(xiàn)在我和老師都在對她進行觀察,請問我們該如何引導和開導她在這方面的舉動?

專家答復

本期專家: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心理咨詢師、高級婚姻治療師鄭啟涓

一般父母對女孩的異性交往都會更操心一些,目前你感覺女兒與異性的交往行為有異常,這確實會讓你擔心和焦慮。

從性心理的發(fā)展階段看,3到5歲的孩子在與異性交往中確定了自己的性別。6到12歲是“性潛伏期”,這一階段前半期的特點是喜歡與異性交往和接觸;后半期的特點是排斥異性,只跟同性玩。此階段不具有成人的性意識與欲念,13歲后的青春期,是性吸引的萌芽階段。你的女兒處于喜歡和異性交往的階段,這個階段是沒有性意識的,與男生玩也好,與男老師抱也好,都顯示出她活潑熱情的性格,這與大人眼中帶性意識的親熱不一樣。

母親的養(yǎng)護對3歲前的孩子最重要,而父親在3歲后開始發(fā)揮他的作用,父親是樹立行為規(guī)范的模版。3~5歲也是成長中的“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階段,母子的關系一般都比父子關系更緊密,父女關系比母女關系更緊密。此階段的異性父母需要操更多的心,如爸爸給予女兒足夠的親近來滿足“性依戀”的心靈需要,又讓她知道,爸爸媽媽是相愛的,雙方是一樣愛著寶寶的,鼓勵她與父母相處,營造平衡的家庭氛圍,孩子就能健康地度過此階段。此階段對日后的異性交往、婚姻家庭關系有著重大的影響。

根據(jù)你家庭的情況,我們看到孩子在3~5歲間性依戀的滿足是不夠的,但也并非可以判斷孩子現(xiàn)在的性心理發(fā)生問題,我們用大人帶著性意識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異性交往,是不恰當?shù)?。如果她的情況持續(xù)到下一個階段,就要引起注意了。

在父親缺席的情況下,如何讓孩子的性心理健康發(fā)展呢?我給予你一些建議:

1、父親的人缺席了,形象不能缺席。要加強父親在孩子心里的位置,如家中要醒目的掛著父親及一家人的親密照片,多與孩子講父親的故事、父親的優(yōu)秀、父親對她的思念和愛等。

2、使用其他方法增強孩子與父親的溝通,如定期的電話、郵件等。

3、安排另外一個年長男性與女兒多接觸。如舅舅、爺爺或班主任等,讓男性的典范不因父親的缺席而缺少。

4、不要強調(diào)她的行為是不正確或有問題,如果給予她這樣的判斷,事實上是強化了抱男老師的性意識,孩子就可能向著家長害怕的方向去走。對這個問題可以做引導,問她:聽說你今天與男老師玩得好開心啊,寶寶都玩了些什么?這個老師是不是特別和藹,寶寶喜歡跟他玩?當孩子告訴你之后,你可以表揚她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愿意和她玩。

案例:如何面對“環(huán)境”的變化


案例背景

做事有始有終是一個人有責任心的表現(xiàn),它涉及到能力、態(tài)度和情感三方面的內(nèi)容,要使這種行為形成好習慣,就要從小抓起,從幼兒期抓起,故我園提出了《培養(yǎng)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習慣的實踐與研究》的全國“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系研究”子課題的實施研究,我們結合幼兒的實際能力分階段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操作,把總目標細化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形成好習慣。同時,作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老師,必須關注幼兒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種潛能和不同發(fā)展障礙,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幼兒行為表現(xiàn)和發(fā)展變化作為評價信息和改進工作的依據(jù),更好地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案例描述

片段一:我不想來幼兒園了

早上,幼兒來園經(jīng)過晨間鍛煉后心情愉快地準備吃早餐了,往常就很早來園的一休今天還沒到,我心里在嘀咕著是不是感冒了還是身體不舒服,正準備打電話給家長詢問,大老遠就聽見了小孩的哭聲,探頭一看,原來是一休。我馬上熱情地接過他,抱在了懷里,進行了一番安撫他才平靜了下來,今天是怎么了,我問他,他搖頭不說,看他不開心的樣子,我摁了一下,準備打電話給家長,尋找原因,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爸爸配合我們“做事有始有終”行為習慣培養(yǎng)所做的堅持拒絕給他買面包,爸爸不給買他就哭鬧不想來幼兒園。

