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讀書筆記。
讀書多了,人就變得通透了,生活當中的煩惱自然會減少,閱讀作者寫的作品之后,自己能學到的知識很多,感悟也不少。這時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感想傾注筆尖。或許"《中國經濟》的讀書筆記"是你正在尋找的內容,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解讀中國經濟》是林毅夫世界銀行卸任歸來帶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全書的主脈絡是縱橫雙向解碼中國經濟,還原給我們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鮮活畫卷。縱向看中國經濟的沉浮,從19世紀前的輝煌到近現(xiàn)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興起,在歷史長河中辨析演變的原因、存在的問題、機遇與挑戰(zhàn);橫向按城鄉(xiāng)或部門剖析,由于推行重工業(yè)化戰(zhàn)略,造成了城鄉(xiāng)分割的經濟體制,這個體制的由來與改革按照兩條線索講述:一條線是農村的改革,關注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探討改革后相關的問題如糧食安全、農業(yè)勞動力轉移,提出了解決“三農”問題的對策;另一條線則聚焦城市改革問題,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響,城市改革的難點和出路。然后分專門章節(jié)回顧國企改革、金融體系改革;最后討論了時下人們關心的熱點問題,中國經濟增長的真實性、新農村建設、公平與效率等,并總結反思了經濟學界特別是新古典經濟學對中國經濟的各種看法。
了解經濟學理論的人,大多都有這樣一個困惑:為什么經濟學理論用來解釋發(fā)達國家的經濟現(xiàn)象是如此合適,可面對轉型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就“失靈”了呢?林毅夫說:“理論應該能夠用來解釋和預測現(xiàn)象,若不能如此,則說明這個理論有根本的缺陷?!彼岢鰬拚洕鷮W隱含的假設——企業(yè)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業(yè)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發(fā)展和轉型問題的理論分析和政策制定時,必須把企業(yè)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為具體考慮變量,這樣,經濟解釋就會迥然不同。
“經濟理論的作用就像一張地圖,地圖不是真實世界本身,而是幫助我們了解周遭的環(huán)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會遇到什么樣的新景象,地圖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簡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標忽略了或畫錯了,經常會造成人們行動的失誤?!毕鄳?,與企業(yè)的自生能力相聯(lián)系的還有比較優(yōu)勢。一個國家的要素稟賦結構決定了該國具有比較優(yōu)勢的產品、產業(yè)、技術結構,如果一個國家的目標被領袖或精英定位為短時間建立與發(fā)達國家比較優(yōu)勢一樣的產業(yè),那么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載體——企業(yè)——必然沒有自生能力,在開放競爭市場中將無法生存,如果要強行實現(xiàn)這個目標,政府就必須靠強大的有形之手,扭曲價格信號,干預資源配置來補貼、保護這些沒有自生能力的企業(yè),進而導致尋租、預算軟約束、宏觀不穩(wěn)定、收入分配不公等問題不斷涌現(xiàn)。結果必然是揠苗助長、欲速則不達。
《解讀中國經濟》對許多中國經濟問題做了完整的敘述,澄清了很多模糊邊界。例如,為什么19世紀之前,中國是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獨步天下,而現(xiàn)代則落后歐美,即著名的“李約瑟之謎”,林毅夫給出了視角新穎的解答。中國的衰落,可在科舉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復興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國的科舉取士以儒家經典為主要內容,由此形成的激勵機制不利于數(shù)學和可控制實驗等‘奇技淫巧’的學習,因此,中國也就無法自發(fā)地產生科學革命和工業(yè)革命,從而在西方發(fā)生工業(yè)革命后的短短幾十年時間內,科技和經濟發(fā)展水平迅速由領先變?yōu)槁浜蟆!?/p>
