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近代史觀后感

發(fā)布時間:2024-01-25

經(jīng)小編的檢索,已經(jīng)找到了符合您需求的“近代史觀后感”資源。不僅讀書能夠豐富人的閱歷,看電影同樣也能夠。很多時候,當我們觀賞作品時,都會產生一些想法。觀后感的關鍵在于給出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它是每個人在欣賞一部作品后的感受和評價。建議您閱讀完此文后將其收藏備用!

近代史觀后感 篇1

中國近代史是一段讓人無法釋懷的歷史。讀史的過程就是不斷生出慨嘆的過程。但是站在后來的角度,選定一個既定的基點去闡述歷史,是謂“蓋棺定論”者,實在讓人疑惑它的釋讀。教科書中的近代史如此,教科書外的近代史,此是其一,也未脫窠臼。所喜者,畢竟接觸到些許不同的歷史追述,些許開明了一些觀點和立場。

之前讀曾文正公的傳記,最大的感嘆就是,所有著史者,皆是局外人。因為是局外人,便只能憑借史料推敲連綴;因為是局外人,便對歷史的走向有了一點兩點通明,因而似乎更易評說好惡;但也因為是局外人,便永遠無法從當事人的角度還原歷史的真相。換句話說,大多數(shù)讀史人,永遠只有扼腕嘆息的份兒,把他們換回歷史現(xiàn)場,他們的所為只有更糟。

所以,讀史或在于了解現(xiàn)代一切的由來和背景,或在于于風云變幻中習得一兩點人生積累,而決不在于頓生義憤。

近代史觀后感 篇2

讀后感是對一本著作的一個總結及心得體會,一篇好的讀后感能讓讓一個讀者對未知的著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重要的內容和一覽著作的好奇心,同時,讀后感也是表達個人對作品的理解能力,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融合在一起,悲傷和幸福的文字產生更加激烈的碰撞,讀后感思想和文學在對著作進行一個美好的文化傳達的同時,也表達著個人內心的呼吁。所以,在讀完李侃版的《中國近代史》后,我便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寫了下來。

1840年,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發(fā)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歷史也以鴉片戰(zhàn)爭為標志進入近代史,這是中華民族一段屈辱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抗爭的歷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尋求富民強國之路的探索史。

這是一本很值得思考的書,我大概了解了: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百余年時間里,在中國的土地上,經(jīng)歷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壓迫和反壓迫的歷史事件,它們如實地記載了外國列強和本國封建統(tǒng)治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實地記載了革命和進步力量與反動勢力的殊死較量;如實地記載了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終勝利的輝煌歷史。

這是一部災難深重的屈辱史。

中國近代史是災難深重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屈辱的歷史,中國人民飽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國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爭相侵略我,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幾百個,中國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戰(zhàn)爭中一次又一次被打敗。這些條約給中國人帶來了野蠻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華戰(zhàn)爭和大批的不平等條約,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貧窮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領土完整,因此我要牢記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勿忘過去,面向未來!用我的勤勉與奮斗去開創(chuàng)一個全新的未來!

這是一部不屈不撓的抗爭史。

在西方列強野蠻侵略中國的同時,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不屈的華夏子孫,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有來自社會底層,也有來自清政府內部,有的是有組織的,有的是群眾自發(fā)的。 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盡管有一些民族敗類,但是清政府和廣大愛國官兵也進行了一些英勇的戰(zhàn)斗,涌現(xiàn)出像林則徐、鄧廷楨、裕謙、海齡、關天培、陳化成等大批愛國將領;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也出現(xiàn)了前仆后繼抗爭的壯烈場面;在中法戰(zhàn)爭中,馮子材無所畏懼,領導取得了鎮(zhèn)南關大捷,劉永福領導黑旗軍威鎮(zhèn)敵膽,愛國海軍在馬尾海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了臨危不懼、英勇戰(zhàn)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左寶貴、鄧士昌、林永升、劉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職,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各地民眾自發(fā)抗日,都體現(xiàn)出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愛國抗爭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愛國官兵的抗爭外,廣大人民群眾從未放棄斗爭,帝國主義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廣州三元里民眾的自發(fā)的抗英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還出現(xiàn)了大量的反洋教斗爭。

在中國近代史上,還有兩次大規(guī)模農民運動給帝國主義主義勢力以沉重打擊。第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規(guī)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運動,在打擊中國封建統(tǒng)治的同時,還承擔起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給外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國殖民化的企圖。第二次是義和團運動:1900年爆發(fā)的震驚中外的義和團運動,是一次以農民為主體的人民群眾為捍衛(wèi)民族獨立而展開的反帝愛國運動。雖然它失敗了,但表現(xiàn)出的中華民族的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使帝國主義認識到中華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為維護國家主權,1919年爆發(fā)了五四愛國運動,波及全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chuàng)造了條件。

這是中國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國的特殊時期,中國的根本任務是維護民族獨立和主權完整,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實現(xiàn)政治進步。在為了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在伴隨中國艱難的近代化歷程中,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運動,又有新生階級代表,既有地方大員,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先進的中國人初步認識到西方的現(xiàn)代化,以林則徐、魏源等人以經(jīng)世務實的態(tài)度,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承認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尋求強國御辱之道,產生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為中國的合法政府,在歷經(jīng)浩劫后,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一批務實且有政治經(jīng)驗的權力重臣,開始了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在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前提下,倡導富國強兵運動,創(chuàng)辦軍事、民用工業(yè),籌劃海軍,設立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盡管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但是洋務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加劇了中國近代化進程。