片段二:請為我加油吧

課間活動幼兒們玩得可高興了,有的拍皮球,有的跑步,有的玩跳馬,個個臉上都寫著興奮兩個字,一休也參加了活動,他挑選的是拍皮球,技術掌握得很好,就是喜歡在老師面前玩,晃來晃去的,還經(jīng)常對老師說:“老師我棒不棒呀?看我多厲害,我的球跳得最高?!崩蠋煴頁P了他,就去關注別的幼兒了,他又緊追不放,非要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不可。時間也差不多該回教室了,小朋友都很自覺地把球収好,只有一休把球放進了籃子又把它拿出來?!耙恍莞缡亲畎舻?,我們請他回來排隊吧。”一休擰過頭一看大家都排好對了,立刻趕了過來,球也忘記撿了,老師提醒了他,才把球撿回了筐里。孩子們有秩序地排著對上樓梯回教室,我們有一個習慣,先上到樓上的幼兒會主動排好隊在上面為沒上的幼兒加油,氣氛很熱烈,又輪到一休了,在小朋友的擁護聲中上來了,誰知道,他又折騰下樓去了,再一次在小朋友的歡呼聲上樓,反復了幾次,還口口聲聲地說:“為我加油?。】禳c快點?!?/p>

片斷三:我就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們舉行了半日活動公開,為了讓家長對我們的教育理念及所開展的主題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組織了一次雙語親子互動游戲,小朋友都很高興地進入了游戲狀態(tài),并大方地向自己的媽媽介紹各種動物的英文名稱,一休也去拉媽媽過來,可是不是讀而是把圖片撕了下來,媽媽馬上就批評了他,“不許這樣”并馬上又帖了上去,從這個時候開始,一休就一直悶悶不樂的,對參加以后的活動很消極,如在接下來的做禮物送給自己的媽媽時,他都不動手,甚至離開座位自己玩車去了。這其中有個小插曲,有幾位幼兒看見媽媽參加活動,情緒不穩(wěn)定,要媽媽抱著,一休的同桌就有兩位這樣的孩子。老師見他離開了座位,請他回位置,并引導他進行操作,媽媽則在旁邊看著,他做了一會就離開自己玩車去了,老師又請他到另一組進行其他材料的操作,結果時間也持續(xù)不長,媽媽見他的表現(xiàn)不好,只好早早地帶他回家了?;顒雍螅遗c家長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溝通,媽媽也很著急,并與我們探討了教育他的一些良策。

案例分析

幼兒在環(huán)境變化時一反常態(tài)的表現(xiàn),正是孩子以自己獨有的行為方式來宣泄他們心中的喜怒哀樂,這就如同成人找伴聊天,去的士高一樣,用這種方法來宣泄感情,以此表達到心理平衡,而做出的一種不顧場合、不顧對象的行為來。從主觀上分析,是因為幼兒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希望大人對自己的給予肯定,從而得到一種成功感、滿足感如在上面片斷二中一休打球的表現(xiàn)及上下樓梯要同伴為他加油的鏡頭,就是想得到更多的關注;從客觀上分析,是由于孩子的大腦皮層發(fā)育不完善,稍加刺激就容易發(fā)生變化,而孩子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對規(guī)則的遵守及做事的有始有終的堅持不是很到位,如在片斷中由于由于爸爸的態(tài)度與他的愿望發(fā)生了沖突而引發(fā)不想來幼兒園的念頭;老師要求收拾玩具與他自主想多玩一會想法沖突而發(fā)復收球與玩球;媽媽的限制與自己學習的方式不和諧而出現(xiàn)的消極抵觸情緒等等,都是由于兒童的大腦抑制機制尚未發(fā)育成熟,自控能力還比較差,一旦情況發(fā)生變化時就難以控制,難免做出一些超越規(guī)矩的舉動,致招大人的討厭。其實,表現(xiàn)欲強的幼兒往往具有較強的交往動機,因此幼兒在宣泄時,其實是在暗示著一種最基本的心理交際需要:多給我一些關注吧!他們希望能在環(huán)境變化時有人關注他,希望雖好,但由于幼兒對是非分辨能力差,只要發(fā)現(xiàn)有些行為能夠引起人們注意,就盡力去做,且由于幼兒的控制力比較差,即使成人引導激勵或移開注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或者當大人采取方式限制或不理睬時就會出現(xiàn)消極的行為,這對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很不利。那么這種行為的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其實是幼兒面對環(huán)境的變化時為了不同的目的而采取的應急措施,該如何正確引導值得我們的深思。