分析問題時,林毅夫也給出了多種解釋及爭論。例如對1959-1961年的農業(yè)大災害,目前有三種解釋:自然災害,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人民公社規(guī)模太大而導致激勵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種解釋的邏輯合理性之后,用經驗檢驗的方式,對比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從1953年到1958年,從個體變?yōu)榧w,農業(yè)生產率提高了;從1978年到1984年,從集體又恢復到個體,農業(yè)生產率依然提高了,這是為什么呢?這個現(xiàn)象與農業(yè)危機相聯(lián)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釋。書中對華盛頓共識、休克療法、漸進式改革、東亞奇跡、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國企改革、社會主義新農村等諸多問題的探討,令人讀罷掩卷,有豁然開朗之感。
雖然是對中國經濟的解讀,但本書內容并不局限于星星點點的經濟問題,而是全方位、邏輯連貫地解讀中國發(fā)展問題,因此也是了解歷史的極好素材。對合作化運動、城鄉(xiāng)戶籍隔絕制度、地區(qū)糧食自給自足等等,書中都有細致準確的呈現(xiàn),甚至對于中學生學習中國近現(xiàn)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補充教材和課外讀物。
早前對林毅夫教授“中國還能高速發(fā)展二十年”、“中國經濟需靠投資驅動而非消費”的觀點有所耳聞,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禮堂聽他親自講述,發(fā)覺他真實的見解并沒有網絡上流傳的那般突兀。在此簡單予以歸納,并加上自己的觀點,歡迎批評補充。
昨晚的講座是圍繞上面所說的第一個觀點展開的,應該說“中國還能高速發(fā)展二十年”的說法有些太過精簡,讓讀者不禁產生中國經濟在現(xiàn)行軌道、現(xiàn)有約束條件下就能持續(xù)高速發(fā)展二十年的錯覺,而他實際上的觀點是“中國具備繼續(xù)高速發(fā)展二十年的潛力”,論據(jù)很簡單:中國的人均收入按購買力平價度量僅是美國的21%,生產水平上十分落后,后發(fā)優(yōu)勢明顯,這個觀點我想對中國未來再悲觀的學者也不會反對,美國領跑世界經濟近百年仍在增長,總不能說連小康都沒奔上的中國已經氣數(shù)全盡,連發(fā)展的潛力都沒了。在這里也可以發(fā)現(xiàn),林教授對中國未來二十年的觀點講的是僅從目前發(fā)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約束條件的“有沒有潛力高速增長”,而非其他許多學者討論的在現(xiàn)有約束下“會不會高速增長”,而這討論的問題根本不同,但在論點快速流傳的過程中,“有沒有潛力”和“會不會”一律被簡單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體完全不同的兩個觀點被拉到一起火拼起來。
中國有沒有潛力容易說通,但大家更關心的事將現(xiàn)實因素綜合在內,中國的潛力會不會被有效地激發(fā)出來,很可惜,林毅夫教授從頭至尾都沒有落到這一層面,作為一個與政府高層關系密切的經濟學者,未能從政府信號或動向考察制約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約束變動的可能,以及這對發(fā)揮中國潛力的影響,或者他心知肚明卻避而不談,我只能說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國經濟具備繼續(xù)發(fā)展二十年”這一中心論點之外,還有許多值得我們關注的支持論點,林毅夫教授的個人立場在這里有鮮明的體現(xiàn)。
在講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業(yè)革命帶來歐洲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但他對當時歐洲的另一重大變革絕口不提:資本主義革命,新的制度讓舊制度下受壓抑的生產力得以釋放,應運而來的法制與民主讓工業(yè)化進程步上穩(wěn)定的軌道,如此關鍵的一環(huán)被林教授完全略過。不僅如此,整場講座林教授對“資本主義”四個字諱莫如深,非講不可時就用“非社會主義”籠統(tǒng)代替,這說法一出口,相信在場包括我在內的聽眾都覺出一絲怪異。
接下來說明中國經濟有潛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韓、臺灣、新加坡經濟起飛階段的數(shù)據(jù)作為輔證,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數(shù)字之外其他現(xiàn)實因素,這難免使得他的論證略顯單?。鹤蠲黠@的一點就是這四個經濟體的基本地理條件和中國相去甚遠,基本上不屬一類。尤其是新加坡,如果硬要選一個彈丸之地作為中國經濟的參照,香港似乎更勝一籌。至于另外三個國家/地區(qū),均在經濟起飛初期獲得美國的強勁助推,這與中國的情況又完全不同;其次,在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帶動經濟發(fā)展達到一定階段之后,他們的經濟都比較平穩(wěn)快速地完成轉型,能做到這一點的國家鳳毛麟角,對中國來講絕非易事;再次,林教授一貫忽略的,它們在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大刀闊斧地改造上層結構,建成亞洲、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民主社會和法治社會,這為經濟成長保駕護航的作用不言而喻,從這點上看,中國著實還任重道遠,不可輕易樂觀?;诖耍M管數(shù)字鑿鑿,但作為輔證其功不大。