甲午戰(zhàn)爭后又興起了"戊戌變法"運動,可最終還是失敗了。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改良主義道路不能救中國。此后,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了歷史的舞臺,經(jīng)過一系列的武裝起義和革命斗爭,終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勝利,使中國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1919年中華民族又爆發(fā)了愛國的五四運動,以后隨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中國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確方向,終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和領土、主權完整,并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 歷史已經(jīng)證明也永遠昭示,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中國人民是勇于探索和進取的人民,中國必將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

勿忘過去,面向未來!我要繼承并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使中國永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

近代史觀后感 篇3

近期,于閑暇時,我翻閱了《通往立憲之路,告別晚清的近代史》一書。觀其前后,縱覽全書,從中領會到些許作者所要傳達給我們的思想和精神。翻閱過程中,我體會到作者**及李冬君他們的觀點,他們對于中國近代史的獨特認知,他們對于晚清,對于近代的解讀。

也許,我所了解到的是,作者的初衷與他真正想表達的并不相似,或者說只有千分之一。但我覺得這無傷大雅,畢竟,“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認知角度不同,所體會的思想、觀念便會有所偏差。(勵志的句子 WwW.djz525.com)

于我個人而言,該書是一本體現(xiàn)個體性的近代史書籍,與其他我們所閱讀過的近代史書籍所不同的是:該書體現(xiàn)的是作者個性化解讀的“近代”,而非呈現(xiàn)中國遺留的史書中所記載的“近代”。這本書的作者是基于熱愛中國的思想,他們對中國近代史的長期研究和他們的價值觀。

在筆者看來,受辱的不是人民,不是中國,而是晚清。作者寫的這本書不像以前那樣是一本愛國主義教科書,也不像以前那樣充滿了屈辱。在我看來,作者不希望中華民族的后代生活在屈辱之中,讓他們覺的子己的祖先非常卑微。

因此,作者所寫的現(xiàn)代史并不是這樣一部屈辱的歷史,而是現(xiàn)代的、進步的歷史。

細品全書時,會發(fā)現(xiàn)在這部書中體現(xiàn)著作者對于近代中國前行道路——通往立憲之路的解釋,他們認為近代中國主流沿襲著文化江山這一脈,必然走向自由民主,必然從文化走向政治,這是通往立憲之路,這是中國的必由之路。在這本書中所強調的立憲,是主體化的,是自我的,也是個體的,而非我們通常認知的體制化,并不是在體制之內解決問題??磥?,即使是一個女性,一個社會底層的人,也能抵御八國集團聯(lián)軍的侵略,為中國做出自己的努力。

這便是一個個個體的覺悟,一個個個體的自覺。而這也是作者寫下這部書所想告訴我們的,當一個個個體都能夠擔當好自己,能夠為通往立憲之路作出貢獻,那么中國的近代史便絕不是屈辱,那么中國必然走向自由,走向立憲。

閱讀這本書,不難發(fā)現(xiàn),在這本書中作者并沒有依傍任何“主義”,而是自覺地把思想與“主義”分開,全新解讀以科學與民主而非以王朝王權為標志的“近代”。與此同時,作者還將晚清與近代分開,他們認為“王朝走向沒落是晚清史,中國走向民主與科學是近代史”,這是文化中國與王朝中國在近代史上的劃分。在作者看來,我們有一個****,一個是文化中國,另一個是朝代中國。

在這部書中,就****的關系來說,除去上述,作者是如此認為的:文化中國“以自然形態(tài)言之,它為‘江山’;以社會形態(tài)言之,它是‘民間’;以文化形態(tài)言之,它是‘歷史’。歷代王朝,便是從這歷史的本體里生長起來的,它不但是誕生王朝的產床,同時也是埋葬王朝的墓地,王朝史只是它的一部分”(摘自《通往立憲之路,告別晚清的近代史》)。

因此,在作者看來,“文化中國”是源始的,基礎性的,活的文化生命體,而“王朝中國”,如唐宋元明清等王朝歷史,只是“文化中國”的一次經(jīng)歷或一種存在方式而已。作者將民主與科學(即近代性)看作文化中國在近代的發(fā)展,并且,在作者看來晚清的滅亡則是王朝中國衰落的必然。在作者看來,只要民主和科學(即現(xiàn)代性)繼續(xù)和前進,現(xiàn)代就不會結束。

縱觀全書,在作者的筆下,晚清史是僅僅屬于王朝中國的,而走向民主與科學的近代史,卻不僅僅屬于文化中國,它同樣屬于世界。中國近代化,不僅僅是要走出王朝中國的天下,要走向民族國家的世界,更要以文化中國的發(fā)展來共同構建一個東西方一體化的民主與科學的世界。據(jù)我們所知,文化中國早在17世紀就以自己的方式參與了民主和科學的全球化。

可以說,沒有文化中國的參與,世界就不能稱之為世界。世界應該包含地球上所有的國家;可以說,沒有文化中國的參與,一切普世價值都會有缺陷,一切努力都無法獲得同樣的價值。這樣,作者就可以看到中國的近代史。他們對訪問中國的命運印象深刻。屈辱屬于晚清,榮耀屬于近代。