教育措施

對于孩子出現(xiàn)的這種情況,作為教師的應多加觀察孩子的需要,并掌握好教育時機,家園一致對幼兒進行引導,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孩子良好個性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就要解決問題,從原則上講,教育孩子要及時,特別是面對三歲多的孩子,讓他清楚究竟錯在哪里,要如何做才是正確的。要根據(jù)孩子目的的不同施行不同的方法:

一、了解和接納孩子想被關注的需要,引導孩子的表現(xiàn)欲朝著規(guī)則性方向發(fā)展。

教育實踐家馮恩洪認為:“我們的教育要教會孩子什么,學會做人比學會做學問

更重要。要引導孩子先學會做人,而后是做學問,學會做文明人,學會做中國人,學會做現(xiàn)代人,學會做社會主義的人?!瘪T先生的話說出了素質(zhì)教育的實質(zhì),它是情感的教育,是人格的教育?;谶@種教育思想,我著重從做人的角度開始,重視他的需要及興趣點,采取轉移注意力、利用語言提示作用從正面來進行影響教育,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不大驚小怪也不嚴厲訓斥,多使用激勵的語言,讓他的好于表現(xiàn)在不知不覺之中朝著規(guī)則性發(fā)展,也就是說我們不能總強調(diào)不好的一面,而是用好的一面來激勵幼兒養(yǎng)成好的習慣。

二、減少孩子的“自我中心”,一如既往地鍛煉孩子的意志力。

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很大的心理特征是“自我中心”。孩子一旦覺得自己的“中心位置”被人“奪走”,就會采取自己的手段來爭取。一休家里就他一個是小孩,爸媽的工作都很忙,照顧他的任務就落在了老人家的身上,由于是孫子,老人多數(shù)是順從他的意愿,爸媽因為平時很少時間照顧他,心里也覺得內(nèi)疚,所以當他要什么時都盡量滿足他,這更加深了他的“自我中心”,父母為了省事,經(jīng)常他一哭鬧時就用物質(zhì)來引誘他,乖巧的一休滿足了,但是日子一久,大人的做法卻對小家伙產(chǎn)生了“類化”的效應:那就是當要達到要求時就會有激烈的反應。如在帶早餐的問題上,我與家長進行了多方面多層次的交談,從衛(wèi)生角度及培養(yǎng)孩子做事有始有終方面出發(fā),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家長最后認同了我們的做法表示會家園一致地培養(yǎng)他不在拿早餐回幼兒園,接下來是如何在平時的教育中如何引導一休在早上回園時不在哭鬧,我的做法是早上安排一些他比較感興趣的活動轉移他的注意,以故事或請醫(yī)生家長來給小朋友上健康課,并用小紅花的激勵教育來強化好的行為,讓孩子明白什么是有始終的堅持,慢慢地引導他大方地對待每一個人或善待環(huán)境的變化,同時鍛煉他的意志力。

三、引進適當?shù)慕逃龣C制,創(chuàng)造性地培養(yǎng)孩子形成好習慣。

親子活動后,我對他的行為進行了長時間的分析,那天他之所以會變得頑皮不聽話,老師和家長的制止都無濟于事,表面上,看起來他好像很積極,自己找東西玩。但事實上,他只是用一種貌似積極的辦法來表現(xiàn)他的消極情緒。這種特別想在別人面前顯示一下自己而有被人否定的孩子,內(nèi)心一定隱藏著某種不滿,那就是他感覺到媽媽遲遲不給摟抱,認為家長的到來而分擔了老師對他的關注,那時他要爭取的不是利益,而是別人對他存在的認可,或者講,他寂寞了。于是我與家長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就是在關注他需要的同時進行自控力的培養(yǎng),在有要求的情況下慢慢滿足他的要求,也就是在做事之前提出要求,或者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一點挫折教育,增強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做到了就立刻進行表揚鞏固好的行為,讓他覺得自己的存在不僅倍感覺到而且還被肯定。

美國老師怎樣“批評”學生


最近,學校班主任被“授權”可以批評學生,引起了不少議論。這使我想起了上學期我的說理寫作班上的一次作文,學生作文的議題是,學校是否應該允許教師打學生(spanking)。美國的一些地方還保留英國傳統(tǒng)的spanking,這種體罰觸及的學生身體部位和方式都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一般是用手掌、小棍子或木片打學生的臀部,所以又可以叫做是“打屁股”。