在談到中國未來一節(jié),林毅夫教授認為中國應該建立像西方國家一樣完善的市場機制,改變計劃指令遺留下來的資源配置扭曲(行政壟斷、政府補貼等),解決官員普遍的尋租腐化,他同時指出為保持國家穩(wěn)定,計劃扭曲不宜驟然取消,要根據(jù)國情與時俱進,但消除扭曲的步伐該邁多大,作為參照的國情又有哪些指標可供參考,林毅夫教授并未給出答案,但以他對雙軌制的再三強調來看,他認可的改進步伐應較我個人偏愛的一些經濟學者的觀點為小。
話外一提,近期有正對民營快遞加費、廣藥與加多寶之爭、騰訊微信被迫收費風波都清楚地顯示國企+政府指令干預市場正常運行的陰影揮之不去,民營資本力量無法充分調動,所以要真的做到深入市場化改革并不僅事關擴大市場準入,更重要的是調整政府在市場經濟內的職能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上。
講座的靠后部分,林教授引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經濟建設目標位中國未來勾畫了一幅美好藍圖,雖然那些目標現(xiàn)在還遠未實現(xiàn),將來也未必會實現(xiàn),鄰座的伙計說要達成2020年人均收入對2010年翻一番這種事只能靠統(tǒng)計局大顯神通了,但它確實聽著心潮澎湃。澎湃歸澎湃,就好比五年規(guī)劃,這種東西是計劃體制的遺留,應該摒棄的。如果計劃的目標在不做計劃時也能達到,那定計劃就沒有意義。反之,如果計劃目標原本達不到,那就只有兩條出路:要么各級部門虛報數(shù)字,一頭豬夠吃一年的神話中國人也不是沒見過,就是在趕英超美的美好藍圖下出來的,結果如何大家都有數(shù),明鑒未遠;另一種可能就是以計劃目標為準,用行政力量強行扭曲市場和社會,讓人力和資本異常運作,這將比胡夸海吹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創(chuàng)痛,中國人對此應該是有切身感受的。就像揠苗助長,哪怕每次的目標都只比社會所能高出一點點,伊始能有高速成長的效果,但日積月累,整株苗是要黃掉的。
林毅夫教授的觀點如總價亞洲經驗時提到的“時候能成功的方法往往與事前的主流意見不同”(和劉老師的“成大事者不謀于眾”很像),駁進口替代理論時說的“要看自己有什么而不是別人有什么,發(fā)展比較優(yōu)勢”的觀點都值得反復思考,其后隱含的很可能是超越經濟學范疇的更普遍規(guī)律。我一向認為一場講座的價值不在于它有多少觀點能讓你點頭稱是,而在能激發(fā)聽眾即場和離開之后多少思考,并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東西整合進聽者既有的知識結構之中。若是能有幾句看似無關宏旨,但確經個人生命砥礪的“獨家心得”,更是再好不過。由此觀之,林毅夫昨晚的講座都足以令人受益匪淺。
內容簡介:世界的規(guī)則永遠就是幾條以利益為核心的原則,把握住幾個基本點,就可以萬變不離其宗地應對一切。在全球經濟動蕩不定的今天,金融似乎已經成了全球走向的主宰?,F(xiàn)在的世界金融是以全球化為舞臺的金融世界。當我國的土地、勞動力和資金積累三大資源打包變成商品加入全球化后,全球化正破壞性地改變著我們國家的經濟秩序。美國怎樣運用金融世界話語權,把我們的經濟程序規(guī)劃成自己的快速提款機,以及經濟發(fā)展與轉型的墊腳石?繼《被綁架的中國經濟》之后,著名民間經濟學家劉軍洛再次以獨到深刻的分析,把脈中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深入剖析了中國的農業(yè)、商業(yè)、資本市場等各領域的問題,結合金融世界的運轉邏輯與規(guī)則,預測未來經濟即將面臨的危機。世界博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歷經全球化的中國經濟、環(huán)境,是將獲得全方位的發(fā)展還是將被深度地破壞?在經濟震蕩中,我們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資產?本書一定能帶給你全新的思考,幫你認清詭譎表象下的經濟真相,保衛(wèi)自己的財富。
中國經濟大蕭條還有多遠讀后感,來自當當網上書店的網友:剖析中國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討論大眾關注的熱點話題,并在多年研究基礎上對經濟走勢做出的預測,從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分析經濟,視野開闊,觀點獨到,極具啟發(fā)性,著名民間經濟學家劉軍洛最新力作。
中國經濟大蕭條還有多遠讀后感,來自卓越網上書店的網友:現(xiàn)在的劉軍洛和10年前的劉軍洛一樣悲哀,但10年后的歷史將會證明今天的他是多么的深謀遠慮......2020年再來回首本書對本人的意義時,在全球化中孕育出的美國私人企業(yè)已經進化成21世紀的超級霸王龍,而中國這頭本該強大的大象卻只能永遠俯首稱臣......