回首古今,貫徹東西,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文明要想幾千年不倒,那么在它所經(jīng)歷的每個時代必有其“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這本書中,作者便是以其獨特的視角來考量中國近代史,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以江山立國體,以個人立自由”的歷史價值觀,向我們展示了“通往立憲之路”的多元化的歷史樣式及其發(fā)展道路。

在當今社會,關于現(xiàn)代史的研究和理論不計其數(shù)。人們對于近代史起始點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在有的觀點中,認為中國的近代史應以1552年沙忽略登上上川島為起點,但在該書中,作者否認了這一起點,在作者看來,沙忽略只是單向度的傳教,并不能夠體現(xiàn)“文化中國”的獨立性。此外,作者在本書中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兩條起跑線:

學者之路:從徐光啟到徐繼畬;另一條來自民間海權的路線:鄭成功到孫中山。

同時,作者以“近代性”(科學與民主)為依據(jù),提出近代史開始于明中葉,并突出強調了“傳統(tǒng)書院”和“民間海權”在近代史的位置。在筆者看來,朝代與民間是兩股獨立的力量。有時王朝可以代表中國,有時卻不能完全代表中國。當面臨挑戰(zhàn),而王朝不能代表中國時,人民就會奮起抗爭。

這時,就會有許多有識之士將目光轉向民間,到民間去。中華民族之所以能生存幾千年,是因為它深厚的民間力量。在四千年的舞臺上,朝代就像跑龍?zhí)?,而民間卻永遠閃耀著光芒!

不同的作者對于書寫有不同的寫法,不同的作者對于歷史有著不同的理解。在《通往立憲之路,告別晚清的近代史》一書中作者采用揮灑自如的散文化寫作手法來寫,注重挖掘人性深處的光輝與陰暗面,使讀者在重讀中國近代史的同時,能夠進一步體察被時代大潮所裹挾的歷史人物的所思、所感、所為。并且,在你閱讀這本書時,不難發(fā)現(xiàn)這部書它不是教科書,沒有多余的條條框框,筆到之處,思之所在。

作者以中國近代史的歷史走向為脈絡,將晚清至民初的重要歷史人物一一安排出場,以一段段鮮活的故事組織結構,使歷史讀來不再枯燥。而在人物的安排上也和其他作者不同,他們沒有局限于描寫例如像康有為,嚴復等這些傳統(tǒng)近代史寫作中的常見人物,而是將嚴修,賽金花等人物放大。

《通往立憲之路,告別晚清的近代史》這本書共分13個部分,包括了:導論、近代史與近代性、**流失的天下、走向世界的思想者、大用之人曾國藩、天國的墮落、漢人收復國權運動、國權與王權之爭、皇帝的救贖、女子與小人的故事、立憲運動一分子、在黨權與國權之間、文化個體性自覺,每輯之下按各自的側重,細分篇目。

讀這本書,我們可以從這本書的字里行間知道作者寫的這本書的核心是什么。作者認為文化中國的精神即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這也是作者書寫這篇文章的核心所在。作者把握了“文化中國”的精神象征,彰顯了文化思想的交流對話在歷史中的作用。

而作者更是以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第三次思想交流對話,即利瑪竇與徐光啟的合作,以中西會通之科學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當論及“自由”這個人類永恒的話題時,作者則是列舉了齊天大圣——孫悟空的例子:在我們所熟知的《西游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孫悟空從開始的恣意妄為,自由無拘束到成長自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戰(zhàn)士,而他在完成了西天取經(jīng)后,仍會回到那個自由的王國——花果山,仍會過回他的自由生活。

在我們的認識中,花果山是孫悟空的必然歸宿。中國近代史上那些杰出人物的代表不是孫悟空嗎?他們的思想絕無干涸,他們的斗志何其堅強,為了理想中充滿大愛的自由江山,他們走上了同一條遍布荊棘的路。

而后他們將回歸個體,安身于文化的江山。

在這本書中,作者是這樣描述曾國藩的:他是在“刺馬案”中小試牛刀,就已使朝廷心驚膽戰(zhàn)的曾國藩,他卻也是不愿把“圣人子弟兵”帶入軍隊國家化,從而給中國近代史留下個莫大的遺憾的曾國藩。在這部書中,我們能體會的李鴻章是這樣的,敢在老佛爺面前自稱“康黨”;創(chuàng)立了北洋“軍事—工業(yè)復合體”,卻在皇榻之下被“去李鴻章化”;拒做**,只因是個保皇黨。

當我們看整本書時,可以看到徐繼畬就是這樣一個用古代漢語講新世界的人。在他所書寫的《瀛環(huán)志略》里,沒有**架子,沒有華夷對立,枯燥的世界地理在他筆下頓時生動鮮活起來。本書所描繪的胡雪巖,是唯一一個有商業(yè)戰(zhàn)爭意識的紅頂商人。他用自己的力量同帝國主義作斗爭,把生死置于危險之中。

既知有君臣大義,又知朝廷外尚有國家利益,僅其一人而已。在作者的認知中,“千古一帝”光緒,是家天下的逆子,卻是中國人民的兒子;他是君主制的叛徒,是祖國的忠實仆人。在這部書中,作者給予嚴修的定義是以教育獨立的新思維,創(chuàng)私立新式小學及女學,亦是近代**的“第一推動者”。