我的學生在討論中有兩種不同意見。一些學生認為,打屁股是一種體罰,而所有的體罰都會對學生造成肉體和精神傷害,因此應予禁止。另一些學生則認為,“打屁股”是一種教育方式,讓學生有機會學到賞罰分明的社會規(guī)則。持不同意見的雙方在說理辯論中,都把“打屁股”上升到一個較高層次的概念之中:“教育”或“體罰”,然后再以“教育”或“體罰”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來判斷該不該“打屁股”。爭論的焦點是“打屁股”,不是“教育”或“體罰”。所以,如果學生在作文中用“老師是否有權教育學生”來代替“是否有權打學生屁股”,那就是寫偏了論題。

在授權班主任可以批評學生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批評”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呢?與“打屁股”這個明確的行為相比,“批評”顯然是一個含義很模糊的行為。例如,學生犯了錯,老師對他大聲斥責,責令他寫檢查,甚至罰他站墻角、餓飯,這是批評嗎?我們是不是因為老師有權批評學生,就允許老師以這類手段對付學生呢?對這樣的問題肯定是會有不同看法的。在這種具體情況下,問題的關鍵就不再是老師可以不可以批評學生,而是應該用什么合適的方法批評學生。由于“批評”不是教師具體行為的一個確切指稱,因此它在實際教學中并無可操作的意義。

在美國學校里,老師對待學生的第一原則是尊重。老師的用意再好,也不能用使學生覺得羞辱的方式去批評學生。老師在對學生指出錯誤之前,都會先聽聽學生怎么說,然后再以規(guī)勸的口氣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有時候,老師不知不覺嗓門大了,學生就會說:“你怎么對我大吼大叫呀?!边@時老師再有理也會頓時變得理虧了。學校允許老師批評學生(指出錯誤),但決不會授權老師大聲吼叫地訓斥學生。如果不涉及批評的具體方式,籠統(tǒng)地授權老師批評學生是沒有意義的。

老師批評學生,這本是他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學校既然聘請他任教,表揚和批評學生就是他分內(nèi)的事,是他教師職責的一部分。老師批評一個學生,不僅僅要告訴他什么事做錯了,而且還要告訴他為什么錯了,這就需要與學生講道理。老師在與學生講道理的過程中,言傳身教地教會學生如何講道理、如何按道理做事。這是一種比傳授任何專門學科知識更基本、更重要的教育。這樣的批評難道不是老師份內(nèi)的事嗎?還需要特別的授權嗎?

學校里的“批評”出了問題,那一定是師生之間理性溝通和講道理的機制先已經(jīng)出了問題。師生間理性溝通的基礎應當是一種相互平等、善意的信任關系:老師信任學生可以以理說服,而學生則信任老師是為他好,不是存心與他過不去、給他穿小鞋。

說實在的,“批評”這個說法本身就未必有助于這種雙方平等的信任關系。批評往往先就有了一種我對你錯的不平等含義,接下來便是,我說了,不管愿意不愿意,你都得服從,都得照我的意思辦。這樣的批評不知不覺地把社會中上級對下級,領導對群眾的那一套搬到學校里,與老師教學生講道理的應盡責任先已經(jīng)背道而馳。這樣的批評當然會引起學生的抵觸。學生有抵觸,就會對老師有反感,不信任他的好意。這時候老師的批評即使是授權的,又怎么會有效果呢?

如何面對寶寶提出的“為什么”


導讀:在回答寶寶的問題時要簡明扼要,不要繁縟地解釋不停,只要讓寶寶明白簡單的道理就行了。比如寶寶問:為什么電話能聽到聲音?你可以簡單回答:這是因為有電話線接通。至于更深的電路內(nèi)容,寶寶理解不了,也不必從多費口舌。

寶寶長大了,他對世界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強,遇到問題,他會不斷地追問你“為什么”,直到你筋疲力盡、理屈詞窮。那么,父母應該怎樣看待寶寶的提問呢?