讀書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通過閱讀好書,可以拓展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通過大量的閱讀,也可以使在我們大腦里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在20xx年里,我做了一個決定,就是每讀完一本書,都通過寫讀后感的方式分享我自己的心得,我也希望,用輸出倒逼輸入,提高我閱讀的效果。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書籍是我20xx年讀完的第一本書,它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教授在20xx年寫的《讀懂中國經濟》。通過這本書的閱讀,使我對我國40年改革開放過程中經濟發(fā)展的邏輯有了更深的認識,對我國經濟今后該如何發(fā)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這本書針對克里格曼教授提出的疑問: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經濟沒有什么奇跡可言,因為這些國家的GDP增長主要靠生產要素,即資本和勞動力投入,沒有技術進步,沒有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這是新古典經濟發(fā)展理論的典型觀點,它忽視了東亞經濟發(fā)展的人口紅利。蔡昉教授通過大量的數(shù)據(jù)分析,總結出我國經濟發(fā)展經歷的重要階段劉易斯發(fā)展階段(二元經濟發(fā)展階段),由于在這個階段,勞動力相對過剩,一直在從農業(yè)轉向非農產業(yè),人口結構適宜經濟發(fā)展。正是因為勞動力源源不斷的供給,沒有發(fā)生邊際報酬遞減,我國發(fā)展了符合比較優(yōu)勢原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才有了我國近40年的高速發(fā)展。
在分析了我國經歷的劉易斯發(fā)展階段后,蔡昉教授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在2004年左右普工的工資大幅度上漲,繼而到20xx年左右,勞動力人口出現(xiàn)凈減少,得出了我國經濟迎來了劉易斯拐點,開始了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增長手段的索洛增長。在分析中,他區(qū)分了潛在增長率和實際增長率的決定因素,提出我們應該從供給側發(fā)力,而不是在需求側進行刺激。
在之后,蔡昉教授指出,在新的發(fā)展階段,我國仍然有很多潛能和短板。戶籍城鎮(zhèn)化率明顯偏低,社保不健全,全國性的統(tǒng)一勞動力市場還不健全,資源和生產要素在不同的企業(yè)間、在東中西部還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配置,雁陣模型可以有國內版,還需要加大對勞動力的培訓,提高勞動參與率等。通過以上措施,可以使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為高收入國家。
這本書無遺是發(fā)展經濟學的代表作之一,通過大量的數(shù)據(jù)和分析,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從劉易斯發(fā)展階段到新古典發(fā)展階段的歷程,對于我們了解中國經濟邏輯,堅定發(fā)展信心很有幫助。
以上就是我對這本書的讀書心得。美好的生活從閱讀開始,希望我們一起,在20xx年有更大的收獲。
這是一本研究并解析“中國之迷”的書籍。其風格、其意圖、其目的,明顯地在解析“中國經濟與發(fā)展之迷”。內容如此風格如此、表現(xiàn)的手法和邏輯也如此!