在作者的書中,蔡鍔是普天下少有的主張軍隊國家化軍閥,他率先喊出“國權至上”,他的南方軍魂,為江山而立國體。在作者的書中有著這樣一位地位卑微,卻人格高貴的**女子——賽金花,這個小女子的柔弱之軀,可以抵擋住八國聯(lián)軍的野蠻,卻抵擋不住**臣民的踐踏······

《通往立憲之路——告別晚清的近代史》是一部具有世界史意義的學術論著,是值得我們一讀的好書。書中的觀點和論證,我們或可反對和另作他解,或可贊同和從中領會,學習。作者的這本書將引導我們一步一步地重新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史,讓我們重新學習現(xiàn)代史。

它是一部英雄的贊歌,帶著壯烈,帶著激情。它也是對于近代史解說開辟出新道路的見證,它將影響一部分文人對于近代史的看法,也將影響我們對于近代史的認知,影響我們對于祖先的看法。它讓我們明白,現(xiàn)代史不是我們的屈辱史,而是晚清的歷史,不是人民的歷史。

近代史觀后感 篇4

蔣廷黻主張以所學為國家所用,是中國近代史上“書生從政”的代表人物。在學術上,他是當時公認的中國近代外交史專家和這一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他另辟蹊徑,從外交的角度講述中國近代史,從外交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國遭受西方列強壓迫的原因。《中國近代史》折射出蔣廷黻那一代受過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響的學者在思考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社會進步時的普遍心態(tài),是對中國近代遭受侵略的一種深刻反思。雖然他的歷史觀不可避免受到他的政治傾向影響,其觀點在今天看來也并非完全正確,但其思考的精神,其學術價值和學術影響,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1914年,蔣廷黻中學畢業(yè)后,進入了俄亥俄州歐伯林學院讀大學。在大學里,蔣廷黻主修歷史學,兼修其他多門自然科學課程。他這樣選擇的原因是,他對當時中國國內的軍閥紛爭和混戰(zhàn)所引起的各種問題產生了探究欲望,想通過學習歷史,獲得“將來在中國從事政治工作”的知識和經(jīng)驗。同時,由于歷史系的課程枯燥單調,他在課外閱讀了許多德國史和意大利史,了解了俾斯麥、加富爾、馬志尼、加里波第等德國、意大利政治家是如何為建立現(xiàn)代民族國家而努力的。接受了嚴格的科學方法訓練。俄亥俄州歐伯林學院自然學科的教授們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教科書,而要求他們學會觀察事實;研究報告一定要做到觀察仔細和結論客觀。這種訓練使蔣廷黻終身受用,使得后來他從事歷史研究時能堅持從史料中得出結論,憑史料說話;從事政治工作后也極重視實際觀察,對很多事有較為清晰的見解。1919年夏季,蔣廷黻從巴黎重返美國,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再次進入大學進修后,他想做個能左右中國政壇的新聞界大亨,就進了新聞學院。他不久便覺得要左右政壇必須懂得政治,便進政治研究所改修政治學。后來,他認為政治學科所講的政治只是理論而非實際的,“欲想獲得真正的政治知識只有從歷史方面下手”,又轉為專攻歷史,主修歷史學,導師是著名政治社會史教授卡爾頓?海斯。轉了一圈,蔣廷黻又學習歷史了。歷史的功能在于了解過去、服務現(xiàn)在、推測未來,因此歷史著作應注意歷史教育的普及,力求寫得既內容豐富、又明白曉暢,以達到歷史所產生的最大效應。《中國近代史》就是以進化史觀為指導,以“經(jīng)世致用”為主旨

近代史觀后感 篇5

讀了中國近代史這本書,也使我感受頗深,在中國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近代中國的命運可謂是跌宕起伏啊,自從鴉片戰(zhàn)爭國門被粗暴的打開,中國從政治到經(jīng)濟各方都經(jīng)受了一次徹底的改變。各種不同的思想沖擊著剛從封建惡夢中蘇醒的人們。在各國列強的不斷挑釁下,情緒激動的人們,各階層的人們都在積極的尋求救國之路,而各階層卻沒有很好的考慮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但是迫于當時的局勢,也摸索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道路。

中國的近代化變革是在西方列強的侵略、壓迫下,以救國斗爭的形式進行的,其自始就帶有急促的特點。面對亡國、瓜分的嚴重威脅,人們恨不得在一天早上就扭轉民族的厄運,使國家由弱變強,因而以為只有最徹底最全面最快速的變革才是最好的。

書中讓我覺得印象深刻的是,本書中的歷史事件沒有絕對的好壞,歷史人物也是這樣。就像林則徐這樣公認的英雄也可批評,書中說到林則徐怕名聲不保,讓自己的國家繼續(xù)睡在夢中日趨衰弱,始終不肯犧牲自己的名譽去與時人奮斗。而飽受人們指責的李鴻章卻被贊揚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家。在一般人的觀念里,天津、南京條約的簽訂,是中國喪權辱國的開始,但作者并沒有不這樣看。他說,“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條款雖多,主要是北京駐使和長江通商,歷史的意義不外從此中國與西洋的關系更密切了。這種關系固然可以成為禍根,但也可以起到促進的作用,主要看我們振作與否。只要我們不留戀閉關自守,妄自尊大的時代,勇敢地到國際生活中去找出路,中華民族并非不能從此強大起來??梢姇械挠^點和我們傳統(tǒng)的歷史價值觀有些不一樣,也在一定程度上刺痛國人的情感,但卻不失一針見血的鋒芒,這點是很值得推崇的。