首先,寶寶能提出問題是好事,這充分說明他在動腦子思考,他對世界的好奇心已經(jīng)不滿足表面現(xiàn)象,而是想挖掘深層內(nèi)涵,寶寶的這種追根溯源的精神值得我們鼓勵。寶寶的問題也許會非常簡單幼稚,但是家長的態(tài)度要真誠,不要嘲笑他,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誘導他。切忌不要因為忙或著心情不好就對寶寶的問題不理不睬,這樣做只會使寶寶會感到深深的失望,理性的探索欲望也會隨之消失,因此,對寶寶的求知欲是個打擊。

在回答寶寶的問題時要簡明扼要,不要繁縟地解釋不停,只要讓寶寶明白簡單的道理就行了。比如寶寶問:為什么電話能聽到聲音?你可以簡單回答:這是因為有電話線接通。至于更深的電路內(nèi)容,寶寶理解不了,也不必從多費口舌。

處理寶寶的問題時,還可以與他一起去尋找答案,在尋找的過程中,寶寶既學到了知識,也體會到探索的樂趣,他與父母一起努力時,還會讓他體會到父母就象朋友一樣可以互相幫助,從而使寶寶的自信心大大增加,因此,這是幫助寶寶提高學習興趣的好方法。

有時你可以采取反向思維來回答寶寶的“為什么”,那就是通過反問來誘導他思考問題,讓他自行尋找答案,在詢問的過程,可以適當輔助他思索,為他理清思緒。

寶寶提出“為什么”是他思考的開始,面對寶寶的提問,作父母的,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喜歡《如何面對老師對孩子的批評》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師資料,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孩子因被批評扔凳子砸老師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如何面對孩子磨蹭 父母最糾結、煩惱的事情之一,就是寶寶做事磨磨蹭蹭,你看在眼里心里萬份著急,而寶寶卻不緊不慢地按照他的進度做事,心中的怒火估計會在各位父母的心中由此點燃了。如果你了解寶寶磨蹭的原因,或許你就有辦法解決這...
    2021-05-10 閱讀全文
  • 如何面對孩子的說謊 今天下午,王宇晨的媽媽來園接孩子的時候,向我講述了一件讓她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 上午,王宇晨的爸爸帶孩子去花果山玩。孩子上車時,一不小心手指被車門擠了一個黃豆大的紫皰。玩過后,王宇晨的爸爸就直接將孩子...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如何表揚和批評孩子 表揚=陳述事實+確認事實的可貴性+表達感受+表達期望+身體接觸表揚是讓孩子繼續(xù)努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須做對動作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一個完整的表揚,必須按程序做對每一步:(1)陳述事實即孩子做對了什么事...
    2021-02-12 閱讀全文
  • 家長如何正確批評孩子 家長如何正確批評孩子 第一:批評孩子要客觀 要讓孩子心服口服,做起來是不容易的。 要說一些,孩子能理解的道理,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父母都應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智的思維,切記在情緒異常的情況下,輕易批評孩子...
    2020-11-09 閱讀全文
  • 教師心得:幼兒園老師如何正確批評孩子 幼兒園老師如何正確批評孩子 孩子做錯了事情,恰當?shù)呐u是必要的。但實際上,許多老師有這樣的體會,和孩子好好地說、講道理不管用,批評也不管用。那么,作為幼兒園教師,該如何批評孩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1-04-20 閱讀全文

父母最糾結、煩惱的事情之一,就是寶寶做事磨磨蹭蹭,你看在眼里心里萬份著急,而寶寶卻不緊不慢地按照他的進度做事,心中的怒火估計會在各位父母的心中由此點燃了。如果你了解寶寶磨蹭的原因,或許你就有辦法解決這...

2021-05-10 閱讀全文

今天下午,王宇晨的媽媽來園接孩子的時候,向我講述了一件讓她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 上午,王宇晨的爸爸帶孩子去花果山玩。孩子上車時,一不小心手指被車門擠了一個黃豆大的紫皰。玩過后,王宇晨的爸爸就直接將孩子...

2020-09-29 閱讀全文

表揚=陳述事實+確認事實的可貴性+表達感受+表達期望+身體接觸表揚是讓孩子繼續(xù)努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須做對動作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一個完整的表揚,必須按程序做對每一步:(1)陳述事實即孩子做對了什么事...

2021-02-12 閱讀全文

家長如何正確批評孩子 第一:批評孩子要客觀 要讓孩子心服口服,做起來是不容易的。 要說一些,孩子能理解的道理,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父母都應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智的思維,切記在情緒異常的情況下,輕易批評孩子...

2020-11-09 閱讀全文

幼兒園老師如何正確批評孩子 孩子做錯了事情,恰當?shù)呐u是必要的。但實際上,許多老師有這樣的體會,和孩子好好地說、講道理不管用,批評也不管用。那么,作為幼兒園教師,該如何批評孩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1-04-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