中國為何自明代以來發(fā)展停滯了,為何歷史上一直持續(xù)領先全球,自明代之后停滯了。李約瑟之迷與中國的興衰的根由。中國為何選擇了社會主義革命,為何搞了統(tǒng)制經濟。為何出現(xiàn)了東亞奇跡、中國何以沒有采取“休克療法”而取得成功。為何中國優(yōu)選首先選擇農村進行改革,城市改革中又采取了何種措施,解決了何種矛盾與問題。國有企業(yè)的改革與工業(yè)的發(fā)展,為何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金融改革困難在何處,與國有企業(yè)改革有何關系。中國所進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經濟增長的真實性,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與運行機制以及市場的公平與效率如何顯現(xiàn),雙軌制何以有市場,其利弊為何。用西方的理論來解析中國經濟發(fā)展的迷與路徑,分析國際化權威對中國之迷的解析的正誤。等等。
看了這本書的十二個部分及其附錄的三篇資料,真讓人從文化、治理、人口、交換、社會等視角,明白中國的清代之后的屈辱,以及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能夠持續(xù)發(fā)展。從經濟學、社會學、技術和創(chuàng)新的視角,解析了財富原始積累、體制改革、開放性競爭、資源秉賦與作者不主張跨越式發(fā)展的種種理由。也對作者評價“華盛頓共識”的異議的非通用性,并對作者的比較優(yōu)勢戰(zhàn)略予以認同。資本積累、技術創(chuàng)新、開放程度、金融深化與改革、宏觀穩(wěn)定、就業(yè)結構與城市化、收入分配,對于經濟發(fā)展的極端重要性。華盛頓共識是指:強化政府的財政紀律,增加政府在改進收入分配和過去受忽視而有高回報的領域的公共投資,擴大稅收的基礎,統(tǒng)一匯率,貿易自由化,消除外國直接投資的障礙,國有企業(yè)的私有化,放松對市場準入的管制,保護私有權。
對于作者將意識形態(tài)也視為一種資本,作為一種投資,這是我的首次接觸這個理念。這真是一大發(fā)明。這也是“生產力”的組成部分。故意識形態(tài)的投資及非權力相關的“干股”,其實就是技術入股
,是知識產權!
對于構建的復雜的關系中抽象簡單而實用的邏輯關系,這是社會科學理論本質的任務。從復雜的經濟現(xiàn)象中抽象關鍵的變量從而建立一個簡單的邏輯體系,這需要知識分子的豐富社會科學知識作支撐!
真是大家!此老兄真不愧為世界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讓人從中看出其寫此書的意圖。并將意識形態(tài)作為投資,作為資本,作為人類進步的最重要因素!
內容簡介:本書緊緊圍繞當前中國經濟發(fā)展中面臨的熱點難點,從“十二五”規(guī)劃建議中所強調的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科技進步與創(chuàng)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以及進一步改革開放等方面出發(fā),對100個經濟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多位政府官員、經濟學家、企業(yè)家參與了問題的研討,力求勾勒出中國經濟運行與轉變的藍圖。
中國經濟轉變100問的讀后感,來自淘寶網的網友:本書緊扣100個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問題,幫助理解“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方方面面,回答如何從“我”做起來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揭示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對我們未來生活的影響,為公務員、企業(yè)家、管理者以及廣大群眾提供了急需的解讀。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中國經濟轉變100問》百問百答,形式新穎,敢于直回矛盾,敢于揭示問題,對經濟發(fā)展方式的力力面面都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觀點,提出了破解之道,難能可貴。
中國經濟轉變100問的讀后感,來自當當網的網友:經濟之聲作為專業(yè)化頻率更有條件在創(chuàng)新內容、擴大市場、多渠道傳播等方面作出積極探索。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經濟轉變100問”的結集出版是對節(jié)目生產的一種延伸。在無線傳播、網絡傳播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xiàn)了市場傳播,通過進入圖書市場,實現(xiàn)了廣音頻產品的增值,有效提升了廣播節(jié)目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單靠經濟改革已經無法完成改革的使命,我們需要以社會公平和遏制腐敗為目標,重新構思整個經濟改革的總體目標?!边@是郎咸平新書《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的最后一句話,也說出了目前我國經濟的窘境和困惑。