中國近代史是一連串的慘敗。它們是國人心頭一直存在的傷口,心中那種悲憤仍然在浮現(xiàn)。這段失敗的悲慘歷史也讓中國人慢慢意識到,正是因為這一連串的慘敗,才迫使中國社會在痛苦的全面危機之中艱難地完成了轉型。失敗導致的危機越深重,尾隨而至的變革就越激進。本書還指出了以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即近代史上的軍事或外交勝利,往往導致一個消極后果,即保守勢力的抬頭。例如1881年曾紀澤的外交勝利和1899年成功拒絕意大利租借三門灣,都造成清議派士大夫過分自信,使他們誤以為只要強硬對外,洋人終將退讓。這種建立在對實力的錯誤估計之上的盲目樂觀,是中法戰(zhàn)爭和義和團事變中中國失敗的重要因素。

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國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的抗爭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xiàn)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xiàn)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近代史觀后感 篇6

這部紀錄片一共有六集,分別是《圓夢工程》《創(chuàng)新活力》《協(xié)調發(fā)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和《開放中國》。它一步一步的講述了中國在黨十八大以來發(fā)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這些激動人心的記錄一點一點的刺激了我的內心,燃起了我對祖國的熱愛,對身為一個中國人感到十分的自豪與幸福。

一開篇,我就見到了一艘大船——振華30。它是中國自主建造,全世界最大的起重船。它成功地完成了港珠澳大橋最終接頭的任務。要知道最終接頭是一個巨大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重6000噸,我到現(xiàn)在都無法想象,振華30是如何承受住這樣一個重力的,無法想象背后的工程師和工人們?yōu)榱朔桨傅某晒λ冻龅钠D辛。還記得林鳴,這位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說過一句話:"過去干工程是有什么裝備設計什么樣的方案,你今天看我們港珠澳(大橋工程),你想怎么干,我們國家現(xiàn)在都有能力制造一些專門的東西能夠干成。"說出這句話的他是自豪,是幸福的,而對正在接受國家教育的我來說是十分欽佩的。雖然我可能沒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干這么偉大的事,但我知道只要我努力學習,不斷朝著自己心中的目標前進,同樣也能為日后自己所處的行業(yè)做一分貢獻,也能為輝煌的中國增添一點星光。

如果說第一集是波瀾壯闊之感,那第二集就是親切溫暖之情。我很慶幸自己生在了一個美好的年代,在這個科技不斷創(chuàng)新的時代,我們的生活都變得十分多彩,十分方便。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我們出門幾乎都不用帶現(xiàn)金,移動支付已經(jīng)將我們的生活包圍了,而作為新生代的我們都難以想象沒有網(wǎng)絡的中國是什么樣的。是啊,互聯(lián)網(wǎng)帶給我們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無論你想干什么,只要你有需求,互聯(lián)網(wǎng)幾乎都能滿足你,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決定了一個人的前途,也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未來。作為一個渴望發(fā)展,渴望取得更大進步的我國來說,創(chuàng)新尤為重要。因此中國的戰(zhàn)略抉擇是,把創(chuàng)新作為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chuàng)新擺在國家發(fā)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惟創(chuàng)新者進,惟創(chuàng)新者強,惟創(chuàng)新者勝。對于我們來說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就是對自己,對國家的最大支持。因此我也準備報名參加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比賽,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實踐出最好的未來。

近代史觀后感 篇7

這個暑假,我翻開了《中國近代史》,一覽這段血淚斑斑的歷史。

其中有一個故事烙印在了我的心頭:“亞羅”號事件。晚清政府腐朽無能,實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所謂“亞羅”號事件只不過是英國為了侵略中國而打出的一個幌子。中國水師在中國船上查捕海島,完全是中國的內政,與英國一點關系也沒有,可英國的領事巴夏禮竟夸大事實,弄虛作假,激起英國首相向中國開戰(zhàn)的欲望。這件事就是一把鑰匙,開啟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開啟了西方侵略者對中國無休止的戰(zhàn)爭。圓明園被燒毀,中國被迫簽約,土地被迫割讓,中國已深陷“半殖民地”的標簽。還有“馬桶陣”“葉名琛事件”讀著這本書,仿佛心已落入萬丈深淵,屈辱帶來的懊惱,叩擊著心里的一潭死水。果然如大家所說的,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段屈辱的歷史。這一段歷史,更是讓我明白“落后就挨打”的道理

但人生就得向前看,一個國家的進程也是如此。被鐐銬所牽制,并不代表一生都無法掙脫牢籠。被迷霧遮住了眼,并不昭示永遠處于迷茫之中。正像大家所說的,中國這頭雄獅正以驚人的速度覺醒、咆哮、飛奔,直奔向世界之巔。港澳回歸,昭示中華民族正一點一點奪回自己的位置;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宣告中國的經(jīng)濟正在飛速發(fā)展;北京奧運精彩絕倫,中國女排東山再起,打破外界對于“東亞病夫”的成見;兩彈一星、中國天眼、嫦娥工程,對于科學的追求引領國民奮發(fā)向上;而在20XX全球新冠疫情中,中國對疫情的控制,對病毒的平息的速度更是驚人的,不可思議的。隔離病毒,但不隔離人與人之間的團結,人與人之間相連的愛。

這就是現(xiàn)在的中國,崛起的雄獅,一鳴驚人的飛鳥,無一處不展現(xiàn)著他活力跳動的脈搏,蓬勃發(fā)展的生命力。或許歷史是不忍回首的,過去是慘不忍睹的。但只要以史為鑒,勇于改過。觸底反彈也是如此偉大。

近代史觀后感 篇8

統(tǒng)一、主權獨立的重要

國際間的角力,利益競爭猶如黑幫般運作。有沖突就先“講數(shù)”,“曬冷”顯示實力,擺不平則動武。一些實力較弱的人會向實力較強的人靠攏,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換取生存空間。

當“大佬”施壓,一切違反國家利益的政策也要執(zhí)行。美國攻打伊拉克,日本及南韓就要出兵。1985年,如果美國希望日圓升值,日圓就會升值。

最近,西方國家面臨的人民幣升值壓力越來越大。中國能夠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間調整幣值,令自己的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就是主權獨立的好處之一。中國要長治久安也必須如此。

如果你看看二戰(zhàn)后的中國,它真的有被列強瓜分的危險。當時日本投降了,蘇聯(lián)應該把東北還給中國。但卻遲遲不肯撤軍,令人懷疑其企圖。

后來,當軍隊撤退時,它搶劫了東北部的工業(yè)工廠和礦山,并把價值20億美元的設備作為“戰(zhàn)利品”運到**。另一方面,人民**不斷向美國求助,美國似乎成了美國的另一個附庸。

毛澤東雖然打出了共產主義的旗號,但他并沒有在蘇共的指揮下崛起。(見頁554, 397) 建立了主權獨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他的能耐。他建立了一個大致上統(tǒng)一的中國。

令中國踏上長治久安的第一步;但同時也帶領中國走了三十年的冤枉路。

建國初期,大躍進、人民公社等一系列運動給人民帶來了更多的苦難和貧困。打著“為人民”的旗號給人民帶來更多的苦難,無論動機多么善良,結果如何不合格,都要退位,向賢者屈服。

政治體制不完善,讓無能的領導人繼續(xù)執(zhí)政,讓人民受苦。這是中國需要突破的地方。中國需要實現(xiàn)政治現(xiàn)代化,建立完整的權力交接制度。

否則,每屆領導人期屆束都會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因素,使人不敢長期投資,這不是好事。?

2019年12月16日

近代史觀后感 篇9

有一首歌叫做:“愛我中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個家……”每每當我唱起它是總感覺自己十分的有力氣,充滿了朝氣,就如黃土高原的后生們打起他們的安塞腰鼓一般……

我欣賞我的祖國,是因為中國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多少滄桑、經(jīng)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啊;我熱愛我的祖國,是因為它在毛澤東、鄧小平、……總書記的領導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敬佩我的祖國,是因為在孫中山這位大總統(tǒng)的領導下,打響了“武昌起義”,發(fā)動了“辛亥革命”使中國從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中走了出來;我喜歡我的祖國,是因為祖國的壯麗風景使人心曠神怡……

掀開摞摞發(fā)黃的歷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國近代史上我看到一個個舉著明晃晃鋼刀的劊子手,一只只滿口鮮血的吸血蝙蝠,一頭嚙著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著頭顱的鷹犬和一淌淌鮮艷刺目的血!

這是民族的恥辱。讓受苦受難,受辱受虐的中國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輩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們奇跡般地走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經(jīng)歷了八年抗戰(zhàn),迎來新中國的建立……

歷史又翻到今日。新的仇恨,新的血淚又涌現(xiàn)在我眼前:1999年5月8日一對新婚不久的中國青年夫婦倒在南斯拉夫的血泊中;20XX年4月一位優(yōu)秀的中國飛行員為了祖國尊嚴血灑南海上空……

同學們,我能無動于衷嗎?我能讓鮮血再灑在中國歷史的十字架上嗎?我能讓閃著寒光的刺刀再刺向中國人嗎?

不!決不!血、淚、仇。我記住了,永遠地記住了。讓我化作冬雨,將南斯拉夫的血場刷清。讓我化作精衛(wèi),將洶涌的大海填平……

雪恥復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這一代中國青少年責無旁貸!

然而,我許多少年人將自已民族的新仇舊恨忘掉了,將“五四”青年匍匐喋血,在血淚中仍高喊祖國萬歲的那一刻忘記,將日本劊子手在南京城中獰笑著舉起鋼刀的那一刻忘記了……同學們如果我沉溺在享樂之中將學習荒毀了,將前程荒毀了,將民族興衰拋置腦后……這是一種毀滅,一種自我毀滅。

魯迅先生窮其一生智慧,“我以我血薦軒轅”喚醒了刀俎上的中國人,我的前輩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以天下安危為已任,前仆后繼,建立了新中國。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怎能放任自流,荒毀一生置民族大業(yè)于不顧?否則,枉為炎黃子孫!

梁啟超曾高瞻遠矚地指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則國屹立于世界!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當今世界的殘酷競爭中,中國青少年能否肩負起民族振興和洗刷國恥的任務,直接關系到中國將來的命運。

我的老師學識淵博、溫文爾雅、謙和真誠、勤奮敬業(yè)、任勞任怨。

我青春煥發(fā)、熱血沸騰。擺脫幼稚走向了成熟,不再藏到父母寬大的羽翼下避風躲雨,而是如那高傲的海燕,渴望暴風雨,敢于戰(zhàn)斗。我雖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zhàn)火硝煙,但是我可能要阻擋不期而來的洪水,抗擊非典,預防禽流感,我的飛船要上天,我的足球要獲勝,我要研究轉基因,我要征服沙塵暴,我要保護環(huán)境、維護世界和平……毋容置疑,我這些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重擔、義不容辭、任重道遠。為了祖國的繁榮、民族的興旺,今天的我用激情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澆灌成功之花。勤奮學習、奮力拼搏,是我初中生活不變的主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币苍S會受挫,也許會失敗,但是,“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遠航的水手告訴我“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問,至少我還有夢?!?/p>

努力吧!奮斗吧!中國青少年。為我開辟民族復興的新藍天!