本書通過大量詳實的數(shù)據(jù)揭露了一個事實,目前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即投資、內需、出口幾乎失效。通貨膨脹和房價的暴漲讓內需顯得動力不足;曾經輝煌數(shù)十年的出口也遭遇了人力成本上漲和環(huán)境容量的制約。反觀現(xiàn)實,中美貿易戰(zhàn)的爆發(fā)無疑給了我們一個警醒,出口的大好局面已不復從前;而政府主導的投資和土地財政在經濟和貨幣政策上左右為難,改革的呼聲雖然越來越大,但是阻力著實不小。因此,“最危險邊緣”的提法絕非危言聳聽。
本書通過中西方的對比得出結論是,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務并對經濟社會進行監(jiān)管。但是當今,我們地方政府的工作范圍不但大范圍涉及社會治理,而且深度干預社會的經濟建設,而服務和監(jiān)管職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失位。
而國有企業(yè)不但憑借壟斷優(yōu)勢進入競爭性領域與民爭利;銀行長期成為國有企業(yè)和地方政府的“提款機”,以致民營企業(yè)不得不到資金支持,反觀現(xiàn)實,這樣的現(xiàn)狀也滋生了大范圍的民間借貸和互聯(lián)網P2P。因此,當前我們不應該只注重表面的問題,更多地應該注重社會變革更深層次的原因。
郎咸平曾說,無論亞當·斯密,還是卡爾·馬克思,他們的思想都是殊途同歸,即通過不同途徑打擊腐敗,建立和諧社會。打擊腐敗的關鍵就是將權力關進籠子里,讓其服務于經濟社會,而非直接控制經濟社會。我國近些年在很多方面的進步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歷史潮流的推進和科學技術的突破。本書希望通過“解決國有企業(yè)虛胖問題”,“利率市場化比人民幣國際化更重要”,“在金融領域對民營企業(yè)的放開比許多領域對外開放更重要”,“建立預算制度”,“減輕稅負,藏富于民”等話題的討論,讓我們更多地關注目前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頑疾和經濟社會變革的緊迫。
中國經濟的12個問號的讀后感,來自當當網的網友:讀完該書如下感覺:1、書中所提12個問題基本反映目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深度和廣度都抓得不錯,但對問題的解答不盡如意,基本是正反雙方的意見羅列,而且在本書以外的很多媒介上可以看到。作者沒有提出自己的見解,有些遺憾,不太符合衛(wèi)視香港臺的做法。2、對書中所提問題感興趣的讀者一般都多少了解一些經濟學、管理學的知識,因此書中對一些基本詞匯的解釋顯得畫蛇添足,從而造成該書排版很難看,大字粗糙、小字難讀。3、股市、樓市、金融、實體經濟、消費、信心、就業(yè)、民生、國家戰(zhàn)略、國家文化等都是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希望能了解更多的權威資訊,以便更好的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建立信心,應對危機。4、我喜歡敢說自己心里話的經濟學家,例如郎咸平、謝國忠等,他們的理論研究和觀點對決策有積極作用。中國的很多事都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卻很少有不可行研究,希望這方面的人士多一些……
中國經濟將重蹈日本覆轍的讀后感,來自當當網的網友:房價飆升,股市投機成風,外國金融機構介入,國際外部壓力不斷,似乎中國現(xiàn)在的處境和日本90年代極度相似,中國經濟是否能得頂住??????這是一個一直困惑著我的問題,近來讀一本書名為《中國經濟將重蹈日本覆轍》的書,解了我一點惑。在這本書里,作者再現(xiàn)了戰(zhàn)后的日本和改革開放以后的中國迅速崛起波瀾壯闊的歷史過程,通過翔實的數(shù)據(jù),豐富的素材以及嚴謹?shù)恼撟C解碼這兩個一衣帶水的東方經濟強國在不同歷史時期創(chuàng)造的發(fā)展奇跡。作者站在今天的戰(zhàn)略高點,運用比較政治經濟學的方法,將日美競爭與中美競爭兩場不同時空下東西方博弈進行復盤、比較,試圖在歷史斑駁的蹤跡中尋找通往未來的路。作者說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現(xiàn)在留給我們的問題是,我們如今亦在深享著當日歐美國家所給予日本‘禮遇’,甚而可以說,當前整個世界,無論是崇拜還是害怕,整個世界都在高度的關注著我們這個國家,就如同當日整個世界對日本所施于的一樣。但正與我們所能夠見的,日本正是在這種注目禮中,慢漸地陷入了樂觀預言的悖論里。那么我們又會不會象日本那樣,陷入那些并沒有洞察力的美國人的樂觀預測后的悖論怪圈呢?這正是我所憂心的。初一看書名,作者仿佛想表達中國真的會重蹈日本的覆轍的,當時我的思維完全被該書的推薦序作者所誤導,以為這就是一本就日本論中國的書,如果僅僅是如此,那么的確如林先生所說,中日兩國“所處的時代、國際環(huán)境和雙方的力量對比”完全不同。但書細細讀來卻又仿佛全然不是這回事。我很贊同作者在其自序里的一段話:如果大家僅僅通過題目和書名,就輕率的認定我在這本書里預備表達的是,當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諸條件已經消失,中國經濟將陷入“停滯膨脹”的深淵,那么我可以說的是,這種論調是大錯特錯了。但在這本書里我確乎想表達的是,當前中國經濟確實已經進入了一個轉折的關頭倒也是事實。對書通讀一篇后我的發(fā)現(xiàn)時:第一:該書比較公正客觀,沒有太濃烈的民族主義氣,在書中作者并沒有像推……