掀開摞摞發(fā)黃的歷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國近代史上我看到一個個舉著明晃晃鋼刀的劊子手,一只只滿口鮮血的吸血蝙蝠,一頭嚙著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著頭顱的鷹犬和一淌淌鮮艷刺目的血!

這是民族的恥辱。讓受苦受難,受辱受虐的中國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輩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們奇跡般地走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經(jīng)歷了八年抗戰(zhàn),迎來新中國的建立……

近代史觀后感 篇10

以史為鑒

筱琨小言

對于中國近代史,我在學校的時候,最不喜歡學習,但現(xiàn)在我越來越感興趣了。上學時我一直喜歡歷史,當時是覺得歷史故事很有意思,現(xiàn)在可能是因為我喜歡在過去發(fā)生的事情中尋找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答案。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可能發(fā)生相同的事情,但是故事的背景和演變是相似的。

我們對過去了解的越深,就越能擺脫迷霧,看清現(xiàn)實的方向。

最近看的這本《中國近代史》,是蔣廷黻(fu,二聲)先生最有名的著作。對于蔣廷黻,之前并不了解。這個復雜的詞只有查過字典才知道。

看書之前簡單地看過他的介紹,知道他是由學術轉入政治,并且擔任過國民**的外交“大使”?,F(xiàn)在,關于中國近代史研究的許多爭論和觀點都受到了他的影響。

本書很短,大概五萬字,分為四章:《剿夷與撫夷》、《洪秀全與曾國藩》、《自強及其失敗》、《瓜分及民族之復興》,講述了從鴉片戰(zhàn)爭前夕一直到1925年孫中山先生去世這近100年的中國歷史,講解并剖析了為什么中國會遭受列強入侵以及在100年間中國謀求復興并失敗的教訓。這些教訓對我們今天具有教育意義,值得我們反思。

書中有幾個要點,介紹如下:

1、中國能否實“近代化”是華民族復興的關鍵。

如果能,那前途是光明的;如果不能,我們這個民族是沒有前途的。考慮到該書寫于1938年,當時所指的現(xiàn)代化是機械化和工業(yè)化。眾所周知,清末中國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孤立和盲目自信。

在缺乏對西方世界的了解下,仍然以**自居,對于西方國家的發(fā)展始終沒有真正予以重視和關注。即便是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也沒有勵精圖治,開始維新改革,而是等又過了20多年,光緒年間,才開始反思。但最美好的20年已經(jīng)過去,20年寶貴的時光已經(jīng)逝去。

如果把同治、光緒年間的改革推進到道光、咸豐年間,現(xiàn)代化的歷史將比日本早20年。

2、中國的外交政策就是“剿夷與撫夷”的循環(huán)往復。

自從西方國家進入到我國通商之后,不論后續(xù)是主動通商還是被動通商,在中國的外交領域永遠都是“剿夷與撫夷”的爭斗,剿夷勢力強大,那我們就主戰(zhàn);撫夷勢力大了,那我們就主和。而到底應該是剿夷還是撫夷,或者是否有更好的政策,其實沒人能真正說清。

林則徐是剿夷派,所以以極堅決的態(tài)度禁止鴉片。林則徐是中國歷史上文人階層的代表,也是中國古老文化的堅定使用者?;㈤T賣煙時,林則徐看不清西方。他真的相信我們有能力。

可是后來,林則徐其實漸漸了解了西方也知道了我們與西方國家的差距,可是他自己不能推翻自己,也怕別人指摘自己,而從來沒有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公之于眾,“他讓主持清議的士大夫睡在夢中,讓國家日漸衰落,而不肯犧牲自己的名譽與時人奮斗”。士大夫不承認失敗,也不主張改革。撫夷派呢,對民族無信心,聽其自然,不圖振作,不圖改革。

才是中國錯失了崛起的機會。

看到中國近代的剿夷和撫夷之爭,總讓我想起之前中美**戰(zhàn)的時候,雖說這種對比不甚恰當,網(wǎng)上也有人做過論斷分析,但是無論是官方和民間,其實多少摻雜了這兩種思維在互相批判。雖然現(xiàn)在的我們對于西方了解的更深入了,但是大部分人對于現(xiàn)實世界到底是怎樣的,還是存在“非此即彼”的偏見。微信和微博上的各種文章也混合了我們的判斷。

我們以為自己代表就是民意和民心,可是關于民心,書里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民心固不可失,可是一般人民懂什么國際關系?主政者應當負責指導**。如不指導,或指導不生效,這就是政治家的失敗”。

如何看待這句話,我個人理解,這是一個典型的政治家思維,直截了當,博大精深。作為普通民眾,或許有很多我們看不懂或看著不順的事,但在表達意見的時候,還是要小心謹慎,因為“時人不許他們,對自強事業(yè)則多方掣肘,對邦交則好輕舉妄動,結果就是誤國”。

三。在現(xiàn)代社會,是不可能戰(zhàn)勝的。

“不戰(zhàn)而求和當然要吃虧,但戰(zhàn)敗以后而求和,吃虧之大遠過于不戰(zhàn)而和”。還有一句話,“夫未有謀人之具,而先露謀人之形者,兵家所忌?!睂τ谖覀兤胀ㄈ藖碚f,我們雖不與別人打仗,但仍值得自勉。

在任何時候,當實力不具備的時候,就別裝腔作勢。保持低調,積累自己的能力才是正確的方法。

四。中國近代史上的幾個重要人物

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孫中山。清末民初四漢時期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

曾國藩,作者也像很多人一樣倍加推崇,認為他是中國為官典范,既是精神領袖也是事業(yè)領袖,這是很難得的,“雖注重為人,并不忽略做事”。

李鴻章,作者評價比較客觀,認為李鴻章的終身大錯是《中俄密約》,在外交上也有他不得已之事。里面還提到一個觀點,之前沒有看到過,作者認為正是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對中國的私人軍隊建設產生了影響,造成后來北洋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

袁世凱,朝鮮戰(zhàn)爭是他能力的表現(xiàn)。他有將領,但在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他沒有意圖。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作者認為是能夠解救中華民族的,但是還要注意孫先生后期的“軍政、訓政、憲政”理念即便在革命黨內也有不理解之處,也沒有健全的革命黨來支持,加上過早離世,造成他的理念沒有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很是遺憾。另外,孫中山先生在同**學習時看到了**革命黨的組織和**革命的勝利,因此他在制定革命黨黨章的時候,把****及服從黨魁的精神大大加強,同時下決心改組國民黨,同年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可惜,先生離世。

雖然歷史是被別人涂抹的,但如果你多看歷史,總會有個人的理解。這本中國近現(xiàn)代史書非常適合初中和高中。越看書越覺自己了解的太少,但是心越是清凈。

推薦影視作品:《走向共和》

再次推薦這部電視劇,真是良心的杰作?;旧暇巹τ谑录挠^點和人物的評價可以遵循了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里面的觀點,只是在人物刻畫上增加了一些藝術的拔高。總之,非常好看。

相關推薦

  • 中國近代史讀后感 根據(jù)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搜集了一些內容:中國近代史讀后感。多讀書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讓我們才思敏捷,讀作者寫的作品,仿佛在與偉人對話。?讀后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我們理解作品中的情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03-28 閱讀全文
  • 近代史讀后感通用9篇 網(wǎng)絡時代寫作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能,通過寫作文可以讓大家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不斷的進行深度思考。優(yōu)秀的作文會成為學生們寫作的參考素材。想要寫好一篇作文應該怎么辦呢?以下為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近代史讀后感通用9篇,相信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容!觀《回望梁啟超》有感****今天看了鳳凰衛(wèi)視系列節(jié)目《鳳凰大視...
    2023-11-29 閱讀全文
  • 讀后感中國近代史精選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欄目推薦你閱讀“讀后感中國近代史”等專題內容。...
    2023-04-08 閱讀全文
  • 有關中國近代史讀后感 如何能避免作品讀后感千篇一律的情況呢?通過讀書我收獲了好多,其中讓我收獲最多的一本書是作品。那么我們有可能就會想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基于網(wǎng)友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了中國近代史讀后感,歡迎本文為大家提供參考!...
    2023-03-15 閱讀全文
  •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讀后感 讀書對于我們來講,是一輩子不間斷的事情。在觀看了優(yōu)秀的書籍之后,心中都會感觸頗多。通過寫一篇讀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內涵精髓表達出來。讀后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xiàn)象的抨擊、諷刺。值得收藏點贊的讀后感范文有哪些呢?請你閱讀小編輯為你編輯整理的《蔣廷黻中國近代史讀后感》,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
    2023-02-01 閱讀全文

根據(jù)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搜集了一些內容:中國近代史讀后感。多讀書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讓我們才思敏捷,讀作者寫的作品,仿佛在與偉人對話。?讀后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我們理解作品中的情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03-28 閱讀全文

網(wǎng)絡時代寫作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能,通過寫作文可以讓大家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不斷的進行深度思考。優(yōu)秀的作文會成為學生們寫作的參考素材。想要寫好一篇作文應該怎么辦呢?以下為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近代史讀后感通用9篇,相信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容!觀《回望梁啟超》有感****今天看了鳳凰衛(wèi)視系列節(jié)目《鳳凰大視...

2023-11-29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欄目推薦你閱讀“讀后感中國近代史”等專題內容。...

2023-04-08 閱讀全文

如何能避免作品讀后感千篇一律的情況呢?通過讀書我收獲了好多,其中讓我收獲最多的一本書是作品。那么我們有可能就會想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基于網(wǎng)友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了中國近代史讀后感,歡迎本文為大家提供參考!...

2023-03-15 閱讀全文

讀書對于我們來講,是一輩子不間斷的事情。在觀看了優(yōu)秀的書籍之后,心中都會感觸頗多。通過寫一篇讀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內涵精髓表達出來。讀后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xiàn)象的抨擊、諷刺。值得收藏點贊的讀后感范文有哪些呢?請你閱讀小編輯為你編輯整理的《蔣廷黻中國近代史讀后感》,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

2023-02-01 閱讀全文