誰都逃不掉的中國經濟大泡沫的讀后感,來自當當網上書店的網友:林語堂說:“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tǒng)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里找這么弱智的東西幾乎不可能。”——本書P89實際上,中國不僅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中國本身就很奇怪。中國歷來是“有天下無國家,有江湖無社會”。而其實,這些奇怪的人所擁有的,恰恰就是現(xiàn)代的所謂公民意識。本書分為A、B、C、D四編,前三編主要在談房價,最后一編是對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反省。對于當前的經濟形勢,我認為老先生(本書作者)分析的真是太透徹了!房價可以說是今天中國最大的政治。透過房價,我們可以很好的了解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為什么房價暴漲?為什么所有人都相信房價只漲不跌?為什么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你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為什么很多物價三十年漲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你的工資卻連三倍都不到?為什么世界第二的經濟體,卻擁有世界第二多的貧困人口?……這樣的問題,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或許從來沒想過,或許還可以問出更多。98年出過一本書,叫《現(xiàn)代化的陷阱》,曾經把中國當時面臨的問題,用經濟學的思維,剖析得入木三分。可惜的是,在每一個十字路口,我們好像總是走錯路。而今天中國的高房價,用書中的一句話來說,叫做“自己屙屎給自己吃”。高房價已不僅僅是普通人住不起房的問題,而是使整個中國經濟癌癥化,不斷擠壓消費,也就是不斷擠壓其他行業(yè)的生存空間,導致整個經濟環(huán)境進一步的惡化,這是飲鴆止渴的愚蠢行為!而問題的產生根源,就在于市場失靈,而權力顯靈。本書一個獨特的觀點是,房價的泡沫其實已經破裂,只不過還在上漲的假象,導致不少人以為政府不會讓房價大跌,但其實房價是通過通貨膨脹的方式在不斷下跌,而不是通過售價的直接下跌。也就是說,假設你原來月供是2000元的……
相信《《中國經濟》的讀書筆記1000字模板》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教育筆記,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中國經濟讀書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毋庸置疑,當我們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時,我們需要把自己教育實踐中的見聞感受記下來,而教育筆記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書面表達能力。你了解如何寫出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呢?以下由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個人讀書筆記范文1000字模板”,歡迎學習和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本是出于好奇的心情,找到了小王子看。想看看這個閱讀量...
幼兒教師教育網欄目精選:“鑄劍讀書筆記”,歡迎閱讀。欄目特意為你整理《鑄劍》的讀書筆記,作品這本書當中的故事情節(jié)常??梢砸l(fā)人們的更多內心感受。對于內心的想法和抒發(fā),多數(shù)人可以嘗試通過讀后感記錄,歡迎你收藏本站,并關注網站更新!...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學識淵博的人談話一樣,讀完作者寫的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你知道如何寫出一篇有感染力的作品讀后感嗎?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收集整理的“2023《中國經濟》讀后感”。...
眾所周知,作為一名沒有經驗的新老師,我們需要把自己教育實踐中的見聞感受記下來,而教育筆記是老師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一名教師,寫教育筆記需要注意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當下力量讀書筆記1000字模板,帶給大家。感謝您的參閱。痛苦源于自我:我們的痛苦源于我們的大腦創(chuàng)造了一個虛假的自我。它...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